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不锈钢波纹管厂家:常用温病学名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03:03

常用温病名方

 

1、银翘散

【方药组成】 连翘一两 (9 克 ) ,银花一两 (9 克),苦桔梗六钱 (6 克),薄荷六钱(6 克 ) ,竹叶四钱 (4 克) ,生甘草五钱 (5 克) ,芥穗四钱 (4 克 ) ,淡豆豉五钱 (5 克 ) ,牛蒡子六钱 (6 克) 。

【使用方法】 共柞为散,每服六钱 (9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昧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 现代用治:按原方配伍比例酌情增减,改作汤剂,水煎服;亦可制丸剂或散剂服用。

【方剂源流】 几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 《温病条辨?上焦篇?二》 )

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 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 《温病条辨?上焦篇?三》 )
    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 《温病条辨?上焦篇?四》
)
    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余症悉减者,减其制。 ( 《温病条辨?上焦篇?五》
)
    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 ( 《温病条辨?上焦篇?十一》
)
    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舟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 ( 《温病条辨?上焦篇一十六》
)
    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 《温病条辨?上焦篇?三十八》
)
    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 ( 《温病条辨?上焦篇?三十九》
)
    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 ( 《温病条辨?上焦篇,四十》 )

【评释】 本方证为风热外感,肺卫郁热之候,临床以发热重、恶寒轻、口微渴、咽微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为其特征,属温病之卫分证。本方组方谨遭《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了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旨,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共成辛凉透表,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之剂。本方特点有二:一是方中重用银花、连翘各一两,乃借其二药寒凉芳香,既能入肺清热解毒,又能达表宣畅气机。二者相须为用,既清且透,郁、热兼顾,以收清热而不遏气,透邪而不伤津之效。二是在大队辛凉中配以小量 ( 芥穗、豆豉 ) 辛温之品,使其温而不燥,其意不在发汗祛邪,而在于开郁以畅气机,既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待“表清里和,营卫通畅,津液得以敷布,自然微汗出而愈,此不用发汗之法而达到汗出之目的,即是在卫汗之的真话之所在” ( 赵绍琴先生语 ) 。吴鞠通指出:“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凡风热外感初起,温病邪在卫分之证,俱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吴鞠通在“银翘散”方后注中尚有加减用法:“胸脯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桅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桅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临床可供参考。

2桑菊饮《温病条辨》

【方剂组成】 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

【使用方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方剂源流】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咳,热伤肺络也。身不甚热,病不重也。渴而微,热不甚也。恐病轻药重,故另立轻剂方。

辛凉轻剂桑菊饮方

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桑叶二钱五分 菊花一钱 苦梗二钱 甘草八分 苇根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二钱、犀角一钱;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二钱;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

方论: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此方独取桑叶、菊花者,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春乃肝令而主风,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余。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而宣肺气。菊花晚成,芳香味甘,能补金水二脏,故用之以补其不足。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铄肺液,致久嗽成劳者不一而足。圣人不忽于细,必谨于微,医者于此等处,尤当加意也。(《温病条辨·上焦篇·六》)

感燥而咳者,桑菊饮主之。(《温病条辨·上焦篇·五十五》)

风温咳嗽致痉者,用桑菊饮、银翘散辛凉剂。(《温病条辨·小儿痉病瘈病共有九大纲论·风温痉》)

如夏月小儿身热头痛,项强无汗,此暑兼风寒者也,宜新加香薷饮;有汗则仍用银翘散,重加桑叶;咳嗽则用桑菊饮。(《温病条辨·小儿痉病瘈病共有九大纲论·暑痉》)

伏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而为内热外寒之证者,重则麻杏石甘汤,加连翘、牛蒡、桑叶、丹皮,轻则桑菊饮加麻黄。(《重订通俗伤寒论·风温伤寒·廉勘》)

冬温兼寒,即客寒包火,首先犯肺之证,轻则桑菊饮加麻黄(蜜炙,三分到七分),瓜蒌皮(两钱至三钱)。(《重订通俗伤寒论·冬温伤寒·廉勘》)

如冒风邪而生痰,痰因肺津郁结而化,仍当从肺管咳出。肺位最高,风为阳邪,当用辛凉轻剂,吴氏桑菊饮加减。(《重订通俗伤寒论·夹痰伤寒·廉勘》)

评释 本方是治疗太阴风温初起之时邪在肺卫,热势不甚,全身症状轻而以咳嗽为著的主方。“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药重则过病所。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桑叶、菊花、薄荷轻清宣透,疏散肺卫风热,合甘草、苇根辛甘化风,护肺津之虚;杏仁、苦梗、连翘,微苦降气,肃肺止咳,诸药合用,升降协调,风热得祛而咳嗽自止。与银翘散同为“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之方,皆有“轻以去实”之能。

两方不同之处为,银翘散偏重于外感风热,本方偏重于外感风邪;银翘散证邪在卫表,以身热、恶寒、汗出的全身症状突出,本方证邪在肺络以咽痒咽干、咳嗽等局部症状为主;银翘散清解之中配以辛温之品,清中有散,以散为主,称辛凉平剂,本方药物多气辛味苦,散中寓降,以降为主,解表之力不及银翘散,为辛凉之轻剂。

桑菊饮虽为轻解上焦之方,但加减适宜适应面也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仅局限于上焦卫分证。原文说,燥在气分,气粗似喘者,加石膏、知母清里热,润肺燥而降肺气;邪初入营,舌绛,暮热,甚者烦燥,加元参,犀角清营凉血;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细生地、麦冬、玉竹、丹皮养阴凉血散血;肺热甚加黄芩折热;渴者加花粉保津液。可以看出本方加减适当可用于卫、气、营、血等轻重各型证候;也可用于小儿热性惊厥及其它疾病以温邪伤肺,肺气不宣为主证者。

3清燥救肺汤

【方药组成】 石膏二钱五分 ( 8 克 ) 冬桑叶三钱 ( 9 克 ) 甘草一钱 ( 3 克 ) 人参七分 ( 2 克 ) 杏仁七分 ( 2 克 ) 胡麻仁一钱 ( 3 克 ) 阿胶八分 ( 3 克 ) 麦冬二钱 ( 6 克 ) 批把叶六分 ( 2 克 )

【使用方法】 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痰多加贝母、瓜蒌;血枯加生地黄;热甚加犀角、羚羊角或加牛黄。

