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业马桶疏通:从彷徨迷惘到自信从容——偶找到理想工作的经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2:39:19

从彷徨迷惘到自信从容——偶找到理想工作的经历

      1、初到加拿大

      2、LINC学习

      3、专业和College的选择

      4、我的College生活

      5、充分利用College的资源和机会

      6、简历和面试的准备

      7、顺利拿到两个Offer!

      8、衡量幸福的标准

      9、上班第一天

      10、梅花香自苦寒来

      11、好公司与好老板

      12、价值与价格

      13、移民经历带给我的

      14、谈谈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误区

      15、提高英语的历程-听力篇

      16、提高英语的历程-词汇篇

      17、提高英语的历程-阅读篇

      18、提高英语的历程-写作篇 附:偶当年写的Journal

      19、提高英语的历程-口语篇

      20、看美剧学英语

      21、SCM行业的专业证书

 

      最近论坛上的负面消息不少,所以发贴说说我的经历,给大家打打气。移民之前看过一本书,叫<谁适合移民加拿大>,我算是里面最不适合移民的一类人:文科的法学硕士,毕业后考进了市政府的政策法规处做公务员,小日子过得舒心又滋润。其实对于移民我是老大不愿意的,可是老公铁了心,我也想乘年轻,换一种活法、顺便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06年夏天来到了加拿大。

      之前对自己的英文还挺有信心的,可是到了加航的飞机上就傻了眼,那大段大段飞快的飞机广播我几乎一句没听懂。那时候我的心一凉--这么多年的英文算是白学了。之后的打击更是数不清,从办SIN卡考驾照,到平时买东西上饭店,别人说话我听不懂,我说的完全都不成句子,自信心受到空前的摧毁。我本来是个特别外向开朗的人,在加拿大最初的两个月,我渐渐变得不爱说话、不想出门、不愿见人了,看到人就往老公身后躲。

      想想在国内,工作中我也是独挡一面的,怎么到了加拿大,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快失去了。来到加拿大的第三个月,眼看自己快有自闭抑郁的倾向了,我痛定思痛,决定不能这样下去了。

      我联系了LINC的测试中心,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测试下来是读写都是8级,听说5级,我很惊讶成绩还不算太坏。跟测试中心的老师聊了下,她说我现在听说不行很正常,我只是还没有练就一对北美的耳朵,只要多听多说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说到LINC的学习,不能不说MISSISSAUGA的好处。密市人少,LINC的师资和学习条件都不错。常听说在SCARBOROUGH的朋友测试完排了几个月甚至半年才能进入LINC学习。在密市,我马上就入学了。我读的是全天的LINC班,早上班里只有7、8个学生,下午只有2、3个学生,有时侯到了下午只有我一个人,完全变成了一对一的PRIVATE教学,所以进步非常快。

      转眼从夏天变成了冬天,我也从6级班毕业了。读LINC的半年里,除了每天很努力地学英文,我也在思考着今后的方向。来之前就想好肯定要去大学读书的,但是具体读什么呢?MBA、硕士?还是到UNIVERSITY再读个本科?经过大半年的调查研究,我决定去COLLEGE读个一年的证书课程。其实加拿大并不是很注重学历,加之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就算拥有本地MBA之类的学历,也很难进入管理层。至于专业,我之前想过HR或着行政管理应该很适合我,来了之后才发现,这类专业对语言要求太高,同时又需要很强的文化背景,并不适合新移民。

      就在彷徨迷惘的时候,老公同事的太太给了我启发,她推荐了我物流和企业供应链课程,这个专业涵盖了从采购、制造、运输、物流、销售、市场营销管理、金融、财会等各个方面,不仅是个实用有趣的课程,以后找工作时的选择范围也非常大。她自己就在毕业后立刻在著名的郎讯科技(LUCENT)找到了工作。我听了很动心,开始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更进一步证实了她所说的话。于是从07年的1月初开始,我就积极准备COLLEGE的申请了。

      下面说说COLLEGE的申请,不过我是两年前申请的,仅供大家参考。现在的流程可能略有不同。在安省申请大学都在这里:http://www.ontariocolleges.ca/先注册,有了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之后,就有了自己的一个OCAS号码,以后申请学校的时候用得到。先在网站上做个充分的浏览,看看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都有哪些学校有提供,再比较下各个学校的特色。还要看看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招生情况(有些一年招生两次,有冬季班和秋季班)。

      选定了学校和专业之后,就是具体的申请了。因为我申请的是POST-GRADUATE的课程,需要有本科以上学历才能读,所以OCAS要求寄我的学历公证。我只带了学历证书的原件,所以在downtown找了个提供学习公证的服务,当天做好就寄去了。记得同时可以申请五个专业,所以我一个也没浪费,分别申请了两所COLLEGE的3个专业。接下来就是等面试了。注:我2007年申请时只需要学历公证,而现在必须要学历认证了,具体情况请点这里(感谢maoyifu友情提供)。

      各个COLLEGE和各个专业的招生步骤不尽相同。有的需要考数学,有的要写ESSAY,有的要面试。我都充分准备了,于是最后拿到了5个申请里面的三个OFFER。那个时候是2月底。当然,我最终还是去了第一选择。

      在07年9月入学之前,我还是在继续读LINC。我读的LINC班开到8级,我也坚持读到了8级毕业。我一直相信,人在每个阶段都有一项必须STAY FOCUS的事情,如果这个时候不努力做好的话,过了这个阶段,就很难有时间或着有机会再回头去补课了,学英语就是这样。进了COLLEGE之后,我发现有些同学是一到加拿大就直接来COLLEGE了,结果因为英语基础没有打好,读得很吃力,我们班上就有两个人因为实在跟不上中途退学了。当然也有同学说我花了一年学习英语很浪费时间,他们觉得完全可以利用读COLLEGE的一年去提高英语,本来很多人去读COLLEGE就是为了过语言关的。

      我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在这里,我只是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和体会。就我个人而言,我从来没有后悔在LINC的一年,既扎实了我的英语基础,也让我有时间充分考虑今后的方向。我的语言绝对算不上好,但是我有办法让自己的语言听上去似乎很好,这就是面试的技巧了。稍后会写到的。

      谢谢大家的回贴,等我写完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初在家园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所以现在很想尽自己的一份心意。大家放心,读COLLEGE的CERTIFICATE不需要托福或者雅思成绩。如果有当然好,这样某些学校的英文入学考试就能免了。如果没有也不要紧,会有统一的入学考试,一般包括数学、英文、作文和面试。

