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洋消防招聘:《孟府养生经》释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13:41


《孟府养生经》释义

 

天地氤 万物醇 天人合 万象新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自然

 

    【读经点睛】《易经·系辞》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宇宙混沌初开时是一片氤氲之气,后经阴阳交合生化,刚柔成体,于是万物开泰,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奇迹般的出现在星际太空。

    儒家的“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是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同于孔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究竟至极的意思。“道”是最高的原则。庄子在《庄子·齐物论》说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里的“天”就是指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都已经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审美意蕴主要源于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人类与自然的发展规律;顺应自然,道法自然,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识。天人合一,相法相生,既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也是万世永昌的生存智慧。

 

亚圣府 重养生 养生经 代代传

修其身 养其生 兴家国 圣贤风

 

   【读经点睛】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孔孟及儒家的养生之道是追求高品位生活质量及寿命的修身哲学。

    孔子寿龄七十三岁,孟子寿龄八十四岁,民间始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下,孟子享八十四岁的高寿,与他重修身养生有直接的关系。

    孟子的养生之道主要有三点:一是寡其欲。他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寡欲……少嗜欲为贵,服药十朝,不如独宿一宵,节食以养病,寡欲以延年”的观点。提倡做“大丈夫”,即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养浩然之气。情绪平和、乐观了,可以延年益寿。二是有所为。孟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年游说天下,晚年著书“七篇”,一生以弘扬儒学为己任,将精、气、神聚于一点,所以他才能意气风发、健硕一生。三是健其身。生命在于运动。孟子一生周游列国,风尘仆仆,锻炼了他强健的体魄。遥望孟夫子远去的背影,圣贤气象,千古可范。

 

礼为表 仁为里 善为本 品立身

寡其欲 慎其独 仁者寿 德延年

 

    【读经点睛】清代著名学者李渔评价说:“从来善养生者,莫过于孔孟。”儒家养生最突出的特色是“仁者寿”,其 “礼”的学说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云: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仁”的学说强调“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西汉董仲舒将中庸思想和养生相结合,强调养气中和。他说:“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中者,天地之所始终;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

    道德修养可以使人益寿延年。许多人得病原因都在欲望太重——情欲、食欲、官欲过甚。若能如圣哲所言:“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语), “常无知无欲。”(庄子语), “少欲知足,身心自在。”(佛家语)。从中参悟,淡泊欲求,必能得大自在,进入《黄帝内经》所说的大境界——“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学养生 人人通 善养生 养一生

养有道 访百家 蜂酿蜜 采千花

 

    【读经点睛】孔子曰:“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寿,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人的实际寿命;其二是“死而不亡谓之寿”。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才能养生。一个人在物质享受上贪心不足,心理负担过重就会损害健康。

孟子提出“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他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有益于人体健康。关心帮助他人是自我能力的体现,不仅给别人带来温暖,也会激发自己的力量,体会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心。

    清代养生家石天基认为:“善养生者,当以德性为主,而以调养为佐。”他认为:常存安静心,常存正觉心,常存欢喜心,常存善良心,常存和悦心,常存安乐心,是养德的要诀。

    养生之论,海纳百川,洋洋大观,孰对孰错,何去何从?全靠自己的选择。智者养生当如蜂酿蜜,博采百花。此是养生之道,也是做人之道。

 

食五谷 皆凡人 染病恙 平常心

治已病 医未病 医与养 结伴行

 

    【读经点睛】“治未病”思想发轫于《黄帝内经》,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强调“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孙思邈《千金要方》)。这里将医学的研究对象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种状态,将医学的功能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即:“上医”为维护健康的养生医学,“中医”为早期干预的预防医学,“下医”为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治疗“已病”是消极被动的,是对医学主体功能的削弱与颠倒。因之,世界卫生组织前些年提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人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这昭示着21世纪的医学将不再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与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中医学 国之宝 炎黄孙 离不了

人经脉 决生死 处百病 调虚实

 

 

    【读经点睛】在西医进入中国前的几千年,中华民族一直靠中医来维系健康、治疗疾病。在汉朝和唐朝国家甚至设立了类似医院、医学院的机构,来规范和传授中医。中医学是精华,也是国宝,是毋庸置疑的。

    中医养生最具中国特色。它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追求长寿但不追求长生不老。其一强调精神养生。精神的调养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是中医养生遵循的原则之一。

    其二防止外邪侵害。所谓外邪,是指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及其它外伤因素等。驱除外邪,防止外邪侵体是养生的目的,这一观点始终贯穿于养生的整个过程中。

  其三主张房事有度。适度的性生活,有利于个人健康,对民族的繁衍、社会和家庭的安定和睦都有重要意义。

    其四倡导“形劳而不倦”的锻炼方法。运动适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老人的锻炼保健尤不宜过劳。

 

黄帝经 识阴阳 王叔和 断脉象

神华佗 五禽戏 孙思邈 千金方

 

    【读经点睛】科学养生必须从传统养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传统养生,彰显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它具有如下鲜明的风格特点:

    (1)天人相应的整体性。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必然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和制约,养生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居安思危的预防观。传统养生的基本出发点是防微杜渐,“不治已病治未病”,针对人们因外界气候变化、环境影响及起居饮食不当引起的失衡,及时调节,使之身体平衡,刚柔相济,避免出现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这就是“节阴阳而调刚柔”。(3)形神合一的情志观。传统养生将精神的安和与形体的强健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用“形神一体”的观点指导人们自我调摄,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及良好的文化修养,避免和消除不良刺激产生的消极影响。

