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illant锅炉售后服务:【古典珍籍】古代养老名著三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57:21

古代养老名著三种 [复制链接] 
 

劳燕 劳燕 当前在线
情感状态已婚生日1951 年 性别男人气值30744 阅读权限140UID2758可爱币1715 注册时间2011-6-19在线时间3431 小时最后登录2011-10-25
大学二年级

 

大学二年级, 积分 359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74 积分积分35926帖子29845日志97记录22相册0好友36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73#
 发表于 2011-8-16 12:21:27 |只看该作者

  【喜旅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脚踏实地到处走走,不仅长见识,而且可以锻炼身体。对此,孔子有一段很著名的论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白居易在人均寿命不到五十岁的中唐时期,活了七十五岁,和他喜爱游山玩水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一生除长期生活在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当京官外,还到过徐州、衢州、符离、襄州、饶州、江州、忠州、杭州、苏州、扬州等许多地方,或任地方官,或游学、旅游。例如,他在杭州任刺史时,不仅留下了一条“白堤”和许多德政佳话,而且留下了许多赞颂当地名胜古迹和湖光山色的诗词佳作。
  湛湛玉泉色,悠悠泰云身。
  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
  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
  兴尽下山去,知我是何人。
  上述这首典型的游览记胜诗,创作于白居易在杭州期间。诗的大意是说;西湖姑山王泉的水湛湛澄清,我漫游其间就象那悠悠飘荡的浮云,安闲的心和波澜不兴的水,都是那么一尘不染。我手拄竹青拐杖,头戴白丝纶巾,直到玩够了,尽了兴,才慢慢走下山来,由于我完全陶醉在了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连自己是谁都忘却了。
  【爱花木】
  自从初出茅庐前写了那首著名的咏草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后,白居易的一生便和花草树木结下了不解的良缘。“移根易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由于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将鲜花戏称为自己的“夫人”,因此他一度被人称之为是爱花成癖的“花痴”。
  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
  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
  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
  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
  这首《重到渭上旧居》记录的就是白居易在距长安约百里的渭村卜居时,房前屋后栽花种树的情景。
  爱花赏花养花种树,不仅陶冶了白居易的心理性情,而且使他的身体得到了运动、锻炼。白居易种花植树最积极热心的时候,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和在偏远的忠州等地任刺史的时候。元和十五年(820年)冬,白居易在江州任期未满,就被唐宪宗召调回京(长安)。临行前,面对自己亲手种植的花草树木,他依依不舍,深情地写下了《别种东坡花树两绝》:
  二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
  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
  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
  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
  白居易从个人养生实践中总结的保健之道还有许多,如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足、多与朋友来往多与人畅谈等。他写道:“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揎。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我今过半百,气寰神不垒。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清宵一觉睡,可以销百疾。”“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详说了。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
  苏东坡(公元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同时,对养生之道也颇有研究。苏东坡养生最大的特色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之一:长服四味长寿药
  有一次,苏东坡的老朋友张鄂拿着一张宣纸请他写几句关于养生长寿的要诀。苏东坡点头答应说:“我得到一个战国时代养生长寿的药方,效果很好,现在就书赠给你吧!”说着,龙飞凤舞,一挥而就。张鄂定睛细看,只见上面写道:“四味长寿药: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日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苏东坡笑着解释说:养生长寿的诀窍,全在这四句诗里:
  所谓“无事以当贵”是说:人不要把功名利禄、荣辱得失看得过重。如能在情志上任性逍遥,随遇而安,无事以求,比大福大贵更能使人终其天年。功名利禄可以让人显得高贵,但成为达官贵人,并不等于健康长寿。只有高尚的情操,乐观、豁达的性格,乐于助人的品行,才是奔向健康之路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所谓“早寝以当富”是说:吃得好,穿得暖,居住舒服,并非不等于健康长寿。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对老年人来说比获得任何财富更加宝贵。良好的起居习惯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中国民间早就流行有“早睡早起身体好”等谚语。苏东坡在一篇文章中曾向友人详细地介绍过自己睡眠养生的具体方法:上床后平卧,将身体的各个部分安放稳当,让身体各部分落在实处,重心有所依托,选择并保持一个舒适且放松的睡姿。然后闭上双眼,排除杂念,静静地倾听着自己发出的平缓、深长的呼吸。待全身上下有血脉和畅通顺之感时,睡意就会袭来,自然就能步入梦乡。“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看了苏东坡惠州流放时写的这首描绘自己睡觉的诗,人们不能不佩服诗人的养生有术。
  所谓“安步以当车”是说:人不能过分讲求安逸,俗话说“人未老,足显老”,而以步行来替代骑马乘车,是预防“足老”最有效、最便捷的体育运动方法。
  所谓“晚食以当肉”的意思是:用“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来代替对美肉佳馔的贪吃无厌。苏东坡还是一个古今闻名的美食家,十分注意营养的合理摄入,讲究荤素搭配,且注意烹饪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后人从流传至今的菜谱中许多用东坡命名的菜肴,如“东坡肉”、“东坡羹”中,可以想象到苏东坡对饮食养生是何等的有研究。
  有所为之二:坚持三条养生经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八月,苏东坡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从今以后每顿饭酒不过一盅,肉不过一碟,即使来了需特别款待的贵客,餐桌上的肉菜也不能超过三种。为了将这条养生规矩贯彻始终,每次有人请他赴宴,苏东坡总是先把自己的饮食原则向来人说明,主人答应按他的规矩上菜敬酒,苏东坡才答应去赴宴。否则,便辞谢不去。
  有人问苏东坡为什么要对自己的饮食摄入限制得如此苛刻,苏东坡的回答是:“我这样做,是为了实践自己在饮食方面奉行的三条保健原则。这三条饮食养生原则,一是安分以养福,二是宽胃以养气,三是省费以养财。”用现在的大白话讲,就是:在饮食上不讲排场,适量有节,安分守己,这样不仅能保养脾胃营气,延年益寿,而且还能减轻人民和社会的负担,节省国家或个人的钱财开支。苏东坡的上述三条养生经不仅总结概括了他的饮食旨要和养生之道,亦是他人生理念的真实写照。
  有所不为之一:远离“三疾”
  “三疾”是苏东坡对道家养生经验另辟蹊径的一种认识和总结。苏东坡认为,修炼学习道家的“神仙之术”(即养生术)有三个可怕的敌人,“一忿躁,二阴险,三贪欲”。只有屏除此“三疾”,才可能谈及学习或修炼道家养生。这是因为忿躁、阴险、贪欲这三个“敌人”,皆与道家崇尚的清静无为、尊道贵德、少思寡欲格格不入,背道而驰。一个人如果被“三疾”缠身,内心就不可能平衡,而内心的不平衡,又会招致各种疾病纷至沓来。所以,要想身心健康,首先应除去三疾。
  苏东坡写过一篇著名的养生论文——《养老篇》,用短短十四句话四十二个字,讲述了日常生活中从饮食、心理、到起居、行走、养护五官、练气功等诸多方面的养生之道,从而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惟有远离“三疾”,才能实现健康长寿。这十四话是:“软蒸饭,烂煮肉。温羹汤,厚毡褥。少饮酒,惺惺宿。缓缓行,双拳曲。虚其心,实其腹。丧其耳,忘其目。久久行,金丹熟。”
  有所不为之二:不忘“四戒”
  所谓“四戒”,是指苏东坡被贬黄州时,于元丰三年十一月,在雪堂书写的四条养生座右铭。总共三十二字:“出舆入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蛾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浓,腐肠之药。”苏东坡认为,出行最要不得的是来回乘车,这样会导致腿脚肌肉的萎缩;住房最好不要住高堂华屋,以避免娇惯了的身体经不起日晒风吹;男人最忌讳沉湎在漂亮女人的温柔乡中,因为这无异于一棵大树被伐木的斧头所包围;吃东西最不该吃的是那些甘美肥腻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吃进肚子里以后,与喝断肠药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说及“皓齿蛾眉,伐性之斧”,我不由想起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讲述一个小笑话:有一天,太守杨君素、通判张公规邀苏东坡一道去安国寺旅游,游玩过程坐中大家聊到道家调气养生之事。苏东坡说:学习道家养生,别的皆不在话下,都能做到,最难的就是远离女色,杜绝性生活。通判张公规接着苏东坡的话茬说道:苏武被扣留在匈奴,渴饮雪饥吞毡,自杀未死被人踏背出血,从没说一语软话,对死生可以说是看得很透、很淡。然而连他都和匈奴的女子生了一个儿子,而且还是在贫穷寒苦的北海畔。如果是在华丽的洞房中,那还得了!由此可知杜绝性欲之不易。众人听后,无不大笑。苏东坡通过讲述幽默笑话,发出的“养生难在去欲”的感叹,实际上是提出了当时人们羞于启齿又难以回避的一个敏感问题,即:如何看待养生与性欲的关系。现代性学研究表明,和谐的性生活不但对人身心的健康没有害处,而且有益于养生。因此,苏东坡所说的“皓齿蛾眉,伐性之斧”,并不完全正确。正确的应该是,既不提倡有违人之本性的“禁欲”、“绝欲”,又反对伤身伐性的“纵欲”。其实苏东坡在内心深处是主张“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的,只不过在当时那个理学禁锢的时代,有些话他不好明言。
 