      听说SENECA的英文入学考试有点难度,我当时虽然报了SENECA,但是因为已经收到了我要的OFFER,加上SENECA的入学考试是收费的(记得是$50好像),所以没去。别的学校的入学考试都不难,我当时不敢轻敌,全都认真准备了,事后证明有些多余。

      建议大家如果选一年的证书课程,最好选POST-GRADUATE的,如果是POST-SECONDARY的话,都是高中毕业的小P孩;而当时我们班里至少都是本科以上的,有很多学生都是工作了几年之后为了有更好的发展而来读这个课程的,所以层次和水平都不错,在GROUP和TEAM的PROJECT中,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我老公是做IT的,登陆不久就找到了工作,为了支持我一直没有换工作。现在我稳定下来了,待遇和福利都不错, 他可能会考虑去读个MBA或者考几个专业证书,争取在事业上有进一步的提升。我认识的很多小夫妻(包括我读COLLEGE时班上的同学)都是用这样的方式在2、3年内夫妻两人都找到了理想的专业工作。

      其实还是得看个人的能力了。有的人读书出来,一样找不到工作。有的人读书出来,找到的工作就好得很。不过一般能来加拿大的,总体上来说个人能力都还不错。只要找对方向,再动动脑筋,不要陷在labour, 福利里面, 或者整天埋怨加拿大,做事积极主动一些,比较满意的工作总是可以找得到的。能找对方向的人,都是聪明人。在加拿大,在中国,都是这样的。

      我同意你的观点。真正的牛人也不用去读书了,过来直接就找工作了。对于一般人来说,在加拿大读个一年的COLLEGE证书不失为一条有效的捷径,既不用浪费3、4年的时间读一个我们大多数人已经有的本科或着硕士学历,又在短时间内提高了语言、学习了加拿大需要的专业知识、同时获得了"加拿大教育背景"。

我知道多数人在国内都拥有高学历和多年工作经验,让大家重回学校很多人都很抗拒。但事实证明这个办法确实不错。我班上的一个同学,来了之后试了很多方法(包括密市那个著名的CO-OP PROGRAM),浪费了好几年的时间还是一无所获,最终读完了我们这个专业后找到了不错的专业工作。事实上,我们班上的同学,毕业后基本上都找到工作了,中国学生100%找到了45K以上的工作。当然选准专业也很关键,要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工作经验以及加拿大的就业市场需求来决定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一定事半功倍。

      回想起我一年的COLLEGE生活,真是紧张又充实。一开始真的很不适应,课程节奏和进度飞快;而且原以为我的英语对COLLEGE学习来说已经基本READY了,上了一个星期的课才发现,原来还是远远不够的。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没空管英文了,每周应付那么多的专业课程的阅读、作业、报告已经非常吃力了,何况还有数不清的RESEARCH,CASE STUDY,PROJECT和TEAM WORK。这时候才发现之前在LINC只专心学英语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啊。老师讲课飞快,记得班上有个女生跟我抱怨说,2个小时的课她只听懂了1/10,回去做作业做到半夜2点,结果第二天发现该做的没做,因为上课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

      由于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加上以前又是读文科的,这一年的课程上得非常辛苦。我常常感叹,很多课程(比如财务、采购)就算用中文上我都未必听得懂,别说还要用英文写报告了。记得有一门课程,每周都要写一篇报告,别看这短短的300字的报告,写出来真是不容易。事前要做很多的RESEARCH,还要用大量计算来支持论点,更重要的是,哪怕引用一小个句子都要注明出处,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记得我每篇报告总要改个7、8遍,有时候是观点不够充分,有时候是主题不够鲜明,有时候是结论不够有力。但即使这么努力了,老师给分却没有"不看功劳看苦劳"。经常是我自觉非常用心了,分数却不理想。但是,写作和阅读水平确实在不知不觉中有了显著提高。加上大量的TEAM WORK,口语和听力也在每周的GROUP MEETING的讨论中不断进步。

今天早上一上班就看到那么多回复,真开心。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先来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大家放心,读COLLEGE的CERTIFICATE不需要托福或者雅思成绩。如果有当然好,这样某些学校的英文入学考试就能免了。如果没有也不要紧,会有统一的入学考试,一般包括数学、英文、作文和面试。听说SENECA的英文入学考试有点难度,我当时虽然报了SENECA,但是因为已经收到了我要的OFFER,加上SENECA的入学考试是收费的(记得是$50好像),所以没去。别的学校的入学考试都不难,我当时不敢轻敌,全都认真准备了,事后证明有些多余。

      我现在也在humber读ECE,因为以前当老师所以觉得这个programme不会太难,现在才知道难了,老师的教学态度太太严谨了,每周都有assignment和test,就一科婴幼儿心理学都够受的,最近一直是学基因遗传和胎儿发育,都是生物和医学的词汇。班上都是19,20岁的高中毕业生,还有读了univeristy,再来学ece的,压力太大了。看他们表演儿歌,我都心里发虚。晚上还要打工到9点。不过最近2次考试都拿了92和90,就是college writing的作业只拿了82分。因为住的地方是平民区,分配的一个实习点都是黑人老师和孩子,他们几乎不做什么activity的,很难学到东西,让我非常失望和伤心。希望一切进行得跟楼主一样顺利。

      楼主可不可以再具体介绍一下物流这个行业的情况还有从事的工作的具体内容?谢谢啊! 物流和企业供应链的专业知识应用很广泛,因为基本上任何企业都总会涉及到制造、采购、库存管理、销售、运输、物流、销售、市场营销的一个方面甚至是多个方面。毕业后的工作方向可以结合你原来在国内的工作背景。我的同学以前是做销售的,现在还是主攻销售;以前做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的,现在可以继续做ERP方面的工作(我认识的一个师兄现在在做SAP方面的工作,收入很可观)。

      前两天比较忙,一直没有来得及更新,现在继续。之前说到college的一年学习生活,不仅让我在英语和专业知识上有了充分的准备和进一步的提高,还带给我很多有用的资源和信息。

 

      先来说说ESL。学校为英语非母语的同学免费开设ESL的课程,每周两个小时的课程让我获益匪浅。和我之前的LINC学习不同的是,college里ESL的课程更有针对性更academic一些,我们专门学习了Business writing、加拿大的Business环境和礼仪等课程,为今后进入和适应加拿大的职场环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另外一个丰富的资源就是学校的Career Centre,我把写好的简历和Cover Letter与那里面的老师反复的修改,力争做到让人一看就留下深刻印象。对于这点,我很想再多说几句。北美的就业市场和国内的有很多的不同,不要盲目相信“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这个道理是没错,但是到了新的环境,一定要了解这里市场的需要和这里职场的游戏规则,同时别忘了即使是金子,也需要包装。你的简历和Cover Letter就是你的包装。

