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灯具城:老禅师的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3:43:09

老禅师的话

    

白云禅师著


★什么是佛法?
佛法,就是分辨世间的相对,了解相对的纷扰;于中予以突破,不为纷扰而迷惑,精进修养而出离;直到入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胜境界,才算是圆具了的佛陀之法。
例如:
烦恼的内涵,总不外色尘内境,引起烦身恼心;无论是善恶、对错、褒贬等,悉皆是相对法。
菩提的形成,来自烦恼之中;也就是烦恼发动之时,面对烦恼,于中认识了解,予以突破;不为烦恼而迷惑,却于烦恼中发现道的踪迹,获得修养功德的帮助,化烦恼而成菩提。
烦恼是世间法,出离世间得智慧之助是出世间法。最后,化烦恼而成就菩提;因之,获得圆满的结果;这样,便是绝对的佛法。
行者!你曾如此的修行么?从相对中而成就绝对!若未,精进是时。
★什么是正常人?
正常之说,并无标准;如以常情而论,则“不逾矩”可为界说;依国之风范,族之传统,凡所树立特定的规矩,或法则,或习俗;逾越之,便称之为不正常。
例如:
健全无缺失的,应以言语表达意向或情感;但是,却以“手语”而眩耀于非残缺的人,反而令人莫明其妙。
尤其是本国族性相同的人,不以国语或相同方言交谈,甚至以外国语眩耀其特长;殊不知语言的本身,乃是情感交流的桥梁,倘若没有桥梁的沟通;试问,你的意向何在?!
仁者!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应该很容易分别;只要少许留意一下他人,而后返照自己,便能发现二者的差异。
你以为如何?就像是学佛不是学人。
对么?!慎思之,慎行之!
★劳力之辨
劳力,乃是疲惫于劳动,消耗体力的一种行为;就像是引擎消耗能源,无论是油能、火能、水能、电能,以及核能、光能、风能等;唯一不同的是人的体能,涵盖了较多能源。
人,同样是付出劳力,而所执着的却大不相同;有的心甘情愿,有的怨天尤人;其间的关键所在,在于自我的分别。
例如:
正当行业的工作者,以劳力交换报酬,认为是理所当然;但是,却有人认为是帮别人赚钱,而自己只是出卖劳力,不以为然;一旦,是他自己做老板,他又肯定的说是理所当然。
另一类型的人,坐在赌桌旁,日以继夜,不眠不休;从事赌博,循环输赢,直到曲终人散,回到家里,倒头便睡,睡前,若是赢家,想到明天更多的侥幸;若是输了,盘算明天如何翻本,包括毫无着落的赌本。
可是,他从未想到所付出的劳力。
★佛陀
佛陀一词,在梵语中的意义,最简明的说法,应该是:“觉悟的智者”。即所谓:
觉烦恼不害,可以转变成道。
智事理不惑,可以彻底分明。
因此,佛陀的法义,乃是以圆满的智慧,而证究竟的觉悟。
不过,依名相而言,佛陀一词,乃是以成就了的境界而言,亦如典籍中所说: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当然,欲得“觉”的基因,仍以“般若”为条件;所以,佛陀的梵意,在名相上,称之为:
智者。
觉者。
从上所说,可以发现:
凡是学行般若,探讨菩提的是学佛行者。
凡是圆满了般若,究竟了菩提的成就者,即可以称之为佛陀。
★达摩
达摩一词,在梵语中的意义,最简明的说法,应该是:“行持于轨范者”。即所谓:
如法轨持,遵行不逾。
能持自相,轨生深解,
因此,达摩的法义,乃是如法遵行,能持深解。
不过,依名相而言,达摩一词,乃是以“法”为诠释:泛指名词和代名词,甚至但以“菩提达摩”专称之属。
不过,法的构成条件,总不舍“因缘和合”;亦即所谓:
缘聚而法生。
缘散而法灭。
从上所说,可以发现:
凡是如法轨持,遵行不逾,能持自相,轨生深解者,即可称之为学法行者。
凡是世出世间已成之法叫做达摩,或刹帝利种的香至王第三子,以菩提达摩为之简称。
★僧伽
僧伽一词,在梵语中叫做“和”或者是“众”;凡比丘三人以上,即称之为僧伽。有所谓:
多比丘,聚一处。
多比丘,众和合。
因此,僧伽的法义,乃是以多比丘,众聚和合者。
但是,依名相而言,僧伽一词,是以“众多和处”的比丘群而名者;亦如古时,以万二千五百数而为之军。由此可见,僧伽的本意,是指多数比丘和聚,以之而为代号;当然,不可以一比丘而谓僧伽,个己亦不得自称做僧伽。
从上所说,可以发现:
凡披剃出家之男女众,均谓之僧伽。
凡众多和合一处之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所有众聚者,悉皆称僧伽。例如:
寺院中的僧伽。
法会中的僧伽。
★金刚萨埵上师
梵语:嚩日啰、萨怛婆、阿阇黎。
译义:金刚、勇猛、行法者。
简称:金刚上师,或尊称为秘密法主。
密宗宗师,称金刚上师者,有五相成就:
①从一切如来受授灌顶时。
②从一切义成就菩萨受授职灌顶时。
③成就十大愿为诸佛之长子(普贤)。
④从菩提心所生之万行。
⑤凡真言宗行修之传法者。
但是,金刚上师,必具四大行法的成就,非只依一法或数法,而为他人传法者,如:
净身大法,戒具庄严。
护身大法,咒神维护。
化身大法,行修自在。
大手印法,生死密主。
从上所说,可以发现,金刚上师,非比儿戏;具相具法,威德庄严,绝不是有家有眷的学密之人,而可以称当胜任者。
★佛法补白
佛法,肯定地说,就是从无明中发现问题,于住世中从事出离的修养。
所谓无明,就是迷惑而不觉,又叫做烦恼。
烦恼即菩提,学佛行者就是如何从烦恼中发现菩提;或者说,迷惑之时,如何突破迷惑,而能转迷惑变成觉悟。
因此,可以确定,修学佛法的人,必须面对世间的一切,举凡人与人,人与事发生任何问题之时,能够深入的认识问题,了解问题,突破一切障碍,务必刻意的明见真实,达到究竟觉悟的圆满境地。
世俗的为善去恶,是人的本份;佛教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提示人的本份,赞成护持;但是佛法的第一义谛,必须以人本为基础,进而提升境界,不局限于善恶之中,要求突破局限,步入无善无恶的境界;最后增上修养,达到一个“无”字也是多余的境界。
这,就是佛法概要。
★牺牲奉献
牺牲,以财物济助于人,使其获得饶益,完成于丝毫也不吝惜的情形之下,甚而至些微的迟疑。
奉献,以智慧资助于人,使其获得饶益,进行于顷囊相授,竭尽所能的情形之下,甚而至义无反顾。
牺牲奉献,不是己所勿欲者;而是但能饶益他人,必须忘了自己。
牺牲奉献,不是愚鲁的行为;予钱财,为他人无能为力的急难之时;予智慧,为饶益更多需要饶益的人。
仰天俯地,无愧于心,只是尽了个己的本份;既不是牺牲,也不是奉献。
牺牲奉献,运作于权利与义务之外;甚至无人奖励,无人知晓;当然,更沾不上报酬的机会。
牺牲,包括了钱财与所有。
奉献,包括了智慧和生命。
★烦恼之说
烦身恼心,迷惑的根源,众生总是拒绝,忘了身心造作,无非都是自己;谁为之烦?孰予以恼?总谓:
“要不是他,或她,或它,或牠——”
应该知道,法谓“声色”之惑,说音声,说行色,影响所及,全为根尘作祟;若不分别,烦恼无从生起!
因此,行者修学,于烦恼中觅菩提;一旦烦恼生起,你该面对现实,刻意识知,冷静探讨,于研析究竟中有所发现;待到揭开了其中奥秘,你:
烦恼怎么会迷惑人?使人造作成业!
身心怎么会为之迷惑?因何不能以之为道!
如是修养,如是行持;尽形寿,何愁不能转烦恼而成菩提!
注:烦恼是惑,菩提是觉。
★多看、多听、多问
学佛之道,以如理而知,如法而行,以达解行圆融的境地。
如何得解?如何修行?当以三多为解行。
多看:于见识中搜集资料;或经典,或人事,皆是对象。
多听:于聆闻中搜集资料;或听法,或人言,皆为利益。
多问:见闻中难免疑问,必须获得圆满要领;但是,同样的问题,应该求教不同的对象,方能得到不同的利益。
如是看,如是听,如是问,必然搜集许多的资料;从许多的资料中加以比较,自然可供选择的机会;否则,单一的解行,将只能局限于没有选择的余地。
试想:那岂不成了人云亦云,止于学“人”而已。
★要珍惜、不要计较
珍惜现前拥有的,于己于他,都是饶益;基于生命与生活的价值观,亦即是佛典中所说的:
人身难得,不要耽在是非、对错、善恶等相对的分别里;必须深入相对中去认识,去了解,建立起正知正见;然后,才能将行为的缺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佛法难闻,不要耽在名相、文句、注解等文采的皮表上;必须深入法义中去发现,去返照,建立起实修实证;然后,才能将修养的境界,逐步地提升更高。
珍惜,自己以及他人的色身和法身,于身的造作,口的言说,意的起动;必须是从事障碍的突破,转烦恼成菩提,转所知成般若。
计较,往往是发生于自我意识强烈之时,所谓得失、利害、无非是私欲的作祟,如果,不为烦恼所惑,不为所知障碍,必然拥有的全是菩提与般若。
因此,珍惜的结果是饶益的道,计较的后遗是感报的业;学佛的主旨是道的修养,业的清净;把握住了,受用无穷,错过去了,轮回不息!
所以,要珍惜,不要计较。
★般若之辨
般若,是了生脱死的依皈,是转迷成觉的基因;是从相对的觉知,入达绝对的圆觉至极之境。
般若,依于知识与经验为构成因素,展现于适时、适地、适机、适境的圆融之下;使人与事的问题,获得完满的解决。
因此,世间法是知识和经验之大成,是世俗的谛理与事相;出世间法是依于世间法从中探索和研究,但求有突破性的发现;然后,依于人与事的问题,觉知无明惑所,以般若之功而圆成真如实性,到达无上正等正觉的妙境地。
所以说:
般若是从相对而入于绝对的依皈。
般若是从无明而转进觉知的基因。
般若是从世间而出世间的桥梁。
般若是从问题而显真如的功德。
所以说:
学佛的旨趣,是在培养般若。
学佛的目标是在追求菩提。
般若与菩提,是波罗蜜的功德聚。
例如:
沙石、钢筋、水泥、板模等可以建造房舍;但是,必须有“水”的调和,“人”的调配;否则,不能混凝,不能发挥作用,永远不能建造成房舍。
水,般若。
人,是般若的运用者。
房舍是功德聚。
总合起来就是觉之果。
★定不是麻木
定,于心念的起动而不乱。
定,制心一处,是专注一事一物的行为。
定,是梵语“三昧”的概念,具正心正念而不散乱或偏邪的意思。
定,于世俗相对意识的知解,却不以感性或理性而生分别。
定,于人与事的关系欲,不起污染执着之心。
定,发起于“奢摩他”──止;成就于“毘钵舍那”──观。
定,从修养而得,因欲念而失。
定,是佛法修学行者必具的基础。
定,是菩萨行道者运用智慧的依凭。
定,是成就道业的资粮之一。
修学佛法的行者!定的认知,不是空境,不是痴呆,更不是麻木;而是心住一境,念聚一处,从事佛陀的道理与方法,予以探究行深的一种力量。所谓:
心识不乱,运用思想;境处清净,发挥智慧;入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殊胜境界,是为“定”的体用功德。
因此,综上所举,可以发现:
不乱,是定之相。
清净,是定之境。
止观,是定之体。
行深,是定之用。
★八关斋戒法之释
不杀生,在培养慈悲心;不是吃素,更不是持斋。
不杀生,为学佛者戒;学佛不是吃素,也不是持斋。
在家学佛,不论何种皈戒,都要不杀;但并不要求吃素,亦不定持斋。
三皈五戒,并无吃素持斋的规定;
菩萨戒,同样没有吃素持斋的规定;但有授受八关戒法的作业。
八关斋戒法,源自中阿含持斋经。
斋戒,是以洁净防犯为旨趣。
八关斋戒法,又名八支斋法;其实,依内容而言,计八种戒,一种斋法,合而谓八戒一斋。如:
不杀、不盗、不婬,不妄语、不饮酒、身不涂饰香鬘、不自歌舞或观听、于高广之床座不眠坐等,是为戒法;不过中食,是为斋法。
凡菩萨戒行者,得受八关斋戒法;受后,每月作持八天;行法时,犹同出家者之肃穆威仪。
究竟斋戒之意,戒为防犯,斋为不过时或不过中食;其中并无吃素持斋之断肉等说,基于我国出家众,住伽蓝,自炊自食,故而要求断肉食,却不以吃素持斋而谓之断肉食。
八关斋戒的宗旨,为历炼在家学佛于每月中,设八个关卡,于八天中受持考验,效行出家众之修养;如是认识,于中了解,以达突破世俗的浊与犯而入清净戒敬之境地。
★慈悲的培养
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当然,最好是帮助他人得到利益。
因此,先从“不要一味的计较”上下手,进而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现前所拥有的”。或许,有人要问:
“如何不计较?如何去珍惜?”
众所周知,佛菩萨以“慈悲”待众生;唯有培养慈悲之心,才能行于不计较,去珍惜的生命流程中。
慈悲的旨趣,是生命流程中的内涵,建立在拔苦与乐的前提之下;生命的关系者,总不外“人”与“事”,基于相互间的运作,必然发动每一个体的欲望;因而,多少分别意识便随着变化,产生不同的作用,展现于人与事的时空之中。
这,有意或无意的,问题发生了。
但,却也是认识问题的时刻。
所以,当问题的时刻来临;如果能够面对问题的关系基因,从中着实的能认识,能了解,必定会发现忽略了的许许多多。
什么是忽略了的?
一味的计较,从不曾珍惜。
假若,认识了计较,了解了珍惜;那末,凡所有的问题,随即迎刃而解了;人与事的内涵,将会是慈悲的生命流程!
您说是吗?!
★非常的教化
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何必斤斤计较?如果,能够珍惜眼前的每一时刻;那末,生命中的过程内涵,将会丰硕无比,富裕安和。
因此,山门开处,问你所为何来。
若欲荷担如来家业,想想:凭什么?!
若是但求清净无为,劝你:畏因果。
若为换个生活方式,注意:他处去。
若果看破红尘世界,当知:度众生。
是以,进入山门,一切放下,从新开始,老老实实的做个修学佛法的学子;尤其要注意,来到这里,有其宗旨:
清净、庄严、澹泊。
这里的家风:
不管人家对不对,
自己一定要对;
做对了,是应该的。
做错了,赶紧忏悔。
能么?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行者与常住
剃染为僧,不止守着古佛青灯,僻居草庵,做个尘世隐者;必须脱胎换骨,突破自我,做个慈、悲、喜、舍的大乘菩萨。
因此,为了做个完美的大乘菩萨;所以,僧伽之身,并具行者与常住的双重身份,才能入于无生法忍的究竟境地。
何谓行者?又如何兼具常住?或者说,何谓常住?又如何兼具行者?其实,行者与常住,原本是一体两面,相提并重的僧伽事业;基于行者以伽蓝为安身处,以修养为立命处。可想而知,伽蓝安身,修养立命;应如何安其身,立其命,几乎是不能分别独善的事题。
众所周知,安身乃安其色身,不离四事供养,唯伽蓝以为庇护之所;立命乃立其慧命,当以戒定慧三学为依皈,唯伽蓝构成护法之地。因此,但作行者,不事常住,或者但事常住,不作行者;于千佛山而言,身为派下子孙,是绝对不容许的事。也就是说:
行者是身为常住的权利。
常住是身为行者的义务。
试想,但享权利,不尽义务;或者,但尽义务,不享权利,将会造成怎么样的局面?!即使是出世之事业,仍然必须权利与义务并重,不可有所偏歧,耽着只有自我;何况,出世之道,必须突破自我!
★随缘、随顺、随境
缘,是一种助力,包含了各种不同的环境和现象。
随缘,于助力的运用,于环境的适应,于现象的调和。
顺,不违逆,不排斥,不否定,颇具自然之性。
随顺,消除障碍,不制造障碍,随现前所有的人或事,顺乎自然,不以勉强而为之。
境,意念之标的,包括了理想和愿望。
随境,自己或他人的理想与愿望,以意念的分别而建立;分别的能力,关系到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经验;随境之说,便是依据如此的利害而为之,不以单纯的自我而分别,或者以个己的标准建立。
因 此:
随缘,住正知正见而不变。
随顺,顺其自然而不勉强。
随境,不执着自我为标准。
修学觉悟的行者,当以楞严经中所说:
是因,是缘,是自然性。
非因,非缘,非自然性。
但此是非,不是相对,而是于因,于缘,于自然性的前提之下;如何随缘不变,如何顺其自然,如何不执持自我。
★处世之道
人生于世,人与人之间,关系最为密切;有所谓亲情、爱情、友情、恩情等,近亲远疏,总在一个情字。基于情的交流,不免产生许多利害;自然,利害所及,问题重重,随着发动的,便是各型不同的是是非非。
因此,人生于世,少不了出入是非之中。
因此,在是与非的选择之时,有意无意间就沾上了是非,变成了是非人。
涉及是非,关系利害,人与人之间的“情”也就变得复杂了;所谓好坏、顺逆、喜厌、恩怨等等,弄得手忙脚乱;加上许多的无奈,使人感慨万千。
或许,有人要说:
“人世间,本来就是这样!”
然而,可曾想到:
“为什么这样?”
这是人人不可忽略的问题,多少纷争,全在于不肯探究“为什么”的关键所在。
当然,探究为什么须要具备修养,并非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尤其是较具深度,为人所能接受的。但是,处世中,仍有其可以去做的,人人能做的基本道理,那就是:
“不伤害他人,也不可以伤害自己;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人,爱惜自己。”
这,可说是处世之道,也是学佛之道!
★师僧之责在道
师徒间,相处之道,莫以世俗情识,像父母子女间的关系,来维护彼此的共住;应该以超脱的师生关系,来维护彼此的利害。
基于佛陀住世时,从来与依止者但重教化,不在理或感性上打交道;而依止者亦以尊敬之心,奉佛陀为世尊,悉皆执弟子礼。
师徒间,可以肯定,亦如师长授业,解除弟子的迷惑,弘传佛陀的觉悟之道。
因此,传道、授业、解惑,以人天所尊的师僧而言,应该是:
传道——弘传佛陀的觉悟之道。
授业——授予转烦恼而成菩提道业。
解惑——解除众生无始无明的迷惑。
行者!身为天与人之师,当知何以为范;切莫以名利的追逐为犯,而污染了佛陀之教的清净、庄严、澹泊。共勉之。

★莫染着是非
人与人之间的是非,知道的越少越好,最好不要知道;如果无意而知道了,最好的处理就是算了;否则,必然惹来许多的麻烦,以后的日子也就离不开是非了。
当知,是以非相对,言非总是是,是是不离非,原就无绝对;因此,当你站在“是”的一方,你已经与非相对了。你说:
任是任非,如何分辨,总归是非。
若欲脱离是非,不是不明是非,而是不可参与是非,也就不惹是非;当然,你的角色,扮演的是:
明了是与非,不做是非人;
排解是与非,置身是非外。
如此,才是寂灭是非之道,远离是非之圈;安安稳稳的面对是非之世,做个清净是非之人!
行者!愿能深解,切实力行,当可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法的洒脱
业,是众生的生缘;众生不同的生命现象,是由于不同的业力所感;所以说,生命过程中的种种际遇,无论是好或是不好,都是缘于业感而展现的酬报现象。
学佛的人,知道了这种现象的存在问题;于是,便从佛陀的道理和方法中,寻找解决问题之道;于是,一旦找到了,随即信心十足,一股道的热忱,像激起的海浪,汹涌澎湃。
可是,道的热忱,止于业的认识,业的清净;一味地,但求如何转业成道,如何弘扬所得,如何普度众生。从来不曾走向增益至上的境,也就是:
“法的洒脱!”
如何是法的洒脱呢?
于业,不是畏惧,不是不在乎;而是如何去清净它,既不否定,更非无可奈何!
于道,依于佛法,正信正行,从知解而实证,正勤精进之。
于法,不是误会,没有些微的自我意识;或者说,法的执着。
宗下强调:
“无相,无住,无念。”
其实,法的洒脱,就是面对业的存在,予以认识,进而了解,于中有所发现;然后,使之突破,达到转业成道的目标。唯独,洒脱是整体的,不是自我的,包括了人我的洒脱;换句话说,就是:
看破,放下,于己于人,悉皆做到自在!
[NextPage]

