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红外线报警器价格:土默热红楼十讲---2.历史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23:46:26
第一节 元妃省亲
“元妃省亲”是《红楼梦》的重头戏,对“元妃省亲”的解读,也是胡适红学的立论基础所在。胡适先生断定《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红楼梦》故事是以曹家在南京担任江宁织造期间的真实生活为原型创作的,其主要根据就是认定《红楼梦》书中借元妃省亲描写康熙皇帝南巡,史料记载曹家一共接驾四次,书中赵嬷嬷对王熙凤也说甄家接驾四次,因此,胡适先生断定,书中的甄家就是贾家,其原型都是曹家。朋友们不妨重新翻阅一下胡适先生的《〈红楼梦〉考证》,便可清楚地知道对“元妃省亲”的解读在胡适红学中的重要地位。
“元妃省亲”对胡适红学的重要性可谓大矣。可以说,今天红学主流派几乎所有的学说,都根源于胡适先生对“元妃省亲”与曹家接驾的认定,正是由于对“元妃省亲”就是隐写曹家接驾的认识为基础,才开始了对曹寅祖孙三代任江宁织造期间事迹的研究,才确立了曹雪芹的作者地位,才创立了所谓的“曹学”。
胡适先生解读“元妃省亲”的方法,恰恰犯了他自己痛诋的“猜笨谜”的弊病,陷入了“附会”的泥潭。他看到《红楼梦》书中赵嬷嬷说甄家当年曾接驾四次,在清史资料中又发现曹家当年确实接驾四次,两者是如此偶合,因此就毫不犹豫地说:看,曹雪芹在写自己家当年的事情!每个认真的读者,只要精心阅读和思考,不难发现胡适先生附会的漏洞。
其一,《红楼梦》书中描写元妃省亲的过程,并非千里迢迢从北京远赴南京,而是从同一城市的宫中到大观园,路上时间不过一两个时辰而已,考虑到当时轿子的行进速度,也就走了十几里路程吧,距离并不远。省亲结束后,元妃并未在大观园居住,而是与祖母和父母依依惜别后,含泪连夜又回到宫中。这与曹家接驾的场面根本不同,康熙皇帝远途跋涉来到南京,长驱三千里,路上需要几十天时间,一两个时辰如何能到达?曹家以织造府作为康熙皇帝的行宫,皇帝在南京期间是住在织造府里的,也不可能连夜又回到北京皇宫。
其二,《红楼梦》书中用于接待元妃省亲的大观园,“芳园筑向帝城西”,可见位置在城市的西边。南京为六朝古都,可以称为“帝城”,但曹家的织造府及其附属的西花园,位置无论如何也谈不到在这个帝城的西面!书中大观园的形势是“芳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既离开红尘滚滚的城市,又与城市相距不远,就在“帝城”西边不远的一个类似世外桃源的地方。曹家的织造府在南京城中,所在位置并非“别红尘”的“仙境”。书中大观园“衔山抱水建来精”,“山水横拖千里外”,园子周边衔山抱水,形势壮阔,这与江宁织造府的形势更是相去甚远,在织造府中,无论如何也看不到横拖千里的“山水”,更看不到高起五云的“楼台”!
其三,《红楼梦》书中王熙凤与赵嬷嬷对话说,甄家接驾四次是“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时候的事,接待的是“太祖”,并非元妃;接驾的是甄家,并非贾家,这四次接驾与元妃省亲根本不是同一时期的事情。王熙凤当时尚未出生,只是听说过,并未亲见,所以感叹自己生晚了。但距离元妃省亲的时间似乎也就是五六十年,不会太久远,因为赵嬷嬷当时“刚记事”、也就是十几岁吧,曾亲自见识过;现在她“七老八十”了,距当时应该有五六十年了,所以只能凭回忆发一大通“罪过可惜”的感慨。康熙皇帝四次南巡驻跸江宁织造府,是前后相继的事情,中间没有几十年的间隔,如果《红楼梦》是借元妃省亲写曹家接驾,时间上根本就不对。假如“元妃省亲”是隐写康熙南巡,那么,就是从康熙第三次南巡的康熙三十八(1699)年上推五六十年,也反推到了1639—1649年之间,这是明清交替时代的事情。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清朝的“太祖皇帝”南巡之事,曹寅的父亲曹玺还在东北和西北领兵打仗,根本没有到江宁织造任上。
其四,有一个很奇怪、也很重要的情节,红学家们很少注意到,就是《红楼梦》作者把“太祖皇帝”巡游比作“舜巡”。这可是大有奥妙的说法!古代舜帝巡视三山五岳,死在了巡游途中,他的湘江边上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哭舜帝的斑斑泪水,染红了湘竹,此竹便由此称为“斑竹”,毛泽东先生诗中曾有过“斑竹一枝千滴泪”的说法可证。如果《红楼梦》作者敢把康熙南巡比作“舜巡”,那简直是诅咒皇帝在巡游中死去,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曹雪芹因为家庭败落,可能对查抄他家的雍正皇帝心存不满,但康熙皇帝对曹家可是恩重如山啊,曹家的富贵荣华可以说都是康熙皇帝给的!曹雪芹怎么能盼望他死在南巡途中呢?
其五,与上一个问题直接相关的,就是林黛玉与她居住的潇湘馆的称谓问题。林黛玉是个尚未破瓜的妙龄少女,为什么要取“潇湘妃子”的别号?须知“潇湘妃子”就是舜帝的妃子娥皇、女英,就是哭红了斑竹的妃子,潇湘馆的景物特点是“窗前也有千竿竹”,竹影在窗纱上摇曳是引发林黛玉伤感的最通常触媒,与“舜巡”、“潇湘妃子”、“爱哭”联系起来思考,其奥妙难道不发人深省么?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红楼梦》中所写的“元妃省亲”,根本不可能是隐写曹家在江宁织造任上接驾四次的事情,也不可能由“元妃省亲”情节来证明《红楼梦》是以曹家旧事为原型创作的,当然更不可能证实曹雪芹的作者身份,胡适红学根本就是建在沙堆上的一座大厦。
胡适先生所附会的《红楼梦》元妃省亲情节是隐写康熙南巡、曹家接驾的传统说法,应该说不攻自破了。《红楼梦》所描写的“元妃省亲”一事,与曹雪芹和他的爷爷曹寅没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红楼梦》根本就不是以曹寅家事为原型创作的。红学界那些关于曹家与雍正朝宫廷斗争关系的附会,那些关于曹家与“阿其那”、“塞思黑”关系的猜测,都与小说《红楼梦》毫无关系。那么,《红楼梦》作者精心描写的元妃省亲,其生活原型究竟是谁、是什么时期的事情呢?
根据笔者考证,《红楼梦》中的元妃省亲情节,确实是隐写的康熙皇帝南巡,但南巡的地点不在南京,而是在杭州;南巡的接驾人也不是曹寅,而是高士奇;进一步说,能够在《红楼梦》中记载元妃省亲这件事情的人当然也不是曹雪芹,而是高士奇的同乡好友洪昇。
现在红学界有些学者,几乎是在有意误导读者,他们几乎把康熙南巡与曹寅接驾四次等同起来,让读者以为康熙到了江南似乎就只到过南京一地,只住在曹寅的织造府一家。这是严重地歪曲历史!康熙南巡前后凡六次,南巡路线都是沿京杭大运河南行,巡幸的地方有扬州、南京、杭州、苏州、绍兴等诸多城市。曹家接驾四次只是康熙皇帝巡视到南京一地的事情,皇帝巡视到其他城市还有别的官员接驾;即使是同一次南巡中,在不同的城市接驾的人也有好多,曹寅只是若干人中的一个。
《红楼梦》中描写的“元妃省亲”过程,与曹寅接驾四次的哪一次过程也不相同,倒是同史料记载的高士奇在杭州接驾一次的过程完全相同。高士奇就是康熙朝那个位高权重的“南书房侍读”,号称“万国金珠供澹人”(高士奇字澹人)的著名人物,他是康熙皇帝的亲近之臣,也可以说是宠臣。蔡元培先生在《〈红楼梦〉索隐》中对这个人有详细考证。康熙朝朝廷党争严重,高士奇是“南党”领袖之一,康熙二十九年,由于以明珠为领袖的“北党”的攻击,高士奇被皇帝解职归里。
高士奇是杭州西溪人,与洪昇是同乡。说来也巧,二人不仅同年生(1645),同年死(1704),还几乎一起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不过在京期间高士奇当了大官,发了大财,洪昇却只当过国子监监生,一个穷学生,没有一官半职,穷得时常断炊。不过二人之间的友谊却历久弥新,保持终生。洪昇在康熙二十八年因为在“国丧”期间聚演《长生殿》,受到朝廷的“斥革”“下狱”处分,康熙二十九年从北京返回故乡杭州,与高士奇返籍时间也在同一年。
康熙皇帝一共南巡六次,其中在洪昇生前南巡四次,分别发生在康熙二十三年、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和四十四年。《红楼梦》通过元妃省亲隐写的这一次接驾,是隐写的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这一次康熙皇帝巡幸到了杭州,驻跸在浙江巡抚衙门特备的行宫里。高士奇闻听皇帝到了杭州,作为当朝老臣、皇帝当年的心腹,提出请皇帝到他的家乡西溪一游,让他尽一尽地主之谊,接驾一次。康熙皇帝高兴地答应了。于是,就有了《红楼梦》书中描写的“元妃省亲”的全过程。
其实,高士奇早就知道了康熙皇帝要再次南巡的消息,为了接待皇帝,他事前做了精心准备,特意修建了接驾的花园——西溪山庄。这个西溪山庄的特点就是竹林茂密,十分清幽。康熙皇帝到了这里后,十分喜欢这里的宁静淡雅,亲自赋诗一首,赞美这里的“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深”,还亲笔为西溪山庄题写了“竹窗”二字。朋友们可以仔细想一想,这个西溪山庄是《红楼梦》中的什么地方呢?相信都能看得出来,这就是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潇湘馆的最大特点,就是“窗前也有千竿竹”,窗前不论昼夜,都有竹影摇曳。为什么《红楼梦》作者单单把潇湘馆称为“有凤来仪”?就因为这里才是接待康熙皇帝的真正场所!