      很多时候,我都听到或者在网上看到某人说,自己的简历发了上百封或者上千封,都石沉大海。我很想问问对方,你的每封简历和Cover Letter是否都根据对方的job description仔细修改?是不是每封简历都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让对方一看就觉得你就是他们想要找的人?是不是每次写完都让同学、朋友、家人帮你看过5次以上,其中至少有两个native帮你把关?如果这三个问题都是“是”的话,我不相信你找不到工作。如果你只是把你写好的简历千篇一律地发出去,那恐怕发了上万份,很可能还是连一个电话interview的机会都没有。

      关于充分利用好ESL和学校的Career Centre的资源,不能不提到"Mock interview"。在下半学期临近毕业的ESL课上,老师每周都模拟面试环境,让大家轮流坐在“Hot seat”接受别的同学和老师的提问,这个过程除了帮大家把常用面试问题的答题技巧和方式重新梳理了一遍之外,让我更有收获的是,在模拟面试结束之后,老师会让大家一起给你很多诚恳的反馈,告诉你你有哪些自己完全不自知但不好的小动作,面试时的坐姿和面部表情该如何调整以便看上去更自信更沉稳,还会告诉你你哪些口头禅和习惯用语不够专业应该尽量去掉。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些不起眼的小地方很多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往往你面试的成败就在这些细节上。

      都说“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一年的college学习,不仅让我从知识上、技能上、语言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还会带来了很多exclusive的机会。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读college是一条有效的找工作的捷径”的原因了。

      早在学期刚开始的10月底,就已经有好几家公司来做了先期招聘,把最好的学生选定,签好协议,让他们一毕业就上班。之后,学校又为我们创造了很多networking的机会和多场内部招聘会。除此之外,学校的Career  Centre从第二学期开始,就会向我们发布很多job posting。很多企业在把招聘信息发布到Monster或者Workopolis之前,都会首先发到各个学校的相关专业,因为这样更有效更有针对性。所以,通过以上这三种方式,我们班级的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已经落实了工作。而我自己,也是通过学校的Career Centre发出的jop  posting找到了工作。我甚至根本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简历挂到Monster和Workopolis上就已经拿到了2个offer。

      终于毕业了。为了放松下紧张了一年的神经,我去美国和回国玩了两个月多月,8月份才回到多伦多。回到多伦多之后,我没有马上找工作,因为我信心不足,始终觉得自己的英文没有ready,我甚至想再去读个专业的Business English进一步提高。

      这时候老公劝我不如先找找看再说,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再说,英文的提高不是靠几个课程就行的,以他的经验,还是要靠日常生活中多听多说才会有真正的飞跃。与其花钱去读英语,不如一边拿薪水一边在工作中提高。

      我接受了老公的建议。或许是多年的法律背景让我养成了严谨和一丝不苟的习惯,所以即使当时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在找工作,我仍然是本着“要么不做,要做一定要做到最好”的态度来认真对待。

      那时候,仍然经常收到学校的Career Centre发来的Job posting,我选了其中的三家,把原本准备好的简历和Cover Letter根据对方的要求反复、仔细进行了相应的修改,然后发了出去。同时,我也开始认真准备面试。我知道我最大的弱势可能就是语言,所以就更加要充分准备,以便在面试中扬长避短。我通过图书馆、Google、Monster、Workopolis以及学校的Career Centre里收集了500多道面试的问题,把每一题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认真而全面的准备,然后不分日夜地反复背诵、练习,我本着一个原则----只要你敢问的,就一定是我准备过的。这样才能在面试中争取最好的表现,绝对不能让语言成为我的障碍。很快,3家中的两家有了回音,都发来email跟我约定了第一轮电话面试的时间。

      电话一直都是我来加拿大之后最害怕的交流方式,如果面对面的话,即使对方的问题里有一两个词不明白,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猜。但是电话的话,一方面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和动作,另一方面由于声音效果不如面对面那么清楚,听懂的程度又要打个折扣。

      但是我也明白,如果电话面试过不了的话,之后就更不用谈了。我先是要求老公在平时模拟电话面试的情形给我打电话来让我多多体会电话面试的感觉,消除紧张感。同时,继续熟记所有的面试问题,力求倒背如流、脱口而出,让对方感觉完全是我自己的话。最后,为了以防万一和到时候的紧张,我又把电话面试中所有可能问到的问题全部收录在一张A3大小的纸上,以避免在面试中让对方听到我翻阅纸张的声音而知道我在参考准备好的答案。

      终于到了电话面试的时间,对方问的果然都在我准备的范围之内,一切如我预料得那么顺利,两家公司都跟我约定了第二轮的面试时间。接下来我更不敢怠慢,在原来准备的基础上继续巩固。那段时间,我的神经高度紧张,连做饭、洗衣服的时候也都在反反复复准备我那些面试问题(事后老公经常笑我说,我那段时间神经兮兮成天絮絮叨叨地自言自语)。同时,我还经常对着镜子练习面部的表情以做到保持自然自信的笑容和神态。

      终于到了面试的那天,我紧张又期待。走进面试的会议室,看到对面一排坐着三个的面试官时,我发现自己的手都开始颤抖了。不过面试问题一个个提出之后,我的状态也越来越好,因为这些问题全部都在我的准备中,我流利自信沉着冷静地一个个把面试问题回答完,看到面试官频频点头,我知道,我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第三轮的面试通知如期而至,因为是专业技能的面试,我就不多说了。无非是在面试前,又把自己之前一年的课本、笔记完全过了一遍,把和每个position有关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认真准备。当然,没有物流方面的专业背景是我的weakness,但是因为之前几轮面试的出色表现,加上我一再强调自己的hard working和quick  learner,面试官们也基本打消了顾虑。就这样,我在8月初开始找工作,通过各三轮历时3周的面试,在8月底,我顺利地拿到了两个我都很满意的offer。

      当然,最终我选择了在现在工作的这家世界500强里Top50的企业里做Supply Chain       Analyst。去年9月份,我正式上班了。相信开始的几个星期里,老板可能也察觉了我的英文水平并不如我面试时那么好,但是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我已经进了这个门,接下来,我有大把时间和机会来证明我的能力。我们中国人素以勤奋、刻苦、努力而著称,一旦有了机会,我们一定能够好好把握住。事实证明老公让我在工作中提高英文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在工作至今近半年时间里,因为每天在纯英文的环境里,我的英文一日千里地进步着。本来最害怕打电话的我,现在也自如地在电话会议里跟客户、跟同事开会讨论问题了。

