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温控设备:谈锡永/敦珠宁波车:觉悟之道——生与死的禅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5:51:55

谈锡永/敦珠宁波车:觉悟之道——生与死的禅法!!!

 

“在人间”按:《生与死的禅法》这本书,揭密了生与死的秘密,感谢解行精舍分享,下面有本书全文的连接,供养有缘!

 

本书的写成实属偶然。公元二千年,戴天兄来图麟都,跟我谈起热极一时的“大圆满”,我随口说了一些关于对宁玛派法门的正解与误解,同时表示,“大圆满”成为传法的卖点,实际上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反而有可能成为这法门的损害。

戴天兄是位诗人,有点感性,当时他正主编一份月刊,听了我的说法,便立即约我撰写一些文章,谈一谈“大圆满”。

文章发表以后,戴天兄兴致勃勃,约我写一糸列连续性的稿。其时正掀起“生死热”,我便想到,可以将十四世纪初事业洲尊者的“六中有”法门,从生与死两个层面来表达,于是便用《生与死的禅法》这个标题,写成目前呈献给读者的这一辑文字。

这是一辑通俗的文字,我相信,即使是从来未接触过佛学的人,看起来都不会觉得困难。为了既能通俗,又能介绍出颇为艰深的法义,所以文章中用了一些譬喻,不过“凡譬喻都是跛足的”,所以譬喻绝对不宜引申,一引申,便容易引出不相干的旁义。

藏地佛学界有一个很有趣味的故事。有人问上师:“什么是白色?”上师答:“这有如天鹅的颜色。”那人说:“哦,那么白色就是有羽毛的了。”上师摇头,说道:“雪的颜色也是白色。”那人立即说:“那么,白色是冻的了。”上师又摇摇头,说道:“白色,即是海螺的颜色。”那人沉思了一刹那,若有所悟地说:“我明白了,白色是生长在海滩,有羽毛而且冻手的东西。那是住在海边的鱼鹰!”于是,黑色的鱼鹰便成为一种名叫“白色”的生物了。

因此,我在用譬喻的时候,其实很小心,老是怕譬喻会引申出不相干的旁义。现在特别说明这点,也正是怕批评这本书的人,用旁义来质疑书中的说法。

在这教法中,“自显现”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因为是“自显现”才可以“自解脱”。“六中有”法门的标题,正是《寂静忿怒密意自解脱深法》,强调“自解脱”,所以非把“自显现”的概念说清楚不可,否则,于生与死的禅法便无可供抉择之处。

其实所谓“自显现”,也即是《入楞伽经》所说的“如来藏识”。关于这点,可以一说。

如来藏,是佛內自证境界,这个境界,可以说是佛的法身,更不容易引人误会的说法,是将它等同佛内自证的智境。

然而,佛的智境无可说,亦不可见,因为我们不可能用识境的语言、文字、概念来形容,亦不可能用凡夫的识来见佛证智的境界。不过,虽不可说、不可见,是即谓“不可思议”,可是这智境却其实与我们同在,因为佛的內自证智境已自显现为我们的藏识——一个与人生死与共,呈现生生世世轮回状态的根本识。

这个根本识,在《入楞伽经》译为藏识,唐玄奘法师则译之为“阿赖耶识”。它有一个别名,叫做“阿陀那”(ādāna)。施设这个别名,为的是要说明根本识有一个作用,它即是支持人身体与根官不坏的生命力。

这生命力,广泛一点来说,即是周遍法界的生机。周遍一切时空、周遍呈现生命形态与不呈现生命形态的世界,以至周遍涅槃界。从人的角度来说,这周遍的生机是佛的大悲,由佛本愿力而起的大悲;从法界的角度来说,这周遍的生机则可视为大乐,在《理趣般若》比喻之为surata,这是一个隐喻,喻如生殖之乐。

因此,本来清净的智境,在周遍的生机中(或者说,在周遍的大乐中)自显现为一切识境。在我们这个世界,若以人为主体,则可称藏识境界。《入楞伽经》由是便有“如来藏藏识”之名,《胜鬘经》便说“如来藏智”。

“六中有”法门,正是凭借着“自显现”这个抉择见来观修的道法。所以,并不是将识境除灭,然后待智境显露,而是通过观修生起决定,现证识境为智境的自显现,由是于识境中自解脱。