【方剂源流】 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喻氏清燥救肺汤主之。

吴鞠通《温病条辨》

温燥者,燥之复气也,治以清润,清燥救肺汤主之。

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

自制清燥救肺汤,治诸气膹郁,诸痿喘呕,桑叶经霜者得金气柔润不凋之为君去桔梗三钱,石膏煅禀清肃之气极清肺热二钱五分,甘草和胃生津一钱,人参生胃之津养肺之气七分,胡麻仁炒研一钱,真阿胶八分,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杏仁炮去皮尖炒黄七分,批把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黄。

昌按:“诸气膹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气郁之方,用辛香行气,绝无一方治肺之燥者。诸痿喘呕之属于上者,亦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法,以痿呕属阳明,以喘属肺,是则呕与痿,属之上下,而惟喘属之上矣。所以千百方中亦无一方及于肺之燥也。即喘之属于肺者,非表即下,非行气,即泻气,间有一二用润剂者,又不得其肯綮。总之内经六气,脱误秋伤于燥一气,指长夏之湿,为秋之燥,后人不敢更端其说,置此一气于不理,即成明知理燥,而用药夹杂,或戈获飞虫,茫无定法示人也。

今拟此方,命名清燥救肺汤。大约以胃气为主,胃土为肺金之母也。其天门冬虽能保肺,然味苦而气滞,恐反伤胃阻痰,故不用也.其知母能滋肾水,清肺金,亦以苦而不用,至如苦寒降火,正治之药,尤在所忌。盖肺金自至于燥,所存阴气,不过一线耳,倘更以苦寒下其气,伤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 ? 诚仿此增损以救肺燥变生诸症,如沃焦救焚,不厌其频,庶克有济耳。” 喻嘉言《医门法律》

冉雪峰:“查此方辛凉甘润,清轻而不重浊,柔润而不滋腻,以疗无形无质燥邪之伤肺,实为合拍,夫肺为清金,今感受外来燥邪,不清而燥,两燥相搏,内外合邪,所存生气几何,辛烈既张其邪焰,苦寒又伤其生机,惟滋甘凉润沃,庶足以泽枯涸而救焦樊.喻氏补秋燥一条,以辨证素问之脱简遗佚。其言明漪清彻,实乃野岸渔火,暗室一灯。此方在清热剂中,别具一义,另是一格 ( 录自《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 。

张兼成:“夫燥之一证,有金燥,有火燥,前已论之详矣。此方为喻氏独创,另具卓识,发为议论,后人亦无从置辨。虽其主治固无金燥火燥之分,而细阅其方,仍从火燥一端起见,此必六淫火邪,外伤于肺,而肺之津液素亏,为火所逼,是以见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之象。然外来之,非徒用清降可愈。经有火郁发之之说。故以桑叶之轻宣肌表者,以解外来之邪,且此物得金气而柔润不凋,取之为君。石膏甘寒色白,直清肺部之火,禀西方清肃之气,以治其主病。肺与大肠为表里,火逼律拈,肺燥则大肠亦燥,故以杏仁、麻仁降肺而润肠。阿胶、麦冬以保肺之津液,人参、甘草以补肺之母气。批把叶苦平降气,除热消痰,使金令得以下行,则膹郁喘呕之证,皆可痊矣” ( 《成方便读》 ) 。

【评释】 吴、喻等氏认为燥热伤肺一证,是感受燥热病邪,燥热化火,耗伤肺胃津气所致。气逆上冲,胸中膹满而不得宣畅,肺津受伤,肺失滋润,宣降失常,则可见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胸满胁痛;燥热病邪灼伤胃经,足阳明胃经失去滋润,则可见心烦口渴,舌苔干燥,甚则出现两足痿软不能行走。其病变重心在肺,故治宜清肺润燥为主,兼养胃阴。清燥救肺汤中桑叶轻宣肺燥,石膏清肺金燥热。两药合用,能清泻肺胃燥热,以治其致病之源,共为主药;燥热伤肺,灼伤津液,故用阿胶、麦冬、胡麻仁润肺滋液,同为辅药;杏仁、批把叶轻宣肺气而止咳喘,人参益气生律,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泄肺热、润燥养阴之功。肺气膹郁者,得以肃降,则诸证自解。赵氏等认为:翘荷汤证与清燥救肺汤证,均属气分燥热之证。然清燥救肺汤证是燥热犯肺,燥热盛而气阴两伤之证,其临床见证以肺燥喘咳为主,故治以清肺润燥之法。翘荷汤证则属燥热化火上犯清窍,故其治法又与燥热犯肺不同。”

4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方药组成】 毛西参一钱五分鲜铁斛一钱五分 生甘草五分 陈仓米 小川连五分 西瓜翠衣五钱 竹叶一钱 荷梗一尺 原麦冬一钱 白知母一钱五

【使用方法】 水煎服。

【方剂源流】 清·王士雄:此脉此证,自宜清暑益气汤以为治。但东垣之方,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观江南仲治孙子华之案、程杏轩治汪木工之案可知。故临证时须斟酌去取也。余每治此等证,辄用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杆、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等,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也 ( 《温热经纬》 ) 。

近代·裴正学:张洁古说:肺主气,夏日火热灼金,则肺受伤而气虚。可见暑热是最易伤气的。实热蕴于气分,则见白虎汤证;暑热伤气,则见汗多烦渴,脉大而虚。此与白虎证类似,所不同者,白虎证系邪热蕴于气分;此证系暑热蕴于气分。暑气通心,故用黄连泻女经之热以治其本而为主;西瓜翠衣、荷梗清热祛暑以为辅;暑易耗气伤阴,方中西洋参,苎米、甘草益气;麦冬、石斛、知母养阴,共为兼治;竹叶清热利水,使暑热自小便而去,司为引和 ( 《新编中医方剂学》 ) 。

近代·冉先德:身为阳邪,当升当散,热蒸外越,则腠理开而多汗;汗泄过多,耗气伤津,则见口渴心烦,体倦少气,脉虚数等症。治疗上应清暑退热,益气生津并进。故方中西瓜翠衣、莲梗、黄连、知母、竹叶清暑退热;西洋参、石斛、麦冬、粳米、甘草益气生津。方名清暑益气汤,其意在此。以治疗暑热病气津两伤者为宜,若温而挟湿,呕恶吐泻者忌用。 (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

近代·何廉臣:此方轻清暑热以益元,故用人参白虎汤去石膏,代以麦、斛,甘寒益胃为君;臣以川连、竹叶,轻清暑热;佐以荷梗、瓜翠,肃清暑热。汪谢城曰:此方较东垣益气汤为妥,然黄连尚宜酌用。故余易以滑石,合本方甘草即天水散,以治溺黄。孟英自注:此治气虚伤暑,无不应手取效,余用亦验。

