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车维修申请:编年邮票(199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28:29

                  编年邮票(1992-2004)参考资料

(2011-06-19 20:50:19) 转载标签:

中国

编年邮票

小型张

小本票

齿孔

文化

分类: 邮票收藏投资

中国邮政自1992年1月25日开始,对发行的纪念、特种邮票的铭记、志号进行了重大改革。铭记由原来的“中国人民邮政”改为“中国邮政”,同时取消了过去用汉语拼音字头“J”、“T”分别表示“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的编号方式,采取了按年份统一编号的方式作为邮票的新志号。集邮界把其称之为“编年邮票”。

截止到2004年的13年间,中国邮政共发行了编年邮票329套1165枚,其中:纪念邮票104套310枚(包括小型张18枚,其中金箔小型张2枚、无齿小型张1枚;小全张5枚,其中无齿小全张1枚);特种邮票220套855枚(包括小型张29枚,小全张10枚);特别发行邮票5套7枚(其中金箔加字小型张2枚)。这些编年邮票从铭记、编号、选题、设计到印刷版式工艺、票幅票型、防伪暗记等许多方面,都出现了许多过去其它邮票所没有的、全新的变化。只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编年邮票的发行量过大,超出了社会需求,使其长期以来在市场上低于面值“打折”销售,严重损害了它的形象,应该说,这与编年邮票本身没有关系。因此,对编年邮票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和考证,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这个时期邮政史、邮票发行史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增长邮识、提高集邮的兴趣,而且也是我们集邮爱好者的责任,更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一、邮票铭记、志号出现重大变化

从1992年1月25日发行《壬申年》(生肖猴)邮票开始,邮票铭记由“中国人民邮政”改为“中国邮政”,同时增加了英文“CHINA”字样;邮票志号也更改为1992-1《壬申年》T(注:1991年12月1日,新开发的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的邮资图上最早使用“中国邮政”和英文“CHINA”字样,但它不属于编年票系列)。这一改变,宣告了历时18年(1974-1991)、以“中国人民邮政”为铭记、以汉语拼音字头“J”(纪念邮票)、“T”(特种邮票)为志号的JT票发行历史的结束(注:18年来,以“中国人民邮政”为铭记的JT票共计发行了353套,其中“J”字头的纪念邮票185套,“T”字头的特种邮票168套)。