★众生我与菩萨我
众生我,随业因,顺缘境,循业感常住世间而迁流不息。
菩萨我,藉道因,识缘境,循愿力出离世间而慈悲行道。
业感,乃众生轮回六道的依凭;一方面承受因果的酬报,一方面于承受中相续造作;因此,种子生现行,现行不离业。
愿力,乃菩萨来去沙界的依凭,一方面宣导因果的关系,一方面于宣导中刻意奉献;因此,现行薰种子,种子皆是道。
菩萨行者,效行菩萨,因地法行,如何转业成道;乃是修习般若,运用思想之最,入于如来阿耨菩提不二行门的旨趣之向。
因此,可以肯定佛陀遗教,告诫学佛弟子,行解脱道,确切是为了化众生我,成就菩萨我圆具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
认取吧!莫蹉过,抹煞但能成佛的人身,将会留下无尽的后悔!
★自我的有无
学佛行者于心路历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强烈的自我意识;就像是影子随着身体,遇到任何关系自我的缘境,便会顿然展现出来。
意识的内涵,虽然不定是感性或理性的,但总归都是自我的情识作用;因此,佛陀的教诫中,提出来突破自我的指标,如金刚经里所载的,开示行者说:
“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又说:
“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是以,于相也好,于见也好,行者应该体取突破的关键,全在其中的一个“无”字;无,不是没有,不是否定,而是在“不可以”的法义之中。
但是,要了解不可以的法义,必先深究“无”的因缘。例如说:
为什么不可以?
不可以什么?
应该如何才可以?
当然,这关键归之于一个“有”字;有,不是“无”的相对,不是自我意识的肯定,而是在于“有”的变化与作用;如果,认知了变化与作用的能所关系,摄取了变化与作用的功德效益,那末,便可以从中发现:
无,是有的突破。
有,是能所的相应之妙。
从有,可以认清自我意识。
显无,即能突破自我意识。
行者同道!欲突破强烈的自我意识?!
从有,显无。
无能,有所。
有能,无所。
若尔了得,便已进入“应无所住”的禅那境界;何在乎自我不自我,意识不意识?!
★希望不是妄想
希望是愿,愿的对象是自己以外的他;属于利益他人的一种行为,其行为自始至终都是付出,不计代价,也就是奉献与牺牲。
希望的实现,在于自己做了一些什么,而且是有价值的内涵;不是但有希望的编制,其实什么也不愿意做;不是来去匆匆,怀着妄想,一味地局限于自我意识中的人。
肯定的说:希望是愿,使愿成为力量;完全地利益他人,而且是多数者能够获得的。
学佛行者,尤其是具足菩萨精神行者,佛陀教诫中说:
信、愿、行乃慧命的三大资粮。
行者以大乘菩萨为典范,建立大慈大悲的德行;正是利乐众生,饶益群命为事业,当然,慧命的功德,不舍奉献与牺牲;唯独如此,才能达到希望的目的,使愿成为力量。
切记,希望不是妄想,而是愿的实践!
★分别与认识
是非,善恶,美丑,在在都是分别;不舍于自我的意识,抓住的是相对的世间法;好像不能推翻,却也不能肯定。
对错,良莠,好恶,在在全赖认识;归功于智慧的运作,突破的是相对的出离法;有似雏儿脱壳,获取更多利益。
分别是认识的基因,认识是分别的深入;依其基因,不致流于虚妄,深入探讨,可以发现利害得失。
但是,如果仅事分别,无异是表现强烈的自我,陷于计较的诤辩之中;因此,深入的认识,方始于分别中珍惜,摄取相对法的价值,出离平常人的许多束缚或造作的不安。
人生的道途上,所谓智愚的差距,应该是肯定于分别与认识的价值上;进而发现价值的约率,必须了然于计较或珍惜成份的比量。
行者,学佛的谛义,便是如此的方程式;
分别止于计较,是业我。
认识即是珍惜,是道我。
深思之,慎行之,共勉之!
★功德效益
功是能,造作者是,属于付出者。
德是所,饶益者是,属于收入者。
能与所相应,功德成为一种力量。
能所不调和,功德成为一种累赘。
功德之道,有赖布施;布施之法,则:
资生者,凡是资养生命之物。
慧命者,凡能除愚去闇之法。
无畏者,凡属牺牲奉献之行。
因是之故,功能造作,德所饶益,有施有受;是一种力量,不是一种累赘,个中三昧,绝非凭藉自我意识而任性之行为也!
或爱怜,或无相,或三轮体空;布施总归功德,唯以清净,功德无量。否则,任何分别,所获利乐有限;甚至积成福因,享受果报,福尽之余,仍然随业堕落,那时只是一场欢喜,永无了脱之期。
所以云:
功德回向,庄严觉悟圣境,方是大自在行为,迳登无碍常乐清净之地。
★把握情识的作用
身、口、意,是人造作之本,造作的原动力,是自我的情识作用;情识缘起于欲,欲缘起于贪,贪的内容,不外财、色、名、食、睡。
情识的发动,相应于外的,依色尘缘境而变化,相应于内的,依记忆经验而变化;不同的变化因缘,形成不同的作用;但是,无论如何的不同,总归都是“人”的堪忍之苦果。
然而,人,个个从情识而来,随情识而去,短短的几十年,为情识,销磨殆尽;幸亏,佛陀降世,慈愍众生,广弘觉悟之道。谓:
情识,虽然为贪欲所迷惑,若能把握住情识的变化,转有欲的迷惑,成无欲的觉悟;那末,情识的作用,便可以化业我而为道我,必能入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胜境地。
如是行者,方称如法的学佛沙门,所拥有的,必然是:
常住于自在的出离情识。
行舍于众生的饶益功德。
于时空中畅通无碍。
于弘愿寂默能仁。
同道们!学佛须信佛,信佛须修行;唯有老实修行,才能成就佛道。尤其是身为僧伽者,不仅要毕生将自我投入修行,更须以所有修行功德,也就是修行的知识经验,帮助自己以外的他,或者是她;而且,必须是佛陀的觉悟之法,不是自我的意识内涵。
★应该做什么?
有这样的人说:
应赴佛事,是为经忏鬼。
发展佛寺,是搞观光事业。
广行慈善,是沽名钓誉。
弘传教义,是克尽本份。
培育僧材,是拒绝众生。
老实修行,是个自了汉。
山水潜隐,是在逃避现实。
好像出家人只许弘传教义一途,其余毫无是处;甚至不是贬以名闻利养,就是毁以不务正业。
大德们!可曾想到,除了弘传教义,其他的可以舍弃么?再想一想,自度度他,自觉觉他,应该怎么做?何况佛陀之教,讲求普利群命,饶益众生!您说:
活着的需要,死了的需要,而且所需要的都不相同;是否?必须各种不同人,提供各种不同的需要呢!
更应该想一想:
成为一位菩萨行者,是否应该:
要有自度的基础,才有度他的能力?!自觉觉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请记取:
能力与所为;在于不同的相应;切勿以一而概诠,要出家人变成印刷物,从一个不变的模版中翻印出来;毕竟佛陀之教,本身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制造者!
★维护自尊
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
自重,就是自己重视自己。
其实,自尊与自重,二者是同义而异词的名相;于义理的内涵,应该是完全相同的。
人人都有自尊,却不太在意自重,而又强调自尊;殊不知,自尊的建立,来自当然的自重;也就是说:
“要维护自尊,唯有自重。”
从来,尊重必具“贵气”,贵气不是名位的显赫,也不是庞大的财力,而是有否“可贵”的“气势”,值得他人尊重或重视;这其中,颇具潜移之功,默化之德,于他人是肯定的饶益,绝对的利乐。
因此,古人流芳千秋万世,无不是以重视自己而为他人所尊重,逐渐的建立起从维护的尊重而受他人所重视;否则,自尚不重,谁为之尊,于他,又何尊之有?!
大德行者!如果,毕生能时刻的重视自己,显然,也就是在时刻的维护自尊;学佛之道,何尝不是在学习自重,修养值得重视的本钱!例如:
学戒,旨在不犯。
学定,旨在不乱。
学慧,旨在不痴。
倘若识取“无漏”源于“戒、定、慧”的修学;那么,“贵气”的功德,即可发挥成力用;如是,行者所有,不就是具足了因“自重”而圆成“自尊”了么!
★事相与意境
事相:情识的分别。
意境:理性的认识。
譬如:
“你为什么痛哭?”
“他打我!”
第三者以为:“为什么打他?”
旁观者发现:“为什么被打?”
这些都是事相上的分别,总不离是非或者是对错;但,如果深入的认识:
打者,有一个我。
被打者,有一个我。
第三和旁观者,分别有一个我。
倘若:
“我为什么要打他?”
“我为什么会挨打?”
那末,第三者,旁观者的“我”便不会生起;同时,“我”不打,“我”不被打,则“我”亦不会生起。
如是,我无我,是非和对错俱不起。
如是,没有事相的发生,自然无从分别。
即使,事相已经生起;如果,不从分别而计较,反尔,从分别中认识;同样,诸我亦将消失,是非和对错亦不会生起。
这就是从事相而知自我的意境,从意境而觉自我的真义。
这也是:
没有问题,不制造问题。
有了问题,化解问题。
★独处随缘
独处不是孤立,是为了有更多的时空,将身口意投入修养;使得自己不至沦于智慧的贫穷,做一个同于凡俗的出世行者。
孤立是消沉的意识型态,往往只是为了逃避一些什么,认真的时刻,几等于零;其实,处于这种型态的人,究竟起来,很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答案,甚而至问题之所在!
因此,“什么”的“疑”,“究竟”的“知”,加起来才有“觉”的机会;否则,生活中拥有的只是罔措的迷惑。
随缘不是攀缘,攀缘是有所为,随缘是有所不为;身为出世行者,于家业的责任,原就不可以舍弃众生,必须饶益众生。
饶益于“有所”是“功德”,不攀缘是无分别心,以功德饶益众生必须随缘;因此,出世行者荷担如来家业,少不了随众生缘,以如来功德而与之饶益。
功德来自修养,修养的内容是“觉”为标的;欲使如来功德而能饶益,必须化如来的而成为自己的,也就是吸收而后消化,方能圆成力用;所谓融会贯通,圆满具足,在在来自正勤的修养?!
因此,出世行者的两件事:
独处,利用时空修养般若波罗蜜。
随缘,饶益功德从事檀那波罗蜜。
想一想,做了多少,无论是于己于他。切莫空过。
★闭关的知见
在中国的佛教丛林生活里,对于“十夏”以上的禅行者,或者说是“静思”的修行者,往往享有独处潜修的方便;也就是所谓的“苦行”,或者称作头陀行。通常,传统式的方法,大约有如下的几种:
①语禁——口业占十业之四,行人为修养说的功德,惟恐造作恶的口业,故有行修语禁的法门。
②食禁——食为五欲之一,因贪食而危害健康,尤以肠胃负荷过度,以及营养过剩,油脂过多,或偏食,或精食等,最容易造成疾病,毁伤色身。
③足禁——为偏好游化,结缘攀缘,而愿之所系,不能舍诸善缘;故设“界”局限行止,以不逾越界线为范畴,仍能随缘接引众生,广结善缘而行“足”禁之法。
④关禁——为行度化,自感修养不够,故取独居,远离尘俗,暂舍众缘;设三年,或一年,关禁潜修,增上学行,务期精进而达胜境界,是为关禁的旨趣。
(注:中国有生死关禁之作,系以行将舍报为时机,设三年或一年为度,于关房中究竟解脱,如台湾的慈航法师。)
总之,行禁之道,非同小可,乃是沙门必须体验的历程;可以说,是清净身、口、意的实务修养之道。因此,禁制的法门,不仅是维护修养的正常作法;更是基于自我修养的不够,而行潜修精进,作为忏悔的方法。
★忏悔之道
梵语忏摩,意谓:包容与宽恕的要求。
心地观经说: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
忏悔有三种方法:
①作法——向佛前披陈过犯。
②取相——自心中深悔过犯。
③无生——深悔后不再过犯。
忏,是检讨;悔,是改过。
忏悔,不是陈述认错,道歉了事;更不是期求包容和宽恕,所有过犯即已心安理得;必须的忏悔之时,自心虔诚,发动真实的意念,生起如下的忏悔之心:
①惭愧心——不要归咎业重,确知修养太差,惭愧自己恶劣行为。
②恐怖心——过犯伤害戒行,造罪自设道障,时刻警惕恶劣行为。
③厌离心——生命短促无常,染着徒耗时光,厌离毁道恶劣行为。
④菩提心——难得拥有人身,更有机缘闻法,怎能轻忽菩提大道。
⑤报恩心——四恩深如浩海,佛陀慈悲度我,想想如何回报众生。
⑥平等心——现前人伦莫忘,无始父母勿舍,爱憎敬厌都是亲情。
⑦罪性心——罪本无有真性,行为过失偏差,造罪只因染着缘境。
如果,能够忍恕于人,一切过犯行为都不会发生;在修行觉悟的道路上,必然化坎坷为平坦;心意识里,轻安喜乐,行为运作,洒脱自在!
同道们!忏悔得安乐,即使现前并无过犯;无始以来,须要悔改的太多了,何况欲想检讨莫明的过去,真还无从下手哩!不过,华严的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说: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要问为什么?
菩提就是觉悟,觉悟的层次很多,例如:
名句——一念破无明。
解释——一个意念的生起,便可以破除所不明了的。
请教——为什么呢?
例示——当你走在街上,迎面来了一位似曾相识的人,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连姓名都记不起,他到底是谁呢?
思惟──有两种可能:一是向身边的人询问,可能获得揭晓;但是,却不属于自己的。一是整理思惟,从记忆中搜索;当然,也可能获得两个答案:一是根本想不起来,一是忽然启开记忆;后者的一念生起,你的无明不就“破”了么!
不过,这种所得,于觉悟的层次而言,只是那么一点点;必须了解,觉悟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缺失的,是个总体的圆,像浑圆的球状。但是,也不可忘却,总体的圆是许多不同的、平面的圆组合起来的;而每一平面的圆,又是许多的点与线聚合而成。因此,即使所得的觉悟,只是那么一点点;如果不断的累积,终究,可以达到从平面的而至总体的圆!
学佛的行者,为了面对现实,在既不能逃避,又不能否定,甚而许多的无可奈何之下;唯有培养智慧,修学觉悟,才不至一直处在无明中,迷惑里;当然,如理的知,如法的行,循着可以解决一连串“为什么”的佛法,只有迎着“为什么”而下工夫。
因此,你必须去探讨,去究竟;而且,一定要问为什么?而能有机会化解许许多多的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
肯定的说:不是一味地教化,须要智慧的教法!
★不要开庙店
神道之属,以香火鼎盛表示神明威灵,可以有求必应;现前庙堂林立,无不香火鼎盛,热闹非凡,似乎每人都能有求必应。
如果,因此而使某些野心人士加以利用,当能达到两种令人忽略的目的:
一者是开发财源的最佳途径。
二者是掌握票源的可靠门路。
因此,原有的“拜拜”宗旨与精神,逐渐地蜕化变质,使得一份神圣和庄严,流于粗俗和势利;甚至相互之间,利害争斗,造成百弊丛生,而达竞相发展,满足少数人的地步!
庙店的流弊,似已形成传染性的疫症,影响所及,朝着佛、道、耶、回的殿堂浸入,大有难能招架之势;再过些时,各教的神圣宗旨,庄严精神,洵然,势必成为一贯道“统”了;到那时,在流于腐烂了的“信仰自由”,完全误解的“刻意”之下,恐怕佛陀、老君、上帝、阿拉诸尊,都将哀叹悲泣,无可奈何了!
宗教,民间信仰,民主政治,宪法精神,从来因势利导,上承传统,国际公认;在有教义,有教堂,有教徒的具足条件之下,而且是肯定的,属于此一宗教自己所建立的,从事社会的精神建设,人民的心里建设工作;与国家民族或地区的利乐而发扬教义,相应“势导”,绝对不是形同商业行为,以“仿冒”方式,大发利市;何况时下的,国际性的,人人不齿的仿冒行为,已经到了老鼠过街的地步!
同道们,既以“正道”自居,理当如何行道;是否应该强调教义?维护教义?发扬教义?如果,自身都能行于传统教义,更能大行正道,则举凡“弊”端,无论政或教的本身,都不会发生愚痴的情形,伤害的现象,以至莫明的误解。
您说呢?!
这不是单纯的政教问题,尤其是现前国际局势,无论是任何有形或无形的战争,几乎都已经涉及到政与教了;有识之士,请认取,切勿制造纷乱,毁坏了已有的安稳与祥和哩!
★计量理论
什么是计量理论呢?
计,计度;量,衡量。
依于个己的知识和经验,计量人或事所发生的问题,表现自己的看法,强调自己的观念;甚至否定传统,却又不能说出可以替代传统的更好的方法。
这种思想的发表,有的称作创意,有的名为革新,有的什么也不是;但,都不离自我意识,或者是推销自我。
因此,时下流行“拉风”,无非是“知名度”的向往;以强烈的自我,而计量于人、于事,以至这个世界:
说人,应该怎么样,不可以怎么样;最后,却又应该也成不应该,不可以也是不可以!
说事,别人做,不应该做不好,必须克服困难;轮到自己,口口声声,不是不肯做好,实在困难太多,甚至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掩饰自己的无能。
说世界,涉及利益的,他有权;涉及责任的,他无权;涉及义务的,他有藉口;似乎他就是上帝。
或许有人说:
“这不就是自私吗!”
其实,计量不成理论,原是人之常情;如果执着自我,强调观念的话;那末,确然是个完全的自私者。
因此,少计较,多珍惜,是个修行者。
如果,更能做到不管人家对不对,自己一定要对,做对了是应该的,做错了赶紧忏悔;那末,计量的理论,便可以改写注释了,谓:
不要伤害别人,也要保护自己。
能帮助他人,应该尽一份力量。
学佛之道,就是必须面对自我;于心念起动之时,欲认识,欲了解;更欲从中有所发现,终究,定能突破自我;使得计量远离感性,利用理性,转变而成利乐的觉悟之性!
★自我的价值观
推销自我,必须具有高过他人的品质。
强调自我,必须拥有超越他人的凭恃。
坚持自我,必须效率胜于他人的原则。
维护自我,必须效益优于他人的价值。
人,往往活在浓厚的自我意识里:
有时,为了保护自己,却会伤害他人。
有时,为了帮助他人,却会伤害自己。
什么时候?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而且,还能尽一份心,使他人得到利益!
品质,是肯定自我的价值。
原则,是衡量自我的凭恃。
然而,品质是来自修养,如同琢玉成器;原则是周详订立,如同效仿商措。
假若,自我的品质高,原则好;那末,何患乎不得尊重,不成珍贵呢!不然,即使推销,即使强调,即使坚持,即使维护;终究,局限于毫无意义的“业”的自我里。
行者!自我的杰出和伟大,不是一味地表现强烈的自我,而是如何发挥其价值,使得众生能够享有实质上的饶益!
佛陀以慈悲为怀,行者修学佛法,应该知道佛陀的意旨,即所谓:
普利群命,饶益众生。
众生有尽,我愿无穷。
想一想:
自我,毕竟是什么样的成份?
品质的价值,是随业而转?抑或是转业而成道?原则的凭恃,是知识与经验的累积?抑或是纸上、口头上的发挥?
您!最好是作一番较为理性的检讨,然后肯定自我的意识,展现于众生的饶益功德之上。如何?!顶门具只智慧眼,能看清楚别人,也能看清楚自己!
★身份、立场、观念
修学行者,在荷担如来家业的前提之下,不可忽视了自己的身份,是出家?是在家?各具不同的立场,表现不同的身份;尤其是出家身份,有着人天师范的至高地位,必须拥有可以为人为天师范的修养。
以身份确定立场。
以立场表现身份。
以观念肯定修养。
正道的行为,依于理法的正知、正见、正行建立起观念,然后解行并进,是为行者修养的肯定。
明朗的立场,依于观念的本起、法行、目的维护其修养,然后事理通达,是为行者内涵的价值。
严肃的身份,依于效用的表现、功德、值率完成于饶益,然后三轮体空,是为行者奉献的精神。
因此,必须有如下的认识:
身份,以戒为基础,才能圆具行者的奉献精神。
立场,以定为基础,才能圆具行者的内涵价值。
观念,以慧为基础,才能圆具行者的修养肯定。
戒、定、慧是教界的三无漏学,亦是学佛行者肯定修养,展现内涵,庄严精神的不二法门;如果,真能行修圆具的话,那末:
戒,于犯而能不犯,岂不是行者的奉献!
定,于乱而能不乱,岂不是行者的内涵!
慧,于痴而能不痴,岂不是行者的修养!
同道们!这不是教条,也不是口号,而是真实的语言;既可以不负自己的身份,又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展示其至高无上的立场,更可以饶益众生,无亏天职!试想看:
我,是甚么样的身份,具有甚么样的立场,应该展示甚么样的观念呢?!
平心静气的多想一想,不要但凭受想,相应于色蕴,而发动止于自我意识的行识!!!
★没有自我
出家佛子,荷担如来家业,为天人师;应该具备的人生观,必须是完全的没有自我;无论是自度而成佛成菩萨,或者是度他而饶益群命。
如何是完全的没有自我?
在表面,似是消极的行为。
于实际,却是积极的作法。
譬如“孝道”,以子女舍亲为僧伽身,世人往往认为不孝;父母生养之恩未曾酬报,却弃置不顾,但以个己而行为,太过自私。殊不知舍俗出家,是暂舍“小孝”而行“大孝”;正因为父母恩重,必须感恩图报,所以更不可忘失了无始以来,生生世世的父母;除此,重恩的对象,尚有国土、国主、师佛等恩德,悉皆虔诚酬报!
为什么呢?
国土是寄生之处,有国土才能建立家庭。
国主是治理国土之人,国之安危关系家庭的安危。
师佛是人类智慧的开启者,众生的无明迷惑,均赖智慧的突破。
因此,古有名言,谓:
出家事业,非将相之所能为。
为什么呢?
基于出家佛子,必须远五欲,离八风,从事三学,五明,十德的修养;为道法,为众生,牺牲奉献,完全的没有自我。
同道们!如何才能做到呢?
面对惯于染着而起分别的“自我”,当受想发动之时,最可靠的办法,就是:
认识清楚,问题的缘起。
了解透彻,变动的内涵。
以五重唯识的观法,以三摩钵提的禅法,以天台止观的教观,以缘起性空的中观,以法界无碍的谛观,甚至观无量经中的十六观法;举凡佛陀之教,但能谛审觉照,必然于中发现许多,可以把握完全的没有自我!
大德!唯有突破自我,才能发挥意识效用。
★尊重就是信任
现代人的尊师重道,但取师长所说之道,不受为人处世之教;何以故?自我意识太过强烈故!究竟原因,总在“功、利”圈子里打转,忽视了功利之外,尚有未知的更多!
其实,师之所以为师,是具有许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为人之师;要不,师的诠释,何以作如是说?
传道,所传何道?!
授业,所授何业?!
解惑,所解何惑?!
因为,“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论知识,乃“师”应传之道;论经验,倒不一定有业可授;何况,时潮变化太大,很可能已经不合时宜了。至于解惑,乃“师”不妨作个“有应公”罢!待我有所要求时,“师”不知“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话么?!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现阶段的人,大多数是这样的:
道,我佛慈悲,请“师”开示。
业,我自分明,忌“师”提示。
惑,我有求时,烦“师”方便。
这,就是“师、生”的关系吗?!
大德们!自我不是“专利”,“功利”不是独享,“酬劳”是“回互”的实务之学;现前的“教、师、学、生”关系,就处在如此“不应该”的时刻!请多想一想:
症结之所在,应该如何面对呢?!
老禅师说:
道乃净业之道,业是障道之业
如欲转业成道,先须于惑明了。
★讲经说法的理念
佛,是觉悟的意思。
佛法,是可以圆满觉悟的道理和方法。
我佛世尊,就是曾经圆满觉悟了的圣者。
佛陀的教法,正是开示圆满觉悟的道理和方法。
哪些是佛陀的教法呢?
总括有十二大部:契经、重颂、讽颂、因缘、本事、本生、希有、譬喻、论议、自说、方广、授记。
佛陀遗教中的道理和方法繁复,非仅是文义必须善解,法义更是不容差错;因此,出家佛弟子,很自然地成为荷担如来家业的专业人员,从事“弘法利生”的神圣工作。
但是,欲推行这份工作,当然,在道理上须要融会贯通,在方法上须要圆满无碍;然而,如何才是融会贯通,圆满无碍呢?!
肯定的说:能够
化佛陀的语言为人类的语言而为人说法。
换句话说:
依经论中的文句、名相、颂偈等语言,不经过消化而以照本宣科的方式,介绍佛陀甚深微妙的教法;既不能弘扬法义,复不能利益众生,当然不能说是弘法利生;即使勉强的认定,亦不过是依文解义罢了!
★参学之道
行者参学,不可以依赖之心亲近善知识;往往,多少行者把善知识当做佛学辞典,甚至字典;但求一问一答,得解字义或名相,殊不知求学典藉,应自习工具书为参考,方是为学之道。
那末,善知识于参学者理当建立如何的认定呢?禅和的意识是这样的:
研读经论,字义和名相之外,关系法义的奥旨,必须请教善知识,化解一连串的疑难,也就是为什么?!
听经聆法,或有不解的地方,或有异议的地方,必须请教善知识,重复解释所障疑难,究竟是为什么?!
启请开示,切勿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应该请教善知识,以虔诚谦逊的心念,化解疑难中的为什么?!
行者大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善知识也!具足启发、示导、释疑的智慧;是问题的化解者,却不是替代或依赖者!
★爱语摄
人的听觉分别,不可以说“不对”,但可以诚恳的告诉他“错在什么处”。常言道:
“人,不一定喜欢戴高帽子,如果把话说得中听一些,总是令人舒畅的!”
其实,话,好不好听,并不在乎言句的含意,却非常在乎说的语气;从来,古今中外,凡属有情众生,无不是依“听觉”的感受,决定自我的分别意识!
虽然,眼睛所见,更容易混淆自我;但是,见了之后,往往会找机会,印证所见的真实性;基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是“人”类不容否定的意识作用;即使,“色、声”的尘境,原本来自个己的“五蕴”变动,也没有人愿意循“受、想”之时,作一番慎思谛审。
因此,语言为沟通情感的桥梁,少不了从事语言的修养,几乎是人类必须的课程;就像是吃饭必须注意营养,最好是了解吸收者,是否能够消化;不然,乱吃,猛塞,结果将是无可避免的后遗症。
懂得了这些道理,应该了解为什么说:
“说话是门境界最高的艺术。”
佛门同道!如果有心从事“度他”的工作,立意成为大慈悲的弘法者;请注重,修养平常待人的“口德”,方能建立令人“信服”的道德庄严!如果,但趁一时的“快感”,你即已经在“拔舌地狱”挂了号,遑论是身为人天师范哩!
切莫小看了。
因果不饶人,是佛教“化人”的经典之作,任谁也不能“抹煞”其利与害;尤其是荷担如来家业的僧尼,请先从“口语”上下工夫,培养你必须具备的语言力,最好能达到以“爱语”而摄伏众生的境界。
[NextPage]
★学佛知见
佛陀说法,以“开、示、悟、入”而导众生,行于菩提大道;但是,去佛时遥,知见纷纭,无所适从;后学行者,纵然依“法”不依“人”,而所依之“法”,如何建立或者是辨认“是法”归属正知正见呢?!
于是,考证,辨伪等学应时而现,说真道伪,仍然众说纷纭;言“伪”者,提不出反证资料,说“真”者,但取现有典籍;结果,依然“自说自话”,不离现前,分别现前,反对现前,固执现前,在“现前”里打转儿。
因此,学佛行者,知见的建立,不免分别意识,与其在现前里打转,不如“把握”现前;依据自己的兴趣,凭藉所具的条件,在适合的前提之下,把握住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精进于正勤的修养,为道为业,如实行持,方是正觉之道!
★切勿欺师灭祖
欺,以“负、辱”相向,轻慢之心过也!
灭,以“毁、残”破坏,横蛮之行过也!
学佛之人,学戒唯求不犯,学定唯求不乱,学慧唯求不愚;是为住心菩提,行于觉道者也!
中国人投师学佛,宗旨固立三宝为依皈,然师佛,师法,师僧之道,仍在“色、法”二身,不舍“知识”而予护予嘱,得承教承诫而与之处;故“依止、参学”之举,立一日师,终身父,流传诚信之句!
依止在求学理法,参学在求证知见,其间有修养与比较之义,却无忤逆譭侮之情;师授弟子以教,化身色而身法,恩犹山海,德逾严慈,焉有“负、辱、毁、残”之理?若不尽然,则为师有愧,乃教之不严,乃太过于慈,仍属师之过犯,责无旁贷,难辞其咎!
即使弟子等业障深重,毕竟彼为求学之辈,未具求证之能,故仍属过失,犹缺救方;当以检讨为趣向,重复改进其教法,入于“真善”境界,始为度众之知识!
然虽如是,为师过犯,弟子者,可以远离,另觅知识,求学佛法;切不可相向譭诋,以至侮辱。否则,即成
欺师灭祖之辈!切诫,慎勉。
★经得起考验
寺院庵堂,是僧伽生活的地方;当然,生活就有规范和法则。
规范和法则是常住们共立的公约,于律仪中关系到止持与作持。
时代虽然在不断地变迁;但是,僧伽总归是团体,团体少不了维护的法则,共处的规范;不然,一盘散沙,任听个己,必定沦于懒散、脱序、任性、胡作非为;久而久之,变成“外僧内俗”,标准的寄生虫!
因此,所谓现代人为现代僧,只不过借现代的名义,强调完全的自我意识而已;其实,教内的“依教奉行”,无非是提醒行人,凡所有言语、行为、意念,都必须如法适度。老僧以为:
不守规矩的人怕规矩;
肯守规矩的人学规矩。
同道们!僧宝为天人师,没有理由可以强调自我意识,更不可以自以为是;必须想到,为天师,为人师,究竟凭藉什么?!好好的,冷静的想一想:
时间与现实,在你的机缘际遇里,能够经得起几许考验?!

