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曲胡大起板:新时期官德建设问题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2:11:45
    所谓官德,本质上是一种政治道德,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拥有一定职权的工作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实践的总和。”中国官德的现代转换和整合,已不仅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迫切的实践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更随着加强执政党建设,倡导党员先进性教育,现代官德建设日显迫切,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一、何为官德? 

做人要讲道德,为官要讲官德。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人们对“官德”的状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担忧。对为官者,群众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实也正如此,当官的人除了自身要具备正义、勇敢、气节、仁爱等传统美德外,还必须要有超乎寻常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互助精神和奉献精神,否则,连做官的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和善良呢? 

 那么,何谓“官德”?“官德”乃为官者之道德、品行、品质,亦可说是一种与权力相连的固有的职业道德。是官员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也就是各级领导干部从政的道德。 

另外,我认为,“官德”的“官”字,外延应该扩大,还应泛指是指公务员的道德,即国家公务员在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活动中,调整公务员之间,公务员与社会之间关系应遵守的善与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称。官德是衡量一个为官者的优劣、好坏,思想道德水准的高低的一条重要的标志。它通过制度、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公务员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而发生作用。 

官,实在算不上一个好词,与别的字词组合,倘若没带上贬义,则多半是人们批判的对象,如“官僚”、“官倒”、“官商”等。唯独一样,人们不但不持批判态度,反而大力倡导,这就是“官德”。   

古代清官讲究五德:即:不贪不贿;爱民如子;法严法慎;克己奉公;政绩昭然。虽说存在其局限性,但窃以为古人所提倡这五种道德准则,仍值得当今为官者引以为戒。古代的官员被称为“民之父母”,是居高临下对民众进行统治的。以“父母”之尊,对待“子民”而能够遵循种种道德准则,确实难能可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机关干部被称为“人民公仆”,同封建官吏与民众的位置恰恰相反,是处于广大人民群众监督之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所以,对党的干部在道德方面,应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但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还要赋予时代的新内容。我们考察一个干部,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特别要重德,要看他是否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是最根本的。但个人品行、品质以及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等也极为重要,决不姑息迁就。 

官德是和公务员的社会角色、社会身份、职务权利和职业行为交织在一起,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官德的固定行为模式就构成了政府作风,所以,官德与政府作风具有密切联系。政风是公务员官德体现,不良政风往往来源于公务员的缺德行为。正因为缺乏官德修养,才突破了做官的道德底线,做出败坏良俗、违法乱纪的行为。这些行为表现轻者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表现重者则是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以权谋利等。这些通过政风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官德问题。所以,老百姓往往是通过官德来衡量政风的好坏,把官德当作衡量政风的标准。 

官德的本质是什么呢?古人云:“德,国家之基也。”德,不仅是“立国”的根基,也是一个人“立身”、一名官员“立官”的根基。那么,什么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官德”呢?对此,我们可以列出许多内容。但我认为,胡锦涛总书记一再强调的“为民、务实、清廉”,就是共产党人最大的“官德”。 

  “为民”,是“官德”的核心。我们手中执掌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党的各级干部,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吃的是百姓饭,穿的是百姓衣。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各级干部理应“为民”服务。这是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心里想着人民,心中装着人民,可以说是为官者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共产党员最大的道德就是为人民服务。道理就在于此。为民,就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那种严重脱离群众,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安危掉以轻心的干部,那种食民之禄,却养尊处优,遇矛盾跑、遇困难绕,不为民办事,甚至吃拿卡要的干部,就是没有基本的“官德”,也可以说是最大的不道德。  

“务实”,是“官德”的基础。为官者,手中都有大大小小的权力。用好了这些权力,是人民之福;用偏了这些权力,则是人民之祸。五十年代出现的浮夸风造成的严重后果,人们仍然记忆犹新。陈云同志就说过,共产党人要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务实,理所当然地成为共产党人“官德”的一个基本要求。惟有务实,才能脚踏实地,不图虚名,扎扎实实地为民办事;惟有务实,才能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善于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惟有务实,才能充分尊重客观规律,不搞那些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惟有务实,追求的政绩,才能是维护、实现和发展了人民利益的政绩,谋求的发展,才能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那种好大喜功、哗众取宠、沽名钓誉,图虚名、招实祸的行为,则是没有基本的“官德”。那些好讲排场、爱搞仪式,讲究官仪、官威,热衷于“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文,电台上有声”、喜欢“包装”和“自我推销”的干部,同样也没有“官德”可言。 