二、新增地方选题邮票

随着我国集邮文化活动的日益普及,邮票特有的社会宣传功能日益受到全国各地相关部门的重视。为了妥善解决各地对地方特色邮票日益增长的发行要求,同时也为了拓宽邮票选题及设计思路,原国家邮电部门计划发行地方选题邮票。并于1994年1月24日发出通知决定:“对部分邮票的选题征集和图稿组织工作实行改革”,发行“地方选题”邮票。地方选题邮票属于特种邮票,要体现地方特色,包括建设成就、文物古迹、风光名胜、民俗风情、珍稀物种、独有特产等,但不包括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并规定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邮电管理局申报“地方推荐邮票选题”3-5个,从中选定一个,逐步发行。其权限界定为各地方只负责推荐选题,并组织设计,国家邮政主管部门仍掌握邮票的审定权和发行权,以确保邮票作为国家邮资凭证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当时是按30个省、市、自治区(重庆直辖市还没有成立)来考虑的,计划用三年时间(1995年至1997年)完成第一轮“地方选题”邮票的发行,每年安排发行10套。1995年1月12日发行的《吉林雾淞》特种邮票,是我国首套“地方选题”邮票。随后逐步按计划发行。但是,在计划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因各省、市、自治区图稿设计跟不上等等多种原因而发生变化,没有能够按计划完成发行任务。实际的发行情况是:1995年发行了8套,分别是:1995—2T《吉林雾淞》全套2枚(吉林)、1995-3T《鼎湖山》全套4枚(广东)、1995-12T《太湖》全套5枚+小型张(江苏)、1995-14T《少林寺建寺1500年》全套4枚(河南)、1995-16T《西藏文物》全套4枚(西藏)、1995-20T《九华胜境》全套6枚(安徽)、1995-24T《三清山》全套4枚(江西)、1995-26T《孙子兵法》全套5枚(山东)。1996年发行了8套,分布是:1996-3T《沈阳故宫》全套2枚(辽宁)、1996-10T《河姆渡遗址》全套4枚(浙江)、1996-15T《经略台真武阁》全套2枚(广西)、1996-17T《震后新唐山》全套4枚(河北)、1996-19T《天山天池》全套4枚(新疆)、1996-21T《西夏陵》全套4枚(宁夏)、1996-26T《上海浦东》全套6枚+小型张(上海)、1996-30T《天津民间彩塑》全套4枚(天津)。1997年发行了6套,分别是1997-8T《侗族建筑》全套4枚(贵州)、1997-9T《麦积山石窟》全套5枚(甘肃)、1997-11T《五台古刹》全套6枚(山西)、1997-13T《寿山石雕》全套4枚+小型张(福建)、1997-18T《北京天坛》全套4枚(北京)、1997-19T《西安城墙》全套4枚(陕西)。1998年发行了11套(其中超计划的1套是因为增发新成立的直辖市—重庆的《重庆风貌》邮票),分别是1998-2T《岭南庭园》全套4枚(广东)、1998-6T《九寨沟》全套4枚+小型张(四川)、1998-8T《傣族建筑》全套4枚(云南)、1998-9T《海南特区建设》全套4枚(海南)、1998-13T《神农架》全套4枚(湖北)、1998-14T《重庆风貌》全套2枚(重庆)、1998-16T《锡林郭勒草原》全套3枚+小型张(内蒙古)、1998-17T《镜泊湖》全套4枚(黑龙江)、1998-21T《贺兰山岩画》全套3枚(宁夏)、1998-23T《炎帝陵》全套3枚+小型张(湖南)、1998-27T《灵渠》全套3枚(广西)。1999年仅发行了1套,是1999-6T《普陀秀色》全套6枚(浙江),这是为了赶在2000年前全部发行完“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邮票。2000年发行了5套,分别是2000-8T《大理风光》全套4枚(云南)、2000-9T《塔尔寺》全套4枚(青海)、2000-14T《崂山》全套4枚+小全张(山东)、2000-21T《中山靖王墓文物》4枚(河北)、2000-24T《君子兰》全套4枚+小全张。2000年5月5日发行的青海省“地方选题”《塔尔寺》特种邮票,是青海省的第一套邮票,原来列入1997年的发行计划,因故推迟到三年后才补上。

因为发行地方选题邮票在社会上和集邮界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比如,国家选题与地方选题的范围难以严格界定等,认为不适合中国国情。所以,2000年的邮票发行计划就没有再明确注明哪些是地方选题邮票(如2000-16T《深圳特区》是否应该属于广东的又一个“地方选题”邮票?),到2001年国家邮政局终于决定停止地方选题邮票的发行。至此,我国发行的“地方选题”邮票,历时6年时间,据初步统计,共计发行了39套166枚邮票(其中小型张6枚,小全张2枚);其中有八个省、自治区(广西、浙江、云南、山东、河北、吉林、宁夏、广东)开始了第二轮地方选题邮票的发行。

三、新设“特别发行邮票”系列

编年邮票在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之外,又新设了一个专门的志号——“特”字头系列,以示与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相区别,集邮界将其称为“特别发行邮票”。从已经发行的5套“特”字头系列邮票的选题范围来看,该系列属于当年邮票发行计划之外的、专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并且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的突发、重大事件而特别增加发行的邮票,已经成为我国编年邮票中的一个新品种。“特”字头邮票都具有纪念邮票的属性,到2004年底已发行了五套7枚,分别是:

(一)2000年1月1日发行的2000-特1《港澳回归世纪盛事》邮票,全套2枚,是在1997年7月1日发行的《香港回归祖国》和1999年12月20日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两套纪念邮票中的面值为50元的两枚金箔小型张上,加印“港澳回归世纪盛事”字样及新志号、发行年份而成。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是20世纪末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国家邮政局发行了这套邮票,成为“特”字头系列邮票的开门票。

(二)2001年7月13日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为了庆祝北京申奥成功,国家邮政局于第二天(2001年7月14日)发行了“特2-2001”《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全套1枚,面值80分。该票设计新颖、独特,运用了正票加附票的形式,邮票主图为北京申奥标志,附票图案为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整版邮票共12枚,中间的过桥票饰以北京天坛祈年殿和运动员矫健的身影,体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完美结合。该票获得了2001年度“优秀邮票”和“最佳邮票专家奖”二项佳冠。这套“特”字头邮票的志号与第一套《港澳回归世纪盛事》邮票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变:即将邮票志号中的“特2”放在了年份和破折号的前面。这一改动,使“特”字头系列邮票的志号更加趋于规范和完美。