所以,我们绝不是设法将心中的污垢挖出来加以清除,亦不是进入一种出神的无意识状态来令了别不起。这两种教法,恰恰是目前流行的“大圆满”教法。学人追随着它,可能觉得情绪稳定,甚至有救赎的感觉,只可惜,这却正是为轮回建立因素。

还有一点,要观修“自显现”,在道名言上有很多施设,例如要将智境施设为性、相、用,由是令行人容易抉择与决定,于是就施设了“空分”、“明分”、“现分”等道名言;又例如要令行人容易于识境中认识智境,于是又施设了“四大光明”、“四大解脱”等道名言。由这些道名言,又容易产生许多误解。因此,我们不但要澄清“自显现”、“自解脱”这个原则,还要澄清观修上许多道名言的含义。必须这样,“大圆满”教法才能令人认知无误。

这便即是这一糸列文字的內容了。笔者已尽可能将有关的道名言解释清楚,甚至说明了修习的脉络。

所谓脉络,即是行者先持抉择见,然后作观修。于是由观修生起决定,继而现证这个决定。所以,抉择→观修→决定→现证,即是一个修习的流程。

然而于观修时,行者不但要依文字义理(经教),还要依照教授(文字所表达的修习方法),最重要的则是依照口诀(上师对行人的指示)。在本书中,无法提供口诀,这是要请读者原谅的事。

但虽然如此,笔者觉得这本小书,至少已能令读者对“大圆满”教法、对“六中有”教法,尤其是对“中有闻解脱”不生误解,甚至可以明白这些教法的纲领。

对于“中有闻解脱”,本书有专篇说明这法门在近代流行的历史,总括一句来说,这法门一直是在受歪曲的情况下传播。目前,很多人将它当成是“度亡”的宝典,这样,自显现自解脱的法义就模糊了,如果情形继续下去,“中有闻”恐怕就会变成民俗,由是整个六中有法糸也会受到影响。这也是需要特别提出来的事。

以上所言,絮絮而谈,但当中却实在包含着笔者自己对成书的喜悦。愿这本小书,能令读者对“大圆满”能生正见,并愿这个法门能以正确的面目长传于世。愿吉祥!

谈锡永

http://cq.netsh.com/bbs/871508/html/tree_33181444.html

 

目录我们的心要落妆
让心自在于生死
在一座中经历轮回生死
“三自解脱”和“如来藏”
认识“自显现”
——佛家修行的关键
生前死后的“六中有”
鸽子归巢。现证“本住”
——说“处生中有”之一
把禅法带人生活
——说“处生中有”之二
念念分明修“胜观”
——说“处生中有”之三
幻人离幻境
——说“梦幻中有”之一
梦中知梦与转变梦境
——说“梦幻中有”之二
“四大光明”的理趣
——说“梦幻中有”之三
“三虚空”与“四大解脱”
——说“禅定中有”
临终的解脱与往生
——说“临终中有”之一
死相·临终·死光明
——说“临终中有”之二
“往生”的修习与实践
——说“临终中有”之三
怖畏与离怖畏
——说“法性中有”之一
生起四种“现分”
——说“法性中有”之二
意生身与习气身
——说“受生中有”之一
六种遮胎门
——说“受生中有”之二
三个禅的境界
——完结篇
作者简介http://www.amazon.cn/mn/detailmore?showtype=3700&ref=DT&prodid=zjbk757677 生与死的禅法(一) 生与死的禅法(二) 生与死的禅法(三) 生与死的禅法(四) 生与死的禅法(六) 生与死的禅法(七) 生与死的禅法(八)生与死的禅法(二十二)生与死的禅法(二十一)生与死的禅法(二十)生与死的禅法(十九) 生与死的禅法(十八)生与死的禅法(十七)生与死的禅法(十六)生与死的禅法(十五)生与死的禅法(十四·下)生与死的禅法(十四·上)生与死的禅法(十三)生与死的禅法(十二)  生与死的禅法(十一) 生与死的禅法(十) 生与死的禅法(九) 

觉悟之道——生与死的禅法

(敦珠宁波车于一九八一年十月十九日、假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场公开开示)

