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怎么改独立下水道:食物的营养成分与医疗价值(五、水 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46:15

食物的营养成分与医疗价值(五、水  产)

 

五   水  产 

 

 

(一)   

鱼的分类

    水产类可分为淡水鱼类、咸水鱼类和贝类等三大种群。咸水鱼类生活在占地球总面积的70%海洋中,咸水鱼类又可分溯河性鱼(在淡水里生,长大后游回海洋,然后再回到出生地产卵,如鲱鱼、大马哈鱼),底栖鱼(又称深水鱼,它们生长在海洋深处,如鳕鱼、比目鱼、海鲈鱼)和浮游鱼(生活在海水上层,如黄鱼、带鱼)。淡水鱼类生活在陆地上的湖泊、河流和池塘内。甲壳类,则在海洋、内陆河流、湖泊、池沼内均可生存。

    鱼类名目繁多,很少有人将世界上的鱼类全都吃过。人们常吃的鱼有:鲫鱼、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鲳鱼、黄鱼、带鱼、青鱼、鳜鱼、鲑鱼、鳗鱼、鲥鱼、刀鱼、鲮鱼、畹鱼、银鱼、鲇鱼……等等。

 

鱼的烹调方法

    在烹调鱼时要用葱、姜、蒜、此外,还有料酒、酱油、醋、盐、糖等。料酒以黄酒、果酒、啤酒为好。做鱼一定要放酒,因为酒能溶解鱼肉腥臭的三甲胺类物质,加热时随酒精挥发掉。最通常的吃法为红烧和清蒸。用微波炉烹调鱼特别鲜嫩,达到原汁原味。

 

鱼的营养和医疗价值

    中医认为鱼类性温,味甘,无毒。功能补气、开胃、强筋、补脾肾。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鱼肉的化学组成与人体肌肉化学组成接近。鱼肉中所含的微量元素比其他肉类为高,特别是维生素A、B1、B12和D值得重视。

    鱼中的蛋白质质量优,人体消化吸收率达96%。鱼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蛋白质组成相近。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生理价值较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鱼肉纤维比较短,是由肌纤维较细的单个肌群所组成的。在肌群之间存在着相当多的可溶性成胶物质。鱼蛋白质组织结构细微而松软,经煮熟后,损失水分只有1030%。所以鱼肉细嫩,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其消化吸收率可达8798%。所以很少有人因吃鱼而患腹胀和消化不良。鱼肉非常适应老人、儿童和体弱多病者。鱼的蛋白质还有一种功能,是肉类蛋白质所没有的,就是鱼的蛋白质中含有钙和钾,能使血压下降。因鱼的蛋白质有排盐作用,排盐的同时就可降低血压。

    鱼肉中的脂肪虽然也是动物脂肪,但它与其他动物脂肪不同。一般的动物脂肪多为饱和脂肪酸,胆固醇高,可使血管硬化。而鱼油的脂肪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吃鱼的脂肪对大脑发育十分重要,尤其是孕妇和婴儿,更要适当地多吃些鱼。鱼油是从鱼类中提取的脂肪物质,富含n-3(即第三个碳链上有一个双链系列,另一系列是n-6,这二个系列互相不能转化)的多个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也含多个不饱和脂肪酸,但是它们每个分子中不饱和键只有2-3个,而鱼油中的不饱和键有4个、5个甚至6个。例如鱼油中含有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三烯酸、廿碳四烯酸、廿二碳六烯酸等。鱼油中最关键的多烯脂肪酸是EPA(廿碳五烯酸Eicosapentanenoic Acid  的缩写)和DHA(Docose  Hexaenoic Acid的缩写)这两者是人体中很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一般情况下在体内含量较少。然而n-6系列多烯脂肪酸在体内则较多,以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缩写AA)为代表。它们可以从植物油中获得。但是n-3系列多烯脂肪酸,需要从鱼类和某些海洋贝类动物中获得。这一类脂肪酸除了廿碳五烯酸(  Eicosapentanenoic Acid缩写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ocose Hexaenoic Acid缩写DHA)外还有γ-亚油酸,也是常见的多烯脂肪酸,可以从植物油中获得。n-3系列多烯脂肪酸的生理活性有:

      可以调节血脂:n-3多烯脂肪酸可降低在体内能使动脉粥样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同时能升高抗动脉硬化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和保护动脉内膜的效应。

      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强红白血细胞的可塑性。改进微循环。

      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此外,还能提高智力商数和健脑功效。EPA还能够被代谢成为前列腺素链(Prostaglandin 缩写PG).

    最近,美国几位科学家都发现鱼油对改善早产婴儿的视力有突出的功效。某些科学家认为DHA应作为早产儿的一种必要营养物质。医学界认为鱼油可延长妊娠,防止早产,鱼油作为一种高营养价值的保健食品。对它的机理的阐明,在全世界备受推崇。我国已成功地开发出鱼油制剂“多烯康”是其一种。可以用来抑制动脉硬化的发展,甚至有一定的逆转作用,这主要是它能轻度改变血小板凝聚力和使动脉壁环产生的前列环素样物质的降低,以及减少血小板与管壁间的相互作用所致。老年人经常食用,对预防和推迟动脉硬化的发生,效果不错。鱼油中DHA的含量与鱼的品种有关,其所含的DHA由高到低的依次是:金枪鱼、蛳鱼、秋刀鱼、鳝鱼、沙丁鱼、鱼卵、虹鳟鱼、青鱼、鲑鱼、鳗鱼、花鲫鱼、带鱼、鲣鱼、鲤鱼、鲈鱼、比目鱼、章鱼、墨鱼、牡蛎等。人乳中含有DHA,而牛奶中却没有。在用牛奶喂养婴儿时,应添加DHA。56岁的学龄前儿童、初中、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和老人都要补充DHA。

    鱼类含有丰富的钙,磷(高于肉类低于鸡蛋、大豆和花生),有助于骨骼和大脑的发育,可补充钙、磷的不足,对防治佝偻病、骨质疏松或脆弱性大有好处。为了提高钙和磷的利用率,应将鱼烹调成酥鱼或糖醋鱼,可使其更好地为人体所利用。部分鱼类含铁较多,是婴儿和贫血者的理想补铁佳品。有些鱼含碘,对甲状腺肿大有益。鱼类自古以来就当作药用。近代制药工业从鱼的肝脏中制造鱼肝油,是维生素A、D的重要来源。有些鱼类是制造胰岛素的原料。从鱼的精子中提取鱼精蛋白等等。

    科学家发现,带鱼的那层银白色的油脂中,含有一种抗癌成分6-硫代鸟嘌呤,它能有效地治疗急性白血病和其他癌症。这层银白色的油脂还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

    鱼卵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最常见的鱼卵是大麻哈鱼子、鲑鱼子和鳟鱼子。其实一切的鱼子都很好。鱼卵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12、E等。每百克鳕子中含维生素E高达5130微克。

    鱼鳞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和脑磷脂。这是大脑所必需的最佳营养品。但人们吃鱼时,往往把鱼鳞刮去,这是很可惜的。可将鱼鳞洗净煮汤,加葱、姜、蒜、醋或料酒,味精和盐,冷却后冻成膏,是一道很爽口的美味佳肴。

    黑金抢鱼中含有丰富的硒,特别是它的白肉部分含量更高。人体缺硒是影响男性性功能、精子形成障碍的一个主要因素。硒还有抗癌的功能。研究指出硒与维生素E同时服用其作用比分别服用的功效要大一倍,而金抢鱼中的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

    水产类的蛋白质比肉类蛋白质更易于消化,脂肪的质量也较肉类高,通常为液体状态存在,消化吸收率达95%左右。

    鱼肉中含有硫胺酶,能分解为硫胺素。因此鱼类死后应仅快加工烹调,及时破坏硫胺酶,以防硫胺素的损失。鱼肉容易腐败变质,鱼死后,由于微生物作用,使鱼体内蛋白质分解成组胺,时间越长,组胺越高。组胺能引起中毒。因此不能存放太久。即使在冰箱中也有限制。

    鱼干片和鱼松吃多了会酿成孩子氟斑牙。原来海鱼中含氟较高,而90%的氟化物集中在鱼骨中。鱼干片和鱼松含有大量鱼骨,含氟量特高。吃得多日积月累,就会导致慢性氟中毒。儿童正在长牙期,对氟很敏感。吃生鱼片容易使肝细胞怀死。鱼受水中污染物污染后,有一种中华睾吸虫最喜欢生长在河塘里的鱼肉内,生吃这种鱼,有可能将寄生虫转移的肝脏内,引起细胞怀死。

    雄鱼的精巢称为“鱼棉”颜色很白。通常的鱼棉和鱼卵都可食用有特殊的风味。在鱼棉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碱性蛋白,称为鱼精蛋白。这种蛋白与核酸结合成核蛋白,是组成精子头部的主要物质。碱性的鱼精蛋白可与碱性蛋白生成盐,可溶于水,加热也不凝固。利用这一特性可将其与蛋白分离出来。鱼精蛋白具有喜欢与其他物质结合的性质,这一特性在医学上有广泛的用途。如与胰岛素结合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在人体内可以缓慢释放出来,延长药效。给糖尿病人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只要每天一次,就能维持体内药效浓度。另一个用途是鱼精蛋白可以与肝素的硫酸基相结合,使肝素很快失去抗凝活性。医院都用鱼精鱼蛋白来抵消肝素的抗凝作用。此外,鱼精蛋白还有止血作用。

