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控制室: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5:39:34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 高书生专家简介:高书生,1961年12月生,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在国家体改委、国务院体改办工作,参与国家若干改革方案的制定。2003年以来,主持和参与文化体制改革多项配套政策、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主持?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起草工作。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将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从9月15日开始,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将组织系列原创报道,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前瞻报道,欢迎广大专家、网友关注,并积极参与报道。投稿信箱:lilun@peopledaily.com.cn


  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而逐渐兴起的新兴产业。发端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扫清了认识障碍和体制障碍;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0年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在人类产业发展史上都属罕见。要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集思广益,进一步理清思路。本文拟就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若干重点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是我们党的一大理论创新,既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发展文化产业清除了理论障碍,同时为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然而,文化体制改革时至今日,仍然听到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区分不开的,在二者之间总是存在相互重叠的“准公益性”灰色地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事业与产业只是概念之分,文化是可以产业化的,应当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化”。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单位大都采取事业体制,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2003年起,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把文化单位区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类型,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在出版发行、文艺表演以及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等重点领域,除个别单位继续保留事业体制外,绝大多数都已作为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即使在最难区分的新闻媒体行业,也已确定改革思路:党报党刊将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性部分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电台电视台将网络传输、电视剧制作以及广告经营等经营性部分也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实行制播分离。下一步,拟将各类报刊社区分为时政类与非时政类两种类型,推动非时政类报刊社转制为企业。

  文艺院团的分类改革被认为是最难的,目前也确定了基本思路,即保留事业体制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代表国家水准、起示范作用的,主要是文化部直属的文艺院团;一类是体现民族特色、属于民族瑰宝的,如少数京剧、昆曲;再一类就是市场发育需要一定过程、高雅艺术的,如芭蕾、交响乐、歌剧等。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分得开的,在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不存在模糊地带。

  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党的十八大以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前后十年时间,文化事业单位就基本完成了分类改革,这在我国改革史上是一个奇迹。特别是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的、规范的改革,凡是转制为企业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必须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做到“可核查、不可逆”,在体制上保障和巩固改革成果,为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树立了典范。

  需要强调的是,文化体制改革从来没有提出“文化产业化”,而是始终坚持事业和产业“两轮驱动”。即使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所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等,也包括继续保留事业体制的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以及时政类报刊社、公益性出版社和重点文艺院团等。“文化产业化”的观点,是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误解。

  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除了对二者进行科学的区分外,还应当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说区分事业和产业是为了推动改革,那么,强调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是为了促进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她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传承,并作为共同财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事业是文化的积累与积淀,而文化的积累与积淀是永恒的、永无止境的,图书馆、博物馆等积淀的就是人类在过去创造的灿烂文化。与此同时,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还在不断创造新的文明成果,在充分吸收以往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还会产生新的精神文化需求,并表现为各种市场需求。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当期文化消费,就要依靠文化企业创作生产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繁荣文化市场,从而形成了文化产业。

  如果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置于历史长河中去考察,二者的内在联系就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文化产业的成果,除满足当期消费外,必然会作为文化的积累与积淀,逐渐转化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组分。因此,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事业繁荣的基础。另一方面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科学技术等原创作品不断涌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文化事业的繁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

  有鉴于此,深刻把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深化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在更高层次上寻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关于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的关系

  当前,文化生产力相对落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不足。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与供给这对矛盾中,供给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造成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既有生产能力不足的总量矛盾,也有布局不合理的结构矛盾,总量和结构矛盾交织在一起,加剧了供给不足状况。

  解决总量矛盾的主要手段,就是要大力吸引社会投资,迅速扩大生产能力。要提高投资的有效性,避免无效投资,就需要在战略上调整文化产业布局和布点,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的关系。

  人们习惯于把文化产业称作“内容产业”。从文化的特性看,内容是文化产业的内核,这一称谓无可厚非。但文化是无形的,其传承和传播需要载体,需要渠道和终端,这一特性是不该被忽略的。基于此,把文化产业看作是内容和渠道的集合体,既包括文化内容生产,又包括文化传播渠道,应当说更为贴切。

  关于内容生产的类别,习惯上按照行业区分,包括影视制作、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目前,我国文化内容生产体系较为完备,从文学创作到艺术生产,从舞台表演到影视剧生产,从音乐、广告制作到书报刊出版,等等。

  关于文化传播渠道,目前主要有四条,即出版物发行(含图书和报刊)、广电传输网络(含有线和无线)、电影院线和文艺演出院线。相对于较为完备的内容生产体系而言,我国文化传播渠道显得“支离破碎”、有系无统、不够完整。在图书发行渠道上,过去的新华书店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这些年被肢解了,特别是随着各地组建省级出版发行集团公司,新华书店一般都变成了出版集团公司的附属物,其首要任务是优先发行本版图书。与图书发行一样,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存在同样的问题,尽管中央投资建成了光缆干线网,但分配网(俗称用户网)由地方运营,即使顺利实现了“一省一网”目标,依然是以省为单位封闭运行,而不能互联互通。相对而言,电影和文艺演出两条院线以及广电无线传输网络,组建之初就提倡打破地区封锁,实行跨地区经营。

  渠道不畅,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需要把文化传播渠道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要打破地区封锁,建成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各地可以合理设置“收费站”,但不能再“画地为牢”,人为地阻隔文化传播。需要强调的是,相对于“内容型”文化企业而言,“渠道型”文化企业更容易在短期内迅速扩大规模、壮大实力。

  对比分析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从产业体系的完整性看,传播渠道无疑是“短板”或“短腿”。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功能布局上,倡导“渠道优先”更迫切,也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

  三、关于骨干文化企业和中小文化企业的关系

  产业是企业的集合体,文化产业也需要有数量众多的文化企业支撑。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为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具有个性化强的特点。鉴于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既要尊重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创作生产规律,兼顾集约化与个性化、社会化生产与分散化创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培育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骨干企业,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发展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适应力强的中小企业,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形成较为完善的、配套协作的分工协作体系,应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有一种倾向,主张大力发展中小文化企业,甚至把文化产业发展的希望寄托于中小文化企业。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文化企业从创业、成长到成熟,规模会越来越大。只有被竞争淘汰的中小企业,没有不谋求扩大规模的中小企业。换句话说,做优做强甚至做大,几乎是每个企业家的梦想。不可否认,由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所具有的个性化强的特性,无论文化产业发展到何种程度,中小文化企业都具备骨干文化企业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都会有较大的生存空间。特别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小而全”的文化小生产格局被打破,那些专业性很强、比较优势明显的中小文化企业会越来越多。

  同样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国目前骨干文化企业的数量偏少。特别是由于地区封锁、行业壁垒,由于文化资源尚未与资本市场实现有效对接,文化企业的规模都不够大、竞争力都不够强,即使掌控稀缺资源的国有文化企业也难以做大做强,难以造就混业经营的文化产业“旗舰”或“航母”。

  当前,我国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面对人民群众快速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迫切需要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发展已进入与科技融合的新阶段,文化企业要集成应用新技术,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本实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活跃于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企业,都是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巨无霸”。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看,也需要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有鉴于此,无论是满足国内需求,还是参与国际竞争,都需要把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如果把中小企业比作文化产业的“乐队”,那么,骨干企业就是“乐队”的指挥。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来自中小文化企业,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方向以及整体实力则取决于骨干文化企业。有鉴于此,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应当坚持“两点论”,既要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又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二者不可偏废。
四、关于文化和经济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理解停留在表层,常常把文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热衷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文化视为花钱的事业,甚至于认为文化建设是宣传文化部门的事情,对文化发展采取漠不关心以至于规避的态度。

