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采暖炉厂:写给报考工硕者的忠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6:53:33
写给后来者的忠告(一):把握自己

常常听见有人说,GCT考试很简单,等等,猛一看来,似乎不无道理:你看,全部是客观试题、每题的难度并不大嘛。

情况果真如此吗?未必!

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各异,用一个“简单”来评判显得过于草率。

不可否认,客观试题的特点决定了每一题的难度不会像通篇的计算那样复杂;随机地抽取一题,也许恰巧是你熟知的,这样常常给人造成一种“很容易”的现象。

但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假如你对“文学“情有独钟,而题目恰恰是此类内容不多,你该怎么办呢?在心平气和地状态下,你可以从容思考,但在考场紧张的气氛下,你还能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吗?假如你突然发现时间非常紧迫,而仍然有大量的题目没有作答,甚至连涂写答题卡的时间都没有,你的解题思路还能依然保持清晰吗?

上面说的都是考试中常见的现象,紧张之中难免思维走形,造成一些失误也在所难免。

解决这样问题的方法就是从一开始就应当重视GCT考试,你可以在战略上藐视它,但你无论如何不能从战术上轻视它。

一些在别人眼睛里轻而易举的事物在你身上就变得未必那么简单;你的目的是自己过关,而不是参与大家的评判。

什么时候都不乏天才,优秀的人才也许比比皆是,但决定参加考试的同时也许应当问自己一下,自己是不是天才。自己算不算优秀人才。

假如你认为自己很优秀,那么应当恭喜你,至少你有一种豪气,你所需要的就是更好地把握机会,得到自己应当得到的东西;
假如你觉得自己更多地像一个普通的人,那么还是用一个普通人的心态去面对它,扎实地复习,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胜利的天平上增加一份砝码;

良好的心态也许是自己成功的基石,明白是自己在参加考试,一切都仰仗自己的努力。无需为题目的容易而暗自窃喜,一切都要等考试结束之后才可见分晓;也无需为考试的难度而忧心忡忡,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也许能把握这样的机会-无论是感觉容易也好,艰难也好,你现在所听到的都是他人的评论,你所看见的都是已经失效了的东西,真正的谜底要等10月后的考试以后才能揭开,到那个时候才会有真正的体会!

本人不是鼓吹虚无主义,认为应当怀疑一切,也不是刻意制造危言耸听的新闻,只是说一句,GCT的考试有的时候真的像鞋子和脚,别人再好的鞋子甚至评价甚高,不适合你也许还会是自己难受,个中滋味也许只有自己才会明白!

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仅仅是参考,重要的还是对照一些自己,把握自己。历史上后悔药即便是有也不会是太多,至少成本高昂,自己给自己一个机会也许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的方法。


写给后来者的忠告(二):我是谁?


把握自己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停下一分钟思考一下,我究竟是谁?

这不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无需那么高尚,它要达到的目的仅仅在于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做一下回顾与反思。

我们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了解GCT考试吗?假如你回答是否定的,那么可以抽出一点点的时间去了解一下,知己知彼说来容易,但真正地去做就不必为自己的懒散找什么借口,去吧,了解一下,搞明白要考什么,各科目的大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2、自己的更适合什么样的考试?如果你很稳健,那么要通过未来的复习提高速度;如果你有一些粗心,那么还要在成功率上下些功夫,否则即便你提取一个小时做完,那么你依然达不到目的。

3、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怎么样的?更侧重什么,如果你的数学很棒,那么可以在其他的科目上多下些功夫,如果你各科分布均衡,那么可以通过合理分配时间,争取更多抓分的机会,如果你有偏科,那除了强势科目要把握之外,相对较弱的科目一定要给予保驾护航,免得死在单科限制上。

明晰一下自己的知识构成将有效地帮助你制订复习计划及考试策略。


写给后来者的忠告(三):进一步知彼-成绩百分位


你要关注一下”成绩百分位“的情况。

不少朋友在考试前后对成绩百分位的概念是模糊的。其实,成绩百分位对决定你是否过关以及你的报考甚至对指导你的复习和考试策略都是很有帮助的!