    鱼油中含有廿碳五烯酸(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HA)能增加脑神经的信息传递,提高思维和记忆能力。但是有人长期服用鱼油制剂“脑黄金”后,后引起神经过度兴奋,影响睡眠。专家认为,对于血小板偏低的者和少年儿童不宜服用“脑黄金”一类制剂。这也是物极必反的例子。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老年人适当地多吃些鱼,可预防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的原因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脑血管障碍,另一是退行性脑病变。后一种原因可通过多吃些鱼来防治。痴呆老人的脑细胞有部分死亡,如果摄入大量的DHA,可以使残留下来的脑细胞存活并发挥作用。这是一项很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在对以鱼为主要食品的因纽特人的研究中,发现他们很少患癌症(特别是妇女不得乳腺癌)、心血管病、哮喘、风湿病和各种炎症。通过长期的研究证实,因纽特人经常吃鱼,大量摄取DHA后,抑制了体内前列腺素E2和前列环素的作用的结果。

 

4   鱼鳞的营养

  鱼鳞,通常都将它刮下来当废物扔掉。其实,鱼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还有铁、锌、钙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胶质。鱼磷中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积聚,具有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心脏病等功效。目前国外已经开始兴起一股“鱼鳞食疗”热。鱼鳞可以用来做汤或做成鱼鳞冻。刮下的鱼鳞,清洗干净后放锅里加适量水,开锅后改用文火炖1小时,煮到鱼鳞变白、卷曲以至汤呈糊状,然后捞出渔鳞残渣。做鱼鳞冻则水要加得少一点,熬成后加些切碎的葱、蒜,再次开锅后,略加味精拌匀,倒入容器,冷却后,即成胶冻。食前若加些香油和花生酱,风味更佳

 

 

(二)  淡水鱼类

      鲤鱼

    鲤科鲤鱼 Cyprinus carpio 又称六六鱼、鲤拐子、赤鲤鱼。生长于江河、湖沼、水库中。

    性平,味甘。归脾、肾经。为补益利水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补益强壮、利水祛湿。适用于虚弱体质、内有水热及孕妇浮肿者。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烟酸,钙,磷,铁,钾,钠,镁,肌酸,挥发性含氮物质,挥发性还原性物质,组织蛋白酶A、B、C,游离氨基酸及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肌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胱氨酸等氨基酸,鳞含鳞硬蛋白。以黄河鲤鱼为上品,被誉为“诸鱼之长”。鲤鱼肉蛋白质含量随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夏季其体内蛋白质和部分氨基酸最丰;到了冬季,其体内的胱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肌氨酸等氨基酸就会减少,而赖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尚稳定。故有“春桂夏鲤”之说。有开脾健胃,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下乳安胎,利水消肿,退黄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水肿,黄疸,脚气,水肿胀满,咳嗽,久咳气喘,少乳,特别是对孕妇的浮肿、胎动不安有良效。宜煮食。

    临床报导证明,鲤鱼对门静脉性肝硬化腹水或浮肿;慢性肾炎水肿有利尿消肿作用,可用作利尿剂。

    脑和脂肪可治癫痫,止眩晕;鳞可止血。

    鲤鱼肉有通利之力,多食易发动病气,加重病情。患发热病、传染性热病痈疽皮肤病、痢疾、腹部结块症的病人及有肝昏迷倾向及尿毒症患者均忌食。

 

      鲫鱼

    鲤科鲫鱼 Carassius auratus(L) 又称鲋鱼、喜头、鲫拐子。生长于江河、湖沼、池塘。

    性平、偏温,味甘。归脾、胃、大肠经。为补脾利水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益脾胃、安五脏。适用于脾胃虚弱、病后产后及内有水湿者,尤宜养生食用。主要成分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1、B2、B12、烟酸,钙,磷,铁,钾,钠,镁,以及对人体有利的多种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胱氨酸等;鱼肉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蛋白质和蛋白酶;鱼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廿碳五烯酸等,这些物质均可影响血管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鲫鱼以冬季捕获雄性为佳品,肉厚子多者,其味尤美,有“冬鲫夏鲇”之说。有健脾益气,利尿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利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淋病,痈肿,溃疡,乳少,子宫垂脱,乳癌,四肢无力,痢疾,疝气,便血等症;以及慢性肾炎水肿和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病症的补调及治疗;对先天不足以及产后、术后、病后体质虚弱者,经常吃一些鲫鱼有益于康复。

    此外,鲫鱼煅灰存性,外敷可治痞肿、乳癌;其头煮汤可治脱肛、子宫下垂;子能明目;骨煅灰外敷可治黄水疮;鳞片熬膏内服可治妇女白带、血崩、血友病及子宫癌出血。

    鲫鱼和中药配合使用,可治老年高血脂并发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

    鲫鱼甘淡和平,若与鹿肉、猪肝、芥菜等温性食物同食,容易引起或加重过敏反应。鲫鱼温和养胃,有发动病气之力,多食可加重皮肤病的病情。慢性疮疡及疔疮、疥癣等皮肤病患者忌多食鲫鱼。鲫鱼有偏温之性,多食容易诱发和加重咳嗽哮喘、支气管炎之症。

 

     青鱼 

    鲤科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 (Richardson)。又称青鲩、鲭、黑鲩、乌鲭鲩。生长于江河、湖沼、水库中。“青、草、鲢、鳙”合称“四大家鱼”,为人工饲养的主要鱼类。

    性平,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灰分,钙,磷,铁,锌,硒,维生素B12、烟酸以及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核酸等。

   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除烦,预防流感,增长气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脚气湿痹,烦闷,疟疾,血淋,月经不调,痛经,久病体虚等症。

    青鱼中所富含的核酸,在生命细胞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又极为复杂的作用,以富含核酸的食品来滋养身体的细胞,有助于长寿。青鱼肉嫩刺少,营养价值高于其它三大家鱼。有益于抗癌和滋养细胞,有助于长寿。1883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身体极虚弱,犹太医生施文格博士,建议这位肥胖的宰相吃青鱼膳食,此后,发现俾斯麦睡眠深长而平静,眼睛变得炯炯有神,肤色红润,体重下降,出人意料地活到83岁。

    胆:苦,寒。有泻热明目之功效。将胆囊连胆汁,挂通风处阴干,取汁研末,点患处,可治喉痹,痔疮。

    糟、醉青鱼易动风发疥,有病之人当慎食。

 

      草鱼

    鲤科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又称白皖、混子、草鲲、皖鱼。生长于江河、湖沼、水库中。

    性温,味甘。归脾、胃经。为温中补虚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温暖脾胃、补益五脏。适用于胃寒体质、久病及无病强身者。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钾,钠,镁,维生素A、B1、B2、烟酸,以及多种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胱氨酸等。以肥大色白者为佳。营养价值与青鱼相近。

    有暖胃和中,平肝祛风,治痹截疟等功效。可用于治疗体虚气弱,胃痛寒冷,风虚头痛,高血压,肝阳上亢之头痛眼花,目疾,少食,疟疾,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等症。宜煮或蒸食。

 

      鲢鱼

    鲤科鲢鱼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Cuv.et val)又称白鲢、白脚鲢、白  。生长于江河、湖沼、水库中。

    性平、偏温,味甘。归脾、胃经。为温中补气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暖脾胃、泽肌肤。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及皮肤干枯者。

    主要成分有: 蛋白质,脂肪,灰分,糖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1、B2、C、E、烟酸,钙,磷,铁,钾,钠以及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胱氨酸等多种氨基酸。以肥大鲜嫩者为佳。

    有补中益气,暖胃,泽皮肤,除热痰,祛风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所致的纳少,少乳,神经衰弱,高血压,记忆力减退,痈肿,水肿,咳嗽等症;平时胶粘黄痰很多,咳吐困难,以致胸隔不时发生郁闷者,可吃鲢鱼消除这些症状。宜煮或蒸食。

    鲢鱼性温体有热者不宜食用,有触发宿疾疮毒之弊,有病患者均忌食用。多食令人内热口渴,体阳盛者和内热而口舌生疮,渴喜冷饮,便秘,生疮疡者均不宜。

 

      鳙鱼

    鲤科鳙鱼 Aristichtys nobilis (Richardson)又称胖头、花鲢、大头鱼、包公鱼。产于江河湖泊。

    性温,味甘。归胃经。为温补强壮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温中补虚、益脑充髓。适用于脾胃虚寒、脑力衰退者。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灰分,钙,磷,铁,钾,钠,镁,维生素A、B1、B2、烟酸,以及有益于人体的缬氨酸、亮氨酸、亮异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等。各种营养成分均较鲫鱼为丰。以肥大者为佳。民间有'花鲢吃头,青鱼吃尾,鸭子吃大腿”之说。清蒸花鲢头和花鲢汤是宴席上的名菜。

    有暖胃益脑,去头眩,强筋骨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体虚眩晕,感冒,风寒头痛,老人痰喘,疣,妇女头晕,神经衰弱等症。宜煮汤食。

    多食易动风,发疥。热病及内热者慎用。有触发宿疾之弊。

 

      鳊鱼

    鲤科三角鲂 Megalobrama terminalis (Richardson)。又称鲂鱼、平胸鳊、法罗鱼。产于江河、湖泊、水库中。

    性温,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磷,维生素B1、B2,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河南民谣云“伊洛鲤鲂,美如牛羊。”为河鲜珍品。

    有调胃气,利五脏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血两亏,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脾胃失调,浮肿,咳嗽多痰,心悸失眠等症。脾虚者可配扁豆;多痰者宜加葱、姜;浮肿者可合米仁;失眠者须配莲子。

 

      鳟鱼

    鲤科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Richardson)。又称必、赤眼鱼。生于江河、湖泊。

    性温,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钙,磷,铁及维生素等。

    有暖胃和中,通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胃寒冷痛,产后少乳,寒凝经痛,胃痛寒冷,冻疮,寒凝经痛及调奇经八脉等症。

 

      感鱼

    鲤科感鱼 Elopichthys bambusa (Rich)。又称黄颊、竹鱼。生于江河湖泊。

    性平,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镁,锌,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B族等。

    有暖中和胃,通乳止吐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胃寒冷痛,产后少乳,呕吐,呃逆,小儿吐涎等症及肿瘤病人化疗的辅助治疗等。

    临床使用证实,感鱼作为肿瘤化疗期病人的食疗,可使呕吐症状明显减轻,且能保持食欲。

 

