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通厕所要多少钱:开国大校(上校)中的老红军(55)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46:07
李世奎:男,汉族,1915年10月生,湖北省大悟县刘集乡【河口镇】长冲村人。1931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11师31团班长、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红军总政治部保卫部1科干事,援西军保卫部1科干事,援西军随营学校政治处特派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第四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1934年随红四方面军第4军长征,历经爬雪山和三过草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29师连长、营长,八路军第129师教导团和第771团特派员,新8旅政治部和太行第2军分区及第7军分区保卫科科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反“扫荡”、反顽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保卫部部长,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9师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兼湖南省军区保卫部部长。参加了四保临江、攻打四平和辽沈、平津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省公安总队第二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保卫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后勤部第二政治委员。1983年离休。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荣誉章。吴大胜:(1914-1994),男,汉族,1914年12月生,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天台山村【河南省新县卡房乡王畈村】人,193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初中,大校军衔。1929年8月在湖北黄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4军12师师部勤务员、警卫员,黄安县警卫营排长,黄安县便衣队队长、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4支队教导大队学员,黄安县四区区委组织委员,新四军第4支队留守处交通员、军需处出纳员。1939年9月起任新四军第4支队9团供给处处长。张  祥:男,汉族,1919年生,湖北省大悟县人,曾用名张焕模,193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指挥系毕业,大校军衔。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鄂豫皖苏维埃特务大队勤务员,红28军后方医院看护、看护长、司药。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4支队14团卫生队医生、队长,新四军军部直属休养所所长,新四军第2师后方医院副院长。黄宏伸:(1904-1994),男,汉族,1905年10月生,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班长、排长、游击队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西征转战、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1团团长,新四军第5师13旅特务团团长,新四军第5师1分区罗礼经光指挥部指挥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江汉军区独立第2旅干部队大队长,鄂豫五分区副司令员,宜昌警备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汉阳荣誉军人学校校长,湖北省公安总队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省军区黄冈军分区司令员,196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69年离职休养,1983年按副兵团职待遇。1994年8月19日在武汉逝世。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录自《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人物志》P655页,《新四军人物志》P409-410页,有增加童邱龙:男,汉族,1920年7月1日出生,原名童传斌,湖北省黄陂县童家湾人。1934年夏考入武昌湖北省立第九中学,经叔伯哥哥童陆生介绍,跟武昌我党负责人(以教员作掩护的)李继实补习功课,并为他作掩护,帮他送信,积极参加“一二•九”武汉学生救亡运动。1937年初中毕业,正值“七•七”事变,当年10月,由李继实介绍同科普作家高士其一起去陕北参加革命。先在云阳冯文彬、胡乔木主办的青训班学习,后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政治队学习,又在第四期军事队学习。1938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8月毕业,被分配随张经武、黎玉来山东敌后,12月到苏北邳县。在中共苏皖特委领导下和杨动、张文盛一起办八路军山东总队陇海南进支队随营学校,任政治教员。翌年3月,被调任邳县独立团3营教导员,并任邳县县委军事部长。1939年9月任独立团政治处主任,1940年春,独立团改为邳县总队,任政治处主任。是年冬,总队主力编入沂河支队,调入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学习。后任鲁南军区直属队总支书记。1942年3月起,任运河支队政治处主任,时仅一年,改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开辟了华中局和新四军去延安的往返交通线。1943年12月曾亲自带领小分队护送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军长陈毅等大批的高级干部穿过运河封锁线去延安。1943年10月,鲁南峄南县划归淮北区,改称峄滕铜邳县,运河支队划归新四军序列,改称峄滕铜邳总队。12月任中共鲁南二地委委员。1944年底调入淮北区党委整风轮训队学习。1945年8月任山东军区警备第9旅18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调华东野战军第3总队政治部任组织部副部长。1949年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32军政治部直工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第65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鲁南、济南、洛阳、淮海、渡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第64师副政治委员。1950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干部部副部长、部长。