成绩百分位按一般的说法是:

含义为不高于该考生总成绩的考生人数占全体考生的百分比。实际上,百分位也代表了某考生考试成绩的相对位次。例如,考生张三总成绩为260,百分位为72.4,表示全体考生中有72.4%左右的考生总成绩等于或低于张三的总成绩(260分);有27.6%左右的考生成绩高于张三的总成绩。换句说,张三的总成绩排在27.6%左右的考生之后。

有了成绩百分位同时获悉的还有各个学校上各年度的分数线情况,比如你所报考的是天津大学:

2003年全国: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平均分:74分

  数学基础能力测试平均分:56分

  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平均分:65分

  外语平均分:英语43、俄语48、日语44、德语53

  总成绩平均分:237分,成绩百分位50.8%

  天津大学: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平均分:74.98分

  数学基础能力测试平均分:54.88分

  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平均分:66.03分

  外语平均分(不分语种):43.88分

  总成绩平均分:239.77分,录取分数线240分,相当于成绩百分位54%

同时你知道,天津大学2004年录取分数线是206,相当于成绩百分位44%,2005年分数线是202分,相当于成绩百分位44%,那么你对天津大学的录取情况就有大体上的了解,即,天津大学一般录取分数线在成绩百分位50%左右,如果你能达到成绩百分位60%,即2005年218,2004年222左右,那么你被录取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针对这样的情况,你可以制订相应的复习策略和考试策略,例如:

针对这样的录取情况,你准备如何确保最低分数的科目过关?
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各科拿分“指标”是多少?
根据这些指标,应当如何安排考试的时间?
根据这些指标,如何分配复习的时间?
各科复习应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

这样,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会很清晰地指导自己的行动。

记住!你的考试第一目的是过关,第二目的是过关,第三目的还是过关!

追求一种成就感并不是可以,但前提是过关,仅此而已,如果成绩理想,满足或者小小的炫耀未尝不可,但即便是不太理想,能够过关,心愿足以!


写给后来者的忠告(四):有目的为之,活得明白,哪怕一瞬间

纵观GCT考试几年来的情况,2003年的考试应当是具有标志意义的,各科难度相对均衡,试题争议较少,2004和2005年的题目都有部分科目考生反应不佳。但后两年的情况较为相似,成绩百分位差距不大,应当说是具有了一定的稳定性。

2006年的情况如何言之尚早,但需要明确的是,每一位参考的朋友都应当在心里有一本帐,以便合理预见考试的趋势,制订复习考试策略。

例如,2004年数学科目相对较难,2005年数学就相对容易一些,和2003年相比基本相当;2003年-2005年逻辑科目难度逐渐加大,2006年会怎么样呢?2005年英语科目难度和2003,2004年基本相当,波动不大,2006年会不会在某些点上加大难度?

等等,这些都是应当思考的问题。

模拟试题再逼真也不及真题更能反映考试的特点,真对历年真题做出分析可以很好地把握考试的规律。


写给后来者的忠告(五):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把握自己


参加工作了,学习起来很不容易,尤其是三十多岁的朋友们。

GCT考试还是宜早不宜迟吧!

谁知道最后关头又有什么事情等着你呢?

假如你能及早动手,至少你可以:

1、有充裕地时间去想一下考试的策略,可能产生的困难,及早应对;

2、可能有更多的练习机会,比如很多朋友困惑的数学和英语,如果你能多做上那么几套题,考试的时候感觉一定会很好,那时候自信心会更好,更容易出好成绩!

3、吸纳平时零散的时间充实自己。不要仅仅认为GCT是一种考试,通过系统地复习,人的思维方式也许会产生很大的进步。比如很多人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逻辑知识,那么通过复习,掌握一种逻辑能力不也是一种有益的提高?学习语文知识,是不是对“前半生”知识的一种总结和升华?