    10  鲦鱼

    鲤科鲦鱼 Hemiculter leucisculus (Basil)。又称白鲦、肉条鱼、囚鱼、参鱼。产于江河湖泊。

    性温,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等。有“健脾益气,功如同参、苓”之说。

    有暖胃止泻,健脾益气之功效。可有于治疗老人畏寒,脾虚寒泻,气血两亏等症。

 

    11  鳑魮

    鲤科中华旁比Rhodeus sinensis Gunther。又称鳑魮、青衣鱼。生长于华东、华南江河湖沼中。

    性平,味甘。归脾、肾经。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维生素A、B族、E及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

    有益脾胃,补三焦,添精益髓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无力,阳痿,早泄,虚疮内陷,除痘毒等。

 

    12  鲃鱼

    鲤科锯倒刺鲃Spinibarbichthys denticulatus Oshima。产于西南、华南及海南岛各水域。

    性热,味甘。归脾、肾经。为温补强壮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暖五脏、补脾肾。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等。以鲜嫩者为佳。

    有温中壮阳,补肾益气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腰痛,阳痿早泄,乳癣等症。宜煮汤食。

    阴虚火旺者慎用。

 

    13  鳜鱼 

    旨科鳜鱼 Siniperca chuastsi (Basilewsky)。又称鳜鱼、石桂鱼、锦鳞鱼、鳌花鱼。生长于江河湖泊中。

    性平,味甘。归脾、胃经。为补益强壮养生佳品,日常食之可补五脏、益气血。适用于气虚血弱体质。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钾,钠,镁,维生素B1、B2、烟酸等。以肉质鲜嫩者为佳。有“鱼中珍品”之誉。其营养价值超过鲈鱼、鲤鱼。桂鱼春季最鲜嫩、味美,“桃花流水鳜鱼肥”就是赞誉春天桂鱼的佳句,为“鱼中上品”。

    有益脾胃,补气血,疗虚损,运饮食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劳体弱,痨瘵纳少,肺结核,小儿软疖化脓,肠风下血等症。内用煎煮、或作汤羹食,外用捣烂敷患处。桂鱼胆阴干研末,黄酒煎温呷,可治骨刺鲠喉。

    有寒湿之人不宜,若加入葱、姜则无此弊。

 

    14  黑鱼

    鳢科鳢鱼 Ophicephalus argus Cantor又称生鱼、乌鱼、七星鱼、蛇皮鱼、蠡鱼、鳢。产于江河湖沼。

    性寒,味甘。归脾、胃、肺经。为补益利水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补肝肾、益阴血、调经血、利水湿。适用于肝肾不足体质。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含量较高),多种氨基酸如组氨酸、3-甲基组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胱氨酸,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营养成分与青鱼相近。以肥嫩者为佳。此鱼皮厚,生命力顽强,有“龙宫大将军”之浑号。

    有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祛风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肾病水肿,心病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肺结核,脚气,湿痹,小便不利,痔疮,疥疮,顽癣,耳痛,口眼歪斜,产妇少乳等症。还可治疗妇产科和外科手术后虚弱,可使子宫和伤口愈合复原。宜煮食。

    黑鱼血可活血通络,治筋骨不舒;黑鱼肠煅存性研末,可治痔肿。

 

    15  鲥鱼

    鲱科鲥鱼 Macrura reevesii (Richardson)又称瘟鱼、三黎、三来、时鱼。生长于长江、珠江、钱塘江等大江入海河口水域。

    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含量为鱼类之首,鳞下脂肪尤多,食时不用去鳞,否则会失去一部分营养),钙,磷,铁,维生素B1、B2,C、烟酸,碳水化合物等。

    有增进食欲,畅脾开胃,温中补虚,滋补强身,清热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劳虚咳嗽,血气不足,体弱多病及水、火烧伤等症。鲥鱼汁液外敷,可治疗疔疮。以生鲥鱼肉贴疔疮上,固定后按紧,再用力揭起,可拔除疔疮之根,为拔疔第一妙药。鳞亦有同等除疔效力。

    鲥鱼最易腐败变质,鲥鱼出水即死,应及时食用。变质的鲥鱼不可吃。鲥鱼的某些部位有细刺和毛,还有三角刺,吃时要当心。鲥鱼患疥癞者不宜。体质过敏的皮肤病患者慎用。

 

    16 鮠鱼

    鮠鱼科长吻危 Leiocassis Longirostris Gunther。又称名丕、洄鱼。阔口鱼。主长江流域。

    性平,味甘。

    主于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B2、烟酸,钙,磷,铁等。以清明后营养最丰富,味极佳。古有“鮠食清明后,桃红柳绿时”之说。

    有补中益气,开胃利水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体虚浮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不爽等症。

    药理证实,有利尿作用。

 

    17  黄颡鱼

    鮠科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又称  、黄颊鱼、黄樱、黄刺鱼。生长于江河湖泊中。

    性平,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等。

    有益脾胃,利五脏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浮肿,瘰疬等症。煅灰可治喉痹。

 

    18  刀鱼

    科刀鲚 Coilia ectenes Jordan et seale 又称鲚鱼、子鱼、江鲚、凤尾鱼、河刀鱼、望鱼。

    性平,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锌,硒等无机盐,有益于儿童大脑发育。

    有补中益气,活血散瘀,调理肠胃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中气不足所致瘦弱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纳少,呃逆喘促,疮痈,痔漏,慢性肠胃功能紊乱等症。

    药理研究证实,刀鱼所含的锌、硒能促进血中抗感染淋巴细胞增加,临床上也证实了刀鱼有提高人体对化疗的耐受力。

    刀鱼有助火发疥之弊,湿痰盛者及疮疥之人不宜。

 

    19  银鱼 

    银鱼科尖头银鱼  Salanax acuticeps Regan 又称面条鱼、面丈鱼、银条鱼、残脍鱼。

    性平,味甘。

    主要成分有:较高的蛋白质,少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富含钙,磷,铁(其中以钙的含量为鱼类之最高),维生素B1、B2、烟酸,以及多种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氨苯丙酸、苏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等。经干制后,营养更高。银鱼的可食率达100%,为营养学家誉为“鱼参”。

    有滋阴补肾,益肺止咳,宽中健胃,和经脉,利水补虚之功能。可用于治疗营养不良,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腹胀水肿,胃寒疼痛等症。

    胃寒者食之加葱、姜;咳嗽者食之配淡菜;产后食之加精肉,可增加疗效。

    据日本《治疗》杂志介绍,有位日本妇女生于1871年,死于1972年,终年102岁。日本老年病学专家曾对这位妇女进行长寿因素的回顾性调查发现,老人生前喜欢吃银鱼,几乎每天必备。

    有资料证实,银鱼可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20  鲶鱼

    鲶鱼科鲶鱼 Parasilurus asotus (L)。又称额白鱼,  鱼、粘鱼、石    鱼。生于江河池沼中。

    性平,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等。

    有滋阴开胃,催乳利尿,滋养强壮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痔疮出血,肛肿痛,水肿,食欲不振,血虚眩晕,消渴等症。鲶鱼尾生贴,可治口眼歪斜。鲶鱼目煅灰,可治皮肤脓疮。

 

    21  鳣鱼

    鲟鱼科鳣鱼 Huso dauricus (Georgi)。又称蜡鱼、颊鱼、玉版鱼。生长于大河、两江汇口处。

    性平,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氨基酸等。

    有利五脏,壮筋骨,长力气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病后体弱,补虚,疥癣,恶疮,消肿,止血等症。

    其肝治恶疮疥癣;鳔含大量胶质,可治破伤风。

    含胆固醇较高,老年人不宜,心血管病患者忌食。

 

    21  黄鳝

    鳝科黄鳝 Monopterus albus (Zuiew) 又称鳝鱼、长鱼。  

    性温,味甘。归肝、脾、肾经。为补益气血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补五脏、益气血、填精髓、壮筋骨。适用于气血虚弱、病后体虚者。

    主要成分有: 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钾,钠,镁,维生素A,B1、B2、烟酸、C、E,尤以维生素A和铁的含量最丰。能使新陈代谢活跃,性功能旺盛,这正是人们吃黄鳝“壮阳生精”之所在。黄鳝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胱氨酸等,尤以组氨酸的含量最高,构成了它的浓郁鲜美滋味。以肥大鲜活者为佳。黄鳝与甲鱼、泥鳅,乌龟同称“四大河鲜。”

    有补虚损,祛风湿,止痉,益气,活血壮阳,强筋骨之功效。可用以治疗贫血,肺结核,老年虚弱,小儿疳积,痢疾,淋巴结核,内痔出血,体倦乏力,心悸气短,足痿无力,虚劳咳嗽,消渴,下痢脓血,风湿痹痛,筋骨酸软,化脓性中耳炎,产后血淋,臁疮等症。此外,将黄鳝剁成泥,敷贴患处,可治臁疮久不愈合。宜煮、炒、炖食为佳。

    100黄鳝肉中的维生素A高达5000国际单位(100猪肉中含17国际单位,100牛肉中含40国际单位)常吃黄鳝,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有人说“黄鳝是天然眼药”,患眼疾的人应适当地多吃黄鳝。

    黄鳝的脂肪中富含DHA和卵磷脂。DHA是廿二碳六烯酸,对脑发育有好处。卵磷脂是构成各器官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根据美国试验研究资料表明,动物摄取卵磷脂后,记忆力可提高20%。

    黄鳝体内含有黄鳝素A和黄鳝素B,这两种物质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及调整血糖的生理功能。日本科学家已经提炼出这两种物质,并以此为原料,制成了一种降血糖的新药--糖尿清。据广西陆川县人民医院科研组的研究论文也证实了这一点。