有的朋友可能要问,《红楼梦》中接待元妃的地点是整个大观园,不仅是潇湘馆啊?问得好极了。《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是整个西溪景区,面积很大,高士奇的西溪山庄(也就是潇湘馆的原型)只是其中的一个景点。朋友们有时间,不妨亲自到西溪实地考察一下。今天的西溪,已经被辟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游人正旺。历史上的西溪,从宋朝直到清朝,却是一个都市里的村庄,风景十分秀美、幽静,犹如一个天然少雕饰的妙龄村姑,杭州籍的历代致仕官僚和风雅文人,都愿意到这里来构建别业庵堂,以躲避尘世的喧嚣,做养静的场所。西溪的主要标志性景物,是梅花、翠竹和芦苇,这与《红楼梦》中大观园是完全一致的。
高士奇的西溪山庄今天已经不存在了,其地点今人称作“高庄”,也就是高士奇初建的村庄的意思吧。高庄的附近,有洪府和洪园,这是洪昇的故园,从小的天堂。这里应该是大观园中“怡红院”的原型。洪府洪园是洪的六世祖、明朝成化年间的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洪钟所建。洪家是个“百年望族”,“宋代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孙太保五尚书”(洪家祠堂联)。高士奇接驾时,洪家已经败落,但故宅故园还在,外观上当年的豪阔气势还在。皇帝乘船去高士奇的西溪山庄,要经过西溪的很多景观,皇帝在西溪游览,也要游览这些著名景点,洪府洪园在当地历史悠久,名气很大,应该是游览景点之一。洪升与高士奇关系密切,又是近邻,很可能参与了高士奇的接驾活动,所以能在《红楼梦》中把元妃省亲全过程写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
在高庄、洪园的前面,还有“花坞”,历史上这里香花遍地,香飘十里,是游览西溪必到的景点之一。古人称香花为“蘅芜”(或者“蘼芜”),所以《红楼梦》中把这里称为“蘅芜苑”,让薛宝钗居住。不过今天花坞早已不存在了,被一个很重要的单位占用,人们只能通过史籍和传说来了解当年情况了。
西溪的核心景区中,首推“秋雪庵”,每到秋季,芦花如雪,蔚为壮观,故名。这里历来是游览西溪的首选之地。在《红楼梦》大观园中,作者把这里写成了“芦雪庭”,供探春居住。书中“芦雪庭”也叫“芦雪庵”或“秋爽斋”。湘云在这里烤鹿肉吃,黛玉就曾说“我为芦雪庵一大哭”。“秋雪”和“芦雪”都是秋季芦花如雪的意思,《红楼梦》作者取名还是很尊重原地名的。
秋雪庵附近,有个地名叫“藕香桥”,是游人到秋雪庵的必经之处。这里原来是个竹桥,今天桥已不存,但地名仍在。在藕香桥旁边是著名的曲水庵,庵前的水面中,原来还建有一个四面临水的亭子,叫做“藕香榭”。《红楼梦》作者是原封不动地把以“藕香”二字命名的一桥一榭写在书中的大观园里面,让惜春居住。藕香桥附近,水浅滩多,盛产红菱,古人称这里为“茭芦庵”,在《红楼梦》里,作者把它写成了大观园的“紫菱洲”,让迎春居住。
提醒朋友们注意《红楼梦》书中各景点名称的微妙之处:“潇湘馆”为什么称为“馆”?因为它是皇帝驻跸的馆舍;“怡红院”为什么称为“院”?因为它是洪家庭的府邸;“蘅芜苑”为什么称为“苑”?因为它是一个大花圃;“芦雪庵”(秋爽斋)为什么称为“庵”(“斋”)?因为这里本来就是出家人清静梵修的庵堂,古代读书人喜好借寺庙读书,所以这里也是读书人闭门苦读的好地方;“藕香榭”为什么称为“榭”?因为这里只是一个水中的亭子;“紫菱洲”为什么称为“洲”?因为这里本来就是盛产红菱的洲渚。大观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蓼汀花溆”,其真实原型就在西溪的“蓼汀沙溆”,在《西溪志》上有明确记载。如此等等,洪在《红楼梦》大观园的描写中,忠实地记录了故乡的景色,真是“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啊!
我们不妨再比较一下《红楼梦》大观园与杭州西溪的山水形势。西溪位于杭州西部十里左右,与西湖只隔一道山梁,山南是西湖,山北是西溪,当年西湖很热闹,西溪却很清静。《红楼梦》书中说大观园筑在“帝城西”的一个“仙境别红尘”的地方,杭州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当然可称“帝城”,城西距“红尘”不远的仙境,就是西溪。西溪依山面水,山下面就是转山河,山水的特点是横向的,绵延很长的;我们再来看《红楼梦》书中怎样形容大观园景致:“衔山抱水”,水随山转,正是西溪转山河的特色。“五云中”建有楼台,五云山恰是杭州一座山脉的真实名称。“山水横拖千里外”就更形象了,活脱画出了西溪山水横向分布的典型形势。
康熙皇帝来西溪下轿乘船的地方,后人称为“迎驾桥”至今地名犹存;这里应该就是《红楼梦》中描写元妃登船的地方“蓼汀花溆”。康熙皇帝到达西溪山庄后,看到竹影在西溪山庄的窗上摇曳,心情大为高兴,御笔题写了“竹窗”二字。朋友们可以想一想,《红楼梦》中为什么单单把潇湘馆题名“有凤来仪”,因为这里就是西溪山庄的原型,潇湘馆的竹窗景色,是御笔亲题的,来头大得很!
朋友们注意到《红楼梦》描写大观园省亲灯火辉煌盛景时,那块“石头”说的一段莫名其妙的话么?石头说,自己是被“夹带”着观看到如此盛景的,由此想到了昔日自己在“大荒山”的荒凉,今日经历这般胜景还想作几篇《省亲赋》、《灯火赋》等等。这段话暗含着洪自己的真实经历:高士奇接驾,洪作为一介草民,也是西溪山庄的邻居,确实是被“夹带”着方能观看皇帝巡游场面的;看到如此胜景,洪不由得想起十年前自己由于在京城获罪,被朝廷革去了功名,永远断绝了仕进的道路,痛心疾首跑到京郊盘山(大荒山)去逃禅,夜听虎啸猿啼时的凄凉。做什么《省亲赋》之类,本来就是洪所长,当年在北京,康熙皇帝巡视国子监,洪正在这里读书,曾经写过“一百韵”的五字排律,歌颂皇帝的盛举。这次洪是否又写过歌赋,就无从考究了。话说回来,《红楼梦》的创作,不就是最好的《省亲赋》么?
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扬州、南京、杭州都是必去之地,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你凭什么断定《红楼梦》书中写的就是第三次南巡的场景呢?这是因为,康熙皇帝巡幸中,别的地方都重复去过,惟独到杭州西溪巡幸,只有一次。《红楼梦》记叙的元春省亲场面是如此独特,大观园的景色与西溪完全相同,省亲的过程与康熙巡幸的过程完全相同,与康熙其他次南巡及巡幸其他地方的活动,都有着明显的不同特点。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推论,《红楼梦》描写的就是这一次,也只能是这一次!