这样的策略就是,每天复习一点,既是利用了时间,又能让知识长抓不懈,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这点经验我是有的,应为平常忙的缘故,我最后系统复习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三十七八的人了,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啃课本上的东西。所以,我的策略就是,提早准备好复习的材料,没事了,或者有零散的时间就看上那么一点,譬如做饭前后等待家人的十分八分的时间,都被我用来看上那么几条,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这些积累很有用处。


写给后来者的忠告(六):什么样的策略?


是态度?是细节?还是。。。

什么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

上面的几个疑问都有道理,我们现在也许缺乏的不是态度问题,而是HOWTO的问题,或者说当是否迈开步子已经不是问题的时候,需要思考的就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的问题。

如何制订策略,也许见仁见智,我们尝试借鉴项目管理的思维,来个倒排工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何妨给自己来个表:

目的:通过GCT考试;
预计分数:230(成绩百分位66%以上);
各科分配:语文xx分,数学xx分,逻辑xx分,英语xx分;

考试策略:

语文:强势科目,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争取达到。。。水平,如无法答完,时间不再延长;

数学:很弱的科目,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优先考虑前10题,争取极少丢分,后面的题目如无法做答,随机选择答案;

逻辑:较强科目,延长时间为60分钟,无法答完时间不再延长,优先保证分析推理部分做答;

英语:较强科目,该科目弹性较强,争取在30分钟内达到XX水平,优先保证会话,阅读部分;

考试顺序上,依次为:语文,数学,逻辑,英语;
各科目具体时间分配如下:

语文:。。。。。。
数学:。。。。。。
逻辑:。。。。。。
英语:。。。。。。(例如,答题顺序是,语法词汇2分钟,对话4分钟,完形4分钟,阅读)

复习策略:

复习中才用单科独进式复习,自10月1日后进入综合复习阶段;

复习总体上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课件学习为主,认真听取课件,达到。。。水平,时间约为。。。天,即自X月X日起至X月X日止;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结束后,应准备模拟练习一套,以较为逼真的环境下进行测试,找出第一阶段复习的不足和缺失的知识点,作为第二阶段复习的参考。第二阶段复习为以教材为主的复习,认真研读教材,达到。。。的目的,配合教材后面的题目,进行练习,遇见问题不抱侥幸心里,一定要认真弄清楚每道题目的内容,并触类旁通,带动一个知识面上的进步,此阶段时间约为。。。天,即自X月X日起至X月X日止;

第三阶段,为综合练习阶段,主要以做习题为主,优先采用教材后部模拟练习题目。。。。

复习科目顺序安排如下:

语文:XX天;
数学:XX天;
逻辑:XX天;
英语:XX天;

计划调整:

上述计划如遇到以下问题后进行调整:
1.......
2......

调整为:.......



写给后来者的忠告(七):做什么样的题?



一方面,网上的模拟题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感觉手中无题。

这都是复习中常见的现象。

做什么题好呢?

我感觉,从复习的角度看,效率比较高的是做“新”题。何为新题?新题一般是指自己除次遇见的题目。一些朋友从网上找了很多题目,然后练习,效果居然不错。然而,网络的特点决定了其中很多的题目有很大的覆盖,重复的题目很多,这些朋友在不自觉中做了很多重复的工作,表面看来,速度是提上去了,正确率也有所保障,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可能给自己一种误导。须知道,GCT考试不过重复历年的题目,网上的模拟题命中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必须给自己一种意念:这些题考试的时候不会直接考到。

过去的一段时间常常听见有的朋友说,做了2003年的试题,300分等等,这些朋友的能力的确另人钦佩,但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假如你学习了安通的课件,做了安通教材上的一些题目,拿下如此的分数,奇怪吗?2004年的课件增加了许多多2003年试题的分析,GCT考试的脉络大体都很清晰,当一种事物了无悬念的时候,结果就变得不那么耐人寻味-你得到试题讲解之后做题只是相当于你对一种试题的记忆释放,这样的模拟参考价值多大?