1954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干部部特种兵干部任免处处长。195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干部部副部长。195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1963年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装甲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国科学院政治部副主任。1974年恢复工作,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炮兵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军区顾问。1981年离职休养。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与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王明礼:(1916-2007),男,汉族,1916年6月生,四川省通江县涪阳镇四村人。1933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战士、分队长、副排长、代理排长、排长、侦察科员等职,参加了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西路军艰苦作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学员、锄奸干事、营特派员、团副特派员、锄奸股长、营副政治教导员、政治教导员、副营长、营长、副团长等职,参加了层山、郯城、新庄、石沟岩、赣榆县、薛家岛、泊儿镇、苍马等战役战斗。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阳  震:男,汉族,1920年2月出生。四川省南充地区(原营山县)灵九乡人。1933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四方面军第31军91师任战士、班长、排长。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部译电员、机要参谋,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机要股股长。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田养泉:(1914-2007),男,汉族,1914年10月生,陕西省武功县薛固乡杜家堡人。1932年4月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部队司务长、政治指导员、参谋、秘书等。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8团副官主任,689团供给处政治委员,689团1营、2营政治教导员,689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政治处主任。“皖南事变”后,历任新四军第3师10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新四军淮北军区第1支队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书记,新四军第3师10旅29团政治委员(团长王凤余)。1945年10月随部队开赴东北。杨文谟:(1912-1972),男,汉族,1912年1月生,陕西省神木县南乡杨家沟村人。幼时在本村祠堂办的学堂上学。1927年初入沙峁镇模范小学,1928年10月转入盘塘镇高小读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考入榆林中学。1931年在刘家湾小学利用教员身份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游击队,在骑兵大队当战士。1933年1月任陕北红26军第2团党委委员、第1连政治指导员、团部技术书记。1934年5月调任陕北游击队第3支队政治委员。同年9月第3支队改编为陕北红军独立师第3团,任团政治委员。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瓦窑堡后,调陕北省军事部任供给部部长。1937年初担任神(木)府(谷)红军独立师参谋长。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20师警备第6团参谋长。1937年底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3月提前离校,任八路军留守兵团保安司令部神府军分区参谋长、司令员。1941年5月起,任保安第4团代理团长、团长。1943年7月至1945年3月在中共中央党校二部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调赴东北。李新国:(1913-1992),男,汉族,1913年生,河南省潢川县传店乡凉水井村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班长、排长,方面军总部参谋兼测绘股长,骑兵师作战科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及西路军艰苦作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营长、教导大队长、警备第3旅作战科长、团参谋长、副团长、独立师参谋长。参加了榆林、沙家店、晋中、太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榆林军分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陕西军区作战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作战处长,1954年11月至1958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防空兵司令员,1958年3月至1966年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1992年3月8日在西安逝世。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洪  涛(2):(1912-1995),男,汉族,1912年11月18日生,江西省宜黄县永兴桥禄沆村【棠阴镇】人,出生于一个贫苦雇农家庭。1931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表年团,同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三军七师十九团二连战士、通讯员,一军团一师一团二连青年干事、排长,红军第一军团一师三团特派干事,红一军团保卫局巡视员,前总特务团特派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第四和第五次反“围剿”,参加了南雄水口、建黎泰等战役和战斗。在第四次反围剿的战斗中曾两次负伤,仍然坚持战斗。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他不畏艰险,出生入死,英勇作战,参加了突破国民党四道封锁线、遵义、土城等战役和战斗。到达陕北后,又参加了直罗镇、豫旺堡、东征等战役和战斗。抗日战争初期,他在延安抗大总校三期毕业后深入敌后,历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内蒙骑兵团协助特派员,平西挺进军政治部锄奸科长,平西游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平西七团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十三团政委兼政治处主任等职,他在冀东等广大地域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殊死斗争。