“清廉”,是“官德”的内在要求。一名领导干部如果在思想上深怀爱民之心、心存为民之想,在工作上求真务实,而在作风上的要求就是清正廉洁。马克思曾经说过:“不可收买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廉,就是要做到“四自”、 “四慎”——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微、慎权、慎独、慎欲,自觉抵御金钱和美色的诱惑,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清廉,还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   

 “为民、务实、清廉”,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组成了“官德”的基本内核。只有牢固树立为民的思想,才能做到务实、清廉,只有务实、清廉,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而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最关键的,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也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所谆谆告诫的。 

二、新时期加强官德建设的重要性 

为官重德,古已有之。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提出“为政以德”的思想,他认为做官要“修身正己,正己正人”,这样才能以德齐家、以德治国。在这里,孔子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为治官、治政的根本。今天,中国共产党正面临执政的考验,党的干部的道德建设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因此,要想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官德建设。 

1、治理“官德”是端正党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党风是党的形象和生命,党风最终要通过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来体现,也就是说,“官风”是党风的直接体现。领导干部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执行者,人民利益的实现者、维护者,其职责就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使党的意志变成人民群众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觉行动,最终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就能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能与党同心同德,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反之,则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与民争利”和侵吞国家财产等损害党的形象、危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官德”治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所以,狠抓官德,端正官风,实为治国之关键。 

2、“官德”建设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 

 在我党执政过程中,广大干部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涌现了一大批品德高尚的优秀领导干部,但 值得注意的是,也出现过一些害国害民、卑鄙无德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乘虚而入,结果是走向罪恶的深渊。市场经济既给我国“官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大批高官的腐化过程告诉我们,无论是谁,放松了世界观改造,放松了思想道德修养,都有犯罪的可能。 

 所以,对于我们的领导干部来说,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职务多高,都需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干部的“德才”状况直接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而干部的德才素质中,“德”是“统帅”,是“灵魂”,它决定着“才”的施展力度与用力方向。俗话说:“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能一日无德。”崇高的道德理想给人以鼓舞;纯洁的道德情操给人以理智;正确的道德规范给人以准绳。为官者具有崇高的道德,工作才会尽职尽责;权力需要道德来规范,德高才会正确用权,工作中才能坚持原则,处事才能正派公道。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在群众中都是享有权威的,他们的所作所为给群众的印象也并不都是满意称心的。因而,有的领导干部在职时,仅仅只能凭借权力中的法定权去主观地、强制性地展示效率低下的领导或管理活动,群众是口服心不服的。显然,这种领导或管理活动是很难达到最佳状态的,自然也就难以实现领导的目标。所以,为官者要想在群众中具有权威,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种官德的作用比任何职业道德都来得直接而明显,广泛而深刻,久远而恒新。为官者品德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领导活动的成败,及其在社会上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的高低。 

3、“官德”建设是加强“以德治国”建设的需要。 

 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整体进程来看,不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就无从谈起。领导干部行端品正、道德高尚,既可理直气壮地教育人,又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官德”和“民德”之比较,“官德”应该先行。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既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保证,“官德”建设在“以德治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001年大规模宣传“以德治国”时,在当年3月的“两会”上,有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强调“以德治国”的重点和关键是官德,认为“以德治国”就是要求治国者即各级官员讲究官德,以自身良好的道德榜样去管理社会、影响社会。 

4、 “官德”建设是提升共产党政权的形象和威信的需要。 

领导干部道德操守不佳,行为不检点,即便是少数或者极少数,也会直接影响共产党政权的形象和威信。中国古代便有“以吏为师”之说。古代社会,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很大程度系于大小官员的学问、人品、操守,做官的道德修养水平是政治权威不可缺的重要部分。  

中国今日社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管理者,拥有人民赋予的权力,对社会生活有着较强的影响力。因此,领导干部队伍政治素质、道德水准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古人所说的“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而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就是这个道理。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据考证这是嘉靖年间无极县知县郭允礼为自己所作且镌刻于石上的一则座右铭。这块石头称为“官箴石”。我以为这块“官箴石”,其实就是健康的“官本位”意识,也是一种“官德”的自律。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哪里官德好,哪里则民风淳。 

