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沟槽开挖施工方案:高血压性心脏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2:19:26

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和扩张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 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一般出现在高血压病起病数年至十余年后,根据心功能变化情况可分为心功能代偿期和心功能失代 偿期。在心功能代偿期,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在心功能失代偿期,则逐渐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开始时仅在劳累、饱食或说话过多时感心悸、气喘、咳嗽,以后症状逐渐加重,上述症状呈阵发性发作,多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并 痰中带血,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病因病理]
高血压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各型高血压达到一定的时间和程度使左室负荷加重,继而发生左室肥厚、增大或/和功能不全者,均可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
[临床表现]
有血压显著升高,多数舒张压持续在90毫米汞柱以上。症状有头痛、头昏、乏力、心悸等。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
[影像学表现]
1.单纯的左室心肌肥厚(高血压程度不重或病程较短)。X线可仅表现为左室圆隆或隆凸,亦可无明显异常。
2.血压增高较著、病程较长者,可有典型表现:
(1)胸主动脉(升弓部和弓降部)扩张,屈曲延长,与增大的左心室构成“主动脉型”心影形态.
(2)左室增大,早期以心肌肥厚为主,仅表现为左室的圆隆、凸出。左室显著增大,主要为扩张因素造成,出现较晚。
3.左心功能失代偿时出现肺淤血、间质肺水肿等肺静脉高压表现。
4.心搏一般增强,左心缘搏动减弱提示左心功能不全。
5.超声心动图:可探查各心腔大小,测量室壁厚度,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及治疗疗效监测有重要价值。
6.MRI:能在任意方向层面成像,在显示左室增大及主动脉迂曲方面有其优势。
[鉴别诊断]
需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鉴别。
预防常识:
1.本病是由血压长期升高导致心脏后负荷过重所诱发的心脏损害。长期系统的降压治疗能预防本病的发生、发展。2.长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能使肥大的心脏的损害程度改善,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形态。单纯强调降压目的、忽视心脏保护的治疗方案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
高血压为什么会导致心衰?
高血压时由于动脉血管压力过高,阻碍心脏泵出血液,心脏长期高负荷工作就出现了心肌肥厚和僵硬度增加,最终导致进入心脏的肺静脉血受阻,形成肺淤血。心肌肥大时需氧量增加,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常导致心衰发作。
由此可见,高血压与心衰(特别是左心衰)关系密切,是损害心脏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的主要疾病之一。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衰的临床特点如下:
由于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可导致肺淤血,主要表现为:
1) 出现疲劳、气喘、心悸、咳嗽、咯血等症状;
2) 平卧时出现气急,坐起后即好转;
3) 活动量不大,但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可在睡梦中惊醒。
左心衰竭常可累及右心室功能下降,形成全心衰竭,主要表现为
1) 紫绀
2) 颈静脉明显充盈;
3) 右上腹疼痛,并有肝肿大;
4) 双下肢浮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浮肿;
5) 少尿,多出现于心衰失代偿期;
6) 中老年人常出现脑血管疾病。

回答者: 879839140 - 助理 二级   2-24 17:23

本病属:心血管瘀阻型心脏病。一、少油腻、烟酒最好不动、注意保暖、别着急。二、经常做扩胸运动。三、丹参片、血腑逐瘀冲剂。
最好吃点汤药调调。

回答者: 普仁德- 经理 四级   2-24 23:37

1、         低压》100了有必要查清血管是否硬化;

2、心脏刺痛有必要查清有无“一过性心梗;

3、查清引起异常 的原因,对症用药消除就行了。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肥厚在人群中比较常见,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美国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 50%伴有左心室肥厚。

以往我们认为,左心室肥厚仅仅是心脏对高血压、瓣膜病或心肌梗死收缩或舒张负荷过重而产生的代偿性或适应性改变,但现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左心室肥厚能显著增加心血管意外时间的发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率。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左心室肥厚,早期预防和治疗,以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

高血压是左心室肥厚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慢性、长期的心肌缺血,此外某些环境因素、饮食、遗传因素,如去甲肾上腺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神经体液因子活性过强,都可以促进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发展。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能够诊断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肥厚时心肌细胞肥大,细胞外基质增多,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纤维化增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研究显示,伴有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 10年死亡率为对照组的 10倍,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预后。

左心室肥厚经过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可以逆转的,逆转左心室肥厚效应最强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次为钙通道阻滞剂、 B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在临床上,逆转左心室肥厚比单纯控制血压还要重要。

不过患了左心室肥厚不必太紧张,目前医药学的发展使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非常少见了,抗左心室肥厚的药物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不仅能有效控制高血压,也能有效防止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

最近瑞典哥德堡大学的泼森医生提出治疗高血压病的最新方案,即钙离子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该两药合用对合并左室肥大的高血压是有益的。