    《黄帝内经》、《脉经》等国学经典,延承千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文明程度和医学发展水平。

 

老庄术 道不玄 心抱朴 归本原

追求道 体悟真 致虚极 守静笃

 

    【读经点睛】英国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说:“道家思想从一开始就有长生不死的概念。”如何才能达到超然与道合一而尽天年的境界呢?庄子和老子提出了一套修真得道之法。

    道家长寿思想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道家养生不但直接影响了秦汉以后的新道家和道教,对整个中国长寿文化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它提出了真人、至人的理想境界。长寿或长生以及种种神异能力是这些真人、至人的基本特征之一。其次,道家确立了以道—气—阴阳来解释生命和长寿的基础模式。这一模式成为后世养生的基本范畴。再次,道家提出的一些修炼求道的具体方法和原则,也为后世许多研究长寿者所继承和发展,例如节欲避害、清静无为、保持阴阳平和的原则,形神相安的原则和心斋、坐忘、守气、踵息、抱神等方法,都为后世许多长寿养生家所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在道家的旗号和强烈影响下获得发展和传播的。 

 

佛家语 戒定慧 能持戒 功夫深

净六根 得清凉 都放下 生慧心

 

    【读经点睛】公元前6世纪末叶,正当老子醉心于“无为无不为”的宇宙之道、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在巍峨壮丽的喜马拉雅山南侧,释迦牟尼也正在恒河岸边的菩提树下对他的信徒宣讲佛法。五六百年后,佛光终于穿过了喜马拉雅山的浓云密雾,照到了老子和孔子的故乡。

  佛悟到了什么真谛呢?佛教看淡生老病死,四大皆空,并不代表否定现实;相反,因为尊重生命,佛教一向有注重养心调身的传统。佛家认为凡事有因果,各人的身体状况与他的心理状况、生活习惯、客观环境息息相关,调整心态是养生的根本。佛家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少欲而知足,知足而长乐”。佛家倡导的五戒——戒杀生、偷盗、淫邪、妄语、迷幻,对普通人也有借鉴意义。

    《佛家养生百字诀》还会告诉你一些佛家养生的秘密:

    晨起未更衣,静坐一支香;穿着衣带毕,必先做晨走;睡不超过时,食不十分饱;接客如独处,独处有佛祖;寻常不苟言,言出大家喜;临机勿退让,遇事当思量;勿妄想过去,须思量未来;负丈夫之气,抱小儿之心;就寝如盖棺,离床如脱履;待人常恭敬,处世有气量。

    

生之本 天与地 养之道 阴与阳

节阴阳 调刚柔 老寿星 半郎中

 

 

    【读经点睛】阴阳平衡,刚柔有度,身体机能才能和谐。

    老子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刚柔是一件事两个面。刚者必柔,柔者必刚。儿童柔弱,在学会走路的过程中无数次摔倒,但骨头不折,柔中有刚是真刚强;中老年人骨头很硬,可谓刚强,经常会摔折胳膊和腿。据说当年老子见师父的牙脱落光了,不由泪水夺眶而出。师父讲:“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答:“在。”师父讲:“舌头柔,牙齿刚,柔能克刚。”养生也是如此,保持平和的心态,柔和的行为,刚也在其中了。

    《黄帝内经》曰:多吃伤胃,味厚伤气。林语堂先生讲:旧时的中国官员那时干不了多少公事,因为一天有三顿应酬,耗掉了气,就没有了干事的精力。今天,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多吃的食物非但没有化为能量,反而成了垃圾,伤害了脾胃。今天国人的大吃大喝,与国是害,于己则是大害啊!

 

寒极热 热极寒 寒生浊 热生清

知而定 定而静 静而安 祛百病

 

    【读经点睛】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邵子曰:“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故阴阳之理,极则变生,人之病亦然。如热甚则发寒,寒甚则反热。治病之道亦然。如久服苦寒之味,则反化火矣。

    寒气下凝,故生浊阴;热气上散,故生清阳。如清气在下,则反上而下降,故生飧泄。浊气在上,是反下而上凝,故生胀。此吾身之阴阳反作,气之逆从而为病也。此乃万物之法也。

 

人三十 思自立 心气甚 易伤脾

淡一淡 荣与辱 放眼量 脚下路

 

 

    【读经点睛】孔子千年不衰的名言“三十而立”,强调的是一个“立”字。对于孔子所言的“三十而立”,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解释为:“立,能确有所立,不退不转,则所志有得有守。”一个人衡量自己三十年的人生时光,然后收获教训与坚定,才是“三十而立”在今天最好的阐释。

       “三十而立”面临的最大挑战,一是“立”的欲望太强,伤脾伤身;二是一旦“立”不起来,沮丧失望,消极颓废。其破解之法便是荣也忍、辱也忍,抱定一颗平常心,风物长宜放眼量,路在脚下有信心。

 

四十岁 不惑年 起居衰 鬓毛减

小毛病 不小看 大毛病 细查验

 

    【读经点睛】《黄帝内经》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人到中年,自身的阴阳平衡极易打破,肾的阴精不足,难以濡润脏腑,导致未老先衰,面容憔悴,须发早白,耳鸣耳聋,胸闷心慌,神疲健忘失眠,不耐劳乏等。显而易见,年届四十人生已进入多事之秋,应该注意养生了。关键之点就是“小毛病不小看”,养生不懈,谨记蚁穴溃堤的教训。

