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钢管厂:与宪政擦肩而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2:05:13
与宪政擦肩而过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连清川 【作者微博】  

1905年9月24日,北京前门火车站人潮熙攘,官方车马仪仗威严浩荡。这是欢送大清帝国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的美妙时刻。谁也没有注意到,一个官服青年悄悄地挤上了列车,缓缓向五大臣车厢靠近。意外的车厢晃动,引爆了青年身上的自杀式炸弹。五大臣中仅有两位受伤,三位旁人死亡。

这位当时不知身份后来被欢呼为英雄的刺客,名为吴樾。但是这一炸,却把整个清政府都炸得莫名其妙:“不就是要立宪吗?朝廷不是已经答应了吗?为什么非要把皇亲国戚和封疆大吏一个个都弄死?”

这是军旅作家王树增在其长达700页、关于辛亥革命的非虚构作品《1911》中的一个细节。尽管书中多为客观描述,但王树增的观点在字里行间昭然若揭,又几乎与传统思路一脉相承,即清政府腐朽透顶,必死无疑。

然而若真能穿越回到1905年之中国,不独皇族贵胄不信,官宦乡绅亦不信,黎民百姓亦不信。缘由都在预备立宪之上。1905年的五大臣考察宪政,1906年的“预备立宪”上谕,为朝野双方拨开云雾,看到希望。上谕乃令举国欢腾,黄龙国旗遍地悬挂,大学堂内集会欢庆,街上游行庆祝,扬州自发创作《欢迎立宪歌》:“四千年旧历史开幕”。

可是这样的开天辟地的变革所带来的优势,总在迟迟疑疑、首鼠两端、反反复复中被挥发殆尽。1908年,《九年预备立宪清单》宣布准备在9年之中颁布宪法;1910年,摄政王载沣再减年限,定为1913年开设国会。1911年5月,责任内阁取代了军机处,但是公布的却是“皇族内阁”。这一本是顺应民情的举动,却成了压死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次,连立宪派都怀疑爱新觉罗家族的改革诚意了。

于载沣、隆裕皇后和清廷而言,他们多少感到委屈。毕竟,比起之前的整个改革步伐来说,从1908年之后的措施,每年进益,皇族私权日渐受限,而公权每每得逞。甚至在1911年初,“赦免国事犯案”等法律,开放了言论自由和党禁,连孙中山都有了合法身份,怎说没有诚意?杨度在辩护九年立宪的时候说:“凡以和平改革者,宪政必有年限,此各国通例……朝廷既许立宪,迟早皆同。”

坏就坏在“迟早”之上。清政府以为只需要实行立宪,那么时间的长短就没有关系。但是在立宪派与革命党看来,时间却是大不同。1898年立宪,朝野可以形成共识,因为此时是中外矛盾;但是1900年之后,革命党兴起,民族矛盾提升上来。驱除鞑虏不仅仅是同盟会的口号,各地都有以此作为口号的叛乱,遂转化成了国内矛盾。吴樾刺杀五大臣,怕的就是立宪成功,满人统治得以永续。立宪派所要求的选举,也就是多数人统治。

宪政改革需要多长时间?慈禧1908年定为9年,载沣1910年定为3年。可是他们却终于也没有赶上时势的要求。

清政府变革为什么这么慢?一在于制度惯性。200多年来帝制与官制,从治理制度和用人制度上,乃有一个长期的制度途径依赖。虽然从太平天国其汉人大臣渐成气候,但是其中的猜疑忌惮,无时不在。二在缺乏因应。三次国体大改,每次主题变化,而政府浑然不知,仅有被动反应。三是自我设限,预备立宪虽说外力推动很大,但是基本上清廷依然想按照自己的步伐而不是民情的需要来安排。

许多学者都曾经指出,国家之重大变化,端不在统治最严苛的时候,而在松动之时。现实政治的变动并不在于政府对于制度有多么妥帖的计划,而在于恰当的时机。政策与制度可以经年累月完善,但根本性的变化时机却只在一刹。君主立宪若在1908年之后就施行,中国局势必然为之一变。之后的局势就每况愈下,拖拖沓沓的变革在沸反盈天的革命中一炬成灰。

辛亥之局,求诸清政府无权变顺天之能,求诸革命党无全局历史之观,求诸立宪派无挽澜铁腕之力。及至武昌首义,三方皆败。时耶?运耶?命耶?泱泱中华,竟然无一方势力可结构政局,推创新生。

革命只留下了有力量而无理想的袁世凯与北洋军队,有理想而无架构的孙中山与国民党,迷茫失措不知所终的民间与基层。政治失序的社会留下的政治空洞,遂为一茬接一茬的独夫民贼所窃,由是力量成了惟一的主宰。

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宪政时期,竟然由昏庸颟頇的清政府所开创并诚心推动,委实是一大笑话。此后的政体改革一再沉沦,宪政与法律,民主与选举,三权与民权,“句句都无凭”。清政府之迟疑,与革命党之急进,一起把中国的宪政推进了坟墓。

五千年浩荡的历史,转瞬错失前进现代化的时机。历史之诡谲,惟余一声叹息。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编辑:薛莉 Shirley.xue@ft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