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家庭取暖锅炉:九年级化学的入门学习(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20:32
化学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讲,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中学阶段化学的启蒙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出现“易懂不易记,易学不易用”的现象。这是因为初学者没有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所致。作为九年级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搞好化学的入门学习至关重要。
一、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巧妙记识。
有人说:化学是第二外语。也就是说,化学中有些知识是必须记忆的“死知识”。如物质的颜色、状态、实验仪器、药品的使用、实验现象、实验操作步骤、化学用语等。如果机械记忆,则效果不佳。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记忆方法和技巧,可以收到功半事倍、记忆持久的效果。(1)、口诀记忆法。把要记忆的知识整理加工,形成口诀。如部分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镁钙钡锌,铝三硅四三五磷,二四六硫看情形,正价负价要分清,单质价态定为零。以上可以看出,顺口溜具有容量大,易识记,难遗忘的特点,是一种常用方法。还有盐的溶解性、化学实验过程都可编成口诀。(2)、分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知识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类记忆。如九年级化学中黑色物质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木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气态双原子分子有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分类记忆,被记忆的知识不易混淆。(3)、浓缩记忆法。从记忆的材料中概括出关键的词句,使记忆简单明了。如用交叉法写化学式可浓缩为:排序、标价、交叉、约数、检查。根据化学方程计算步骤可概括为设、写、找、列、解、答。过滤的要点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三接触”。实践证明,有所简化,才能有所强化。浓缩记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二、引导学生多管齐下,理解概念实质。
基本概念是化学知识的高度概括,是知识的精髓。初学者往往能记住概念的内容,但运用时却易出现错误。这是因为没有完全理解概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概念的理解教学。(1)、咬文嚼字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对概念记识的基础上逐字推敲,找出关键性的词和字,真正弄清它们的涵义。如对“催化剂”的理解一定要准确把握一个“改变”两个“不变”的意义:改变,有加快和降低之意。不变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也要逐字推敲,这里不再祥叙。(2)、比较法。对化学概念的学习要告诉学生不能孤立对待。有些概念间有着相似或相关的成分,通过比较可以找到它们的特征和联系,强化理解,防止混淆。如通过比较可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与有无新物质生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另外有些概念还可列表比较更为直观。如元素原子离子等概念可以列表区别它们之间的异同和联系。(3)、发散法。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发散思维以求彻底理解,且不能形成“非此莫属”的思维定式。如酸的概念:从物质分类上看,酸是氢原子和酸根构成并能和碱反应生成盐的化合物;从物质的结构上看,酸是在水溶液中解离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从性质上看,酸的水溶液一般可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但反过来能和碱反应,能解离出氢离子,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三、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思考。
化学实验具有生动性、直观性的特点。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并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可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前为什么先要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2)、实验结束为什么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3)、为什么要加上尾气处理装置?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引导学生解一题,学一法,通一类。
通过典型习题的学习再配以适当的练习,可以达到检查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但我们不主张用“题海战”,而是通过适当的练习,分析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方法,以达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形成“解一题,学一法,通一类”的学习方法。
以上只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况且每个人的情况又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断总结,找出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顺利进入化学知识的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