    《名医别录》将黄鳝列为上品,指出黄鳝为温补强壮剂,适用于气血两亏,产后瘦弱,肾虚腰痛,四肢无力,风湿麻痹,子宫垂脱,口眼歪斜很有效果。

    黄鳝血有祛风,活血,壮阳的作用。可治疗面部神经麻痹所引起的口眼歪斜,左歪斜者涂右面的颊部;左面则涂右面颊部,半小时后洗去,三天后再作第二个疗程。黄鳝血还可治疗疮癣,耳痛,鼻出血。将黄鳝放于水中喂养6-8小时,取出用消过毒的夹子夹住其颈部,再用消过毒的剪刀剪断其尾部,让鲜血滴入耳内,侧卧30分钟左右。滴血前将患耳用3%的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擦洗干净,可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黄鳝皮可治妇女乳核硬痛。

    黄鳝肉内寄生一种颌口线虫的囊蚴,这种寄生虫可随半生不熟的鳝肉进入人体,引起感染,半个月后,患者体温升高,颈颌部及腋下、腹部皮下等部位,长出一个个的指节状疙瘩,这种疙瘩还会“爬行”,而一般药物无法治疗,只有切开疙瘩,取出囊蚴,方可治愈。

    多食动风发疥,外感热病或阴虚内热者忌食。疟疾、痢疾、胀满者不可食。不可与皮蛋同食,孕妇不可在食用黄鳝的同时食用甲鱼。

 

    23  泥鳅

    鳅科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又称鳅。生长于湖、塘、沟及水田中。

    性平,味甘。归脾、肺经。为补气强壮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益气强身、通利小便。适用于气虚体质及孕妇、产妇、儿童和老人。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高于一般鱼类、肉类),脂肪,糖类,胡萝卜素,钙,磷,铁,维生素A、B1、B2、烟酸;还含有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它是抵抗人体血管衰老的重要物质。泥鳅虽其貌不扬,但却是高档营养食品。被誉为“水中人参”。以春季捕获肥大者为佳。民间有“天上斑鸠,河里泥鳅”之说。尤以日本人所最为喜爱,大量从国外进口内销,为世界上独崇尚泥鳅和鳝鱼之国。

    有补中益气,补益脾胃,祛风利湿,解毒消炎之功效。可用于阳萎,痔疮,腋臭,跌打损伤,黄疸,泌尿系统感染,消渴,小儿盗汗,手指疔,传染性肝炎,热淋痈肿,水肿,疥癣和慢性溃疡久不愈合等症。宜煮食或炖食。将泥鳅皮贴于风湿痛和神经痛的部位,止痛效果明显。

    临近产卵的泥鳅,其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的含量均比鳝鱼多,其铁含量比菠菜高,维生素B2比肝脏高。因此,当身体疲劳,体力下降时,可以吃些泥鳅补补身体。据《素女经穴秘传图说》一书介绍:泥鳅是一种良好的强精壮阳药,功效理想。据报道,泥鳅还是一种保肝药,泥鳅能明显促进黄疸消退和转氨酶下降,尤以急性肝炎疗效显著。对肝功能及其他项目的恢复,对迁延性和慢性肝炎也有明显的作用。

    临床报道,用泥鳅和大蒜炖,不加盐食,可治水肿。用泥鳅炖汤服可治皮肤痒或疥疮痒。泥鳅炖豆腐治疗糖尿病饮水无度有良效。

    泥鳅肉中含有一种类似廿碳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它是能抵抗人体衰老的重要物质。古养生家认为泥鳅“安于泥水,故调养脾肾。伏淤不病,故邪毒难犯;善窜深泥,故通经络;潜蛰若龟,故可长寿”。

    用泥鳅治疗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缺钙和佝偻病等引起的小儿盗汗,效果显著。泥鳅分泌的滑涎,有强力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关节炎,腹膜炎,瘰疽,疔疮,横痃、中耳炎,耳下腺炎,腮腺炎,卵巢及输卵管炎,乳房炎及乳头炎等。采取泥鳅滑涎的方法,可滴红糖于活的泥鳅身上,即能加速滑涎的分泌。

    本品补而能清,诸病不忌,为肝病,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理想食疗佳品。

    不宜过食,肝病有肝昏迷倾向者忌食。

 

 

(三)  甲壳类

 

    甲壳类水产品,因其体内含有无毒的五价砷,如与维生素C结合,可转换成剧毒的三价砷--砒霜,故不可与维生素C同食,

 

     

    鳖科中华鳖 Amyda sinensis (Wiegmann)。又称甲鱼、团鱼、元鱼、水鱼、王八、老鳖。生长于河湖、池沼中。

    性平,味甘。归肝经。为大补阴血养生佳品,日常食之可大补阴血、益气壮阳。适用于阴血不足、久病体虚、及妇女。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1、B2、C,D、烟酸,钙,磷,铁,碘等。鳖肉不仅易于消化吸收,且产热量高,可促进血液循环,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高肌体免疫功能。鳖中最佳部分是它的四周下垂的“鳖裙”。以4-5月捕获、背黑而光泽肥大者为佳。甲鱼肉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产中佼佼者,为著名的滋补食品。

    有滋阴凉血,潜阳清热,散结消痞,益肾健骨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脾肿大,劳热咳嗽,子宫下垂,崩带,脱肛,阴疮,崩漏带下,寒湿脚气,阴虚骨蒸,痨热瘰疬,肿核,虚疮,久疟久痢,肝硬化腹水,肝肾不足之胁痛,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慢性肝炎,肝硬化,十二指肠溃疡等症。宜蒸食,饮其汁更补人。

    甲鱼血为滋阴退热药,主治虚痨潮热,对肺结核有低热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外涂可治脱肛、面瘫。甲鱼头入药可补气助阳,治疗脱肛,子宫下垂,阴疮等。鳖甲含动物胶,角质蛋白,碘,维生素D等。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

    现代药理研究,鳖能抑制肝脾结缔组织增生,提高血浆蛋白水平,治疗肝脾肿大及肝炎并发贫血,白血球蛋白倒置。

    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的斋藤洋教授等人研究证实,食鳖有助于解除疲劳。他认为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剧烈的体育运动,用脑过度者,在感到疲劳时,可适当吃鳖,既补充了营养,又能很快解除疲劳,有利于身体健康。中医认为,鳖的功能是滋阴,只适用于阴虚的病人。该大学已将鳖制出粉剂,对高血压和肝炎病人有很好的疗效。鳖粉的作法:将绝食2天的鳖,净化体内后用-196°C的液态氮瞬时冷冻并破裂成碎片(1厘米的颗粒),再在-50°C温度下超微粉化而得。

    鳖的头、血、脂肪、胆、卵、鳖胶及鳖甲等均可入药。

    不可过食,尤以消化不良、孕妇及产后泄泻,失眠等患者不宜。孕妇不可将鳖与鳇鳝同时食用。

 

     

    龟科乌龟 Chinemys reevesii (Gray)。又称水龟、元绪、金龟。产于全国各地。

    性平(有文献为温),味甘、咸,有小毒。为大补阴血养生佳品,日常食之可大补阴血、强健筋骨。适用于阴血不足、产后体虚及老年人适用。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胶质,动物胶,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B2、烟酸等。以黑色者为佳。龟是地球上学古老的动物之一,已有两亿年的历史。它是动物中的“老寿星”,生命力很强,数月不食,可以不死。龟肉为人们所喜爱,所含营养物质易为人体吸收,是重病初愈的理想补养食品。

    有益阴补血,清热解毒,利胆明目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骨蒸痨热,止寒咳,血痢,筋骨酸痛,尿多,小儿遗尿,子宫垂脱,脱肛,胃下垂,糖尿病,痔疮下血,久咳咯血(尤以寒咳),疟疾日久,血痢,肠风痔血,筋骨疼痛,崩漏带下,心肾阴虚所致的腰腿酸痛、失眠、心烦、心悸,神经衰弱等症。宜炖食。

    龟板含动物胶,角质,蛋白质,脂肪,钙等。能抑制肿瘤细胞S-180、EC等,并可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可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吐血,鼻出血,久咳遗精,血崩,带下,小儿囱门不合等症。龟板胶可滋阴补血。龟头可治脑震荡后遗症,头痛,头晕。民间用龟的胆汁涂面部丹毒,用龟尿点涂脑溢血舌肿难言。

    不宜与猪肉,瓜,苋菜同吃。

 

     

    肢节动物虾科虾。又称长须公、虎头公、曲身小子。产于河沟、湖泊、池沼、水田及大海。

    性温,味甘。归肾、肝经。为温补强壮养生佳品,日常食之可补五脏、益经血、通乳汁。适用于肾虚体质及产后乳汁不足者。

    主要成分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钾,钠,镁,碘,维生素A,B1、B2、烟酸以及多种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等。虾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龙虾、对虾、海虾、河虾、白虾、青虾、毛虾、湖虾等。以青虾肥嫩者为佳。以海虾营养价值最高,所含的蛋白质比猪肉和河虾高20倍;脂肪则比它们低40%左右,维生素A又比它们高40%,还有抗衰老的维生素E及碘。虾皮中含钙量最高,且钙、磷比接近人乳,是任何食品无法比拟的补钙佳品。

    有壮阳益精,补中益气,补肾,通乳托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倦怠无力,乳汁不足,小儿麻疹,水痘,皮肤溃疡,疮毒等症。宜煮食。

    孕妇常吃虾皮,可防止缺钙抽搐症及胎儿缺钙症;在高山野漠工作者常吃虾皮,可补充碘和食盐的摄人不足。

    药理研究证明,虾可使淋巴蛋白浓度增高,凝固性下降。犬静脉注射虾肉提取物,可使淋巴中血蛋白浓度升高,增进胸导管淋巴流量,血浆中有三磷酸腺甙类(ATP)出现,所以虾有增强肌体免疫能力的作用。《本草》中有“托痘疮,下乳汁,壮阳道,煮汁吐风痰,捣膏敷虫疽”的记载。近来研究发现,虾还可降血压,降低血脂。用虾米30与大米同煮粥,加调味品常吃,可以降血压、血脂;与猪蹄同煮汁吃,可使乳汁充沛。