首先欢迎各位法友,因为我将会跟各位谈一点“佛法”。

“法究竟是什么呢?”法只是解脱途径,只是渡过苦海登彼岸的途径,这就是法。

“究竟是谁人将法传给我们呢?”或者,“法的本源何在呢?”这就可以追溯到释迦牟尼佛了。他观察到有情的痛苦,因种种善巧方便,教授给有情,使他们能认识自己。

知道“觉性”并非人类所独有,即使虫蚁亦具“觉性”,这一点非常重要。佛陀只是由于认识到“觉性”,因此就得到解脱。其余的有情则因习气与谪染,故不能对“觉性”认知。

然则,“觉性究竟是什么呢?”觉性即是空性,即是与大乐不二的空性;也可以说,大空与大乐相融即是“觉性”。

诸佛认知大空与大乐同时生起的觉性,由是得究竟解脱。

意的本体虽然光明与空虚,但由于有执着投射,便使之染上尘雾。正如天空本来明朗,层云成为障碍。然而层云消融于天际,究亦未影响天空的本体。

故知意的本体澄明而虚空,由悲悯与明净,可以使之不生垢障。

意的本体虽然可以解释为空明,但我们的执着于心却带来了“人”和“我”的二元概念。由此概念。便使更多投射产生。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情状了——在识中再有多重投射,于是产生所谓苦,产生所谓乐,所谓厌恶,诸如此类许多分别。

意的本体虽然如太空,但由分别故,便有贪、瞋、痴产生。并由此等投影而使意生恶业。此等恶业又会生起另一些恶的情绪,例如妒嫉与发怒等。因它们的生起,我们就认识得到业的果。

我们都有过悲痛这种经验。但我们却常常将它当作是由外在的影响而来,不知道悲痛或其他恶念,其实只是一己的意的投影。其本因是内在非外在的,完全是意所识造而成。

是故佛陀说,一切苦因都是由于无明而成。无明蒙蔽了真正的快乐根源,人便不能醒觉。或者说,人自己去造作种种苦因,结果自己沉溺于苦海。

是故应知:无明生起于对“自我”的执着。若有人能排除掉“自我”,佛陀说,则对于意的种种投影便会消灭,因为他已成为觉者,能自明净其意。

要克服这些恶念,佛说,先要不作恶业。要不作恶业,先要将“自我”这种执着解脱。

这样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身、语、意所造作的恶业,其实都以意为本质。每一个人都追求和平与快乐,即使是禽兽也不会去追求痛苦。既知其他的有情所追求的快乐,正如你自己所追求的一样,所以佛陀便教导我们,要给有情以快乐。这样做非常重要。即使你不能给他们以快乐。但只要你生起饶益诸有情的意,便也可以饶益有情。

这样的行为,即是所谓“慈悲”了。佛陀教导我们,应尽量做“慈悲”的事业,菩提心即由是而生起。如果我们检查自己,从什么地方生起菩提心,从什么地方生起恶念,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都生于自己的意。

进一步,我们若检查意在何处?什么是意?你就会发现,你能够记忆起许许多多事件与事件的反射。反射无边无尽,意之所作亦无尽。是意记忆起许多事情,是意想去做许多事情,永无止境。是故佛说,一切法的根源只是意。倘如你能够克服你的意,即解脱的法门。

若问:“如何去克服自己的意呢?”当我们内省之时,即可发现意投射出一切法,去观察意的,亦正是意。所以是用意去观察“内意”。

意不可感受到,亦不能接触抚及,然而一切经验皆由意投射而生。举一个例:当你松弛下来并观察自己的意时,假如念及有人比你高,你会起妒嫉心,假如念及有人比你卑,你会起鄙视心;假如念及有人跟你平等,你会起竞争心。实际上你并无任何内体上的行为,但一切情绪皆生于意。是故应知——观察意的依然是意。

因此,对有情生起菩提心或悲心便很重要了。这降服自己的恶念,意若平静,则一切行为皆清净。

譬如泥沼,倘如你不断地去搅拌它,便始终不得平静。倘如你肯让它静下来,就会见到它变成清水。意的观察亦如是。是故学习做些善的行迳,饶益有情,自己也就可得善果。

于进入任何途径之前,先要了解我们刚才所指出的,是最根本的要点。它是佛法基础。若你去实行改善你的行为,虽然开始时或有因难,但你始终会发现它对你裨益。

所以我要求各位学习建立菩提心,或者说,建立对别人的善心。如果你有一颗对别人善良与悲悯的心,则佛陀的一切教导便都在吻面了。在现在的“贤劫”中,千佛会示现,帮助有情,给他们以教诫。一切教诫的要义,即在于对有情悲悯的菩提心与悲心。