  2003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宣传文化部门开展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课题研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研究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2005年课题组依据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了统计验证,获得了较为完整、翔实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2009年,国家统计局根据2008年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分析。从2010年起,文化产业统计已纳入统计部门的经常性工作。

  据统计,2004~2008年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为22%,其中法人单位的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为23.3%,高于同期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18.4%)近5个百分点,高于同期服务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19.4%)近4个百分点。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文化体制改革奉献给全社会及宏观管理部门的一份“厚礼”。

  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传承和传播文化的载体,早已跨越了单一的纸张时代,文化载体的多元化、多样性,把多业态的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旅游业、建筑装饰业、信息业、包装业等门类较多的相关产业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在文化资源的挖掘、保存、开发和利用以及文化产品和服务从生产到传播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前端链接各类装备制造业(如广播电视、电影、演艺、考古、印刷等设备生产),后端对接各类电子设备制造业(如电视机、计算机、手机、阅读器等终端设备生产),文化内容(如新闻、资讯、影视、动漫、游戏、演艺)已成为信息业、旅游业的“血液”,以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正在改造提升建筑、装饰、包装等传统产业,如果将民族文化元素或符号,经过创意设计植入建筑、装饰和包装材料及旅游纪念品,将会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随着立体视觉产业的兴起,立体视频的采集、制作、播映、显示所需的摄像机、电视机、计算机、手机、银幕等设备必然面临更新换代,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将是巨大的。一旦立体摄像机进入家庭,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文化是无形的,它具有极强的渗透力。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它必将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不再单纯搭台,它要在推动经济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五、关于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

  我国文化产业尽管刚刚起步,但受到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于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既要保护好,也要引导好。

  在制定“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将近一半省份明确了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有的表述为翻一番或翻两番,比如山东为翻两番,北京、湖北等地为翻一番;有的表述为占GDP的比重,比如浙江、广东等省为5%,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最低为4%、最高为8%。姑且不论文化产业的统计口径是否一致,单就这些规划目标而言,确实是催人奋进的。

  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广东、山东、江苏、北京和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之和为4012亿元,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2.58%。假如2009年和2010年按年均15%的速度增长,这5个省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超过5000亿元。“十二五”时期,如果这5个省份能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到2015年末,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总量就是2万亿元,其余地区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只要每个省份达到385亿元(相当于上海市2008年的水平),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就能够达到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就有可能达到5%。

  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目前文化产业各门类区域间的结构趋同、同质竞争现象十分突出,既存在于传统文化产业,也出现在新兴文化产业,还体现在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建设上。出版发行、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空间布局不合理,根源在于文化资源的行政配置方式;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的“遍地开花”、“蜂拥而上”,以及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的雷同,根源在于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而造成的投资盲目性。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文化资源是按行政方式配置的,无论是电台电视台,还是书报刊社,以至于文艺院团,从中央到省、市甚至到县都是按行政区划和部门配置的。文化资源的行政化配置方式,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不仅如此,这种体制已演变为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伴随着各地组建门类齐全的文化企业集团,这一状况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所加剧。

  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最终依靠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引导文化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企业适度集中,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的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当前,特别需要把组建若干家中央文化企业集团公司作为重点,推动中央文化企业尽快上市壮大实力,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手段,推动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引导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合理化。

  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除推动文化资源存量布局优化外,还需要引导各地加深对文化产业的认识,鼓励各地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要突出特色、体现差异,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上,要强调产业孵化与集聚效应,立足于延伸产业价值链,增强产业的辐射力。在国家层面要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的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六、关于文化贸易的海外布点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战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扩大文化对外交流和贸易已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对外贸易,对于提升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展文化对外贸易应当尊重文化贸易规律。一般而言,在文化贸易的初期,重点是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当文化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企业积累了一定的文化贸易经验与实力,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就成为必然。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和服务出口的规模较小,国内文化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够强,在一定时期内,文化贸易的重点仍然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和服务出口。但从现在就应当积极谋划,在海外进行文化传播渠道布点,通过控股、参股以及并购等多种方式经营影院、剧场、书店甚至电台电视台,一方面为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文化对外贸易的水平和质量。

  (原载《中国编辑》)
十七届六中全会系列前瞻之七陈少峰:提升内容产业 促进文化大繁荣丰富和繁荣文化内容之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 陈叶军2011年10月13日08:59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将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从9月15日开始,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将组织系列原创报道,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前瞻报道,欢迎广大专家、网友关注,并积极参与报道。投稿信箱:lilun@peopledaily.com.cn

 
   大力发展并提升文化内容产业,是繁荣我国文化的必由之路。然而,就目前我国文化内容产业的形势而言,存在着两个大的瓶颈:一方面是内容上重数量而轻质量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总体上缺乏市场化程度高的品牌化精品,尤其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容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则是中小企业是内容提供的主体,而它们一般缺乏较好的利润收入和能力,也难以满足打造产业链的要求和制作精品的实力。

  日前,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就如何通过发展和提升内容产业、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繁荣等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无论从国内的需求还是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解决文化内容的生产机制问题,尤其是解决市场化的内容精品制作动力机制问题,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内容的重要事项。

  陈少峰教授指出,文化大繁荣需要考虑与内容产业相关的六个层次:

  一是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具备较高的质量即拥有品牌化精品内容并重。

  二是文化内容要照顾到不同的受众或者消费者层次,包括精英与大众、城乡、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尤其是要提供满足青少年(含儿童)需求的文化内容产品。此外,个性化的大众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概念和问题。所谓个性化的大众,就是大众的选择可能属于同一种类别或者风格,但是选择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三是文化内容要体现引导性、提升性和满足型的不同要求,即同时照顾到意识形态和市场化的两个部分。

  四是文化内容要能够同时面向国内和国外的市场,具有竞争力,即解决中国文化内容产品的竞争地位和实质性消费,外来文化产品的消费占比不能过高。

  五是解决应对传统演艺市场的萎缩、缺乏文化内容传承力的问题。即解决怎么样融合创新,或者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力的问题。

  六是解决文化内容传播的载体,即覆盖和投送范围,让更有内涵的文化内容产品进行传播并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这里就涉及到平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保障传播体系的影响力。

  总之,陈少峰认为,丰富、发展和提升文化内容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文化内容不仅是繁荣我国文化的核心要素,涉及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涵;而且,在文化内容产业做好之后,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通过内容知识产权不仅可以延长产业链,而且可以通过艺术授权等做法来带动文化产业制造业乃至延伸至其它制造业的提升。但是,目前文化内容的生产和激励存在结构性问题。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可以分为内容产业、传媒平台产业和延伸产品制造业三大部分。在其中,传媒和平台产业的企业获利最多。它们还包括新媒体即电信运营商与网络技术公司,它们都成为媒体企业,其中的网络技术含门户、搜索技术、视频、社交、微博、硬件等都是媒介化的内容下载、交流和消费的终端平台。

  因此,在道理上,最好是由大型的传媒企业和平台企业来做内容会更合理。但是,目前的文化内容主要由中小文化企业提供。而中小文化企业提供文化内容,则存在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因为内容需要品牌、品牌需要持续化,持续化需要实力和能力的积累。而且,各级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大型文化传媒企业,支持的资源流向平台和国企,以及少数大的民营文化企业。

  陈少峰说,显然,这里存在着内容创作与内容经营主体激励不足的难题。除非采取一些新的对策,否则内容生产和提供的重要事业将存在虚弱化的困境。我们在对策上需要选择以下几个做法:

  第一,要引导或者要求传媒与平台企业制作精品,特别是国有传媒企业制作精品内容。

  第二,鼓励平台企业制作内容,如视频网站制作内容或者独家内容。

  第三,中小企业要转变做法,重视商业模式,以商业模式特别是注重可复制性的商业模式来实现内容更大规模的盈利。

  第四,转变观念和认识。在重视产品艺术性的时候,应该明确艺术产品和艺术的区别;艺术产品需要获得艺术家、艺术批评家和消费者一致的肯定性评价。

  第五,处理好艺术家与企业家之间的关系,以企业家作为产业运作的主要决策者。

  第六,重视创新,以商业模式为主导的创新。在创新的方法上,不是仅仅重视一般的原创,而是要重视能够带来品牌效应和产业链开发价值的核心资源的原创,即重视有效的创意,重视延长产业链经营的创意。

  第七,政府应当更加重视支持优秀的文化内容产品和具有可持续战略的文化内容提供的企业,奖励在市场竞争中做出“双丰收”贡献、即内容健康和产业价值大的产品和企业。

  同时,陈少峰表示,文化内容产业领域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无论我们愿意与否,几乎所有的文化内容领域都已经成为双重竞争的格局,即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是同步化的。如果我们的文化内容产品不能吸引人,国内的消费者也就将转向消费国外的文化产品。所以,作为繁荣我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文化产品必须是在国内与国外文化产品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我们文化企业的内容生产能力将对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陈叶军)十七届六中全会前瞻之九文化体制改革:进展、难点和前景展望齐勇锋2011年10月15日08:3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007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从试点向全面铺开发展,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整体上市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促进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同时,由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目前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索。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我国传统文化体制是在建国以来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具有国有资本单一投资主体、管办不分、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政资不分、条块分割、城乡二元结构和以意识形态为指导,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显著特征。应当肯定,在建国初我国文化事业“一穷二百”的条件下,这种体制有利于集中资源进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建设,以及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对文化发展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的低效率,加之频繁的政治运动的干扰破坏,导致了对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温饱基本满足的基础上,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觉醒,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市场格局,自主性、互动性、娱乐性的大众文化消费方式成为新的趋势和潮流,从而对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机制和提供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经济体制与文化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发展水平之间形成了明显的落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文化产品的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关系,使文化建设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我国文化的活力和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直接动因。

  从国际方面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崛起,促使经济与文化日益融合,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成为美、英、日、德、法等西方大国的支柱产业。美国的电影产业、英国的创意产业、德国的出版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影视产业无不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眼球,不仅成为其创造利润和财富的重要来源,而且也是实现其产业全球扩张的利器。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传媒集团,如美国时代华纳、迪斯尼、新闻集团,德国贝塔斯曼、日本索尼公司等,依托其创意研发和传媒网络优势,迅速成长为跨国运营的国际文化传媒巨头,占有全球70%左右的文化贸易份额。文化市场作为全球竞争的新领域,由于文化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和穿透力,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经济政治格局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传统文化体制的封闭状态,还基本上没有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去,以致我国的文化产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文化服务贸易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巨大的逆差,这与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和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与此同时,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优势地位,因而,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加入WTO的谈判过程中,文化版权贸易一直是我国与之谈判的焦点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强烈要求我国开放文化市场,并且已经在某些领域通过种种方式进入我国文化领域。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的文化建设不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轨道,也不能不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而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如何顺应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按照国际规则逐步开放文化市场,通过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来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以应对国际跨国文化传媒集团的挑战,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外部动因。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互连网、数字化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使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又一重要动因。一方面,互连网、数字化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单向文化传播方式转变为互动传播,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和界限日益模糊化;另一方面,传播渠道和传播载体的无限扩展导致内容严重不足,内容创新和文化创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这一变化在客观上要求传统文化体制进行变革,从国有单一提供主体向多元、互动提供主体转变,形成全社会创新文化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动活泼局面。同时,新兴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也要求打破传统文化体制行政性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条块分割的窠臼,以便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迅速地“越界”流动,优化组合,从而适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新世纪之初,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开始启动之机,正是互连网、数字化技术在我国开始大规模推广之时,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
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进展情况的回顾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战略目标,提出了文化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发展文化产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文化发展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的论断,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分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建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市场经济相适应,“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事业文化单位依法运行”的新型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和繁荣。2003年6月,中央召开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选择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深圳、丽江、重庆、西安、沈阳9个省、市和35家国有文化单位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一些省、市也相继选择了若干地区和国有文化单位进行改革试点,但不享受国家试点地区的政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由此正式拉开。现将试点的进展情况简要概述如下:

  1、在开放文化市场投资准入门槛,发展民营和混合文化市场主体,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3年6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对非公有制资本开放了演出、报刊和出版发行、影视节目制作与发行、影院建设与经营、非新闻类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投资领域。2005年3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4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明确和规范了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若干领域的界限。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外商投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同时保障我国的文化安全,同年8月,文化部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对外资进入我国文化市场的范围和持股比例也进行了规范。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了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据文化部提供的数据,在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中,非公资本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到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业人数占到三分之二,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拍摄的电影占总产量的80%以上。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和有序发展。

  2、按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指导”的改革方针,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在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分类改革要求和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精神,各试点地区积极推动演出、报刊和出版发行、印刷、广电、广告、影视节目制作与发行、影院建设与经营等文化行业的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进行产业化运营。到2006年底,全国已有111家出版社、11家国有电影制片厂、23家电影公司、29家省市文艺院团完成转企改制,同时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普遍推行了岗位责任制、上岗竞争制、效益工资制、资产经营目标制等。其中,一些已经完成转企的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以其部分经营性出版发行业务为主体,吸收相关国有和民营资本,组建了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成立的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吸收了10%的民营资本投资,在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国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探索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了积极进展。按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分类改革要求,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上海画院、重庆红岩连线等文化事业试点单位,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试点地区普遍增加了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投入,深圳、杭州、北京等地还进行了公共文化产品面向社会实行政府采购、政府补贴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4月,国务院颁发《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了“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国家广电总局明确提出要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并确定2005年为“对农服务年”,基本实现农村边远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实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的两馆建设项目,从2002年到2005年4年间,国家财政投入4.8亿元,对全国1078个有馆无舍或设施落后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解决县级两馆设施空白点和设施落后问题,为改善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落后状态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省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试点地区,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省、地、县和乡镇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4、文化市场流通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按照试点工作的要求,为培育市场流通主体,破除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市场存在的国有经济垄断、政府管理条块分割的弊端,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形成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公平竞争的统一、开放、有序的文化市场,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各试点地区在对民营和外资开放市场准入门槛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市场流通体系改革,着力发展连锁、物流等新型文化流通组织业态。以新闻出版行业为例,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新华书店已基本完成组建企业集团和转企改制的工作。全国性的连锁经营企业已达29家,23个省级新华书店实现了省内或跨省市连锁经营,全国建成10万平方米以上图书物流中心5个,年赢利水平千万元以上的有10个,全国性的民营连锁经营企业8家,民营发行网点达10万个,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或外商投资书报刊发行企业40多家,一批网络发行企业快速成长。与此同时,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等国务院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合作,先后创办深圳国际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博览会,东北、中部、西部三个区域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会,形成集文化产品交易博览、论坛、版权交易和投融资于一体的大型文化产品流通和要素配置的平台。此外,北京书市、上海国际电影节、杭州国际动漫节、广州国际音像博览会、成都广播影视博览会等大型专业化的文化产品交易平台也各具特色。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文化经济政策不断完善,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化体制改革是在党和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实现转企改制,人员身份转换和历史债务、坏帐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政府帮助解决,付出必要的改革成本;同时,文化产品的创新、生产和传播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的“意义内容的公共性”,因而同样需要政府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扶持。试点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各主管部门、综合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改革试点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税收优惠政策。试点地区转企改制企业给予3年的所得税免税政策,全国新闻出版单位享受所得税免税政策期限延长到2008年,试点地区新开办文化企业给予3年所得税免税的优惠政策,文化产品出口给予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等;二是财政支持政策。国家财政相继出资设立了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优秀剧(节)目创作演出专项资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出版发展专项资金等,以增量投资的方式强化对公共文化事业和原创精品文化产品的支持力度。通过与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实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清史编纂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大文化建设项目,推动了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内容建设,同时也促进了国家财政的公共化进程和投资机制的转变;三是探索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江苏省以财政增量投资2亿元设立了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探索以国有资本为主体,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打造混合经济结构的文化市场战略投资者,促进文化产业快速成长的途径和方式。上海市投入财政资金5亿元,对原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运行机制和资助方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形成了“政府委托投资、专家管理、管办分离、面向全社会资助”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成为我国第一家比较规范的区域性文化基金会。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在改制中尝试利用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让49%的国有资产,吸收社会资本投资参股,以1.6亿元的国有净资产实现了3.48亿元转让收入,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值。2006年,该企业在改制为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买壳上市,在探索文化产业如利用何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6、政府文化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开始启动,文化立法工作逐步加强。为适应文化产业融合化的发展趋势,按照中央指示,试点地区尝试将文化、新闻出版、广电三个政府主管部门合并办公,综合行使文化管理职能。同时将工商、税务和各文化部门的执法队伍整合为综合执法机构。这两项措施,为解决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政出多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以及市场监管中的“越位”和“缺位”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未来国家和省级政府文化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管体制的改革积累了经验。与此同时,经修订后的《著作权法》和《电影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理》等一系列法规和部门规章的颁布,推动了我国文化立法工作的进程,使我国文化管理逐步进入法制化的轨道。
三、2007年文化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