★生命的价值观
成就,是希望的落实。
人生于世,在短短的几十年旅程中;生命迁流于时空的变化,总归都该拥有不同的希望;只是,有的成就,有的幻灭。
因此,唯有使希望落实,必须追求、创造、奋斗,促使成功,才能圆满生命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刻意地达到希望的目标,才能完美成就感。
人,最忌讳的就是浪费生命,活在希望的幻想里,扼煞每一个必须珍惜的时空;为了把握成就,圆满落实,最要紧就是在时空中,运用思想,发挥智慧;将有限的生命,投注任何可资抓住的机会,利用个己的潜能,务期成为“希望”的力源,臻于“成就感”的落实效益的世界里。
成就,其实就是生命史上的记录,几十年的生命史页中,谁都在刻意的创造各种记录;如果,史页中的记录资料充实,生命的价值便很自豪的表现出来;相反,所显示的尽是页页空白,那末,所拥有的生命毫无意义,所经历的时空,即是完全的浪费!
可见,希望的落实讲求价值,不是一些成就感的满足而已。
★三学之识
学戒,为了防止过犯。
学定,为了面对散乱。
学慧,为了避免愚痴。
如何学戒呢?
从闻见中认知贪欲的危害,不可犯,必须持戒。
如何学定呢?
从止观中修养瞋恚的影响,不可乱,必须习定。
如何学慧呢?
从思虑中警觉愚痴的后果,不可迷,必须修慧。
佛陀立教,以戒、定、慧三无漏学而针对众生,于身、于语、于意三者的造作行为,发生难以避免的缺失;促使依法修养,臻于完美,以至圆满的境界。
如是知,如是学,如是修行,即是“如”佛陀之“法”,依佛陀之教的“不二”法门!
★唯佛独尊
佛,是觉悟的意思。
佛法,是促成觉悟的道理和方法。
信佛,当然不是迷信。
学佛,必然是追求觉悟。
成佛,肯定是成就觉悟。
基于这种立论,很容易发现:信佛,只要去学习,最后一定可以成佛。
但是,佛教以外,无论任何宗教,即使信,而且学,却不能获得相同的结果。
众生因业而迷,而业是自己所作;未学佛以前,随业而轮转不已;一旦学佛,便是追求觉悟,突破自我,远离迷惑!
所以说:唯佛独尊;因为迷,是我自己所造成;能够觉,仍归自己去学习,或者说是修养行为。因此,佛陀降世之时,说:
唯我独尊!
★行者的方向
学佛行者,为调适贪、瞋、痴,而修学戒、定、慧,有所谓“净业”与“修道”的事业;其实,净业也好,修道也好,无非是为个己的“生、死”大事,而为“了、脱”之行。
了生之道,在于转业惑而成觉悟,知烦恼而现菩提;打从皈礼开始,即得学道理,行方法,面对现前的“人、事”,注重个己的起心动念,无论是感性或理性,悉皆作适度的调理,才不至沦于旧业未了,复又造作,使得无始诸业,随缘而感,随之而循环不息。
当然,这些说词,人人理会;但是,一句“面对感报,欢喜承受”,想想,欢喜得起来么?!如果,能够做到强烈的自我,稍微淡泊一些,将可以称得上“不容易”!何况,学佛行者,时刻都在为“突破自我”而精进,才是不折不扣的沙门!
基于改变自我,原是人生旅程上,最最痛苦的事,遑论是彻底突破的事业!
因此,行者的修养,是以自我为方向,亦所谓“了生”的前提;假使,不能把握本起和法处,将所学的道理和方法,不运用于“自我”之上,却以之挑剔于“他我”,无异成了反行其道!
从来,多少大德,懂道理,知方法,不能作自我的修养,好像“解”不必“行”,教他行,才是“度”的重点;殊不知以何“德”而成其“功”,就像是巴士司机载运乘客,除了应该具备驾驶条件,熟知交通规则,随时注意路况,更须拥有初步(一二级)排除故障的能力;然后,才能顺利而安稳的“度”乘客,从此地而至彼方!
您说是么?!
★问题与答案
自我意识的肯定,从现象上看,在于问题与答案;好像是“问、题”衬托“自我”,答案完成“意识”;无论是自己的,或者是他人的,甚至除了“感性”之外,连“理性”亦包含在内。
其实,学行佛法的人,自我意识的肯定,在于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迁流变化;虽然,其间不离于问题与答案,但是,必须确定当问题获得答案之时,可曾发现答案中仍旧有问题?
因此,行者修行,除了通常的问题与答案并不舍弃,必须耐心的,恒久的,从事五蕴的调适功夫。何者是五蕴的调适功夫呢?
色蕴起,是色心相应,人人皆有的分别意识;问题是分别生起之时,必须注意计较和执着,是否经过认识和了解;也就是说,调适之道,不是在色蕴中钻牛角尖。
受蕴起,是因色蕴而引发的感受,必然的分别意识,将作如何的处理?这之后:
想蕴起,有“我、法”的不同;如何认识是强烈的自我?如何了解是执着的法相?到此时刻,千万不要忙于行为。
行蕴起,受想于“色”的问题,已经确定了答案;如果,行蕴未起之前,在“受、想”上多下一些功夫;那末,便已经做到了“想、行”之间,于调适功夫,有了“间隔”的修养。
识蕴起,即是结果的展现,无论是业的,或者是道的;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懊恼或后悔,安心或得意的分别意识,而是当问题所完成的答案,于答案中是否仍然有问题?!
★信仰的选择
宗教,少不了以“神”的偶像型态,夸张“信”的依赖,完成追求理想的意识,达到心理上“无奈”的满足感。
因此,颇具迷信取胜之道。
佛,虽然以“教”的姿态,建立“信”的宗旨;但是,具备了“法”智慧大藏,以“道理”建立知见,以“方法”帮助修养,务期从“迷惑”中突破出来,达到圆满而彻底的“觉悟”境界。
因此,佛是觉悟的意识,学佛是学觉悟;佛法是帮助觉悟的方法,肯定了以“智慧”为大前提。
因此,佛陀的注释,应该是:
智慧加觉悟,即等于佛!
朋友!想想看:
您的选择如何?!
★根见、见见、性见
眼睛,除了用来“看”事物,还须要能够“分辨”事物,深入事物的内层,了解事物的真实面目。
所以说:
世间人以眼睛看事物。
佛法中以眼睛见事物。
因为:见的理念,讲求“根见、见见、性见”的不同!以“耳、鼻、舌、身、意”等,悉皆具足如是的理念。
因为,世间人的眼睛,交付给“直觉”的“业我”意识;而佛法中的眼睛,究竟于“道我”的“修养”功德!
因为,业我是依凭感性的“受想”而作肯定;道我是依凭理性的“调适”而行决择。
是以,根见是世间的现象,见见的修养的功德,性见是出离的境界;修行的人,不舍根见,必入见见,方得性见,始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
★容忍和谦逊
虚荣和骄傲,是蚕食快乐的凶手。
快乐的泉源,来自容忍和谦逊。
学佛行者,讲求修养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无非是发挥生命的价值;以六波罗蜜法,增上菩萨入达“现实”行修中的力量。基于天人师的事业,在广播佛陀教法,饶益无边无量的有情众生;因此,所面对的,都是各种不同“业力”形成根器的众生必须具备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随缘喜赞,尽心净舍的四种佛菩萨胸怀。
容忍在导引众生的过程中,不是将就害怕或讨好,而是宽恕善待去维护;行者面对众生是帮助众生,但求众生获得利乐,如何从无明中能够明了,不为现实的困惑和无奈而束缚。
因此,忍行之道,称做波罗蜜法的一种。
谦逊是为人处世的美德,是行者必须具备的修养;所谓和霭可亲,令人好感,谦逊的言行,即是最堪信赖表达方式。
因此,因摄法中说爱语,说同事,便是最好的法行之谛义。
大德们!学佛行者,于身、语、意的造作行为,讲求如何清净,如何转业成道,不就是使烦恼障能够消除,使所知障能够化解,而显现无上正等正觉么!
提醒你!
容忍当培育宽恕。
谦逊展现你的修养。
共勉如何?!
★慧命与生命
把握时间,利用空间,是珍惜“慧命”最好的方法;同时,也是发挥“生命”价值最可靠的行为。
时间如流去,随着不同的环境逐渐消失,唯有认真的把握,才能从事更多的工作;无论是奉献时的付出,索求时的筹量,以至远诸物与的精神修养。
空间无定相,却充满了物质与精神的资源,必须刻意的像位搜集破烂的拾荒者,才能拥有繁多的、看起来并不显眼的财富;即使只是一些破旧和烂损的杂物,却能成为再生价值的相当利益。
累积如聚沙成塔,却必须要有沙可聚。
于时间中的把握是每一个现在。
于空间中的利用是每一个点滴。
若能如是,毕生可以拥有慧命,更不浪费生命!
五辈身为行者,以三宝之尊而庄严姿态,切不可忽略了必须具备的内涵;犹若山中灵气,水里龙踪,方称珍而且贵,是谓之宝。
★僧伽的落实
这是个承继历史从事延续使命者“人”的世界。
有创造,有改革,有奋斗。
有善恶,有是非,有对错。
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竞争。
但是,出尘僧伽,虽然不能否定相对的现实世界,却也不能舍弃从“认识”与“了解”中学着突破;因为,“计较”与“执着”的原动力,来自参予相对的自我意识,或者说,来自未经调适的五蕴变化。
因此,僧伽之所以出尘,全在于调适五蕴,不至成为相对的参予者;也就是能够修养自我,意识分明,步向突破相对而能进入绝对的境界。
因此,当五蕴变化之时,僧伽不可但依“色蕴”而“受、想”而“行、识”;应该从“受、想”而深入“色”之所“蕴”,方能入于突破“时、空”的领域。
人的世界,多于苦厄和灾难。
出尘者,并不能远避人群,逃离世界。
因此,只有凭藉佛陀教法中“戒、定、慧”的修养,面对“人、世界”,从“认识、了解”中,突破“计较、执着”;圆具无上正等正觉的殊胜境界,方能称得上荷担如来家业的真僧伽!
★觉悟之道
人往高处爬,免不了越爬越辛苦。
水往低处流,很容易愈流愈走样。
辛苦也好,走样也好,止于行为现象;问题是为什么爬,爬的辛苦,目的何在?流,流得走样,又是为了什么?
如果,说是“人”的“生”象,以之譬如;那末,“人生”的历程,高处与低处,甚至平坦与坎坷,在“行相”的实际价值上,应该是取决于“相对”的认识和了解,不是一味的计较和执着;因为,相对的任何一面,一旦深入的究竟,将会很自然的发现别有效益,影响“人”的一“生”。
因此,生的现象,在哲人的思想观念中,往往“爬”的有劲,“流”的无聊;但是,在佛法的理念里,是如何突破相对,圆成绝对;就好像于“是、非”的明辨,而不是选择性的参予。
人,具“众生”同异之相,于“身、口、意”的造作行为,确定“善、恶”,分别“是、非”,强调“对、错”,取舍“好、坏”,总归是局限于相对之中;人要学佛,不同于众生,便是兢业于相对的修养,求得绝对的成果;就像是转“无明”所起的“烦恼”,求得“明了”而证实的“菩提”,也就是佛法中的“觉”之道!
★师的排行榜
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人师者的重责大任。
教下“师”愈过鲫,僧尼无不有份。
试思之,稍作探索:
传道,以“觉”为前提的佛道,传的如何?道在那里?
——为什么广大的信者,不得觉悟呢?
授业,无疑的是如来家业,以“戒、定、慧”为无漏之学的佛陀遗教,自己拥有多少?授了多少?
——为什么缁素四众,对佛陀之教,尽都那样陌生呢?
解惑,世俗人事,悉住“无明”之中;解脱迷惑,助使明了,是负担如来家业者的责任;试自问,解得多少?惑然也未?
——自己倘无度脱之能,依旧住在无明里,又如何普度他人呢?
具足“师”字的同道们!当心平气和的想一想:是不是应该好好的,冷静的,认真的,对自己这个“师”,作一番澈底的检讨呢?!或许,有的已经做得很好了,有的差强人意,甚或根本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放眼静观,现前“法师”的社会地位,究竟在排行榜上,数一数,是第几位呢?
那是为了什么?
您说:这是否值得深思,值得探讨呢?
★个性与修养
个性,是无始以来所造作的业而形成的一些习惯之性。
修养,是现世中于感性和理性经过调适的一些成果。
人人少不了有个性,却不一定有修养。
人人有机会修养,可以改变坏的个性。
不过,个性的展现,如影随形,无须刻意的造作;但毫不疑拟的,伤害多于利益。而修养的呈现,往往像乌云掩日,很不容易露出痕迹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既显则利乐无穷!
因此,老衲常说:
不要以个性待人,必须以修养影响人。
何以故?只因:
学佛行者,旨在离苦得乐,追求解脱之道,必须从心性上着手!
仁者大德!愿大家:
恶者止息,转向于善,善者能够更好!