      我的经历写到这里总算可以告一段落了。写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的背景、专业、英文都不算是好的,我甚至没有一天“加拿大工作经验”,但是我通过我的努力,在加拿大成功转行,做了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隔行如隔山的工作,同时薪水、福利和待遇各方面也都很理想。这里有很多能力比我强、英文比我好、专业背景比我出色的人,我相信,如果我可以做到,你一定更加可以!行行出状元,关键是懂得扬长避短、适合自己的兴趣和背景。

物流专业有三年制的学位课程,请问三年制的就业会好些么?见仁见智吧。1年的那个是certificate,课程跟三年的那个是完全相同的,只是把三年浓缩成了一年,其强度可想而知。三年的那个是diploma,带co-op。不过因为是post-secondary的,班里高中毕业生居多,据说读起来比较轻松。

      请问您从事物流领域中的那一块?具体Title?楼主写的很好。我们现在算是同行,我目前的工作也是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一个环节,做buyer。和你不同的,我是过来以后先找到的office工作一年以后转入这行。      和楼主探讨一个问题,我目前比较遗憾的就是没有一个证书,国内的经验和这行也有一定相关性,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想做supply chain manager,不知道你觉得是考CPP好还是去college读一个certificate好些?

      Certificate只是敲门砖,如果已经入了行,当然是专业证书对今后的职场发展更有利。我们公司有相关的福利,可以支付进修的学费,相信你们公司也有。这样的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不过很多证书都要求2年以上相关经验才可以去考,我打算过一段时间再说。如果你已经有行业经验,不妨尽快考虑去考相关的行业证书。一起努力哦!

楼主太厉害了,我想问问你多大,还有我想问一下,在多伦多读college能申请到助学贷款吗?谢谢,可以给我发悄悄话!给你加分了啊,哈哈!

      谢谢您的鼓励和支持。我绝对算不上成功,只是通过努力达到了自己的既定目标而已。我觉得衡量幸福的标准无非是两个--安居+乐业。只要满足了安居乐业这两个条件,不管在哪里生活,都会很快乐。

      以楼主的勤奋上进加上超强的学习能力,想不成功也不可能啊!

      谈谈工作之后的事情吧,相信大家都会感兴趣的。第一天上班那天的情形,至今仍记忆犹新。走进公司正门时的激动真是溢于言表--记得面试的时候,也是在这里,当时看到一个个着正装看上去无比专业的男男女女在我面前行色匆匆走过的时候,我心里别提多羡慕了,多么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啊。如今梦想真的实现了!

      跟前台接待说明来意,她说我的老板(部门经理)已经在等我了。他先带我去人事部报到,陪我办好了各种手续,领了门卡和证件。之后就带我去他的办公室开始跟我详细得介绍公司的业务和我们部门的情况以及我今后的具体工作。

      随后,老板带我参观了公司,并把我介绍给各个部门的同事,大家看上去都很友好热情。最后,他给了我一份本周的具体安排,并带我去了我的CUBICAL。他告诉我,除了DESKTOP,公司还会配给我一个LAPTOP,过一个星期就会送到。

      中午,和老板及本部门的同事一起去附近的ALICE  FAZOOLI'S吃饭。一直不敢相信,有一天我会跟一大群西人同事一起谈笑风声地吃饭聊天,尽管我的英文还是结结巴巴,但是第一次真正感觉自己是在国外生活和工作了。

      接下来的两周都在培训和参观中度过,老公不由感叹,大公司就是不一样,并不急于让我马上开始工作,而是让我对公司整个的业务流程和运作体系有个全面的了解,对员工的培养也比较注重长远性。

      有一件事情特别有意思。记得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了好多问题来考核我的专业知识,似乎恨不得我在SCM的各个领域都精通。可是开始工作了,特别是最初两周的培训和参观中,所有人又出乎意料地耐心细致地为我解释物流和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各种业务知识,那份仔细认真的态度就像把我当成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那样。

      我不由感慨,这2周学到的东西几乎跟我之前一年的COLLEGE学习一样多。毕竟那些是书本上的知识,而现在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全是最新的行业信息。

      轻松愉快的两周很快过去了,我基本熟悉了公司的环境和业务,我的LAPTOP也到了--THINKPAD系列的T61。这下又把老公羡慕坏了,他说这是他一直想要拥有的专业笔记本,14.1的宽屏轻薄小巧,是商务笔记本里的高端产品。

      可是我却开心不起来了,结束了培训和参观,我的工作也进入实战阶段了。我那段时间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还要熟悉同TEAM里另一个同事的日常工作,因为她一个月之后就要去度假了,我需要接手她所有的工作。

      那段时间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恶梦一场啊。同事时常自己都感叹说,她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上手的工作,要我一个月就TAKE OVER,也实在是难为我了。不过我很明白,老板招我进来是为了创造价值和利润的,不管有多难,我都要想尽一切办法MAKE IT  HAPPEN。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份工作我不做的话有大把人抢着做,我惟有埋头苦干证明自己的价值。

      那段时间我整个人超负荷地运转着,白天拼命地跟同事学习,晚上回家自己再学习,一方面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恶补电脑知识。我们工作中会用到很多软件,有些是我以前虽然常用但是很多高级功能并不熟悉的,比如EXCEL、ACCESS和VISIO,有些软件用过但并不精通的,比如SAP和ORACLE,还有些是我听都没听到过的,比如MINITAB和CRYSTAL REPORT。

      在同事度假去的三周里面,我一个人做着两个人的工作,每天忙得别说吃饭了,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常常是处理完一件事情,刚想起身去茶水间泡杯咖啡顺便上洗手间,可是往往另一个邮件或者电话又来了。

      记得最最辛酸的一次是,工作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我下意识地拉扯着自己的头发。一个同事走过来关切地问我:Candace, are you Okay?! I saw you were pulling your hair!!! Are you alright?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都把自己拉疼了。

      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三个月很快过去了,我不仅顺利通过了试用期,薪水涨了一大截,而且我的工作成绩也得到了领导、同事和客户的一致认可和肯定。这时候我的感觉真是好极了,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和自豪。同事度假回来之后,我的工作也上了正轨,一方面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一块就可以了,工作量跟最初的三个月比起来,好了太多太多;另一方面,我对业务和日常工作越来越驾轻就熟了,所以工作更相对轻松了很多。我终于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了。

      在过去的两年半里面,我一天都没有真正轻松过。为了提高英语,我戒掉了一切中文媒体--不上中文网站和论坛,不看中文电影电视,不听中文歌,不看中文报纸杂志。相反的,我每天无论是在家还是开车,都不间断地开着CBC  RADIO  ONE;老公每天下班,在走廊上就能听到我大声朗读英文的声音;我疯狂地听英文,每天听5个小时以上,从一开始听英文只听到"声波在震动",根本CATCH不住什么词,到后来放下耳机,无论别人在说什么语言,我听到的都是英文。

      期间最最奢侈的消遣恐怕就是看美剧和电影了,我从一开始就坚持不用任何中文或着英文的字幕,听不懂也硬听。有时电影真的很无聊,而且因为听不懂又没有字幕更是不知所云,我只有硬着头皮往下看,安慰自己说权当练听力。我常常问自己,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尽头??!!什么时候我才能只为了ENJOYMENT而看电视听音乐呢。

      还是这句话--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英文确实就是在这样的辛苦中不知不觉提高了,而回报就是--我终于真的开始享受生活了!