(三)2001年11月10日,中国在经历15年的艰苦谈判之后,最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家邮政局于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日(即2001年12月1日)发行“特3-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邮票,全套1枚,面值80分,图案由华表、世界贸易组织标志和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组成。

(四)2003年春天,我国突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文缩写为SAILS)。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国家邮政局于5月19日特别增发一套“特4-2003”《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全套1枚,面值80分。邮票只有一种版式,即每个全张含12枚邮票,呈“L”形排列:左下角置一四方连,其上方和右方又各置一四方连。全张票空出的右上角位置,以素描手法勾画出医护人员的头部特写;全张票的边饰采用了淡灰色的珠光油墨印刷,看起来光泽四溢。

(五)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载有中国宇航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飞船在太空飞行了21个多小时,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早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为了纪念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国家邮政局特别动用专门的志号,发行了“特5-2003”《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邮票一套2枚。

 

四、中外联合发行邮票频率加快

中国与外国同日期联合发行同题材、同图案邮票是编年邮票的一大特色。1992年以前,中国邮政只与加拿大邮政部门联合发行了J.166《诺尔曼·白求恩诞生一百周年》一套邮票。但是,从1992年开始到2004年为止,中外联合发行邮票的频率明显加快,陆续与外国联合发行了同题材、同图案邮票27套53枚,其它都是每套2枚,只有1995-27J《中韩海底光缆系统开通》邮票为全套1枚;另外,27套(不含J.166《诺尔曼·白求恩诞生一百周年》)中外联合发行邮票中,只有1995-11J《中泰建交20周年》、1995-27J《中韩海底光缆系统开通》和2004-16J《奥运会从雅典到北京》三套邮票是纪念邮票,其余的24套邮票全部是特种邮票(附表1)。

 

中外联合发行邮票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板块和新的系列,选题中包括历国际名人、体育运动、历史文物、风景名胜、木偶面具、陶瓷漆器、珍稀动物、花卉植物、武术技艺、图书艺术、古代帆船、城市建筑等,内容包罗万象,十分丰富。

 

五、丰富多彩的票型设计

 

1、票型呈现多样化

 

①正方形:编年票中第一枚正方形邮票是1997-13T《寿山石雕》小型张,外型尺寸为97× 97mm,邮票图幅为60× 60mm,小型张外形尺寸和邮票主图均为正方形,这是继1950年11月1日我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正方形邮票(纪7《第一届全国邮政会议纪念》图幅为29× 29mm,票幅35×35mm)之后的第二套。截止到2004年底,编年邮票中,共计发行了正方形邮票3套,分别是:1997-13T《寿山石雕》小型张、2003-23J《中国2003第十六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2004-1T《甲申年》。

 

②三角形:编年票中第一次发行的等边三角形邮票是2000-22J《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邮票,邮票边长为45× 45× 45mm,虽然我国于1951年8月15日曾经发行过一套三角形邮票(纪10《保卫世界和平》第二组),但它是37× 37× 52mm的等腰三角形邮票,发行等边三角形邮票还是第一次。

 

③正菱形:编年票中第一次发行的正菱形邮票是2001-18T《兜兰》邮票,对角线为45× 45mm,为我国发行的第一套正菱形邮票。

 

④正方形+圆形:编年票中第一次发行的正方形+圆形的邮票是2002-11J《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该票设计新颖、奇特,打有正方形和圆形双重齿孔,邮票的外形为36×36mm的正方形,圆形齿孔内的邮票直径为30mm。邮票主图图案、“中国邮政”、“CHINA”英文字母、面值及票名全部安排在圆形齿孔内,圆形齿孔以外部分只安排了本次足球赛的会徽和“2002”字样,实际上这枚邮票是真正意义上的圆形邮票,成为邮人喜闻乐见的主题美、创意美、构图美、形象美的邮票精品。

 

2、新颖的电脑设计邮票

 

编年邮票中,电脑设计的图案始于1994年,首先是设计家用艰辛的手工设计,如照片、绘画以及各种设想构图,然后,把这些人工创作的原始资料输入电脑中,再通过电脑来完成最终的设计图稿。电脑设计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减轻设计者的劳动强度等优点。第一套采用电脑设计的邮票是1994-7J〈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一百周年〉,设计者王雪青。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年底,共发行了电脑设计邮票24套。电脑设计适合于表现抽象的邮票选题和设计风格。