    虾中含磷丰富,仅次于鱿鱼干和全脂奶粉,名列第三。虾皮和连壳的制品,含钙量特别高。且钙、磷比例接近人体所需,使钙、磷能协同地为人体吸收利用。美国科学家认为,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比单纯服用钙片要理想得多。血压与含钙量有相连的关系,适当地补钙,可使血压下降;并能防治脑血栓、脑溢血等疾病。虾皮是补钙的最好食品。

    用鲜虾肉和猪蹄煮汤,可增加乳母的乳量,提高乳汁的质量。常吃虾仁炒韭菜能治肾虚阳痿和四肢无力。用活虾煮汤喝,可治小儿麻疹和水痘。

    有过敏性皮肤病,哮喘病患者不宜。遗精、早泄、阴茎异常勃起者不宜。

在食用虾等甲壳类水产品时,切不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虾等甲壳类食物体内含有无毒的五价砷,当它与维生素C结合后,可以转换成为巨毒的三价砷――砒霜,可以使人中毒致死。

 

      对虾

    肢节科动物对虾科对虾 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又称明虾。产于沿海各水域。

    性温,味甘、咸。归肝、肾经。为温补强壮养生佳品,日常食之可补五脏、益精血通乳汁。适用于肾虚体质及产后缺乳者。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钙,磷,铁,维生素A、B1、B2、烟酸等。营养丰富,为开胃之美食。能提升血浆中ATP的浓度。增进胸导管淋巴液的流量。

    有补肾壮阳,健胃,化痰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阳痿不举,痰火后半身不遂,筋骨疼痛,皮肤搔痒等症。其壳有镇惊作用。子可通乳。

   

     

    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又称螃蟹、清水蟹、毛蟹、绒鏊蟹、河蟹、横行公子、横行介士、石蟹、稻蟹、湖蟹、无肠公子。产于沿海、长江流域江、河、湖、荡。

    性寒,味甘、咸,有微毒。归肝、胃经。为滋阴清热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滋阴液、养筋脉、清内热。适用于阴虚内热体质。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1、B2、C、烟酸,甲壳素,胆固醇,钙,磷,铁,灰分,游离氨基酸和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胱氨酸等氨基酸,其组氨酸含量尤多。以霜后大而肥脂满者为佳。蟹味鲜美,能促进食欲。

    有补骨髓,充胃液,清热散血,通经络筋,接骨,催产下胎,抗结核,散瘀,治疽愈核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骨损伤,血瘀肿痛,疥癣,漆疮,烫伤,湿热黄疸,胎死腹中,胎盘残留和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产后血闭,水肿,肩胛疼痛等症。宜蒸食或浸酒饮。

    古有用蟹治骨折的传说:“倘骨断筋折,损伤过重,服过童便、黄酒后,即取生蟹捣烂,以好酒冲服之,其渣敷于患处,日日服、敷之,同时服童便、黄酒,可治愈。为跌打损伤第一奇方。”

    蟹壳性凉,味咸。蟹壳是由几丁质的化学物质组成的,用碱和高温处理后衍生出一种新型的生化聚合物、脱乙酰壳多糖。这种壳多糖有许多医药用途,如在外科手术中制成的无菌纤维,缝合伤口的线等,还有防腐和作为分离介质等用途。蟹壳还有清热解毒,破瘀消积,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伤筋折骨,瘀血肿痛,漆中毒,胎死腹中,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等症。患接触性皮炎,漆过敏等症,可用蟹煎汤,洗患处。或捣烂涂患处。跌打损伤,可把全蟹焙干研末,每次9克,温酒送服。乳痈初起,可打烂一只蟹,滤去渣。黄酒冲服。

    甲壳素能增强抗癌药物的药效。

    蟹性寒,腥气重,含蛋白质多,而蟹黄中胆固醇每百克中含量高达460毫克。所以有些人不宜吃。如:伤风、发热、胃痛、腹泻的病人吃后,会加重病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肝炎活动期,也不宜吃;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脂患者均不宜吃蟹黄。此外,脾胃虚寒的人、老人、小孩、孕妇也不宜多吃螃蟹。有蟹不宜与柿子同吃之说。蟹肠、胃、腮不可吃,食之中毒。皮肤病和呼吸系统咳喘病人也不可吃。

 

      梭子蟹

    方蟹科动物海蟹。又称海螃蟹、飞蟹、枪蟹。

    性寒,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B1、B2、烟酸等。

    有活血止痛,消炎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漆疮,湿热,产后血闭,风湿性关节炎,皮炎,接触性皮炎,漆疮等症。

 

      毛蚶

    蚶科毛蚶 Anadara Subcrenata Lischke。又称瓦楞子、瓦垄子。

    性温,味甘。

    主要成分有15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糖元,维生素A、B1、B2、C、烟酸等。能控制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肉味鲜美,为名食。

    有养血活血,益气补中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血两亏,贫血,胃酸过多,积年胃脘痛等症。

    壳性平,味咸。含碳酸钙,有机质,铁,镁,硅酸盐。能抑制胃酸。

 

      田螺

    田螺科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又称螺蛳、黄螺、方田螺、福寿螺。生长于池沼,河沟,水田内。

    性寒,味甘咸。归膀胱经。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甚微,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B1、B2、烟酸等。其糖类、钙,磷,铁及维生素的含量高于蛋类和黄鳝。中秋节前后田螺肥大,螺肉肥美。也有人认为清明前尚未进入繁殖期,此时田螺体肥肉厚,有“清明螺,赛过鹅”之说。

    有清热利水,解毒消痛之功效。可有于治疗湿热壅阻所致的黄疸,水肿,小便不通,脚气,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腹中结热,脚气冲上等症。宜煮后加调味品食。将其肉捣碎外敷可治热疮。生浸取其汁饮,可治消渴。

    田螺对治疗小便不下有良效。宋朝《夷坚志》记载:江西上饶熊彦诚医生,年五十五,得病大、小便不通已五天,腹部胀大如鼓,无法治疗,即派人送信请好友慧月和尚前来诀别。慧月在途中遇一异人,此人听其所述,从水中捞起一只大田螺,对慧月说:“你的朋友有救了,将大螺拿到他家中,用盐半羹匙,同捣如泥,放在病人脐下一寸半处,用布包扎紧,稍等片刻大、小便即通”。如法医治,果然二便具通,病人得愈。

    据现代营养研究,田螺的营养成分和含量的组成,优于板鸭、鹅肉、鸡蛋、猪肉,不亚于鲫鱼、海参、鱿鱼、墨鱼。常吃田螺肉可以滋阴补肾,明目,增强肌肉弹性,使皮肤光泽细嫩并有多种保健功能。

    田螺中含钙量丰富,每100田螺中钙的含量高达1300毫克,为牛奶的13倍。因此缺钙而患有骨质疏松的人,可将田螺作为食疗之首选。

    脾胃虚寒,外感未清,大便溏稀者不宜。

 

      螺蛳

    田螺科方形环棱 Bellamya quadrata (Benson)。又称蜗篱、蜗赢、蜗螺。生长于池沼、河沟、水田内。

    性寒,味甘。归膀胱经。

    主要成分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其含量为牛、羊、猪肉的20多倍),磷,铁亦较家禽高,维生素A、B1、B2、烟酸等。滋味鲜美,促进食欲。“清明螺,赛过鹅”,清明前后的螺蛳营养价值高,滋补作用强。

    有清热利尿,明目,解酒热,退黄疸,利大小肠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水肿,淋浊,消渴,痢疾,目赤翳障,中耳炎,痔疮,疮痒风肿,肿毒,白浊等症。

    近年来,有文献报导,螺蛳中含有某种抗癌物质。

    多食不宜消化,令人腹痛。吃时应洗净烧透。

 

    10  海螺

    蝾螺科节蝾螺Turbo articulatus Reeve。又称狗眼睛螺、流螺、海赢。

    性冷,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有清热明目,和气清神,除湿利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目痛,心烦,肠风痔漏,头疮,口角疮,小便不爽等症。煅灰可治头疮;其肉用麻油拌炒,清香可口,是口腔科、泌尿科的食疗佳品。

 

    11  泥螺

    阿地螺科泥螺Bullacta exarata (Philippi)。又称吐铁、麦螺、梅螺。生长于沿海各地。

    性寒,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黏液,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以洁白多脂者为佳。

    有补肝肾,益精髓,润肺,明目,生津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肾虚,阳痿,早泄,咽喉干燥,火眼,舌痛等症。

    泥螺壳中之黏液对人体黏膜有保护作用。

 

    12  海蛳

    锥螺科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 Kiener.及同科笋棒螺T.terebra (Linnaeus)。生长于沿海各地水域。

    性平。味咸。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等。

    有清热平肝,滋阴散结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头晕,痔疮肿痛,疮肿,赤眼,赤带,瘰疬结核,慢性肝炎,肠结便秘等症。

    其壳含碳酸钙,有制酸作用。

 

    13  牡蛎肉

    牡蛎科长牡蛎 Ostrea gigas Thunberg。又称蚝、海牛奶、疬黄、海蛎子。产于沿海各地。

    性平,味甘、咸。归归肝、肾经。为滋阴养血养生佳品,日常食之可滋阴养血、泽润肌肤。适用于阴血不足、肌肤枯燥者。

    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岩藻糖,肝糖,10多种氨基酸,谷胱甘肽,维生素A、B1、B2、尼克酸、C、D、E,碘,铜,锌,锰,钡,磷,钙,镁,硒,铝,及氧化铁等(其中锌、硒含量为食品之首),锌对核酸和蛋白质代谢有益,有助于皮肤胶原、纤维细胞的形成,可使组织愈合,使皮肤细腻密实,并能提高性功能。锌还可促进儿童智育,有“益智海味”之称。古代人曾认为牡蛎是:“海族中之最贵者”,古罗马人称之为“海中美味-圣鱼”,并有“海牛奶”之美称。对人类很多疾病有食疗效果。以鲜嫩者为佳。