晚近《温病学释义》方中以西洋参、石斛、甘草、粳米益气生津;黄连、知母、竹叶、荷梗、西瓜翠衣清热涤暑。本方与白虎加人参汤相较,清热之力较逊,而生津之力较胜。

【评释】 本方治证乃暑热耗伤气津所致。暑热内侵,故身热心烦,尿赤脉数;热蒸于内,则腠理开而汗出多;暑热耗伤气津,又多汗,故伤气津更甚,则口渴喜饮,体倦少气,脉虚等。治法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中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合西瓜翠衣清热涤暑为主药。荷梗助西瓜翠衣清热涤暑,石斛、麦冬助西洋参以养阴清热。知母、竹叶清热除烦,甘草、粳米益气养胃。

5三仁汤《温病条辨》

【方药组成】 杏仁五钱 飞滑石六钱 白通草二钱 白蔻仁二钱 竹叶二钱厚朴二钱 生薏仁六钱 半夏五钱。

【使用方法】 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

【方剂源流】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温病条辨》上焦篇 43 )

【评释】 三仁汤出自清代医家吴瑭的《温病条辨》,是治疗湿温初起,邪遏卫气的名方,具有芳香宣气化湿之功,能轻开肺气,因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一开,则湿邪自化。   湿温病多发于夏秋之交,有起病缓,传变慢,病情缠绵难愈等特点。该病初起,病偏上焦,卫气同病,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为主要脉证。吴鞠通之用本方,乃示人以芳香宣化之大法,具体应用时亦须根据病情进行加减。有医家认为此方淡渗有余,芳化不足,应用时当加入藿香、佩兰、青蒿、豆卷等芳化透表之药,可资参考。

6甘露消毒丹《续名医类案》

【方药组成】 飞滑石十五两( 15g ),淡黄芩十两( 10g ),绵茵陈 十一两( 11g ),石菖蒲六两( 6g ),川贝母五两( 5g ),木通五两( 5g ),藿香四两( 4g ),连翘四两( 4g ),白蔻仁四两( 4g ),薄荷四两( 4g ),射干四两( 4g )。

【使用方法】 生晒研末,每服三钱( 9g ),开水调下,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方剂源流】 1 、 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抚吴使者属叶天士制方救之。叶曰:时毒疠气必应司天,癸丑湿土气化运行,后天太阳寒水湿寒合德,挟中运之火流行,气交阳光不治,疫气大行,故凡人之脾胃虚者,乃应其疠气,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病从湿化者,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当察其舌色,或淡白或舌心干焦者,湿犹在气分,甘露消毒丹治之。(《续名医类案》卷五 · 疫)

2 、 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 …… 湿热蒸腾,更加烈日之暑,烁石流金,人在气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气,留而不去,乃成湿温疫疠之病,而为发热倦怠,胸闷腹满,肢 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溺赤便秘,吐泻疟痢,淋浊疮疡等证。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并主水土不服诸病。( 《温热经纬》 )

关于甘露消毒丹的方源。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温病学》、《方剂学》均注释本方“引自王孟英《温热经纬》”。《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及《医方发挥》等书亦有此说,惟连氏子以否定,《续名医类案》中已记载本方。查阅 1916 年〔民国 5 年 ) 上海鸿文书局印行之《续名医类案》中卷五,疫篇载有甘露消毒丹方,并作按“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抚吴使者嘱叶天士制方救人”之句。连氏之说,确有实据。查《续名医类案》成书于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年 ) 而《温热经纬》则成书于清咸丰 2 年 (1852 年 ) ,两者相距 82 年,故本方最早载述当以《续名医类案》为是。

【评释】 本方主治湿温时疫,湿热蕴毒证。以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痠咽肿,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等,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为主要特征。该方用黄芩、连翘、薄荷清热透邪;湿热蕴毒,咽喉肿痛,故用射干、贝母解毒利咽;湿邪未化,郁阻气分,留滞三焦,故用藿香、蔻仁、石菖蒲芳香化浊以宣上畅中,以茵陈、滑石、木通渗透湿热以导下,共奏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作用。

7温胆汤《三因极—病证方论》

方剂组成 半夏 竹茹 枳实(面炒)各二两( 6 克) 陈皮三两( 9 克) 炙甘草一两( 3 克) 茯苓一两半( 4.5 克) 生姜五片 大枣一枚

【使用方法】 水煎服。

【方剂源流】

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 半夏 竹茹 枳实各二两 橘皮三两 生姜四两甘草一两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腑》)

病源大病之后,脏腑尚虚,荣卫未和,故生冷热。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若心烦而不得睡者,心热也;若但虚烦而不得卧者,胆冷也。集验温胆汤,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汤方。

生姜四两 半夏二两洗 橘皮三两 竹茹二两 枳实二枚炙 甘草一两炙

右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忌羊肉海藻菘菜饧。(《外台秘要卷十七?病后不得眠方》)

温胆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又治惊悸。(《三因极—病证方论·卷之九·虚烦证治》)。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温热论》)

湿热证,呕吐清水,或痰多,湿热内留,木火上逆,宜温胆汤加栝蒌、碧玉散等味。

此素有痰饮,而阳明少阳同病,故一以涤饮,一以降逆。(《湿热病篇》)

伤暑汗出,身不大热,而舌黄腻,烦闷欲呕,此邪踞肺胃,留恋不解。宜黄连温胆汤,苦降辛通,为流动之品,仍冀汗解也。

中暑吐泻并作,吐既止而泻不止者,宜胃苓汤泄之;若泻止而吐不止者,宜黄连温胆汤和之。(《六因条辨》)

此方去姜、枣,加黄连,治湿热挟痰而化疟者甚妙,古人所未知也。(《温热经纬》)