因钙拮抗剂通过对钙离子内流的调节,在松弛血管降低血压的同时,可使心肌肥厚因子活性下降,促使肥厚的心肌逆转;而且尚能扩张冠状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松弛到支气管,对老年高血压尤为相宜。上海高血压研究所龚兰生所长主持的一项科研表明,老年高血压长期服用钙拮抗剂硝苯啶,可使左心室肥厚逆转率达68%,并使中风的发生率降低57%,且不会引起血脂代谢紊乱。第二代钙拮抗剂尼群地平早期可预防高血压性心肌肥厚,晚期对已肥厚的心肌也有较好逆转作用。

β阻滞剂如美多心安也能显著缩小左心室体积,使左室肥厚明显减轻。一份研究资料显示连服7年美多心安治疗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异常与异常的肾功能可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硝苯啶与美多心安联用,前者反射性的增快心率可被后者减慢心率所抵消。

此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巯甲丙脯酸、依那普利及α(,1)受体阻滞剂哌唑嗪、降压灵对减轻或逆转左心室肥厚也有效。须注意的是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等及肼苯哒嗪虽可降压,但会加重左室肥大,可乐宁也无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由于体育锻炼及气功可降低交感神经的张力,对逆转心肌肥厚也有益。

长期服用过复方降压片(利血平、双肼苯哒嗪、双克等)、常药降压片(可乐宁、双肼苯哒嗪、双克)、复方罗而麻片(胍乙啶、肼苯哒嗪、双克、罗布麻等),虽血压有一定程度降低,但上述复方降压诸药均含有不利或加重左心室肥厚的利尿剂、肼苯哒嗪等,显然对逆转心肌肥厚不利。

 

品评降压药

前不久《中国药房杂志》发表了某季度北京地区22家医院门诊处方抗高血压药排序表,本文摘选前10位。虽然本表不一定能代表全国情况,起码提供了实际材料。作者就此简要作一评价,供老年高血压钙拮抗剂价廉,疗效也不错,为广大高血压患者所需要,且经济上能承受。缺点:使心率增快,面红,头晕,浮肿等。国际上已趋向少用短效的钙拮抗剂。新制剂氨氯地平(络活喜)及硝苯地平(拜心同)为长效控释片,副作用较短较轻。每日服药一次即可维持降压的效果。不论哪种钙拮抗剂均有缺点:如长期服用有便秘、心悸、食欲不振等,对某些患者疗效不确切等。

  血管扩张兼利尿剂吲达帕胺(寿比山)应用较广泛,价廉,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有降压及利尿作用。临床主张用于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缺点是如长期大剂量用药可使血钾轻度降低,严重肾衰及活动性肝脏疾病患者及孕妇禁用。

  β-阻滞剂美托洛尔是常用的一种降压药,别名:麦多洛尔、美多心安、倍他乐克等。主要作用为阻断心脏的β受体,达到降压作用,适用于各型的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中青年心率偏快的高血压患者。少数患者服药后有眩晕、乏力、失眠、心动过缓等副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是一种新型降压药,国外已广泛应用,近年我国开始应用于临床。第一代卡托普利(开博通)、第二代苯那普利(洛汀新)、依那普利(悦宁定)及西拉普利(抑平舒)等。这类药不仅有显著的降压作用,还有预防及逆转左心室肥大、改善心脏功能,对心力衰竭患者有防止心肌梗死的作用,适用于长期患高血压的老年病人。特别是该药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消化、睡眠、性功能)。一般每天一片可维持良好的降压作用,迄今国际上已有成千上万的高血压患者服用多年。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偶见有低血压、胸痛、头痛、头晕、疲劳,常见有咳嗽、皮疹、便秘等。

  以北京市的调查材料,排序前10名的药品中ACEI竟有3种,可见该药受到临床欢迎。其缺点是药价偏高,建议药厂研究合成新路线,降低药价,早日广泛应用。

  中枢降压药降压0号及复方降压片,含利血平及利尿剂等。利血平抑制交感神经末梢囊泡对去甲肾上素的再摄取及阻止多巴胺入囊泡内,导致交感神经末梢冲动时儿茶酚胺的释放逐渐下降,即出现中枢性降压作用。利尿剂增加排钠,引起血压下降。本药的最大优点是显效快,药价便宜,一般患者可以承受。但缺点较多,常见嗜睡,疲倦,长期应用偶致精神抑郁。另外利尿剂有引起阳痿作用,服药期间生活质量减低,适于轻度高血压患者。老年人服用宜慎。

  需要指出的是,抗高血压药属处方用药,医师必须在消费者经济能力能够承受的条件下指导用药。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认识到上述各药疗效及毒副作用实际情况,从PPA的问题中吸取教训,往往在市场上宣传的药物,没有注意国际上的评价,如本文第一号药硝苯地平,在国内已有32例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被确诊为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所致,还有中毒性肝炎及心肌梗死的报告。另外,早在1998年,美国FDA已公布利血平为撤消和淘汰药。在导致肺损害的药品名单中,最常见的为上表中β阻滞剂及ACEI制剂。全科医师们应记住“是药三分毒”的规律。长期用药的患者,特别是老龄患者用药,如出现轻微的不正常症状持久存在时,应及时停药,或更换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