西溪面积很大,景点众多,康熙皇帝游览的景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知朋友们注意到没有,《红楼梦》在描写宝玉为大观园题写匾额的场面中,在描写元妃游览大观园的场面中,把姐妹们后来居住的地点都写到了;但是,书中后来又出现了“凸碧堂”、“凹晶馆”等开始并未交代的景点,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些景点当时康熙皇帝未去游览,所以《红楼梦》书中描写元妃省亲场面时也就未做交代。
这些书中开始未交代的景点在西溪也是有原型的:“凸碧堂”的原型应是冯梦祯家的“西溪山堂”,由于建筑的地势相对较高,所以《红楼梦》中命其名曰“凸碧堂”。康熙南巡时,冯梦祯的儿子冯云将(一说孙子冯千秋)在此居住,著名的冯小青被虐待致死的悲惨故事,就是发生在他的家庭中。《红楼梦》中使用了冯小青的著名诗句:“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凹晶馆”的原型,应该是著名文人汪然明的“西溪水阁”。汪然明这个人很豪爽,有“黄衫豪客”的美称,收养或资助过很多落魄文人和漂泊名妓。由于建筑的地势低洼,园中又有个很大的池塘,天光水影,很是清幽。这里是汪然明接待往来文人女史的地方,藏舟楫于池中,客人来此,既可以在池边纳凉,又可以方便登舟驶往西溪其他景点,所以《红楼梦》中命其名为“凹晶馆”。明末著名妓女诗人柳如是与黄皆令,就曾经长期居住在“西溪水阁”中,并经常在此馆的水池边联诗对句,她们的诗作,也由汪然明资助出版。
《红楼梦》书中赵嬷嬷说的甄家接驾四次,王熙凤说的王家准备接驾一次,按时间推算,都不是大清王朝的事情!不是清朝难道是明朝的事情么?也不是,明朝的正德皇帝生前喜好南巡,但时间过于久远了,大概那时候赵嬷嬷她爷爷还没有出生。按时间对应,赵嬷嬷说的五六十年前,应该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时期,但这个可怜的亡国之君,在位时为应付战争整天焦头烂额,从来没跨出过北京一步。所以,《红楼梦》所说的甄家四次接驾也不可能是明朝的事情。
既不是清朝皇帝,又不是明朝皇帝,那么,《红楼梦》作者让赵嬷嬷回忆的这位“仿舜巡”五六次的“太祖皇帝”,究竟指的是谁呢?他只能是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南餍〕 ⒌摹昂牍饣实邸薄:牍饣实壑煊舍拢 浅珈趸实壑煊杉斓奶眯帧<咨昴辏?644)崇祯皇帝吊死在北京煤山前,他的父亲老福王封地洛阳被李自成攻破,被俘的老福王同王宫中所养之鹿一起放进大锅煮成了“肉羹”被农民军吃掉。朱由崧侥幸逃出洛阳,辗转逃往南京。崇祯皇帝殉国后,在马士英和“江北四镇”等军阀拥戴下,朱由崧被拥戴“监国”,随后又登上皇帝宝座,建立了“南明”小朝廷。但他的皇位坐了仅仅一年,就被南下的清朝大军消灭,小朝廷在1645年(顺治二年,亦称弘光元年)便烟消云散了。
这位弘光皇帝很不争气,在历史上口碑不好,是位“英雄气少,儿女情多”的昏庸皇帝。他在位期间热中于到处游玩,所游之处多为秦淮河畔的青楼楚馆,或者是大臣马士英、阮大钺、王铎的府邸花园,他的口号是“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整天以听曲、看戏、喝酒、宣淫为能事。马士英、阮大钺、王铎等权臣,为了迎合这位“弘光皇帝”的嗜好,家中都备有十分出色的戏班子,以便皇帝随时前来观演。弘光皇帝到大臣家中饮酒看戏在当时是常事,次数远不止四次。他每次巡游到大臣府中,其奢华情景正如《红楼梦》中所说,“银子成了土泥”,什么东西都“堆山塞海”的,大臣们也不过是“拿皇帝的银子往皇帝身上花”而已。
朋友们注意,《红楼梦》作者用词是很讲究分寸的,把这个热中巡游的弘光皇帝称为“太祖”。什么是“太祖”?就是每个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如唐太祖、宋太祖、明太祖等。清朝的顺治皇帝称“世祖”,康熙皇帝称“圣祖”,都不是“太祖”,明朝的太祖朱元璋此时早死了三百年了,此时可以称太祖的,勉强只有这个弘光皇帝!南明时期在历史纪元方面很微妙,因为明朝从崇祯皇帝殉国的1644年(明纪元崇祯十七年,清纪元顺治元年,干支纪年为甲申)就宣告灭亡了,南明朝廷建立于1645年,朱由崧“监国”期间称这一年为“崇祯十八年”,当上皇帝后又改元“弘光元年”。清朝不承认南明朝廷是明朝的延续,正史中称 1645年为“顺治二年”,根本就没有什么“崇祯十八年”和“弘光元年”。那么,南明纪元就从历史中消失了。这个正史根本不承认纪元的小朝廷的开国之君,也只好算作一个新王朝的开国“太祖”了。不过,这个“太祖”既是开国之君,也是亡国之君,充其量只当了一年半壁江山的“太祖”皇帝。
再请朋友们注意,《红楼梦》作者说这个“太祖皇帝”的巡游是“仿舜巡”,不是“南巡”。“南巡”是指从北京出发巡视江南的意思,有特指;而“舜巡”则是巡视五岳,方位是四面八方。弘光皇帝“仿舜巡”则是仿照舜帝巡视四方,也不独是“南巡”一个方向。“舜帝”死在南巡途中,弘光皇帝也是遨游未毕,就亡国被俘,惨遭杀头了。所以《红楼梦》作者说这个“太祖皇帝”“仿舜巡”,并非歌颂他像尧舜一样英明,而是曲折交代他在巡游的纸迷金醉中突然亡国死去。
前面交代过,《红楼梦》作者莫名其妙地让潇湘馆别称“有凤来仪”,让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让她的哭泣总是同竹子联系在一起,隐含的意思就是像娥皇女英哭舜帝哭红了斑竹那样,悲悼这位“仿舜巡”的“太祖皇帝”。《红楼梦》作者著此书,有深刻的悼明反清意图。作者在依照康熙南巡场面描写元春省亲的同时,一手二牍,一声两歌,隐写了南明皇帝因为巡游等骄奢淫逸行为而亡国的教训,同时也表达了对康熙皇帝南巡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不满情绪。
《红楼梦》是一部既写家难、又写国仇的作品。作者洪昇的家庭在明朝是个百年望族,由于改朝换代的原因,其家族彻底败落了。洪昇著书过程中,对“家难”是明写,对“国仇”则是暗写,其不得已的苦衷不难理解。书中描写的那些家庭内部尔虞我诈“窝里斗”、最后被朝廷抄家、“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故事,就是洪昇家败亡的真实记录,笔者对此有详细考证。这样家庭出身的洪昇,内心深处有强烈的遗民情结,对祖先“赫赫扬扬”一百多年的明朝是既留恋,又惋惜。这样,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笔触就自然不自然地写到明朝上面去了。
朋友们可能注意到了,《红楼梦》中的好多地名、官位名称,都使用的明朝特有名称。例如,把南京称为“应天府”,把北京称为“长安大都”,都是明朝的叫法,“兰台寺大夫”、“都统制”,都是明朝特有的官位。王熙凤的父亲升了“九省都统制”,可是南明时期的特有提法,因为南明时期只统治着江南九省,“九省都统制”几乎就是南明王朝的总管了。书中王熙凤说王家过去曾经总管过“各国朝贡”事情,却又说管辖的是粤闽滇浙四省,这四省当时都是在南明政权管辖范围的九省之内。书中甄家的家长名叫甄应嘉,官职是“金陵体仁院大总裁”,明显是隐写南明小朝廷之当政高官。甄家“坏了事”的隐喻,应该是指南明政权之覆亡。《红楼梦》作者特别爱明里暗里使用“明”字,出宫的太监,叫做“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修建大观园的设计建造者,是“老明公山子野”,等等。“戴权”是大权的意思,宦官权利熏天的时代,是明朝后期,魏忠贤官居“九千岁”就是明证。南明小朝廷时期,宫内田姓总管太监(大明宫总管戴全的原型),与马士英、阮大钺等权臣勾结,卖官鬻爵,权势也大得很。到了清朝,朝廷对宦官管得很严,宦官敢于干预朝政或擅自出宫,地方官府可以就地正法,宦官一直是很规矩的。至于李莲英一类,是清朝末期的事情,清朝前期、中期,绝对没有权利无边的宦官。“大明宫”是唐朝的宫殿名称,《红楼梦》不可能写唐朝,所以是有意借用这个名称,突出“大明”的年代意义。书中的戴权,公然出宫招摇撞骗,公开把“龙禁尉”职位卖了两千两银子,这也足以证明只能是南明时期的事情。
我们再来看书中元妃的谜语:“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这不可能是形容康熙皇帝的,因为康熙在位六十年,是中国封建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这个谜语影射的应是弘光皇帝,因为他只当了可怜的一年皇帝,龙椅还没坐热,就灰飞烟灭了,正如爆竹一声!
第二节 秦可卿大出殡
《红楼梦》书中“天香楼”是祭奠秦可卿死亡“另设一奠”的场所。一说到“天香楼”,人们就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她在这里与老公公偷情“爬灰”,联想到秦可卿扑朔迷离的“上吊”场所,联想到她的风光无限的“大出殡”。
秦可卿身上的谜太多了。人死了,却不知道怎么死的。据书中描写,死前她似乎病了一年多,始终没诊断清楚是什么病;婶子凤姐来探病,发现她瘦得都脱了相了。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生病?由病而死,似乎再正常不过了。但奇怪的是,太虚幻境的册子中,她的画面却是“一个美人悬梁自尽”,所配的判词又说:“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由此看来,她的死似乎与“淫”字沾上了关系,并非自然死亡。
秦可卿的丧钟敲响之后,有人怀念,有人悲痛,奇怪的是,全府上下人等,居然都感到“纳罕”。什么是“纳罕”?“纳罕”就是感到奇怪、怀疑。他们为何奇怪?他们怀疑什么?作者没有说。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秦可卿死了,幸不幸自己知道,生者的不幸感表现得却是淋漓尽致、五花八门!首先是老公公贾珍,悲痛得如丧考妣,居然“哭得像泪人儿一般”;而老婆婆尤氏,却“犯了心口疼”,躺在屋里不出来;她的丈夫贾蓉,弟弟秦钟,又似乎与死者无关,表现得全无心肝。其次是两个丫鬟,一个触柱身亡,跟随死者的灵魂走了;另一个认为义女,跟随死者的尸体走了。即使主仆情深,也不不至于如此啊?她们有什么隐情呢?作者没说。
最奇怪的是宝玉,从年龄上说,秦可卿比他大得多,从关系上说,秦可卿是他的侄儿媳妇,他们之间绝对不可能有什么暧昧关系,但宝玉听到她的死讯,居然心口一热,吐出来一口鲜血!自己还辩解“血不归经”,没有关系。
秦可卿死了,贾珍要尽其所有为儿媳风光发丧,一再告诉主持发丧的凤姐,不要替我省着!于是,花重金买来一个“龙禁尉”虚名,只是为了题写丧主;请了和尚道士做四十九天法事,还在“天香楼”另设一奠;棺材用了“坏了事的王爷”的绝对上等“板儿”;异乎寻常的大出殡,从宁府到家庙铁槛寺,一路上布置得“像压地银山一样”!
一个小辈的丧事,正常说,丈夫贾蓉、弟弟秦钟等去送葬就可以了,但秦可卿出殡却一反常规,贾赦、贾政等爷爷公公,老公公贾珍,叔公公宝玉,都随灵去了,真怀疑他们怎么能弄得“压地银山一般”,按照中国古来的风俗,长辈为儿孙穿孝岂不乱伦?更风光的是,各家王公贵族,皆沿途搭棚祭拜,北静王居然亲自“路祭”,并谦逊地为死者让路。
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秦可卿的丈夫贾蓉、弟弟秦钟,大出殡时,本应是最悲痛的人,事实却恰好相反!贾蓉整个过程没说一句话,没出一次面;秦钟竟然跑到馒头庵,去会情人智能,干“警幻所训之事”!被宝玉现场抓住,还要晚上“细细算账”。
贾府姑娘媳妇众多,秦可卿是长房长孙媳妇,又是家中“第一得力的人”,地位显赫。就是这个显赫之人,一生却不清不白,糊糊涂涂!宁府的少主妇,按当时风俗,本应门当户对,出身名门望族,事实却不然。他的娘家老爹,只是一个穷馊馊的“营缮郎”。这也罢了,也许贾珍是个“反潮流”人物,没这些讲究,但秦可卿的来历又大成问题,居然是从“养生堂”抱养的!究竟是私生子还是穷人抛弃的女婴,作者没交代。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出身贫苦的秦可卿,应该能干、节俭、朴素,但事实又恰好相反,仅从她的卧室,就可以看出她的极度奢华庸俗。屋里摆满了什么赵飞燕跳掌中舞用过的铜盘,安禄山掷伤杨贵妃乳房的木瓜,如此等等。这哪里是一个少妇的卧室,分明一个摆满道具的舞台!