  2007年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由试点进入全面推开的第二年,也是文化建设从起步发展向快速发展转变的重要一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以“网络文化”为专题的第38次集体学习。6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事宜。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17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掀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活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短短一年间,中央政治局两次专题学习和研究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中央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专劈一节论述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并且把文化建设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改革是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2007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1、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体制机制创新成为新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按照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6年3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的部署精神,文化体制改革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分三个层次在全国推开:

  (1)北京、上海等9个先行试点地区,由点到面全面推进;

  (2)其余大部分地区先试点,后推开;

  (3)西藏等个别地区先进行调研,待条件成熟时再开始进行试点。

  目前,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已陆续召开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的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对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具体安排。据统计,全国已117个地级市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约占全国地级市的35.1%,试点单位达380多个。动漫游戏作为新兴文化产业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但因条块分割的传统体制影响而出现产业发展的无序现象。2006年4月,国务院转发了财政部等10部委《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07年4月,组建了“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同时出台“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这一创新机制和专项资金的扶持政策,在国家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尚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有利于化解政府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的传统体制弊端,降低产业发展的交易成本,促使我国各地设立的“动漫产业基地”建设进入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2、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取得了新的进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2007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提出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个“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10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文化部发布《“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提出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填平补齐;深化改革、配套推进;改善服务、加强管理”的原则,改扩建农村乡镇文化站24000多个,其标准不低于300平方米,到2010年,实现全国所有乡镇建立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文化站、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文化站工作队伍,合理有效的农村乡镇文化管理体制的目标。为此,中央财政将分期投入补助资金39.45亿元。这两项改革和规划措施,对于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落后状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乡镇公共服务的综合职能。

  3、文化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一是调整音像制品增值税和营业税税率。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出版物的增值税税率一般为13%,而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增值税税率为17%,二者形成了明显的反差。200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自2007年1月1日起,将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至13%,对电影发行单位的发行和科普单位的门票收入等免收营业税。二是以专项资金支持新媒体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2007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07年数字电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专项的内容,其中,提供超过1亿元的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北京市政府拿出10亿元设立了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园区建设。从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总量扩大,而且结构明显优化,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在文化产业中的比例不断提升。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INTERNET GUIDE 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在互联网招聘、电子邮件、游戏资讯、音乐服务、视频点播/直播市场、网络安全、数字杂志等10个互联网分类热点领域中,其2007年的增长率均超过了30%,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认为,2007年至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2%。摩根士丹利发布的《2007年中国互联网及媒体预测报告》、摩根大通发布的《2007年网络投资报告》、德勤发布的《2007年媒体发展趋势报告》均一致看好我国新媒体(互联网、手机等)市场,认为2007年将是中国新媒体市场发展的关键年。摩根士丹利全球副总裁季卫东认为,如果中国的网民超过中国人口的10%,那么互联网就将成为主流媒体,市场的并购将加速产业的集中度。另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5年,我国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增加值之比为37:20:43,2006年提升为42:18:40,从业人员之比由31:17:52提升为34:17:49。可以看出,核心层在总量结构中所占比重有明显提高,显示出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总量结构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4、文化产业在获得银行金融支持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无论从供给和消费来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业,文化产业具有风险投资的性质和轻型化的资产结构特点,因而长期以来难以得到银行的间接金融支持,成为发展的一大难点。2007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与金融界合作,探索银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途径和方式,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同意以版权质押给予创意企业小额贷款,北京银行同意给予全市文化创意产业50亿元授信额度。

  5、文化产业在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继2004年北青传媒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06年上海新华传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买壳上市后,2007年又有阿里巴巴、新华文轩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粤传媒、辽宁出版传媒在国内A股市场成功上市。值得注意的是,辽宁出版传媒也是我国第一家经主管部门批准,实现编辑内容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大型出版企业,并且挂牌交易的当天就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以329.53%的涨幅名列两市第一。这对于相关文化传媒企业整体改制上市,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和结构调整功能做大做强我国文化产业,具有强烈的示范意义和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了解,目前有十几家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国有出版企业筹备上市,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已获主管部门批准。

  6、制定并出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进一步规范外商在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资行为。随着我国文化市场有限度的对外开放,国际跨国文化传媒公司迅速抢滩我国文化市场,有些甚至采取“打擦边球”的方式进入我国尚未开放的文化传媒领域。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其中,在文化方面,进一步明确了鼓励、限制、禁止外商投资的行业和领域,这有利于我国有效利用外资发展文化产业,同时规范外商的投资行为,切实保障我国的文化主权和文化信息安全。

  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不断优化。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9亿元,占GDP的2.4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2005、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保持了18%和17%的年增长率,高于GDP增速约6—8个百分点。此外,2006年文化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均比上年有所提高。2006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113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为1.48%,占城镇从业人员比重为4.0%,同比提高0.16和0.24个百分点。预计2007年我国文化产业仍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年增长率。
四、文化体制改革的评估、难点与前景展望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果

  从2003年6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的近5年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党的文化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一是理论成果。党中央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新文化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世界、党的文化执政能力、四个建设、三个创新、分类改革等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和指导方针,为新时期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是开放成果。文化市场的逐步开放改变了以往国有资本单一投资主体的文化市场封闭局面,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资本和外资广泛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快速、健康和有序发展。

  三是改革创新成果。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转换机制、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文化市场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文化市场开放、引入社会资本和出版传媒企业整体上市融资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新型文化体制的基本框架已初露端倪,依稀可见。