总结今晚的说话,我会因得与各位共享法味而觉得快乐。我会为各位能得到我刚才灌输于各位心中的法乐而祈祷。我祈祷你能得到正确的方法,生起饶益一切有情的悲心。请接受佛陀身、语、意的加持。

今天参加法会的人,对佛法都有兴趣,正如我一样,所以我很高兴能跟大家聚首一堂。

在如幻如化,不断变异的世界中,一切有情以其身语意三业加入惑业的循环。

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意业引导身业和语业。由入胎时开始,以基于过去生的业力,而形成一个新生命,意业即不断地重新建立习性与形相,或好或坏,各种不同的积集,都根源于意的习染。意存在于身中,直至我们的生命结束为止,及此生变异,意不断地积集善恶,也就是说,在积集着业力。

在轮迥时,意不断为孕育的胚胎所包围,成为分智,它积集善恶,不同种类的业报亦由是而生。所以在轮回中有六道有情,而六道之中,没有两个有情完全相同,即是由于他们彼此所积集的业力不同之故。或好或坏,我们所受的果报彼此有别,亦即是因为我们所积集的业力有所不同。

由于不同业力的经历与境况,都由意而生,由意识而生,所以释迦牟尼佛便说过:“我能指引常乐的解脱道,只要你跨一步就可以踏上这途径,常乐亦由是可得。”

然而,这也得要靠个人肯去走这条路。由于我们都希望快乐,事实上,六道中亦不会有不希望得到快乐的有情,所以六道有情,便需要了解,我们所希望得到的快乐,实际上是以我们所积集的业力为因。是故我们应依据业力来了解我们的行为。今日所作的种种不善,都由于过去的习染而来。因此我们便非要停止积集恶业不可,以期不会招致苦果。我们一定要完全摒除恶行,一定要生起善念以行善,这样才可以得到快乐。是故应知,加诸我们身上的其实都根源于我们的意以及意以及意念。

关于一切善行恶行,我们需了解到,业力的法则是真实不虚的。无其因如何,果都依照此因而生,故可以说是绝对的法则。

我们若具善思维以及善意念,则乐亦随之而生,我们所处的环境亦必成为乐;反之,若具恶思维以及恶意念,则其苦亦必随之而生,其人的境况也就成为苦。

所以若能了知,善恶随一己之意而生,则我们定不会以为佛法遥不可即,或者难于领受。领受法益其实只在一己之意,最简单的方法即是远离恶念,生起正念。

若能了知苦乐的不同只随意念而生,则意无非只是意识。当我们谈及身,谈及根,即应知有根与根识之别。照外道的说法,当入胎之时,根身先在母胎中形成,然后才有意识;但根据佛法则并非如此,意识先入母胎,然后才长成根器,这是完全相反的两种观点。

佛家认为,轮回的有情分六道。当意识离开根身,便成为“中有”(一译“中阴”),意与微细的气,微妙地结合在一起。意识到处浮游,找寻六道中的一种生趣,也可以说是找寻由业力牵引的他生父母。由是识即进入母胎,而根身亦逐渐成长。然而投生之处,亦由前生的业力所决定,以业为基,由是有胎,更由是始有根身。

是故由意首先取得投生,身则于后来才慢慢在母胎成长—成肉,成血,成器官。

是故意识在这过程中便由业力来决定,依过去生的业力牵引,遭遇父母的交会,并产生入胎的欲望。

得人身者,有人类的意识以及人类的器官,然而无论何时,当肉体消散,则一切亦归于无有,只此意识微妙地与持命气相结合,流转于六道而无例外。这种生死的六道流转是无限的。

倘此意识由于日常行为所生的力感应而为善,譬如说,意识投入人类父母之胎,得到人类的根身后,复能知父母恩及积集种种善业,那么,当生命结束,肉体败坏之后,便可能对人类起感应,再一次取得人类的生命。因为这感应自然会使他遭遇人类作父母。

相反,倘意识由恶业而生,特别是不知父母之恩,甚至仇恨父母,则当意识流浪时,便不会因感应而能遭遇人类来做自己的父母。其时,意识可能长期都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直至由于恶业牵引,便会堕落于炽热与潮湿之地,终致取禽畜或低等动物,为生之身。