六、邮票版式呈现“袖珍化、小版化”和“大小版并举”的发展趋势

 

1992年以来,编年邮票的版式逐步改革,出现了色彩纷呈的新变化。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邮局全张票同时发行版式一、版式二,实行了“大小版并举”的方式。

一种邮票同时发行两种版式,最早始于1980年9月13日的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在1974-1991年的JT票中仅发行了这一次。但是,在1992年以后的编年票中,小版张(版式二)的发行频率明显加快。2000年以前,编年票的版式多为每版40枚(个别的为60-80枚)以上的普通邮局大版张。但是,从2000年开始,国家邮政局对邮票的版式进行了过渡性的改革,部分邮票实行了袖珍化、小版化印制;到2002年则全部改为 20枚以内的袖珍式、小规格化的邮局全张票;与此同时,从2000年-2002年期间,又在部分邮票中同时发行“版式一、版式二”两种版式,分别是:2000-2T《春节》、2000-22J《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2001-10T《端午节》、2001-12J《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2001-22T《昭陵六骏》压凸小版张、2002-20T《中秋节》6种。特别是2003年,发行的28套邮票中,除了增发的二种“特”字头邮票(只有一种版式)和二种只发行了小型张的品种外,其它24种邮票全部采取了“大小版并举”的政策,都发行了“版式一、版式二”,使全年的小版张(版式二)多达24种,这还不包括赠送给预订户的《甲申年》赠送小版张和有奖贺年明信片兑奖用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兑奖小版张。一年中发行的小版张竟然达到26种之多,真是开了小版张发行史上的先河。2004年,国家邮政部门从善如流,考虑到广大邮人的建议,对“大小版并举”的发行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和压缩,全年发行的28套新邮票中,只发行了12种小版张(版式二)。其余的大部分品种改为只有一种版式的“小版票”。

在这里,我们需要搞清楚“小版张”和“小版票”这对“双胞胎”之间的区别。从实物来看,两者并没有区别,都有精美的边饰、背景图案和相关文字,也都有套版式和多版式之分。但是,根据国家邮政局《新邮预报》、《中国邮政报》、《集邮》杂志以及《中国集邮报》等官方权威媒体公布的信息:凡是属于“版式二”发行的小版,都是以“万版”来计算其发行量的;而只有一种版式的小版,尽管其边饰图案的设计水平、印制的精美程度与“版式二”发行的小版相比丝毫无差,但却是以“万枚”来计算其发行量的。由此,我们可以这么下定义:凡是国家邮政局《新邮预报》及相关官方媒体公布的同一种邮票同时发行“版式一”、“版式二”两种及两种以上版式的,且是以“万版”为单位来计算发行量的“版式二”,属于“小版张”;而只发行了一种版式,并且国家邮政局《新邮预报》及相关官方媒体是以“万枚”为单位计算其发行量的(虽然其设计、印制形式与“小版张”相同),都属于“小版票”。

根据上述定义,编年票中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新颖别致的小版张和小版票(附表2),受到了广大邮人的喜爱。

但是,也有一种例外情况,即只发行了一种版式的品种也被国家邮政《新邮预报》及相关官方媒体定性为小版张。这种情况只发行了4种,分别是:1997年10月20日为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暨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而发行的1997-16T《黄山》、1998-29T《海底世界·珊瑚礁观赏鱼》、2000-3T《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2001-4T《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这4种邮票版式的特点,都是把全套邮票印制在一个小全张上,因此,许多邮坛人士都认为它们应该属于小全张而不应该把其列入小版张系列。

传统的邮局全张票,逐渐被“袖珍化、小版化”了的邮局全张票所取代,符合国际上邮票版式的发展趋势。我国发行的编年票中,30枚以上的传统邮局全张票在逐年减少,1996年以前,每年都在23种以上;1997年和1998年各为20种;1999年为17种;2000年减少到12种;2001年只下3种;2002年和2003年除了生肖票保留了32枚的版式外(为了与第二轮生肖票的版式保持统一),其它品种全部是24枚以下的袖珍版式(24枚∕版的只有一种)。2004年只有《甲申年》生肖票为24枚的版式,其它全部为20枚及20枚以下版式。根据2005年国家邮政局的新邮发行公告,2005年发行的新邮票除了《乙酉年》生肖票“版式一”仍保留24枚的版式外,其它品种全部为10枚及10枚以下的小版票,至此,编年邮票的版式全部实现了小版化。