秦可卿是否有作风问题,没有过硬证据,不敢妄断。但她在“太虚幻境”中,以“兼美”的身份,与小叔公公宝玉“柔情缱绻,难解难分”,却是事实。那个莫名其妙的“警幻仙姑”,受宁荣二公重托,为了引导宝玉走“仕途经济”正途,居然匪夷所思地用小名“可卿”的妹妹“兼美”,去勾引宝玉干“儿女之事”。这个“兼美”,其形象风度,“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婉转风流,则又如黛玉”。等于说,宝玉拥有了可卿,就等于天下美色尽收,环肥燕瘦,尽在怀中,这是何等的艳福!
《红楼梦》中有宝玉、黛玉、宝钗、湘云那么多比秦可卿重要得多的人物,红学家们都没有为他们搞出什么“玉学”、“钗学”、“湘学”,却独独为秦可卿开创了一门“秦学”。秦可卿在天之灵,不论有多少委屈,也可以安息了。
我们不得不佩服脂砚斋他老人家,是他(或她)最先发现了《红楼梦》书中秦可卿的可疑之处,指出作者的大笔,似乎不应该写出秦可卿卧室那些俗艳的文字,他也不知道作者为
什么这么写,老老实实地告诉我们,作者是否“别有所属,余所不知”。
为“秦学”的问世,红学家们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他们根据脂砚斋批语透露的,《红楼梦》在秦可卿身上,删去了“四五页”,这些页的内容,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其中有“遗簪”、“更衣”的情节。于是乎,就展开了丰富想象,把“遗簪”、“更衣”描绘成秦可卿与老公公贾珍,在天香楼上柔情缱绻,头上的簪子掉了,被老婆婆尤氏拾到,抓了现行。秦可卿无地自容,偷偷在天香楼悬梁自尽了。又把这些同焦大太爷的一顿混骂联系起来,更坐实了贾珍、秦可卿“扒灰”的罪名。电视剧《红楼梦》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拍摄的,看了美感全无,令人作呕!
平心而论,对“秦学”贡献最大的,当数刘心武先生。刘心武先生的“新秦学”要点有三,一是秦可卿的原型,是“削爵亲王”、也就是废太子允的女儿。东宫失势后,江南织造曹家收留了这个女儿,后来给儿子当了媳妇;二是曹家后来之所以被朝廷查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收留了“废太子”的女儿;三是刘心武先生还对《红楼梦》中公媳畸恋寄予了深切同情,为他们找了好多美丽的借口。
今年初,红学界展开了一场“群殴”刘心武,痛批“秦学”的风暴,“秦学”是否被批倒批臭,不得而知,但秦可卿之谜仍然未鲜,却是不争之事实。
其实,秦可卿根本不是一个依照生活原型创作的人物,而是一个象征性人物,如果找对了《红楼梦》作者,秦可卿之谜便可迎刃而解。
《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康熙朝的大文学家洪昇,就是那个创作了中国传统戏曲高峰之作《长生殿》的情种!“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昇在康熙二十八年,历经十年辛苦,三易其稿,写出了《长生殿》传奇。一经演出,立即轰动京城,“缠头”为之猛增。在这年中秋佟皇后“国丧”期间,戏班为了感谢洪昇,为他“聚演”《长生殿》,被人告发,官府断定为“大不敬”,结果洪昇被革去功名,逮捕下狱。洪昇的一生,成也《长生殿》,败也《长生殿》,他就是怀着爱恨交织的心情,在《红楼梦》中写下了秦可卿的故事,目的就是为了抒发自己对《长生殿》的感情,并暗示《红楼梦》与《长生殿》作者是一个人。
其实,在《红楼梦》中,这种暗示比比皆是,第五回回前诗中:“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孽人”,回后诗中:“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这个“千古风流”、“千古情人”说的都是作者自己,自己在《红楼梦》中写的太虚幻境之“幽梦”,也就是“华胥境”,是谁“幻入”的呢,“同谁近”呢?就是自己这个情种和代表作《长生殿》!
在《红楼梦》中,洪昇经常眼睛盯着秦可卿形象,口里却说着自己的话。比如,太虚幻境中秦可卿的曲子《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萁裘颓坠皆从敬,造衅开端实在宁,宿孽总因情。”第一句就是描写“败家”的景象,怎么导致败家的呢?因为“擅风情,秉月貌”,注意这个“擅”字和“秉”字,都是动词,不会是说书中人物,只会是说作者自己。书中哪个女人漂亮,是自己“擅”的“秉”的呢?只能是作者描写的。其后进一步解释,你们说我写情淫之书是“萁裘颓坠”的不肖子,其实在荒淫无耻方面“造衅开端”的就是你们皇家。注意这个“敬”字,它是针对洪昇的“大不敬”罪名写的,用字很险。
前面说过,洪昇创作《长生殿》三易其稿,为什么这么频繁修改呢?就是因为根据朋友毛玉斯的建议,“尽删太真秽事”,删去了初稿、二稿中杨贵妃与安禄山秽乱宫廷、李白为杨贵妃写“清平三绝”等有损杨贵妃形象的情节,把杨贵妃写成了一个纯情的种子。作者在《红楼梦》中创作秦可卿形象的过程也是如此,先是把她写成了一个淫乱的少妇,后又改成今天的形象。书中留下一些淫秽的痕迹,很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目的是使读者体味出《红楼梦》与《长生殿》的创作过程吻合。《红楼梦》中的秦钟,原型就是毛玉斯,洪昇把他写成秦可卿的弟弟,让他的名字与“情钟”谐音,并让秦可卿成了抱养的弃儿。试想,秦可卿死了,关他屁事,所以他并不耽误送葬期间“得趣馒头庵”。
洪昇一生与杨贵妃结下了不解之缘,为歌颂她而成名,为歌颂她而获罪,为歌颂她而破家,最后还为歌颂她而死亡。康熙四十三年,洪昇到江宁织造府上,畅演了三天《长生殿》,归家途中,酒后失足落水,一代文豪,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文学生涯!时人悼念洪昇的诗句中,有“葬身鱼腹恨如何”,“太真生共可怜宵”,说的就是这段经历。非常巧合,洪昇死的这天,正是杨贵妃的生日,也正是李杨二人谱制“霓裳羽衣曲”的日子!可能是杨玉环为了感谢洪昇,召他回到月宫“天香楼”了吧。
其实,细心的读者不难感到,在《红楼梦》书中,秦可卿与其他人物不同,她并没有生活中的原型,只是一个象征性人物。她和她的故事,都暗暗隐指《长生殿》及其作者的遭遇。
秦可卿的形象,应该是暗隐杨贵妃,所以她在《红楼梦》中不像其他主角有生活原型,而是“来历不明”,被写成“养生堂”中抱养来的。杨贵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人,又极为聪明,能歌善舞,制曲高明,所以,在《红楼梦》中,作者让她成为兼具聪明美丽的“兼美”。《红楼梦》中常常用赵飞燕、杨贵妃比喻黛玉、宝钗,环肥燕瘦,各有风致,兼二者之美,其美可知。杨贵妃入宫前,原来是寿王妃、唐明皇李隆基的儿媳妇,后来被公爹纳为贵妃,所以,《红楼梦》书中隐隐约约写了她与公爹有不正当关系。《长生殿》中杨贵妃缢死马嵬坡后,她的两个侍女念奴和永新,一个自杀殉葬,一个守墓看坟,后又流亡金陵。所以,《红楼梦》中也让秦可卿的两个丫鬟,一个触柱而亡,一个做义女伴灵。所写这些,无非让读者在她身上看出杨贵妃的影子而已,并没有什么深意。
《红楼梦》书中的贾宝玉,当然是作者自况。作者让他与秦可卿在“太虚幻境”中“柔情缱绻”、“做儿女之事”,无非就是暗示自己是从描写杨贵妃开始,走上言情文学道路的。“太虚”是古人对月亮的代称,在《长生殿》中,李杨的爱情归宿就在月宫。古代传说,月亮上有飘香的桂树,所以桂树又称“天香”,“天香楼”也不过是月宫的代指而已。宝玉在“太虚幻境”与“兼美”携手出游时,不幸被夜叉鬼扯下“迷津”,情急之下大喊“可卿救我”!暗示的就是自己因《长生殿》获罪,被朝廷斥革下狱、万劫不复的悲惨遭遇。书中宝玉听到秦可卿死讯,莫名其妙地吐血,暗示的正是康熙二十八年《长生殿》的遭遇,遭此打击,作者洪昇焉能不口吐鲜血!