事实上,虽有累千累万的人类中有身在浮游,但却有更多禽畜与昆虫的中有身。由于恶业牵引者多,因而再取人身的便少,再取禽畜昆虫之身者便多得多。于此可见人身难得,因为要得人身,非要有善业作为牵引不可。

外道相信,胎中先有肉体,然后才有意识。所以当死之来临时——因疾病刀兵等而致死之时,自然是由器官组成的肉体先崩坏,然后才是意识。但佛家则不采取此说。

佛家认为,肉体的死亡只是地水火风空等五大分散的过程。也就是说,是身体归于水大;热力归于火大;气归于风大;识则归于空大。这些元素,正是胎儿在母体怀孕期中,于大自然间获得的。

当识归于空大之际,意跟持命气便立刻流转,当然,于五大还原之后,人的内外气也就停止了。内气一停,识便偕同意与持命气去找寻再生的生命。

这时候,修习过佛法的人,对死亡的过程认知通透,他会记忆起导师传授的口诀,因而对死亡没有死惧。——曾受过“颇哇”(迁识法)教导的人,会得生净土,曾修密乘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人,得进入佛土,并由是得到解脱。

相反,没有修习的人,则不能生起觉受,这时神识便于虚空中消散,而成为“中有”。所谓中有,即指今生结束,他生尚未取得前那段过渡时期。在过渡时期中,神识流转,以接受六道轮迥的业报。

是故投生于六道的那一道,完全由业力决定,即知识于中于有阶段流转时,其情形由业力决定,没两个人会完全相同。有些人,会花一段的时间,有些人却只需要几日,这完全由人的善与恶业来决定。所以,倘如有一个善人,并且曾经修持佛法,则可能完全不经过中有的阶段,或者很快即可遭遇到具善的父母,而再生于优美的环境之中。

但即使得到解脱,其识亦依然存在于娑婆世界,直至这娑婆世坏空为止。——获得解脱的识,依然为一切有情的解脱而勇猛精进,直至一切有情都得到解脱为止。若识未得解脱,则他们便依然会轮迥于六道之中,受个人前生业报的牵引。所以我们对于具上师必须尊敬,对三宝必须尊敬,他们对有情是如此地悲悯,我们因而才能积极进取,积聚善业,由是而能得解脱。否则,我们便会轮回于六道中,永无休止。

恶业积集,投射于三恶道,识便会因此为无明所障,于是便头出头没于三恶道中。这完全只是精神的投射,只是由业报所引起的精神境遇。故无论何时何地,身语意这三门,能否清净都靠我们自己来努力。

依赖身语意,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去向,决定自己的行止,决定自己的行持。这三门又以意为根本,身及语,只是意的眷属。

因此依照佛法,无论何时何地,人必需皈依三宝。必需认知所皈依的三宝,即是指引我们越过生死大海,到达解脱之岸的向导。

生起信念,走向皈依,是首要的事,其次则是认知一切有情是自己过去生中的慈爱父母了。所谓过去生,是指无数世的过去,直至今生为止。

每一个生物都有过去生的父母——这包括所有生命、有知觉的生物在内,例如百千万亿畜生道中的生物,他们不但曾是我们的父母,而且对我们有恩。知道这恩惠,我们便得积集善业,对之图报。

这种修持,即是发“觉心”——发菩提心了,亦即以北悯之心对一切有情报恩,为他们的利益做一点事。所以,这便是善念—— 这种善念,我们己一再阐述过。

如果我们具有这种善念,我们就可以生起善的依正二报,否则,决定堕落恶道,得到恶的依正二报。

听闻佛法利益,即在于能使我们增长自己的觉性与及善念善行,否则,妄心则将因我们加以提升而永远存在。当我们想发怒时,即是我们瞋心提升之故,所以瞋怒就会爆发得快,其余的妄心亦如是,都是觉性受蒙蔽的状态。

所以我们要去贪、瞋、痴三毒。要凭调伏自己的意,去除三毒。这不可能一下子就永远将三毒去,我们只能慢慢地做,当三毒的意念起时,马上认识到它的本质,下一次,它再起时,便可能起得没那么厉害。渐渐,我们就可以调伏自己的意念了。