 
 
  举报
 
 

劳燕 劳燕 当前在线
情感状态已婚生日1951 年 性别男人气值30744 阅读权限140UID2758可爱币1715 注册时间2011-6-19在线时间3431 小时最后登录2011-10-25
大学二年级

 

大学二年级, 积分 359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74 积分积分35926帖子29845日志97记录22相册0好友36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74#
 发表于 2011-8-16 12:22:11 |只看该作者

  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很不得志,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晚年除个人注意养生外,还潜心研究医药,收集民间验方,编成《苏沈良方》,以济世救人。苏东坡主张,应该把上述四戒,书写成条幅,张贴到门窗、几席、厨房等处,让人坐卧行走,随时可见。不仅体现了苏东坡防患于未然的养生防病之道,而且也充分说明他具有尊道贵德、修身养性、自警自律的高度觉悟。
  陆放翁健康长寿之谜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号放翁,在他八十六年人生旅程中,总共创作了上万首诗词。是中国历史上留存诗词最多的诗人,也是古代诗人中享年最长的老寿星。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但是,古稀之年的陆游,依然“老躯健似中年日”(《闲游》),“顽健人言见未曾”(《示二子》)。古人常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为判定古稀老人身体是否健康的标准。而八十岁以后的陆游,依然“发犹半黑脸犹红”“齿牢尚可嚼干肉”(《老健》), 甚至还不时洗洗冷水浴,“疏泉洗石夸身健”(《秋思》)。
  仔细阅读陆放翁的《剑南诗稿》,不难发现陆游的健康长寿,与他养生有道是密不可分的。
  一
  在解读陆游养生有道之前,还是让我们先翻翻陆游的诗作,看看他是怎么认识养生的:
  养生如艺树,培养要得宜。
  常使无夭伤,自有干云时。
  陆游在这首诗中说:养生就像种树,种植培育的方法要恰当、适宜。只要从幼苗时就得到及时正确的养护,没受伤、没夭折,无论多么弱小的幼苗,最终一定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吾身本无患,卫养在得宜。
  一毫不加谨,百疾所由兹。
  在陆游看来,人的身体和树苗一样,如果没有先天或遗传性疾病,大家的身体素质基本都差不多,也可以说,都可以做到没有疾病。人之所以患病,大多是后天不注意养生导致的。从这个角度讲,陆游的养生观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即只要掌握有适宜的、正确的养生方法,每个人都能够活到古稀之年。
  为了让人们理解、认同他的养生理念,陆游尽量用身边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作譬喻诠释,想以此引导人们将养生保健的行为贯彻于日常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之中:
  灰深火可宿,炷小灯耐久。
  长流故不腐,易成必速朽。
  他说:火星深埋,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不至于熄灭;灯芯捻小,可使灯光燃放的时间能更长一些;人的精力和体力如果保持细水长流,也可以益寿延年。相反,如果干什么都急于求成,结果常常正好相反,反而会腐朽得更快、死亡得更早。陆游劝人注重养生保健,简直到了苦口婆心的地步!
  二
  综观陆游留存的数百首养生诗词,其对养生保健的认识与亲身实践,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始终保持有一颗童心和清静无为的心境,精神生活充实有寄托 ,乐于人际交游和沟通,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劳作,注重饮食起居的保健卫生,其中,前三项属养心,后两项属养身。
  (一)始终保持有一颗童心和清静无为的心境
  陆游一生坎坷多艰,历经磨难,心中生有愤懑不平之情,在所难免。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陆游都不会让这种愤懑不平的情绪无限制地蔓延,更不会让其成为主宰:“人生由来不满百,安得朝夕事隐忧”;“俗事不教来眼境.闲愁那许上眉端”(《初寒在告有感》)。他认为,人生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乐观、豁达心境。悲观失望无异于自己在作践自己,自己在为自己减寿。天下没有过不了的坎儿,许多困难“本来只道千钧重,看破原无一羽轻。日月光明天广大,不妨啸傲过平生”(《书事》)。因此,面对于逆境他总是微笑相迎:“纷纷谤誉何劳问”,“莫厌相逢笑口开”。虽然子在大多数情况下陆游的日过得都比较清贫,但是他却很悠闲、很自在:“省事贫犹富,宽怀客胜家。充虚一箪饭,遣睡半瓯茶。有兴闲垂钓,逢欢醉插花。皋桥亦可死,处处是生涯”。清静无为的心境让陆游“悠悠心太平”“处处佳风月”。甚至当住房破败得已经不蔽风雨,他照样吟诗长歌如故:“昨夕风掀屋,今朝雨淋墙,虽知柴米贵,不废野歌长。”
