民间小调刘小燕照片:家庭作坊式“学生托管”增多:放学后孩子谁来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29:23
2011-10-24 21:52:11法制日报

10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周永康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第二次专题会议。他强调,要带着爱心和责任,认真研究青少年服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法制日报》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走访时发现,当地家长将孩子交给教师或社会机构托管的现象越来越多,而各界对此类“学生托管”模式褒贬不一。

“学生托管”对青少年来说,是利还是弊?《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据了解,一段时间以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家长将孩子交给教师或社会机构托管的现象越来越多。据当地教育部门统计,目前至少有1000个家庭作坊式的学生托管机构,但没有一家进行过注册登记。而在新疆其他一些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托管”现象。

对“民间热官方冷”的“学生托管”模式,是堵是疏?让管理部门有些头痛。

“学生托管”如雨后春笋

10月14日,星期五,18时许,沙湾县四道河子镇草湖村村民雷建芳家上五年级的儿子,在镇小学一位老师家托管一周后,回到了家,但大人们都忙碌于农活,他就和表哥玩起了电子游戏。

雷建芳告诉记者,孩子每周五放学后回家,周日晚上再到老师家接受托管,这是她和托管老师口头说好的,每月给老师700元托管费。

雷建芳说,她和爱人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一年四季总在地里忙碌,虽然家中有老人,但无法辅导孩子学习,所以选择花钱托管。

草湖村的另一户村民蔺宏如和雷建芳一样,也给儿子找了个托管老师。“送到老师那里,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我也不担心什么。”蔺宏如说。

草湖村村支部书记王兆寿告诉记者,当地80%的家长都将上小学或初中的孩子送到镇上或县里的托管老师那儿。“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比较忙,没有时间管孩子,送到老师那里,不用太操心。”王兆寿说。

曾当过老师的沙湾县老沙湾镇司法所所长卢江林告诉记者,老沙湾镇以前有9所中小学,但现在只剩下一所,主要原因是农民现在有了钱,都把孩子送到县里去读书,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谈到为什么家长热衷于将孩子托管时,卢江林说:“一来农民有钱了,二来也有攀比心理,一家送就家家送。”

托管机构鱼龙混杂缺规范

据了解,“学生托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托管在孩子上学的学校老师家里,吃住和辅导学习同步进行;一种是托管在退休老人或没有工作的社会其他人士家里,只负责吃住。但不管哪种情况,托管老师和家长之间都只是口头约定,并无书面协议。

祝敏2007年下岗后,在家人的鼓励下做了一名托管老师。记者在她家看到,两室一厅的房子整洁干净,客厅是孩子们学习、吃饭的地方,墙上贴着托管孩子的学习计划及经祝敏辅导后的作文奖状。

目前,祝敏代管5个男生和3个女生。这些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不等,都喊祝敏为“大妈”。“他们在学校整天面对着老师,再让他们喊我‘老师’,心里多少会有点反感,所以还是叫‘大妈’亲切些。”祝敏说。

和其他托管老师一样,祝敏和家长也只是达成一个口头协议。

尽管自己是干这一行的,但祝敏并不完全认可“学生托管”。“毕竟不是正规的,鱼龙混杂,需要相关部门加以规范。”祝敏说,不是每个托管者都会尽心尽力地照顾孩子。

沙湾县政府某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沙湾县城几乎每个小区都有家庭在做“学生托管”的事,大家常看到小区院子里晒一排刚洗的校服。不仅如此,他还曾看到有孩子在地下室里做作业,这种托管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

教育局称不正规存隐患

对于这种家庭作坊式的“学生托管”,当地教育部门怎么看。

“这种不正规的家教市场存在很多隐患,比如家庭环境、食品安全、消防问题等。”沙湾县教育局党委书记薛开成明确表示,不提倡且应禁止“学生托管”。

据沙湾县教育部门不完全统计,目前,沙湾县至少有1000个家庭作坊式的“学生托管”机构,但没有一家进行过注册登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2009年,曾有人举报沙湾县第四中学有老师进行“学生托管”,教育局也曾作出处理。虽然教育部门一直坚持“只要有人举报,一经查实,立刻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的原则,但偌大的一个县,举报寥寥无几。

面对“学生托管”市场的激增之势和良莠不齐的现状,薛开成有点无奈:“教育部门只能对在职教师进行行政管理,而‘学生托管’市场涉及到工商、卫生、消防等各个部门,这远非教育部门一个环节所能解决。”他认为,国家允许民办教育的存在,如果托管者真的想做好,可以到工商部门注册,包括办理卫生许可证及其他方面的证件等。

创新中寻求破解良方

据了解,沙湾县在校中小学生有3万余人。由于沙湾县教育资源优秀,其他县如裕民县、禾丰县等地学生也来此就读。“学生托管”市场广阔且群众需求大,谁都想分一杯羹。但没有政策支持,学生托管能走多远?

沙湾县综治办主任高磊曾就此问题进行过调研。

2006年,高磊在沙湾县三道河子镇工作时,针对家长忙于农活无暇顾及孩子一事,曾在该镇体育场路社区成立了一个看护机构,吸纳社会资源,如退休老师、退休公务员等,负责孩子放学后的事宜,统一辅导他们学习、吃饭、住宿,收费比市场价要低。

在高磊看来,这种官方组织的看护形式既让家长没有了后顾之忧,又较为安全。但是,因为房子紧张,这个社区看护机构在2010年无疾而终。

现在,“学生托管”的势头如此迅猛,是不是可以通过创新社会管理将“学生托管”进行规范?高磊认为,是到了给“学生托管”开药方的时候了,毕竟农民重视教育是值得肯定的,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所以,应将“学生托管”纳入制度管理,并且及时发现托管中存在的问题,尽最大的可能消除潜在的风险,这需要教育、工商、卫生、消防、财政等各部门积极配合,尤其是教育部门须拿出一套方案,这套方案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退休老师。

同时,高磊认为,在“学生托管”中,应该引进合同制度,使托管双方更加明确各自的义务及责任,也使托管更加透明化。“让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起来,构建一批正规的社会看护机构,才能更好地弥补这部分的市场空缺。”高磊说。(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赵雪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