5、治理“官德”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一次伟大的创新和深刻的变革,是对各级干部思想道德的一次洗礼和检验。领导干部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场“伟大变革”的实际组织者和领导者,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诱惑和考验,只有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既积极参与变革,又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既然当官,就不能远离官德,更不能逃避官德。只要官职,不要官德;只想做官,不想守德,这样的人即使混入官场,也是一名丑角,演出的也将是一场闹剧。 

三、新时期“官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⒈按照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领导干部的历史使命的要求,现阶段进行官德建设,必须继承和坚持传统的党的领导干部的根本性职业道德规范。

一是在道德理想上,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不动摇。道德理想是道德规范的灵魂和支柱,是统摄人们思想行为的最高价值目标和动力源泉。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从入党和担任领导干部那天起,就必须按照党章的规定,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把共产主义道德作为最重要的第一道德规范并身体力行之,无论是在过去的革命和建设阶段,还是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以及将来的任何发展时期,这一点始终都不会改变。即使按照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要求,现阶段领导干部也应该站在社会道德的最高层次上,坚持共产主义理想,践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道德,为社会作出榜样。

二是在道德信念上,领导干部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动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它区别于剥削阶级道德观的主要特征。领导干部践行共产主义道德,就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倡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同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规范。“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②邓小平实际是从领导本质的高度所作出的概况;不仅如此,他还告诫领导干部“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③在新的时期,江泽民同志不仅多次指出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还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在十六大上再次强调领导干部必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④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可能时刻想着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才可能抵御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来的各种诱惑,而不至于以权谋私、循私枉法,走上腐败堕落之路。

三是在道德哲学上,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党的一贯思想政治路线,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党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已充分证明,当我们党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能够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时,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胜利;反之,就会遭受挫折。今天,在新的世纪,各级领导干部仍然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和方针。具体的说,就是针对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所带来的利益分配、利益主体、收入来源和社会阶层多元化,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等实际状况,各级领导干部应更加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尤其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必须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领导进行因时、因地、适宜的发展和建设,切忌犯超越实际和落后实际的两种错误。

四是在道德作风上,领导干部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动摇。艰苦奋斗是我党伟大的传统精神,也是党员干部优良的传统作风。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同志把反腐倡廉、艰苦奋斗作为了一条极具现实意义的职业道德规范,他说:“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在领导干部中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丢,特别是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大上被选为总书记后不久,就带领中央书记处一班人到西柏坡访贫问苦,重温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精神,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⑥我们的经济发展越快,市场经济越成熟,领导干部越要讲艰苦奋斗的道德精神。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等各种利益的诱惑会越来越多,领导干部若不能坚持艰苦奋斗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守住普通的生活,就极容易经受不了诱惑,而用权利去换取金钱,以及各种欲望的满足,从而腐化堕落。

⒉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现阶段进行官德建设,必须丰富和发展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规范。

一是根据市场经济中的人本主义,树立爱民观。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这恰好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谋而合。党为人民服务的前提必须是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恰如毛泽东所说:“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样才算称得上一个共产党员。”⑦因此,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爱民观,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关心、尊重和爱护人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才能为人民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

二是根据市场经济中的公平原则,树立公正观。公平原则在市场经济中是指给每一个人提供公正、平等的机会,相互之间在市场内进行合法、平等的竞争。这个对于党的领导干部来讲,就是指他们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权力的,因此在运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公正的对待人民群众。具体的说,就是领导干部在行使社会物质利益、物质资源、奖金、酬劳的分配权,在招生、就业工作中,以及在选拔、提拔干部中,必须一视同仁的对待人民群众,提供公开、公正、平等的机会,力求保持权力与义务的对应关系。即使在特殊情况下有所侧重,也要保持不失总体平衡。