  四是政策成果。以税制优惠和财政支持为主体的文化经济政策已初步成型,趋于成熟。

  五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成果。改革促进了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和繁荣,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提高,公共文化建设成果显著。一个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文化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分析

  应当清醒地看到,文化体制改革是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复杂、更为艰巨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诸多的配套条件,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相互衔接,统筹安排。加之文化体制改革起步较晚,改革的思想理论和工作准备不足,因而虽然新体制的嫩芽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已经明显发挥,但传统体制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资不分、条块分割的传统文化体制的弊端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作用,影响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

  1、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文化市场开放的“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推动的效应。总体来看,我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仍存在着明显的落差。就文化领域而言,民营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文化经济的平稳增长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说明国有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还比较滞后。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缺乏动力,配套政策不完善,改革难度大。

  2、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体系改革和发育相对迟缓、对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日益凸显。目前,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区域壁垒和行政干预的问题虽然有所改观,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与全国统一的产品市场、尤其是要素市场尚未全面接轨,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这也是我国文化市场上缺乏战略投资者,国有文化产业集团难以通过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平台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

  3、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界定不够清晰,传媒行业的深化改革和体制安排面临困惑。集中表现为传媒文化产业集团“事业体制、产业化运营”的二元体制结构缺乏法律依据,在财务管理、对外融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难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战略与其事业性质的体制特征存在着内在矛盾,如果不加调整,其改革目标存在着落空的可能。

  4、国家文化宏观管理和监管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这方面的改革涉及到党政关系、政企关系、政事关系等诸多方面,与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目前,党政关系仍未理顺,一些地方以党代政,对文化市场微观主体经营活动干预过多的问题仍较普遍;政府职能方面的“缺位”和“越位”并存,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职能交叉、行政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依然突出。从而不仅导致了市场微观主体的交易成本过高,而且依靠以专项资金为主要手段和行政推进为主要方式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配置资源的传统体制,存在着管办不分、资助覆盖面窄、监管缺失等弊端,抑制了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要发展模式的市场微观主体的内生增长动力,影响我国文化竞争力的提高。

  5、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改革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文化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已有2006年7月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加以规范,而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的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如何改革,还存在着不同看法和做法。例如,上海在市委宣传部设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公室,对市属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统一行使管理、监督和运营的职能;浙江、江苏则由省国资委统一行使这方面的职能;重庆设立了国有文化传媒控股公司,负责运营市属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我国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具有巨大的运营和增值潜力,但由于体制安排不尽合理,这种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又一次涉及全局性的深刻变革。其深刻性和复杂性不仅在于它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必须相互衔接、同步推进。而且,由于文化产品所具有的“内容意义”和意识形态特性,以及文化艺术生产的不确定性、其成果难以量化评价的模糊性、投资和消费的审美偏好等,使之在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的过程中,既有利用市场机制发现价格、放大文化的财富效应,以及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运营效率的一致性,同时也存在着市场经济的商业价值追求的趋利性与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追求之间的矛盾、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缺陷所导致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与人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之间的矛盾等。即使是美、英等西方文化产业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也还没有得到完全破解。由此可见,文化建设如何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需要我们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借鉴国际经验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进行不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能做出符合国情的制度安排。

(三)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和形势展望

  从改革的路径选择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借鉴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采取了先试点、再推广,逐步推进的方式,具有渐进式改革的显著特点,应该说是符合国情的做法。为此,我们要充分考虑文化艺术的特殊发展规律,认识到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同时,也要看到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不同,文化体制改革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已有20多年的丰富经验,物质基础比较雄厚,同时有先进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应该有更高的起点,不必象经济体制改革那样,对于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框架经历长时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说:“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传播方式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标志,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以全面制度创新为特征的新阶段。一方面,试点以来文化市场“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推进的效应已经显现,我国文化市场的活力和潜力明显释放。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由于传统体制的束缚,我国文化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对体制机制创新和市场环境提出了迫切要求;另一方面,我国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体制与经济体制之间存在的落差,以及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通过进一步的思想解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目前改革面临的若干问题和难点,在“十一五”期间,把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文化体制的基本框架构建起来,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良好的体制基础和环境条件。

  1、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继续推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发展混合经济结构的文化企业,重塑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

  一是要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配套政策的重点是人员身份转换和企业的历史债务、坏帐问题。根据一些试点企业“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经验,采取新、老分离,对原事业职工保留事业身份和待遇,从而由政府托底过渡,有利于化解改革的阻力。由此形成的企业财务缺口和历史债务、坏帐,建议由国家财政支付其改革成本,促使转制企业摔掉包袱,焕发活力。

  二是鉴于社会资本实际上已经广泛进入出版、报刊等国有垄断性文化行业,建议在这一领域进行吸收社会资本,整合“工作室”等社会资源,推进股份制改革的试点。同时配套进行书号审批制度改革,以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内容创新的积极性,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和行政执法,杜绝长期以来存在的“买卖书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

  2、加快文化市场体系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要在积极推进市场流通组织改革,发展连锁、物流等新型业态和文化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加快发展人才市场、版权市场等文化要素市场。

  二是要改革现有的行业协会,实现政府与行业协会分开。同时依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特点,发展一批自愿结合、自治管理的文化行业组织,使之在提供行业信息、咨询服务、人才培训、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要加快发展法律、会计、服务代理等文化市场的中介机构。

  四是要结合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的市场壁垒,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为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

  一是要在目前国家不断加大投入、以财政专项资金强化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索和推广政府采购、财政补贴、贴息、委托经营等面向全社会的市场化机制。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培育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使之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事业文化单位依法运行”的改革目标,推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一是要理顺党政关系。要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地位,党委部门既要依法发挥领导作用,但又不能以党代政。要科学界定党委与政府的职能分工,探索党委领导、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既合理分工,又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工作机制。

  二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行大部门制为契机,整合国务院有关文化主管部门,设立国家文化委员会,切实解决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的问题。

  三是要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

  5、积极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系。

  一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建议在继续发展和完善专项资金的同时,借鉴国际经验,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按照“政府出资、专家管理、社会监督、面向全社会、间接资助”的原则,对文化内容创新和民族文化传承给予支持,由此带动具备条件的省、市、自治区设立区域性的文化发展基金,形成国家财政对文化发展资助的完整体系。

  二是要在文化产业利用资本市场方面取得新进展。要积极推动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同时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和结构调整功能,培育文化市场上的战略投资者,促其在跨地区和跨行业的投资兼并、结构调整中发展重要作用,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不断优化。为保障国家的文化信息安全,要借鉴国际经验,对国有传媒企业上市,在股权结构(黄金股或A、B股)、信息披露(豁免制度)、人事安排等方面做出特别的制度安排。

  三是要加快发展多元化、社会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如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组合投资等。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加之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强劲,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文化市场。如何使文化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把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巨大的文化财富,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遵循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规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进行持续的改革和探索,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参考文献

  1、《2006:文化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2007:文化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7。

  4、中宣部改革办主编:《文化发展战略论坛文集》(三),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

  5、韩永进:《新的文化发展观》,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6、胡惠林:“论文化体制改革”,《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3期。

  7、齐勇锋:“关于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几点设想”,《文化政策调研》2004年第1期。

  8、齐勇锋:“文化体制改革难点探析”,《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5期。

  9、齐勇锋、王家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文化蓝皮书》,2006。

  10、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课题组:“财政以基金方式支持文化发展研究报告”,齐勇锋、魏鹏举、贾旭东、张志强执笔。