我所说的也正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只有在全新的题目中检验才可能更多地覆盖知识点,才可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新题何来?

每年安通都会出辅导资料的,这些资料对于当年考试的朋友可以说是新题!其他的各高校,出版社编写的复习材料所附带的习题,重复的也较少,也可以视为新题。

想要参加考试的朋友可以买一套安通的资料,以它为主,其他的教材和习题则挑选习题部分就足够了,如果复习安排的紧张,那么不考虑其他习题也是可以的;

网上的习题,个人感觉不应当作为主流存在。因为水平不齐,一些题目是从其他类型的考试中摘抄过来的,比如逻辑的一些模拟题是从MBA联考中的试题经过加工而来的,很难谈到针对性。同时,上网寻找习题还会耽误大量的时间,习题很多东西都是重复的,这样的参考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比较好的方法是,安通的模拟试题作为第一参考,做完之后考虑其他出版社的习题,如果仍然有时间,作为保持状态等目的,再考虑用网络上下载的习题。

安通的习题如何做呢?

一般这样做效果比较好:

在第二阶段(教材复习)中做教材附带的习题,对于逻辑、数学,一定要弄明白每一道题目,搞清楚解题思路,方式方法。可以开始的时候不看答案,然后自己寻求解决,正确需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正确,是解题正确还是巧合正确(比如猜答案),错误为什么错误,不放过每一个题目,因为这些题目都是针对性很强,能够反映一类问题有代表性的试题。

某一科目复习完毕,可以做3-4套安通模拟试题。记住,不要多做,仅仅为检验效果,加深印象。
前两套题目重点追求准确,自己不做时间的限制,后两套题目根据自己设定的时间要求,做比较真实的模拟测试。

无论测试结果是否理想,都可以作为下一阶段复习的参考。

一般而言,安通模拟试题约有10套以上,剩下的6套多题目,可以考虑在最后阶段进行强化练习使用。

当然,如果你还感觉心里没底,那么可以适当地扩充一下做题的范围。我当时在做英语复习的时候选择了天大的试题,感觉这套题目非常接近GCT的特点,难度适中,加上安通的模拟试题,一共做了20套。

开始的时候,毕竟已经很多年没接触英语考试了,最近一次考试也是在2000年高级工程师职称考试的时候,这一阶段做题很慢,记忆模糊,错误很多,平均分数在50-60左右,后来随着复习的深入,速度逐渐提高,结合课件上老师提示的技巧,一般都稳定地在30分钟内平均70分以上,尽管考试的时候分数不高,但能在20分钟内英语答到62分,并且有两篇阅读没答,自己也算是满意了。


写给后来者的忠告(八):重视课件


安通的课件很牛,如果能及早复习的话,认真学习一下课件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使用好课件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法。

我这里有04年的课件和05年的课件,先从质量上区分,总体感觉04年的课件比05年的要细致一些,一些讲解也比较到位,特别是对于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志,04年刘庆华老师的线性代数讲解堪称经典!对你的复习有相当的帮助!

语文课件04和05的相差不是很多;数学的04年质量明显好过05年,如果你想现在着手复习,建议你听听04年的课件;

逻辑两年的讲述各有千秋,04年陈慕泽老师的讲解紧扣考试内容,并且在他编写的书中有大量练习题在考试中直接命中,05年的课件重点突出,最后的讲解特别是关于如何猜答案的技巧也非常重要,如果有时间都听听收获很大;英语变化不大,但感觉04年杨永春老师的讲解非常精彩!

四门课的课件有条件还是要听听的。语文听完后有一种要做题的冲动,技巧明显比过去的感觉要好很多,数学中线性代数的课件是一定要听的,在这上面丢太多的分数实在是可惜,如果英语实在是没时间全部听完,那么听听何老师的前几讲和阅读的讲解吧,那会对你的复习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