    古汉语中的“惑”有三种涵义:一是疑惑;二是迷惑、蛊惑;三是佛教里称烦恼为惑。我的理解是人到了四十岁,应该是清醒的时候了。二十岁看历史,如看明细账;三十岁看历史,如看分类账;四十岁看历史,如看胡涂账,时常发现有些是假账。二十岁想立功,三十岁想争功,四十岁想推功。眼前功名可能成为日后牵绊。二十岁被人中伤吓一跳,三十岁被人中伤咬住闹,四十岁被人中伤哈哈笑。二十岁广交朋友,三十岁广交挚友,四十岁盘点友谊。

 

年五十 知天命 弱其志 万事宁

有所为 安心经 乐知足 笑春风

 

    【读经点睛】“五十而知天命”,语出《论语·为政》。“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自然的禀赋与天性、人生的道义和职责等多重含义。从积极角度来看,“五十而知天命”,可以理解为五十岁懂得自己的命运,认清并承担社会赋予的使命。

    首先,合适定位。人的一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特征,五十岁可谓人生成熟的年龄段。同时,对未来六十、七十岁,它又是发展的基础。人到五十,不能盲从,要看到自已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年龄阶段。第二,升华境界。五十岁的人生季节,是创造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有所作为是最大的安心之法。第三,注重积累。“知天命”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人生欲“知天命”有一个过程。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知天命”犹如水到渠成。

    曾有一个年轻多病的年轻人,向一位百岁老者打听长寿之道:“您老何以长寿?秘诀何在?”老者说:“我自信‘三不知’:一不知世事,二不知生死,三不知有身。”年轻人不由得笑而叹服。细究起来, “三不知”就是一种真正的“知天命”,它既是老年人的修身养生之道,也是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哲学。

 

寿六十 耳顺年 耳不聪 心自闲

老来瘦 金不换 心肠宽 养生丹

 

    【读经点睛】何为耳顺?朱子曰: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程子曰:耳顺,所闻皆通也。就是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闻其言知其心,而拥有宽广、包容、博大的胸怀。

    耳顺之年首先要有一种胸襟。60岁的人经过大半辈子的修炼,对他人能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体谅,这就是一种高度,一种境界。其次还要有一定的方法。听别人的讲话能从多角度、多侧面、甚至是讲话人的立场上去听,容易包容、欣赏、接受别人。要做到这一点,赵朴初老先生的“宽心谣”是最好的药方: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七十叟 古来稀 胡涂虫 不胡涂

享天伦 常包容 童心回 鹤颜生

 

    【读经点睛】七十养生的内容多多,其中之一就是“心不老”,让自己常存年轻的心态。秘诀就是:一、看淡自己的时序年龄。不要把“老了,不中用了”挂在嘴上、印在心上,更不要去考虑什么“人生七十古来稀”之类的话题。可将自己的时序年龄暗减10岁,心理上不言老、不服老,更不畏老;二、做个“童心不泯”之人。要保有一颗“童心”,对新事物有点好奇心。宋代诗人陆游存有“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嬉”的心态,结果他寿高85岁。

    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老人是可以“童化”的。老年人不妨经常追忆童年时代的乐事,比如捉迷藏、放风筝、捉蝈蝈、堆雪人、唱歌谣、猜谜语等,使童心再度萌发。三、注意外貌的修饰与着装。国外研究者曾对1438名60岁-80岁的老人进行过调查,发现“老来俏”中的90%,看上去要比时序年龄年轻,而且“老来俏”者的高血压、溃疡病、癌症、精神性疾病等的患病率,要比不修边幅者减少30%以上。

 

八十翁 效圣贤 怀天下 养浩然

脑不闲 还童丸 活百岁 若等闲

 

    【读经点睛】 “八十不算老,九十年尚小,人生过百岁,风光无限好”。这是文化名人廖沫沙的风趣诗。

    人到八十应该 “四会”:一会“找乐”。人到80 想些什么?一要有个宽广的胸怀。古人云:“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跑开船”,什么事都能想得开、装得下。二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情。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人在心情舒畅、喜笑颜开、载歌载舞时,机体会产生一种内啡肽。这种物质能刺激调动全身的免疫功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抗病能力。

    二会“吃饭”。一个人偏食会患“营养不良症”,吃得太好又会患“富贵病”。所以,吃饭不能只讲“吃的好、吃的饱”,更重要的是要“吃的科学”。

    三会“走路”。有两句话要记住:“运动是健身之王”,“走路是长寿之本”。

     四会“做事” 。即勤勤恳恳学习,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快快乐乐生活。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天之道 日月转 地之道 春秋换

顺四时 适寒暑 天人应 得禅悟

 

    【读经点睛】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应该顺时养生。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说,聪明智慧的人,都该顺应四季寒暑的变化,与自然界阴阳的变化相统一,即“春气之应,养生之道;夏气之应,养长之道;秋气之应,养收之道;冬气之应,养藏之道”。顺应了四时阴阳特点,才能颐养天年!

     可是,有的人偏好与天斗、与地斗,该睡不睡,该吃不吃,该静不静,该动不动,结果使身体遭受无谓的消耗。这是聪明吗?不是,这是愚蠢!