十七届六中全会系列前瞻之五田辰山:文化事业是社会灵魂工程中国高端文化要有值得走出去的东西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 陈叶军2011年10月11日08:56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将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从9月15日开始,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将组织系列原创报道,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前瞻报道,欢迎广大专家、网友关注,并积极参与报道。投稿信箱:lilun@peopledaily.com.cn

  ●文化属于心灵表述、心灵工程,这是最根本的。所以考虑什么样的心灵表述、什么样的心灵工程可以实现创建和谐社会,什么是反其道行之,才是抓住文化工作根本的战略。

  ●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交流,需要经过理性自觉、产生理性自信、然后有自强心,在此基础上怀有平等意识。否则,自惭形愧是无从谈起文化问题的,只能是奴隶文化。

  ●从中国传统文化考虑出发,意识形态和文化的界限不应该是问题,而民本、民生、和谐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或文化则必须加强,不能削弱。

  ●软实力不是提高不提高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中国人应当去自己文化中找到自己的智慧,寻找到自己的软实力。

  ●中国文化走出去,不能光是什么茶文化、酒文化、美食、变脸等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更须是高端文化。。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田辰山教授认为,不能将文化事业仅限于娱乐层次、产业化的层面。文化属于心灵表述,文化事业是一项心灵工程,抓住这点,就抓住了文化工作的根本战略。中西文化交流中,需经过理性自觉、自强,才能有真正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平等的交往。中国人应当从自己的文化中去寻找自觉的软实力,中国的高端文化应该有值得走出去的东西。

  文化事业是社会灵魂工程

  记者: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具有什么有利的条件?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田辰山:我们具有的物质力量比过去强大了许多,也有很大的财力投入。这是有利条件。但是我们如果把文化更多地放在娱乐层次、可以产业化赚取利润的手段看,这反而最后会成为最致命的挑战。文化属于心灵表述,文化事业是一项心灵工程,这是最根本的。所以考虑什么样的心灵表述、什么样的心灵工程可以实现创建和谐社会,什么是反其道行之,才是抓住文化工作根本的战略。

  文化自觉、自强才能文化自信

  记者:前期,《红旗文稿》刊登云杉的文章,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同时联系了国内外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战略的高度,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做了一个阐述。文章在网上发表以后,反响很强烈,田教授,您怎样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概念?

  田辰山:早在2002年,我写过一篇“自觉性、自信力、文化交流:百年来中华文化自觉现象的历史脚迹”的文章,是在香港开的一次文化问题国际研讨会的论文,后发表在江苏社科院杂志上。其中,我谈到中华文化为什么应该自信的观点,中国人对自己文化产生信心有三个最基本的理由:

  一、中华文化有一个互系性的思考方式。它让我们总是寻找事物的两方面、求和谐、求平衡。这是祖先传下的法宝。它让中华民族智慧、敏捷、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华文化是一个道德体系,人道体系。它告诉这个民族,命运在于它自己,而不在上帝,更不在别人。道德在人的身上,神奇在人的身上,人存在它们就存在。

  三、中华文化是个开放体系,最能与时俱进、最能包容、自重。它的内涵像大海一样深广。这都是与西方文明形成鲜明对照的特质,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基本点。这也是可以与西方文化交流、互补的基础。”

  我认为,文化自强与文化自觉、自信是一个整体。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自信的延伸,需要文化自觉和自信作基础。可以说,没有文化自觉与自信,谈不上文化自强。因为有自觉和有自信之落实点在先,才能有自强之源泉,才有可交流之意义。而自觉、自信之落实点从哪里来?这是需要一定的好坏、利弊、正面与反面的标准、经过恰如其分的审视自觉逻辑发现的。如果只是有感觉,不理性,甚至冲动,就发现不了中华文化值得自信的落实点,就没有第二步的交流,没有交流之中自强的来源;甚至干脆就是“西化”。

  “西化”也有角度问题、也有个认真研究的问题。向西方学习、文化交流、现代化、西化等这些概念,在意义上是很容易互相游移的,但毕竟不是同一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在学术上,不同意义上游移是一种偷换概念或者推理的短路现象。自强是在自己坚实的位置上开始的。对自己的文化抱虚无感,是无法找到位置的,就会局促不安、尴尬不适、常处被动精神状态。交流永远是有政治意义的,不这么想的人是庸人。也即,交流需要平等,没有平等,谈不上交流,自强也就无从谈起。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交流,需要经过理性自觉、产生理性自信、然后有自强心,在此基础上怀有平等意识。否则,自惭形愧是无从谈起文化问题的,只能是奴隶文化。
 不能让不利于民生的文化泛滥

  记者:文化不仅有世界性、普遍性,也有民族性和国家性,两者是相补充的,相对应的。在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出现了意识形态文化化和生活化的趋势。在大力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确保国家文化的安全意识?

  田辰山:关于文化安全问题。我曾经在人民大学做过一次“西方宗教主导下的世界与中国文化安全”。我以为,将意识形态文化化和生活化趋势看成问题,这很奇怪,实际上很幼稚。幼稚就是连常识都不懂,是不能作指导充满政治的现实国家思维的。宣传非意识形态与纯文化的观点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啊;非意识形态和纯文化观点对达到某种政治十分有利而已。看不到这种非意识形态和纯文化观点的政治性和本身的意识形态性,恰好反映的是自己不懂得自己搞的是什么政治。这很关键啊。关键是你需要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和什么样的文化,归根结底是你想搞的是什么政治?

  从中国文化传统考虑出发,意识形态和文化不应是矛盾的,其界限不应该是问题,而民本、民生、和谐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或文化则必须加强,不能削弱。不能让不利于民本、民生与和谐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泛滥,成为整个社会道德沦丧、政治腐败的滋生土壤。中国要有自己的思维,不要动不动就是外国经验。外国经验属于另一种文化结构,到中国来之后会发生水土不服问题,对此必须有充分的意识,这方面理论上的逻辑并不深奥,经验上的失误教训早已经足够了。国外搞文化产业不影响反而加强其国家安全,到了中国这个逻辑很可能不可成立,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是什么文化啊!需要理解的是为什么逻辑如此不同。需要增长点外国可以,中国不可以,中国可以,外国不可以的知识吧。

  中国人应当在自己文化中寻找软实力

  记者: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和交融、交锋可以说更加地明显了,如何增强国家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和传播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田辰山: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明显,这是很正常、很自然不过的。因为全球化让大家形体上更近了,思想文化更具政治性了,文化活动背后的得失更现实了。如何增强国家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和传播力?如何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首先要认识到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哪里,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软实力?你不喜欢讲人与人要搞好关系的价值观,只喜欢讲独立一己,个人与上帝同等价值,你怎么会具有比西方文化更强的软实力?西方自由主义就是讲这套的,没有人讲得过它,这是中国文化认为不适当的,最不应该讲的东西,怎么与西方文化相提并论讲软实力?中国恰恰需要认识人与人要搞好关系的价值,才是符合人类前途的适当价值,这样看,才会看到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软实力先不是提高不提高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你实际有软实力,但认为自己没有,人家没有,你却认为人家软实力很强大,那么,你这辈子也有不了软实力。没有软实力,可以凭借物质、军事硬实力去虚张声势;这种情况是这个世界应该结束的局面。中国首先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什么东西是软实力;软实力就是人们都喜欢的道理,没什么复杂的。但是没有道理经过歪曲也会让人觉得很有道理,也会虚张声势被人们认为是软实力。中国文化本身是一种很强大的软实力,关键是如实把它的道理讲出来。