秦可卿大出殡,暗示的是康熙二十八年佟皇后“国丧”,洪昇就是这个时候因为非时演剧而终生倒霉的,对此创巨痛深,刻骨铭心!“遗簪”、“更衣”就是《长生殿》中杨贵妃缢死时“娥眉婉转”的场景,杨贵妃是用白绫悬梁而死的,《红楼梦》中就让秦可卿悬梁自缢。《红楼梦》中天香楼是宁府戏楼,古代戏楼是开敞式的,不会真的有公媳幽会,掉了簪子让婆婆拣到的事情。杨贵妃是贵妃,康熙皇帝的佟皇后是死前一天方才被册封为皇后,以前身份也是“皇贵妃”。佟皇死时,年龄是三十一岁,与秦可卿相同,所以书中写她“享强寿”。所谓“强寿”,即年龄四十而死,三十多岁死亡,古人为了面子,避讳夭亡的口实,也可以勉强算“享强寿”!皇家出殡,当然是“压地银山”般气魄,当然王公贵族都要去送葬、路祭。《红楼梦》中描写的大出殡,实际上是“国丧”场面,让贾府赦、政、珍等人都去送葬,也是合乎情理的。
洪昇因《长生殿》罹祸,原因仅仅是非时演出这么简单么?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长生殿》写帝王家的爱情,写皇帝“占了情场,弥了朝纲”,康熙皇帝看了之后,以为“心存讽刺”,一怒之下,寻个借口加以封杀!洪昇的朋友李孚青,看出了这一点,赠洪昇诗中说:“桂子飘香是祸胎”。“桂子飘香”就是“天香楼”,就是《长生殿》,含义十分清楚。洪昇写大出殡,其实也是暗示《长生殿》罹祸的时间。康熙二十八年,佟皇后病逝,皇家国葬,当然是大出殡!洪昇聚演《长生殿》获罪的时间是中秋,正是桂子飘香的季节,这也应该是洪昇用“天香楼”透露这件公案时间背景的原因之一。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段秦可卿的“判词”,不知难倒了多少红学家!其实很简单,前两句说的是,我这个情种,与李杨情事相逢,必然写出宣扬情淫的作品。注意,《红楼梦》作者并不把“淫”字视为什么见不得人的话,他公然说宝玉是“天下古今第一大淫人”。洪昇本人就是言情戏曲创作的最高手,这样自况,可见十分自负。洪昇因为被革去功名,造成洪家永远败落,不得复兴,所以终生背负着“不肖”的罪名。后两句说的就是为自己辩解的话,你们说“不肖子弟”是我吗?其实最先“造衅开端的”,是宁府,是你们皇家,秦可卿与佟后,就是皇家的贵妃嘛!
第三节 三春四艳
《红楼梦》中的好多谜语至今无解,譬如荣国府中,宝玉的亲姐妹和堂姐妹一共四个: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谐音为“原应叹息”,意为红颜薄命。但是,明明四个姐妹的名字都用春字,作者为什么屡次使用“三春”的概念?什么“三春争即初春景”,“三春去后诸芳尽”,“勘破三春景不长”,难道还有一个“景长”的另外一春么?
《红楼梦》书中的元春是宝玉长姊,比宝玉年长二十多岁,名为姊弟,感情如同母子。王夫人的肚子确实神奇,居然能生出如此两个长女幼子,实在罕见。对《红楼梦》中元春的判词,至今无人能解:“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二十年”指的是什么时间?其中有什么是非?难道“三春”都要进宫当娘娘去“争及初春景”么?从书中看探春似有可能,迎春、惜春绝没有这个迹象啊?判词中究竟是“虎兔相逢”还是“虎兕相逢”至今也争论不休,这个“相逢”表示的是时间概念么?
迎春号称“二木头”,为人软弱善良。她的判词也很奇怪:“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用迎春婚后被孙绍祖虐待而死似乎能解释得过去,但“子系”两字着实有点奇怪,说的是迎春还是孙绍祖?孙绍祖在虐死迎春前,未闻有什么“得志”的事,娶个媳妇稀松平常,也谈不到“得志”啊,更不是因为“得志”才虐待迎春的啊?
探春是朵带刺的玫瑰,有才能,也有志气、骨气。她的判词是“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红学界都解释为探春远嫁,但也有说不通的地方。这个“末世”是家族的末世还是国家朝廷的末世?坐着大船远嫁“三千里”,这是什么地方啊?“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难道永无见面之可能了么?
惜春的性格既老实又固执,后来的结果是出家,这一点没有疑问。但惜春的判词却大有疑问:“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不是“三春争及初春景”么,怎么又“勘破三春景不长”了?究竟什么是“三春景不长”?“三春”是她的亲姐妹么?其中的探春之“景”不是挺长的么?
《红楼梦》中好多女儿的事迹命运,用判词、曲子的说法都无法解释,不止是荣府四春,就连钗、黛、湘、可卿、凤姐、妙玉等人的判词、曲子,都有说不通的地方。红学家们不明就里,研究中也只好葫芦提应付了事。怎么样能解释通呢?看来仅从书中字面是难以解释通的,必须搞清楚《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
《红楼梦》作品虽然是以洪昇家族和“蕉园”姐妹为原型创作的,但作者为了写出心中的兴亡感叹,大量借用了南明背景,使作品的底色打上了深刻的南明印迹。作品故事中选取了很多表现南明小朝廷“风云气少,儿女情多”的人和事。荣府中“三春”、“四艳”所影射的,未必是什么弱女子,而是最有背景意义的重要人和事。当时最重要的人和事,大概莫过于南明小朝廷的“三帝一监国”了,正是所谓的“三春”、“四艳”!
所谓“三春”,代表的正是“三帝”,也就是福王政权的弘光帝,桂王政权的永历帝,唐王政权的隆武帝。再加一个监国的鲁王,恰恰组成了红楼“四艳”!“红楼”的红字,可以指代朱明的“朱”字,“红楼”既可以指富室闺阁,也可以代指青楼楚馆,还可以代指大内皇宫。碧瓦红墙的皇宫,在古代文人笔下,往往用红楼表示。
元春影射的是南明福王组建的弘光政权。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抗清义士夏完淳讽喻弘光政权的诗:“二十年来事已非,不开画阁锁芳菲。哪堪两院无人到,独对三春有燕飞。”朋友们看出来没有?《红楼梦》中元春的判词,应该就是根据这首诗幻化出来的。这首诗是指斥南明政权在大敌当前之际,还醉生梦死、歌舞升平的。“二十年来事已非”说的是南明三帝延续了二十来年,至今已面目全非,不可收拾了;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不开画阁锁芳菲”,就像陈后主和南唐二帝一样,沉溺于风月情场中;致使南京的歌舞酒楼和红楼妓馆一时繁荣。那句“独对三春有燕飞”很有隐曲,“三春”显然是借指南明三帝,“燕飞”又是什么呢?是用汉代的赵飞燕代指皇妃么?显然不是。
朋友们可以回忆一下,《红楼梦》中姐妹们咏柳絮时,黛玉的《唐多令》起句是“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对此红学界一般都解释为苏州的“百花洲”和徐州北部的“燕子楼”,白居易曾有《燕子楼三首并序》歌颂之。表面上看似乎不无道理,但《红楼梦》写的是金陵旧事,其典还应该出自南京为是。南京过去确有“百花洲”,地处钞库街小西湖附近,是文人仕女经常游玩的地方。传奇《桃花扇》中,李香君就曾“燕子楼中人卧病,灯昏被冷有谁知”?可见南京亦有燕子楼。林黛玉“葬花词”中“青灯照壁人初谁,冷雨敲窗被未温”诗句的出处也似乎在这里。扯了这么远,无非是解释夏完淳的诗,事实上是指斥南明君臣在南京“百花洲”、“燕子楼”一类地方歌舞升平,以致国事不可收拾。南明时君臣最流行观看的传奇是阮大钺所创作的《春灯谜》、《燕子笺》,夏诗所说的“燕飞”,似乎与此也不无关系。
再回到《红楼梦》中元妃的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显然是辩的南明三帝“二十年”的“是非”;“三春争即初春景”是说三个小朝廷“争”当南明小皇帝,“初春”即“元春”,即第一个当上小皇帝的弘光帝;“虎兕相逢大梦归”,说的是清军下江南后,南明三个政权先后都迅速垮台,复兴明朝变成了一场清秋大梦!“虎兕相逢”来源于吴梅村的诗句“前有猛虎后苍兕”,吴诗指的是宁古塔地方景象;宁古塔位于今天黑龙江省宁安市,是清朝满族的发祥地和故都,用“虎兕相逢”代指凶恶的满清军队,是十分贴切的。
让我们再来分析《红楼梦》书中元春做的一首谜语:“身如束帛气如雷,能使妖魔胆尽摧,一声震得人才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是爆竹。这个弘光皇帝,坐上龙椅不到一年就亡国了,用爆竹谜语来形容南明政权的迅速败亡,恰当极了。
《红楼梦》中的迎春,影射的应该是桂王建立的永历政权。“子系中山狼”的“子系”是一个繁体的孙字,代指永历政权中野心勃勃、大权独揽的孙可望。孙可望原来是张献忠的部将,张献忠失败后,他又笼络永历皇帝,扯起反清复明的旗号。孙可望为人跋扈,永历帝无兵无将,确实受了孙可望许多折磨,正所谓遭遇了“中山狼”行径。后来孙可望又投降了清军,导致永历帝被吴三桂擒拿在缅甸,勒死在昆明,一命呜呼赴黄粱了。
《红楼梦》中的探春,影射的应该是唐王建立的隆武政权。隆武帝是个颇思有所作为的皇帝,他同其他南明小皇帝不同,有点卧薪尝胆、壮志恢复的志气,正所谓“才自清明志自高”。他曾经对明朝延续了近百年的“党争”痛加整顿;他自己比较注意刻苦节俭地生活,也比较关心民众的生活疾苦;他曾经亲率军队出征浙闽清军。但由于受制于郑芝龙父子,壮志难酬,最后在长汀被清军俘获,全家一起壮烈殉国了,也正所谓“生于末世运偏消”。
《红楼梦》中说探春远嫁海外,“清明涕送江边望”,是有真实根据的。隆武政权依托的是郑芝龙的军队,郑芝龙降清后,这支军队由郑成功统领,盘踞在金门、厦门一带,进而收复了台湾。在此期间,还曾联络鲁王政权张煌言的水师,几次打进长江,兵临南京城下,一度曾吓得顺治皇帝要逃回东北老家。
江南遗民对郑氏水师的盼望,正所谓“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红楼梦》中宝琴所说的“真真国”,应该暗指的台湾;女孩子诗中“岛云蒸大海,峦气接丛林”就是典型的台湾景色;“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说的也是江南和台湾抗清力量声气相求的实情。《红楼梦》创作初期,是以柳如是为女主人公原型的。柳如是和她的丈夫钱谦益,晚年之所以长住“红豆庄”,原因就是这里临江近海,便于同义军水师联络。柳如是曾经亲往崇明劳师,同张煌言水师中的娘子军很是亲热。后来这些娘子军全部战死在崇明,这似乎就是《红楼梦》中描写“林四娘”和她的女兵的根据之一。当然山东青州发生的林四娘的故事也有史料支持,此事发生的时间是顺治二年,也正是南明弘光元年;不过这个林四娘只是一个死于战乱的宫女,并没有那些驰骋沙场的英勇事迹。《红楼梦》作者用两个故事合成一个全新的林四娘形象,是小说创作常见的伎俩。
《红楼梦》中以浓墨重彩描写了“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的故事,所谓“除宿弊”,应该是影射唐王打击“党争”,消除内部纷争,团结抗清的事迹;所谓“兴利”,也似乎是影射唐王关心民众生活,节俭朝廷开支,注意积累抗清所需财富的事迹。探春理家时,帮助她的是宝钗。如前所述,宝钗的原型也是柳如是。柳如是曾把自己一生积攒的首饰,慷慨捐赠给义军,用于装备“八百罗汉”。《红楼梦》中的“时宝钗小惠全大体”,大概就是影射的这件事情。
《红楼梦》中的惜春,影射的似乎是鲁王监国政权。鲁王始终没有称帝,一直是监国身份,所以《红楼梦》中没有让惜春进入“三春”的行列。《红楼梦》作者为什么要以“春”字代指皇帝?应该是从《春秋》的“春王正月”而来。鲁王后期,三个南明皇帝接连失败被杀了,正所谓“勘破三春景不长”。鲁王自己的军队也大部被清军消灭,只率残部逃到福建沿海苟延残喘,最后几乎只剩下孤家寡人,每天只好在海岛上孤独地以拜佛念经为事了,这也正是“独卧青灯古佛旁”的结果。鲁王一直没有被俘,最后孤独凄惨地病死在金门岛上一座破庙里,这个金门岛就是今天台湾政权盘踞的金门,至今鲁王坟墓犹在,可惜几乎无人凭吊了。
第四节 木石前盟
说到《红楼梦》中甄士隐那个可怜的女儿“甄英莲”(后改名“香菱”),就令人不由得联想到陈寅恪大师《柳如是别传》中的那个“影怜”,读音完全相同。英莲后改名“香菱”,又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湘灵”谐音,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么?循此思路搜罗史料,细加厘剔,就会发现了一系列令人目瞪口呆的巧合:《红楼梦》通篇故事,与这个“湘
灵”、“影怜”还真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湘灵”的问题,另行探讨,这里主要研究这个“影怜”。“影怜”何许人也?她就是那个著名的风尘才女柳如是。柳如是何许人也,恐怕不会像武则天、慈禧太后那样,为今天的人们所熟悉。但在明末清初那段天翻地覆的日子里,她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江南艳妓、尚书夫人、风尘诗人、爱国侠女,集万种风流、千般才情于一身的响当当“花王”名流!
