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塑格栅的作用:吉祥喜人的桃花坞年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8:15:29
潘安掷果

   腊转春回

 门神寿字图百子图

  年画是传统绘画中最具有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于腊日画神荼、郁垒于门的风俗,从而演变为桃符,具有辟邪的符箓性质,以后又扩大为节日祭祀的各种神马。宋代时,年节的装饰画开始发展,出现了娃娃、美女及丰稔、岁朝之类的吉祥题材,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早期年画多手绘,或墨线印刷人工着色,工本较高,影响了它的普及。明代后期雕版印刷技术开始成熟,最先运用于文人的笺纸和画谱印刷,随之立刻为民间年画所利用。雕版套色的年画大大降低了印刷的工本,提高了年画的艺术效果,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因之促进了年画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明末清初在全国各地相继涌现出一批年画产地,北方首推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则成为江南最大的年画刻印中心。

  苏州是富庶的江南名郡,商业繁荣,风景秀丽,人文荟萃,除文人诗文书画异常活跃外,还聚集了一批民间美术匠师。富裕的苏州人讲究生活情趣,家中悬画,随月令不同而更换,年节民俗风物更是丰富多彩,都为该地年画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据文献记载,苏州阊门外的虎丘山塘街到城内桃花坞一带是旧日画店集中的区域,但售画的档次互有差别。桃花坞一带集中的是雕版印刷作坊,在咸丰年间清兵和太平军的战火中幸免,得以保存和延续。这些印版年画由于工省价廉大量印刷而易于流传,在中国年画和版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这些年画都是供年节贴用,加之过去对民间美术的偏见而无人收藏,致使早期作品鲜有流传。但苏州商贸发达,与海外亦有贸易交流,当地的土产年画也随着商船飘洋过海传到日本,有些早期作品在海外有幸保存下来。1991年我去英国作短期考察,承伦敦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龙安妮女士热情接待,使我有机会饱览库藏的中国古典版画,其中有数十幅套色版画引起我的注意。内容都是民间熟知的故事,如李白斗酒、吴王姑苏台、曹植七步成诗、潘安掷果(图1)等;也有戏曲小说传说,如昭君出塞、杨贵妃游园、孙悟空大闹五庄观、盘丝洞等;还有人物仕女、花卉、翎毛、鞍马、博古等,如《腊转春回》(图2)。更值得注意的是一对门神(图3)和一幅钟馗。这批彩色年画印制相当考究,套色技术较接近明清之际的十竹斋、芥子园画谱,色调典雅明净。关于这些作品的收藏,大英博物馆有完整的档案材料,可知系英人卡姆培夫尔于1693年(清康熙三十一年)从日本江户搜集带回英国,其印制年代至少在康熙中期以前,这是我所见到的最早的一批苏州木版套色年画。目前在日本还收藏有一些风格和尺寸都与此类近似的苏州年画,如《美人童子图》、《美人调鸟图》、《友弟重天伦》等,应也属于康熙时所刻印。有的画边侧有"姑苏吕云台子君翰发行" 、"姑苏季长吉发行"等字样,亦是现知最早的画庄店名。

  雍正至乾隆时期的作品在日本有相当数量的收藏,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画幅加大,多数为3尺左右的立幅,描绘江南的名山胜景(如西湖、金陵),人物故事和风俗画也展现在广阔的山水之中,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绘画全景鸟瞰式章法,又吸收西洋透视法表现远近空间,还有采用铜版画的排线表现阴阳明暗,以及施以晕染突出立体效果。其中如描绘苏州本地景物的《姑苏阊门图》、《姑苏万年桥》、《虎丘图》等作品,都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苏州商肆的繁荣面貌。

  咸丰以后的桃花坞年画流传较多,上海、南京等地的博物馆和私人都有收藏。这一时期在风格上变化较大,西洋铜板画风基本消失,代之以明快的单线平涂,色彩趋向强烈鲜艳,刻印没有前期那样细致,民间气息却更加鲜明,除少数大幅的门神和三星、天官外,绝大多数画幅都缩为四开大小,这样更能符合群众的购买能力和欣赏趣味。这时的年画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吉祥图画占有相当比例,如八仙祝寿组成的寿字图(图4)、三星财神组成的福字图及百子图(图5)等。尤为突出的是小

 说戏曲题材明显增多,多是风行于苏沪一带舞台、书场中的戏曲和评弹剧目。至清朝末年,一些反映时事和现实生活的作品相继出现,如,《法人求和图》、《苏州火车站通车图》、《豫园马戏图》等,而且还邀请著名画师吴友如创稿。这时著名的画店有柳双合、王振兴、王荣兴、鸿云阁等,但此时现代印刷画片已在上海等地兴起,严重威胁到木版年画的生存和发展。鸦片战争后,城乡经济受到破坏,影响到年画的销路,从事年画者纷纷改业,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已陷于人亡艺绝的境地。

 由于年画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和吉祥喜庆的内容,它始终深受海内外对中国民俗文化有兴趣的人们喜爱。现保存于国内外的不同时期的桃花坞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极为珍贵,理应受到人们格外的爱惜和重视。

  (据薄松年原作《苏州年画的兴衰和收藏》一文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