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消火栓用水量45: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操作步骤,图片图谱图解,手术治疗方法,诊断胰手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8:08:06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2007-10-25
胰腺癌的发病率正在增高,据报道在美国最常见的因癌症死亡的病例中胰腺癌超过胃癌而居第四位。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乏特壶腹癌或乏特壶腹周围的十二指肠粘膜癌等均发生在胰头部3cm直径范围内。这几种肿瘤的症状和体征都很相似,但预后则不尽相同。虽然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这类肿瘤比较有效的疗法,但其疗效仍不能使人满意。胰头癌最差,其他几种类型癌略好些,但总的手术切除率仅30%,手术死亡率和切除术后五年治愈率均仅10%左右。究其原因在于胰头部早期即压迫胆总管,发生进行性梗阻性黄疸,严重损害肝脏功能,此外,癌肿的早期扩散转移,使许多术后病人死于转移癌。所以,早期诊治仍是提高胰头部癌疗效的关键。

图1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切除范围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包括探查、切除和消化道重建3个主要步骤。探查是决定可否切除的必要步骤,切除是将胰头部、胃幽门窦部、十二指全部和胆总管下段及区域淋巴结切除[图1];重建是将胆总管、胰管和胃分别与空肠吻合。
[适应证及禁忌证]
1.胰头部癌、乏特壶腹癌、胆总管下段癌、壶腹周围的十二指肠癌。其中,胰头癌疗效较差,对壶腹周围癌的疗效较好。
2.其他如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类癌、胰腺囊腺癌等疾病,必要时可选用此术。
3.不适行此手术的情况是:肝已发生转移;胆总管和肝管转移;肝门、胆总管周围和胰上方淋巴结广泛转移;肿瘤已侵及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胰头或壶腹周围已与下腔静脉或主动脉紧密粘连。
4.对长期严重黄疸,条件极差的病人,可先行胆囊空肠近段端侧吻合或先行PTCD、ERCP引流后,待病情好转后再行二期或择期根治切除。二期手术一般争取在第1期手术后10日左右施行,最迟不得超过2周。二期手术常因粘连造成困难,故原则上应尽量争取一期根治手术。
[术前准备]
1.纠正全身情况,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辅以胆盐和胰酶,以助消化吸收。术前反复多次少量输血,能提高血红蛋白和血压。
2.治疗黄疸,主要是保护和改善肝、肾功能。术前几日每日静脉滴注10%葡萄糖1000ml。采用茵陈、白术、栀子、木香、郁金、青蒿等中草药治疗,很有补益。有条件时先行PTCD或ERCP引流是最好的减黄措施。
3.改善凝血功能,除反复输新鲜血外,应给足量的钙和维生素K1、K3、C。术前3日肌肉注射止血剂。
4.胆道梗阻后常引起肝内感染,术前应常规应用抗生素、灭滴灵等,以预防感染。
[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维持的时间长,反应较小,腹肌松弛良好,便于显露。
[手术步骤及术中注意事项]
1.切口 上腹正中切口或右上腹正中旁切口,便于上、下、延伸,显露充分。
2.探查 探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病变性质,以决定是否需要切除;了解周围组织情况,以决定是否能够切除。
⑴决定病变性质:进入腹腔后,需检查以下情况,以决定病变的性质。
胆囊大小:肝内梗阻或胆石病时,胆囊不大或中等大小,胆石病还可触到结石,而胰头癌则胆囊明显肿大,且不能排空。
胰头部肿块:胰头癌及壶腹周围癌的肿块均在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前者一般较大、很硬,在胰头内,而后者较小、较软,在十二指肠腔内。慢性胰腺炎时,胰腺呈弥漫性肿硬,质地较癌肿相对为软。
X线造影:对于难区别的胆石病,可行术中胆道X线造影诊断,或行术中B超探查鉴别。

图2 胰头活组织检查
活组织检查:当确诊不能鉴别病变性质时,可考虑行胰头部肿块活组织检查。先切开大网膜囊,显露胰头部有病变的部分,同时切开十二指肠外侧的后腹膜,用左手拇指固定胰头部,示指自胰头背侧向腹侧顶起,切开胰腺,用尖刃刀在硬块上切一小块活组织,作切片检查[图2]。取活组织检查过程中,注意勿损伤血管和胰管。
为了减少活组织检查引起出血和增加癌细胞扩散的危险,也可使用肝穿刺针取胰头部硬块活组织作切片检查但准确性较差。
切开十二指肠检查:可鉴别胰头癌或壶腹周围癌和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但此操作有一定危险性,且易使肿瘤扩散或肠内细菌播入腹腔,在非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
⑵决定能否切除:能否行根治性切除,需检查以下各种情况后才能决定。
癌的局部情况:检查癌肿本身是否越出腺体和侵及门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重要血管。如被侵及,则不能进行根治性手术。检查方法可分3步进行:

⑴探查外侧
第1步探查外侧:切开十二指肠外侧的后腹膜,将十二指肠及胰头部向内翻转,用左手示指探查胰头部背侧及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腹侧的间隙,如容易将手指伸入此间隙,说明癌肿尚局限于胰内[图3⑴]。如不能分开伸入,则说明癌已侵及主动脉或下腔静脉。

⑵探查下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