根据陈寅烙先生考证,柳如是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逝世于清康熙三年(1655),年仅四十七岁。她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改朝换代的动荡中度过的,饱尝了妓女的辛酸,也经历了贵夫人的荣耀;遭遇了战乱的痛苦,也显示了反抗的光辉;创作了辉耀千古的诗歌,也落得个投缳自尽的悲剧下场。
“影怜”本姓杨,名云娟,至今我们也无法知道她的出生地和家庭情况,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她从小就被卖进妓院做了侍女,家乡父母一概不知,有人根据她的口音,猜测她是浙江嘉兴人。明崇祯二年(1629),刚刚十二岁的云娟,被罢职的宰相、江苏吴江豪门周道登买去做妾,改名为朝云——与宋朝苏东坡的侍妾同名。崇祯四年(1631)末,由于家庭中别人的挑唆,刚刚十四岁的朝云又被周家赶了出来,卖到苏州妓院,从此踏上了茫茫风尘之路。
此时的云娟(朝云),已经摆脱了满身稚气,出落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美人”。在苏州,云娟逐渐艳帜高张,声价日隆。为了摆脱对昔日痛苦的回忆,按照唐朝大诗人李商隐(义山)的诗句“对影闻声已可怜”,为自己改名“影怜”。在周府做妾时,受周道登影响,影怜学到了一些吟诗绘画的本领;坠入风尘后,由于影怜同名士交往日多,逐渐学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女诗人!
风尘中的妓女,都有强烈的从良愿望,杨影怜当然也不例外,在送旧迎新的悲惨生活中,她也不断地寻觅着自己人生的最终归宿。影怜年轻、漂亮、知书达理、风度翩翩,根本看不起那些声色犬马、碌碌无为的凡夫俗子,她要为自己找一个有真才学、真性情,与她性相近、情相投的饱学之士寄托终身。然而,风尘女子要想寻觅到称心的人生知己是何其困难。
一个绝好的机会向杨影怜招手了。崇祯五年(1632)十一月初七,在松江名士、当代大儒陈继儒(眉子)庆祝七十五寿辰的“佘山大会”上,一个让她魂牵梦绕、牵挂终生的人,不期然来到她的身边。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子龙。陈子龙(1608——1646)字卧子,号大樽,松江县人。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才华,文武兼备,学识超群,胸怀大志,慷慨激昂,与几个情投意合的年轻志士,组织了一个诗社——几社,陈子龙自然成了几社领袖。在佘山大会上,陈子龙出尽风头,杨影怜也一鸣惊人,那种传统的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在两个人的身上发生了。杨影怜从此成了几社中惟一的女成员,与陈子龙和其他几社青年英俊时相酬唱,两个人几经缠绵相思,终于同居了。
他们爱情的小巢就设在松江城南门外南园的“小红楼”里,这是陈子龙向朋友借来的一处空闲别业,既作为几社的聚会场所,也作为陈杨的鸳鸯爱巢。那些日子里影怜是多么快活啊,白天她同子龙及朋友们纵情游玩酬唱,晚上与自己心爱的人如胶似漆。愤怒出诗人,爱情更出诗人,这一时期,陈杨二人都展示出了惊人的才华,创作了大量流芳后世的作品,其中最令人振聋发聩的作品,竟是杨影怜歌颂自己情人陈子龙的《男洛神赋》!大家都知道曹子建著名的《洛神赋》,有几人知道,在中国文学史上,居然还有一篇与之媲美对应的由女诗人创作的《男洛神赋》,真可谓石破天惊!
然而,陈子龙毕竟有他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妻子,自己的难言之隐,他要投入到扶助大厦将倾的事业中去,不可能长期沉溺与卿卿我我。两个人同居了两年之后,崇祯八年(1635),杨影怜神色黯然,痛苦地离开了小红楼。
分手后,陈杨二人的爱情之火不仅没有熄灭,反而在两地相思中越燃越旺了。两个人都写出了大量思念歌颂小红楼的诗作。杨影怜无时无刻不想到“醒时恼见小红楼”,贯穿了她的整个后半生。陈子龙也在天南地北怀念“角声初到小红楼”,直到英勇殉国。他在《春日早起》诗中写道:“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这是《红楼梦》名字最直接、最可靠的出处。
杨影怜变得多愁善感起来,用陈子龙赠给她的诗说,就是“风风雨雨能痛哭”。看到月缺花残春尽,她要伤感;想到壮士拼杀疆场,她要落泪;亲历悲惨命运风尘女子的坟墓,她的眼泪更像断线珍珠一样,尽情地流淌。同心上人陈子龙分手后,陈杨二人分别整理出版了自己在小红楼中的诗作,杨影怜命名自己的诗集为《戊寅草》,又名《鸳鸯楼词》;陈子龙命名自己的诗集为《属玉堂》,并为《戊寅草》作了一篇长序,同时,还写了一首七古诗《长相思》,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相思之情,并劝影怜要想得开,“但令君心识故人,绮窗何必常相守”。
为了出版自己的诗集,杨影怜来到了杭州。《戊寅草》的出版,是由杭州古道热肠的富商汪然明资助的,影怜来杭,下榻汪然明建在西溪的横山别墅(西溪水阁)。西溪外有转山溪水,内有无际芦荡,河渚间坐落着众多园林和寺观。西溪漫山遍野的红梅和珍贵的绿萼华白梅,勾起了影怜千般诗思;汪然明的游船有着一个新颖别致的名称“不系园”,载着心如不系游船的影怜,徜徉在西湖绿树红墙之中,又勾起了影怜万种柔情。
西泠桥畔的苏小小墓和孤山兰因馆的冯小青墓,是影怜经常拜谒徜徉的地方。苏小小倒也罢了,冯小青却是与影怜相隔不远的人,她的丈夫冯千秋尚健在,其父冯云将与钱谦益私交甚笃,在他筑于孤山的快雪堂中,与影怜时相酬唱。在冯小青墓前,影怜写下了风尘女子的无尽情思和哀思,每当提笔,便泪如泉涌,打湿了花笺。但影怜不仅是个才女,又是一个侠骨柔肠的巾帼侠女,面对造化弄人,她也决绝地喊出:“神女生涯倘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这是何等磊落的胸襟!
