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富翁于破鞋全集:海口骑楼老街讲解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3:14:26

海口骑楼老街讲解词

海口骑楼老街

各位团友:

大家早上(下午)好!

风轻云淡,晴空万里,“阳光海口”总是让人感到舒适惬意。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逛逛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海口骑楼老街”。百年的骑楼是海口千年文化挺起的脊梁,更是离家万里的游子归家时带来的厚礼。

 

海口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汉武大帝元封元年现今海口市的琼山区已是大汉珠崖郡玳瑁县,距今已是2020年的悠远。但现今的海口市是在2002年时由海口、琼山两市合并而成。如要追寻“海口”二字的历史,建制源于唐天宝年间,当年在南渡江入海口设立了古渡驿站,史称白沙津,后于南宋时迁至与百年老街隔河相望的海甸村,被称为“海口浦”,海口,一个在600多年后让人无比神往的名字就此传承至今。我们将要到达的海口骑楼老街最古的建筑四牌楼就是建于南宋,四牌楼何其雄伟,现在已无从考究,除了留下了一个地名,它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时间抹去的不仅仅是一座四牌楼,甚至于包括位于这片土地上的一座城墙,但岁月始终碾不碎海口一段骄傲的过去:明朝初期,国未定,民未安,倭寇趁机频频来犯,沿海村民财被劫、人受辱。于是在明洪武28年海口当地居民在现今骑楼老街所在地垒石为城,抗击倭寇。城高1.7丈,长555丈,雉垛653个,城墙规模远称不上宏伟,但它搭建的是性格温和的海南人不甘被蹂躏的决心。终于有一天海口居民大败倭寇于城外沙滩之上,得胜归来那是何等的欢快与豪迈。城楼现已不复存在,但当年的街道却保留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南人打开了对世界的好奇,扬起了通往南洋的风帆。台风、暗礁、传说中的大鱼都没能挡住闯海人追逐幸福的脚步。历尽艰辛,终于他们发达了!荣归故里的他们带回来的不单单是让妻儿开怀的金银,还有那至今都让中原为之好奇的骑楼建造形式。骑楼源于2000多年的古希腊,近代才流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后又传至东南亚,在100多年以前被海口人所收藏。我们今天将要看到的古建筑群主要修建于1849年之后,整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用地面积为26.31公顷,是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而骑楼最为集中的是得胜沙路、博爱北路、中山路、新华路、长堤路等五条老街,于2009年入选首届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到达的就是百年骑楼五条老街中的一条步行街,让我们一起下车步入欣赏。在我们道路两旁排列整齐却又形态各异的就是骑楼建筑了。这里的每座楼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我们大家首先看看楼顶的山花和女儿墙——这是西方古建筑必不可少的特有元素,就分为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和南洋式。每幢楼的二、三层外墙都有美轮美奂的雕刻、彩绘以及古朴清秀的木格窗子,颇具清末满洲之风。这种汇融中西、包容四海的建筑形式,体现了海口人兼融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再往这些楼的一楼看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门前留出一段廊柱式人行过道,这就叫骑楼。一栋栋这样的骑楼建筑连在一起,就在道路两旁各形成了一条能遮阳挡雨的长廊,利人也利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现在这里几乎每栋楼一楼的外间都开成了商铺,逛街的人也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其实这些骑楼建筑就是为经商开铺而建,早在20个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那是何等的奢华。我们身边这些斑驳的建筑听尽了百年间的叫卖吆喝、讨价还价。世故的它学会了宽容体贴,殷情呵护着那些忠厚或计较的商人、爽快或吝啬的买家。时间是条河,骑楼站在百年后的河边。

 

大家看前面这位阿婆:岁月已经让她无法直起腰,她扶着街边的廊柱,竭力的抬起头,看看这些她无比熟悉的骑楼,她是否就是当年那个身着旗袍坐在黄包车里,嗔笑轻啐街边的坏小子的女孩?此时的阿婆在回忆什么?是回忆那个陪伴终生的男人,亦或是那个远赴南洋最终没有回来陪伴自己的男子?真是百年骑楼有百年也讲不完的故事。故事终究只是故事,各位团友,最重要的是当你看着这斑驳古朴的百年骑楼,你能读懂海口的人;当你品味着千年的历史,你触摸到海口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