【评释】 温胆汤最早当出于南北朝时期名医姚僧垣《集验方》,其后《千金方要》及《外台秘要》均有引载,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六味药组成,主治胆虚寒证。目前我们常用的温胆汤首见于宋代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即在《集验方》之温胆汤的基础上增加茯苓、大枣两味,生姜大幅度减量而成,主治因“心胆虚怯”、“气郁生涎(痰,作者注),涎与气搏”而致的虚烦和惊悸等。方中半夏辛温,既能燥湿化痰而辛散痰湿之郁滞,又能降逆止呕,其降能顺胃气,其辛散能疏达胆木之气;竹茹微寒味甘,入胃、胆经,能清化痰热,降胃逆而止呕,清胆热而除烦;茯苓健脾渗湿而杜生痰之源;生姜性温可温中降逆止呕,味辛可辛开升散;枳实苦辛微寒,行气消痰以导胃之痰滞;橘皮辛温芳香,辛能散气,温能和气,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能降,可助理气和胃化痰;甘草、大枣益脾和胃而协调诸药。纵观全方,寒温并用,消补兼施,升降并行,其目的不在“温”,也不在“清”,而在清化痰湿,调理气机,安和胆胃;其主证虽为痰热内扰,胆胃不和,但其病机当为痰湿重而邪热轻,或痰湿为本邪而热为标邪,即痰湿郁而化热而成。如果热象偏重者用黄连温胆汤较为适宜。

后世有的医家将其归于和解剂,如王孟英引罗东逸言曰“胆为中正之官,清静之腑,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不嘉壅郁,盖东方木德,少阳温和之气也。是以虚烦惊悸者,中正之官以熇热而不宁也;热呕吐苦者,清静之腑以郁久而不谧也,痰气上逆者,土家湿热反乘而木不得遂其条达也。如是者首当清热及解利三焦。方中以竹茹清胃脘之阳,而臣以甘草、橘、半,通胃以调其气,佐以枳实,除三焦之痰壅,使以茯苓平参,致中焦之清气,且以驱邪,且以阳养正,三焦平而少阳平,三焦正而少阳正,胆家有不清宁而和者乎?和即温也,温之者实凉之也。晋三亦云:胆气退热为温,非谓胆寒而温之也”。叶天士用治湿热留滞三焦者,正是取其苦辛通降、分消走泄之机。

8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方药组成】 青蒿钱半至二钱( 6 克 ) 淡竹茹三钱 ( 9 克 ) 仙半夏钱半( 5 克 ) 赤茯苓三钱( 9 克 )黄芩钱半至三钱 ( 6 克 ) 生枳壳钱半( 5 克 ) 陈广皮钱半 ( 5 克 )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钱 ( 9 克 )

【使用方法】 水煎服。

【方剂源流】 蒿芩清胆汤,和解胆经法。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二章》 ) 此 ( 蒿芩清胆汤 ) 为和解胆经之良方,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无不效。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二章》 )

【评释】 本方为少阳邪热,痰湿内阻证而设。其证以寒热如疟,胸胁胀痛,呕吐酸苦,小便短赤,舌苔黄白兼杂,脉现滑象为临床特点。少阳包括足少阳胆和手少阳三焦,湿热痰浊蕴于胆府,必横逆犯胃,而见寒热如疟,胸胁胀痛,呕吐黄涎苦水,即如《灵枢,四时气篇》所说:“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若痰热阻于手少阳三焦,则水道失调,而见小便赤短。舌苔黄白兼杂,脉见滑象,则为热在少阳,胆胃俱病,气化不行,痰湿中阻所致。治当清少阳邪热,兼以降逆和胃、化痰利湿。本方配伍要点:以青蒿、黄芩清解少阳胆热,领邪外出;以碧玉散清利三焦湿热,导邪下行;复以陈皮、半夏、赤茯苓、帜壳、竹茹 ( 温胆汤 ) 清热化痰,和胃降逆,治邪于中。诸药合用,使少阳邪热蕴痰湿得化,三焦气机条畅,则诸症自愈。临床上,凡少阳邪热,痰湿中阻之证,皆可用本方化裁治疗。

9达原饮《温疫论》

【方药组成】 槟榔二钱 厚朴一钱草果五分 知母一钱 芍药一钱 黄芩一钱甘草五分

【使用方法】 水煎服。

【方剂源流】 明·吴又可《温疫论》: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甫益甚,头痛身痛。其时邪在夹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认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

明·吴有性:槟榔能消善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也。(《温疫论》)

清·张璐:或问疫邪初犯膜原,吴又可以达原饮为主方,详方中槟榔、草果、厚朴俱属清理肠胃之品,知母直泻少阴邪热,与募原何预而用之?答曰:募原虽附躯壳,贴近于里,为经络脏腑之交界,况湿土之邪,从窍而入,以类横连,未有不入犯中土者,所以清理肠胃为先,又可专工瘟疫,历治有年,故立此为犯募原之主方。 …… 余尝以此治疫疟、时疫,靡不应手或效,总籍以分解中外寒热诸邪之力耳。(《张氏医通》)

清·徐大椿:壮热神昏,舌苔白厚,此疫盛于中,从三阳而发疟,阖境相似,谓之疫疟。槟榔、厚扑疏利三焦,草果、甘草消滞和中,黄芩清蒸热之里,白芍敛热伤之营,知母清润存阴以除疫疟也。太阳加羌活以发之,阳明加葛根以散之,少阳加柴胡以疏之。总不使疫邪内陷,则必随药力外解,而经府清和,疫疟有不止者乎?此疏利疫邪之剂,为疫疟疏利之方。(《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清·张秉成:吴氏此方治瘟疫初起,邪伏膜原,尚未传变之证。夫疫乃天地之疠气,中之者必从口鼻而入,最易传染,最易传变,属温者居多,属寒者间有,似与伏邪不同。伏邪者,乃四时之正邪,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类。凡正邪皆可伏而后发,发则自内而至外,初起尚未化热,每见胸痞恶心、舌白、口渴不欲引饮、脉数、溺黄等象,此时未见表里之形证,表里之药均不可用,当与宣疏一法,化其伏邪,然后随证治之。此方以槟榔、厚扑能消能磨、疏利宣散之品,以破其伏邪,使其速化;更以草果辛烈气雄之物,直达伏邪盘踞之处而搜逐之;然邪既盛于里,自必郁而成热,故以黄芩清上焦,芍药清中焦,知母清下焦,且能预保津液未伤之时;加甘草者,以济前三味之猛,以缓后三味之寒也。合观此方,以之治伏邪初起者甚宜,似觉瘟疫为当耳。(《成方便读》)