    有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神经衰弱,烦热失眠,心神不安,贫血,神经痛,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带下,皮肤癌,衄血,酒醉头痛等症。宜生食或汆食(入沸水中片刻即可食)。

    牡蛎中含有某种活性成分,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够调节人体的防御功能,改善整体状况,提高抗病能力和人体天然的免疫功能,这些都是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而获得的结果。

    牡蛎提取物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能降低高血脂病人的血脂中TXA2含量。有利于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能使肿瘤细胞对反射性敏感性增强,并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金牡蛎能多方面增强肌体免疫力,特别是使受化疗、放射治疗而免疫功能减弱的患者明显增强免疫力,升高白细胞,使病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牡蛎含有丰富而质优的氨基酸、牛磺酸、糖元和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特别是硒、锌含量之多,大大超过其他生物。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率先研制从牡蛎中提取药用部位,接着,我国1989年也研制生产了名为“金牡蛎”的制品。金牡蛎中含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成分,故能预防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金牡蛎中的牛磺酸有明显的保肝利胆的作用,因此,是防治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俗称胎气)的良药。此外,金牡蛎中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糖元,对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矫治孕妇贫血和对孕妇的体力恢复均有好处。因此,金牡蛎对孕妇来说是一种良好而理想的食品。

    1987年日本厚生省颁布了提取牡蛎精粉的质量标准,使牡蛎提取物风行于欧美、澳大利亚等国。牡蛎肉固有的滋养作用,在国内外还被临床用于动脉硬化、心律不齐、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免疫力下降、肝炎、妇科疾病、妊娠反应、失眠、偏头痛等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还含有维生素B12,为一般食物所不备,对人类来说,维生素B12中的钴元素是预防恶性贫血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牡蛎也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牡蛎中的糖元可以增加肝脏功能。牡蛎体内储存的肝糖量从10月前后逐渐开始增加,至次年1-3月达最高,此时味最鲜美,保肝的作用更强。牡蛎体内所含的蛋白质中有多种优良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半胱氨酸、氨基乙磺酸,这些氨基酸有解毒作用,可除去体内有毒物质。氨基乙磺酸有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因此可预防动脉硬化。

    1992年中山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和深圳海王药业公司合作研究发现,牡蛎提取物极可能含有某种新型的放射增敏活性物质,实验结果提示牡蛎提取物的作用可能与阻断癌细胞自身的修复功能有关,以致辐射损伤成不可逆性,最终强化了放射线的抑制癌症效应。牡蛎提取物的制剂还有升高体内白血球的功能,可以治疗当前恶性血液病的强烈化疗而造成白细胞下降

    在牡蛎的生长季节,有机会到还边去,应该多吃些新鲜牡蛎,滋补身体。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从牡蛎中可分离出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经体外试验,能抑制化脓性链球菌的生长。其醋酸提取物可增强小鼠对大脑病毒的抵抗力,抑制链球菌、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

    壳含碳酸钙,磷酸钙,镁,氧化铁及有机质,有制酸、镇静、降压及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

    牡蛎油称蚝油,营养丰富。

    虚而有寒者不宜。

 

    14  蛤蜊

    蛤蜊科动物蛤蜊Mactra。又称沙蛤沙蜊、吹潮。

    性寒,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碘,维生素A、B1、B2、烟酸等。蛤蜊肉鲜美,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灵”之说,并被视为百味之冠。

    有滋阴润燥,利水利尿,化痰止咳,软坚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痰火内蕴所致腹水肿胀,小便不利,阴虚消渴,失眠,崩漏带下,痔疮,淋巴肿大,甲状腺肿大,糖尿病,黄疸及瘿瘤,咳嗽,男子白浊,烫伤等症。

    阳虚体质,脾胃虚寒,腹痛,泄泻患者忌食。

 

    15  文蛤

    帘蛤科动物文蛤 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又称花蛤、黄蛤、海蛤、圆蛤。

    性寒,味咸。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碘,维生素A、B1、B2、烟酸等。其味鲜美,为蛤类之上品。

    有清热利湿,化痰散结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淋巴结核,水肿,黄疸,甲状腺肿大,咳嗽痰多,月经失调等症;配合其它药物,可治酒齄鼻。

    药理研究证明,利用文蛤硬壳提取的蛤素,能抑制肿瘤的生长;文蛤组织的提取液,对葡萄球菌、Moloney白血病毒、S180、艾氏瘤腹水型、肝癌腹水型和肝癌实体型等,均显示出较强的抑制作用。蛤类中以杂色蛤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最佳。

    文蛤壳含壳角质,硫酸钙,能化痰制酸。诸蛤中以杂色蛤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最佳。

    气虚有寒者不宜多吃。

    16  河蚌

    蚌科背角无齿蚌 Anodonta woodiana Lea。皱纹冠蚌 Cristaria plicata Lea。三角肌蚌 Hyriopsis Cumingii Lea。又称河歪、河蛤蜊、乌贝。

    性寒,味甘、咸。归肝、肾经。为滋阴凉血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滋阴养肝、凉血清热。适用于阴虚内热体质。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以内腮板和外腮板含量为最),磷,铁,锌,铜,镁,钾,硒,维生素A、B1、B2、烟酸、E,以及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等。尤以钙的含量高,以内腮板及外腮板含量最多。苏北流行“春喝一碗河歪汤,伏天不生疖和疮”的民谣。

    有滋阴养血,清热解毒,明目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目赤肿痛,高血压,眼底出血,结膜出血,烦热消渴,糖尿病,尿路感染,黄疸肝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肾炎水肿,急性、慢肾炎,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感染,血崩带下,痔瘘,目赤,酒毒,湿疹,肾衰等症。外用取其汁,可治湿疹、痘毒,鼻疔等症。

    药理研究表明,蚌肉的均浆液,动物实验对小白鼠W-258癌细胞的抑制率高达4070%,与对照组比,有非常显著的意义。此外,均浆上清液的丙酮提取物、均浆煮沸液也有明显的抗癌活性。由于加热不受破坏,故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另河蚌制剂“生长灵”有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是低毒、高效的生物免疫制剂。以60钴射线对小鼠前给予“生长灵”,则可提高存活率,最高达60%,这对癌症放疗患者的保护、康复很有帮助。其珍珠层粉能抑制S180肿瘤。

    另有合浦珠贝母,功效相似,其所含氨基酸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保护上皮机能,镇静安神。其珍珠层粉能抑制S180肿瘤。

    蚌肉硬,不易消化吸收,脾胃虚寒,便溏者慎食。

 

    17  蛏肉

    竹蛏科缢蛏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又称缢蛏、蛏子、青子、美人干。

    性寒,味甘、咸。归肝、肾经。为滋阴养血养生佳品,日常食之可滋阴养血、补虚情热。适用于阴血虚弱体质。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仅次于淡菜),少量脂肪,钙,磷,铁,钾,碘,碳水化合物(超过各类海鲜)等。以鲜嫩者为佳。滋味鲜美,有促进食欲的作用,为南方水产之一绝品。被誉为“’美人干”。

    有滋阴清热,补虚除烦,止痢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乳汁不足,放、化疗后口干烦渴,坏血病等症。宜煮食。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18  蚬肉

    蚬科动物河蚬 Corbicula fluminea (Müller)。又称河蚬、沙蚬、闪蚬。生长于河川、湖沼中。

    性寒,味甘、咸。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维生素A、B1、B2、B12、C、烟酸,铁,钙,钴,腺甙等都非常的丰富,还含有一定量的钴和牛磺酸。其中维生素A居海产品之首。维生素B12的含量与动物的肝脏相等。所含的钴,对补养血液十分有利。以黄蚬质量最佳,宜与葱花同煮。

    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消渴,小便赤涩,火眼,痰喘,反胃,黄疸,湿毒,脚气,疔疮肿毒等症。

    临床表明:B12对贫血有特殊的疗效;对肝功能恢复也有辅助作用。早在古代,就用于肝病的治疗;能治夜盲症及促进母体乳汁分泌,加快产妇体力恢复。

    壳可祛痰化湿。

    多吃令人出现冷气及发生咳嗽。

 

    18  淡菜

    贻贝科贻贝Mytilus edulis Linnaeus的厚壳贻贝和贝母。又称贻贝、壳菜、海红。为贻贝科动物厚壳和其他贻贝类的贝母,经干制而成的干制品。

    性温,味甘。归肝、肾经。为补肝肾、益精血的养生佳品。日常食之可补肝肾、益精血、助肾阳、强腰膝、乌须发、安五脏。且不寒不热,补而不滞腻。阴阳皆调,性质温和,尤以养生食用。适用于体形瘦弱、肝肾虚弱、年老体弱及无病强身者。

    主要成分有:碳水化合物,多糖,蛋白质(含量特别高,超过海参、干贝、虾、蟹),脂肪,灰分,钙,磷,铁,锌,碘,肝糖,维生素B2、烟酸等。肉味鲜美,被誉为“海中鸡蛋”,有“东海夫人”之雅称。以个大体肥,肉色红黄或黄白有光泽,干燥无杂质,无足丝者为上品。

    有补肝肾,益精血,调月经,降血压,消瘿瘤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眩晕,盗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阳痿,崩漏带下,产后血结,功能性子宫出血,精血衰少,腰酸背痛,虚劳赢瘦,吐血,久痢肠鸣,瘿瘤等症。对体温失调及肢体常倦者,食用后有良好的效果。宜煮食。

    淡菜是风湿、甲亢病人的极好保健品。玻利维亚的渔民,常年生活气候十分潮湿的海岛上,但奇怪的是却没有一个人得风湿病。据分析,这与常年吃淡菜有关。其脂肪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多,尤以廿四碳稀酸占16.6%。而这种物质是人体不能化成的必需由食物提供的一种脂肪酸,对维持正常肌体的生理功能很重要,能促进发育,保护皮肤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所含的肝糖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医视之为柔肝补肾之佳品。

