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浇花水管:《细节决定成败》批判——与汪中求先生商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0:42:33

《细节决定成败》批判
——与汪中求先生商榷

陆东(ypc@tom.com)

我这个人对读书是有选择的,但由于工作的关系(本人为某国有企业的一名基层管理人员),又时常被要求读一些我并不喜欢的书籍,比如汪中求先生的大作《细节决定成败》(以下简称《细节》)就在此例。说不喜欢,是由于看了一节汪先生上课录像。说实话,汪先生上课时所发表的观点,我并不认同,“爱屋及乌”,因此也就没有准备进一步去买《细节》、读《细节》。但在今年初,单位发了《细节》这本书,并要求通读、领会和按照工作实际加以运用,只好违心、但认真的读了《细节》。这一读不要紧,读的越认真,疑问就越多,引发我了与汪先生商榷的念头。好在本人有读书记笔记、作批注的习惯,也就逐一将疑问和不解记录下来,当然,我不可能把每一个问题都罗列起来,只能挑出一些向汪先生求教、解惑。

一、“细节决定成败”是个伪命题

毫不夸张地说,汪先生的《细节》一书有236页,我的疑问和问题就有236+1个。这个1就是书名,而我的疑问首先也来自于书名,细节决定成败的命题。汪先生直接把命题作为书名,我以为是本末倒置,误导读者,有哗众取宠之嫌。我有幸读到的是由新华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版的《细节》一书,在汪先生自己所撰的前言及再版前言中,多处提到他在从事营销活动中对“细节”的体会和思考并成书的过程。我不知道,汪先生在从事营销的过程中,他面对和关注的是产品的主体还是产品的制造、包装或产品本身以外的东西。在我看来,汪先生并不关心产品本身,因为那不是细节,真正的产品是否存在也不要紧,他关心的是如何将“产品”制造、包装成人见人爱的艺术品,只要适宜搞营销的人把产品卖出去就算成功了,而产品是什么就不是他关心的事了,哪怕卖给别人的是一只漂亮的包装盒都可以。新买椟还珠的故事就在营销人员的眼中可以天天发生。稍有些许哲学概念的人都知道,决定事物成败的关键因素应该是主要矛盾而不是次要矛盾(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是有条件的,而且条件需要聚集到一定的能量,足以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能量时才可能发生。在很多时候,应该是在绝对条件下发生的。毛泽东在他著名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中有过精辟的论述:“一句话,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这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很有意思的是,汪先生在第一部分第1节中用的标题“不要以为总理比村长好当”(见《细节》第3页),按照汪中求先生的说法,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导:总理管的全国的大局大节,村长管相对于全国而言的、村一级的局部(细节),总理比村长难当。这就怪了,按照细节决定成败的命题,村长显然比总理要难当,而且村长决定总理的成败。显然,汪先生的骨子里的意识并没有认可细节可以决定成败,只不过为了作文章,而进行了一个伪命题,并对此进行洋洋十数万言的阐述和案例说教加以证明。但所有的证明并没有条件上的明确,或一语庇之,让人以为细节就是决定因素,其它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所有的细节都是孤立的,没有程度上的轻重、时间上的缓急、空间上的大小,一切的一切都由细节决定成败。在汪中求的眼中,一切的细节(次要矛盾)都可以决定成或败,而不见次要矛盾经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导致真正的、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我看来,就好比现在许多娱乐圈中的男女,为了出名而搏出位一样,汪中求也是运用的这一低级手段。一句看似惊世骇俗的“细节决定成败”就这样在人们的眼中出现了。更有意思的是,汪中求先生并不是一个真正愿意做好细节的人,或者说他并不是一个愿意做细节(小事)的人,他要做的是“大事”。试举一例。在《细节》第18页,特引述如下:“做过我下属的人,大多数都觉得我要求甚严,因为我有两个要求是必须做到的:第一,接了手的事必须按时、按标准完成,不能完成做任何解释我都不听;第二,已做完的事情,自己检查认定完全没有错误再上报,不要等我检查出了破绽和漏洞再辩解。我曾经跟我的秘书说:安排你做的事,无论巨细,你不去做就该我做,你做不到位,我就要返工。从管理角度说,公司花了大价钱请我,成本在你的10倍以上,从经济的意义上说,我花一小时能做的事,你花一天时间做好,值。同样道理,一件小事,你花了一个小时做完交给了我,当我发现了不足,再去补充、修订,花半个小时,如果这样,不如花费你半天时间更合算。你把小事做细了,我的工作效率就提高了。从此,她的工作越来越到位,我的工作也就渐渐顺手多了。”看看,讲究细节的人,并不愿意去从事细节小事,小事是别人去做,大事、重要的事才是他自己去做。新《矛盾》的寓言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大作中,不也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吗?在汪先生的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两个耳熟能详的名词,即管理和经济,并用这两个名词来忽悠他的女秘书。真正在企业从事管理的人都知道,管理是规范,经济(利润)是目标。作为秘书,她的工作应该有她工作标准,至于经济对于她来说就是劳动报酬。用不着汪先生如此说教。她“小事”没做好,那是汪先生用人有误或标准不明。用人有误可以重选,标准不明可以重新修订,但汪先生“小事”是坚决不做的,那不是决定成败的“细节”。