      在进公司的第一天的New Hire Orienatation上,HR就特别提到了公司的Open Door Policy--上至总裁下至部门经理,所有高层和主管的办公室任何员工觉得有需要都可以随时进去沟通想法。开始我不以为然,在后来半年的工作中,确实体会到了公司非常具有亲和力的企业文化。

      之前提到过初进公司时的2周培训。其中有很多是跟各个部门的经理面谈。每个部门的经理都耐心细致向我介绍他们部门的运作流程并回答我的各种问题,其中不少甚至亲自开车带我去相关的分公司实地参观,让我很是感动。

      进入公司以来的半年,我的每个同事都很热情和友善,对于我工作中碰到的难题几乎是毫无保留地帮助我,有了他们的无私帮助,我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面熟悉业务和工作。

      我的部门经理更是难能可贵,我每天都觉得很自己很幸运遇到这么好的boss。因为初入行不久,很多专业知识还不足,他对我提出的所有的问题都认真地回答,哪怕有些问题现在想来真的够"stupid"的。他经常利用自己的NETWORKING帮我和同事们争取各种培训进修的机会。比如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请他去讲怎么用ACCESS和EXCEL分析数据,他就马上跟他们NEGOTIATE,帮我们争取到一天JOB SHADOWING的机会,拓展我们的专业领域。

      他每周都安排30分钟左右的时间一对一地与大家坐下来谈心交流,倾听意见和想法,帮我们设计CAREER--比如怎么利用好公司内部的晋升机会,在1、2年之内需要去读一些什么证书,今后5年的职场规划等等。我常想,只有一个好公司才会拥有一个好的管理层和一群好的员工。或许这就是世界500强企业的素质和水平吧。

      很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价值和价格的问题。我跟老公曾经很深入地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的结论是:一个人的价值是自己定的,而价格是别人定的。而你所处的环境就是这个决定你价格的"别人"。当我还在LINC迷惘地读着英文、不知道自己未来在哪里时,那时候的我,在旁人眼里,恐怕就是一个平常的家庭妇女。就算我自认为自己很有能力,可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也无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如今,每当和客户开会,身边都是些世界500强公司的VP和高级经理时;每当和同事们相处共事,内心被他们的专业精神和业务能力所深深折服时,我都庆幸自己能被这么多优秀的人所包围着。而现在的我,在外人看来,我也是这群优秀的人中的一员了。

      所以,当你认为自己的价格被低估了的时候,就要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以求价格大于或着至少等于价值;当然,反过来,如果你的真正价值并不高,哪怕幸运地被高估了价格,恐怕也好景不长。

知道楼主为什么会成功的,楼主的意志力超强……我做不到,说了没两天不看中文网站,第三天就上了,呵呵。楼主让我敬佩!成功除了智商,意志力是最关键的。强者和一般人的分别就在这里,我是那种一般人,对生活的态度很随性,我能改的了吗?

      一定可以的。

      我的性格本来也不是很坚韧的那种,特别是做公务员之后,更加是得过且过了。但是到了加拿大之后,环境和经历完全改变了我。所以我常常跟老公说,移民之后最大的财富,不是我如今住了什么房子、开了什么车,买了多少LV和CHANEL,而是我变得更成熟更勇敢更坚强了。

      我成功地改变了自己性格中的弱点,现在的我,对待生活有着坚定的态度,遇事冷静沉着,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踏实好学,知所取舍。这些是我一辈子的财富,是我内心快乐和宁静的源泉,谁也抢不走。

没有人会否认,移民加拿大后,语言是第一位的。接下来就跟大家聊聊我提高英语的历程。跟大多数人一样,我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工作之后也基本上没碰过英文,移民之前更没有考过托福或者雅思,估计基础比大多数人还差呢。我想我学英语的历程还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果我能做到的,相信大家都能做到。

      在具体谈怎么提高英语之前,想先聊聊语言的作用和对英语认识上的误区。记得在我发贴之初,就有人回复说"不用说了,语言好,什么都好。"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语言是第一位的是没错,但语言绝对不是唯一重要的,很多人过分夸大语言的作用,结果本末倒置,忽视甚至荒废了自己的专业,以至找工作时,专业上的GAP越来越大,得不尝失。

      英语和开车、游泳一样,只是工具。熟练掌握工具未必要用工具谋生,毕竟没有多少人开车好到可以去做教车的师傅,本地人的英文够好了吧?也没有多少人好到可以去做英文老师。我刚来加拿大时也犯过过分夸大语言作用的错误。记得当初特别羡慕那些在国内念英文专业的人,他们一来基本上都找到了办公室工作;可是几年过去了,他们还是在办公室做着Office  Clerk的工作,没什么进一步的发展。这也就解释了我们公司有那么多Native职位比我低的原因了,他们的语言够好了吧?

      说这些只是想说明,语言不是不重要,但是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找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更重要。语言只是给了你跟别人同场竞赛的入场券而已,能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胜出,最终还是你的背景和实力,语言反而只是其次的。任何时候都别丢了你的专业和经验,那才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本。

下面就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具体谈谈提高英语的历程。

      先从"听"说起。

贴子最初就说到过,在加航的飞机上,自己的听力能力深受打击。后来的打击更是无数,印象最深的那次是跟老公一起去看<谍中碟3>的首映,本来最喜欢看电影的我,那次却倍受折磨,因为整个电影我对着画面连猜带蒙地也没看懂。那时候才明白,听力可不是到了一个外语环境里就会自然提高的,还是需要一定的有意识的训练的。

      这时我想起了我读大学的时候曾经请教过英文老师怎么提高英文听力(她本人英文好得跟Native英文没差)她的回答是--每天坚持听英文5个小时以上,一直到拿下耳机,无论周围的人在说什么,你都听成英文。当初以为这只是老师夸张的一种境界而已,后来才知道不经过这样的过程听力就提高不了。