三是根据市场经济中的互利精神,树立合作观。互利精神是指市场经济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愈益精细的社会分工,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以各种方式与他人合作,个人的利益的满足必须以他人利益的满足为前提,这就要求现代人必须具备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党的领导干部从中可以吸收积极的因素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这个共同的目标,大家必须团结、合作,或合作共事。团结、合作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说:“我们都是五湖四海汇集拢来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相同的同志一道工作。”⑧说到底,团结、合作的问题就是人和人的问题。一个领导者必须树立合作意识,不仅善于团结领导班子的成员,而且也善于团结普通群众,调动普通群众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呈现出人和的局面,大家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巨大的合力。我们就可以在工作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四是根据市场经济中的诚信意识,树立守信观。在市场经济中讲诚信就是指在广泛的商品交换和各种合作中,必须讲信用,守合约。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在人民大众面前诚实守信,言而有信,说一不二,说到做到。尤其是在普通老百姓面前承诺的方针、政策,以及实事等必须兑现,万一兑现不了的,应作出详细地解释与说明,以求得他们的理解。诚信是现代人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品格,何况是党的领导干部呢?一个不讲诚信的领导干部,绝不回成为一个有“官德”的好干部,不少人甚致会腐败堕落。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群众对领导干部要听其言、察其行,你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台上讲反腐败,台下搞不正之风,群众怎么信任你呢?这样的人实际上已经丧失了领导资格。”⑨

五是根据市场经济中的开放思想,树立创新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一个公司要在竟争中立以不败之地,就必须不能墨守成规,要放眼周围,甚至世界,随市场和各种条件的变化,不断拓展新行业、开发新产品,或寻找新的路子。这样长期以往就会形成不因循守旧,不安于现状,敢冒险,求发展,积极开拓创新的先进开放的道德心理。在现阶段,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增强,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一切都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要解放思想,树立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观点和展现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否则,就难以成功的领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华民族立以世界之林。小平同志就曾批评过一些干部四平八稳、墨守成规、精神萎靡、思想僵化的精神状态,他说:“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⑩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⑾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道德精神,不仅可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改革、奋力开拓、积极进取,也为传统的干部职业道德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四、新时期官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法制日报》报道,山西运城畜牧局原副局长张斌因指使他人杀害情敌和情妇的哥哥,被判极刑。通过公开审判,人们注意到有关张斌“官德”的问题。原来,自称“黑道白道都有人”的这位局长在主政一方的时候就和辖区内的持刀“混混”很熟,他对这些人出手阔绰,“混混”们对他也唯命是从。正是在权、钱和黑势力三方面的支撑下,张开始得意忘形。显然,此人“官德”至少存在如下严重问题:作风不正、是非不分、目无法纪、信奉暴力等,这些问题,在有的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官员雇凶杀人案,如河南省原副省长吕德彬雇凶杀妻、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段义和爆炸杀情妇等,无不折射出这些问题。

纵观这些官员,放松了官德修养,使得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力寻租、贪污腐化、买官卖官、执法犯法、公款吃喝等权力腐败现象沉渣泛起。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以权谋私”。公与私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官员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公与私的问题又集中表现在如何运用手中权力方面,如果能够用权为公,就能实实在在地为国家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谋发展。如果是用权为私,就必然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不顾廉耻,失德违规,最终陷入犯罪的泥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身处要职,却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利用手中的审批权为8家制药企业在药品、医疗器械的审批等方面谋取不当利益,严重破坏了国家药品监管的正常秩序,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的安全,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二是“弄虚作假”。实事求是是官员道德的基本要求,有些人把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归结为方法问题,事实上,对大多数没有做到实事求是的官员来说,不是“不能”,而是“不愿”。道理很简单,如果实事求是,以权谋私的目的就不能达到了。所以,一些官员为了升迁,不顾当地实际情况,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专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漠不关心;有的官员为了名利双收,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福建省连江县原县委书记黄金高,在一个网站发表署名文章《为何防弹衣随我六年(2004.8.11)》而轰动全国,一夜之间成了“反腐英雄”。实际上,他从1997年就开始了“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犯罪活动,可谓是“超级反腐秀”。弄虚作假还表现在官员喜欢讲虚话、套话、假话,对组织自吹自擂,讲成绩可以摆一大堆,谈问题却往往只是轻描淡写,讳莫如深;对群众开空头支票,口惠而实不至。有的在上任之前,为赢得群众的选票,在群众面前信口开河,许下不负责任的空洞承诺,上任之后,则把承诺丢到一边。