 

春三月 阳气生 惊蛰动 百鸟鸣

宽衣带 爽性情 去踏青 莫杀生

 

    【读经点睛】《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中医认为,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有“困”的感觉。夏季阳气流溢,气血通达于表,毛孔开,汗大泄,常 “昏昏欲睡”。而秋季阳气始衰,阴气始生,气血渐趋于里,但充而不实,所以仍有“乏”的感觉。这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

       春属木,与肝相应,“养肝之体用酸,舒肝之气用辛”。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清淡可口(如黄豆芽、绿豆芽、柑橘、葱、蒜、香菜、蜂蜜之类),忌油腻、生冷、粘硬食物,以顺应春季阳气之升畅。

  

夏三月 阳气旺 山河秀 花木盛

卧花阴 茶一盅 冰雪心 快哉风

 

    【读经点睛】“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夏季应该遵循的养生准则。《黄帝内经》说夏季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季养生重在清。一、食物宜清淡。清淡的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二、头脑宜清静。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烦躁不安。要“静养勿躁”,避免因情志诱发疾病。三、环境宜清凉。夏天不能整天倚赖空调,要趁着早晚气温稍低时,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精华。四、运动要清心。心静自然凉。伏天不宜长途跋涉,以免伤津耗气。

 

秋三月 阴气长 缓秋刑 收为纲

闻鸡舞 早起卧 和为贵 肺气清

 

    【读经点睛】秋天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被称为“多事之秋”。因此,秋季养生应注重一个“和”字。

宋代养生家陈直说过:“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可见,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立秋”过后,“一场秋雨一场寒”。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谚语,符合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

    从防病保健的角度出发,应循序渐进地练习“秋冻”,加强御寒锻炼。正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因此,对中老年人来说,应有“心无其心,百病不生”健心哲理,养成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从而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

 

冬三月 阴气升 龟蛇藏 冰雪封

冬眠虫 身心静 读经典 诗雅颂

 

    【读经点睛】《黄帝内经》之素问篇讲: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当此,水寒成冰,大地龟裂,人们应当早睡晚起,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严守而不外泄,以为来年的“春生夏长”做准备。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务必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冬季饮食养生应以“藏热量”为主,宜多食羊肉、狗肉、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注意“少食咸,多食苦”。冬季应适度锻炼强身,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参与室外活动,可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有益健康。若能利用冬季多静少动的特点,围炉夜读,更是一件惬意之事。

 

人五脏 心为君 欲养生 正其心

君主正 苍生幸 心入定 四海平

 

    【读经点睛】心为人的精神、理智与一切行动之主宰。古人云:“养心乃养生之道”。“养心”可以让人除去焦虑和浮躁,得到积极而又从容的生活态度。养身也养心,近年来已是人们的共识。

    养心之道在平静,静可以养成,心静如水不忧,久而澄清,洞见其底;静可以固元气,元气固则万病不生,寿命长矣。一有妄念则神驰以外,血随气行,精气昏乱,于是百病相攻。屏息妄念,节制冲动,就没有这些毛病,所以说:“心静可以通神明” 。

    古人对修养身心的重视可谓传统深厚。士人在面临浮沉进退时,常用孔孟或老庄的思想化解精神上的困厄。清代内阁大学士张英的《聪训斋语》今天仍可借鉴,他认为:“凡喜怒哀乐、劳苦恐惧之事,只以五官四肢应之。中间有方寸之地,常时空空洞洞,朗朗惺惺,决不令之入,所以此地常觉宽绰洁净。予制一城,将城门紧闭,时加防守,惟恐此数者阑入。”

  

人五脏 肝为将 十有七 肝火旺

少发怒 勿熬夜 知节劳 肝火泄

 

    【读经点睛】肝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肝脏不仅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同时还担负着重要的解毒和排泄废物的任务。但是,肝脏面临着 “四大天敌” 即病毒、药物、酒精和脂肪的威胁。

    养肝护肝有“22字法则”可学——多饮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少饮酒: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量,多饮必伤肝!饮食平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心情舒畅:由于肝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要学会制怒,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适量运动:经常开展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吐故纳新,又可怡情养肝。服饰宽松:宽松衣带,披散头发,形体得以舒展,气血不致淤积。肝气血顺畅,身体必然强健。

 

人五脏 肺为相 防寒热 润为上

呼与吸 做一做 瘾君子 不可学

 

    【读经点睛】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与寒邪最易伤肺;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天气较冷时复发,所以秋季保健以养肺为主。

    一是固护肌表。肺主一身肌表,风寒之邪最易犯肺,诱发或加重外感、咳嗽、哮喘等,故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适当进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风寒等外邪伤肺,是肺脏养生之首要。二是滋燥润肺。秋天气候干燥,人们常有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痒咳嗽、大便秘结等症。因此,中秋后气候转燥时,应注意室内保持一定湿度,避免剧烈运动使人大汗淋漓,耗津伤液。三是防忧伤肺。惊思惊恐等七情皆可影响气机而致病,其中以忧伤肺最甚。因此,秋天应特别注意保持内心平静,以保养肺气。四是补脾益肺。中医非常重视培补脾胃(土)以使肺气(金)充沛。故平时虚衰之人,宜进食人参、黄芪、山药、大枣等药食以补脾益肺。五是通便宜肺。

 

 

人五脏 脾为仓 常健脾 血气旺

滋脾阴 补脾阳 阴阳平 免疫强

 