 

 

   

                  (四) 

 

      海参

    刺参科刺海参 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又称沙参、刺瓜参、海黄瓜。产于渤海、黄海、南海等水域。

    性温,味甘、咸。归心、肾经。为补益强壮养生珍品,日常食之可补肾气、益精血、润五脏、强身体。适用于虚弱体质和老年、小儿。

    主要成分有:粗蛋白,蛋白质,粘蛋白,糖蛋白,粗脂肪,脂肪,碳水化合物,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钙,磷,铁,碘,维生素及海参素(或称海参毒素)等。几乎不含胆固醇;其中甾醇,三萜醇,粘蛋白,氮,多糖部分的氨基己糖、己糖醛酸和硫酸等,另含一种糖蛋白,其中含藻岩糖约60%。自古以来“山有人参,海有海参,两参齐名”之说和“水中人参”之称。与干贝、鱼翅、鳘鱼肚、鲍鱼、虾米、鱿鱼干、琼胶合称“海味八珍”。我国西沙群岛和海南岛产有梅花参、乌元参、岛参,福建浙江产的光参、肥皂参,北方海域产的刺参、白参,其中的梅花参和刺参最为名贵。梅花参最大,每条干品重可达250500。被成为“海参之王”。

    有补肾益精,强阳滋阴,补血润燥,调经,养胎利产,止血消炎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精血亏虚,虚弱劳累,阳痿梦遗,早泄,小便频数,大便干燥,各种失血后之贫血及肺痨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催奶,外伤出血,胃痛泛酸,肠燥便秘,肺结核,神经衰弱,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肾虚腰痛,齿摇,记忆力衰退,阳痿,女子阴冷,夜尿频多,冬季怕冷,癫痫等症。并有利于慢性肝炎的康复。宜煮食或炖食。

    海参所含的碘极为丰富,是构成人体甲状腺素必不可少的元素;所含的软骨素硫酸,经研究老年学证明,软骨素硫酸的成分减少和肌肉的衰老现象有关。所以常吃海参,有“驻颜”抗衰老作用。明代有一老人,因患痨病吃海参治愈,以后便嗜海参如命,家里值钱的东西,都用来换海参吃,还经常求朋友资助,由于他经常吃海参,九十多岁,仍面如童颜,须发尽黑。

    药理研究发现,海参中所含的海参毒素为一种抗霉剂,在625微克/毫升的浓度就能能抑制多种霉菌;能抑制S180Krebs-a腹水癌的生长。粗制海参霉素溶液能抑制某些肿瘤。海参还可提取结构类似皂角甙的毒素,对治疗中风痉挛性麻痹有效。海参的提取物粘多糖经实验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海参体壁含刺参酸性多糖。药理研究发现,刺参酸多糖有抗放射损伤、促进造血功能、将血脂和抗凝血作用。现代医学还将海参列为降血压的食品之一,认为海参能够调节人体血压。

    海参肠含钒,其含量为各类食物之首。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脂肪代谢,能降低血脂,对冠心病患者有益。内脏含一种硫酸多糖,亦为独特之处。海参再生能力很强,将其切成数段,每段均可生成小海参,其内脏被其它动物所吃,只要能逃脱,还可再生新的内脏,海参的这种再生能力,使它具有滋养,生肌,修补的功效。不同品种的海参有不同的功效,刺参、梅花参用于补肾、治水肿;黑乳参可用于月经不调或产后催乳。海参的提取物粘多糖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海参壁含硫酸多糖,对小儿麻疹有一定的疗效。海参肠焙干研末,可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海参不寒不燥,性质温和,四季皆宜。

    痰多,脾胃虚弱,便泻及遗精者不食或少食。

 

      魮目鱼

    鲆科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 et schlegel)。又称牙偏、偏口、沙地、左口。产于沿海各地。

    性平,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烟酸等。

    有消炎解毒,补虚益气,止泻止痢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体虚力弱,劳伤,食物中毒,痢疾等症。

    不可多食,多食动气。

 

      鲟鱼

    鲟科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Gray。鲟科白鲟 Psephurus gladius (Martens)。同科达氏鲟 A. dabryanus Dumeril。又称鲔、章、碧鱼。sephurus gladius (Martens)。产于大江近海中。

    性平,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1、烟酸,氨基酸等。

    有补气益虚,活血通淋,利五脏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血淋刺痛,恶心疥癣,鼻衄及各种出血症。

 

      塘鳢鱼

    塘鳢科塘鳢鱼 Odontobutis obscura。又称土鲋鱼、鲋鱼、菜花鱼、鲈鳢。产于浅水中。

    性温,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及氨基酸等。

    有健脾益气,补肾健胃,扶阳壮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噎膈,阳痿,疮疥,消肿,肾虚经痛,止痛,脚气,脾胃失调等症。

    塘醴鱼补而能通,诸病无忌,酒煮可壮阳,加糖则定痛,加醋可去风,加糟能消肿,加豆豉治皮肤疮疡等症。

    塘鳢子壮阳作用更强,塘鳢子下酒服可治阳痿。

 

      鲻鱼

    鲻科鲻鱼 Mugil Cephalus Linneaus。又称子鱼、白眼、乌鲻。

    性平,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族及多种氨基酸等。

    有健脾益气,消食导滞,利五脏,通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血虚眩晕,产后少乳,崩漏带下,气血两亏等症。

 

      杜父鱼

    杜父鱼科松江鲈 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又称四鳃鲈、伏念鱼。生于各海域。

    性温,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1、B2、烟酸及多种氨基酸等。以松江产为上乘。烹调时加酒、醋,其鲜美之风味始出,吸收亦易。

    有健脾益气,补五脏,益筋骨,安胎补中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睾丸发育不良,小儿疳积,慢性腹泻,气血两亏,胎动不安等症。

 

      带鱼

    带鱼科带鱼 Trichiurus haumela (Forskal)。又称鞭鱼、海刀鱼、鳞刀鱼、牙带鱼。产于沿海各水域。

    性温,味甘。归脾、胃经。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可与猪肉、牛肉媲美),脂肪,钙,磷,铁,钾,钠,镁,碘,维生素A、B1、B2、C、烟酸以及人体所必需的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胱氨酸等营养成分。每年从惊蛰到清明是带鱼肉最嫩肥丰腴、油润之际,鱼刺滑软,味道极鲜,被誉为“开春第一鲜”。

    有暖胃,补虚,养肝补血,润肤,祛风,杀虫之功能。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食欲不振,产后乳汁过少,神经衰弱,呃逆,瘿瘤,皮肤干燥,皮肤粗糙等症。宜清蒸、焖炖、油炸食。

    带鱼肥嫩少刺,易于消化,是老人、儿童、孕妇和病人的理想食品。

    带鱼的鱼鳞含有2025%的卵磷脂,丰富的蛋白质,磷,铁,碘等。卵磷脂中又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预防冠心病,使人长寿的作用。卵磷脂被人体吸收后,首先分解出胆碱,循环到大脑后可增强人的记忆力。卵磷脂还可以控制脑细胞的死亡,具有使大脑“返老还童”的功能,对老年人大有裨益。带鱼鳞中的丰富油脂,还含有多种不饱和的脂肪酸,能增强肌肤表皮细胞的活力,具有美容的效果。动物实验表明:带鱼鳞油喂养大白鼠,可其血清胆固醇显著降低,毛长得特别好。科研人员将此油用于头发枯黄的小孩,一个月后,孩子的头发完全变得黝黑。带鱼鳞经酸化处理后,还可提取6-硫化鸟嘌呤,制成药后可治急性白血病、胃癌,淋巴肿瘤等症。带鱼鳞外敷患处,可治外伤出血。

    带鱼易动风发疥,哮喘,中风,疮疡病人不可多吃。

 

      鳗鲡

    鳗鲡科鳗鲡 Anb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又称白鳝、白鳝,风鳗,青鳝、蛇鱼、河鳗。产于江河湖泊及海南岛。产卵期可见于大海。

    性微寒,味甘。归肝、肾经。为滋补强壮养生佳品,日常食之可补五脏、壮筋骨。适用于肝肾不足、痨病体虚者。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肉豆蔻酸,鳕酸,鳗血酸,磷,钙,铁,维生素A、B1、B2、C、烟酸(尤以肝脏中维生素A、B1、B2的含量最为丰富)等。肌肉中还可以分离得肌肽和鹅肌肽,并含有挥发性碱性氮、挥发性还原性物质。鱼身黏液中含有多糖,多糖中含葡萄糖、半乳糖胺、葡萄糖醛酸;鳗鱼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B2。以湖、池产而肥大者为佳。

    有滋补强身,祛风湿,杀虫等功能。可用于治疗骨蒸痨热,风湿痹痛,小儿疳积,脚气,风疹,肠风下气,肺结核低热,咳嗽日久,夜盲,痔疮,阴痒,赤白带下,恶疮,白癜风,神经衰弱,淋巴结核等症;对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淋巴结核、慢性溃疡等病人的康复也十分有效。其脂肪可治皮肤白驳。宜煮食或炖食。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记录这样的传说:金山渔民在水中捞起一只箱子,打开一看,内有一位骨瘦如柴的青年女子,自幼生了肺病,父亲怕她传染给别人,才将她抛入水中。渔民天天给她吃鳗鱼,日久居然痊愈。

    鳗鱼有补气兴阳之力凡阴虚火旺之症皆不相宜。鳗鱼有小毒。生性滑利,脾胃虚弱,易泄泻者应少食用;因含脂肪丰富,痰湿之体不可多食;孕妇不可食用,以免损胎动气;肥胖之人不可多食久食。

 

