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采暖炉安装方法:si个标题 作业,原来可以如此美丽(朱烈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3:46:12
——读刘春生的《作业的革命》有感
   
    作业之于学校,实属平常,似乎不值一提。从古至今,远至将来,一直存在。是学生,就要完成作业;当教师,就得批改作业;为家长,就得过问作业;做学校领导,就得检查作业。正因为它的“司空见惯”,多少年来,作业逐渐被人们演绎成“枯燥乏味”、“机械死板”。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作业成了负担的代名词,作业让师生苦不堪言。更有甚者,少数教师由于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把作业当成了他们惩罚学生、滥施淫威的手段。此时此刻,作业已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违背了初衷,走向了反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有颇多的感叹:感叹作业布置之无奈,感叹作业批改之徒劳,感叹作业训练之低效……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刘春生老师的《作业的革命》一书进入了我的视线,不仅是其书名中的“革命”一词的力量把我给震住了,更是书中那一幅幅“可爱的作业”的画面吸引了我:那隽秀的字迹、那图文并茂的页面、那丰富多彩的题型、那师生互动的“小豆腐块”等等,着实让我爱不释手。

一、让作业走入互动——好玩

当前,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被作业所占,埋头答题,抬头抄题,一张张、一本本,忙完这科忙那科。因此,提到作业,学生无不感到头疼,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作业的单向性——教师布置、学生接受,这样就会直接导致作业不一定合学生的口味,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大都会厌烦,只好疲于应付,作业便成了负担。而刘老师的作业就不同于此。他让作业走入了互动:作业既可以学生自主安排并完成,也有老师设计的;既有老师出给学生做的,也有学生出给老师做的;既有老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也有学生对老师作业的批改;老师会对学生的作业写出适当的评语,学生也会对老师的“作业”写出中肯的评价。这样,师生之间动起来了,老师批改作业是较以前辛苦些,但对学生来说,他们做作业只是觉得好玩,因为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形式耳目一新。在“玩”中学,这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在“玩”中让每个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这种“乐学”的效果极佳。

二、让作业走近丰富——好看

打开刘老师所教学生的作业,总觉得让人看着不累。因为他们的作业都是图文并茂、版面新颖、题型多样,色彩颇丰,仿佛有悦耳的声音,也似乎有扑鼻的香气,作业中的每一点既是学生辛勤的付出,也是学生聪明才智的体现。他们的作业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布置”和“完成”,师生之间用发散性的思维对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扩展,他把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表现;用手工制作、植物等表现;用自己创作的乐曲表现;用活动录像表现;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且精彩纷呈的作业。让作业走近丰富, 不光做得愉快,看着也舒畅。

三、让作业走进心灵——感人

过去,学生把写满词句的作业本交给老师,老师只是简单地在作业本上画上个“×”“√”,评上一个潇洒的“优”“良”就算完事。至于作业应该如何去完成,该怎样订正,全交由学生去猜吧。作业对于师生来说只是浅薄的文本符号,毫无和谐美好的情趣可言。而刘老师却睿智地发现,这种被批得“山花烂漫”的作业本,对于一个指望获得老师满意分数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张“鲜血淋漓”的判决书。在刘老师看来,学生就连简单的抄写,也都会有努力的成分。因此,刘老师呼吁我们:不要吝啬笔下的“优”字:完美无缺固然是“优”,但是,认真也应该是“优”,进步也应该是“优”,创新更应该是“优”,也许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是从老师的笔尖开始的。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刘老师每一次的作业批改,都主动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灵世界之中——既传授知识,又教会做人。这么一来,做作业和批作业就成为一种人文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进行学识交流、情感沟通、志趣相融的过程,让普普通通的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增长点。比如,在教师节前,学生悦乔就在其作业的最后画上了一幅画:一把茶壶和一个茶杯,旁边写上一句:“作业改累了吧!来!歇会儿!喝口茶!”。刘老师也感动地在边上写上“谢谢!你真会心疼人!”尤其可爱的是,一个从外边转来的成绩很差的学生在刘老师精心教育下,慢慢地走向进步,终于有一天在她作业后边增加了一个小栏目——“画画屋”, 画了一幅画,阳光下,一头大象和一头长颈鹿在青草地上漫步,在那头“笑眯眯”的大象下面有一行字:“老师,这头大象好像是你。”这可是刘老师对一个自卑又寡言的后进生期待以久的东西,因此刘老师高兴地在边写下“谢谢你!”三个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学生、对老师都是如此。这些都是师生间真情的流露,是师生间心灵的对话,是师生间思想的共鸣,带给他们的是身心舒畅,更是永生难忘。

四、让作业走向终极——相长

一般而言,作业的作用是巩固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心智。可刘老师的作业却超越了这些,它不但作用于学生,还作用于老师;不但是写作业,还是学做人。学生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单说老师在作业这一载体中也有很大的促进。一是作业设计与指导的“革命”本身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业务上不断提高,更要在品行上的不断修炼;二是学生可以出题给老师做,也能促进老师的钻研学习。三是学生在开放式的作业中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智慧——想像力和创造力是老师在内的成人无法企及的。它永远是成人学习的典范。比如有一学生在做“由文生图”的作业中,把三棵静态的柳树画成了一家三口在郊游的人儿,极经典地把春天的特性融入进去了。在刘老师的作业里,学生和教师是最为默契、最真诚的朋友和伙伴:教师赢得了学生充分的信任,是学生最可信赖的师长和专家;学生也感受到了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极大地获得了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真正让师生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实现了知识学习与人文成熟的和谐整合,成功地实现了师生间的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