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应力分析和计算:(转载)蔡慎坤:以色列千人换一人换回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08:33

按:《圣经》记载,远古时代,犹太人在先知摩西率领下,逃出埃及,来到“流着奶和蜜”的土地--巴勒斯坦。犹太人跟他们唯一的神——上帝订下契约,自觉成为上帝的“特选子民”,从而与上帝结成特殊的关系。因着这个信仰,犹太人以生命高于一切为信念,“即使世界都已经抛弃了我们,我们绝对不会抛弃自己人!”便是以色列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10月18日,为了一名被哈马斯囚禁五年的普通士兵沙利特,以色列决定释放1,027名巴勒斯坦囚犯,以色列铺上红地毯,总理出面,像对待英雄一样地迎接普通士兵沙利特。“即使世界都已经抛弃了我们,我们绝对不会抛弃自己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引用犹太教法典向国民说明为何决定批准换俘协议。

以色列千人换一人的新闻,表现出以色列政府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对生命的深切关怀。以色列政府以人民为大,珍惜人民的生命,唤回了以色列人民的尊严和爱国之心,以色列人民生活在这个有信仰的国家,无不为这个国家感到骄傲和自豪!

历史上,以色列为拯救本国国民从来不遗余力,即便双方战俘的交换人数比例大为失衡,也在所不惜。过去30年,以色列已经释放大约7,000名巴勒斯坦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战俘,用以换取16名以色列人的自由。战俘交换的平均“价码”约是438名阿拉伯人换取1名以色列人。如果再加上换回来的10具尸体,那这个“价码”则大约为269名阿拉伯人换1名以色列人。

1985年,以色列曾用1,150名战俘交换回三名在黎巴嫩战争中被敌方俘获的士兵。

上世纪60年代,以色列曾以包括9名将军在内的5,000名埃及战俘,将特工沃尔夫冈.洛茨夫妇等10名以色列人从埃及换回。

以色列曾用1年时间,把埃塞俄比亚1万多名生活在内战和饥饿中的犹太人运到以色列。

2004年,以色列用包括真主党高级成员奥贝德和迪拉尼在内的436名阿拉伯囚犯,换回了被俘的以色列退役上校坦嫩鲍姆,并同时换回3名以军士兵的遗骸。

以色列对于“生命高于一切”这一信念的最好诠释莫过于1976年以色列国防军参与的“恩德培机场人质营救行动”。

当A—300“空中客车”被一伙恐怖分子劫持到乌干达首都的恩德培国际机场时,总理拉宾果断下令实施“闪电行动计划”,280名突击队员搭乘C-130“大力士”飞机长途奔袭4,000公里,穿越非洲大陆5个敌对国家的领空。这次奇袭前后只持续了53分钟就宣告胜利,7名劫机者被击毙。103名人质中有3人死亡,唯一阵亡的突击队指挥官是现任总理的哥哥约尼.内塔尼亚胡。

25年来,对黎巴嫩作战中失踪至今的空军领航员罗恩.阿拉德被媒体描述为世界上有史以来赎金最高、被寻找时间最长的人质。

为了寻找他,以色列民众发起“为自由而生运动”,募集了1,000 万美元,作为提供线索的奖赏。组织者充分利用先进科技,互联网的弹跳广告不停的跳出阿拉德的照片和赏金的细节;借助卫星电视,寻找阿拉德的电视广告在伊朗和中东的十几个城市播出;寻找热线有志愿者24小时接听电话。 

关于阿拉德的最新消息是,以色列以52名在押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囚犯从黎巴嫩真主党手中换取这位飞行员所携带的一把枪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