二、细节如何决定成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个人的世界观决定他的认识观和方法论。人们总是根据世界观来确定自己的方法论。譬如,当你认识到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本质要通过现象来表现这一原理时,那么你在认识事物时就会采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当你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决定的这一原理时,你在认识事物时就会采用矛盾分析方法。如此等等。因此我们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另一方面,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所实际采用的方法论也能反映出他的世界观。我们通常是根据一个人做事的方式方法来判断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即世界观的。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而在汪先生的《细节》一书中,他对社会、物质、世界、事务、事件、人物等等的认识混乱,造成了他对细节决定成败的错误推导。

成与败,是事务本质发展的两个方向,是一对矛盾体,同时也是一对运动中的矛盾体。如果按照汪先生的细节决定论,那末,造成这对矛盾体运动的外部力量就是细节。但与细节(次要矛盾)相对的是大节(主要矛盾),汪先生就不讲了。也许是我有点小人之心,人家汪先生是为了突出细节故意不讲的,我却老要揪住人家的小辫子。但是,汪先生的《细节》讨论的是细节,当然与细节成为矛盾体的另一个方面,你不讲是绕不过去的。在这里,为了叙述和说明的简便,我引入“大节”这一名词(本来大节一词与人品、道德相关,在这里有大局之意)。细节与大节就成为了一对矛盾体,并在某一事务的运动中发生作用。仍以汪先生书中的第三部分: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忽视细节的代价中例子来看看细节到底是如何决定成败的。其中,“88888账户”毁了巴林银行一文,就可以作为我们解剖的一只麻雀。我很感谢汪先生,对巴林银行的历史和倒闭过程做了相当详细的介绍,并总结出了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以及十个被忽略的细节(详见《细节》第93页至96页),使我得以少费了许多口舌。如果巴林银行只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倒闭我就无需以此为例了,而且所有的银行把这个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细节改正或更新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汪先生已经替我们都总结归纳出来了如此之多的原因,恰恰说明不单单是一个“细节”就可以决定成败的。那么,巴林银行是如何走向失败的?

古语说“集腋成裘”,俗语说“聚沙成塔”,都是在讲聚少成多的意思,仔细分析一下,腋如何成裘、沙如何成塔?都是数量在起决定性的作用。数量决定性质的改变。哲学中讲的量与质的变化关系也是这个道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为,事物由于其自身的内在矛盾,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种向对立面的转化,又表现为两种基本的状态,量变状态和质变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质变和量变相互过渡、相互交替,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这样的必然结果。

除了巴林银行的例子,在《细节》一书中这样的帮我先总结好、并把话都替我说了的依然有不少,而且都有绝对化的定义。如“民营企业为何一再上演‘大败局’”、“一个连简历都保管不好的人是管理不好的一个部门的”、“50亿分之一的氯霉素含量导致出口退货”、“T28手机使爱立信输掉中国市场”等等。同样在第三部分中的“一顿奢侈的晚餐吓走了外商”一段,用不知多少人重复过的两个故事,说明一顿奢侈的晚餐吓走了合作的外商和一口痰使制药厂家失去了引进外资谈判机会的事例。我姑且不论这两个故事的真伪,我要说的是故事中的两个中国厂家是什么失败了?汪先生一定会说“合作和引资失败了”!那我倒要问,合作和引资成功就一定是好事吗?你没看到中国多少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和民族工业在合作与引资的旗帜下、一路凯歌声中消失了吗?是谁成谁败了?