      从那时开始,我就开始成天开着CBC Redio One了,无论是开车、炒菜还是做家务,只要一有机会,我就听。这个过程并不是很痛苦,也不必很专注地拼命听,顺其自然就好,主要是让自己适应英语的语言环境,培养一对"北美"的耳朵。

      有人可能要问了,我也试过听新闻,可是我词汇量不大,有很多生词听不懂怎么办? 其实这也是误区。北美常用的单词也就5000个左右,大多数人听力不行绝对不是词汇量的问题,而是听到一个句子之后,需要在脑中进行翻译把它反应成中文,才能明白这个句子的意思。经过这样一个转换过程后,后面的句子已经错过了,自然会觉得来不及听。

      多听的目的就是要让你在脑海中建立起通过英文直接理解意思的连接,挑过中文翻译环节。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跟你说Good morning!相信你一定不会在脑子里把它转换成"早上好",然后再回答Good morning!  因为这是个简单的句子,而且被重复了上千遍,在你脑中已经建立了反射,听到就已经直接明白意思了。

      但是对于多数复杂和不熟悉的句子,我们的大脑一开始还反应不过来,所以必须通过多听来建立这种反射和连接。这个过程只需要三个月左右。一开始真的Catch不住什么词,慢慢就好了。从新闻广播入手的好处是,一来新闻的用词很规范,不会出现太多的哩语和词组,比较好上手;二来,广播因为没有画面,所以播出的新闻大多用非常清晰的语言和逻辑来描述,很好理解。等广播新闻听得差不多了,我就开始看电视的新闻了。同时开始看大量的电影,当然不能开英文字幕更不能开中文字幕。通常我先完整地看一遍,然后下载电影的英文字幕学习一遍,最后再把电影看一遍。

      这样经过了大半年,我看电影已经基本没什么问题了。可是奇怪的是,看CBC News at  Six还是有困难。老公解答了我的疑惑--电影是有情节有逻辑性的,所以配合画面,加上我已经进步的听力,看个大概没问题。但是电视新闻因为有了画面,语言反而很简洁了,因为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如果有听不懂的词,想要通过上下文来猜也比较难。老公说我现阶段是很正常的"平原期",要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还需要继续积累。于是,我还是坚持每天晚上看6点档的新闻,即使不能全听懂,就当了解时事也好吧。后来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能听懂新闻了,那真是很神奇的一刻,就这样一下子体会到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瞬间。

      一年以后,我的听力已经基本没有问题了。去电影院看电影重新变成了很轻松很愉悦的消遣。电视里的大多数节目我也开始用欣赏而不是学习的态度来对待了。特别是能跟着电视看最新美剧而且不需要字幕的感觉真是好极了,我再也不需要等着网上的更新和下载了,前一天晚上看完,第二天就可以跟同学、同事讨论剧情了。

接下来从词汇方面来继续谈谈提高英语的历程。

记得在上LINC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去度假,要离开一周。结果来了个印度老师代课。很多同学都嫌这个印度老师不是Native,发音不标准,纷纷翘课不来上这一周的课。但我跟自己说,无论如何,人家是拿到License的老师,去上她的课总好过在家自习,好歹有个人练练英文对话。结果我变成了唯一坚持去上课的学生,没想到却让我无意间找到了提高词汇量的好办法。

      因为是一对一的教学,所以我有什么疑问都可以随时跟老师沟通交流。同时,因为英语也不是这位印度裔老师的母语,所以对于英语学习,她很有想法。这一点上比我们Native的英语老师更有经验。当时,我对于怎么提高词汇量感觉很困惑。我很努力不错,但是我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人,要我花功夫背辞典,我觉得太费时间和精力,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我也背过词汇手册,但是前背后忘,每次看到一些词,虽然知道自己背过,但是到底什么意思却又想不起来。所以始终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

      我跟老师谈了我的想法。她很高兴地说,她在这个问题上很有研究,帮助过好多人成功地提高了词汇量。她的方法是:找一本厚本子,按照字母顺利编好目录,每天把学到的、遇到的、读到的生词抄到相应的字母页中,日积月累,就像编一本为自己度身订做的小型字典一样。然后,最重要的是,每天临睡前,花15-20分钟时间,从头到底快速翻阅一遍。

      人的记忆分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如果是短期记忆的话,哪怕当时记得再牢,以后不看不用也会完全忘记;记忆的根本在于重复,如果每天重复看,把短期记忆变成了长期记忆,就不容易忘记了。这个办法的好处在于,并不是很辛苦,每天花的时间也不多,但是效果非常好。我一听,觉得很有建设性,回去马上开始照做,一个星期下来,效果非常明显。因为是从平时的新闻、阅读、学习、生活中提取的生词,所以比背词汇表实用多了,而且因为再出现的频率很高,每次看到是自己背过而且记住的生词,会很有成就感很开心。

      可是新的问题也产生了,每次抄写生词的过程太麻烦也太费时间,而且因为是手写的,随着生词的增加,每一页也看上去越来越乱。这时候我突然发现,完全可以利用电脑科技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常用的金山词霸就有这个功能。我用的是2006版本,每次输入生词,或者在线阅读时遇到新词时,都可以把他们加入"生词本"。然后每天晚上复习生词时,更可以用软件自带的"背单词"功能,以卡片形式浏览背诵生词,比自己手工抄写,效率高多了。

      找到了这个好办法之后,我的词汇量飞速地增加着。记得一开始跟着电子卡片朗读生词的时候,老公总是带着点"嘲讽"的眼神看着我背诵的那些词,似乎在说:"这么简单基本的词你都不知道啊?!"可是到后来,他已经会在我每天晚上背单词的时候,时不时地伸头过来看看,因为他不认识的词越来越多了。

      因为词汇量的显著提高,看英语不再需要每每停下来查阅生词,阅读的乐趣大大提高。同时,因为变得有趣味了,促使我更加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词汇量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整个过程变成了良性循环,为我之后读College和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提高英语的历程-阅读篇。阅读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估计多半不是问题。光看看大家LINC的阅读测试成绩就知道了。不过大多数人阅读虽然可以,但始终处在一种"被动"阅读的状态--即遇到考试测验工作学习不得不读的时候才读,平时并没有养成英文阅读的习惯,能通过Google.cn解决的,绝不会去用Google.ca,这样所造成的结果就是,英文始终没能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

      我一开始看到英文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虽然规定自己每天在CBC的新闻主页上至少看5篇新闻,但收效甚微。跟词汇和听力的学习一样,对于阅读,我也始终在寻找一种切实可行同时收效好的学习方法。还是LINC学习启发了我,我发现老师们经常用24hours和Metro News作为大家的阅读材料。这两份免费的报纸不仅全彩页看起来赏心阅目,而且从新闻时事到生活娱乐无所不有,信息量很全面,每天还有固定的专题比如职场、教育、养生,能学到不少知识。