三是“腐化堕落”。人都有七情六欲,要过体面的生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领导干部也不例外。但欲望是一柄双刃剑,驾驭不好,就会把人送进地狱。有的官员之所以在权、钱、色等的诱惑下坠马,究其根源无不是为欲所困、为欲所牵、为欲所害,尤其是色欲,如原湖南郴州市“三玩市长”雷渊利,以财养“色”,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计3000多万元。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腐败的干部60%以上跟包“二奶”有关,被查处贪官中95%有情妇。这说明,财和色是官员思想防御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目前,在一些官员身上,“官德不正”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有效遏止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的官德不正问题,已经成为吏治腐败的一个重要特征。官德,不仅反映官员的为官、为人,关系官风、世风,影响社会和谐,也涉及到民众的福祉和安全问题,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五、新时期官德建设面临困难的原因

第一,社会大环境影响官德建设。首先,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许多官员也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其次,个别官员的作风不好,也直接影响了整个官德建设。如果腐败官员的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必将对清廉官员产生巨大伤害,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再次,我国公民的现代公民意识缺位也是官德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道德是靠舆论来维系的,这需要公民具有现代公民意识。而我国公民的特点是,臣民意识残余比较多,“官本位”意识还比较严重,公民的政治参与不论从热情还是从广度来说都还比较低,对于涉及不到自身利益的公共事务态度比较冷淡,这使得我们的官德建设缺乏应有的坚实的舆论基础。

第二,体制的不完善为一些官员道德失范开启了方便之门。西方政治哲学认为,制度建设的前提假设是人性本恶,因为人性本恶,所以在政治权力的配置上应该设计较为完善的制度,以防止权力的滥用。而我国传统的政治前提假设乃是人性本善,所以我国传统社会中重人治,而缺乏法治,缺乏完备的制度设计。我国官员在运用权力的时候,更多的是靠道德良心制约自己的行为,缺少严格的制度规制人们的行为。在这种只靠“应该”,而缺乏“必须”的状况下,在金钱、权力、美色等各种诱惑下,某些官员的道德失范就从可能变成了现实。

第三,官员道德评价机制不完善。良好的道德评价机制能够使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得到肯定,受到社会舆论的赞扬;使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惩罚,承担舆论压力,付出代价。我们现在的官德评价机制是不完善的,在某些地方,那些性情耿直、敢于直言而对工作又兢兢业业的官员不但得不到重用,反而受到冷落,被“边缘化”;相反,那些善于曲意奉承而政绩平平的人却能够飞黄腾达。这种情况的存在不仅不能发挥官德评价机制应有的正面作用,反而会鼓励不道德行为的存在和蔓延。

六、新时期官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软约束——根据道德自律性的特征,领导干部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加强道德内在修养性。

道德的自律性是指道德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自觉、自愿的行为活动,它是行为主体在道德活动中积极能动性的表现。而道德修养恰好集中体现了道德的自律性的特征,是道德的内在发生机制。领导干部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就必须首先从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起。“官德”虽是为官的软指标,但它却是灵魂深处的东西,是一个人的人生原始底色,极其重要。那么,在实践中究竟如何强化领导道德建设呢?总的来说,就是要以学习为根本,以实践为前提,以自律为途径。具体来说,就是要自觉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监督与自律的关系,做到以德律已。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必须要增强自律意识,切实做到以德律已。一要自重。加强自我约束。二要自省。常思入党做什么,身后留什么。三要自警。经常解剖自我、审视自我、警醒自我。切实做到慎权、慎独、慎欲。四要自励。居官不自骄、得意不忘形、受挫不自弃、失意不失志。模范履行“三个代表”职责,使自已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做到以德育才。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该始终牢记德才兼备的准则,做到“德”才“并育:一要以德修才。本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理想,努力学习,不断增长才华,增强综合素质和服务本领。二要以德纳才。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大胆创新改革干部人事制度,以德取位广开进贤之路、广招各类贤德之才,绝不提拔那些“缺德”、“损德”的干部

3、正确处理为人与做官的关系,做到以德用权。领导干部始终坚持以德用权,不搞以权谋私:坚持用权为民,不搞权为我用,一求清正廉洁,做到两袖清风。不利用职权之便收受贿赂、贪污挪用公款和从事任何非法活动。不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二求公道正派,做到一腔正气。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光明磊落。三求科学民主,做到依法用权,要在法律范围内用权,提高用权的民主程度和透明度,自觉接受监督,不独断专行、唯我独尊、以权压人。