说到这里,令人不能不联想到《红楼梦》中黛玉的作品《葬花词》:“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诗中以燕喻人,难道刚刚十四五岁的黛玉,以前就曾经与人组建过“香巢”?由于“燕子无情”,导致了“人去梁空巢也倾”的爱情悲剧?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绝对的一副美人迟暮,归依无人的悲怆情绪!须知,此时的黛玉刚进荣府不久,只有十四五岁年纪,也就像今天刚上初中的女孩子吧,何至于产生这样一种急不可待的“红颜老死”的恐惧啊?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备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小小的黛玉,难道会产生期盼情人“温被”以御寒冷的念头么?难道会在睡梦中听到情人在庭外所发的“悲歌”么?难道会因为情人不至而产生“花落人亡”的感叹么?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净土掩风流”。黛玉虽然寄人篱下,但有外祖母的宠爱,宝玉哥哥的呵护,凤姐等人的关心,丫头们的尊敬,无论如何也不会产生“风刀霜剑”的感觉,更不会产生洁身自好而死,胜于落入污秽沟渠的感觉。
从《葬花词》中我们可以推测,《红楼梦》中黛玉这个人物的原型,进入大观园前,曾经与心爱的情人组成过一个“香巢”,后来由于“燕子无情”,结果“人去巢空”了。离开“香巢”后,过着一种漂泊无依的生活。由于社会上的黑恶势力逼迫,使她产生一种“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觉。由于年龄渐大,没有归属,“美人迟暮”的心情越来越严重,以致于产生何处“净土掩风流”的悲怆感。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究竟是谁?我劝朋友们认真阅读一下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撰写的《柳如是别传》。林黛玉在《葬花词》中表达的心情,绝对就是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在离别情人陈子龙后,漂泊在杭州西湖西溪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此前,柳如是曾与陈子龙在“小红楼”构筑了“香巢”,过了一段双飞双栖的幸福生活。后来由于陈家家庭的干预,柳如是不得已离开“小红楼”,造成了“人去巢空”的悲剧结局,为此连续以《望江南》词牌写了二十首题为“人去也”的艳词。柳如是带着对情人的无尽思念,在江南各地凄苦漂泊,受尽了谢三宾等恶势力“风刀霜剑”的逼迫。在西湖西溪漂泊时的柳如是,大概是二十二岁,美人迟暮的心情十分沉重,在她此时的诗词中每每流露。《红楼梦》中的《葬花词》,应该是作者根据柳如是的这段人生经历,按照柳如是在杭州时
的心情创作的。
柳如是一生有很多雅号,例如“杨柳”、“蘼芜君”、“潇湘妃子”、“柳儒士”、“女史”、“河东君”、“美人”、“桃花”等等。多数都被《红楼梦》作者原封不动用到了宝钗、黛玉身上。宝钗的号是“蘅芜君”,“蘅芜”就是“蘼芜”;河东既是柳姓的郡望,也是薛姓的郡望。“桃花”、“潇湘”同是黛玉与柳如是的象征。《红楼梦》书中,表现黛玉总是面带潮红,鲜艳压倒桃花,并说黛玉病由此起。生活中的柳如是,确实是经常艳如桃花,据说妓女为了保持面部鲜艳,经常服用一种类似砒霜一类的药品,服用时间久了,往往引起内脏的病变,而导致吐血;柳如是就是因此而“多愁善病”,在小红楼和绛云楼生活期间都曾经吐过血。今天的读者往往根据现代医学,推断黛玉得了什么肺结核,其实《红楼梦》作者是根据柳如是的真实生活描写的,他判断黛玉的病根源在于“面如桃花”,说的是当时妓女美容方法,并非什么肺结核。
《红楼梦》故事的主线是“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这正是根据柳如是的“三角恋爱”经历创作的。柳如是自然是“阆苑仙葩”,是绛珠仙子;陈子龙就是“美玉无瑕”,是神瑛侍者。为什么这么推断,因为陈子龙确有“无瑕词客”的别号,并曾用这个别号署名,与柳如是多次酬唱。“无瑕”就是玉,就是瑛,就是“赤瑕宫神瑛侍者”。陈柳后来无奈分手了,“心事终虚化”,但旧情不断,两地相思之情更加浓烈,见两人的诗作。这种分手后的相思,不正是《红楼梦》中的“木石前盟”么?而柳如是在分手后所抛洒的无尽泪水,不正是《红楼梦》中的“绛珠还泪”么?
第五节 金玉良缘
《红楼梦》中“金玉良缘”的故事,应该是取材于柳如是同钱谦益的婚姻生活。陈柳分手后,柳如是在“风刀霜剑”的逼迫下,无奈嫁给了江南老名士钱谦益。钱柳二人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由于对知识的共同爱好,夫妻之间酬唱切磋,感情还是很好的,时人也很艳慕,誉之为“金玉良缘”。钱谦益家中正堂名为“荣木堂”,《红楼梦》中是“荣禧堂”;钱谦益为了迎娶柳如是,特意修建了“绛云楼”,《红楼梦》中表现为“绛云轩”;钱柳二人后期,曾长期生活在“红豆庄”,庄中确实有一棵江淮一带难得一见的红豆树,夫妻二人以红豆为题做了很多诗,《红楼梦》中的宝玉就大唱其“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这么多的雷同之处,用偶合是不能解释的。合理的解释只能是,《红楼梦》的爱情生活,取材于柳如是亲身经历的“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
自从与陈子龙分手后,影怜梦魂牵挂着昔日小红楼的知己。女为悦己者容,影怜总是按照自己在小红楼热恋时的形象打扮自己,蛮腰弓鞋,柔媚中透出一股英气,粉面黛眉,成熟中显得那么年轻。惹得江南文人学子,无不投以艳慕的目光,引来了无数赞美的诗篇。文人们有的把她喻为芙蓉,形容其美貌;有的把她譬为蘅芜,形容其馨香;有的把她称为仙子,形容其飘逸;有的把她赞为精灵,形容其聪敏。无论如何赞誉,大家对她一个共同的通俗称呼,就是“美人”。有几年,影怜自己也以美人为号。
由于美人身边没有英雄相守,免不得招致社会上一些豪强无赖的欺凌,“美人”急需找到一个风流倜傥而又有共同语言的宽阔肩膀来依靠,几经周折,一个人进入了她的视野。这个人就是江南人望、东林党领袖、雄踞诗坛盟主地位五十年的当朝“宗伯”(礼部尚书)钱谦益!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苏州常熟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逝世于清康熙三年(1664),享年八十三岁。在明末清初,钱谦益可是个声名显赫、也臭名昭著的大人物!他自幼聪敏好学,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中进士,在朝廷党争中屡次挫败,但作为东林党的领袖,才学出众,向孚众望,故吏门生满天下。从社会地位上看,钱谦益足以依靠;从学识知识上看,钱谦益堪为良师,虽然钱杨二人年龄相差三十六岁,但杨影怜还是在内心接纳了钱谦益。
几经周折,崇祯十四年(1641)六月初七,钱谦益用迎娶嫡夫人的礼仪,凤冠霞帔迎娶了杨影怜!须知,在那个时代,钱谦益的陈夫人和其他姬妾尚在,用嫡夫人礼仪迎娶一个风尘女子,钱谦益也是要付出极大的勇气的!
事实证明,杨影怜的选择是正确的。钱谦益真心实意地爱上了影怜,以一个丈夫和父亲的双重角色,呵护着可怜的影怜。迎娶之前,钱谦益建议杨影怜改姓柳,名是,字如是,号
河东君。因为钱谦益自号东涧老人,柳姓是河东郡望,所以如此取名号。又因为二人都有出尘思想,按佛家“如是我闻”的说法,为河东君取字,同时,又在常熟自己家中,新筑一我闻室,供柳如是居住,可谓周虑万全。
钱谦益不愧为一代宗师,在他的精心教导下,柳如是不论是历史还是文学知识都突飞猛进,更令世人刮目相看。夫妻二人在我闻室频繁酬唱,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柳如是也不愧一代才女,要不了多久,她的诗才就与丈夫相伯仲,令钱谦益在酬答时颇费脑筋。时人评论,钱柳之诗,要论厚重深沉,当推丈夫;如讲轻灵飘逸,还让妻子,可谓各有所长。
为了方便夫妻二人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钱谦益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筹措资金,在家中半野堂后,另筑一座美奂美伦的三层楼房。新楼取名“绛云楼”,这个名字是柳如是自己取的,并亲自手书镌匾的。为什么如此取名?当然有传说中“绛云仙姥”的意思,但大家不要忘记,柳如是的原名是杨云娟,与陈子龙同居地是小红楼,从自己名字中取一个“云”字,从小红楼化出一个“绛”字,合起来正是“绛云”,以示不忘自己在小红楼中的美好爱情。柳如是的字写得很好,“绛云楼”匾额,便是她的手书。
绛云楼二三层楼做藏书楼,藏储了一万多卷极为珍贵的孤本秘籍;一楼做夫妻的起居室。钱谦益此时正致力修明史,柳如是成了丈夫最好的助手。她不仅与丈夫切磋,为丈夫抄写,更多的是为丈夫查阅资料文献。由于她博闻强记,即使绛云楼中卷帙如山,她也能随口说出某个典故在某书某卷,某书某卷在某架某层,“牙签”随手拈来,从不出错。钱谦益佩服之至,戏称妻子是“柳儒士”。世人对钱柳的旖旎生活羡慕不已,称为“金玉良缘”。钱姓金旁,美人如玉,一语双关,可谓恰当。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吊死,延续276年的大明王朝灰飞烟灭了!但此时以南京为留都的半壁河山还在,国家还不能算彻底灭亡。钱谦益此时迅速从家乡常熟赶往南京,加入了南明小朝廷的队伍,被封为礼部尚书。柳如是随后也随同丈夫来到南京,成了偌大尚书府里惟一的女主人。陈子龙此时也来到南京,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
“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南明小朝廷极其昏庸腐朽,皇帝昏聩无能,朝廷党争激烈。忠义之士纷纷被罢斥或诛杀。陈子龙看到朝政无望,当年八月便辞职回到家乡;而钱谦益却在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五月十四日,在清军兵临城下,皇帝和将军纷纷逃跑,城中已无将士防守的情况下,与一群南明大臣,冒着瓢泼大雨,向清军统帅跪献了降书顺表!
城破之前,柳如是十分镇定,她亲手做了一席好酒菜,恭敬地举起酒杯,劝丈夫投水自杀殉国,留下一个青史好名声。但钱谦益贪生怕死,以自小怕水为由,不肯投湖。柳如是激愤之下,撩起衣裙,自己向湖中投去,但又被仆人湿淋淋打捞上来,欲死不能。一个风尘女子,能在国破家亡时自杀殉国,比起西方的《羊脂球》来,不知要高尚多少!
