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砂浆喷涂机组装:新手非常有用的摄影知识(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3:04:35

1、焦距  

 

镜头的焦距可以说是其最基本的属性了。一个镜头的焦距基本决定了该镜头的用途和特点。镜头的焦距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镜头焦距的大小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被摄体在相机CCD(胶片)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假设我们以相同的距离(这里我指的是拍摄者与被摄主体之间的实际距离)面对同一被摄体进行拍摄,那么镜头的焦距越长,则被摄体在相机CCD(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

例如,使用100mm镜头所拍摄的影像,其高度和宽度都是在同一架照相机上使用50mm镜头所拍摄影像的2倍;400mm镜头所产生影像的高度和宽度是100mm镜头的4倍,等等。

定焦镜头(相对随后将介绍的变焦镜头而言)都具有由其光学系统所决定的确定焦距。确切地讲,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聚焦于无穷远处时投射在CCD平面(胶片平面)上清晰影像之间距离的测量值就决定了焦距的长度。这里所说的无穷远是指聚焦非常远的被摄体(比如地平线)时镜头上的距离设定值。

镜头的焦距一般使用毫米(mm)为其计量单位。如果你在相机的说明书上看过"f =",那么后面接的数码通常就是它的焦长,即焦距长度。如"f=8-24mm,38-115mm(35mm equivalent)",就是指这台相机的焦距长度为8-24mm,同时对角线的视角换算后(这个换算涉及到数码相机的另一个概念,后面将具体说明)相当于传统35mm相机的38-115mm焦长。一般而言,35mm相机的标准镜头焦长约是28-70mm,因此如果焦长高于70mm就代表支持望远效果,若是低于28mm就表示有广角拍摄能力。

“可对焦范围”则是焦长的延伸,通常分为一般拍摄距离与近拍距离,相机的一般拍摄距离通常都标示为“从某公分到无限远”,而进阶级设计的产品则往往还会提供近距离拍摄功能(即我们常说的“微距”macro),以弥补一般拍摄模式下无法对焦的问题。有些相机就非常强调具有支持1公分近拍的神奇能力(超微距),适合用来拍摄精细的物体。

一般来说,镜头的成像原理和制造工艺决定了,镜头的焦距越长,镜头的筒体也越长,这也是我们常把一些长焦镜头叫做“大炮”的原因,呵呵。


附:


焦点与焦距


焦点 (focal point、focus):
对于一个理想透镜而言:远处的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时位于无限远处。
该无限远处的物体上任何一点发出的到达理想透镜的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
所谓“光轴”就是一条垂直穿过理想透镜中心的光线。
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凸镜应该是所有的光线会聚在透镜后面一点上,这个会聚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例如使用放大镜将太阳光聚光后,形成最小点的就是焦点。
焦点一定在光轴上。


在光学术语上,以透镜为界:
被摄物体所在的空间称为“物方空间”;
被摄物体所发出的光穿越透镜在透镜后面形成的像所在的空间称为“像方空间”;
在像方空间所形成的焦点称为“像方焦点”或“后焦点”;
反之,从像方开始,投射出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并在透镜物体空间所形成的焦点,称为“物方焦点”或“前焦点”。




主点 (Principal point):
一个透镜得轴向厚度与其直径、物距、像距以及焦距相比显得很小,就可以认为该透镜是薄透镜
一片薄的双凸透镜的焦点距离,一般指镜片的中心到焦点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这个镜片的中心叫做“主点”。
实际的镜头都是由数片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无法直接分辨出主点的位置。




当焦点处于无限远时,镜头主点到结像平面的距离 = 焦距


对于某种画幅而言,标准镜头的焦距值约等于画幅对角线长度,其主点的位置在镜头的光学组内




焦点距离(focal length)
摄影镜头从后主点(h')到后焦点的距离就是焦点距离








长焦镜头主点位置比标准镜头的更靠前,其主点位于镜头前组光学组外






广角镜头主点位置比标准镜头的更靠后,其主点位于镜头后组光学组外

后焦距离(back focus)
当焦点在无限远时,镜头最后一片镜片面的顶点到胶片平面在光轴上之间距离,称为后焦距离
单反机由于其工作原理,在动作过程重,反光镜必须往上翻起。所以,后焦距离比较短的广角镜头,反光镜会碰到最后一组镜片。所以,单反机用的广角镜头,必须采用后焦距离比较长的逆望远型镜头。

2、光圈

镜头的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常见的光圈值基本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题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光圈及快门优先
 进阶级以上的数码相机除了提供全自动(auto)模式,通常还会有光圈优先(aperture priority)、快门优先(shutter priority)两种选项,让你在某些场合可以先决定某光圈值或某快门值,然后分别搭配适合的快门或光圈,以呈现画面不同的景深(锐利度)或效果。

 光圈先决(优先)曝光模式
 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光圈f值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可为精确无段式的快门速度)以配合。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A”或“AV”字母来代表光圈先决(优先)模式。光圈先决模式(优先)适合于重视景深效果的摄影。

 由于非专业型消费级数码相机的焦距比传统相机的焦距短很多,使镜头的口径开度小,故很难产生较窄的景深。有部份数码相机会有一特别的人像曝光模式,利用内置程序令前景及后景模糊。


3、快门、快门速度


快门
  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至于单眼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目前大多数的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快门时滞时间
  相机在不使用对焦锁定功能同时保证在自动对焦工作状态下,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到开始曝光的这段时间称为快门时滞时间。
  快门先决曝光模式
  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快门速度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光圈f值(可为无段式的f值)以配合。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s’字母来代表快门先决模式。快门先决模式适合于需要控制快门的摄影。利用高速快门可凝结动作,利用慢速快门可令行驶中的车辆变成光束。
  快门延迟
  相机按下快门,这时相机自动对焦、测光、计算曝光量、选择合适曝光组合…进行数据计算和存储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快门延迟。


4、景深

当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景物也都是相当清晰的。焦点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简单的说,景深就是聚焦清晰的焦点前后仍能结像清晰的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的特点是实焦点后面清晰的距离要长于前面清晰的距离。清晰范围前后较短的我们一般称只为景深浅(或景深短),而清晰范围较大的我们一般称只为景深深(或景深长)。


当景深变的非常浅的时候,您拍摄出来的片子将会得到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起到突出拍摄主体(主题)、虚化背景的效果。化腐朽为神奇,并将观看者的眼睛牢牢的钉在您的作品上的秘方就是它了。那么,如何得到浅景深呢?在这里送给您三条铁律,请在拍摄时牢记。

景深规则一: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这个在传统胶片相机中最常用的规则,我们将它放到第一位。这是唯一可以在不用改变机器位置和透视角度的情况下达到改变景深效果的方法。但是这个方法不适用于摄像机和全自动的数码相机



景深规则二: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最便于得到浅景深效果的方法,也是我拍摄人像时最常用的一招。当婚礼的最高潮,您将相机或摄像机的变焦推到长焦端,您会精细的发现,喧闹的背景和混乱的现场都已经离您远去,留下的只有新娘和新娘脸上洋溢出的微笑。


景深规则三: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拍摄花朵等小物件时最佳方式,在最广角端几乎可以达到零距离微距可是摄像机的招牌菜呀。而对于拥有轻便型相机的众多家庭用户来说,合理利用这一规则可以使您在拍摄中更加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