★二众修学的差异
佛弟子,有出家与在家二众;其修学的旨趣和内容亦有不同
出家,具天人师身份;于修学,不仅要自度,更须度他。
在家,乃教中外护;于修学,但得自度,随缘作导引,广结善缘。
出家,上承如来家业,下化无量众生。
在家,供养常住三宝,推介未学能学。
或许,有人要问,修学上究竟有什么差异呢?
依戒律而言,在家但具五戒十善,以及梵网经中所说戒法;最上,奉持八关斋戒
但是,出家戒律,要求三聚净戒,有沙弥,比丘、比丘尼等非常繁复的戒法;即使,作个学佛女,亦须受持式叉摩那净戒。
依佛说经论而言,有的对在家说,有的对出家说,有的对在家和出家同时宣说;更有专门对某些众生而说。
但是,亦有许多例外;佛陀为告诫出家众,往往慈悲方便,准许在家众,以至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六道众生,作随喜旁听,同沾无上法益。
因此,凡佛弟子应当熟知:
在家修学,但能自己获得饶益,切勿学过人法,反被损伤;盖不可受供养,更行布施故。
出家修学,自己获得饶益,多闻多思多修,具足五明十德;务期广被众生,行菩萨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无量功德;盖可以受四事供养,普利无边有情众生故。
因此:
在家不可学出家法。
出家更不可学在家法。
虔诚奉言,为了生脱死,切莫浪费了难得的菩提种子,以及短短数十年宝贵的生命。
★圈子之外
是,是圈子;非,同样是圈子。
善与恶,美与丑,爱与恨,生与死,乐与苦等,举凡世间一切相对之法,都是一个个不同的圈子。
佛陀说法,告诉世人,不要迷惑在圈子里;要认识圈子,要了解圈子。尤其,必须从圈子里发现一些什么;然后,才不会为圈子所转,更有机会突破圈子。
由此可见,佛法于世间的相对法,是建立在认识、了解、发现,而后突破;也就是不舍相对法,辨知相对法,但不参予相对法。
例如:
善与恶,佛陀的理念是:如何使恶的转变为善,使善的更好;进而,于善的也应该清净,基于积善成福报,将来往生天道享受福报,待到福报享尽,仍须随未净之业而堕,故不究竟,不可执着。
有所谓:
凡所有功德,悉皆回向,方得清净。
相对是圈子,绝对是圆满。
认知相对,不沦于圈子里;了解相对,不参予任何一方,必能有所发现;久而久之,护持不懈,自有突破圈子的一天,入达绝对自在的殊胜之境。
★推销烦恼
色身不安是烦,所谓烦燥。
情绪紊乱是恼,所谓恼火。
人类,拥有烦恼,制造烦恼,推销烦恼。
烦恼是一种业相,有轻与重的不同:
轻,是精神的骚扰者,也是情识的伙伴。
重,是构成迷惑的力源,也是展现觉悟的泉源。
烦恼是人类的敌人,颇具破坏力;也是人类的朋友,常为鼓励的功德主。
烦恼,是人类交往中的桥梁,桥端是集散之地,相互推销产品。例如:
把自已的痛苦,建立在他人的快乐中。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中。
无论如何,所造成的都是要求对方分享烦恼,使得彼此身心不安。
因此,学佛的人,在求转烦恼而成菩提;或者说,不论为己为他,不要拥有烦恼,不可制造烦恼,更不应该推销烦恼!
★来去自如
千佛山有两句话,谓:
“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意思是说:
凡所有来者,一视同仁,无分门派;盖山门内,四事供养,来自虔信的在家菩萨;寺院是僧伽之家,任谁也可以挂搭,当无理由拒僧尼于山门之外。
不过,挂搭时,可以安心受信施的供养;离去,则不可带走一草一木,或一针一线,举凡僧伽余物;否则,犯偷盗罪。
其此是欲离去者,既然久住不安,另有因缘;与其身心烦恼,不如任听自由;否则,即使勉强留下,身在而心不在,反而影响常住,又何苦来哉!
来去自如,为个人,为常住,当以因果为关系,因缘为法则;故取任听而随缘,非是勉强而生事故。
切记,其中并无不在乎的意思!
★成就的喜悦
成就感,不是名利的诠释。
成就感,是饶益众生的喜悦。
度众生的事业,是僧伽责无旁贷的本份;如同保全工作,肯定于勇猛精进的笃践行为之中;虽然,面对着太过繁琐的问题,有的甚至横蛮,不可理喻;但是,认清了责任的本身,原就是如此这般的话;那末,心念中所存在的,便是工作的成就,成就于工作的喜悦了!
行者的本地风光,涵盖了但事奉献,完全没有自我的基因,作为生命价值的评估要件;或者说,于“信、愿、行”三大前提,为众生一点一滴的去实践,务期圆满成就而使得饶益为功德。
信成就、愿成就、行成就,其中没有自我,只有他人,肯定于饶益功德;住处是无所有相,清净而庄严!
如果,勉强说明些许的刹那意念,仅止于他人的利乐,生起成就的喜悦。
★错的知解
烦恼即菩提,是因为烦恼中蕴藏有菩提;学佛行者,于修养的工夫,便是能从烦恼中发现菩提;这是正知正见。
有人口不择言,竟说:
“菩提即烦恼。”
请教,菩提中可有烦恼在?!
众所周知,烦恼是无明,是业惑;菩提是明了,是智觉;二者于体用,于相境,可说截然不同,怎能说“即”呢?
错的知解,误了佛意,毁了功德;害了自己,更害他人;想必知道其间的严重性,未来将会担负什么样的果报!
弘法是正行,功德无量;但是,错解了,即是谤佛谤法,不仅所行偏邪,造业无算,地狱极恶之苦,任谁也救不了;尤其是,错的知解既已形成,尽毕生忏悔,亦不能稍减所作之业。
因此,古德有一字之错,堕五百年野狐身;试想,以错的知解而弘教于善信,怎能不受极苦之感报!慎言之,勿作狐说。

★不要眼高手低
时代的进步,一切归之于实力的推展;实力的推展,仰赖个己才能的发挥;于是,避免不了高低起落的现象。
因此,民谣中有了“要拚才会赢”的警句;也就是说“要竞争”,要踏踏实实的比较实力;唯有将个人的实力供献出来,才能跟他人作比较。
当然,比较不一定会赢,很可能是不如人;但是,输、不如人,并不表示没有实力;如果能够虚心检讨,改进缺失,提升实力;同样可以走上理想的境界。
不是么?比较而分高下,相互有起有落,只要不断的检讨和改进,自然能作实力的提升;怕就怕,眼高手低,但做评论家,而拿不出“好、不好”的实力,则便连比较的机会也没有,何况是跟他人分高低呢?!
要拚,肯定于实力的推展,比较于才能的表现;也就是必须发挥,然后改进,才能赢!
★适可而止
行者的道德修养,表现于“戒、定、慧”三学的成果之上,也就是佛弟子的“心性”之庄严。
心性的庄严,建立于“功德”和“行法”的基础上;也就是行者所具备的道德修养,确定“心性”的明见成份。
禅门中讲求“明心”和“见性”,即是心性熏习之道。
心性的调适,在调整偏差,在适可而止;就像是张弓射箭,瞄准鹄的;中鹄固然是希望,张弓则需洽到好处,二者把握得宜,全归调适之功。
依六波罗蜜中的精进要领,即在“正勤”而行修,不可一曝十寒,不可强弩矢坠;当以精粹无瑕而重质,递增前进而不懈;如细水长流,永无枯竭之虞。切忌山洪凶涌,造成灾害;待洪流消尽,仅余一片荒芜,生气荡然。
因此,说“适可”在调理,言“而止”在稳定,也就是“量力而为”的“熏习”行为,若修若养,若愿若行,亦复如是!
★应无所住心
当贪欲之火升起,切莫任它随业风激动,赶紧藉“戒”功德水浇灌,便可以使五蕴清净,不至承受炽盛之苦。
当瞋恚之火升起,切莫任它随业风激动,赶紧藉“定”功德水浇灌,便可以使五蕴清净,不至承受炽盛之苦。
当愚痴之火升起,切莫任它随业风激动,赶紧藉“慧”功德水浇灌,便可以使五蕴清净,不至承受炽盛之苦。
学行觉悟之人,依戒定慧而修养,旨在针对吾人的贪瞋痴;若欲入达“不”的境界,唯有不犯、不乱、不痴,才是清净无漏之道!
因此,为了静寂业风,调适五蕴,老衲提示了想、行之间建立起间隔的理念;同时,更明确了于理念中进一步的修行方法,也就是面对“业感”发动之时,改变自我的有为,消除有所的内涵;使得五蕴转向皆空,然后必可突破而圆成无为!
当然,从有为及有所,从有为空及有所空,以至突破有为成无为,远诸有所成无所,圆满应无所住心的修养,并非是佛道的极至;必须从有、从空、从无而恒常护持,达到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湛然清净境界,才是明妙圆觉与圆慧的殊胜究竟的佛陀世界!
★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
妒忌之心旺盛,表示内在潜伏恶念。
怨恨之心旺盛,表示内在充满自卑。
学佛行者,应该化妒忌为进取的力源;在满心欢喜的心情之下,潜伏的恶念,必然会被祥和之气化于无形。
同样,怨恨之心,不仅会伤害道行;而且,有意无意中,总爱转化自卑而成优越,既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甚至,将会失去许多善知识的建言。
因此,佛陀教人净化身、口、意,为的就是恐随业转,随业造业,永无见道之机;毕竟学佛行者,举凡起心动念,悉皆与道相应,与生死相关,随时照见业我,展现道我。何况,行者基于身、口、意于“有所”之时,必须调整“有为”,方能谓之修行的行者!
大德们!行于“菩提道”上的最善表现,在于法喜丰硕,虔诚有余,道心不断地增上;有所谓勿以自我勉强他人,但具道德修养而影响他人;必然,接近你的人,都会敬你如佛如菩萨!
您说是吗?!
南无沙界天人师。
★中阴身的认识
中阴身,顾名思义,是已舍报,未往生之前,于此中间,有一“业识”待因缘而趣向“轮回之道”的“无形体”者,即是中阴身;或者说,就是此身“业报”暂时告一段落,待转而受余报,却尚未趣向其道者,即谓之中阴身。
综观中阴身的理念,可以想见,举凡六道五趣之众生,于此身报尽,无论是“福报、业报”既已暂告段落,必须转往他道受报,在未趣向彼道之前,其间所载负“福、业”因果的无形之身,即称之为中阴身。
因此,可以肯定中阴身,不仅是“人”的暂时舍报,当尚未趣向彼道之前是中阴身;其他“天、阿修罗、畜生、鬼、地狱”各道众生,亦复如是。
进一步,更可以发现,沙界六道众生,于各道中受报者是定位众生,中阴身则是不定位众生;因彼待缘力之牵引,而趣向“福”或“业”的感报故。同时,更可以明了,佛陀所说,修学行者,何以必须超三界,出六道,方称诸业尽,感报亦尽的道理了!

★想行之间
想行之间建立起间隔,乃系“色蕴”已经形成,“受、想”亦已生起变化,我意识发动了分别作用;此刻利用间隔,调理“受、想”,换取造作的空间,不至使“行、识”随缘境而有“成业”的危险性;此种修养是比较艰辛的,甚至太过争扎,因劳累而损害道心!
因此,一个修养有素的行者,往往“色、心”尚未相应,色蕴不曾形成之前,即能主宰色法,自我意识便不会生变化、起作用,凭藉观照的功能,色与心便可以不相应行。
于是,色蕴不起,五蕴皆成空相。
于是,一切有为,皆不受影响。
于是,有所不为,随心自在,随缘无碍。
于是,色心不契,自心明了清净。
于是,色蕴空寂,受想寂然;想行之间“空”的建立亦成多余。
于是,五蕴无我,想受灭尽。
于是,色心非我事,那伽常现前!
★学佛方程式
当分别心生起时:
不要一味地计较或执着,
应该深入的认识或了解;
尤其要于中有所发现,
久而久之,必能自我突破。
例喻:
概念——陶瓷器物。
分别——茶杯。
计着——于中国的传统是泡茶的杯子。
可以泡咖啡,可以泡牛奶。
可以装饮料,是盛物之器。
认知——茶杯是代名词,其实是陶瓷器。
发现——陶瓷器,因需要而制作不同。
突破——从概念到分别,从计着到认知,一旦有所发现,仍得慎审有多少自我;不然,是不可能突破的!
因此,转烦恼而成菩提,当知,该如何从分别心生起之时,一连串必然而又不相同的过程,以及有所发现等,是否突破了自我意识?
如是的方程式,乍闻之下,似乎没有什么?若能心平气和的运用于人或事之中,久而久之,会有许多发现,也就必然能够自我突破!
★现代人知见
现代,于人与事,应该是相互并具利害;有现代时,现代人,现代事,绝不是但喊现代时,自称现代人,而不识现代事!
时下现代人,满城满市,比比皆是。
当下现代事,漫天漫地,认真不得。
禅的宗旨,似乎远离了佛法,根本不须要与生死攸关,与解脱道相应;但止于些许的发明,仃点的感悟,即已堪称“禅师”之流,可以高悬法幢了!殊不知:
吾辈何许人?真的佛陀亦为之逊色么?!
不错!佛系人成;两千六百年前,相较如今,早已是历史了;于时于地,更不是现代,在“空间”的多变理念中。似乎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众生与世间的存在现象,一个任谁也不能否定的“苦”字,能说有所差别吗?如:
二苦、四苦、八苦,以至无量苦。
佛陀说法,为众生之苦而说。
禅法是佛法中的一环,乃离“苦”而得乐而立宗旨。
现代或过往,举凡政、经、文、工、商等等行为,全归世间之法;即使是日本铃木大拙的“生活艺术”,仍然是世俗之法。
佛法或禅,无有时空分别,更没有过去与现代的距离;就像是太虚法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众所周知,佛陀之教,针对人间,本说人乘,应该是佛陀说法的对象,原本欲教化的就是“人”!君不闻:
人身难得之句么?
三藏十二部典,何者不是以“人”为本?应人之病,与疗病之药!
现代、现代,佛陀教法,永远屹立于时代的前端!
信不?无妨从四部阿含研读为起始,进而方等,般若,以至大般涅槃经为末后;深思熟虑之余,看看可有不合现代,有违现代的道理与方法之处!

★太多的自我意识
有漏、如果像茶壶漏水。
无漏,该是茶壶不漏水。
那么,世出世间法,岂不变成研究茶壶了吗?就像是有为法、是有所作为,无为法便变成无所作为了!
无,不是没有,而是从“有”的突破,所显现的一种现象;同时,还具有不一定的道理,含藏繁复的玄机。譬如:
于烦恼中见菩提。
见、有深有浅,菩提更有高低。
又如吃饱了。
吃、有好有坏,饱相涉及营养。
能见,是一种突破,所现菩提的成份却不一定。
所吃,是一种突破,所现饱相的内涵却不一定。
因此,于世间法若欲出离,必须深知“法”的关键性;所谓一针见血,把握当前的症结之所在,也就是了解“法”在哪里!
佛法是从世法做基础,一切关系人与事、或事与人所发生的现象,通称之有为法,悉皆有缺失——有漏;吾人学佛修行,即在从事“有”的突破,也就是修改缺失,逐步圆成完美,以达“零”缺失的境界——无漏。
行者大德!知见的拥有,必须是“正”当的,也就是依佛陀所教,如佛陀之法;决不可依自我意识而错解,以自我意识而教人;不然,自误已是可怜,来生走向悲哀,如果进而误人,那份因果可不好受!
现前教界,知识如过江之鲫;甚至再来人,在世佛,活佛等等,有若雨后春笋,分别教界每一角落;真的,好不热闹的场面,令人耳目为之紊乱;孰正孰邪,是非对错,不仅众生迷惑,即使是当事者亦为之迷惑!
狮吼声哪里去了?
护法的金刚哪里去了?
佛陀的正知正见在哪里!
但愿教界的晨钟能够响彻宇寰,唤醒迷惑!
★慈悲喜舍的要领
众生要慈悲,行者须喜舍。
欲大慈大悲,得受苦受难。
修学菩萨行道,当习菩萨心性;基于菩萨的成就,首在没有自我,意念中但有无量无边的苦难众生。有所谓:
众生有病我亦病,
众生有苦我难安。
因此,为众生拔苦与乐,行大慈大悲,唯有落实大喜大舍;否则,如何肯定是菩萨行道,具足了无我的菩萨心性,而为广大的众生,以奉献的精神受苦受难!
行菩萨道不是口号,
发菩萨愿须要实力。
不然,如何饶益众生?怎能圆满功德!
所以说:
声闻不难成就,菩萨最难效行。
行者大德!学行菩萨,请把握要领,切莫只是挂一块响亮的招牌而自欺欺人!
★知识与修养
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
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
学佛法行者,固然须要有渊博的知识;但是,见闻知理,如果不能融和于现实生活中,历经事务的体验,完成落实的修养,则无异于纸上谈兵,不可能表现出成绩的饶益性。
华严经中强调“理事无碍”,其旨趣即在入达“圆融”之道。古德们也说: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虽然,丈与尺并非把重点放在比例上,却肯定了修养的重要性;就像是万物需要阳光和雨水,但绝不希望乾旱和水灾。
佛法于众生,讲求饶益功德,事实上,就是实际的价值效益;因此,不可误解佛法的主旨,偏于形而上或形而下,必须认知崇高的值率,并非寄托于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肯定于每一个现前的圆满。
切记,过去的已成过去,未来的不止编制;最要紧的是、务必把握住每一个现在!