清·张锡纯:北方医者治温病,恒用吴又可达原饮,此大谬也。达原饮为治瘟疫初得之方,原非治温病之法。疫者,天地戾气,其中含有毒菌,遍境传染若役使然,故名为疫。因疫多病热,故名为瘟疫,瘟即温也。是以方中以逐不正之气为主。至于温病,乃感时序之温气,或素感外寒伏于膜原,久而化热,乘时发动,其中原无毒菌,不相传染,治之者惟务清解其热,病即可愈。若于此鉴别未清,本系温病而误投以达原饮,其方中槟榔开破之力既能引温气内陷,而厚朴、草果之辛温开散大能耗阴助热,尤非温病者所宜,虽有知母、芍药、黄芩各一钱,其凉力甚轻,是以用此方治温病者,未有见其能愈者也。且不惟不能愈,更有于初病时服之,既徒然变成危险之证者,此非愚之凭空拟议,诚有所见而云然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评释】 吴又可创制此方,原治瘟疫初起,症见寒热往来,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等症,张、徐二氏又用以治疫疟,均系湿痰秽浊伏于膜原所致。故以厚朴燥湿除满,化痰下气;草果辛香辟秽,宣透伏邪;槟榔攻下破气,使邪速溃。三味合用,可以直达膜原湿痰秽浊伏结之处,遂逐邪外出。由于瘟疫之邪内伏成热,最易伤阴,故又配黄芩清热,知母滋阴,白芍敛阴,甘草调和诸药。配合成方,具有开达膜原,燥湿化痰,辟秽化浊之功。故对瘟疫邪犯膜原,证因如上述者,颇为适合。

10升 降 散《寒温条辨》

【方药组成】 白僵虫酒炒,二钱 全蝉蜕 去土,一钱 广姜黄 去皮,三分 川大黄 生,四钱

【使用方法】 称准,右为细末,合研匀。病轻者,分四次服,每服重一钱八分二厘五毫,用黄酒一盅、蜂蜜五钱,调匀冷服,中病即止。病重者,分三次服,每服重二钱四分三厘三毫,黄酒盅半,蜜七钱五分,调匀冷服。最重者,分二次服,每服重三钱六分五厘,黄酒二盅,蜜一两,调匀冷服。一时无黄酒,稀熬酒亦可,断不可用蒸酒。胎产亦不忌。炼蜜丸,名太极丸,服法同前,轻重分服,用蜜、酒调匀送下。

【方剂源流】 清·杨璇《寒温条辨》,又名《伤寒瘟疫条辨》:温病亦杂气中之一也,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者,此方主之。如头痛眩晕,胸膈胀闷,心腹疼痛,呕哕吐食者;如内烧作渴,上吐下泻,身不发热者;如憎寒壮热,一身骨节酸痛,饮水无度者;如四肢厥冷,身凉如冰,而气喷如火,烦躁不宁者;如身热如火,烦渴引饮,头面猝肿,其大如斗者;如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滴水不能下咽者;如遍身红肿,发块如瘤者;如斑疹杂出,丹毒风疹者;如胸高肋起胀痛。呕如血汁者;如血从口鼻出,或目出,或牙缝出,毛孔出者;如血从大便出,甚如烂瓜肉,屋漏水者;如小便涩淋如血,滴点作疼不可忍者;如小便不痛,大便火泻无度,腹痛肠鸣如雷者;如便清泻白,足重难移者;如肉膶筋惕者;如舌卷囊缩者;如舌出寸许,绞扰不住,音声不出者;如谵语狂乱,不省人事,如醉如痴者;如头痛如破,腰痛如折,满面红肿,目不能开着;如热盛神昏,形如醉(一)人,哭笑无常,目不能闭者;如手舞足蹈,见神见鬼,似疯癫狂祟者;如误服发汗之药,变为亡阳之证,而发狂叫跳,或昏不识人者,外证不同,受邪则一。凡未曾服过他药者,无论十日、半月、一月,但服此散,无不取效。

注(一)醉 原作〖罪〗,据扫本、德本改。

【评释】按温病总计十五方。轻则清之,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小清凉散、大小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八方;重则泻之,增损大柴胡汤、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六方;而升降散,其总方也,轻重皆可酌用。查证切脉,斟酌得宜,病之变化,治病之随机应变,又不可执方耳。按处方必有 君、臣、佐、使,而又兼引导,此良工之大法也。是方以僵虫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米酒为引,蜂蜜为导,六法俱备而方乃成。窃尝考诸本草,而知僵虫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湿,清热解郁,从治膀胱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散逆浊结滞之痰也。其性属火,兼土与木,老得金水之化,僵而不腐,温病火炎土燥,焚木烁金,得秋分之气而自衰,故能辟一切?郁之邪气。夫重必三眠三起,眠者病也,合薄皆病,而皆不食也;起者愈也,合薄皆愈,而皆能食也。用此而治合家之温病,所谓因其气相感,而以意使之者也,故为君。夫蝉气寒无毒,味咸且干,为清虚之品,其分土之中,处极高之上,自感风露而已。吸风得清阳之真气,所以能祛风而胜湿;饮露得太阴之精华,所以能涤热而解毒也。蜕者,退也,盖欲使人退去其病,亦如蝉之蜕(一),然无恙也。亦所谓因其气相感,而以意使之者也,故为臣。姜黄气味辛苦,大寒无毒,蛮人生啖,喜其祛邪伐恶,行气散郁,能人心脾二经建功辟疫,故为佐。大黄味苦,大寒无毒,上下通行。盖抗甚之阳,非此莫抑,苦能泻火,苦能补虚,一举而两得之。人但知建良将之大勋,而不知有良相之硕德也,故为使。米酒性大热,为辛苦而甘。令饮冷酒,欲其行迟,传化以渐,上行头面,下达足膝,外周毛孔,内通脏腑经络,驱逐邪气,无处不到。如物在高巅,必奋飞冲举以取之。物在远方及深奥之处,更必迅奔探索以取之。且喜其和血养气,伐邪辟恶,仍是华佗旧法,亦屠苏(二)之义也,故为引。蜂蜜甘平无毒,其性大凉,主治丹毒斑疹,腹内留热,呕吐便秘,欲其清热润燥,而自散温毒也,故为导。盖虫食而不饮,有大便无小便,以清化而升阳;蝉饮而不食,有小便无大便,以清虚而散火。君明臣良,治化出焉。姜黄辟邪而靖疫;大黄定乱以致治,佐使同心,功绩建焉。酒引之使上行,蜜润之使下导,引导协力,远近通焉。补泻兼行。无偏胜之弊,寒热并用,得时中之宜。所谓天有覆物之功,人有代覆之能,其洵(一)然哉。是方不知始自何氏,《二分晰义》改分两变服法,名为赔赈散,用治温病,服者皆愈,以为当随赈济而赔之也。予更其名曰升降散。盖取僵虫、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 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又名太极丸,以太极本无极,用治杂气无声无臭之病也。乙亥、丙子、丁丑,吾邑连歉,温气盛行,死者枕藉(二)予用此散,救大证、怪证、危证,得愈者十数人,余无?。更将此方传施亲友贴示集市,全活甚众,可与河间双解散并驾齐驱耳。名曰升降,亦双解之别名也。