南明小朝廷覆亡后,几社领袖陈子龙,在嘉兴的水月庵托身为僧人,暗中开始了反清复明活动,被隆武政权封为兵部尚书,节制七省漕运,总督江南义军。顺治四年五月十三日,陈子龙不幸被俘,经历严刑拷打始终威武不屈,在押解南京的途中,乘守军不备,跃起投水,自尽殉国,成为一名著名的民族英雄。
柳如是病倒了。她过去就有咳嗽发烧的病根,那年在杭州无地容身的困窘中,她曾经病得九死一生,几次吐血,在汪然明的精心照料下,方才脱离险境。这次,她吞咽下了自己亲手酿下的苦酒,如何能不病。昔日的“木石前盟”,虽然没有为她带来名誉和地位,但她为情人陈子龙的大义凛然、杀身成仁而骄傲自豪;而在国破家亡时,“金玉良缘”带给她的却是屈辱、是良心的折磨、是人生大节的丧失!
钱谦益降清后,被带往北京。顺治三年(1646)正月,被清廷封为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作为降臣,他的日子很不好过,外部的屈辱和内心的自责时时折磨着他,当年六月,他便名为请假,实为辞职,回到了家乡常熟。柳如是看到丈夫的民族正义感尚未完全泯灭,就用冷嘲热讽来规劝丈夫,希望他重新做人,投入反清复明大业。钱谦益也幡然悔悟,以花甲之年,暗中开始了与各地义军的联络和筹划。
顺治四年(1647)三月,由于一次起义失败,钱谦益被叛徒供了出来,被官府缉拿下狱,解往南京。正在病榻上的柳如是,蹶然而起,陪着披枷戴锁的丈夫,迈着两只三寸金莲,徒步前往南京。她立誓要把丈夫营救出来,如果不成,她可以代丈夫赴死,最起码,也要和丈夫一起去死。她巧妙地周旋于当时江南总督洪承畴和兵部尚书梁清标的母亲吴太夫人面前,终于取得他们的帮助,将钱谦益无罪开释。
钱柳夫妻终于又回到了家乡的绛云楼,重新开始了编撰《列朝诗集》的旧日生活。有柳如是的帮助,诗集的编撰顺利快捷。诗集中有一卷名为“香奁”,收集的是有明一代女才子的文学作品。柳如是对这一卷情有独钟,亲自担负起了采集和评论工作,她不仅收录了很多大家闺秀、淑女贤媛的诗作,也收集了大批风尘女子的酬唱诗篇。
在《香奁集》中,柳如是以客观、公允、精到的眼光,来采集、批评这些女性文人的作品。她的评语有理有据,入情入理,直言不讳,侃侃道来,充分显示了她不仅具有女诗人的卓越才华,还具有女文学批评家的独到才能。
顺治七年(1650)年十月初二日,一场突发灾难降临了。与钱柳夫妻相依为命的文学乐园——绛云楼,不慎被一场大火完全烧毁了!那雕梁画栋的精美楼寓,连同里面存储的万卷珍贵古籍,以及钱谦益倾半生精力写出的二百五十卷《明史稿》,一起化成了灰烬!
钱谦益极度悲痛之下,写出了一首题名《蕉园》的诗。诗中说,“蕉园焚稿总凋零,况复中州野史亭!”“东观西清何处所,不知汗简为谁青?”其后,在《金陵杂题绝句》中又写道:“人阳秋家汗青,天戈鬼斧付沉冥。赤龙重焰蕉园火,烧却元家野史亭”。
钱谦益一生醉心于修明史,当年在明朝为官时,曾编撰成了卷帙浩繁的《历朝实录》,贮存在北京太液池畔的“蕉园”内,后被李自成军队退出北京时纵火烧毁。今天自己在“半野堂”(绛云楼)中苦心孤诣写下的这写史稿,即使不算正史吧,也是很有价值的野史。诗中所说的“蕉园”、“半野”(绛云),都是明史的代称。诗人向苍天发问:为什么大火如此无情,烧毁了“蕉园”正史之后,又烧毁了我重建的“绛云楼”(野史亭)呢?!
由于绛云楼一把大火,不仅烧毁了钱柳夫妇的藏书和手稿,钱家历代积攒的许多名贵字画、玉器、古玩,也一起葬身火海,钱家当时就穷了下来,主要靠钱谦益卖文为生,生活日见困窘。
顺治十一年(1654)钱谦益意外继承了外祖父的一处庄园遗产——常熟城东三十里的“芙蓉庄”。芙蓉庄不仅名字风雅,周围风景也十分秀美。庄内还有一棵百年红豆树,所以又被当地人称为“碧梧红豆庄”。对芙蓉庄略加修葺之后,夫妻二人携带他们的小女儿,搬来这里居住。
钱柳夫妻搬进芙蓉庄后,一件奇迹发生了,庄中那株已经二十多年不开花的老红豆树,忽然之间竟花发满枝,香飘数里!这年九月,在钱谦益华诞前,居然结下了一粒红豆,而且仅仅一粒!柳如是虽然对陈子龙终生怀念,但对苍老的丈夫能够真心悔过,并且在垂暮之年为反清复明大业辛勤奔走,也充满了一腔柔情。在钱谦益的寿礼上,妻子献给他的礼物,就是这颗代表着相思的红豆,令钱谦益老人激动不已,在席上口占十首绝句,歌咏红豆,歌咏爱情!
钱柳夫妻之所以搬来这里,除掉风光怡人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同江南义军联络方便。这一时期,钱谦益同他的学生郑成功来往频繁,正策划着郑氏水师由长江口溯江而上,力争夺取南京,占领江南半壁,再图恢复全国。
顺治十一年(1654)正月,郑成功的水师,在张名振、张煌言的统帅下,攻入长江口,停泊在金山江面。柳如是随丈夫亲自来到水师大营箪食壶浆犒劳义军。在这支威武的军队里,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有一支身着戎装、腰佩刀剑、英姿飒爽的娘子军
柳如是一生侠肝义胆,年轻时经常扮作男装,或儒生,或武生,自比宋朝擂鼓战金山的梁红玉。为了装备起义的五百“罗汉军”,她在自己生活窘困的情况下,把一生积攒的价值万金的首饰,连同“百宝箱”,慷慨地捐给了义军,为世人交口称奇,赞叹不已。
这次也是在与梁红玉战斗地点同名的金山,见到真正的女兵,柳如是内心之激动,可想而知。她同娘子军的首领阮姑娘立刻成了好朋友。张名振看到此情景,笑着说,将来战事结
束,让阮姑娘在你个女将军左右侍奉,让你终日和“危画(女旁)将军”在一起。可惜的是,郑成功水师战败后,阮姑娘在舟山战死,永远没有侍奉左右的机缘了!这支娘子军的残部,在“邓小脚”的率领下,后来转战闽南山区,给清兵以惨重打击。最后,终因力量悬殊、粮草断绝,全军覆没,所有女兵全部壮烈牺牲!
康熙三年(1664)五月二十四日,八十三岁老翁钱谦益,带着几多荣誉、几多愧悔、几多留恋、几多牵挂、几多悲哀、几多愤怒、几多遗憾、几多满足,静静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与他后半生须臾不离、相濡以沫的夫人柳如是!
客观地说,此翁生前确有临难屈膝、“两朝领袖”的历史污点,但他晚年痛悔昔非,为反清复明辛劳奔波,瑕不掩瑜。更何况五十年雄居文坛领袖地位,清初的大家名流几乎都出自他的门下,当时的社会声望还是颇高的,就连黄宗羲、顾炎武这样的反清志士、当代大儒,对钱谦益也是尊敬有加。只是到了乾隆中期,才把他打入“二臣”行列,查禁了他的全部著作,才使他声名狼藉的。
钱谦益的尸骨还没有寒,钱家就发生了“家难”!钱家的一些家族无赖,在族长钱朝鼎的唆使支持下,强夺钱家的土地,变卖钱家的庄园,私分钱家的钱财,砸毁钱家的灵堂。钱谦益的儿子钱孙爱懦弱无能,女儿女婿还不便出面,维护“宗伯”后裔是重任就落在了柳如是一个弱女子身上。
面对那些如狼似虎的凶徒,一个弱女子又能怎么样呢?柳如是刚毅的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她写下了痛快淋漓的遗嘱,代女儿、女婿写好官府诉状,又给钱翁生前好友写下几封求助信,然后平静地走进钱家正室荣木堂,用三尺白绫,把自己吊在正堂中央!她要用自己的死来震惊官府、震惊社会、震惊一切有良知的人们!一代才女、侠女、烈女、豪女、奇女柳如是就这样去了,年仅四十七岁!
柳如是的死,有“家难”的原因,其实“家难”也只是导火索而已。陈之龙自杀殉国时,她就产生过殉死的念头,由于钱翁对自己一往情深,又到了暮年,要人照顾。现在,钱翁也化碧西归了,自己的余生还有什么意趣?也赶到天国去,同自己一生两个知己去会面,了结“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感情纠葛吧。
本节的材料均取自于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陈先生的确不愧为国学大师,一部百万字的作品,洋洋洒洒,精细严密,实为治学之典范。陈大师在《别传》中,似乎也看出了柳如是事迹与《红楼梦》故事的连带关系,但一是囿于胡适先生的成见,二是《红楼梦》研究并非大师的专长,故大师不肯下结论,只是在《别传》的关键地方,不时插上几句《红楼梦》如何如何,以启迪读者。这种但开风气不为师的治学品德,的确值得今天红学家们好好学习。
在《别传》第五章中,“寅恪按”:一热一冷之情景大有脂砚斋主(脂砚斋之别号疑用徐孝穆新咏序“燃脂暝写”之典,不知当世红学家以为然否?)评《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回中,“芳官嚷热”一节的感慨,唯脂砚斋主则人同时异,而颖川明逸则时同人异。
《别传》第四章中,在论及河东君多愁善病时,寅恪按:清代曹雪芹糅合王实甫“多愁多病身”及“倾国倾城貌”,形容张崔两方之辞,成为一理想中之林黛玉。殊不知雍乾百年之前,吴越一隅之地,实有将此理想而具体化之河东君!
由此可以看出,大师不是没有看出《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以河东君为原型的可能性,但出于学者的谨慎,大师不作明言,只是罗列在这里立此存照,让研究《红楼梦》的专家来评判。另外《别传》的写作目的,是研究柳如是,不是研究《红楼梦》,是研究历史,不是研究文学。以大师的人品学风,做此处理,是十分得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