  中国人现在讲不出自己文化的软实力道理来,这是关键。为什么?因为它自己变得不懂得自己文化的道理了,而去轻信那种表面上似乎有道理,经过明显歪曲了的、明显没有逻辑的道理。中国讲述自己都不用自已文化的道理了,而是用西方的话语和概念了,这样怎能讲得出自己文化的道理出来,怎么能不歪曲自己?怎么能有软实力?中国应当彻底扭转这个局面才能找到自己的软实力,才能主动起来。也就是说,中国人应当去自己文化中找到自己的智慧。用一个美国学者的话,要找到中国文化传统在中国今天现实之中的延续是什么。三十年改革现实之中有六十年传统政治文化的延续;六十年中有一百年的传统延续,一百年的历史有几千年的传统延续,它是什么?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有他们时代的不同思想,但其中贯穿着传统的延续,这个延续是中国文化的大智慧,它是什么?中国需要做这个功课,需要找到它,讲清它的道理,做到了这点,就找到了软实力,就知道增强国家舆论引导话语权和传播力的战略战术了。

  这个软实力,离不开独具特色的中国人文精神——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浑然而一的万物互系不分、只有中国人最为充分开发的通变互系式思维、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式的人生观——追求和而不同和天人合一。这种软实力的开发,离不开对西方思想传统的深刻了解,离不开贯通中西的比较哲学思想阐释,离不开用中国文化讲述自己。

中国传媒界勿盲目吸收西方“一多二元”模式

  记者: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有这样一个表述,要引导广大工作者和文化企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公益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性质相对混淆,事业职能和企业功能相混淆,这是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体制弊端的重要表现。我们如何解决这样一个体制上的弊端,把文化的经营性和社会的公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提升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田辰山:文化事业是社会灵魂工程;关乎社会伦理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根本。要围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要以建立社会道德为己任。这个是核心问题。

  中国传媒界,尤其是在中国传媒理论和形态创建问题上,不应当盲目吸收西方思想文化 “一多二元”模式。理由很简单,因为它导致二元对立意识形态,如我与他、我们与他们、政府与个人的关系规定为自然敌对性,也即,将自己与任何他人、政府与人民、我的国家和民族与任何他国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只看成是唯一我征服你的对立和冲突。它基于一个特定传统和社会文化所产生的人性必然邪恶信仰和由这一信仰导致的人与人的隔膜与猜疑,且走向极端的一种思维逻辑。如若以此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思维逻辑,必然形成导致社会矛盾与分裂的思想根源,与创建和谐发展社会的方向背道而驰。所以认清、弄懂二元对立的游戏逻辑,是十分关键的。

  中国要避免把社会媒体拥有权或操作权完全交与少数强者私人手中。公众与政府必须对社会传媒理论及其形态具有主导能力。私人媒体运营必须接受公众监督。原因很清楚,正是美国学界对美国媒体所深刻分析的,私人媒体是以逐取个人资本扩大为第一目的的;它的神圣原则是利润最大化。市场经济驱动下的传媒历史和现状是同一种现实:媒体除了将公众作为赚取利润收入对象,不对社会负有责任;理性的意思是在如何赚取利润的手段上,而且这个“理性”受“最大利润为第一目的”的非理性驱动。媒体在传播内容上必然是以推销逐取利润为目的的社会理念、低俗内容产品、最小成本不顾质量的节目。中国传媒理念、形态、手段和内容已经出现使社会出现思想混乱(形而上的说法是自由)、色情、耸人听闻、渲染暴力的现象,其中包括报刊、书籍、电台、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大量的形形色色低俗广告阻碍受众对健康信息的正常接收。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取消传播正义与邪恶思想界限,以娱乐无害为形而上原则,削弱道德意识;而且不分节目内容、不分受众对像,一律灌输纯以促动最大收视率和扩大读者面为目的而编制的内容。有的甚至公然编制和散布谎言,给社会不和谐带来隐患。负有社会责任的传媒形式,逻辑上不应以逐取最大利润为第一目的或绝对目的。媒体本身政治性质决定,它一旦以赚取私有资本的扩大为第一目的,逻辑上必然走向成为少数强者维护私人利益政治工具的路。

  传媒从职人员应当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个人社会意识素质,拒腐蚀,坚守基本职业道德与人格。传媒实体内部应当树立自律原则,建立惩治受贿贪污乃至编制虚假新闻和虚假内容产品行为以及避免制作严重危害道德意识节目的机制与自律原则。媒体不可以为吸引受众为目的宣传色情、暴力、低俗意识和播放有损社会和谐与健康理念的节目。

  各级政府机关应当树立对私有经济实体清醒的独立和超越意识,避免与私有经济实体的利益趋同倾向。政府机关要站在社会与公众的整体利益一边,发挥对私有经济实体的领导作用和在经济实体符合国家利益和政策合法经营情况下提供必要支持,而不是让私有经济力量染指政治,发生与其利益趋同并一起制定欺骗公众的政策。中国要走自己的路,不应当重蹈西方二元对立的恶性循环逻辑。

  传媒形式用创造性态度和生动活泼方式传播和谐世界观、鼓励和谐思维,就是科学发展观实践。它就是要宣传不绝对、不极端、不抽象、不片面、不狭隘;就是传播整体观、全局观、局部与整体的合理关系观和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方面之间的和谐关系观。媒体形式致力于这样和谐社会传播环境的建构,就是创造友好气氛的社会意识形态,就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实践符合人民利益的好政治。

  中国高端文化要有值得走出去的东西

  记者: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您是否有集中思考?

  田辰山: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我已有多年时间的集中思考。简洁说来,这是中国人自己的问题。首先,中国人自己是否认同中国文化有值得走出去的东西。中国文化走出去,还不是什么茶文化、酒文化、美食、变脸等等。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须是高端的文化。西方文化被推向世界,人们认为它在价值观上是走得出去的软式力,是自由、民主、人权、个人主义等等价值观。中国文化有没有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大智慧的东西值得走出去?只有把属于中国文化的这些值得走出去的东西介绍出去,才会让别人从高处、从整体处,从深层理解中华民族和中国是什么样的民族和国家。

  中国人要真正理解西方思想传统,真正理解是表现在一种中西思想传统整体上的比较,这种整体比较需要表现在对中西思想传统各自结构上差异的理解。为什么中国至今达不到对西方这样程度的理解(西方也一样不理解中国)呢?就是由于近现代以来,西方是用西方思想概念和话语讲述中国;这套思想概念和话语又被中国人翻译成中文,用这套翻译成中文的西方一套来讲述自己。中国现在已经不太知道怎么用自己的文化来讲述自己了。这里的陷阱是,这套话语讲述出来的中国是扭曲和解构中国思想传统的。中国的很多价值在西方话语中都被解构得面目皆非,变成无地自容的东西。这是因为很少人意识到,这套西方话语背后有一层独具西方特质结构的文化纱幕。它是深嵌在语言结构之中的,下意识的,表面上看不到摸不着的。怎样才能掀开这层无形却又实实在在的文化纱幕?须从比较哲学阐释学角度,用中西思想传统两个不同的结构,把两个传统看清楚。