    【读经点睛】脾和胃相表里,二者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脾胃不和”。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精神压力大,加之烟酒刺激,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常诱发胃肠消化科疾病,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失常,出现进食障碍,反胃呃气,上腹灼热、饱胀、胁下与脐周腹痛、肠鸣、腹泻或便秘等一系列症状。

    脾喜燥,恶湿,怕生、怕冷、怕撑。吃饭过饱伤脾,腹胀时再继续吃饭会使病情加重。健脾宜吃具有补脾气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

 

人五脏 肾生精 养元气 十年功

肾阳虚 手脚凉 肾阴虚 腰腿瓤

 

    【读经点睛】“精者,生之本也”。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许多养生家把养肾作为抗衰防老的重要措施。养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养精保肾。人体衰老与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肾气的强弱。《寿世保元》云:“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适当节制性生活,不能姿其情欲,伤其肾精。”

    食药粥温肾元,填补表髓。肾中精气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供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补肾食品有多种。冬天一般可以选用核桃、枸杞、狗肉、羊肉、黑芝麻、龙眼肉等温性食物。肾阳虚可选服羊肉粥、鹿肾粥、韭菜粥等温肾壮阳之物;肾阴虚宜选服海参粥、地黄粥、枸杞粥等滋补肾精之品。

  适当运动,健肾强身。散步、慢跑、做健身、打太极拳都是健肾强体很好的运动方式,贵在持之以恒。

 

人六腑 胆为先 致中和 六腑安

人有识 胆气壮 胆越清 脑越明

 

    【读经点睛】哲人言:“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这句话讲的很对!读书入静,世间一切喧嚣荡然无存;读书入理,有与无,得和失,生与死,都让人随风付诸一笑。

     养护肝胆最重要的就是别熬夜。夜晚是人体滋阴潜阳,进行睡补的最佳时段。肝血的净化、再生,肝汁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在这个时间段完成。肝作为疏通人体气机的通道,非常娇气而敏感,一遇到不顺心的事,体内气机就会不顺畅。《黄帝内经》中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不止大怒伤肝,喜怒忧思悲惊,七情太过,都是伤肝的病因。

     肝气不足,体寒的人可以多吃些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烫过的热酒,辣椒,红参,蜂王浆,当归,阿胶,红枣,桂圆,黑糯米粥等温补食物。有内热的人,温补易燥热,适宜平补的枸纪,黑豆,红豆,莲子等食物,可以用小米加山药、花生、黄豆熬粥健脾养肝。

 

人六腑 胃为源 水与谷 胃来担

早饭好 午饭饱 晚食少 胃口好

 

    【读经点睛】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另外,高度精神紧张也是胃病多发的重要原因。

    保持有节制的饮食是治疗胃病的关键。养胃应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最好“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有粗有细,就是要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是说不要净吃甜的,或不要吃太多甜的;也不要吃得太咸。三四五顿,是指每天吃的餐数,一般人都是三四餐,怎样安排“五餐”呢———早餐与午餐中间加一顿点心餐,下午四五时吃一顿,晚饭吃得晚一些,这样总量不变而不是越吃越多。七八分饱是指吃饭要七八分饱,食物以软、松为主。入睡前两三个小时都最好不要吃东西,否则容易影响入睡,如果觉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人六腑 肠为导 顺小肠 通大肠

夜便频 小肠扰 便秘结 大肠闹

 

    【读经点睛】小肠位于腹腔,通过胃消化后的饮食水谷进入小肠,进行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排除其糟帕。小肠有了问题就会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大小便异常,如腹痛、腹泻、少尿等症状。

    心与小肠互属表里,心属里,小肠属表,心之阳气下降于小肠,帮助小肠区别食物中的精华和糟粕。如果心火过盛,可移热于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灼痛、尿血等症状,反之,小肠有热,也可引起心火亢盛,出现心中烦热、面红、口舌生疮等症状。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排泄槽帕。肺与大肠构成表里关系。大肠的传导有赖于肺气的肃降,肺气肃降则大便传导如常,粪便排出通畅。若大肠积滞不通,反过来也影响肺气的肃降。

 

人六腑 膀胱劳 常提肛 不憋尿

人六腑 三焦连 通则生 塞则病

 

    【读经点睛】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膀胱的排尿功能和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肾气充足,尿液可以及时分泌于膀胱并排出体外,若肾气虚而不能固镊,就会出现小便频繁、遗尿或失禁,肾虚气化不及,则出现尿闭或小便不畅。

    三焦也是人体六腑之一。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而是指人体部位的划分,即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到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眺等。

    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人体的气化作用与水谷的运行通路。这些生理功能,实际上是肺脏宣发卫气,散布津液,脾胃运化,肾与膀胱调节水液和排泄尿液等几个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而不是指单一脏腑的功能。

 

三分养 七分练 知与行 好习惯

动亦动 静亦静 得其神 取中庸

 

    【读经点睛】中庸之道是做人之道,也是强身之道。养生学当以中庸为重要的原则。“度”,是中庸之道的具体化,是具有东方特色的养生智慧。它讲究不及不过,过犹不及。无数长寿老人的养生实践证明,只有认识了这个“度”,把握住这个“度”,运用好这个“度”,才算学到了养生的秘诀、悟出了养生的真谛。