七、发行量及发行价值逐步呈现理性回落的态势

13年来,编年邮票的发行总价值(发行面值及国家邮政规定的部分溢价发行品种的售价)为344.5亿元人民币。按年度统计,分别为:

1992年发行价值12.16亿元,全年发行了20套邮票,平均发行量为3485万套,单套发行价为34.90元;

1993年发行价值20.59亿元,全年发行了17套邮票,平均发行量为4956万套,单套发行价为41.55元;

1994年发行价值27.37亿元,全年发行了21套邮票,平均发行量为470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58.25元;

1995年发行价值15.57亿元,全年发行了27套邮票,平均发行量2432万套,单套发行价为64元;

1996年发行价值16.53亿元,全年发行了31套邮票,平均发行量1998万套,单套发行价为82.75元;

1997年发行价值45.41亿元,全年发行了24套邮票,平均发行量270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70.1元;

1998年发行价值47.49亿元,全年发行了31套邮票,平均发行量324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46.6元;

1999年发行价值44.68亿元,全年发行了20套邮票,平均发行量2560万套,单套发行价174.8元;

2000年发行价值33.60亿元,全年发行了26套邮票,平均发行量212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58.70元(含小本票);

2001年发行价值31.7亿元,全年发行了29套邮票,平均发行量1850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71.4元(含小本票);

2002年发行价值20亿元,全年发行了27套邮票,平均发行量1395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43.40元(含小本票);

2003年发行价值15.2亿元,全年发行了28套邮票,平均发行量1058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43.7(含小本票)。

2004年发行价值14.2亿元,全年发行了28套邮票,平均发行量1086万套,单套发行价为130.80元(含小本票)。

从以上各年度的具体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13年来,编年票的发行总价值和发行量呈现“低-高-低”的曲线状态,即1992—1999年期间,发行量和发行价值逐步由低向高攀升,到1997年、1998年和1999年三年分别达到了45.41亿元、47.49亿元和44.68亿元的顶峰,超过了社会需求量,因此,造成了编年邮票在市场上打折销售。国家邮票发行主管部门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开始压缩发行量和发行价值,由2000年以前的40亿元左右逐步压缩到2003年的15.2亿元和2004年的14.2亿元,使编年邮票的发行量及发行价值逐步呈现理性回落的态势。

 

1992年至1999年,原邮电部和国家邮政局在8年间共发行了编年邮票191套680种,总发行量高达267.68亿枚,总面值达231.19亿元。根据1996年底原邮电部对各地库存量的规定,总公司和省级集邮公司的库存量各为发行量的10%,地级和县级集邮公司的库存量为发行量的5%,如此推测1套新邮的库存量至少在30%,而这个数据尚未计算国家局的库存量(因为无法知晓比例)。由此8年间发行的编年邮票库存量所占据的面值额度高达69亿元以上,相当于1999年纪特邮票总面值的150%,可谓非常庞大。

 

八、邮票纸张、油墨和印刷设备、技术及工艺不断进步

 

l、编年邮票用纸,从开始的一般邮票专用纸到后来的带荧光纤维纸,越来越先进,不仅大大增加了防伪能力,而且使印刷出来的邮票更加漂亮。根据有关资料记载,编年邮票中,第一次使用带有荧光纤维纸的是1999-4J《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一次使用带有红色荧光纤维纸的邮票是2000-13T《盉壶和马奶壶》;第一次使用带有蓝色荧光纤维纸的是2000-14TM《崂山》邮票小全张。后来印制的邮票使用带有荧光纤维纸的品种越来越多,仅2001年发行的29套92枚邮票中,就有87枚使用了带有荧光的纤维纸,占了94.6%。此外,国家邮政部门还专门为印制《清明上河图》胶雕邮票自力更生研制成功了特殊邮票纸和专用胶雕油墨。

2、五种不同的荧光加密防伪油墨,在编年邮票里得到了逐步的推广和运用。分别是:

①黄色荧光油墨:第一次使用于1995-1T《已亥年》“生肖猪”的两只眼睛和边纸上的色标;第一次作为大面积底色使用于2000-2T《春节》邮票小型张;此外,2001-23T《古代帆船》的海平面、2001-28J《青藏铁路开工纪念》小型张上格尔木-拉萨的铁路线示意图都是用黄色荧光油墨印刷而成。

