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淋设计规范版本:霍庄中学《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中期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3:57:14
霍庄中学《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越来越多的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都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些教师面对课程改革要求感到茫然,有的教师盲目的移植照搬他人经验,追求形式不看效果,有的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仍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穿新鞋走老路".
教师们日复一日的加班加点埋头实践,高付出低效率,新课程的理念不能真正落实,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如何使新课程理念得到真正落实,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最大化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低效率的重复劳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使教师以科学的思想,态度,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让教师的教学实践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我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校决定开展"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以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概念的界定或(对概念的再界定):
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
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教学最优化,多元智能,有效教学和"最近发展区"等经典教育教学理论是开展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这些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古宁汉(D.J. Cunningham,1991)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更多地强调在具体情景中形成的非正式的经验背景的作用,即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2)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概念;②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基础;③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原则;④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程序;⑤预防和克服学生成绩不良而采取的最优化措施;⑥对优秀学生实施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途径.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力是一种能力或一组能力,这种能力或这组能力可以使个体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创造时尚产品.多元智能包括这样七种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个人内省智力.除此以外,加德纳认为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智力,如灵感,直觉,幽默感,创造力,烹调能力,嗅觉以及综合其他智力的能力等.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美国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4)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5)"最近发展区"理论.由前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维果茨基被尊为当代建构主义的鼻祖之一.什么是"最近发展区" 当学生能够独立解决一问题时,称这种问题处于该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当其不能独立解决某问题,却能在教学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该问题,则称此问题处于其"最近发展区".当教学内容处于学生之两区(最近发展区,现有发展水平)以外时,教学不可能进行;当所教学之内容处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之内时,教学是没有效益的;当且仅当内容处于其"最近发展区"时,教学才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教学的基本目的,就是不断地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换为现有发展水平,或者说,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
(6)叶澜教授的《重建教学过程观》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式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①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的信息,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②在教师初步汇集资源基础上,生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生长元";③通过网络式的生生,师生多向互动,形成对"生长元"多解的"方案性资源";④教师汇集不同的方案性资源,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比较,评价,互补,修正,形成较不同方案性资源更为丰富,综合,完善的新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以上四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展开逻辑环.
研究目标:
1,提升教学实践经验并把它概括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以在教学研究中诊断教学过程,预测教学效果,评价分析教学活动,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树立让每个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观.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
3,让教师主动成为行动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促变,在变化中提升.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研究内容或(对研究内容的再梳理):
1,"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研究
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通过对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的研究,使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特点及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作全面的分析,根据教材,学科特点及学情,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为实施有效教学作好前期准备.
2,"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研究
通过研究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改善教师的管理,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结,提炼出实现有效教学过程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结构的策略,改进师生课堂交流方式的策略.
(1)改善学习方式.①自主探究要有成效.要抓好定向探究,也就是在关键处探究,要使自主探究与有意义接受形成互助互补,相辅相成.②合作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有合作的需要.合作过程要有组织有分工,还要对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价.③动手实践落到实处.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动手操作,实验验证和课内外实践性作业.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应优势互补,不能用多媒体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体验感悟.
(2)改善管理行为.创设互动的交往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应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到位而不越位.学生的参与不仅要有量,更要有质.应尽量达到深层次的参与,即思维的认知参与.如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动脑思考,有思维碰撞的火花等.
(3)改善教学行为.有效实施事先作好准备的目标和内容,机智处理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的资源,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多元理解,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多向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要注意价值引领,加以必要的点拨,引导.
3,"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教学评价策略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这里主要是指过程性评价.通过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使教师的课堂评价体现激励性,导向性和科学性,呼唤真诚,个性化的评价,而不是过多是非不分的含混之语或是廉价的表扬,从而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将从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两个方面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展开.在分析影响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有效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主体的有效性,知识建构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发展的有效性等作表征分析,重点探讨提高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提出兴趣激发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情境创设策略,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学习;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策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主练习和实践能力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引导体验激励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不断努力学习.收集并整理课堂教学实例,剖析影响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探索和总结出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有效教学的经验和做法,以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通过实施有效教学,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养成反思习惯,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综合调查法,文献检索法,个案研究法(包括专题研究,课题沙龙——借鉴学习经典理论,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实验研究课,教学反思,课题阶段性研究中的课堂教学观摩和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形成课题论文评比和结集,有效教学案例集)等.
研究的步骤:
(一)第一阶段(2009/3~2009/6)
1,对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2,进行文献研究,广泛查阅搜集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方便研究工作的开展.
3,课题组核心成员做好分工明确各个学科,年级对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侧重点.
4,课题组成员认真讨论本课题的开题计划,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二)第二阶段(2009/9~2011/7)
此阶段分为四个研究周期.分别是:
第一周期: 2009/9——2010/1 包括计划(或调整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环节.每个行动环节完成3——5个较为完整的课例研究.
第二周期: 2010/2——2010/7 包括计划(或调整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环节.每个行动环节完成3——5个较为完整的课例研究.
第三周期: 2010/9——2011/1 包括计划(或调整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环节.每个行动环节完成3——5个较为完整的课例研究.
第四周期: 2011/2——2011/7 包括计划(或调整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环节.每个行动环节完成3——5个较为完整的课例研究.
(三)第三阶段(2011/7~2011/12)
(1)撰写工作总结,研究报告
(2)整理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案例,教学叙事,观察报告等研究成果.