  首先,起居规律,作息有度。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天人合一”颐养生息的起居之道,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自然,同步天地。其次,有动有静,动静适度。“生命在于运动”。所以,不管是动还是静,都要适度, “过动则损,过静则废”。科学养生,应是以动养身,以静养神,脑体并用,亦动亦静,动静结合。第三,荤素搭配,营养适度。“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古人总结了“五谷为养,五畜为辅,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科学饮食方法。营养学家认为,科学的饮食原则是平衡,平衡的营养才是健康长寿的关键。第四,心态豁达,喜怒有度。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为正常表现,但也要讲究“阴平阳秘”。“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如《黄帝内经》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正气内存,病安从来。”

 

饥而食 渴而饮 昼而兴 夜而寝

知天理 顺天命 逍遥游 大聪明

 

    【读经点睛】《礼记·中庸》开头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是道,顺乎自然同样是道,这道即通常说的人生之道。苏东坡的长寿四味药深得此理:

    一是无事以当贵。人不要把功名利禄、荣辱过失考虑得太多,如能在情志上任性逍遥,随遇而安,无事以求,这比大富贵更能使人终其天年。

    二是早寝以当富。吃好穿好,财货充足,并非就能使你长寿,惟有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尤其是早睡早起,对老年人来说,比获得任何财富更加富贵。

    三是安步以当车。讲求安逸,肢体不劳是养生大忌,而应多以步行来替代骑马乘车,多运动才可以强健肢体,通畅气血。

    四是晚食以当肉。人应该用“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代替对美肉佳肴的贪吃无厌。饿了以后才进食,虽然是粗茶淡饭,但其香甜可口会胜过山珍;如果饱了还要勉强吃,即使用牛羊等美肉制作的佳肴摆放在面前也难以下咽。

  苏东坡的长寿四味药,实际上是强调了情志、睡眠、运动、饮食四个方面对养生长寿的重要性,其实也是这个道理。顺其自然,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不必刻意强求,反倒能得大聪明。

 

肴与酒 腐肠膏 声与色 伐命刀

财多藏 人厚亡 气窝心 后悔药

 

    【读经点睛】说到酒色财气,人们多有辨识,有个故事值得一提。相传苏东坡有一日于京都相国寺和佛印和尚对饮。酒意正浓,佛印和尚便挥毫题写了一首“酒色财气诗”来: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往墙里藏。

    谁能跳出墙垛外,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东坡看着别有情趣的“酒色财气诗”即度和道:

  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迷是英豪。

  世财不义且莫取,和气忍让气自消。

    后来宋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一同游相国寺,看到墙上的“酒色财气诗”颇感新鲜。神宗要王安石和诗,王安石稍加思忖,便吟道:

    世上无酒不成礼,人间无色路人稀。

    民为财富才发奋,国有朝气见生机。

    三首诗是禅悟,也是哲学,个中深意大可一嚼。

 

人为善 气不伤 淡名利 得圆方

三省身 神和畅 忘忧草 春满堂

 

 

    【读经点睛】中医的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一旦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

  那么,什么是六欲呢?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

    由此观之,七情六欲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但人与人并不一样。正因为如此,养生之道就成了人与七情六欲的搏杀。生之为人不可能没有七情六欲,但关键是放到什么位置上,控制到何种程度。若能淡泊名利,乐而忘忧,与人为善,人间也就满目春色了。

 

喊一喊 运丹田 扭一扭 筋骨柔

笑一笑 十年少 跳一跳 人不老

 

    【读经点睛】“生命在于运动”。一语揭示了生命的规律。

    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体的“三宝”,与生命息息相关,而运动养生则紧紧抓住这三个环节,使人形神兼备,百脉流畅,内外相和,脏腑谐调,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增进机体健康,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动则不衰,用则不退”,是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吕氏春秋》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动则身健,不动则体衰。身体的经久比美丽更好,健全的思想富于健全的身体,此话虽短,却道出世上何为幸事的真谛。

    健康是智慧的条件,快乐的标志,是富人的幸福,穷人的财富。

 

睡得着 胜补药 睡得香 神仙觉

不洗澡 毒疮咬 多开窗 保安康

 

    【读经点睛】养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三事中睡眠第一。睡以安神为主,神以心安为主,应配合年龄,壮年至多七小时至八小时,多睡则智昏头晕眼红胀,四肢疲软。童年必睡足八小时,或过九小时勿碍,老人或病者至多六小时已足。

    现实生活中,“神仙觉”难得,不少人不仅入睡难,而且睡眠质量不高。睡眠不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如肝火过盛,睡觉警觉;胃火过剩,睡觉不安;肝阴不足,睡觉劳累。睡眠不好的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睡眠宜早,勿过十时,老年人以八点为正,勿过九点。(二)枕上切忌思索计算繁琐事,睡时宜一切不思,鼻息调匀,自己静听其气,由粗而细,由细而微细而息。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化为乌有,自然睡着。(三)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时再睡。

 

食与医 出一源 欲疗疾 食为先

菜与肉 各有性 小杂粮 胜郎中

 

    【读经点睛】医食同源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食疗养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之说。很早以前,原始人类就发现有些动、植物既可充饥又可保健疗疾。《礼含文嘉》中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祖国医学第一部总结性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已论及“美饮食”与“饮食有节”能够防病延寿,文中记述的“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谷肉果类,食养尽之”,把以药治病和以食调养紧密结合在一起。

    《黄帝内经》提倡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恰当搭配的日常饮食,能够达到营养培元,蓄精益气,预防疾病,延年健身的目的。唐代养生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强调:“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食愈少 心愈开 食愈多 心愈塞