  也就是说,中国文化走出去,第一步是从“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下走出去;先到西方去理解西方,然后从庐山之外的西方用西方结构相比较地看中国,才会对中国得到一个在庐山之外看到它雄伟壮观气势的风貌,才看到中国文化之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也就是说,文化走出去,贯通中西的比较哲学阐释学是必要的条件。这个时候,才会意识到西方语言讲述中国带来扭曲其危害在哪里,才会意识到中国必须用自已的文化讲述自己。只有用自己文化讲述中国,用比较哲学阐释方法,才会将中国文化讲述为西方人能够听懂、理解的东西,才会原汁原味,才会避免扭曲和误解。才会感受到,中国文化有中国人非常引以自豪的东西,在高端层次上属于独具中国特色的东西很值得让别种文化的人了解,了解之后,才不会误解中国,不误解中国,才会减少摩擦、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这个世界才会有朝着和谐方向走过去的可能。当然文化问题不是一切,不能代替政治、经济问题的解决,但文化理解对政治和经济纠结问题的解决,起码是减少了难度、深度上都较大的障碍。

充分履行文体为民职能 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关于加快全市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 薛 钢

  一、现代社会文体的功能与作用

  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竟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文化的地位愈显突出。文化建设已经上升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同经济建设“硬实力”相提并论。这既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更是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引领社会、抚慰心灵、促进和谐的功能与作用所在。

  作为人类精神活动成果的文化,既具有教化的功能,又具有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功能。关于文化的教化功能,古人多有论述,如“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些都是先哲对文化的教化功能的深刻认识。可以说,重视文化的教化功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文化工作,重视发挥文化的宣传、教化作用,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全民族的奋斗力量,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每逢重要历史关头,文化工作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出发,藉其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内在品质及独特形式和作用,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团结人,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纵观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可得出一个结论:文化于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发挥了不可磨灭的独特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火炬。

  二、如何提供优质公共文体服务

  “十二五”时期,文体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公共文体产品供给和服务功能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更是文体部门的首要任务,文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是公共文体产品需求旺盛、文体产品消费增长,文化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的重要机遇。从文体建设的外在环境看,人们的文体需求和利益诉求日益呈现多样多变趋势,文体公共产品服务热点难点增多,协调各方利益,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紧迫性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手段,加强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制度设计,找寻具体对策、办法和措施,解决实践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推进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一是创新公共文体服务机制。以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基层公共文体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加强公共文体服务体系“软件”建设,推进理论政策和制度设计研究,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符合文体发展特点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制度基本框架。

  二是完善公共文体设施网络。适应城市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城市基层文体设施为重点,以流动文体设施和数字文化阵地为补充,进一步加大城乡基层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向贫困地区和基层农村倾斜。

  三是加大文体产品供给力度。充分发挥公共文体单位在公共文体产品创作、提供和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体产品和服务。继续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

  四是大力推动数字文化建设。大力推动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公共文化资源提供平台。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为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内容健康、服务规范、环境良好的公益性互联网服务。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努力形成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

  五是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以广大人民群众文体需求为导向,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体精品,并加强推广力度。继续办好“假日体育”、“欢乐假日”等各具品牌特色的群众文体活动。进一步挖掘、继承、开展“一个县域一个特色、一个品牌”文体强市项目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好“文化三下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文体活动。努力形成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丰富城乡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是推进服务全覆盖均等化。加强面向贫困地区、特殊群体的文体关怀。以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老年人、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人群、残障人群等为对象,通过政府补贴、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措施,提高公共文体产品供给能力,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体需求。

  三、加快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是系统全面的文体民生工程,也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文体民生工程。抓公共文体建设就是抓民生工程。抓文体建设也应当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要活动。对此,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构建以市级文体设施为龙头,县(区、市)文体设施为枢纽,乡(镇)为基础,村和社区为终端的“四级”公共文体服务体系网络。

  (一)市级公共文体服务设施建设

  1、投资4000万元改扩建乐山市文化馆;2、投资3500万元改扩建乐山市图书馆;3、投资1000万元改扩建乐山市体育中心;4、投资8000万元新建乐山市博物馆;5、投资3000万元新建乐山市美术馆;6、投资1亿元新建乐山市文化艺术中心;7、投资3.5亿元新建乐山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二)县级公共文体服务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全市有县级公共图书馆7个,县级文化馆11个。“十二五”期间,市中区、金口河区、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四区县要单独设置图书馆,致使全市县级“两馆”达到全覆盖。在此基础上,要加大对县级公共文体项目上档升级建设力度。

  1、市中区:投资5800万元新建文化中心、投资8670万元新建体育中心;2、五通桥区:投资9000万元新建根石家国际民俗文化村、投资3500万元新建水上运动中心、投资300万元改扩文体中心;3、沙湾区:投资1亿元新建体育中心、投资1980万元新建沫若文化公园、投资2400万元新建郭沫若故居博物馆;4、金口河区:投资4000万元新建铁道兵博物馆、投资440万元新建图书馆、投资3000万元新建大峡谷户外运动基地、投资1000万元改扩建体育中心;5、峨眉山市:投资2亿元新建体育中心、投资1亿元新建文化中心;6、夹江县:投资1500万元改扩建手工造纸博物馆、投资300万元迁建文物管理所;7、犍为县:投资8000万元新建文体中心;8、井研县:投资1.5亿元迁建体育中心、投资1500万元改扩建图书馆、投资1000万元新建博物馆、投资1.5亿元新建国学特色街;9、沐川县:投资600万元改扩建体育中心;10、马边彝族自治县:投资450万元新建彝族风情民俗博物馆、投资300万元新建游泳池、投资700万元改扩建文体中心;11、峨边彝族自治县:投资1000万元新建民族民俗博物馆。

  (三)乡(镇)级公共文体服务设施建设

  目前,我市有行政建制乡(镇)211个,截止2010年7月,已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82个,已配备了设施设备的乡(镇)达到117个。“十二五”期间,将完成29个未建乡(镇)文化站建设任务,实现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并全面完成设施设备配送任务。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农村体育示范乡镇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211个“农村体育示范乡镇”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创建省级农民示范乡镇5个。

  (四)村(社区)级公共文体服务设施建设

  目前,我市有行政村2044个,社区248个。截至2010年,全市已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1367个。“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实现村级文化活动全覆盖;同时,重点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7个,社区活动室300个;“十二五”期间,全市100%社区安装以全民健身路径为主的体育设施,全市100%行政村拥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市2044个行政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

  四、强化服务体系六大保障措施

  一是信息与资源保障。市、县两级文体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信息交流,收集汇总全市文体基础设施、产品设置、文体培训、文体组织、大型文体活动开展等众多信息;建立以公共文体服务为主题的生动平台;建立快捷文体服务通道,催生各文体主管部门及文体机构良性服务制度设立。

  二是组织与经费保障。以社团或事业建制的方式,将现有依托于市区街道政府主管部门的公共服务指导网络实体化,建立乡(镇)文体中心长效服务机制,设置各区县文体中心文体专干或区县文体局文体专业干部下派制度,考虑配置现有社会文体指导员外聘制度;将公共文体服务经费及其活动经费纳入全市各区县财政预算,并随财政的增幅逐年增加各级各地公益性文体活动经费。

  三是设施与设备保障。制定公共财政对公共文体场馆维护及免费开放的投入、补贴及规范化管理模式;设计全年免费对外开放的时段安排和程序。

  四是规划与设计保障。制订公共文体服务政策,分流设置和界定公益性文体服务产品和消费性产品、场馆免费使用和文体培训有偿服务的区别,设计并制订公共文体服务惠民措施和惠民行动计划。

  五是管理与服务保障。加快推进政府文体主管部门职能转变,加速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以全市公共文体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的建立;分解落实乐山市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及分工。

  六是法规与政策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全民健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全面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关于文体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决定。

  (作者系乐山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