(3)课题鉴定,结题活动,形成研究成果集.
研究过程和所作的主要研究工作:
(一)第一阶段(2009/3—2009/6)
主要研究工作:
对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培训,确定子课题和子课题负责人.计划聘请有关专家对我校参加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指导.负责人:周瑞金
确定各子课题及负责人:
语文组:子课题: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负责人:姚月伟
数学组:子课题: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负责人:霍俊静
英语组:子课题: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负责人:石同起
2,走进课堂,进行课堂观察与调研,对本校常态课堂教学实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与评价,进行本校"课堂教学低效因子"的摸底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以把握我校各学科课堂教学有效程度以及改进优化的必要性分析及突破口的寻找与确定. 负责人:周瑞金,姚月伟,霍俊静,石同起
3,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国内外该课题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解,对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作初步论证,形成立项报告与初步的研究方案.
负责人:周瑞金
(二)第二阶段(2009/9~2011/7)
所作的主要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工作:应包括:采取了那些措施,运用了那些研究方法 解决了什么问题
1,选题和研究方案,研究计划的制定.
为使新课程理念得到真正落实,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最大化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低效率的重复劳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我校决定开展"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以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经过前一阶段的调查研究,我校课题组负责人周瑞金开始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及本年度研究计划.
2,调查了解,形成研究调查报告.
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开展研究以来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授情况.
3,明确研究的方法步骤,制定子课题,完成子课题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
学校课题组负责人召集各子课题负责人及全体科研教师认真学习学校课题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各子课题组制定各自的研究方案及计划.
4,学校领导的重视对课题研究的管理措施
(1)落实组织.由教学校长周立东领导并担任课题组组长,教务主任周瑞金任副组长,由学校骨干教师和有研究能力的青年教师组成研究小组,由教务处具体操作实施.优化领导,加强管理,使完成本课题研究得到有力的组织保证.
(2)构建制度.(1)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励对课题研究有贡献者.将此项研究作为学校的重大课题,对突出贡献者给与奖励.(2)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包括课题跟进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研讨制度和主题培训制度.
(3)专家指导.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担任课题顾问,具体指导课题的实施.
(4)保障投入.学校将投入专款用于教育科研工作,保障课题研究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强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硬件和软件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和宽带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作用,建立教育信息网络,促进本课题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
5,抓好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培训包括:理论,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方法
(1)组织全体科研教师召开科研动员会,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提高科研意识.
(2)组织全体科研教师观看视频资料,学习教育科研方法.
(3)邀请教研室魏中和主任到我校开展高效课堂的主题讲座.
(4)定期由课题组负责人周瑞金组织全科科研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和课堂讲评活动.
6,重视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强化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和工作中研究.包括:及时的小结.交流,研讨,分析会等等.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开展行动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集体交流,不断改进,及时总结.学校适时召开分析会,了解和督促教师认真开展科研活动.
学校同时结合课题研究,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九.阶段性(中期)主要研究效果
(一)学校的科研氛围,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
前一阶段的研究,使学校形成一种学科研,用科研,思科研的良好氛围,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针对研究内容,目标效果是否达成
1,"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研究
经过广大科研教师的努力探索以及借鉴其他地区的教学实践的先进经验,初步形成了"先学后导,边学边导"的导学案教学模式.通过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研究,使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思维特点及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作全面的分析,根据教材,学科特点及学情,合理选择"以个人探究为主,以小组合作为辅"的教学方法,为实施有效教学作好前期准备.
2,"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研究
通过研究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改善教师的管理,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结,提炼出实现有效教学过程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结构的策略,改进师生课堂交流方式的策略.
(1)改善学习方式.
①自主探究要有成效.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提纲(导学案),抓好关键问题作定向探究,使学生自主探究与有意义接受形成互助互补,相辅相成.②合作教学不能流于形式.首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有合作的需要.合作过程要有组织有分工,然后对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计算得分,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实行"课上口头表扬,一周班内上榜,一月校内表扬"的方法.③动手实践落到实处.教师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到讲台上板演或讲解问题.同时,教师设置"课堂检测"环节,检验学生当堂学习情况.④利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或导入,或演示.
(2)改善管理行为.创设互动的交往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应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到位而不越位.学生的参与不仅要有量,更要有质.应尽量达到深层次的参与,即思维的认知参与.如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动脑思考,有思维碰撞的火花等.
(3)改善教学行为.有效实施事先作好准备的目标和内容,机智处理无法事先作好准备的偶发事件.教师充分利用了课堂生成性的资源,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多元理解,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多向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到价值的引领,加以必要的点拨,引导.
(三)预期之外
通过开展导学案的研究,许多年轻教师的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一些老教师感觉课上受到学生的冷落.
十.对课题研究的反思和改进措施
(一)对课题研究的自我评价
本次课题研究,虽然受到师资队伍不均衡,学校资金缺乏,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但广大科研教师的科研热情进一步高涨,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二)存在问题
1,师资队伍不均衡.教师的能力不尽相同,科研的意识,态度差别较大,要想全面推行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操作层面上存在较大难度.
2,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一些学生的知识停留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同时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课上难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三)对后期研究的设想(改进措施)
1,加强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派出教师到实行导学案的先进地区,先进校学习;聘请专家到我校讲座.同时加强校本学习.
2,注重反思.定期组织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开展反思活动.
3,修改完善.在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反思的基础上,继续修改,完善导学案教学模式.
4,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