②珠光油墨:第一次使用珠光油墨的邮票是2001-12J《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由于油墨颗粒较粗,一次印刷不够均匀,所以采用了两次叠印工艺,达到了套色准确、色彩鲜艳、饱和均匀的效果;另外一套颇有特色的珠光油墨印刷的邮票是“特4-2003”《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光泽四溢、非常漂亮。珠光油墨的不足之处是印刷成本高,工艺复杂,目前尚未普遍使用。

③红、绿色双波隐形荧光油墨:第一次使用新研制的红、绿色双波隐形荧光油墨的邮票是2001-14T《北戴河》,其特点是在长波紫光反射下为红色,而在短波紫光灯反射下为绿色。也有人说,2001-24J《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会》邮票也使用了双波隐形荧光油墨,但笔者没有在邮票上发现红色或其他的荧光,尚需进一步探究。

④红色荧光油墨:2001-21J《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会议·中国》邮票右上角椭圆形的“中国APEC”红色徽志、2001-26T《民间传说一许仙与白娘子》、2001-27T《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四十周年》邮票上的红色面值、“北京邮票厂”厂名等图案和文字,都使用了红色荧光油墨,在紫光灯下反射明显。

⑤金、银油墨上套印彩色油墨工艺:这种工艺第一次试用于2001-20T《古代金面罩头像》邮票,并且取得了成功。

3、邮票印刷中使用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①采用300线印刷网线印制的邮票,第一套是1995-14J《少林寺建寺1500年》,其次是1996-6T《山水盆景》,特点是印刷网点细小、图案清晰、细腻。

②采用热敏调频网直接制版。这是胶版印刷新工艺,网点细度25微米,相当于常规胶版350/400线/英寸,第一次试印的邮票是2000-9T《塔尔寺》。

③胶雕套印设备和技术的使用。该印刷工艺在1992年以前发行的老纪、特邮票和“J”“T”票中有15套曾经使用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终止了很长时间没有再在邮票印制中使用这种工艺了。1992年以来第一次恢复使用该工艺印制的邮票是1996-26T《上海浦东》,但是,该票是由上海印钞厂印刷的;第一套使用瑞士引进的“格贝尔”胶雕套印邮票机印刷的胶雕套印邮票是2004-26T《清明上河图》,这套10年前就被列入发行计划的邮票,就是因为印刷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当时没有合适的设备能够再现它的神貌而一直被搁置。直到2003年,国家邮政局从瑞士引进擅长复制细线条的胶雕机,才圆满的完成了这套向国庆55周年献礼作品和参加2006年世界印制者大会的参展精品的印制任务,实现了雕刻凹版印刷工艺上的创新。

④压凸新工艺。第一套使用胶版压凸工艺印制的邮票是2001-22T《昭陵六骏》小版张,新颖的版式、立体的图案让邮人喜爱有加;更精彩的一套胶版压凸工艺印制的邮票是2004-21T《鸡血石印》,该票是2004年邮票战略精品之一,除了常用的荧光防伪油墨和防伪纸张外,采用了11色(红、黄、蓝、黑四个基本色和7个专用色)的胶版印刷和压凸工艺制作,使票面的压凸纹路随印章上的雕凿花纹自然起伏变化,不仅非常漂亮,而且极具立体感,就如同真的印章放在纸上,垂手可得。

⑤采用荧光喷码流水编号,开始于1999-3T《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2002年8月以前发行的大部分邮票,荧光喷码喷印在邮局全张票的边纸上或者横跨在两枚邮票上,荧光喷码前不缀英文字母而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并与其后面的流水号码间隔一定的距离。从2002年9月7日发行的《雁荡山》开始,荧光喷码全部改喷在每枚邮票图案上,并且设置为后缀英文字母,“A”表示第1枚,“B”表示第2枚,余者类推,单枚成套的邮票也不例外。

 

⑥邮局全张票上最长的荧光英文字母标识:1999-11J《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邮局全张票的左侧边纸上,喷印了27个荧光英文字母“BEIJINP  STAMP  PRINTING  FACTORY99-56”标识(北京邮票印刷厂99-56)。这是首次出现在邮局全张票边纸上最长的荧光英文字母和数字标识,也是北京邮票厂第一次以英文的形式把厂名喷印在邮票全张上。

⑦第一套印有喷墨流水编号的小版张,是1998-29T《海底世界·珊瑚礁观赏鱼》。

九、异型齿孔的运用

 