七分饱 精神爽 十分饱 催人老

 

    【读经点睛】公元前5世纪的周代,出现了专门掌管饮食营养保健的“食医”。此后,醋、酱、糖、豆腐等调料及食品也相继出现。

    《黄帝内经》主张:“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书中高度评价了食疗养生的作用,也是食疗养生理论的重大进步。

  东汉名医张仲景治疗外感病时服桂枝汤后要“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在服药期间还应禁忌生冷、粘腻、辛辣等食物,可见其对饮食养生及其辅助治疗作用的重视。

 

多食咸 血脉凝 多食甜 骨头疼

多食苦 皮毛枯 多食酸 口唇干

 

    【读经点睛】隋唐时期更多食疗专著问世。如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二十六专论食治,主张“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体现了“药治不如食治”的原则。此后《食疗本草》、《食性本草》等专著都系统记载了一些食物药及药膳方。宋代的《圣济总录》中专设食治一门,介绍各种疾病的食疗方法。宋代陈直着有《养老奉亲书》,专门论述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问题,重点谈论了饮食营养保健的重要作用。

    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一书,继承食、养、医结合的传统,对健康人的饮食做了很多的论述,堪称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载了谷物、蔬菜、水果类药物300余种,动物类药物400余种.皆可供食疗使用。此外,卢和的《食物本草》、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及费伯雄的《费氏食养三种》等著作的出现,使食疗养生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小米粥 人参汤 常食粥 滋阴阳

大白菜 菜中王 吃半年 药铺荒

 

    【读经点睛】中医对饮食的认识与中医传统医学理论融汇贯穿,创立了完整的食疗理论。“药食同源”,食物与药物同样,有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以及食物归经之说。就拿西瓜来说,中医认为西瓜性寒,能解暑热、止泻、利小便,但吃多了容易腹痛、腹泻;荔枝性温,能养血、生津、理气止痛,但多吃荔枝容易导致上火,口舌生疮,重者流鼻血,同样都是水果,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却截然相反。

    食物的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如辛辣的食物易入肺经,如受寒凉时,吃些辛辣的食物能使寒气散发,不易感冒、咳嗽,可是辛辣过度,反倒引起躁咳,并因为肺主皮毛,肺热太重,皮肤上易生疖疮。

   

冬萝卜 夏生姜 经常吃 胜药方

鱼生火 肉生痰 菜豆腐 老少安

 

    【读经点睛】中医对食物的认识更细致、更人性化。将食物的性格、脾气、特长以及存在的缺点都作了条分缕析,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特点去选择对胃的食物。

    中医非常注重天人合一。人活在天地间,要不断地去适应气温变化所带来的温热寒凉,也就是春夏秋冬。天热多吃一些清凉的食物,天冷了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始终与自然保持着一种平衡和谐。如果天热了你去吃狗肉,那马上就会热出病来,造成鼻冒火、咽喉疼痛、大便干燥、胸闷心烦;如果天冷了你去吃西瓜,轻者胃痛、腹痛,重者腹泻、腰痛,这就是顺者昌、逆者亡的道理。

 

半块瓜 药不抓 四季蒜 病不沾

桃养人 杏伤人 李树下 埋死人

 

    【读经点睛】食疗养生,方法多多,各具特色。下面的《养生食疗歌》便是其集中的体现——

    谷物菜畜养身宝,四性五味任君调。

    盐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能降血压高。

    胡椒驱寒又化湿,葱辣姜汤治感冒。

    大蒜抑制肠炎发,绿豆解暑最为妙。

    香蕉通便解胃火,健胃补脾食红枣。

    蕃茄补血美容颜,禽蛋益智营养高。

    花生能降胆固醇,土豆消肿又利尿。

    鱼虾能把乳汁补,动物肝脏明目好。

    生津安回数乌椒,润肺乌发食核桃。

    蜂蜜润燥又益寿,葡萄悦色令年少。

    勿妨劝君多食疗,定必少提药包包。

 

站如松 坐如锺 走如风 卧如弓

写大字 绘丹青 闻书香 气自雄

 

    【读经点睛】书画艺术不但是一件雅事,而且是一项宁静身心、平衡心态的体育活动。写字作画,不“静”不能为,惟有“静”,方能怡情,方能养性。忘情笔墨,不思声色得失,不想荣辱进退,心颐则体畅,体畅则身心俱安。

    书画最直接受益的是手臂肌肉能得到多方位的锻炼,调节呼吸功能,进而使气血流畅,延缓大脑和身体其它零部件的衰老,减少疾病。

    苏东坡说:“笔砚纸墨皆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陆游也说:“一笑玩笔砚,病体方知轻。”经常习书作画,方能体味乐在其中。如画林、竹、山、云,“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使人有成仙脱俗之感。现代书画家王学仲的行书“砚墨醉一生”,言及了书画的真谛。

 

头顶天 阳之首 经络通 勤梳头

早中晚 三百梳 日月明 开天目

 

    【读经点睛】头是五官和中枢神经所在,经常梳头能加强对头面的磨擦,疏通血脉,使头发得到滋养,牢固发根,防止脱发;能聪耳明目,缓解头痛,预防感冒;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脑衰老。