注(一)蜕 原作 (脱),据扫本、德改本。

(二)屠苏 华佗屠苏酒也。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

 

11清营汤方 (咸寒苦干法)《温病条辨》

【方药组成】 犀角三钱 生地五钱 元参三钱 竹叶心一钱 麦冬三钱 丹参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 银花三钱 连翘(连心用)二钱

【使用方法】 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

【方剂源流】

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温病条辨》人民卫生出版社 22 页)

渴乃温之本病,今反不渴,滋人疑惑;而舌绛且干,两寸脉大。的系温病。盖邪热入营蒸腾,营气上升,故不渴,不可疑不渴非温病也,故以清营汤清营分之热,去黄连者,不欲其深入也。(《温病条辨》 人民卫生出版社 22 页)

小儿暑热,身热,卒然痉厥,名曰暑痫,清营汤主之,亦可少与紫雪丹。 (见《温病条辨》 36 页)

小儿之阴,更虚于大人,况暑月乎!一得暑温,不移时有过卫入营者,盖小儿之脏腑薄也(脏腑薄则传变速也。――朱评)。血络受火邪逼迫,火极而内风生,俗名急惊,混与发散消导,死不旋踵,惟以清营汤清营分之热而保津液,使液充阳和,自然汗出而解,断断不可发汗也(上紧关头,故丁宁重申。――朱评)。可少与紫雪丹者,清包络之热而开内窍也。(见《温病条》辨》 36 页

大人暑痫,亦同上法。热初入营,肝风内动,手足瘛疭,可于清营汤中,加勾藤、丹皮、羚羊角。 (见《温病条辨》 36 页)

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目常开不闭,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舌白滑者,不可与也。(见《温病条辨》 35 页)

夜寐不安,心神虚而阳不得入于阴也。烦渴舌赤,心用恣而心体亏也。时有谵语,神明欲乱也。目常开不闭,目为火户,火性急,常欲开以泻其其火,且阳不下交于阴也;或喜闭不喜开者,阴为抗阳所损,阴损则恶见阳光也。故以清营汤急清营中之热,而保离中之虚也。若舌白滑,不惟热重,温亦重矣,温重忌柔润药,当于湿温例中求之,故曰不可与清营汤也。(见《温病条辨》 35 页)

【评释】

主治: 热入营血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数,舌绛而干。
功用: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病机:

                 ┌  热扰营阴  ──  身热夜甚,口不渴或渴,舌绛而
                                            干, 脉细数或数。
                     │
  热入营分证       ┤  热扰心神  ──  神烦少寐,时有谵语。
                     │
                     └  热窜血络  ──  斑疹隐隐。

 方解:( 组方原则 与 治疗大法 )

君 水牛角  ──  苦咸性寒,清热凉血解毒,寒而不遏,且能散瘀。

        ┌  生地黄  ──  专于凉血滋阴   ┐
        │                                    │
    臣  ┤  麦冬  ──  清热养阴生津    ├  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
        │                                    │
        └  玄参  ──  长于滋阴降火解毒  ┘

佐 银花、连翘  ──  清热解毒,轻宣透邪,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  竹叶  ──  淡、凉,清心除烦。
        │
    使  ┤  黄连  ──  苦、寒,清心泻火。 

    1 、本方主治温病热邪传入营分证。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证治要点。

2 、若寸脉大,舌干较甚者,为燥热阴伤,可去黄连,以免苦燥伤阴;神昏谵语较重者,可与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合用。

3 、对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具有高热烦躁,舌绛而干等营分见症者,均有良效。

4 、使用本方应注意舌诊,原著说: “ 舌白滑者,不可与也。 ” 苔白滑为湿郁之象,禁用本方,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
5 、水牛角水煎服,每次可用 1 ~ 2 两,可用猪蹄爪甲代替。

12、清瘟败毒饮《疫疹-得》

【方药组成】 生石膏大剂六至八两,中剂二至四钱,小剂八钱至-两二钱生地黄大剂六钱至-两,中剂三至五钱,小剂二至四钱 犀角大剂六至八钱,中剂三至五钱,小剂-至-钱半(磨冲) 真川连大剂四至六钱,中剂二至四钱,小剂-至-钱半 山栀桔梗 黄芩 知母 赤芍 玄参 连翘 甘草 丹皮 鲜竹叶(各取-般常用量)

【使用方法】 水煎服,先煮石膏,后下诸药,犀角磨汁和服。

【方剂源流】

清瘟败毒饮,治-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 (《疫疹-得 . 卷下 . 疫疹诸方》)

疫症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如劈,烦躁擂妄,身热肢冷,舌刺唇焦,上呕下泄,六脉沉细而数,即用大剂;沉而数者用中剂;浮大而数者用小剂。 (《疫疹-得 . 卷下 . 疫疹诸方》)

【评释】清乾隆甲子五六月间,京都大暑,疫作,余师愚根据当时温疫特点采取相应治疗方法,取得成功,他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著成《疫疹-得》。其中疫疹之病,即指感受暑热特点的疠气所引起的以肌表发有斑疹为特点的温疫病。余氏认为温疫乃感四时不正疠气为病,力主火毒致病说,故在治疗上,余氏强调清热解毒、凉血滋阴为主,拟清瘟败毒饮为主方,融清热、解毒、护阴为-法。为暑燥疫的治疗开拓了新的境地,对此,王孟英誉之:“独识淫热之疫,别开生面,洵补昔贤之未逮,堪为仲景之功臣”。

本剂为白虎、黄连解毒、犀角地黄诸法组合,相辅相成,具有清瘟败毒、气血同治之功效。方中石膏、生地、黄连、水牛角四味依病证轻重而有小、中、大用量的不同,即脉浮大而数用小量,沉而数用中量,六脉沉细而数用大量;重用石膏体现“甚者先平”之意,故诸经之火无不自安;黄连、黄芩、连翘、栀子、竹叶清泄气分疫毒;生地、水牛角、赤芍、玄参、丹皮凉解营血疫毒。寓辛寒、苦寒、甘寒、咸寒为-体,乃邪正兼顾之良方。属大寒解毒,气血两清之重剂。