采用先进的APS打孔系统,可以打出精确的、任何形状和大小不同的齿孔,从而增强邮票的防伪性。现在,各种异型齿孔已经广泛应用于编年邮票中,下面是编年票中最早使用各种异型齿孔的邮票

1、1998-15T《何香凝国画作品》是第一个打椭圆形齿孔的邮票

2、1999-18J《澳门回归祖国》小型张邮票图案的四角是第一套带有五角星齿孔的邮票

3、2000-22J《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三角形邮票的三个角为第一套大圆孔齿孔的邮票。

4、第一次使用十字形齿孔的是2002-5T《步撵图》,小型张邮票图案四个角上的齿孔为十字形齿孔。

5、第一次使用六角星形齿孔的邮票是2004-1T《甲申年》,在每枚邮票四边齿孔的中间位置各打有一个六角星形齿孔。

6、第一次在同一套邮票上使用大小不同齿孔的邮票是1998-20T《故宫和卢浮宫》,卢浮宫一枚的齿孔是13度,而故宫一枚却是11×11.5度。

7、第一次在一枚小型张上使用二种齿孔的邮票是2001-8T《武当山》小型张,其邮票图案及武当山简介文字两处齿孔的四个角上的齿孔直径,小于四边的齿孔直径。

8、第一次使用大圆形齿孔的小版张是2003-19T《图书艺术》,每枚邮票的四个角上各打有直径为2.2毫米的大圆孔,是目前编年邮票上出现的直径最大的圆形齿孔。

9、第一次使用粗体十字形齿孔的小版张是2003-23J《中国2003第十六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每枚邮票的四个角上各打有2×1毫米的粗体十字形齿孔。

10、第一枚不规则排列齿孔和异型图案邮票是2004-15T《神话-八仙过海》小型张,由于小型张左侧邮票图案设计为异型,所以,齿孔呈现花瓣状不规则排列,十分新颖、别致。

十、新的防伪措施层出不穷

 

1、最早的微缩印刷暗记:1997-3J《中国旅游年》邮票上印有红黑实线的汉语拼音字母“ZGLYN”(中国旅游年)微缩暗记,分别印在铜奔马后腿处和下中部,需用20倍以上的放大镜才能看到;1997-10J《香港回归祖国》邮票第一枚图案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联合声明中、英文文字系实线微缩印刷,每个字体的大小只相当于邮票志号的1/4,在20倍以上放大镜下非常清晰。

2、采用影写版网点排列成字母型暗记:2001-27 J《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上设置的微缩字母“ZCG” 暗记(“郑成功”三字的汉语拼音字头)。

3、最早的镂空文字暗记:2000-24T《君子兰》小全张上的镂空汉语拼音文字“junzilan”(君子兰),是最早使用于编年邮票的镂空文字暗记,以后又陆续运用到2003-2T《杨柳青木版年画》小版张上。

4、荧光喷码、荧光字母防伪暗记、荧光防伪纤维纸、多种防伪油墨也在1999年8月以后发行的邮票上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十一、编年邮票中的其它特点

 

1、邮票面值货币单位的变化:编年邮票上,面值货币单位出现过几次反复变化,在2000年7月20日之前,凡是面值小于1元的邮票,一律以“分”为货币单位印刷,面值达到1元及1元以上的邮票,一律以“元”为货币单位印制面值。但是,从1995年7月20日发行的1995-12T《太湖》邮票及小型张开始,面值货币单位出现了变化,面值以“元”为货币单位的邮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太湖》小型张上的面值印为“500分”,“太湖·留园春蕾”邮票面值印为“230分”,这是更改面值货币单位后发行的第一套编年邮票。

以“分”为面值货币单位的邮票,总共发行了84套,结束于1999年12月31日发行的1999-20J《世纪交替千年更始-20世纪回顾》邮票。从2000年1月5日发行的2000-1T《庚辰年》邮票起,面值货币单位又重新恢复为“元”,其第二枚面值印为“2.80元。但是,在1995年7月20日-1999年12月31日期间,也有2套邮票的面值货币单位没有改变,仍然被印为“元”,分别是:1995-15T《珍稀动物》的第二枚,面值印为“2.90元”,1995-23T《嵩山》的第四枚,面值印为“1元”。