参加了平西区1940年春季反扫荡、冀东夏季和冬季反扫荡、冀东打击伪治安军、冀东反清乡反合围等战役和战斗。1941年,他和冀东抗日英雄、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鲍森一起,创建盘山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在冀东军区被推选为七大代表,出席了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赵友夫:(1915-1986),男,汉族,1915年7月生,原名赵有富,安徽省霍丘县夏店乡人。192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四军皖西北保卫局公务员。1936年9月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88师265团连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7年8月起,历任陕西省太古县游击大队大队长,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32团营长,冀南军区第4军分区游记4支队支队长。参加了太行地区反“九路围攻”和百团大战。1943年4月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1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第3纵队8师23团团长。1948年12月任沈阳市公安总队总队长。参加了辽中、临江、四平、辽沈等战役。1955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旅顺基地岸防兵司令员。1956年8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学习,1958年毕业。1961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旅顺基地副司令员。196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校长。1978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二炮兵学院院长。1979年12月至1983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顾问,副兵团职。1986年9月18日在青岛逝世。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录自《中国海军百科全书(上、下卷)》P1907页,《霍邱人物名录》P29页,《安徽省志•人物志》P621页,有增加杨裕山:(1914-2003),男,汉族,1914年12月生,原名杨裕模,河南省新县千斤乡杨高山村人。因生活所迫,幼时便在家放牛、打柴,帮助父母种田,后外出打长工,学理发手艺。1929年,共产党在他家乡领导穷人闹革命,其受革命思想的熏陶,走上了革命道路。1931年参加了地方赤卫队,打土豪分田地,镇压反动地主,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32年9月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在红25军手枪团当战士、班长、排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1月随红25军北上长征。历经艰险,到达陕北,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春,调203团3连任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开始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688团11连政治指导员,不久调任团政治处组织干事。1939年任2营教导员。1940年,部队南下,任2团政治处组织股长、政治处副主任。1941年春在中共北方局党校学习,参加了党的整风运动。12月调任太行山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后入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11月随部到豫西开辟新区,任豫西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太岳四分区政治部主任。程荣耀:男,汉族,1918年1月出生,河南省新县陡山河乡白沙关村人。自幼父母双亡,靠叔父抚养长大。1929年7月家乡举行“万人暴动”后,参加了儿童团,翌年担任儿童团长。1931年1月参加红军,先后在光山县独立团、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当战士,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在斛山寨战斗中勇夺敌机枪一挺。1934年11月随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经历了独树镇、庾家河战斗,1935年1月到达陕南。在创建鄂豫陕根据地时,参加了夜袭紫荆关、九间房、袁家沟口战役。在战斗中,曾带领两名战友缴获国民党军一个排的武器,受到军领导表扬,并于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调入军教导队学习,担任军部警卫任务。到达陕北后,被编入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二二三团二营任通讯排长。1936年2月随“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参加东征。抗日战争时期,被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八旅六八七团三营担任副排长,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捷,战斗中率领一个排阻敌进攻,掩护部队转移。1938年夏参加了张店、町店战斗,以后相继担任团政治处干事、直属队协理员、新兵总队政治委员。1939年入华北党校第二期学习班学习,结束后调任三营政治教导员,率部参加了讨伐顽军石友三战役,歼敌2000余人。1940年5月,南下华中与新四军六支队会师,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苏北。1941年10月任二十二团二营代理营长,翌年任营长,不久调任团政治处副主任兼组织部长。1944年4月任苏北盐阜军分区涟东独立团副政治委员,指挥部队消灭了顽军孙连仲部千余人。解放战争时期,率部于1946年8月在杨泰线同国民党激战中身负重伤,翌年2月任解放军荣军第二分校政治委员,8月任八分校政治委员。1948年8月任总校政治部副主任、副校长。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12月任八十六师政治委员,翌年2月与九十六师合编为铁道兵第七师,1952年5月至1956年5月任铁道兵第七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先后抢建了龟川新线、元山铁路车站。回国后,1957年6月至1959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后勤部政治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2年定为副兵团级待遇。在艰苦的战争年代,程荣耀多次负伤,致使偏瘫,但他坚持用左手写字,先后撰写出《挺进苏北》、《佃湖战》、《战地诗篇》等12万多字的回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