      鲳鱼

    鲳鱼科银鲳 Stromateoides argenteus (Euphrasen)。或同科中国鲳S. sinensis(Euphrasen)。又称鲳侯鱼、鲳鳊鱼、平鱼、鲳银、片鱼,镜图,白鲳。分布于沿海水域。

    性平,味甘、淡。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镁,磷,铁及胆固醇等,其含糖量居鱼类之首。肉厚,刺少,味美。

    有益气养血,柔筋利骨之功能。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慢性腹泻,贫血,筋骨酸痛,足软无力,头晕心悸,失眠健忘,体虚肾亏,阳痿早泄,四肢麻木等症。

    高胆固醇、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不宜。多吃可动风发疥。鲳鱼子可令人泻,一般弃之不吃。

 

    10  鲨鱼

    真鲨科阔口真鲨 Carcharhinus  latistomus Fang et Wang 又称鲛鱼、溜鱼。生长于黄海、东海。

    性平,味甘、咸。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胶体蛋白,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多种无机盐,维生素A、D等。脊椎骨及软骨含软骨素;肝含维生素A、D;脑和卵巢含磷脂和胆固醇;胆汁含胆酸,牛磺胆酸;翅含软骨素。

    有益气补虚,利五脏,开胃进食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五脏虚损,气血不足所致虚劳诸症;也可用于消肿散瘀,瘀血肿痛,创口久不愈合,腹泻,胃脘痛,头痛,喉痹肿痛,妇女月经痛,肺虚气短,夜盲等症。

    鲨鱼具有惊人的免疫力,有人将其腹剖开,放归海水内,一个月捞上来时,内脏照常工作,没有一点感染和坏死现象,也难见鲨鱼患癌。其翅含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及抗凝血成分。冠心病患者每日吞服翅粉2-3克,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其肉有利于白细胞减少者之提高。

    鲨鱼胆可消炎解毒。

 

    11  海鳗

  (牙鱼、狼牙鳝、蟒鱼)

    性平,味甘。归脾、胃经。

    主要成分有: 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丰富的维生素A、B1、B2、C、烟酸等。

    有祛风湿,平疮毒,活血通络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虚劳骨蒸,关节痛,面神经麻痹,脚气湿疹,疮疡,痔漏,小儿疳积,虫积腹痛及气管炎,急性结膜炎,肝硬化,神经衰弱,产后风痒,贫血等症。

    海鳗的脑、卵巢及脊髓中含脑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等。磷脂对某些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肝硬化的病人常出现血浆磷脂过低,溶液浑浊,脂质沉积。若向血液中纳入高浓度的卵磷脂,则使胆固醇、卵磷脂的系数逐渐恢复正常范围。临床上常用作防治脂肪肝及滋补壮身的药物。

    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不宜。

 

    12  马面鱼

    鳞屯科绿鳍马面屯 Navodon modestus (Gunther) 又称橡皮鱼、孜孜鱼、面包鱼、烧烧鱼、剥皮鱼。生长于沿海各水域。

    性平,味甘。

    主要成分有:丰富的蛋白质(且易为人体吸收,吸收率高达97%)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B1、B2、B12、C、烟酸等。

    有和胃止痛,消炎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肝气疼痛,食欲不振,病后体弱,小儿营养不良,食欲不振,消化道出血,乳腺炎,乳疖肿痛,等症。

    有过敏史者慎食。但剥去外皮,除去内脏,即与诸病无碍。

 

    13  墨鱼

    乌贼科金乌贼 Sepia esculenta Hoyle。又称乌贼鱼。生长于沿海水域。

    性平,味甘。归肝、肾经。为妇女保健佳品,日常食之可补肝肾、助血脉、调经带崐、利胎产、强筋骨。适用于妇女血虚、月经过多及胎前产后食用。

    主要成分有: 蛋白质,少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烟酸,所含之多肽有抗病毒、抗放射线作用。墨鱼无刺,可食部分达75%,味鲜美,雌者尤佳,以南洋所产淡干者为上乘。

    有补血,健脾,止血,止带,温经,明目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贫血头昏,闭经,咳嗽多痰,胃痛乏酸,小儿痰喘,咳嗽吐血,水肿,湿脾,脚气,痔疮,妇女闭经,白带崐,产后乳少,肝病腹水,贫血等症;特别适用于眼虚朦胧,迎风流泪的患者。墨鱼骨有收敛止血的作用。被称为“血分药”,是妇女贫血、血虚闭经的最佳食品。鲜品宜煮、崐干品宜炖。

    近年来,科学工作者发现,墨鱼中有抗病毒物质。临床经验表明:墨鱼中之墨,止血效果好,对治疗子宫出血,消化道出血,肺结核出血等症有效率很高。

    墨鱼骨(药用名海螵硝)验粉,外敷,治下肢溃疡效果显著。

    多食墨鱼,对提高免疫力,防止骨质疏松,治疗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有胃痛者只能喝汤。

 

    14  黄鱼

    石首科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或小黄鱼 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大黄鱼又称黄花鱼、石首鱼、海鱼;小黄鱼又称小黄花鱼。生长于东南沿海水域。

    性平,味甘、咸。归胃、肾经。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灰分,钙,磷,铁,碘(其中磷、碘尤高)维生素B1、B2、烟酸以及人体所必需的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等。黄鱼营养丰富,有独特的风味,可增进食欲。

    有开胃、益气,填精,调中止痢,明目安神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久病体虚,少气乏力,面黄赢瘦,头昏失眠,目昏神怠,肾虚腰痛,阳痿早泄,泌尿系统结石,出血,呕血,瘀血,肿毒,难产,食欲不振等症。亦可用于食道癌、胃癌的辅助治疗。宜清炖、红烧食。

    鱼鳔中含高粘性的胶体蛋白和粘多糖物质。黄鱼的白脬,可炒炼成胶,再焙黄如珠,称于鳔胶珠,具有大补真元,调理气血的作用。对消化性溃疡,肺结核,肾结核,再生性障碍性贫血,脉管炎等症均有一定的疗效。

    多食易生痰助毒,发疮助热,痰热素盛、易发疮疡之人不宜多吃。

 

    15  章鱼

    章鱼科章鱼 Octopus。又称八带鱼、八爪鱼、真蛸、章举。生长于浅海砂砾、软泥及岩礁处。我国常见的有饭蛸   O.fangsiao。长腕蛸 O.variabilis。和真章鱼、真蛸O.Vulgaris.

    性温,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糖分,钙,磷,铁,碘,及多种维生素。

    有益气养血,收敛生肌,解毒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乳少,贫血,血气不足等症及痈疮肿毒久溃不收的辅助治疗

    荨麻疹及过敏反应者不宜食。

 

    16  鲈鱼

    旨科鲈鱼 Lateolabrax japonicus (Cuvier et Valeniecnnes)。又称花鲈、鲈板、鲈子、花寨。生长于沿海及河口段水域。

    性温,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铜,铁,维生素A、B1、B2、烟酸,灰分等。秋后鱼肥,肉白如雪,有“西风斜日鲈鱼香”之说。营养丰富,肉质细腻,鲜美无比,令人食欲倍增。

    有健脾胃、补肝肾,止咳化痰和促使手术后的伤口愈合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痛,脾虚泄泻,妊娠水肿,小儿疳积,消化不良,水气,风痹,肾亏腰酸,健忘失眠,脾胃气虚,消瘦等症;还有安胎作用,治胎动不安。

    近年来,发现鲈鱼治痤疮有良效。

 

    17  鳓鱼

    鲱科鳓鱼Ilisha elongata (Bunnett)。又称白鱼、勒鱼、快鱼、火鳞鱼、曹白鱼、鲞鱼。生长于沿海水域。

    性平,味甘。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钾,钠,镁,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族等。鱼鳞中含有丰富脂肪,清蒸时可不除鳞。

    有开胃暖中,助脾气,调五脏,利水止泻,滋补强壮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心悸怔忡,气短乏力,食欲不振,慢性腹泻,水肿,神经衰弱,心悸怔忡,筋骨疼痛,劳疟,虚疟等症。

    不可多吃,多吃易发风动气。与老姜或豆豉同煮则无发性。

 

    18  海蛰

    根口水母科动物海蛰Rohpilcm csculcnta Kishinouye 的口腕部(海蛰头)、伞部(海蛰皮)。又称水母、海蛇,石镜、白皮子、海僧帽。

    性平,味咸。归肝、肾经。为清补化痰养生食品。日常食之可滋阴清热,补心益肺,化痰润肺。适用于阴虚内热、肥胖痰湿体质及孕妇。

    主要成分有:蛋白质,微量脂肪,碳水化合物,甘露多糖,灰分,钙,磷,铁,碘,维生素B1、B2、烟酸,胆碱等,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海蛰皮以片大完整,黄白色无血丝,无泥沙,脆嫩者为上品;海蛰头以肉杆完整均匀,色米黄有淡红,光亮,松脆者为上品。

    有清热解毒,补心益肺,化痰软坚,降血压,扩张血管,祛风除湿,消积润肠,解酒醒酒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痰咳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痞积,胃溃疡,溃疡病,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风湿痛,大便燥结,白带过多,高血压,无名肿毒等症。宜煮食或拌食。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海蛰头原液中有类似乙酰胆碱作用。能减弱心肌的收缩力,降低血压,扩张血管。据临床报道,用海蛰治疗的200例高血压,结果对各期高血压均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对早期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尤佳。长期服用无副作用,可血压保持长期稳定。。海蛰中所含的丰富甘露多糖等胶质物质,能防止动脉硬化,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有满意的疗效。著名的高血压方剂雪羹汤就是以海蛰与荸荠协同使用的一种方剂。海蛰可作为老年人阴液不足,肠中干燥,导致大便困难患者的润肠通便剂。每晚用麻油拌海蛰吃,持之以恒,可保大便通畅。

    海蛰含碘量高,对甲状腺肿大和其他缺碘性疾病的防治有好处。

    脾胃虚寒者不可食,不可多吃,否则会加重消化系统慢性疾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