2、1998年发行的1998-31T《抗洪赈灾》邮票,是第一次发行的带有副票的附捐邮票,同样也是第一套副票带有附捐面值、并且附捐面值又与邮票面值相等的邮票

3、邮票印刷厂家增加:从1992年起增加了三个印刷厂:1、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印制的第一套(胶版)邮票是1992-15J《党的好干部—焦裕录》;2、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印制的第一套(胶版)邮票是1992—I2T《妈祖》;3、上海印钞厂也承担了印制邮票的任务,印制的第一套(胶版)邮票是1993-6J《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印制的第二套(胶雕套印)邮票是1996-26T《上海浦东》。

4、1999-11J《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邮票,全套56枚,不仅是编年邮票中枚数最多的一套,而且也是新中国邮票中枚数最多的一套;同时也是枚数最多的套票邮局全张票。

5、小本票的设计和印制越来越精美。自2000年8月国家邮政恢复小本票发行以来,编年票中第一本小本票是《小鲤鱼跳龙门》,与以前的小本票变化不大。但是,从2001-5T《水乡古镇》小本票开始,发生了崭新的变化,装帧形式改为竖式三折,有6枚过桥票。特别是2001-26T《民间传说—许仙与白娘子》小本票,是第一次采用图书装帧形式制成的本册式小本票,非常漂亮。无论是在创意、款式,还是在题材、设计等方面,均可以说是开创了新中国小本票的新纪元。古色古香的色彩、古典式的绘画技法,均与“许仙与白娘子”这一民间传说的风格相协调。而线装书式的装帧设计,不但与中国古代的书籍装帧形式相吻合,而且更是对该款小本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小本票的内芯来看,每枚邮票独立成章,如同4枚小型张一般。每枚邮票的左侧附页上,图文并茂地印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和典故,以加深收藏者对该枚邮票图案的理解。此外,在每枚邮票的背面,均夹有一张防止相互粘连损坏的特殊透明衬纸,更凸现了设计者为邮迷们着想的良苦用心。以后连续发行的三套民间传说系列邮票小本票都采用了本册式的装帧形式,深受邮人喜爱。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特5-2003《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三地(中国、香港、澳门)联合发行的小本票,该小本票内汇集了中国邮政、香港邮政和澳门邮政同时发行的三套《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纪念邮票各一套二枚,而二枚邮票在小本票内又各构成了一枚漂亮的小全张;在小本票的第二页上用中、英文字介绍了中国4次无人航天飞行试验成功的时间和作用,是不可多得的小本票精品。

6、1997-10J《香港回归祖国》邮票小型张是编年邮票中发行量最大的小型张(5770.96万枚);该套邮票中的金箔小型张是编年邮票(而且也是新中国邮票)中的第一枚金箔邮票,其50元的面值也是迄今为止单枚邮票面值最高的一枚;发行市值最大的一套邮票是1999-11J《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12.67亿元人民币);发行量最大的生肖邮票是1993-1T《癸酉年》邮票(发行量25062.5万套);发行量最大的纪念邮票是1993-4J《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406.75万套);发行量最大的特种邮票(生肖票除外)是1993-9T《长白山》(5303.2万套)。

7、中国邮政自力更生印制的第一枚金箔邮票是1998-18J《澳门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此前发行的1997-10 J《香港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是法国卡特印刷厂印制的)。

8、中国邮政、香港邮政、澳门邮政三地四度联手,联合印制、发行重大题材邮票,分别为:1、2001年7月14日,为纪念北京申办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中国邮政发行特2-2001《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邮票,同时与香港、澳门邮政共同发行三地邮票小版张并组合成连印形式的三连版;2、 2002年5月16日,为纪念中国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三地邮政第二次联手共同发行《中国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纪念》邮票小全张一枚;3、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飞行成功,三地邮政又一次同时发行同题材邮票各一套二枚,并把3套6枚邮票制作成一个小本票;4、2004年8月,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生100周年,三地邮政第四次发行了相同题材的纪念邮票,以示纪念。

9、第一次发行双联体小型张邮票,(专门为2000年广州国际邮票博览会发行的、在原2000-17J《第二十七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小型张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为“版连票不连”的双联小型张)。

10、第一次发行相同图案的有齿、无齿小型张(1996-11J《中国96·第九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会》);第一次发行相同图案的有齿、无齿小全张(1995-19J《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 北京1995》)。

11、第一次发行邮政内部“邮电职工留念”加字小型张(1996-4J《中国邮政开办一百周年》)。

12、中国邮政开办个性化服务,首先使用的是2001-15J《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第二枚。

13、最早使用有水印纸印制的首日封:1992-lT《壬申年》生肖猴的总公司首日封,水印是中国集邮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