临证应用依病情灵活加减:斑疹色青紫,紧束有根,加紫草、红花、归尾以通络行瘀。斑疹外出不快,兼见腹满胀痛,大便秘结,合调胃承气法,祛气分之壅,畅血分之滞。津伤而筋肉抽动,去桔梗之开肺,轻则加菊花、龙胆草凉肝泻肝;重则入羚羊角、钩藤凉肝息风。斑疹显露,神昏谵语,选加“三宝”以清心开窍。

疫病毒邪所致的温热疫,由于病邪具火热之性,易充斥上下内外,故初起即无表里之别。毒火遏郁卫阳则憎寒;火热充斥内外则壮热;毒火上攻阳位则头痛如劈;热邪淫于肾经则腰痛如被杖;火热侵扰心包则心烦躁扰;邪火干胃,毒气上冲,则口渴咽痛,呕吐频作;火热郁于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营血,从肌肉外发则成斑;若热邪郁肺,内窜营分,从血络而出则成疹;热毒迫血妄行则吐血、舌红绎为邪在营血;苔黄燥或焦黑为邪在气分伤明或在血分,脉沉细数或沉数表示毒火内伏之象。

余氏对火极似水,热极似阴的反常恶候,告诫后人辨证尤要注意。如“脉纫数无力”、“四肢逆冷”、“郁冒直视”、“舌卷囊缩、循衣摸凉”等种种恶候,切勿以肢冷,脉细数无力而误认为阴寒证,此乃热深厥深,壮火食气之故,辨证应当小心鉴别。

温热疫的治疗原则,余氏立清热解毒之法,认为“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石膏直入戊己,先捣其窝巢之害,而十二经之患自平矣”,故以重用石膏为主的清瘟败毒饮为治温热疫的主方。

余师愚《疫疹-得》之清瘟败毒饮,乃专治热淫所胜之温疫,故-意清热,而不兼驱湿也。(张凤逵《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13王氏连朴饮

【方药组成】厚朴二钱,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一钱,香豉炒、焦栀各三钱,芦根二两。王孟英《霍乱论》

【使用方法】 水煎温服。

【方剂源流】

腹痛痞满,呕吐不纳,舌白或黄,手扪之糙,渴不引饮,大便泄泻,小便不利,或赤而短。此湿热内结于脾……舌苔黄滑者,宜辛开清解法,如藿香左金汤,连朴饮之类。

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

藿香左金汤

藿香三钱 ( 10 克 ) 吴萸二分 ( 1 克 ) 小川连六分 ( 2 克 ) 广皮二钱 ( 6 克 ) 姜半夏一钱五分 ( 6 克 ) 枳壳 ( 炒 ) 一钱五分 ( 6 克 ) 车前子 ( 炒 ) 一钱五分 ( 6 克 ) 赤茯苓三钱 ( 10 克 ) 六一散四钱 ( 12 克 ) 木通—钱 ( 4 克 ) 泽泻二钱 ( 6 克 ) 猪苓一钱半 ( 6 克 ) 鲜淡竹茹五钱 ( 15 克 ) 鲜批把叶 ( 炒 ) 一两 ( 30 克 ) 水煎服。

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下卷 )

连朴饮论霍乱,治湿热蕴伏而成霍乱,兼能行食之痰。

“本证属湿热并重,治疗宜清热与燥湿并行.方中黄连、栀子苦寒,清热泻火燥湿。厚朴、半夏、石菖蒲三药相配,苦温与辛温并用,辛苦开泄,燥湿化浊。半夏又有和胃止呕之功。豆豉宣郁透热。芦根清热生津。诸药配伍,为燥湿清热之良方” ( 《温病纵横》 ) 。

【评释】 本证为湿热俱盛,蕴蒸气分,郁阻中焦之证。热盛气分,津液受伤,则见口渴,小便短赤、不利;湿邪内蕴,脾胃气机受阻,运化失常,故腹痛痞满,呕吐不纳,大便泄泻,口虽渴而不欲多饮;湿热俱盛,蕴结中焦,除上症外,尚有身热不退,汗出不解,午后尤甚,心烦不安,舌红苔黄滑腻,脉滑数等症。治宜苦辛通降,化湿清热。可用藿香左金汤或王氏连朴饮。在临床上,以王氏连朴饮为多用。

藿香左金汤由 15 味药组成。方中,以吴萸、黄连之苦辛,清化湿热、和中降逆为主药;辅以藿香、陈皮、半夏、枳壳芳香行气,调理脾胃气机,使湿随气化而化;以车前、赤茯苓、六一散、木通、泽泻;猪苓渗利湿热,导湿热下行而实大便止泻;佐以鲜竹茹、批把叶以清胃肃肺,降逆止呕。诸药配伍,有清利湿热、理气化滞、止吐泻之效。对湿热内蕴,胃肠气机受阻,症见呕吐、腹泻、脘痞、腹痛等者,用本方较为有效。本方药味较多,临床上较不常用。'

王氏连朴饮是治疗邪在气分,湿热并重、郁阻中焦的常用方。方中,黄连、山栀苦寒,清热泻火燥湿;厚朴、半夏、石菖蒲辛温与苦温并用,开泄气机,燥湿化浊;淡豆豉宣郁除烦,有透邪外出之效;芦根清热生津,兼有防厚朴、半夏等辛燥之用。诸药配伍,有清热燥湿、理气化浊之功。对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吐利、脘痞、苔黄腻等湿热阻中证,有较好的疗效。若热重于湿,证见壮热、汗多、口渴饮冷、苔黄腻而干者,加滑石、寒水石、生石膏以清热泻火;若湿浊较重,证见胀满、苔厚浊腻者,加草果、白蔻仁燥湿辟浊,以消胀满;有呕吐恶心者,可加藿香、竹茹以和胃止呕;兼见白( pei )者,可加苡仁、淡竹叶以增透热渗温之功;若大便隐血者,加地榆炭、茜草炭以收敛止血。

14菖蒲郁金汤

【方药组成】 鲜石菖蒲三钱,广郁金一钱,炒山栀三钱,青连翘二钱,细木通钱半,鲜竹叶三钱,粉丹皮二钱,淡竹沥三钱(冲服),灯芯二钱,紫金锭五分(冲服)(即玉枢丹)