★圆觉境界
不要在意别人说你甚么?
应该知道自己正在做甚么?!
佛法中说:莫为境转,当转于境。
学佛行者,以觉(佛)为前提;但事计较和执着他人的对待,忘了自己应该如何,岂不是在“声、色”中讨生活么?说得难听一些,无异是自认作牛,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学佛在开启智慧,培养智慧,增上智慧;如果,每一个时刻,都能心平气和的提起正念,知道自己正在做甚么?那末,可以肯定你是一位耕耘者,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修行者。
行者大德!修行的胜义谛,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照顾并维修自己的起心动念,务期不使行为从事“业”的造作,必须从“业”的受、报中发掘“道”的踪迹。
因此,知道自己正在做甚么?是学佛修行“应该”重视的理念;融和于现实中的每一时刻,入达实修实证的“圆觉”境界之中。
★深入“经”藏
学佛行者,当学佛之法,如法之行。
譬如:各家各宗,皆具经之依典,论之参考;所谓依法不依人,即使是世亲、龙树、马鸣等菩萨,所造之论,是依经典而提出心得报告,并不能代表佛说之法。
吾人同样是学佛,学佛陀之法,当依经藏为“法”的依皈;切记、学佛不是学人,更不是学人法。
譬如:学习律法,当以律部而为依皈,方能确知佛陀制戒;无论戒的任何方式,其体为何?其用为何?其相为何?其境为何?也就是说:制戒的宗旨,用意,精神,以至缘起等相关的问题;尤其,不可凭自我意识而揣测,或者,依后人的知见而认定为佛的本意。
三皈中说:
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不过,必须知道,经文不能从“字”义而解,必须了知“法”之所在;知“法”不是探究即能发现,必须有正知正见,如实行证的善知识开导与释疑,才不至沦于瞎摸的流弊。
总之,经是依典,论供参考;吾人远佛时遥,知识难求,最好的修学方法是:
多看、看原典,看不同的注解。
多听、听讲解,听不同的讲解。
多问、问所疑,问不同的善德。
依三多之法,搜集许多的资料,然后作比较而行选择;就这样,不断的搜集资料,不断的比较,不断的选择;久而久之,可以从一个吸收者而成为消化者;终究,不仅只是一个拥有者,而且,可以成为一个灵活的运用者。
皈依法,如入宝山,不仅要发掘宝藏;而且,必须使其发挥实际的效益,圆成其珍宝的利乐功德。要不:
何以称之谓、深入经藏,而能达到智慧如海的饶益性!
★贴心话
如果,以摄影、加上剪辑的手法,将两个“心”字重叠起来;可以毫厘不差的“贴”在一起,完成一次属于“现代”所要求的杰作。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心”字两个,究竟是哪一个心,将就哪一个心;就像是“人”与“人”之间,如欲二心相贴,必然是:
“你心贴我心,不是我将就你。”
贴心话,自古以来,若谓“心心相印”,不如说:“顺我心、称我心”,也就是教人说,喜欢、如意的话,即是贴心话。
由此,可以发现佛陀说“四摄法”,以“爱语”而接引众生,不正是针对“人之心”而应机,以“善巧”而行“方便”么?!不过,这里所说的“人之心”,乃专指世俗之人,既成学佛行者,将不属此一行列中。
基于学佛行者,行将成为众生的接引者,既然是“接引者”,当具接引的修养;亦如行“慈、悲、喜、舍”之心,但事付出,完全奉献,已经不容许有自我的保留;如是,欲行四无量,其必须具备的修养,肯定于“施、忍、戒、勤、定、慧”六种能“度他”的构成因素,也就是其“功”有“德”,必须是饶益众生的!
因此,知其“贴心”,必具“契应”;有“善巧”,但不是“取巧”;有“方便”,绝不是“随便”;于“心念处”是“正法”以为前提,贴心话、出自清净的“身、口、意”,才能完成“爱话摄”的庄严之法!
同道们!此中玄机妙境,非语言文字能表达透彻;唯愿深入推敲,仔细思维,方能发现其中“微妙”之甚深,以至不可说,不可思议之殊胜内涵。
不 妨“参”看!
[NextPage]
★空的认识
空,在佛典中说得很多;尤其是佛陀入灭以后,佛弟子们,包括菩萨们,于“空”的论议,提出不少的心得报告。
但是,于“空”之论,说相、说体的成份居多,涉及实用性的、于现实生活中颇具效益的似乎太少;或许,后学者不能深解“空”义,往往不是“偏”就是“住”,甚至形成“否定”的误解,不能说不是原因之一。
近七十年来,山僧可能是与大自然相接触的机会较多,故而对“空”的时间也多;因此,发现“空”的智慧,其效益竟然是针对“人性”的缺陷,提示了:
“空、就是不计较,不执着。”
如:虚空中的自然现象。
当夏暑的阳光炽热,不能只计较于“太热”,执着于“受不了”;应该联想到多少需要阳光的人与事,关系到不只是生的感受,更有着于生的维护价值。
风、云、雨、电、日、月、星辰等,为人类带来的可能避免不了伤害;但是,于生命(万物)维护的必然价值是肯定的。
如:人际关系的发生
当与亲友交往,如果但以单纯而淡泊的心意,对事而不对人,且能明辨事理;不以利害为前提,不计较得失,不执着亲疏;结果与过程,必能圆满于有价值的欢乐之中。
世间的人与事,涉及到应该与不应该的时候,最主要的关键是有所计较和执着了;就像是“烦恼”,如果不计较,不执着,烦恼便不会发生,则“烦恼”便成“空”相,心念则常住欢欣快乐之中,生命的时空里,哪会有不自在的道理!
学佛之人,以“觉”为宗旨;人之所以“迷”是因为计较与执着,唯有进一步认识与了解,才能行之于菩提大道。愿与共勉!
★谦虚、礼让、共识
谦虚、衷心学习的表现。
人,讲求面子,强调自尊,唯恐比别人矮了半截;即使是技不如人,或者是有所理亏,亦不愿坦然承受,甚至“羞愧”成怒,竭力隐覆盖藏,蛮像个充满了气的气球。
因何如此?只为欠缺谦虚故!
礼让、知书达理的修养。
人,异于其他动物,乃是历经家庭、学校、社会、自我等不同的教育,方能知仁知义,循规蹈矩;当然,同样也有不仁不义,行为乖张的。不过,任管如何,如果知书而不达理,则同于有教而不育,识修而不养;那末,是人而等下,异于其他动物之表相而已。
共识、维护总体之特色。
个体是总体的组合分子,如毛之附皮,利害相关,存亡共处;但是,利害存亡,仍归相互之关系,毕竟生住的价值,得依“特色”之可珍贵。譬如:
“天下丛林,各有家风!”
家风标示特色,乃是行者的导引,亦是修行办道的依凭;僧团是总体,分别不同的山家,行者是个体,崇向山家之特色;为了维护总体,为了阐扬家风,必须以表现和修养,诠释家风的可珍可贵之处!
因此,建立共识,阐扬家风,少不了谦虚的表现,礼让的修养;何况身为佛子,讲求行舍,以慈悲的心念,广被无量无边的众生,肯定僧伽为尊宝,确立人天之师范!
★一味的固执
佛法中说:“烦恼中有菩提。”
如果,肯定烦恼就是业的显现;那末,菩提就是道的流露。
业,乃与生俱来,原为造作而成。
道,乃从业而显,皆因修养而成。
无论是业是道,归究起来,不外自己的“行为”发起。
然而,既然“造作”是行为,“修养”亦是行为;自己的行为,可以造业而成烦恼,也可以修道而成菩提;因何?固执的“我”却偏偏为业而惑,却不为道而觉?!
人、是不离“欲”的高等动物,于财、色、名、食、睡等,几乎不可分开;因此,为是五欲,造作不休。
佛法中提示着说:
人我与欲为伍,故说人我乃业所成。
法我行舍精进,故说法我乃道所成。
由是之故,“我”具“人、法”,可以随业造作,亦可循道修养;同样“固执”,何以独取一味,沉溺于欲海之中?!
学佛行者,旨在除“贪、瞋、痴”,修“戒、定、慧”;于“身、语、意”的造作,依教如法,正念正行,务期入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圣道之境。那末,念处法处,随业循道,当知孰正孰偏,利与害的关键性;应如何?该如何?但能时刻照顾起心动念,而且刻意的好好维护,莫使“心、念”为“欲”所惑,则“道”的踪影,随时会出现在你的左右。
不是么?!有所谓“平常心即是道”,即在于“心”之“行”,如何适度调整,时刻把握住:
是否与生死有关。
是否与道相应行。

★修心养性
分别之心,人皆有之。
计较执着,在所难免。
但是,止于该与不该,参与是“是”或“非”,忽略了“分别”之时,何如多一分“了解”;那样,不仅藉“眼耳”增添知识,更可以于“色、声”中培养智慧!
人世间,原本为“拥有”而忙碌,于“得、失”的“分别”而创造问题,几乎忘了究竟是“为什么”?甚至到处为问题去寻找答案,却甘愿隐藏答案中仍是问题的发现!
为什么?!是为探究“力用”而相应于现实,目的在不可以漠视生命的价值与“心、念”起动的效益性;因此,也许、假若、随便等会成为人生旅程中的绊脚石,千万不可但存懊恼而归咎于自己以外的他;毕竟“我”的定位不是“自己”的专利,必须联想到“分别、计较、执着”的力用在多一分了解。有所谓:
“将心比心,即是佛心!”
佛者,觉也;诠释为自觉觉他,觉行臻于圆满。
或者说:
分别是因为计较与执着,原在乎跳不出感性或理性的局限。
如果说:
了解是因为察觉与返照,则肯定超脱“人性”的自我范畴。
所以说:
学佛之道,在“止”在“观”,务期使得“慧”要“圆慧”,“觉”要“圆觉”;不可以误解了“心、性”的“明、见”,但“止”于一些体会,认知、发觉、感悟而说是“开悟了”或“成道了”;多少的自我意识,必须把握住要“明心见性”,唯“修心养性”;直到“心性”能够如“莲”似“藕”般静净,才可以评诂所“观”之境入于“明”而“见”的地步!
★无畏不是鲁莽
无畏,即是无所畏惧。
所谓无所畏惧,不是鲁莽行事;佛弟子为自度度他,应当以“慧之行”为修养,立“愿之行”为功德,方称菩萨无畏饶益自他之行。
慧与愿的行为,从修养而成功德,依大日经中所说:“住无畏行,立能度之净心”故而提示六种无畏。
①善无畏:以世间之善心,持戒行善,离三途业苦。
②身无畏:知净不净而修观行,离系缚之苦,求解脱道。
③无我无畏:我不得自在,惑于业障;知因缘生法,因果感报;即能业中见道,觉知人法无我、本来空寂之胜谛。
④法无畏:色蕴生起,从受想而行是众生之染着;突破我受我想,从非想以至非想,即证清净,诸法寂灭之境。
⑤法无我无畏:从有为诸法,知万法唯心,心外无法,即心即佛,得大自在;当突破有为,识取真如,入于无为寂静之境。
⑥平等无畏:觉知法本无生,住心平等;所谓心生即种种法生,心净即种种法灭;一旦生灭灭已,即常住寂灭乐境;绝无分别高下等差异之理与事,举凡体之性,用之力,相之果,境之因,皆作如如平等者也!
不过,入住无畏之胜,全在修养功德;于功化力,于德成利,则必须具足“戒、定、慧”三无漏之实修与实证;方能化解业之所障,得解脱自在之究竟功德。
因此,无畏行,以慧为依归,从觉是力用;断尽一切烦恼,远诸一切惑业;于身语意者,悉皆正念正行,依教如法,无所畏惧。而且,尽形寿,修行办道;恒久无畏,精进无畏,无有厌倦,决定圆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法师的才能
天上、具有惊骇世俗的威力。
地上、颇有饶益众生的潜力。
人类,更有运用思想,发挥智慧的能力。
学佛行者,尤其拥有这份能力,可以发挥天上、地上的效用,展现无量无边的功德。
但是,能力的拥有,不是偶然,更没有徼倖;基于思想的运用,必须具备世出世间的一切种智,作为运用思想的动力,方有发挥智慧的机会;就像是“发电机”必须有能源,或者是“电脑”的效用,全在人的智慧,设计与指挥时的能力。
因此,老衲说:
现时代的法师,必须天上的知道一半,地上的要全知道。
或许,有人会以为“太夸张”了;不过,以“五明十德”而广结众生缘,当是“老实”的言句;虽然,举目纵观,够上如此条件的不尽理想,多以“自我意识”介绍佛法,但只少能“舍俗出家”已经很不容易了,又何忍加以要求“应该如何”的苛责!
不过,道须人弘,法须人演,若以“弘法利生”的姿态而活跃于教界的话,当不只是一个电瓶而已,必须是充足了“电”的电瓶,不然,就难以避免“绣花枕头”或“红漆马桶”的讥嫌而自毁毁他,以至整个佛陀之教!
因此,近些年来,老衲一直在提示在家学佛的善信们:
“学佛不可但求开示,必须带着问题请教,才是参访知识之道!”
切记,此言“知识”,应该是“知”而且“识”的“宝”字号人物,并不是教人专挑“非是知识”者;毕竟僧团中非人人尽皆“法师”之辈,其中有初学,有老实、有厚道、有谦虚等多类型的比丘、比丘尼;彼等不全是以“大”或“老”的高姿态而自居者。
如何?应对有法,非止于“为什么?”的一次作答;而是的确能够化解阁下所提出的“问题”,不是求得一个“答案”;因为,问而答,所答之中是否仍有问题!
★菩萨行道
学佛行者,必须懂得:
众生需要慈悲,自我唯有喜舍。
慈悲是饶益众生,喜舍是奉献自我。
摩诃衍不同于罕那衍,即在众生与我,以无缘而行大慈,以同体而行大悲;也就是“喜”无分亲疏,“舍”不起分别,既可以利他利己,又可以度他度己,肯定于自他两饶益的菩萨殊胜之行。
不过,“饶益”之道,非同世间,必须是“自、他”的;行为之余,所有“功德”,建立于:不伤害他人,也要保护自己,方称“戒行”圆满,功德圆具。
或许,奉献以为即是牺牲,误解慈悲的真义;当知“牺牲”乃“断、常”,无有后续之功;而“奉献”乃“断续、无常”,具足后续之德。
因为,菩萨行道,弘愿无穷;肯定“愿力”为功,“修养”为德,其饶益的效用,是长久的,是相续的,故说:
无缘慈,同体悲,以喜舍必须是功德;于自他、悉皆饶益,是奉献之道;具“无量”义谛的“愿力”,圆“究竟”价值的“修养”,绝非但“牺牲”即可以算了的行为!

★因缘生法说
因、举凡说本体,体性,本有,种性等,皆归之于因;概言之,即是主体的性质,涉及其成份与作用,是名之谓因。
缘、有因缘、所缘,等无间缘,以及增上缘等,凡所有关系之缘。
因缘和合而生法,和合当有动力;基于动力的不同,所显现的法也就有差异。如:
烦恼、心身不安,是迷惑,其动力是业。
菩提、身心自在,是觉悟,其动力是道。
因此,说烦恼是无明,所行源不知。说菩提是明了,所行源知识。
依上所述,设:
烦恼即菩提,当可以肯定。
烦恼中有菩提,必能转烦恼而成菩提。
基于众生因业受果,众生乃业所成;举凡涉及到业的,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任何的造作行为,分别有知与不知的差异;也就是说,行为之时,若知,即使是烦恼,亦能于业中见道,若不知,必然随烦恼而烦恼,迷惑于色尘缘境之中。
因此,说因缘生法,于因:当掌握主体的性质;以及所具的成份,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切忌、但知“法”生有“因”,和合助“缘”,如此而已!
要不,以为因缘生法,即是缘生,或谓缘起,忽略了“因”的种性,“缘”的不同;尤其是因与缘的和合,更有动力的差别,所生之法,体、用、相、境的谛义迥异!
★菩提之路
穿衣、不止于装饰。
吃饭、少不了止饥。
知识、可以满足色法之身。
无论如何,总不外是为了活着的生命。
因此,世尊为一大事因缘而降临人间,从人本的结构,到人生的业相,启示“道”的因缘与因果;告诫中开导“业”的“善、不善”等,引五欲八风流行“人”的生命之中的事实,举三学诸波罗蜜行的殊胜之谛义,发起众生本具“佛性”之潜力;如是依教而修,如法而养,久而久之,必能聚沙成塔。
但是,佛陀之教,虽然旨标“教化”在去恶向善,却千万把握,佛陀之法,全在一个“觉”字;也就是说,于佛陀之教与法,必须体取两个大前提。即:
佛法、是觉悟之法。
学佛、是学着觉悟。
准此立义,其中可以发现“法、学”的趣向,乃使二者融会贯通,溶入现实生活,产生不犯、不乱、不痴的作用,终而圆满“妙觉”的成果!
肯定地说:
立义是理,建立正道。
循道而行,完成结果。
故而,佛陀之教在理在义,规划出正确的道路;然后,遵循道路,依教如法,持戒能不犯,习定而不乱,修慧远愚痴;当然,住世出世,岂有不洒脱,不自在的道理么?!
★僧尼的三方向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一切均在提升和改变中。
佛教的宗旨,在普济众生,饶益群命。
出家佛子的使命在荷担如来家业。
综是立论,身为菩萨行道的中国比丘与比丘尼;处此进步的时代,实践佛教的宗旨,荷担如来的家业;当知法住的发扬光大,必须适应时代,奉行宗旨,兴旺家业,方能名符其实的“佛光普照”,使得无量无边的沙界众生,普遍地获得佛法的饶益。
于是,教下的出家僧尼,不只是但现僧尼相,更行僧尼事;在进步的时代中,责无旁贷地实践佛教的宗旨,将如来的家业发扬光大!
因此,一旦出家为僧尼,虽然不定个个为“法”之“师”,但必须选择如下所举的三条道路之一:
一者、学戒修定,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而后弘法利生,普济群命,即法师之类。
二者、学戒修定,于佛法建立正知正见;而后聚积善信功德,普济群命,即慈善工作者。
三者,学戒修定,常住法海,于僧伽蓝中,尽诸本份,老老实实的追求解脱之道。
如是三者,三种方向,身为僧尼者,必须取其一;方不负信施,方称知道,不至为“披毛戴角”而忧烦。
或许,有人欲说,僧尼之道,在“了生”、在“脱死”;但求远六道轮回之苦,出三界而般涅槃,何言如是三种差别之行?!
但是,菩萨行道,非声闻缘觉者;所谓“自度度他”,“自觉觉行”,不正佛陀教化弟子的正知、正见、正行么!
楞严经中说: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
又说
“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又说
“我虽未度,愿度末世一切众生。”
★菩萨心性
仁、说文中谓“亲”。如中庸里说: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仁、论语学而篇:“泛爱众,而亲仁。”
佛教中说“慈悲”,其实是以“仁”为基因;慈悲之义,在拔苦与乐,以“无缘、同体”而践履,怨亲平等而大行。
因此,菩萨行道,以“慈悲”为怀。
虽然,学佛行者,初发心,不一定能行慈悲;但是,从“仁”下手,日久常习,仍旧是可以入达“慈悲”的。
因此,老衲认为:
一念之仁,若能持之以恒,得成功德。进一步,若能提升,则可以见道。如果,增上而不稍懈,则必能圆具大慈大悲!
基于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的展现,决定于必须突破自我意识之时;人、之所以太过“自我”,只缘不曾修养四种属于菩萨心量的功德;若能刻意效行菩萨,培育菩萨胸怀,则行道中,凡所有起心动念,必具菩萨的功德;自然,于身、口的造作,悉皆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菩萨心性!
行者大德们!摩诃衍教下的佛子,皆以“菩提萨埵”而行道;您我同皈佛陀座下,当以菩萨的精神,生生世世,为救众生苦难,以四无量心而行于菩提道上!
如是行,不仅但止于菩提的成就,更能发挥般若于极至,可以圆成无上正等觉!
★谈修行与办道
修行办道,全在“心念”的磨炼;唯有从心念处着手,方能调理“自我”的“言语与行为”;转造作成“业”而变化成“道”,即便是所谓的修“行”和办“道”!
如何修行?怎知是办道?
修行的方法很多,重点在注意自我的起心动念,并加以维护之!
在这里,提出两种类型,即能肯定是否在办道。谓:
颇具聪慧的行者,往往耽着“理想”,寄托“希望”;举凡行修之时,开始极其精进,却缺少恒心与耐性;讲求付出即可以回收,那怕是些许的体验,亦在乎可能成就。
这样的行者,不如暂且搁置聪慧;在修行的道路上,不妨行持一些较为“笨拙”的方法。例如:
选一部自己喜爱的经典,一字一跪拜,从始而至终;但欲谨记,不可粗心大意,只知礼拜的虔诚,舍了礼拜过程中的起心动念;当知“观照”于“心念”的内涵,尤其是过程中的“违逆”现象;毕竟“舍”的要旨,当以“无畏”为力用,以“饶益”为功德!
当然,行的方法,不止于拜经一途;但是,任管如何行法,从事任何行门,都必须把重点放在“心念”的“观照”之上;其他概无限制,可以随“意”随“缘”。
如果,根机较为逊色的行者,重点可以放在追求聪慧的方法上。例如:
求知解,学戒定,苦习难知难解与难行;面对自我所畏惧者,坚持能知能解与能行;以无比的自信,加上本具的精进和虔诚,久而久之,亦能成为聪慧的行者。
所以道:
聪慧者,不妨行修一些自认为不屑的方法。
逊色者,不妨追求一些自认为难能的方法。
如何?试试看,您的起心动念,将会有很大的改变;而且,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师恩之识
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虽然,此说要求太苛;但是,“师”之一字,如果定位在“色身”之养,“法身”之育的话,则“养育”之“恩”,便是非常庄严的事了。
师,于四分戒品中说:
“师者,授道之师也。”
又说:
“凡诸比丘(尼),同一师学,当须和合,欢喜无诤;犹如水乳,于佛法中庶得增益,是名一师。”
师之种类,于释氏要览中说:
“师有二种:一者亲教师(和尚),即是依之出家。二者依止师,即是依之禀受三学(戒、定、慧)。”
师恩之说,于释氏要览中说:
“师长恩:谓出家之人,蒙师剃度教诲,授以经业(道);既得善知识,讲明妙道,开发慧性,是为师长恩。”
从上所述,当知“尊师重道”,理念建立在“尊师”之恩,“重道”之德;同时,亦可肯定“师恩在德”,非是师生(徒)关系而已。
无论如何,为师者当具德养,方能受弟子的尊重,也就自然地“恩德”不忘了;不过,身为出家之人,更须体会“法身”成之于“师”,“色身”养之于“父”,故谓之师父!
人,在我们这个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理念中,是建立在“天、地、君、亲、师”相互之间的“伦常”上;也唯独如此,才能肯定相互之间的厉害关系,以及“生”的存在条件与价值。
因此,世儒中也有释师之德者,谓:
“传道、授业、解惑。”
依此德行,故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果,能够加以“色身”之养的话;那末,即便是是师亦是父了!
★攀缘与结缘
攀、即是攀附,犹若葛藤,攀附于物体之上,求得生存。
结,即是结合,以积集的方法,达成某种非独立可以成办的行为。
缘,即是助力,于事或理的形成,必须许多的助力,才能圆满。
佛法中忌讳攀缘,攀缘乃世俗人之行为,往往容易造成弊端;妨碍“善”的提升,甚至无形(意)中埋下“恶”的祸源。基于攀缘发起的心意识,乃以“私利”求得满足,具有“贪欲”的自私意念;因为冀企“附着”之力,倚之为“私心”的“依赖”而充实其生命。
佛法中讲求结缘,结缘是以“善”为出发点,不容许造成或多或少的毁伤;其主要目的是“功德”具“饶益性”,而且是广大的,平等的,没有些许的“自我”利害成份。
攀缘,是主动的攀附缘境,寄望于满足自我的意愿。结缘,是客观的结合助力,达到积集功德成为饶益性。因此,衲僧不许门人攀缘,可以与信施广结善缘;故而告诫门下弟子,谓:
不要攀附缘力,却也不要拒绝善缘。
事实上,觉悟与迷惑,其间差之虽然只是毫厘,失之却是远于千万之数;尤其是僧伽中人,以“修行”与“办道”为尽形寿的事业,当知“修”在身、语、意所发动之“行”为,不能稍有差错;而所“办”之“道”,必须是饶益众生之功德;否则,处身人天师尊位,行于下三途之恶作,未来的受报之苦,将是极端的不好承受!
★语言的尊严
身、语、意三者,于“业”的造作,语言占了十分之四,也是最容易造成自毁毁他的业源;或谓“口业”与“口德”,无非语言的运作,决定“善恶”的效用,而运作的动力,则取之于“修养”,表现其效用的饶益性。
世人多以“意气”行事,往往但逞口舌之能,不计可能产生的作用,以至自毁毁他,遗下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戒律所制,晓以“不犯”的利害,方始进入“道”的修养,清净与生俱来的业力。
语言的造作行为,于“戒”的规范,虽然众所周知,但是,面对“两舌、妄言、恶口、绮语”之时;若果有意“庄严”语言,不涉染污垢秽,则唯独但具“修养”,方可表现“清净”的内涵!
佛陀的教法中,以“人”而阐述法要,即在针对“人”的缺失而广宣;所谓“应病”而与药,无非给予净业显道的道理和方法,使得佛法所强调的“解脱”之道,务期圆成“如是”的旨趣!或者说,佛陀教化众生,因众生为业所缚故。
因此,语言的修养,流露于“口”的智慧,形成护己护他的尊严;一方面是“戒”的维护,一方面是“德”的聚力,更可以说是“道”的遵循,亦即是所谓的依教如法,净化“业”的缠缚,求得成就的自在和洒脱,不为有所毁伤的任何造作而牵累!
所以说,语言的尊严,全归:
不两舌,无有是非。
不妄言,交往互信。
不恶口,彼此无怨。
不绮语,是善知识。
您以为,如是的言说,能说不是“道”的修养,颇具功德力,决定饶益性么?!
★如何才是修行
于现实生活中,耽于计较的人,往往活得很辛苦;心识中,充满了烦恼和怨尤;因为,这种类型的人,太过于执着自我的感受与想法,眼目之中,完全是别人的言语和行为。
这,于佛法中称之为随着色尘缘境而转。
众所周知,人的思想发生变化,产生作用,无非是依于自己的感官,相应于外界所接触到的现实种种情形,而引起自心中的想法,形成好受与不好受,分别自我意识的接纳或抗拒,以至肯定苦或乐的情绪。
这,在佛法中谓之“蕴相”,也就是因色而发受,缘受发想,依想起行,如是行必完成结果;或者说,即为五蕴的变化现象,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学佛之人,讲求“修行”,其实所谓的修行,即是修正自我意识所确定的行为;然后,持之以恒,精进不懈,久而久之,便能水到渠成,形成越逾世俗人的德养;同时,由于具足德养,自然也就可以自度度他,入达饶益功德的效力。
修行之道,依五蕴的调适要领而言,建立起“想、行”之间的“间隔”,可以说是“入道”的基本条件;如果,当“受”而发“想”之时,先能不即刻入于“行”,而能建立起一个间隔,那末,于原有从自我意识而生起的“想”,便可以调整、或者说修改;如是于“想”的内涵,即能入于“非想”的德养,发起不同于原有的作用,自然,于“行”的表现,便能展现出有修养的行为了!
于是,堪称学“觉——佛”的行者。
您以为如何呢?不妨先从“想、行”之间而建立起“间隔”着手;您将会发现,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修行!
★如何觉悟自我
不要尽在乎别人说些什么?
最要紧是自己正在做些什么!
人、往往在声色中分别苦乐;但凭自己所谓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完全是以最直接的方式而认为,或接受,或拒绝,或喜乐,或痛苦,或爱,或恨……
云何是声!是色?
声、以耳而肯定感受。
色、以眼而肯定感受。
禅法中的障道警语是:
声色之所显,耳目之所到,无非是相、是住、是业识之所分别;所以,金刚经中强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从“有”的“觉知”,务期做到“无所住心”,方始入于湛然清净之心!
别人说些什么?不是问题!
自己做些什么?才是问题?
修行办道的人,莫为“声色”而茫然,当从“修养”而觉知;不然,难得的人身,将会全部耗费于“业识”之中,结果,不仅苦了自己,更苦了多少关怀你的人!
因此、个人的修养,源自行为表现于“身、语、意”之时,必须修正行为,才能培育德养;也就是说,于身之造作,于语之言说,于意之想法,不可但凭自我意识,停滞于声色所直接感受的反应之中!
何以故?
意念之所起,显魔显佛,全在自己,仅以显魔显佛的差别之相,即可以发现颇具“修养”的机会;既然是全在自己,自己已经拥有了选择的权利,为什么要远佛而就魔呢?
因此,学佛在学智慧,唯独有了智慧,才有觉悟的机会;禅法中的要旨,即在
运用思想,发挥智慧,方能进入觉悟之境!
★安身立命
云何安身立命?
安身,如何定位自己,将依于所扮演的角色,而安份地把现前所扮演的任何一个角色,尽心尽力的诠释,表现出规规矩矩的模样来;如果,更能从角色的内涵,培养依佛陀所教,依佛陀之法的甚深修养;那末,便可以称得上安身了!
立命,任听所谓的命中注定,即凡俗者沦落“未知”的窠臼之中;若如是,将止于悠悠放任的日子,耽于畏缩恐惧的心态之下;当知行者学佛,立命之道,全在唯自心的修养,依正念而思,正行而为,践履六波罗蜜法,立慈悲喜舍之心;则慧命如拨云见日,身与命、常住湛然清净之境界里!
因此,千佛山的格调,以“清净、庄严、淡泊”配合“不管人家对不对,自己一定要对;做对了是应该的,做错了赶紧忏悔。”以之为“行道”的家风,即是既能安身,复能立命的指导原则;可以使行者于修养的过程中,从凡入圣,从业入道,以至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殊胜之境。
安身立命,肯定于因何不能安,不能立;于身者,因何欠安?于命者,因何难立?自己的身命,因何自己不能主宰?是谁、促使其不能安?复又促使其不能立?行者学佛,当知华严经中所说: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自己之身,自己之命;唯自己之心,依教如法,正念正行,即得身安命立。亦如心经中说: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若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作为,必然远离颠倒梦想;久而久之,何愁不得究竟涅槃,常住如佛如菩萨般的绝对圆觉之果位!