      我意识到这不失为一个寓教娱乐的好办法: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阅读的趣味性,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水平。可是这两份报纸却不是那么容易拿到。一来家附近没有报箱,二来即使上学前特地赶过去,往往早已一抢而光。好在加拿大的网络很发达,我在网上找到了这两份报纸的电子版,并坚持每天阅读。

      在阅读中发现,看电子版好处还挺多,如果是传统的报纸,遇到不懂的词要停下来查字典,而电子版的话,只要把金山词霸放到生词上就能知道解释,顺便还能收藏到生词库中,便于以后反复背诵。之前在"词汇篇"中提到过,我的词汇量就是通过阅读这两份报纸有了显著提高的。24Hours的电子版:http://www.24hrs.ca/     MetroNews电子版:http://www.metronews.ca/

      坚持每天阅读的好处不仅是看到英文不头大了,词汇量提高了,更重要的是,随着阅读水平的提高,好像面前的世界慢慢向我开启了一扇大门,不再是那么陌生和疏离了。我发现自己渐渐地开始熟悉和了解加拿大,也开始体会到北美文化的各种乐趣了。

      是的,语言不仅仅是工作、生活、学习的工具,更是一座桥梁,把你和一个全新的世界连接起来。很多移民抱怨来了加拿大后精神文化上的空虚,其实我觉得语言是一个根本的障碍。当语言不通,无法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的时候,就会有一种"事不关己"的隔离,好像周围发生的一切跟自己都没有关系,无论如何产生不了"归属感"。

      如果语言一旦过关,很多本地人关心的事情,我们也会开始感同身受,不再觉得遥远。记得2年前在24Hours上无论是娱乐版,还是专栏文章,好多次提到Grey’s Anatomy,开始也不太留意,后来看得多了,也开始关注,并从网上去下载了之前的几季补课后,每个周四晚上也开始跟着电视追看。从此以后,再看到关于这部剧的消息,也津津有味地看起幕后花絮和演员的八卦新闻来了。再后来读书的时候,跟Finance的老师聊天,碰巧聊起这部剧集,两个人不知道聊得多投机。

      以前总听说,中国人即使在西人公司工作,往往也很孤立,跟同事说不到一块儿去,我工作至今,却并没有这种感觉,相反,跟同事们相处融洽愉快,聊天也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因为我主动关心本地生活中的吃穿住用的各种信息,所以大家也都很愿意跟我互相share哪家饭店好吃,最近哪个电影好看,哪个电视节目很无聊。我的体会是,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不论是新的国家、城市还是公司),不要自己把自己孤立了,首先要认可自己是这里的一员,要open-minded。只有你接受了新的环境,新的环境才会接纳你。只要你自己没把自己当外人,别人就会很容易把你当成"自己人"。

提高英语的历程--写作篇。

个人感觉,英语的"听说读写"里面,写作的提高是最容易的。当然,我这里说的,只是指应付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绰绰有余,毕竟大多数人即使中文的语言文字水平也没有达到作家的高度。

      我从一开始写封email都要斟酌老半天,到后来读书时写十几页的论文,再到现在为客户写几十页的使用手册,唯一的经验就是要多写。写得越多就越顺,越顺就越好,越好就越快。我的写作基础是读LINC时打下的。老师每周总会让我们写一些随堂的小文章,通常是根据主题每个人自由发挥,然后是自愿向全班朗读。我感觉这样的练笔对于学习怎么用词造句、组织文章结构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总感觉提高不快。后来请教老公才明白,文章要写得好,必须要有人改,而且得是Native才行。就像我之前一再重申的那样,一个人要达成自己的目标,一定要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对于提高写作也是如此。

      记得有一次LINC的老师提到这里的学生常写的一种文章类型叫做Journal,类似于我们中文中所说的随笔或周记。我灵机一动,决定开始写Journal,然后请我们的LINC老师修改。我把想法跟老师说了,没想到老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之前的贴子里提到过,我们LINC从6级开始下午就没什么人,每周总有一两天下午除了我没有其他学生,这时我就会把我写的Journal拿出来给老师修改,因为是一对一,老师会很仔细很耐心地修改,我也在回去后反复琢磨老师改过的用词和句式。

      如果连着两周找不到一对一的机会,老师也很乐意把我打印出来的Journal带回去修改。我一开始觉得特别过意不去,但老师对我说,能有我这样上进努力的学生她很开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天助自助"吧。 顺便说一句,LINC快毕业时,我的一篇Journal经老师推荐后被收录在了Peel Region的LINC宣传刊物上,这是对我写作水平的肯定,也是后来面试找工作时一份很好的证明自己的Reference。

      LINC阶段为我解决了写作中最基本的句式语法用词等基础问题,读college之后,我的写作在此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因为每周都有大量的case studies和report要写,逼得我泡在图书馆里和internet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多看多写,写作水平很快有了长足的进步。当然还是要善于利用资源--之前提过学校有为英语非母语的同学开设免费的ESL课程,我也坚持我写Journal的好习惯,并把写好的文章请ESL老师修改。

      工作之后,无论是平时的email往来、还是写报告、写Manual或用户手册,基本上都游韧有余。英文毕竟不像中文那么博大精深,只要平时多积累常用的句式、多研究同事们怎么遣词造句,个人感觉突破写作关还是挺容易的。

提高英语的历程-口语篇

      记得初到加拿大时,有好长一段时间,偶看到人就往LG身后躲,有任何开口的机会,也把LG往前推。后来学了大半年的LINC,加上自己的努力,口语有了很大提高,渐渐地也敢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与西人交谈甚至自己打电话了。那个时候,每次我开口,最常听到的话就是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How long have you been here? 一开始真是沾沾自喜啊,没想到LG当头一盆冷水浇下来--得意什么,人家夸你英文好才不是好事儿,说明对方从你说的英语里一下子就分辨出你是Newcomer。

      我一想对啊。在国内的时候,要是碰到个能说几句中文的老外,我们总是礼貌地称赞对方:"你中文说得真好!"。那其实是一种把对方远远地排除在自己Level之下的客套和友好而已。但如果你说话时对方不再称赞你的语言时,恰恰说明你的语言已经不是问题,对方早已经把你认做跟他自己同一个或相近的Level,语言已经是个忽略不计不需提及的因素了。如今,我终于达到了LG曾经说过的那个境界-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再也没有人夸我英文好。毕竟在一个纯西人的工作环境里,英文流利是最基本的条件。一个理所应当掌握的技能,是没有人会来夸你的。

      铺垫了那么多,就是想说明,本人在口语提高方面还是下了一番工夫动了一番脑筋的。我之前就强调过,我的基础不算好,如果我能做到,大家经过努力也能做到。下面,就具体谈谈提高的过程和方法。

      第一阶段:大声朗读。

      可以说,不经过这个阶段,你是不可能把英语说好的。而很少人真正把这个阶段作为必经的过程。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一个"北美"的口腔,中文的发音方式和英语有很大的不同。要锻炼出一个"北美"的口腔,朗读是必须的第一步。如果一个人连"读"都读不利索,怎么能脱口而出一口好英文呢?