  要想清静无为的心境长存,就必须经常拥有一颗永不衰老,天真活泼的童心:“老翁垂七十,其实似童儿。山果啼呼觅,乡傩喜相随。群嬉累瓦塔,独立照盆池。更挟残书读,浑如上学时。”(《书适》)“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身入儿童斗草社,心如太古结绳时。腾腾不许诸人会,兀兀从嘲老子痴。亦复城中买盐酪,菜羹有味淡方知”(《老身自咏》)。若不是陆游自己活灵活现地自我描述,人们很难想象到一个退休回乡的七十多岁的“厅局级干部”,会和一群儿童混在一起摘山果,看社戏,斗草,玩累瓦游戏。甚至和重孙子一块骑竹马。当有人问他养生长寿的秘诀时,陆游的回答是“人生只要常无事,忿欲纷纷喜见侵。赠子秘传安乐法,秋毫莫遣动吾心”(《书意》);“灵府不摇神泰定,病根一去脉和平。金丹妙处无多子,只要先生两眼明”(《仲秋书事》)。
  (二)精神生活充实有寄托
  陆游主张清心寡欲,并不等于他没有精神寄托。相反,他认为一个人的爱好兴趣越广泛,生活越充实,这个人的健康状况就会越好。“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陆游特别喜欢读书,他藏书之丰在当时是有名的。他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老学庵”,意在鞭策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这首《读书》诗就是他退休后读书生活的真实写照:“放翁白首归剡曲,寂寞衡门书满屋。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他可以节食一年,但不可三日不写作吟诗:“损食一年犹可健,无诗三日却堪忧”(《醉书》)。在诗词创作中“偶尔得一语,快于疏九河”(《数日不作诗》)。写作不仅是陆游快乐的源泉,也是他之所以能常葆青春的秘诀之一。
  (三)乐于并善于人际交游和沟通
  陆游正直、有学问,但不乏爱心,且平易近人,乐于助人。虽然在官场上他不善于迎逢、应酬,但退休回乡后,却和邻里的关系相处得十分和谐。“野人喜我偶闲游,取酒匆匆劝小留”(《东村》),“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山村径行因施药》)乡亲们经常用好酒好菜款待他。他也经常用自己精通的医术为四乡的乡亲们送医送药,救死扶伤。一次,陆游将自己的藏书室更名为“可斋”,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室名?陆游写了一首诗解释说:“得福常廉祸自轻,坦然无愧亦无惊。平生秘诀今相付,只向君心可处行。”我以为陆游所述包括他对人际交游、沟通的理解和原则。那就是,在人际交往和沟通时,不要老想着占人家的便宜。惟有真诚坦率,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做事要做自己想干的事,交朋友要交值得信赖、值得交往的朋友。
  人在相互交流沟通的时候,许多生活中的烦恼或病痛,就会在谈天说地中被暂时忘记或渐渐冲淡。这对养生无疑是很有好处的。用陆游的话说就是“高谈未觉老年衰”。
  (四)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劳作
  陆游的这两句诗:“据鞍千里何曾病?闭户安眠百病生”。用六个字概括,就是“生命在于运动”。昔日骑马行走千里从没病过,今天闭门躺在床上却百病丛生。为什么?就是因为运动少。但是老年人不宜劳动过甚,所以,陆游所谓“力所能及”的劳作,又称“小劳养生”。
  具体的“小劳”有扫地、锄园、散步等。
  “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引导,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这首《冬日斋中即事》诗,讲的就是扫地给健康带来的好处。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这是组诗《小园》中的一首,记录的是陆游晚年在故乡绍兴度过的退休生活。一个小锄头,成为陆游小劳养生经常使用的养生器具。
  (五)注重饮食起居的保健卫生
  从陆游的诗词中人们可以发现,陆游在日常饮食起居生活中,养成和保留有许多良好的、科学的卫生习惯。“翁老且衰常早眠,儿生夜半方泠然”(《诵书示儿》)“睡美精神足,心空忿欲轻”说的是保证充足睡眠的好处;“有人叩户皆吾友,得屋施床即我家。缓步东西行饭尔,无非看竹探梅花”(《即事》),讲的是饭后散步的必要。而“饱来扪腹绕村嬉,北陌东阡信所之”(《晚行湖上》),“徐行摩腹出荆扉,掠面风尖酒力微”(《晚饭后步至门外并溪而归》)),描绘的则是陆游把散步与摩腹有机结合哟起来养生的情景。
  而这首《小疾自警》:“羔豚昔所美.放斥如远佞。淖糜煮石泉,香饭炊瓦甑。采蔬撷药苗,巾幂相照映”则说的是少吃肉,多茹素的好处。

 
 

本文来自:可爱老人网(http://www.keai99.com) 原文地址:http://www.keai9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737&highlight=&pag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