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护栏托架:高中生文理分科,怎样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8:06:05
 文理分科是高中生第一次重要的选择,分文理也是很多家长艰难的选择。

    文理分科后同学们都有所侧重的进行高中阶段的学习,准备将来的高考。我们每位同学的奋斗目标首先是自己在高考中取胜,那么我们的选择首先就应该思考:高考时如何才能马到成功、首战告捷且一举成名,如何参透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原理。所以思考时、选择时,不要一味地参照大学文理招生的比例。北大、清华、复旦、浙江这样的名牌大学对学生的要求不是以录取比例的多少来确定的,需要的是高考学生中的精华、精品。再说,社会人才的认可也不是以文理科招生比例的大小来体现的,也不是以文科考生还是理科考生来衡量的。只要是能够直逼北大、清华,不论选文科还是选理科都是明智之举,是成才之举,是造福社会的有效选择。那多好!过去曾经有学校明确要求第一名选择文科,因为这样的学生文理科目均衡发展,而数学特别优秀,根据数学文科要求较理科低些的思考,在高考中往往有极端优势,容易开好人生奋斗之局,快捷了成就人生、成就事业。当然这只是提供一个参考做法而已。但很多学生与家长在如何选择文理分科上存在误区:文理分科选择的几个误区

    1、学习好的报理科,笨的人才学文科。   

    这是带有倾向性的社会偏见。在一定意义上,理科属于自然科学,文科属于社会科学。在选科过程中有一种想法,有这样一种情况:文科成绩好就报文科、理科成绩好就报理科。如果你把高中的学习目标确立为考大学的话,我觉得这种策略有可能未必就是上策,若是文科好的都报文科,你文科好的优势不一定就能够显露出来,反而如果你理科好的去读文科,至少在数学上大占便宜,所以这里面充满了不定之数。我总觉得我们学生不能功利庸俗地把考大学作为高中学习的惟一目标,我们应该把学习的目标定位在“求学问长知识”上。同学们在选学科时不要被表面的成绩所迷惑。我们应该慎取。

    2、成绩不好就去读文科,是一种逃避心理。

    试想,你现在的学习都成问题,换了学科就一定能学好吗?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如果全力以赴地学习,肯定能学好。之所以成绩不行,一般是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比简单地换个环境重起炉灶要重要。

    3、仅凭成绩确定。   

    一门课程成绩的高低有多种因素。不能单单凭某一门成绩的好坏就做出断然选择。

    4、仅凭兴趣。

    兴趣是一项重要指标,但是青少年经历所限,兴趣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现在的兴趣可能是表层的。

    5、认为文科的知识只要是下功夫背就能学好,其实不然。

    学习成绩稍差的同学选择文科,由于其招生学校的计划少,相对路子就窄,倒不如选择理科。由于理科招生学校多,计划多,可以选择的路子也就相对宽一些。老师认为,从目前的大学录取现状来看,文科的高考录取率的确不如理科;其次,同校来看,现在理科生的高考录取分比文科生的录取分要低;而且,适合理科生的大学比较多,系也比较多。但如果你文科很有天分的话,还是选文科去考,兴趣可以激发潜力,面对你整天讨厌的东西,试想你又怎么会深入地去研究呢?   

    另外,很多人以为理工类的学生比文科的就业前景好,但是高考考文科的学生们未必就一定会选择纯文的专业去报志愿,还有很多半文半理的专业就业前景也相当不错。例如:有的学生曾经学市场营销的,现在做市场,作才一年,年薪已经八万五;有学电子商务的,毕业一年做业务主管,月薪3000。所以不在于你大学学的是什么,大学的东西只是提高你的综合素质,让你的接受能力更强,以后的前途是靠你自己的。也有人说文科生目前供大于求,你现在报任何一个专业都无法预测你毕业时会怎么样,所以要捡最能激发你潜力的方式,应对高考,报志愿,上大学。更有甚者认为学习理科不需要背书,这中观点无疑也是错误的。化学生物上面的知识点非常多,物理到了电磁学的时候,光是受力分析都需要很长时间。有时候学生们在做题目时,一道物理题就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是一个小时。而相对于文科,也不仅仅是背书那么简单。文科要求的综合能力比较高,有时一个问题可以横跨几千年,并且牵扯到世界各国的地理问题和政治问题,这就需要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

    文理分科作为继中考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选择,是今后人生道路的分水岭,要慎重。我提供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3+文综”: 特点

    人才特点:以论理和表达为能力的形象思维。

    学习特点:以记忆、归纳、整理、比较为特点的学习。

    录取比率:同理科的报名人数及录取比率均维持在1:3左右,对应的高等院校相对较少。

    就业面:以社会为对象的事务性人才,从事媒体传播、金融财会、社会服务和教育等行业。

    3+理综”:特点

    人才特点:以推理和研究为能力的逻辑思维。

 

    学习特点:以记忆、理解、推理、计算为特点的学习。

    录取比率:对应的高等院校很多,社会需求较多。

    就业面:以技术为对象的生产型人才,可从事的职业类型较多。

    因此建议如下:

    1、自己的选择。你真正喜欢什么课,是物理、化学、数学、生物还是历史、地理、政治?如果文理水平差不多,但你的潜力在哪?长于语言、写作方面还是运算、逻辑推理?你今后选择做什么职业?是工程设计,软件开发,科学研究等等还是搞新闻、律师、翻译。。。。。。归根到底,选择文科还是理科,应该是个人兴趣与特长优势综合考虑的结果。

    2、现实的选择,要考虑实际。必须要考虑你目前所在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往年的高考情况。

    3、你的实力。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实在读不出理科,而转向文科,这种现象是很多的。因此,择文科还是选择理科,还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好好分析一下你的现实情况,看看你的优势在哪里。在每次大考中你是凭什么取胜,又是什么拖了你的后腿,这就要认真分析,整体把握。如果你的物理化学,远远强于你的政治历史,你就去读理科,因为成绩本身就反映了很多问题,比方你的兴趣,你的思维方式,智力优势等。

   4、你的兴趣。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因素。有了兴趣,可以使枯燥的高三学习变的多姿多彩。有了兴趣,才可以让你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而不会抱怨声不断。因为你兴趣所在,所以你的学习是为你自己学,而不是因为是父母让你读这个科目而显得压力重重。举个例子,2001年高考文科状元郝煜说:“我的强项是理科,但我从小钟爱文科,并一直保持到高中,所以我选了文科并取得成功。”因此,若你在生活中对某方面感兴趣,很关注或上某科课时比较有精神,就可以考虑选这方面的学科。

   5、你的志向。读文,读理,对于大家今后的志愿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现在尽管有的专业是文理兼收,但是很多还是分开招生的。想象一下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比如喜欢文学,将来想做记者,编辑,或者对政治经济感兴趣,将来想从政或研究经济等等,这样的一般选择文科。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或者对科技感兴趣的,将来想当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等等,一半选择理科。所以,你的志向也是决定你选择文还是理的一大考虑因素。

   6、你的态度。既然选择了到底读什么,就要一门心思的去读好。不管怎么样,选择好了,就应该去做好,不要再心猿意马,想想是不是如果我换一门读,是不是会读好呢?不要这么想。所谓“爱一门,钻一门”。态度端正,相信是可以把你所选的科目学好,学扎实的。同学们要学会独立思考自己的问题,要有勇气正视自己心底里最真实的想法。在择文择理时,有的同学会被另外一些原因所困扰。比方说,舍不得自己的班主任,舍不得自己的同学。这些问题要正确对待,它们不应是择文择理的原因,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去延续师恩与友情,不一定非要学习生活在一起。

   7、科目优势比较明显的应该扬长,即理科强的选理、文科强的选文。凡总体成绩一般,科目弱势比较明显的应该避短,即理科弱的选文,文科弱的选理。

   8、凡各科成绩比较均衡,并对文史类没有特别兴趣的一般应该选理。因为学理不仅报考时选择院校及专业的余地更大,而且以后考研、就业的范围更广,就业机会更多,适应岗位的能力也更强。须知学理的今后若从事文史类专业的工作大多能够胜任,反之则不一定。

   9、对于数学成绩特别好、文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理工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来极有可能成为文科尖子生。理由是有相当一部分学文的是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理科成绩(包括数学)不太好的学生。如果文史类科目不比他们差,而数学却比他们好,自然就成尖子生了。

   10、同理,对于语文、外语成绩特别好,理科各科也不错的孩子,如果对文史类没有特别的兴趣建议选理。

   如果家长们在文理分科时不是一味地只看成绩,随大流,而是更客观地对孩子进行评价,并仔细听取其他人的建议,也许会让孩子受益终身。还有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行,他们觉得文科简单,因此就去选择文科。实际上学好文理科都要有扎实的基础。基础是一个人的底子,没有好的底子,没法深刻地学习,更谈不上成为专业的人才。文科不比理科简单,学好文科更需要长期积淀。因此,这种盲目的选择也是不可取的。此外,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在文理分科问题上,应给孩子提供“软”意见,切不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    

    同学们,文科的所有学科,理科的所有学科都是科学,都需要良好的钻研习惯,很强的研究能力,都是智力的决战。文理科本身没有高低之分,智力之别。文科班不等于“理差班”。要考虑自己的基础,并结合自己的性格和国家需求、招生、就业等问题来做决定。

    人类的文明是一个高峰,有三条路上去,一条是科学,另一条是艺术,还有一条是人文。在山脚时,这三条路离得很远,当中可能也有阻隔,但当你爬到顶峰时,这三条路就会合了。所以现代教育追求培养通才。文理不是绝缘体,而应是半导体,可以互相沟通。不相通不成器,这样的例子古往今来有很多。高中学生接受的仍是基础教育,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无论今后学文学理,我们都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真正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力争成为人品高尚、身心健康的全面型人才。

   

     

 

  • 综合
  • 博文
  • 博主
  • 音乐
  • 视频
  • 播主
  • 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