      这一阶段,要找简单的文章来读,别有太多生词,不然动不动要停下来查生词,严重影响效果。记住,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训练口腔各个器官的配合,锻炼音、词、句、段之间的转换、停顿、过渡。具体方法可以每天朗读一篇A4纸大小的文章,读的遍数因人而异,只要从结结巴巴一直到流畅熟练即可。这个阶段坚持3个月,你马上会发现自己的舌头灵活了,说出来的英文比从前字正腔圆、有模有样多了。

      第二阶段:自言自语。

      对于提高口语,有一个普遍的认识错误-很多人都觉得有了国外的语言环境之后,口语自然会提高;另一种认识误区是,多跟西人说,多说多练,很快就能提高。我个人的体会是,这两种说法都有失偏颇。多说多练是没错,但是一定要有效的练习才有用。什么是有效的练习呢?说个我自己的故事。

      记得当初,因为缺少跟西人对话的机会(5级LINC班里人很多,老师一对25),LG特地替我请了个西人家教,每周来两次,每次两小时,专门跟我练口语;可是钱花出去了,效果却不明显。我当时的水平,还停留在broken English的阶段,不是开口前停顿半天思考用什么时态,就是说完忙着更正自己的he/she、has/have、is/was的错误。看得出,老师听得挺累挺不耐烦的。

      大家可以想象下,花钱请来的老师尚且如此,那生活中跟你对话的西人如果发现鸡同鸭讲的话,一定很快就会失去跟你谈话的兴趣,你的口语也就永远提高不了。所以我的体会是,在这个阶段,要学会"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永远不会不耐烦、不耐心。因为自己跟自己说,你也不会着急,会充分思考后说出正确的时态,即使说错了,自己也会及时改正-在这个阶段,大多数情况下,你说出口的错误不需要别人指出,你自己就知道了。而当你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有些错误(其实不是错误,只是更准确更好的词或表达方式),不是Native是无法指出的,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自言自语是个非常有效的练习口语的方式,我至今仍然每天使用。每天下班开车回家的路上,或是晚上做运动的时候,我都会像写日记一样,把今天一天的情况用英语说给自己听一遍。这对提高口语,帮助很大。

      第三阶段:找跟你水平相当的人多说多练。

      很多人要问了,到了这个阶段,总可以找西人多操练了吧?我的答案是:还是太早。举个例子,好比下围棋,一定要棋逢对手才会有进步。如果初出茅庐的新人过早跟高手对弈,水平不仅不会有进步,相反还会打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心。

      所以,要"有效"练习,就要找跟你水平相当但略高于你的人对话,这样才能够在保持住对话状态的基础上,多说多练,从而有明显的进步。这一点在我上LINC的时候体会很深,下课和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常跟一些东欧或者印度移民聊天,他们英文比我们中国人略好,但因为大家都不是Native,说话反而不紧张,说错了也不要紧,于是大着胆子什么都敢瞎说。倒是跟我的Native英语老师,往往说不了几句就说不下去了。

      这个阶段,如果硬要跟Native对话,结果无非两个:一是在你多次Excuse me或者Pardon me之后,对方兴味索然,很快借故终止对话;二是对方主动降低难度,用最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跟你对话,但这样的对话对你不会有很大帮助,不管说了多少,最后说来说去,仍然是自己会的那几句。这就是很多人到了加拿大这个纯英语的语言环境后,口语仍然没有明显进步的原因。

      第四阶段:多说多练,别怕丢脸。

      经过了这三个阶段,加上我前面提过的独门"面试技巧",你已经足够在面试中造成一种英文流利的"假象",能够顺利进入英语的工作环境了。一旦进了西人的大公司,口语的提高就是一日千里了。当有环境逼着你工作8小时都必须用英语听说读写、用英文的时间竟然超过中文的时候,你的英文想不好都难。我们很多人其实并不缺少能力,而是缺少这样一个纯英语的环境来锻炼提高。

      如果你照着我说的这四个阶段循序渐进"有效"地练习的话,口语的提高也是指日可待的。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去做、能不能坚持到底?!

是的,我也发觉看有字幕的电影就象在阅读,完全是通过字幕了解剧情。 Candace Gao 你有什么简单的剧集推荐?我现在看的几部:有的太多俚语,有的太多专业术语,只有动画片还好点,发音清楚,语调夸张。

Friends非常适合做入门级教材,我自己看了不下5遍。其实就难易程度来说,Friends并不是很简单的,有很多哩语和方言,很多情节还需要文化背景才能理解。但其优点是有10季,轻松幽默的剧情有趣味性容易坚持、剧情有连续性可以帮助理解。所以我个人建议,不管听得懂多少,不带字幕至少看3遍,保证听力和口语会感觉有明显进步。

      Desperate Housewives也是非常适合英语学习的。其句子相对简单、发音清晰,语言实用性也高,可以马上学以致用。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这套剧集看完很有成就感,因为很容易听懂。

      Drop Dead Diva是我最近发现的很适合英语学习的剧集。女主角Jane说话抑扬顿挫很有感染力,里面的几段结案陈辞写得很优美,如果是女生的话,看完会忍不住受其影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在学Jane讲话了。

      听力要提高是必须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精听讲究的是质,不妨选一两部自己喜欢的剧集反复看、做笔记并跟读;而泛听则偏重于量,所以我当时为了提高听力看了大量的电影和美剧,好不好看是其次,关键是熟悉各个社会阶层各种职业各种种族的人说英文的感觉。

工作一年左右了吧,版主现明确了在这行里要考什么资格证书了吗?还是再继续上段时间班后另深造?我看mba里也有关于supply chain management方向的,你是怎么考虑的呢?考什么证书要看在SCM里具体从事什么工作想往哪个方向发展了:

      Purchasing/Procurement: C.P.P.

      Master Planning/Inventory/Warehousing: CPIM

      Transportation: CITT

      Logisitics:P.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