  梳拢头发可使硬发变软,使软发挺起。正确的梳拢方法是,首先从梳开散乱的毛梢开始,用刷子毛梢轻贴头皮,慢慢地旋转着梳拢。用力要均匀,如用力过猛,会刺伤头皮。先从前额的发际向后梳,朝相反方向,再沿发际从后向前梳。然后,从左、右耳的上部分别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进行梳理,最后让头发向头的四周披散开来梳理。在梳头时,同时将身体向前屈或向后仰,以促进血液循环,这样效果会更好。一处每次梳5~6次,平均一天梳拢300下左右为宜。

 

人双眼 精之窠 目生辉 体健硕

熨眼法 天天练 远看山 不花眼

 

    【读经点睛】“养生先养眼”。眼睛是人体感受器中最敏感、最精细的器官。当身体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时,都对眼睛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经常看计算机、电视,使我们长时间目不转睛,眼睛肌肉就容易衰弱衰老,视力很快退化。经常给眼睛做做按摩,对改善视力、保持健康、缓解压力都有功效。

    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麦粒肿、干眼症等眼疾的人平时最好少吃蒜。中医认为,长期大量地食用大蒜会“伤肝损眼”,因此,眼病患者应尽量不吃大蒜,特别是身体差、气血虚弱的病人更应注意,否则时间长了会出现视力下降、耳鸣、头重脚轻、记忆力减退等现象。除了要少吃大蒜外,得了眼病,最好多吃点养眼的食物。 

 

人要老 腿先老 练腿功 宜赶早

晨与夕 健步走 日三千 九十九

 

    【读经点睛】由于年老体衰,生理功能减退,许多老年人往往静多而动少,习惯于久坐、久卧,动静严重失衡。老年养生,贵在动静结合。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肢体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双腿的功能也随之减退;老年人骨质疏松,骨骼肌肌力减弱,腿脚不灵,步履缓慢;老年人平衡机能减退,双腿行走也远不如年轻人稳健。要改善这些不良状态,加强腿部的锻炼势在必行。 

    “健康长寿始于脚下”。古人云:“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千步走,活到九十九。”人活着就要运动。有事没事,早晚外出走走,以步代车,时而快步、慢走及“花样行走”。花样行走有倒退行走、横向行走、八字行走、脚尖行走等。持之以恒地稳步健走,有利于精神放松,减少焦虑、增加食欲,有利睡眠。经常步行锻炼还有利于防治关节炎及许多脚部疾病。行走时脚部肌肉的收缩和松弛,使静脉血管的流速增强,确保血液循环和回心血液的畅通无阻,将营养物质不断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使其得以濡养,有益健康。

 

树有根 人有脚 树要枯 根先竭

涌泉穴 热水泡 拇指搓 筋骨活

 

    【读经点睛】“树老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医学研究认为,脚是人体重要的组织部分,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称为人的第二心脏。人的双脚有成千上万的神经末梢与所有器官的组织相连。脚远离心脏和受体重的压迫,容易出现供血不足和静脉回流障碍,诱发多种疾病。

    我国古代医生和养生者,早就认识到下肢血液循环的重要性,发明了相应的保健操。源于宋,兴于明,盛于清,现在仍为不少人操练的八段锦中,就有背后七颠百病消的踮脚运动。

    俗话说:“睡前洗脚,胜似补药。”中医认为洗脚能起到按摩脚掌的作用,睡前用热水洗脚益处多多。“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要养成每晚睡前用40~50度温热水洗脚的习惯。洗脚时应先泡后洗,同时用手搓脚,起到推拿按摩脚的作用,可舒筋活络,活血化瘀,促进气血运行,故能祛病强身,减缓衰老。

 

仁乐山 智爱水 享地利 选风水

风水好 子孙昌 安其居 洪福广

 

    【读经点睛】一方水土养育一个人。传统养生理论强调“选风水,安其居”,不是迷信,而是有其科学依据。风水最简洁的表述是建筑的时间和空间、形势和方位不同,其所秉之气也不同,从而对居住者的生存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

    现代风水理论不再与封建迷信相提并论。现代风水学已经是一个包容环境学、地质学、建筑学、健康学在内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功能主要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家居环境、办公环境等方面达到人与环境、人与建筑的完美相处,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个风水概念中的环境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还包括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内部的生理环境(含中医的经络气血)、精神心理环境。一个采光好、阳光明媚的居室环境会让你阳光灿烂,心情愉快。一个采光差、阴沉的居室环境则会给人一种阴森恐怖、沉闷的感觉,让人无精打采,沉默寡言,不利于身心健康。

    环境风水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选好环境风水会让我们身心健康,好运连连。

 

亚圣府 养生堂 传经义 授偏方

养生汤 劝世铭 养生经 继世长

 

    【读经点睛】 “慈悲心一颗,宽容一尺,道理三分,慎字一升,忠义一斗,孝顺十分,老实人一个,好心肠要紧。”——“孟府养生汤”作为养心修身的秘籍世代相传。它味平、性和、守中,具有鲜明的儒家特色。

    慈悲心,讲究“爱”字当头,有了爱,天下才有温暖,人生才有意义;宽容是中庸之道,亦是和谐的基石,人有宽容之心才能入祥和之境;道理人人会讲,但是不少人讲的是歪理,人讲正理才会走正道;人不慎难成君子,不忠不义不孝顺,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从古到今,老实人不吃亏,好心肠有好报。与其说这是“养生汤”,还不如说这是“圣贤汤”,依此做人,即是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