妄念常常由于分别心而起,事实上,分别心的根源亦是一种妄念,所以我们该尝试去掉分别心。起初,要制止分别心,当起分别时认为什么是好与坏,其后,我们就不会去分别意念的好坏了。我们会觉得。所有的分别无非只是分别而己,分别心因此就会消除。这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松弛,因为分别心松弛下来,人便觉得轻安。

对待分别心这种意念,最重要的事即是皈依三宝,以及对有情悲悯发大菩提心。修持佛法,亦即一种精神的修习,佛法甚深微妙。

修持佛法当然是一种好事,但佛法的根源亦无非是意。倘若我们能正意,则人生己踏入解脱的途径。对临死时来说,正意亦非常重要。死亡是随时可以来临的,倘如我们敬信三宝,无可怀疑,觉心即可生起,因此也就得到善的果报。当意生正觉时,不会受痛苦,亦不生妄心,甚至能自虚妄中解脱。

是故无论何地,我们都要去贪瞋痴等三毒,以及种种分别心。我们该谨记上师对于死亡时如何解脱的导。如果我们记得佛法与师训,意便可趋向于觉。因此,一切都以意为主。能自净其意,即得正觉。

信念非常重要,它是在死亡时趋向于觉或者趋向于惑的关键。佛经中有一个珠鬘女的故事可以说明这重要性。

(仙藩宁波车讲述珠鬘女的故事如下——)

故事发生于佛陀在波罗尼斯国说法时。有一次,他向皇室说法,皇宫的妃嫔彩女,纷纷向佛陀供养自己佩戴的首饰珍宝。可是,其中有一位妃子却没有佩戴首饰,看见别人向佛陀供养,便马上命自己的随身宫女返回皇宫,替自己拿珍宝来供养佛陀。这个宫女心中很不愿意,因为她正在听闻佛法,不过她不得不服从。

在回返皇宫途中,不幸,一只牛撞死了这位宫女。但由于她当时正在思维着无边的佛法,受到佛法的感召,因此,她便得再生于狮子国成为一位公主,当她降生之际,满天降珠如雨,因此便被名为“珠鬘女”。

有一天,她听见一群商人在唱着对佛陀的赞颂,便把那群商人叫过来问道:“你们究在唱些什么呢?”商人回答,是唱佛陀教导他们的皈依祈祷文。珠鬘女听过以后,拿出三篮堆得满满的珍珠出来交给那些商人——一篮献给佛、一篮献给法、一篮给僧。告诉商人,自己的名字叫做珠鬘女,请求佛陀赐给她一件物件,让她可以供养。商人们回返到波罗尼斯国,将珍珠献给佛陀,并且替珠鬘女提出请求,大智慧的佛陀便对弟子说出珠鬘女降生的因缘。

(以下, 敦珠宁波车继续开示)

这个故事,目的在于匆调,只要有献身于佛法的想法,就己能够带来他生的福报。

于此世间存在的种种相,都无实质,我们常常执妄为实,所以才有轮回的生死流转。由于业力牵引,意亦随之,并因具分别而生起五毒(贪、瞋、痴、妒、慢)。所有的惑都生于意,由此而使我们在无明中停留,从一种惑,走向另一种惑。

为了清净业,有一个方法。这即是解一切如幻,并非真实。于三界中所感受的苦乐,无非都是幻影,我们却因此幻影而生惑。我们目前所经历的苦乐,并无本质存在。

由去除了执着于有,我们的意就可以回复到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是本来具有的,它使意处于这样的状态——自然得像意的自性一样。意的本来状态原是空的,所以显示出无碍的空性,可以任由种种相状,生起于觉性的领域之中。

意的自性为真空,但相状则为妙有,能认识到这二者,我们就可以住于中道。这即是微妙甚深的佛法。

中道生于意之无作意的本性中,以及一切相状的真实本体觉性中。——我们尝试这样做,则一切功都会由此而生。

有许多种善巧方便的法门,可以自净其意。所以对于具善根的人,便有许多宝贵的佛法替他们准备着。听闻佛法之后,我们需要尝试保任,使意处于正觉,处于善、诚的觉性之中,这时自己及有情都快乐。所以,生起以及保任自圆的觉性,这即是究竟离苦得乐的法门,福德与功德都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愿各位善妙增长。


◎上文是由金刚乘刘锐上师之弟子谈锡永笔录,谈锡永即是今日的“王亭之”,他是刘锐上师的弟子。
在金刚乘学会的网页亦有收录本文,但明言是由“再传弟子”谈锡永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