以名人、名企、名牌说事,也是汪先生吸引眼球的一个手法,而不管事例是否与他的命题有关,而且许多事例都是以绝对化下定义。比如“加加林成为太空第一人的秘密”一节,把加加林能成为第一位太空人的秘密归结为“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航天飞船的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见《细节》第120页)”可以设想,加加林成为太空第一人就这么简单吗?在第一部分“不要一位总理比村长好当”中,又用周恩来的谨慎、细致来为汪先生自己的观点作证明。汪先生还举周恩来举办涉外宴会中点心的馅是什么?当工作人员答不上来的时候,周恩来又马上追问,生怕客人中有人吃了海鲜馅的点心而出问题(见《细节》第8页)。我不明白,汪先生举这类的例子想说明什么?是说明周恩来会因为这些细节而决定他的成败?影响他的伟大?我倒是认为,在这类细节上的关注会使宴会或工作进行的更完美而与成败没有太多的关系。周恩来是个追求完美的人,汪先生以此为例是有点不厚道了。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都不想说有点太不厚道的话了……

三、“不要原谅汪中求”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汪先生在《细节》(见235页)一书的代后记中自己说的,不过我觉得以汪先生对自己的了解,这话也说的没错。把读者和听众带入歧途、误导良善也太多了,自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发出点“善言”也属正常。但读完了代后记,我才会发现,我错了!

给自己评功摆好的人我见的多了,但像汪先生这样的,我还真是第一次见。把本末倒置以专著论述是一个创新;把自我陶醉以自我批评的面貌示人是一个创新;把“宁讲错话,不讲假话”当作思考行文、著书立作的态度更是一种创新。

我不想原谅汪中求,也不能原谅汪中求。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还在父母单位的子弟学校读初中。那个年代的学生经常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学工、学农活动。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到农村,干一些配合农民伯伯挖水沟、给田里挑水抗旱劳动。回到学校,就组织了一次以“抗旱”为题的命题作文比赛。因为有了亲身体会,我自己认为我写的相当感人,行文也很流畅,应该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谁知等试卷发下来一看,我得的竟是“零”分。连学生都知道,写作文得“零”分也是相当的不容易。但一看老师在我的作文题目旁边批注的八个字“一笔之误,谬之千里”,这八个字,直到今天我依然铭刻在我的心里!为什么会是零分?原来我把题目《抗旱》写成了《抗早》。大方向都错了,内容和细节文不对题,再生花的妙笔、把死人能说活的手法,照样也应该是零分,就算是倒扣我都不冤枉。

回到《细节》一书,如果汪先生把细节决定成败当作课题来研究、论证,有理论并佐以大量的事例为旁证,也不失在做真学问。汪先生不愧是上过大学、当过老师、做过秘书、跑过营销、清华深造、管理顾问、首席咨询,抛开他的命题和牵强附会的“理论”,把《细节》当作休闲时的《故事会》来读,可能更让我接受,虽然其中的很多故事我在其他书籍和媒体上已经读了无数遍。再进一步说,如果汪先生在命题的时候不是太绝对,言论和事例不以偏概全,不拉虎皮作大旗,《细节》一书和他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一些企业职工培训的参考资料。

事实上,我个人认为汪先生是以商人的心态在“作”学问。先以夺人眼球的命题入局,再以一些是事而非的言论(我不能认可是理论),再加上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通过培训讲座(包括录相)掏听众口袋里的钱;汇集成册,编印成书,掏读者口袋里的钱。还有就是忽悠一些企业、机关部门的老板、总裁、经理、厅局长,上门讲课收取支票。这不是商人的行径吗?有良心的商人尚且有道德底线,不制造、销售假货和伪劣产品,不做危害社会和人民的事。汪先生不然,汪先生制作的是心灵的毒药,把人的思想引入歧途而不用承担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尤其是对那些刚刚步入社会、涉世不深、判断是非有障碍、且心怀理想的年青人来说,毒性更甚。毒药毒死了人是“原谅”的事吗?

所以汪中求说:“不要原谅汪中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