★修养即是调适
众所周知:
“有耕耘,才有收获。”
但是,于“知”的领域中,往往是畏于耕耘,乐于收获;就像是日常生活,任谁都乐于较好的生活,住于享受之中;可是,有几人愿意思量,较好的生活享受,来自多少付出以后,才能获得的报酬!
因此,恶于耕耘,好于收获,形成了时下的社会问题。
佛法中谈正勤精进,主旨在于人的懈怠之心,耽着放逸;大好的生命,消磨在“缘境”的满足中,糟蹋了有用之身,弃掷于懒散的贪求里;结果,一辈子成为“欲望”的奴才,甚而沾沾自喜!
耕耘之道,依佛法所取“正勤”,则提示了有别于“业”的力源;唯有立耕耘于正勤,方能展现“道”的成果,也就是修养所形成的功德力。基于精进的行为,世法中同样展示有“正、反”两方面,在“放逸”的前提之下,所拥有的收获,不是以“懈怠”为精神指标;因为“放逸”涉及“贪求”,迷惑于“缘境”之中,以及成为欲望的奴才而不自觉。
因此,正面的休闲,应该是不放逸,当然,懈怠之心便不容易生起;比如适可而止,同样能得欲望的满足,却不会沦于因贪求而成为奴才;又比如工作狂,看起来似乎是正勤,其实不是精进,由于涉及失调的后果,同于贪求的作为。
修学佛法,于旨趣上,不舍耕耘和收获,但须讲求正勤的精进,则懈怠之心无从生起,就说不上放逸或不放逸了;毕竟行者之道,于身口意有所偏邪之时,必须加以修正,除此,培养于德行,仍然是重要的功课!
故说:修行办道,德养之功,即是行为的调适。
★待己待人
世俗的说法,是:
损人利己、一说不应该,一说情有可原。
利人损己、一说烂好人,一说仁慈贤圣。
损人损己、无异是莫明其妙。
利人利己、应该是道德修养。
佛法中的理念如何呢!
是世俗人,是众生相。
若以学佛者而言,当知:
“不伤害他人,莫忘了保护自己!”
不伤害他人,是以广结善缘而言,或者是随喜功德;彼此之间,远离一切伤害,建立起良善的互动关系。
莫忘了保护自己,是必须考量佛法中的解脱自在;清净无始以来有关的诸般业缘,化解凡所有已具的,再造的因因果果。
因此,行者行于菩提道上,强调远迷近觉,于业中显道,无非是息因灭果,清除障碍行道的种种业力和业相;所以,学佛行者,亦称之为净业行人。
儒家有:“宽恕之道”,讲求宽以待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颇有“容、忍”之德行,惟能否解脱清净,自在无碍,则所言之“道”,仍不得究竟之境。
佛法以世法为基础,从相对中建立体验,明辨其中利害得失;然后,出离自我因业而起的受想意识,发挥法我因道而生的非想意识;历经时空的薰习而成力用,恒久,则可以逐渐地进入非非想的殊胜境界。
所以,佛法中不倡导牺牲奉献,强调慈悲喜舍,即在于法的终结,务期湛然清净,解脱无碍,才是真自在人!比如忍行,不是抑制勉强,而是消化自然;否则,何以说:
清净,庄严,澹泊!
解脱,无碍,自在!


人有二十难

证严法师著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
富贵学道难
弃命必死难
得睹佛经难
生值佛世难
忍色忍欲难
见好不求难
被辱不瞋难
有势不临难
触事无心难
广学博究难
除灭我慢难
不轻未学难
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
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
随化度人难
睹境不动难
善解方便难

[NextPage]
★贫穷布施难
在这片静寂的虚空中,远处却渐渐地传来悠扬的念佛声,佛号声划破了这静寂的时刻。外面是朝山的行者,里面是早课修持静坐、自我反省的闻思行者。内外融合,这些无不是道场——修行处。
修行,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自我心静、行正,便能念虑稳定。心能静、行能正均是修行的形态。世事本已多难,况为学佛者难事更多,有的是“行”难,有的是“说”难,而“心意诚敬”更难;佛陀于四十二章经的第十二章说∶人有二十难,这二十难即包括行难、言难、心意难。
布施路上多荆棘
“二十难”,其第一难是“贫穷布施难”。
布施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六度法门的第一条;布施是表示“爱”的方式,布施是一种“付出”,又表示缩小自己、扩大心胸而关怀天下之人。布施两字听起来很简单,但对某些人而言,做起来却不甚容易。普天之下,无论哪个国家或哪个角落,都无法缺少布施的运作,如果缺少布施互助的运作,那个国家社会就不是“人类”生活的社会。
学佛者,追求清净的爱,讲究付出的艺术,这便是“布施”。经文中佛陀说∶“贫穷布施难”,确实是贫穷布施难。因为贫穷的人,自己资生之物已很匮乏,怎么会有余物布施?尽管很有爱心,也很愿意付出,却苦于缺少生活的物质,像这样虽有布施之心,又有何用呢?所以——贫穷布施难!
慈院曾住进来一位年轻的病人,因严重的车祸,伤到脊椎骨,全身无法动弹。医师诊察后宣布说,已无法让他恢复原来手脚灵活的功能。虽然如此,医师还是很用心地诊治,护士和义工也都很细心地照顾他、鼓励他、我也常常去看他,给予他精神上的鼓舞。他有位很好的嫂子,像妈妈一样的看护这位年轻的小叔,在周围这么多人的关怀之下,这位年轻人终于勇敢地接受事实;大家爱的布施和细心的医疗,使他恢复了信心和毅力。
他心情乐观开朗后,奇迹出现了,两只畸型的手可以动了,因此发愿道∶“如果我可以坐上轮椅,我也要做一个帮助别人的人,我也要当个快乐的义工!”历经无数挣扎和努力,终于能够坐上轮椅,他计划要组织一个“脊髓损伤联谊会”。因为,他深深体会到脊髓受伤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那份心灵的打击是多么痛苦;他希望组织这样的团体,由残障者鼓励残障者,让残障的人也能勇敢地面对社会人群,使每位伤残的人,仍然能和平常人一样,过着快乐的生活。这“联谊会”于慈济社工同仁爱心协助下,已经成立了,现有的成员有一百多位。他很用心地设计一张“会讯”,每个月都各寄一份给会友。
虽然,他的手已变成畸型不灵活了,也不能写字,却不因此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他拜托复健科的医护人员,帮他想办法,经复健科同仁用爱心与耐心教他用指套。他于是带上指套,凭毅力用心学习打电脑,代替写字的功能,很困难的一字字输入电脑,极为“艰钜”地完成那张会讯。我看到他这份“会讯”,心里非常感动,很多健康的人,根本就没有心要学电脑,而他却有这份耐心与毅力!由于他热心付出,现在已有更多的会友加入“脊髓损伤联谊会”。
他看到一些会友只能整天躺着,无法翻身又无亲属照应,不禁慨叹“久病无孝子”,可是病人躺久了,会得褥疮;因此,他发愿要买能自动翻身的病床,送给需要的会友。于是在年底时,他去卖春联,想赚一些钱,但一张自动病床需几十万元,他想或许可多卖些春联,来完成这个心愿,结果他赚了一万多元,离目标还太远,又挨家挨户到人家的店里募捐,可是反应很冷淡!诸位,像他这么有心想帮助病友,但毕竟不容易!这也是“贫穷布施难”。
身心健康者,有力量行善,想做什么都可以,手脚很灵活;日常生活中,只要少吃一些、少用一些,将大家的力量汇集起来,就可帮忙须救助的人;而一位脊髓损伤者,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世间有如此多的“难”,而我们能去做,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要及时把握、赶快去做。社会人间有诸多困难阻碍,而我们竟然在这么多困难的机率中,能毫无阻碍,更应好好把握今日,及时行善布施。莫待时迁、福尽时想要布施才真是难啊!
修行是为了突破诸多困难,修行的过程不可能都是顺境;遇到困境时应拿出毅力、信心去克服。佛陀的修行过程,也经历十几年的磨练,在其心灵上同样要经过一番彻底的挣扎,最后降伏魔军而成道。
“魔”就是障碍,学佛难免会遇到障碍;不是外来的障碍,便是自我内心的迷障。
佛说人有二十难,第一是∶“贫穷布施难”。顺者易、逆者难;于顺境中想做什么,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做起事来就容易得多。比如∶有钱的人发心行布施,就可马上做;有力的人想办任何事,只要付诸行动,也是很容易达成,但情况若相反,则困难重重。
顺于生死,沉沦自障
什么是顺?什么是逆?“顺于生死易、逆于生死难”。顺于生死——一般的凡夫、迷于生死——自己为何生于人间,自己都不知道,而且也不想探究“生从何来”的道理,既然无心探究,那么天天便过着糊里糊涂、懵懵懂懂的生活,顺着社会的潮流而沉迷于生死之中。有些人醉生梦死,纵然他们财物富有,但要他提出点滴施舍帮助别人,做些有意义的事却不肯,或根本就没有这种机缘。
我曾听一位委员说,他有一位非常有钱的朋友,这位朋友的财产多得不知如何计算。他问这位朋友说∶“你知道慈济这个团体在做什么吗?”
朋友说:“慈济做的事,我曾听过啊!”
“那你想参加吗?”
这位富有的人说:“我已经做很多了呀!佛教讲广结善缘,我也结了很多缘啊!你想想,我一天到晚请客,那一桌桌的酒席,光一桌就一万多元!我不是很慷慨吗?而且每次给小姐的小费都每人一千元以上!很多人说我不慷慨,到底我哪里不慷慨呀!”
他是非常慷慨,可是他不知一桌的酒席花费几千近万元,可让暗角的众生,维持多久的生活费用,破茅屋中淋雨受寒的老弱贫病、孤儿寡妇还等待救助。他更不知道,一桌酒席万把块的钱,在医院中可能就会救回了一条人命,他或许都没有考虑到这些,只是天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便是顺于生死的众生。像这样的人是不是很多呢?确实不少。凡夫不想追求圣贤之道,这些人都是顺于生死,迷失了良知的可怜人啊!好的事情都离他们很遥远,利益人群之事,要他们做非常难,这便是“障碍”。这种障碍都是自我的障碍,这样的人生实在是心智最贫乏的可怜人!
生大毅力,逆生死流
“逆 于生死”——外在环境有阻碍,但只要自我有充分的毅力,即使再恶劣的环境都能突破。像泅水的人,懂得泳术可以逆水上游,不会游泳的人就很危险,极可能被淹没或被冲入大海而终至灭顶。
学佛就是要打破环境的困难,追求“生从何来”的道理。生从何来已不得知;更不知将来往哪里去。其实也不用一直去想这过去及未来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守好当下此刻的这一念。若光想过去和未来,很容易陷于杂乱心和妄想心,我们要把握今天的方向,和此时所站的立场,因为“差毫厘、失千里”,因此方向与立场一定要很正确。正信的佛法是世间、出世间最真确的道理;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我们有幸已能听闻佛法,应起难遇之想,要好好受用,切莫只想了脱生死,学佛是要好好的身体力行。外境重重的阻碍不用害怕,外境的磨练可以成就我们的耐力,一个有毅力、有充分勇气的人,绝对不会被困境所刁难,他可以随心所欲,不受外在的困难而改变自己的方向。
另外,有一位委员告诉我一个故事,他说∶“我今天很感动,我带了一万五千元要捐给医院,购置一张病床,是一位很‘伟大’的人托我拿来的。”
我问道∶“是什么样的人呢?”
他说∶“是我们长期救助的低收入户,是一位残障的人。”
我说∶“既然是我们救济的对象,为什么他还有这么多钱呢?”
委员说∶“他拜托我拿钱来时,我也这么问过他,他说,慈济给他的钱(每月三千元),他每月至少节省三百元,长久累积下来已有七、八千元;过年期间隔壁邻居和亲友也接济他一些,于是就把这笔钱储存起来,总共有一万四千多元,然后这个月拿到三千元救助金时,又赶紧把它补足为一万五千元。因为,他常听到人家捐病床,心里好羡慕;所以,他一直想达成这个愿望——于慈济医院中,也有他的一分力量在里面——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当好不容易凑足这笔钱时,就很高兴地托我转交给师父。”
这事多么感人啊!既是我们济助的人,又是残障者,一个月三千元的生活费,还要留下三百元;三百元和一万五千元之间的差距,实在很遥远,必须用几年的时间才能节省下这笔钱?而他有这善愿后,不怕数目少,也不怕须长时间才能完成。大家想想,以他的环境要布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却能突破这个难关。所以说,于逆境中而能突破难关,实在是不简单。
克服贪欲,有心即不难
至于“逆生死之潮流、逆生死之欲念”,这种情况的确是难上加难啊!就像泅水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及毅力而不断挣扎,才能逆水上游,达到安全彼岸。修行就是修这些,不要顺着生死及凡夫心的贪念而追求享受,我们要逆水上游──逆生死之流,要突破世间种种的难关,最主要是克服自己内心的贪欲;贪欲有很多种,包括财、色、名、食、睡等等,如果顺着它们,便是生死流中的凡夫;要去掉它们,却要下很大的功夫,这叫“逆生死之流”。虽然很难,但对有信心和勇气的人而言,并不困难,请大家要多用心,以毅力来逆生死之流,突破心与心外的诸多障碍,即使“难”,也变成不难,只要能不顺生死迷失自己,即使是贫穷困境,真想布施也并不为难啊!尤其在慈济世界中,有很多清寒人家,他们立志行善,也和富有的人一样乐于布施,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功能。“布施”除了物质之外,身体力行的奉献也是布施。
佛陀所说的贫穷布施难,是指一般人而言,若是学佛的人,他看透了世间的一切,进而可以发挥人生的功能;比如前面谈到的例子,那位受本会所接济的残障者,平时省吃俭用的,竟然在年底时也能够捐一张病床,他虽然很贫困,但是他有心布施所以也就不困难。
佛陀说“一切唯心造”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是唯心所成,只要有心去做,是难亦不难!
所谓一勤天下无难事。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贫婆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换了一盏油灯,如此,她一样可以燃灯供佛,可以布施。另外一位贫女,穷得只有身上穿的一件破衣服,于是把里襟剪下一块来供养佛陀……。(现在出家人穿的衣服有“百衲衣”之名,后面都补了一块布,现在是补在里面,从外面看不到。)在慈济世界中,类似的故事很多,只要有心去做,即使困难,也不难办到。
对多欲的人而言,布施确实是很难之事,但对于有心人则凡事都难不倒他啊!

