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控制室火灾案例: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7:05:56
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作者:刘亦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69    更新时间:2008-12-29    

长期以来,中学教学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这严重阻碍着新课改的真正实施。通过调查研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不利因素。

1、忽略了兴趣的培养。大部分教师把传授知识放在首要位置,而对学生是否愿意学、乐学置若罔闻,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

2、不考虑个性差异,“一刀切”,不注重因材施教。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存在着差异,而初中的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考查评价一律“齐步走”,导致教师费力,效率了了的现象。

3、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封闭落后。大部分教师仍重结论轻过程,大量机械重复训练,增加了学生负担。课堂上沉溺于唱“独角戏”,就怕讲不深,讲不透。方法单一。

面对新课程改、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初中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形成健全学生个性为特征的开放式的中学教学模式,以推动初中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为此,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创新能力,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为使我校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我摸索了一套“自主学习” 的教学模式。

一 、 “自主学习”教学的特征

“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往能力,充分拓展学生潜能。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主体性。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强调“学”为主体。

 2、探究性。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探索、理解、掌握知识及其形成过程,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参与性。

 参与性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应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他们是“演员”而不是观众。

4、开放性。

 一是表现在学生心理的开放性,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心态是开放的,不受压抑的。二是表现在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想象和发表意见的余地。

 5、多维互动性。

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促成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的多渠道(师生、生生、群体等)局面的出现。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交互活动和交互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学习媒体的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第一步:预习

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内预习。教师要布置预习,明确提出预习任务与要求,并根据将要学习的内容,巧设问题。通过预习把握学生学习的动向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实施打好基础。

第二步:创设情景,启发导学

根据学生的预习首先创设引人入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为启迪创新思维创设有利条件。出示由现成的知识结论改编成的探究性问题,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操作的目标和方向,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第三步:自主探究,质疑释疑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学生自学探究要包括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第四步:小组研讨、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既可互相学习,又可互相讨论、共同研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上一环节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第五步:归纳总结

这一环节是对整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探究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重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

第六步:小结、作业(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和预习)

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主要讲自己通过本节的学习,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牢记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并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最后,教师布置层次作业,安排下节的预习。

三、“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须注意的问题

1、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教师应创设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多种教学途径来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初一的历史教学为例。方案如下:

(1)编写、表演课本剧。

(2)收集、整理、观看历史文字、图片资料。

(3)参观、调查历史文化古迹,采访历史见证人。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了解历史,走进历史,如参观稽康亭、万佛塔、文王庙等。

(4)举办历史故事会和历史辩论会。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此外,还有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编写家庭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

3、个人思考要与同伴合作学习相结合。

个人思考探索是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的基础,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认知,还为了培养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

4、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全体参与。

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不要教师设框框,先把学生手脚捆绑起来,要求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一套去运行,而是每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才可以使课堂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

5、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

教师要对教材充分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精心设计出探究问题,以便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探究。

首先,是设计的问题,一要适度,做到难易适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避免产生畏惧情绪。二是多角度,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分析领会教材,选择最佳切入点,使设置的问题既新颖又富有启发性。三是要有梯度,即要具有层次性、梯度性、启发性和探索性,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其次,是设计课堂提问,所提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顺序性、层次性,逐层深入

6、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

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精心讲析,但教师的讲解是为了帮助学生能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来说只是起铺垫导向的辅助作用。

7、课堂教学需灵活组织。

探究式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但运用不好,也可能使课堂讨论变得杂乱无章,离题万里,因而,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合作、交流、讨论而不是争吵,分享,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各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任务,课堂教学需灵活组织。

8、学习信息要及时反馈。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活动情况,以便及时给予必要的辅导点拨,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系统。

四、“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评价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要具有开放性,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分数作为唯一依据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要根据学生实际,以创新为主要指标,注意评价的层次性和发展性,设立多种指标,在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标准的前提下,允许部分学生异步发展,允许一部分学生“先富”(指冒尖)起来,要多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体验成功,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1)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重他评”走向“重自评”。在课堂上实施评价的不应只是教师,而更多的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形成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等多元化评价,由“重他评”为主转向学生的“自评”为主,使学生学会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自我评定,这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终身学习愿望的巨大动力。

(2)评价对象要从“重知识”转向“重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要由传统的侧重评价知识和技能转向着重考评态度和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能力、实践能力,坚决摒弃评价“唯知识”和“轻能力”的观点。

(3)评价的标准要从注重“相对标准”转移到注重“绝对标准”与“个体标准”相互结合。用相对标准进行评价,可以确定每个被评价者在班内所处的位置,这种过分强调个人竞争的评价,容易加深内部矛盾,造成学生两极分化,好学生骄傲自大,学困生忧虑自卑。绝对标准,是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性要求,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和考评学业的基本依据。绝对标准是一种达标标准,是非横向对比的通过性评价,如学生通过学习,都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掌握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这种评价,学生不以对方为敌,这样就可以将团体内部的争名次的矛盾转化为团体内部与外部的教学目标的矛盾,激励全体学生向着教学目标共同前进,。所谓个体标准,是遵循素质教育的个性原则、人的个性差异,在各学科中对具有“超常”或“低常”的学生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的衡量标准。这种评价能使学生认识到“过去的我”、“现实的我”,并进而设计“未来的我”,以增加发挥自我潜能的决心和勇气,并可以将班级内部的竞争转化为班级中的每个成员自身的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的自我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