4、正确处理责任与权力的关系,做到以德施政。正确处理责任与权力的关系,关键是要自 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以德施政,必须用正确的导向,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一要确立拼搏进取的导向,把干部干事创业作为“上”“下”的重要依据,使不干工作、干不好工作、政绩平平、一事无成的干部没有市场。二要确立求真务实的导向。三要确立以民为本的导向。把爱民、安民、富民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不图为自已捞取政绩,只求真正能为群众谋利造福。四是确立团结奋进的导向。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要提高维护班子团结的自觉性,做到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无顶牛、无扯皮、无内耗,精诚团结,协调运转,使各项工作能够有效地运行。

(二)、 硬约束——根据道德他律性的特征,建立健全干部道德建设机制,不断加强道德外在强制力。

道德他律是通过道德义务、道德责任、道德命令的形式来表现的,体现了客观存在的道德规律对行为主体的约束性、规范性、指令性和一定的强制性。

官德,是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只有形成了一个以干部队伍为依托的道德示范群体,整个社会的道德,如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同时,官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多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要重视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搞好官德建设,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宣传和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它明确表达着社会的道德取向,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影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舆论形成和扩散的重要工具。要通过这些工具,大力宣传正面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旗帜鲜明地批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倾向,揭露腐败现象。同时要加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为官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高尚的官德绝不会自发地产生和保持,必须不断地灌输和学习,要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辨明方向,站稳立场,驾驭全局,经受住各种考验;要牢记宗旨,甘当公仆,这是官德修养的核心问题;要积极工作,无愧于组织,不论对上级对下级都要诚恳;尽职尽责,无愧于历史,做出一番贡献,留下一点业绩;严格要求,做到自己问心无愧。其次,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影响,要有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在各种诱惑面前不动心,在“生活圈”、“交际圈”、“娱乐圈”中,过好名利关、金钱关、美色关;特别是在无人监督时,应该自觉地慎微、慎独、慎欲,不能降低做人做官的标准。惟有如此,才能塑造良好的人品官德。

三要强化监督,修正官德之路。加强监督,请人民评判,是促进官德建设的必要条件。加强组织、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监督,以防微杜渐的态度,防止干部思想作风的腐化等,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更重要的是加强人大监督。因为,比起那些组织部门的监督,群众舆论的监督来得更直接、更全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般来说,领导干部在场面上的表现都不会差,说起工作头头是道。但“私下”里,官员要吃喝拉撒,其家人要出门购物,其“二奶”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这样,群众就会对官员的“八小时以外”的表现了如指掌:哪个领导有什么爱好,哪个领导有几个情人,哪个领导走正道还是邪道。俗话说,“家有黄金,邻居有等秤”,事实上,查处的官员“出事”之前,民间的议论都不少,有的还被编了新民谣。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监督往往能够弥补上级党政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对其监控的缺陷或不足,更具有直接性、真实性和民主性。人大是反映人民意愿、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人大和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对官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党委和组织部门反映。党委和组织部门在选任干部时,要既重政绩又重政德,既要看奖杯又要听群众的口碑,要充分听取人大及人大代表的意见,了解群众对干部的意见、要求和期望,杜绝“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现象,确保党委意图与人民意愿相统一。

四要健全机制,强力促进官德建设。要实行“依法治吏”和“以德治吏”并行,自律与他律结合,使“官德”建设进入良性轨道和新的境界。建立民主与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用机制选人,用程序选人,把道德败坏作风不良的人,挡在政府门外,如甘肃武威县将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作风列入提拔考核监督范围:领导干部家庭不和、闹邻居纠纷、不孝顺老人、没有承担社会义务和责任的,一律不得提拔使用;实行政务公开,将公务员行为置于阳光之下,使其自由裁量行为得到监督;建立健全官员道德评价机制,形成一套测评官员道德的有效机制,使官员的道德能够被量化,然后把量化了的官德与官员最为关心的事情,如官员的升迁、收入等挂起钩来,这样的抑恶扬善机制才能促使官德向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