【使用方法】 水煎服。

【方剂源流】 《温病全书》

【评释】 菖蒲郁金汤证乃气分湿热留恋不解,酿蒸痰浊蒙蔽心包。心包被痰浊所蒙,心神受痰浊蔽扰,则神识昏蒙,其特征为神志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清醒之时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问答间有清楚之词,昏则谵语乱言;湿热蒸腾,清窍失灵,则耳聋目瞑;身热不退,朝轻暮重,苔浊腻,脉濡滑数皆湿热交蒸,羁留不解征象。菖蒲郁金汤药用菖蒲、郁金、竹沥、玉枢丹(山慈菇、五倍子、千金霜子、红芽大戟、朱砂、雄黄、麝香)芳香辟秽,豁痰化浊;辅以连翘、鲜竹叶、山栀、丹皮轻清宣透湿中之热;木通、灯芯导湿热下行。方中药物多用鲜、青者,乃取其鲜活灵动之性,以利湿热痰浊之化解。

15加减复脉汤

【方药组成】 炙甘草六钱 , 干地黄六钱 , 生白芍六钱 , 麦冬五钱 , 阿胶三钱 , 麻仁三钱

【使用方法】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剧者加甘草至一两,地黄、白芍各八钱,麦冬七钱,日三服,夜一服。

【方剂源流】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

湿邪久羁中焦,阳明阳土,未有不克少阴癸水者,或已下而阴伤,或未下而阴竭。若实证居多,正气未至溃败,脉来沉实有力,尚可假手于一下,即《伤寒论》中急下以存津液之谓。若中无结粪,邪热少而虚热多,其人脉必虚,手足心主里,其热必甚于手足背之主表也。若再下其热,是竭其津而速之死也。故以复脉汤复其津液,阴复则阳留,庶可不至于死也。去参、桂、姜、枣之补阳,加白芍收三阴之阴,故云加减复脉汤。在仲景当日,治伤于寒者之结代,自有取于参、桂、姜、枣,复脉中之阳;今治伤于温者之阳亢阴竭,不得再补其阳也。用古法而不拘古方,医者之化裁也。(《温病条辨?下焦篇 1 》)

【评释】加减复脉汤是从仲景复脉汤(炙甘草汤)中衍化而来,为治疗温病邪入下焦,真阴耗伤之主方。吴氏自注对该方之组方意义及与复脉汤的区别,均有交待,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加减复脉汤证为邪热久羁不退,耗伤肝血、肾阴,而呈邪少虚多之证。肾阴亏则水不制火,虚热内生,故低热久留不退,尤以手足心热较甚;肾水不能上济,心神失养则心悸;肾阴大亏,精不养神,故神疲多眠;肾精亏损,不能充养耳齿,故耳聋、齿黑;阴血亏虚则舌干绛或枯痿甚或紫晦而干;邪少虚多则脉虚细无力;阴亏液涸则脉行艰难,搏动时止而结代。

吴鞠通说:“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方中炙甘草补益中气,以使津充阴复;生地、阿胶、白芍、麦冬滋养肝肾之阴;炙甘草配白芍,酸甘化阴;麻仁养血润燥,诸药配伍,长于救阴,兼退虚热。临证运用时,惟其药多属滋润之品,必真阴耗损,热由虚生者方可用之,若邪热尚盛者,则不宜用,以防恋邪。

16、三甲复脉汤

【方药组成】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加生牡蛎五钱、生鳖甲八钱、生龟板一两。

【使用方法】 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

【方剂源流】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

前二甲复脉,防痉厥之渐;即痉厥已作,亦可以二甲复脉止厥。兹又加龟板三甲者,以心中大动,甚则痛而然也。心中动者,火以水为体,肝风鸱张,立刻有吸尽西江之势,肾水本虚,不能济肝而后发痉,既痉而水难猝补,心之本体欲失,故憺憺然大动也。甚则痛者,“阴维为病主心痛”,此证热久伤阴,八脉丽于肝肾,肝肾虚而累及阴维故心痛,非如寒气客于心胸之心痛可用温通。故以镇肾气、补任脉、通阴维之龟板止心痛,合入肝搜邪之二甲,相济成功也。(《温病条辨?下焦篇 14 》)

17、大定风珠

【方药组成】 生白芍六钱,阿胶三钱,生龟板四钱,干地黄六钱,麻仁二钱,五味子二钱,生牡蛎四钱,麦冬(连心)六钱,炙甘草四钱,鸡子黄(生)二枚,鳖甲(生)四钱

【使用方法】 水八怀,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喘加人参,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方剂源流】

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亡攻,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

此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之治也。观脉虚苔少可知,故以大队浓浊填阴塞隙,介属潜阳镇定。以鸡子黄一味,从足太阴,下安足三阴,上济手三阴,使上下交合,阴得安其位,斯阳可立根基,俾阴阳有眷属一家之义,庶可不致绝脱与欠 ! (《温病条辨?下焦篇 16 》)

【评释】 三甲复脉汤与大定风珠所主治之证为肾精肝血耗损,虚风内动之候。本证常见于温病后期,病属虚风内动,手足蠕动、震颤,徐缓无力,伴见心中憺憺大动,时时欲脱,形消神倦,咽干齿黑,舌干绛,脉虚细无力等一派虚象。肝肾阴虚,虚热内生则发低热;真阴欲竭,心失所养,故心悸或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阴亏至极,阴不维阳,阳气欲越,则时时欲脱;肾精肝血耗损,筋脉失养,故手足蠕动,甚或瘛疭;肾阴亏竭,无以充养,则形消神倦,咽干齿黑;舌干绛,脉虚细无力为肝肾阴亏之征。

三甲复脉汤系加减复脉汤加牡蛎、鳖甲、龟板而成。方以加减复脉汤滋养肝血肾阴,加三甲以潜阳熄风。适用于手足蠕动,心中憺憺大动,脉细促为主症的虚风内动轻证。

大定风珠方在三甲复脉汤基础上增加了鸡子黄、五味子而成,血肉有情,复阴恋阳,对于肾精亏虚已甚而即将虚脱者更为适宜。以三甲复脉汤滋阴养血,潜阳熄风;加鸡子黄以增强滋阴熄风之效;五味子补阴留阳以防厥脱之变;此方以血肉有情之品填阴,为救阴重剂,其药味厚滋腻,用之不当,有恋邪之弊。适用于纯虚无邪,阴虚至极,阴阳时时欲脱之虚风内动重证。热邪久羁不退,本已吸灼真阴,又误用汗下之药,更劫夺肝肾阴液,因而神倦脉弱,舌绛苔少,虚风内动,时时欲脱,病多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