★富贵学道难
修行要追求宁静的境界,但于精舍宁静的时刻却很难得,最宝贵的时间就是每天早晨的时候,但是经常还是有周围或近处的种种干扰,火车、飞机的轰隆之声,大卡车飞驰之声……都会影响到我们宁静的气氛,因为静下来的人,精神特别敏感,外界的声音可以听得很清晰;静坐时,邻坐的人若呼吸的气息较粗、较重时,也都会敏感地感受到,这一切因素,使得宁静的境界,无法达到最极致,这就是难。佛陀告诉我们,人生处处充满着难,而最粗相的难有二十种。

贪嗔痴障碍学道的路
第二、“富贵学道难”,意思是指物质富有、名位显贵,这等的人要学道确实是很难,因为一般凡夫都有心病——贪瞋痴,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另外还有贡高我慢、疑念等等;有钱人难免会贡高骄傲,无法做到“富而好礼”,所以说,“富贵学道难”。即使他想学道,障碍也会比较多;多数都没有时间去选择何者才是正信的宗教,若有信仰,也只是求神明保佑他,让他的事业更赚钱,或求事事如意,年年平安……这都是不正确的信仰。
有些做事业的人,认为关圣帝君一定要供奉、土地公也一样要拜,妈祖更不能忽视,这种民间的信仰,只要听到哪里要盖庙,龙柱须要多少根,再多的钱都毫无吝惜。
曾经,有一位社会名人来访,却带了香、金纸和金牌来,他问我∶“你们的‘金炉’在哪里?”
我说∶“我们这里不用烧金纸呀!”
他惊讶地说:“哪有到庙里不烧金纸的?”
我说∶“佛教是不用烧金纸的啊!”
又过了一会儿,他拿出一个红纸包,里面有一片金牌,他说∶“我这金牌,要挂在哪一‘仙’(尊)?”
我回答说∶“佛教不用这些,佛陀不喜欢戴的,不用啦!”
他说∶“怎么这样奇怪,以前我到庙里去,也都送金牌呀!”
我说∶“我把它收下,做为救济的工作。”
他说∶“既然这样就随你处理吧!”
他礼拜之后,我请他到客厅坐,原本他是为公务而来,应该是要听我报告功德会的事情;可是他谈的尽是——我到哪个王爷庙布施了多少,到哪家天宫布施了几根龙柱……我的祖父母到哪里去问风水、地理,然后才找到某个“好地理”。
我听他说完这些话,心里感叹道∶“佛陀说富贵学道难,真是一点不假!”。
佛陀曾说∶“富而不智则衰。”,若仅有钱却没有智慧,极可能很快就会衰败下去;就像暴发户一样,他们的财富能维持多久呢?
常见一些暴发户,因暴得大财而喜好显耀,全身穿着都很考究,但是又不懂素雅高贵的搭配;穿金戴银的结果,却只让人觉得庸俗累赘,不然就是去环游世界,回来后到处炫耀说∶“哪个国家我去过,哪个地方我也去玩过!”这样的人实在很可怜呀!
有钱的人,应“取于社会,用于社会”,能够如此,必能受人爱戴尊敬;受人尊敬自然成为“贵人。”常听人家说∶“还好遇到了贵人……”,而“贵人”就是能发挥生命功能,去帮助别人的人啊!
虔诚向道则天下无难事
佛陀说“富而不智则衰”学佛的人有了钱,还要有智慧!有钱有能力,要知道如何去运用;但是世间有智慧的人,到底有多少啊!所以,佛陀才说∶“富贵学道难”。
不过在慈济世界中,此难亦非难;如今社会上不少富有财物、地位崇高的人,也都热心响应慈济的志业。
佛陀说“富贵学道难”,而在慈济世界中,因大家都能发挥善心,因此学道就不难了。他们取于社会、用于社会,而且能够去除贡高我慢的心态。这即是富贵学道者,即使是难,在慈济世界里也不成其难了。
精舍经常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人士,有些是前一天到来,第二天清晨就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朝山队伍,大家不分贫富,同声念着佛陀的圣号,三步一拜,脚步整齐地踏上慈济的菩萨道路;在这队伍中,有多少富贵人家啊!他们既能发心布施,也能去除贡高我慢,所以慈济世界中“富贵学道难”已不算难。
世间没有定命定数,佛陀说∶“一切唯心造”。一个人的命运是贵是贱也不是定数,如果是困境重重,但能坚毅突破,一样能转变自己的命运和业力;世间没有不可转变的难事,只要是虔诚的学道者,普天之下没有不能扭转的难事。我们除了修福之外,还要修慧——福慧双修。布施固然重要,学道也不能忽视,福慧具足的人生,才是可贵、幸福的人生。

★弃命必死难
日常生活中,我们天天都忙忙碌碌;一般的人,你若问他:“你在忙什么?”他会说:“为了生活而忙呀!”
生,就是生存;活,就是要活命。总之,人人都很重视自己的生命;身外之物要他舍去,都已经不易了,何况要舍去生命?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生的二十难中有“弃命必死难”。
凡夫怎堪生离死别
明知会牺牲生命,而仍然义无反顾地舍去性命,确实很难办到。生、老、病、死,原本是很自然的事,这道理大家也都能了解,但是临命终时,也都难以舍弃。
在医院常可看到第三期、第四期的癌症病患,尽管医生已经诊断证实了病情,但是却很难决定是否要告诉患者,甚至要经过一番考虑后,才决定是否要对病患的家属说明病情;家属知道以后,也常会惊天动地为之心碎,知道自己亲爱的人,生命已近残烛,家属要隐藏自己的伤痛,还要劝慰病人……。
别说是病患的家属,就以我而言,有时看到重病的患者,或垂死的病人,我也不忍心说:“放下吧!你安心地去!”这句话谁有勇气说呢?因为要人们放弃生命,谈何容易。
行者为法忘躯成就道业
但是如果是一位虔诚的宗教家,这件事对他就不难了。过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宗教而舍弃生命!
佛陀的弟子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有一天到佛的面前,很虔诚地跪在佛前,请求佛陀让他到最南端、最野蛮的区域去弘法。
佛陀对他说:“弘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弘法必须难忍能忍,你有这分生忍、法忍的毅力吗?”
弥多罗尼子回答说∶“我既然身入佛门,就要把生命奉献给众生,生命都愿意舍了,还有什么生忍、法忍不能忍呢?”
佛陀说∶“有这种精神很好,但是南方野蛮的人,他们根本就不讲道理,你去弘法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呢?”
弥多罗尼子说∶“我可以用渐近的方式,不断地说服他们。”
佛又问道∶“如果他们不但不接受,还要反抗你,那你要如何?”
弟子回答说∶“假使他们反抗,我必须忍受一切来克服。”
佛陀再问∶“如果他们对你破口大骂呢?”
弟子说∶“我要感激他们,因为他们只是骂我,而未打我。”
“假使他们动手打你呢?”
“那我更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只以拳头打我,还没有动刀拿棍来伤害我。”
佛陀又问∶“如果他们真的拿刀棍伤你呢?”
弟子回答∶“我仍然要很感激他们,因为只伤到我的皮肉,没伤到我的生命。”
佛陀更进一步逼问∶“如果他们刀棍不留情,把你打死呢?”
弟子依旧回答∶“我还是很感恩,人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才有种种的苦。我既已听闻佛陀的教法,体会了真理,然后把这个身体奉献给众生,为众生而牺牲、为法殉道而弃命,那我的生命已得到尊严的解脱。所以,我要感谢他们完成我的菩萨道业。”
像这样这才是所谓的宗教家!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心里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超越生死发挥人身功能
一般的社会大众,有些平时看起来像是勇夫,威风凛凛,对财富、名利不餍足地追求;社会若有什么问题,他们就很敏感,带头起哄示威、抗议,但遇到危险时,他们又逃之夭夭。唯有宗教家愿意以和平方式舍身取义、赴汤蹈火;真正超越生命境界的人,才能做到如此。
“人生自古谁无死”,自古以来没有任何生命能保住长生不死。医院中末期病患的眷属恐怕病人知道病况,而病人虽心知肚明却故意逃避,但最后还是会死啊!既然生命都有尽头,我们为何不在这个生命的历程中,好好发挥它的功能呢?
宗教的信仰者,须有超越生命的情操,好好利用生命的功能。虽然佛陀说∶“弃命必死难”,但我们应善用这段生命功能,即使是舍身命为众生也在所不惜。纵然是难,也不为难,这叫做“难能可贵”。


★得睹佛经难
人生好像难的事情很多!比如说∶日常生活中常会碰到“难”,就连口头上说话,也常会出现这个“难”字∶例如地上弄湿了,正巧看到一个人要走过来,细心的话,我们会提醒他∶“地上湿湿的,很‘难’走,你要小心哦!”或是想打开一个瓶盖,可是怎么用力也打不开时,也会说∶“这个盖子很‘难’开呀!”反正,举手投足之间,常常就有难走、难提、难开……等等类似的事,而现在我们所要说的“难”,才是人生真正的大困难。
虽然如此,我们果真有心想去做,即使是很难的事,也不成其难。反之,若根本无心要做,那人家只说了一句∶“地板湿湿的,很难走。”我们便停于原地,怕地上湿湿的会滑倒,就不敢走过去。这么简单的事,若能稍加注意,小心地跨步,很容易就走过去了,那有什么难?如果我们的人生,时时都放在这个“难”字,那我们这段人生怎能顺利过关呢?
文字不足是一难
现在,来谈第四“得睹佛经难”。能看到佛经很难?有些人一定会说∶“有什么难呢?经常接到热心人士助印的佛经,经书这么多,都已经造成收存放置的困扰了呀!的确!数量这么多,怎么说“得睹佛经难”呢!
就现代人而言,“得睹佛经难”,其实是难在经文深涩。平常的人,想要深入去看佛经,且加以完全体会贯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现代人对文学、文字较轻忽,已经看习惯了白话文,对古文经书的接受力很弱,“文字代沟”的距离很大,自然无法体会古文经中的文义。因此,这些经典对我们来说,就不容易看懂。
佛陀在世时,他说“得睹佛经难”,因为当时并没有佛经!佛陀是配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他所遇到的人与事,然后以他自身的智慧来观机逗教。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他都可以运用智慧思想去教导人们∶佛陀并没有先拟稿,或先做好一篇文章才讲话,完全是依智慧的观察,照当时社会背景需要,依智慧观机逗教,等到佛灭度后,才由弟子将口口相传的资料结集而成。
当时,迦叶尊者、阿难尊者虽然结集佛法,也只是将所记忆和所听闻的,由阿难重述宣讲。而有些记忆力较好的人,就把阿难尊者口述的法,再以简单的短句方式传诵,再为他人宣讲。就像法华经里所讲的,如果听过法华经后,能够以口宣说,让其他人也有机会听闻;不但说的人有功德,听的人若再把“法”传播出去,如此辗转相传,直到第五十个人,他的功德和佛陀在世时,当场听闻的功德一样。意思是说,我们要利用各人的记忆,用心去听,然后再去教导其他的人。
时空阻隔也是难
慈济志业也是由“无”到“有”,逐渐创立而成,在还未建立慈济之前,根本就没有一本慈济的范本,只是凭着理想,辛苦地把它一一建立起来,慈济建立之后,大家来看、来听,再把由看到、感觉到的那份心得,一一口耳相传,让其他的人也觉得很欢喜,因此大家同心摄受在一起,共成慈济志业。
佛经的结集也是由“无”到“有”,佛灭度后只有口头的传诵,直到后来再以梵文记录于贝叶,但也是非常简单的记录。可见佛说“得睹佛经难”的原因;第一,佛灭度后一百年间,根本就没有佛经可看;第二,口耳相传的经文,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呢?这也很难说。以我为例,我现在用台语说话,你们用文字记录下来,也无法百分之百,一字不漏的写下来,因讲的是方言,记的是文字啊!何况佛经留下来的时间已经很长远,因此,想要体会佛陀当初的语言意境,自然更难了!
台湾的佛经数量很丰富,但其他地方可不一定看得到;就如,现在慈济在美国已设立分会,每个月寄过去的慈济道侣和月刊,或是其他文章,他们看到都非常高兴,为什么呢?因为“难得”啊!要得到那些文物不容易,因为从台湾寄过去的数量有限,所以,他们把它当成宝贝一样,而这么有限的东西,到底有几人可以看得到呢?所以也是很难。
心行放逸难上难
我想即使有无上妙法排在前面,如果无心去看,哪怕是伸手可及,而且只要花一点点时间,便可看完,却仍然不会动手拿来看,这是不是难呢?总而言之,佛所说的难,是难在我们的心。心若没有这份企求妙法的倾向,就不会有所行动。世间没有不劳而获的便宜事,况“出世妙法”呢!
佛陀说“得睹佛经难”,我想现代的出版社那么多,三藏十二部经都甚齐全。除了三藏十二部之外,还有许多学者用心研究后,再把经文译成白话文,但是我们若不想去看,不去了解它,那即使坐在经书堆里也是“得睹佛经难”呀!
经者,道也;道者,路也,我们不只要看经,还要去“行”。如果不肯去行,凡夫与佛的距离,毕竟是几十万亿佛土之遥呀!学佛者应该心领神会,身体力行,要不然真的是“得睹佛经难”。也希望大家都能站在“经”的道路,不要畏惧,倘若听了人家说“路湿湿的很难走”,我们就不敢前进,这短短的路都走不过去,如何去走十万亿佛土的路呢?能够把心调整好,时时刻刻,步步向前精进,就能到达千经万论的路途尽头——诸佛的圣域。
生命贵在实践
除了佛经之外,现代人的知识水准都已提高了,但真能用功读书的人却不多,能用功读书,并且又能实际运用书中的理论者更少。有些年轻学子最初选的科系是农业系,到后来却是经商;有人选商科,毕业后却从事工业。总而言之,世间的一切学问,能专心去学习而且能学以致用的人的确是少之又少,更何况要以出世的精神,来研究佛陀的教法,更是难呀!如果做人的行仪和世间的学问不能圆满、不能用心,如何能做好一个学佛者的本分?虽然当今的印刷术很发达,到处都能看到佛经,但能够了解佛经的教理,且运用于生活中的并不多,所以说“得睹佛经难”。
不说现在,就是佛陀在世时,也有一位叫二十亿的弟子,他是一位很富有的长者之子,又是独生子,父母很疼他,他一生下来,父母就请了很多仆役来侍奉、照顾他,平日把他侍候得足不着地。小的时候是这样,长大了也仍是这样;一个人从小到大,脚底不曾踩过土地,那要如何生活呢?当然是时时刻刻都有人侍候着他,而且在家中也时时坐着轿子,让人抬着走,以致他的脚底都长了细毛,从这点我们就能想像得出,这位“二十亿”,在家里是如何的享受,亲族父母又是如何的宠爱他。
有一次,佛在祇园精舍讲经时,这位年轻人,虽然很少外出,但他曾听说——佛是超世间的觉者。他从心中起了仰慕之心,所以,就向父母请求,要去见佛。他的父母也认为这是一项增加智识的好机会,就派人用轿抬着这位年轻人到佛的住处。
佛陀看到这么多仆从簇拥着一位小主人,扶扶抬抬地来到他的面前,佛陀就为这位年轻的长者之子讲经,讲了很多人生道理,和生命功能的使用价值观,也宣说生死的无常。这位长者之子听完之后,深深地觉得自己从出世到今天的生命根本就不曾发挥过功用,他心里非常恐惧,因为生命无常啊!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再于社会上生活,便请求佛陀让他皈依,甚至求佛度他出家。
但佛陀提醒他说∶“出家必须和大众过着‘六和敬’的团体生活,要能和睦相处才行。”这位富家子,因出家之心殷切,他很愿意过这种生活。于是他勇敢地站立起来,跨出他人生的第一步,第一次把脚踏在地上,迈开脚步,走到佛陀的面前皈依顶礼,并且对佛陀说,他愿意在僧团里,付出这一、二十年当中所没有发挥的生命功能;他要做人家所难做的事,要修人家难以忍受的苦行。
生命如琴弦
出家之后的二十亿很勤奋,也很用心,祇园精舍前前后后,僧团所住的范围,他都很辛勤地打扫、处理杂物;有空的时候就不断地背诵佛陀的教法。人们每次遇见他,总会听见他喃喃诵念的声音,甚至睡眠的时间也一直减少,直到连眼睛要阖一下,他都觉得浪费时间,认为分分秒秒均不能让它轻易消逝。
有人向佛陀说,长者子——二十亿比丘,已经发愤忘食,托钵的时间不出去,甚至晚上该睡的时间也不睡,再这样下去很危险啊!佛陀听了,就到这位比丘的住处向他说∶“你修行这么用功呀!你在家最喜欢的嗜好是什么?”二十亿比丘说∶“我最喜欢弹琴。”佛陀问道∶“琴弦如果太松了,琴音如何?”二十亿比丘说∶“弦太松,就弹不出声音。”佛陀又说∶“如果弦绷太紧呢?”比丘说∶“那很危险,琴弦很容易断!”佛陀又问:“什么情况下,琴发出的声音最美妙呢?”比丘回答∶“弦的松紧调得适度,弹出来的声音最好。”佛陀说∶“修行也是像弹琴一样,不可放松,但也不能太紧,否则过犹不及是很危险的,最好是行于中道。所以,你应该调节自己的生活,日常的作息要正常,而用功的时候则要很专心,切不可放逸。若能把生活调节得恰当,再用心去体解道理,把所学的法和实际的生活配合在一起,那你的修行就成功了!”
现代人学佛也应该依照佛陀在世时,所教化的方法来学习,不要把时间浪费掉。要学得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道理,能够清楚为人的道理,才能体会出世间的实相。如果,学佛只是光看而不做,不把道理和生活融合在一起,那么事与理就完全脱离了。所以,“得睹佛经难”,意思是指∶能真正去体会、实践佛陀的教理很难,而不是要得到印刷精美的经书难。现代人的智识水准提高了,不只是文言的经书多,白话文的经书也很多,不过,看佛经和运用佛经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因此,不能只看经书、背经文,背得很熟稔而不思考经文意义;看书而不见理,那是没有用的,“得睹佛经难”,总之,一定要真正身体力行才能受益啊!

★生值佛世难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人海茫茫,何处是归程?”这表示人生在世间,心里茫茫然没有一个皈依处;佛经中有“一眼之龟,适逢木孔”的比喻——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块浮木,中间正好破一个洞;有一只独眼之龟每隔一千年才会浮出海面一次,就在它浮出海面时恰恰好穿过这个洞,把头伸出来,这种机会多难得啊!在人生的大海中,要找一个真正的皈依处,就像那只独眼海龟千年后浮出海面,正好把头穿过木孔那般的困难,机会是那么的少,所以佛陀说∶“生值佛世难”。
我们的生命,虽然不断地在六道中轮回,但我们要得人身确实很难;既得人身,又能和佛同一个时代更难;与佛同世,又同住一个地方,更是难中之难;能与佛同住一个地方,又能见佛,那更是不容易啊!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生于印度,而我们是否也曾与佛同世呢?纵然与佛同世,但地球这么大,我们不知生在哪个角落,也不一定能与佛同生于一处;即使以上两个条件都俱足,是否能见佛面,也是一个问题,所以说∶“生值佛世难”。
换我心为佛心
虽然佛陀在世的时间距离我们现在已有两千多年,如果现在的人能依着佛陀留下的教法修学精进,必能深入佛陀的精神;只要心中时时有佛,那我们就好像与佛同世一样啊!若听闻了佛法,却不知好好去运用,即使是与佛同住一处,也是离佛很远。
佛经曾记载,佛陀到了一个只有九万人口的小城;有三分之一的人,曾见过佛,听过佛说话。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只听说佛已经来到城中,并没有见到佛。其余的三万人,不只未曾见到佛,就连佛名都不曾听到,怎会了解什么是佛法呢?虽与佛同世,但要见佛仍是很难!小小的一个只有九万人口的城市,也只是三分之一的人有机会听闻佛法啊!何况我们离佛已经二千多年了!佛陀告诉我们“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仔细想想,九万人中有三万人连佛名都不曾听过,虽然与佛同世,却如同隔世,那有佛法可言;其他三万人,虽曾听闻佛名,却没见过佛面,那又有什么受用呀!剩下的三万人,虽见过佛,但是否能把佛的道理领纳于心呢?如此再三过滤,又剩下多少呢?这么说来,只要能接受佛的教化,“与佛同世”和“与佛不同世”,也是一样啊!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以心念佛,则佛在己心,把自己的心换成佛心,如此不只可以“与佛同世”,而且还可以彰显佛的智慧,及启发我们的佛性。我常说,不要轻视自己,因佛常在我们的心识里,我们的心如果时时将佛的心、佛的行为运用于生活中,佛已伴随我们同行,怎会“生值佛世难”呢?
如法修学善巧运用
现代的人,若有仰慕贤人的心,他自然会用心寻找明师,但要想找到一位真学实德者,却也不是易事。因为“真学”与“实德”不是在任何人身上都能找到的。佛陀就是一位具足真学与实德者,他的教法,我们已听过很多;佛的事迹,我们也知道不少,若能把听来的道理用行为表现出来,那么佛就时时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生活行动中了!虽说“生值佛世难”,但只要佛心与我常在,即与生逢佛世无异,也就不成其难了。
就像前面说过的“得睹佛经难”,我们要听佛经、了解佛法,是不是很困难呢?以现在而言是很容易啊!因为到处都有人在演讲,而且往往是场面盛大的佛法演讲。听讲者也很踊跃,有时候是几千人、几万人。但是这几千、几万人当中,到底有几位真的把佛的教法牢记在心中,再拿来应用呢?如果人人听了佛经,都能把它应用于日常生活,那我们的社会早就已经净化了!可惜的是,听了以后没有实际应用;像这样,即使听过佛法和不闻佛法又有什么差别?
现代人的知识水准提高了,看佛经那会有什么困难。学识这么普遍,如果看了经典,能如法修学,又能把它拿来日常生活中应用,那么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无不都是佛的行动;耳朵可听到的,都如佛的声音一般;那我们“值佛世”怎么会有困难呢?不过现在的社会,偏偏就是离正法很遥远,离圣人、贤人,像是隔了遥远的世代一样,不容易求得佛的教法。
见佛闻法一念间
佛陀常常说∶“适值佛法,旷劫难遇。”的确,我们得遇佛法是旷劫(长远的时间)难遇的呀!不过佛陀又说∶“瞬息之间,可以见佛闻法——谓见佛闻法一念间”,瞬息之间和旷劫难遇,这两者是不是差别很大呢?如果我们不好好面对佛的教法真理,去身体力行,即使是与佛同世,也和隔世没有两样。反之,虽然我们生离佛世已有几千年,若听到佛陀的教法后,当下就能爱惜教法,拳拳服膺;在日常生活中去行佛所行之行,说佛所说的话,怀佛所怀的心,如此,则我们瞬息之间所遇的,都是佛法真理啊!
得遇真理,且能体会真理,并不一定是要在几岁的时候,或在什么特别的环境。比如说我去参加护专开学前的会议时,我听到一位懿德妈妈说∶“星期天,我要回家时,在车上遇到我们的学生,我就问她们去哪里?她们说∶‘我们去散播慈济的种子!我们和花莲师院的学生去参加活动,和另外的一些学生,大家登山之后,我们发现慈济的学生非常受大家重视,我们一切的行为、言语、动作,都很让人肯定,我们现在才知道,身为慈济护专的学生是光荣的!’又说∶‘在谈话当中,我们都会把握机会,告诉他们慈悲喜舍的精神,也告诉他们上人的话——要缩小自己,扩大心胸。在外面参加活动,大家都很爱我们;有些女同学就吃醋了,我们就告诉她们不要不平,也不要吃醋,因为我们散播的是大爱,是清净无染的爱,你们不必担心。’”
看看,这些同学们在这里只有短短的四个月——一个学期的时间,她们就能把慈悲喜舍的精神付诸行动;甚至和其他学校的人接触时,也能表现出慈济的形象,并且散播慈济的种子,散播慈悲喜舍的大爱。她们年纪轻轻的,就能接触到□□,是因为念了慈济护专。在学校上课时,她们接触到的都是专业知识,很少接触□□,但是她们的心却能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慈济精神,因而处于人群中会使人人敬爱,她们接触的时间并不很长呀!只要有心且能用心地接受,便是∶己心和佛心互相融通,身意会合,这叫做“见佛闻法一念间。”
学佛闻法不在时间久暂,一旦离了佛心就旷劫难遇啊!若能会合佛心,瞬息便能见佛。所以“生值佛世难”,我想并不难,只要我们专心,便能于瞬息之间见佛闻法。这完全只在一个“心”字,有心学佛的人真正要多用心,听了法要真正吸收,记在心中,然后表现于行为,那么,见佛闻法并无困难啊!

★忍色忍欲难
人有二十难,其中第六难就是“忍色忍欲难”。
“色欲”这两个字听起来好像只是针对男女之间的欲念而言,其实,“色欲”涵盖的范围很广。“色”包括一切有形有质的物品,凡是我们的眼睛所看得见的,身体所能感受到的,全部都在形质——“色”的范围之内。
心生贪爱不取难
所谓“忍色难,忍欲难”,“忍”指心理的控制。譬如说我们看到一件东西很美,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念,很自然就会想占为己有,并采取行动伸手拿取。有些人是正当的取得,有的则是不正当的获取。正当的取得虽是来自别人欢喜的给与,却也是因为见物欢喜而生贪爱心,才会有取得的行动。有的人却偏偏喜欢自己不该取得的东西,明知不该取而生起欲念,既起欲念,又无法控制,以致做出了犯戒、犯法的事,这就是“忍色忍欲难”!
我记得很多年前,曾听过一个案例——
有一位年轻的女人,她有一位妹妹,母亲非常疼爱她们,家庭生活过得很好。后来这位年轻的女人和一位男士有了感情,论起婚嫁,母亲很赞成,也用很多嫁妆陪嫁过去。
她先生是一位租屋阶级的人,经济没有女方那么宽裕,他们结婚之后,她生活享受的欲望还是和以往一样,无法适应婚后的拮据环境。于是,经常回去向母亲要这个、要那个,她母亲什么都顺着她,女儿要什么给什么。
这位年轻的太太经常埋怨先生无法让她扬眉吐气,希望先生赶快买一栋房子,而且是要像样的房子。但是她先生是公务员,以他的薪水那有能力买房子?
她的先生也算是安分守己的人,每个月的薪水总是原封不动地交给太太,虽然省吃俭用,但是太太要把先生的薪水累积到足够买一栋像样的房子,那金额实在相差得很遥远。这位太太只要想到别人有房子,而她却要向人家租房子住,她就忍不下这口气。在强烈的购屋欲望驱使下,她就常常去看房子,即使没有能力买,她还是经常去看。
天伦梦碎只为贪
结果,连续几年间,她常常回娘家告诉母亲说∶“我看了一间房子,二百多万,想把它买下来。”
母亲问女儿∶“你现在手上有多少钱呢?”
这位年轻的太太说∶“我目前有二十多万元。”
妈妈就费尽了口舌来劝她,但是没有用。
有时她也和先生说∶“我今天去看了一间房屋,总价一百多万!”
先生问∶“我们现在有多少储蓄啊?”
太太说∶“二十多万!”
听到这个数目,先生就好言相劝安抚太太。
但是,十几年间,这位太太都是为了买一栋房子而忙;她经常跑到外面去参观。只要人家房子盖好了,她就跑去看,心里一直想要买,但总是离自己的经济能力很远。直到结婚十二年后,她看到一间很满意的房子,位于台北市,订价总共要三百八十万。当然,那栋房子是非常漂亮,她爱得几乎发狂,天天都回去吵她妈妈,希望妈妈借她二百万!
妈妈说∶“借你二百万不是问题,但是另外的一百多万呢?你要怎么凑?”
她说∶“我可以参加互助会,可以跟某某人借钱。”
她母亲故意问道∶“你一个月能缴多少会款?能还人家多少钱?”
事实上,她先生的薪水,全都拿来缴会款都还不够,何况是借的钱呢?所以,她母亲无论如何总是劝她∶“先把这颗心,安顿下来!”
可是,她不但没有办法控制这份欲望,甚至怪她母亲不肯帮忙,因而和母亲断了母女之情,和妹妹也反目了。
断了娘家这方面的亲情后,她还是没有办法压制这分欲念,而且把这种怒气完全发泄在丈夫身上。
她天天责怪先生没用,不能满足她的愿望。先生被她闹得没办法,竟然去做了一件贪污的事,后来事情暴露了,钱还没拿到手,就走漏消息,结果被判了刑。
虽然如此,她的贪欲是否就止熄了呢?依然没有,甚至变本加厉,常常教她的孩子读书回来后,到百货公司去,趁人家不注意时,把东西偷拿回来。她的孩子被她教会了这种不良的习惯,看到人家好的东西,就把它“拿”回来!
有一天,她的儿子在一家书局,偷拿了几枝名贵的钢笔,当场被抓到,因此被送到观护所。最后,剩下女儿在家,这位太太似乎已狂乱了心性,她一直骂这个女儿,也经常虐待她。有一天,她女儿放学回家途中,十三岁的心灵不知在想什么,边走边哭,不小心就被车撞死了!结果家里只剩下这个女人,到了这样的地步,她一无所有,终于精神崩溃了!
这是一个家庭悲剧,为了自己的爱欲而断送了女儿的命;先生因为要满足她的愿望,结果傻事也做了,在铁窗里不知要待上几年;孩子在她不正确的教导下,学会偷窃的行为而沦落在观护所,这孩子的一生,是不是就因此毁了呢?她自己也落到精神失常的绝境!这就是爱色爱欲的心理无法压制所引起的啊!
所以,佛陀说∶“忍色忍欲难”,世间像这样的事,毁灭了多少人生,毁灭了多少家庭?真是可怜的众生。
知足常乐
佛陀常常教育我们,对于世间的物质、情爱,要有正确的看法,如果能通情达理,对物质的取舍就会有很正确的看法,该得的是我们的,有余的应布施;不该得的就不要想取得,我们应该控制好爱色爱欲的心,那么就不会犯错了。犯错的人,就是无法忍色忍欲的人,所以才会造成终身的遗憾,一念差,步步错!不可不慎啊!

★见好不求难
人人都有追求之心,前面说过“忍色忍欲难”,因世间有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物质,足以诱惑人心,使人迷乱,要忍色忍欲不受诱惑,实在是很难。所以佛陀又说∶“见好不求难”。
人们总是不断地追求,只要认为是好的,就要再向前追寻,对凡夫而言,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人生的烦恼,多是因此而起,为了这分追求的欲望而误了前途的,大有人在。贪求心重的人,总是对自己目前的环境永远不能满足,他永远觉得空虚而有失落感,因不满现实,所以常常向外追求;为了追求未来的目标,他就会迷失了自我。所以佛陀在世时,常常用各种方法教育大家,希望学佛的弟子们能接受他的警语。
佛陀常说∶“人生无常,一切如梦幻泡影。”不过,众生却愚痴无知,不务现实,常“偏执于空”、或“着于有”,而一直追求不放;所以佛陀不管是向富有的人家,或者是贫困的人,都以平等的智慧应机教化。
庸碌一生何以安此心
佛在世时,有一位小国王,这位国王可以说是富甲天下。他本身有印度的传统信仰,就是婆罗门教。他深信今生此世的位高权重,是他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常欢喜造福。
有一天,他启开珍宝库藏,以七天的时间为限,发出通告说∶“人不分远近,不分种族;只要来此,一定有求必应。”他把珍宝分成一堆一堆,每堆约六十个枣子堆起来这么大,来求助的人,固定每人给一堆。这些财物尽管有不少人来拿,但还是剩下很多。
佛陀知道这位国王发如是心,可是他这样的造福,并不是真正的解脱,因为他还是有所求——求来生福。
于是,佛陀化成一位婆罗门教的乞士来到国王面前。国王说∶“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不用客气,我一定满足你的需求。”
这位乞士说∶“我知道国王喜爱布施这福,所以我要来求取财物。”
国王说∶“好,那你就拿一堆吧!”
乞士拿了一堆珍宝就走,可是只走了七步,他又回过头来把珍宝放回原处。
国王问∶“咦!为什么又拿回来呢?”
乞士说∶“本来我想三餐温饱就可满足,但现在有这些珍宝,却还过着如此流浪的生活,觉得欠缺了安全感,所以很希望盖一栋房子。”
国王听了觉得有理,就说∶“你可再拿一堆!”
他真的再拿一堆,走了几步又回头放回原位。
国王疑惑地再问∶“怎么啦?”
乞士回答说∶“我想如果把这些东西拿去卖了,也只够盖一间房子,若想娶妻也还不够呀!”
国王就说:“好吧!那你拿三堆去,这样就足够让你娶妻建屋了。”
这位婆罗门乞士于是拿了三堆珍宝,回过身便走;走了七步,又回头把东西放在原处。国王很讶异地说∶“你这个人真是奇怪,三堆财宝难道还不够吗?”他说∶“我算一算仍然不够,因为即使房子盖好,聚了妻,生了子,我还得请一些奴婢来奉侍妻儿,或则把房子装潢得漂亮一点,所以算起来仍是不够用!”
遇到这样的人,国王却也度量宽大地说∶“那你就拿七份去吧!”
乞士真的拿了七堆宝物离去,走了一段路,他又把东西原封不动地放回去。
国王微怒道∶“你真是一个怪人,够你盖房子、娶妻,也够你请奴婢了,这些你还嫌不足吗?这些财物可以让你享受一生啊!”
乞士叹道∶“我再怎样计算,仍觉得不够,即使什么都有了,可是儿子长大也要娶媳,唉!人生一世确实是追求不完,也做不完呀!况且人生无常,我宁可过着目前这种朴实自在的日子,没有精神的负担及家室之累,可以清净地过一生,我认为目前的生活,就是我最理想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
国王听了这位婆罗门乞士的分析,顿有所悟,他想∶“对!人生有永无尽头的追求。我现在已经很好了,还想追求来生的福;若生生世世只追求福报,那就永无解脱之日了。身为国王要为百姓、国事操劳,还得防范他国侵犯,为此忧恼,像这样是真正的福吗?我应该去追求更超然自在的福!”
佛陀已经知道国王的心态,这位婆罗门乞士于是向国王说∶“现在有一位觉者——佛陀出现于人间,我要追求财物,倒不如去追随佛陀,因为佛陀有取不完的轻安解脱的法财。所以,我想我还是去追求佛的真理比较好。”他喃喃自语的边走边说,也就离开国王而去了。
国王听到了世间有位觉者,他心中一震,“对呀!国内的人民,不是也口耳相传地说悉达多太子已经成佛了!他是天下众生的导师,我何不去求佛陀,请佛为我开示皈依?”于是他即刻传令准备马匹,动身到祇园精舍去。
到了祇园精舍求见佛陀时,国王一见佛陀,觉得像是遇见故人一般,他想“我在哪里见过他呢?”佛陀微笑地向他说∶“才没有多久的时间,你怎么就不认得我了呢?”那时,国王见到佛陀这么慈祥的态度,于是会意过来,赶紧五体投地,感谢佛陀启发他的智慧。
佛陀最善于观机逗教,甚至用婆罗门乞士的形态去接近国王,以种种的方便法,三番两次地乞求财物又归还,这就是智慧的引导,这位国王终于被度化了。
弃欲无贪最轻安
佛陀常说∶“人生求无止境”,所以说“见好不求难”,像那位国王,他身为一国之尊,又富甲天下,也还觉得必须再求取来生的福;而婆罗门乞士(以喻世人)想要房子,又想娶妻;娶了妻又要奴仆,而且还要为未来的子子孙孙设想。这个例子明显地告诉我们,人生求无止境,多辛苦啊!
当然,“追求”是好事,我们学佛也要“求”精进,不过精进是为了要解脱自我的心灵,“求”突破人间色欲的诱惑,要真正用脱俗的精神,追求心灵清净,而达弃欲无贪的轻安!

[NextPage]
★被辱不瞋难
第 八,“被辱不瞋难”。
每个人生气的时候都会说:“这口气我忍不下!”为什麽忍不下呢?“因为我被人欺负了,人家占我便宜”、或“他不讲道理”,大多是这些问题让人忍不下这口气。
“气”由何而来?由“贪、瞋、痴”而来。多数人都有贪、瞋、痴三毒之念,这就是凡夫。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确是离不开这三毒,这就是人的心病。
有了贪、瞋、痴,会使家庭中的每一分子不能相互忍让,社会也是因为人有“瞋”念而互相计较斗争。本来人生应该是很美好的,就是因为人人有贪、瞋、痴等三项心理病态,所以稍被人家占了点点便宜,就忍不下来。
佛陀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在群体中,能忍下别人所不能忍的侮辱和攻击,做人家所做不到的艰难之事,所以他能成佛。
忍饥耐饿以德化怨
当年,佛的僧团中,有一位提婆达多比丘是佛的堂弟。他存有野心,想要统领僧团,因此和阿阇世王勾结,二人互通计谋。阿阇世王想早日取得王位,因此不惜用残忍的手段,把父王囚禁起来,禁供水谷,要让父王活活饿死;提婆达多也用种种的方法要杀害佛陀。
有一天,提婆达多和阿阇世王共议一计,且传令下去,命令全城的人一律不准供养佛僧,若有违犯,必遭重罚。因此全王舍城内无一人敢供养佛陀及僧众。
佛的弟子虽只是日中一食,但每天也不可缺少这一餐饭。时日一久,僧团已快无法维持生活。佛就叫目犍连、舍利弗、迦叶尊者等诸大弟子,分别带着僧众分散到各个地方去,唯独佛和阿难及五百位僧众留在城内,他们忍饥耐饿,佛陀想以这分忍辱、毫无抵抗的忍德来感化阿阇世王。
慈悲心调服狂象
提婆达多得知佛的大弟子们都已带着僧众离开佛陀而分散各地后,又向阿阇世王说∶“佛的大弟子和很多僧众都已离去,现在城里只留下佛和阿难以及五百僧众,我们可以趁着人少的机会,来消灭佛及僧众。”
提婆达多教国王明天请佛陀入宫接受供养,而他自己就计划用酒灌醉五百只大象,等佛来到半途时,把醉象放出使其狂奔,企图利用醉象去践踏佛陀及僧众。象不但力气很大,被灌醉后更会发狂而到处攻击人畜,极为危险。他们决定了计谋之后,阿阇世王第二天真的就依计行事,请佛来供养。
佛陀虽明知他们的计谋,但仍然很欢喜的接受。于是和阿难率领五百僧众向王官前进,到了半路,一群疯狂的大象冲出来,所有的民众都惊慌走避,唯有佛、阿难和僧众都安然不动。醉象已冲到近前,佛陀却仍然安立不动。
奇怪地,这群原本疯狂怒奔,惊天动地呼啸而来的大象,到了佛陀及僧众跟前时,竟然都安静下来,而且,每一只大象都如五体投地般地跪下,温顺驯服。佛陀安详的露出笑容,摸一摸大象,然后穿过象群,走入王宫。
阿阇世王看到这幕景象,心里很吃惊。他发觉佛陀不只具有调服人群的威德,即使是狂醉的象群,他都能驯服。所以,他内心起了敬畏之意,于是恭敬地供养佛陀。佛陀对这件人为的“意外”不但不怨、不怒,接受供养后,还真诚地祝福阿阇世王。这即是佛陀的忍德。
我们普通的人,受到他人一点点的欺侮,就要力争到底,而佛陀却是“被辱不瞋”,虽然受人侮辱、侵扰,甚至于到了让人断绝粮食、且以醉象要来加害的地步!佛都能毫不动气;不把侮辱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佛陀的心境已净如明镜,不起瞋恨等心念;心中常存着无量的爱心。
爱、慈悲、宽谅可以取代瞋恨之心,一个人若有爱心、慈悲宽容的心,怎会产生瞋怒?我们若能消除瞋怒,又怎会有人我是非呢?
可能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在室内坐着,外面的雨声滴滴答答,虽然没有冷风吹进来,但光听到雨声,就增加了几分寒意;这是心里的感觉。佛陀一再警惕我们——“一切唯心造”,你是快乐、或是痛苦,都是从心而起的感受,不管是你对待人,或别人对待你,一切的动作感受都是从心而起。不但人是这样,其实世间一切众生都是如此。
我们必须了解,一切人我、事物接触时,心里的感受、心念,是如何生起来?而欢喜、瞋恨……又要如何去压制、转化?培养快乐的心境,压制、转化瞋怒之心念,这就是我们修行要下功夫的地方。
佛陀在“二十难”中,说“被辱不瞋难”,就是指∶一个人在遭受侮辱时,一点都不会发脾气,这个人才是真正的难得;人家若瞧不起我,而我能一点都不在意,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但是,世间能找到几位这样的人物?
多数的人都会钻牛角尖,本来人家对你并没有不敬之念,也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如果,你自己内心一直要往坏的方面去猜疑,那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过去,孔子曾说,人如果有忍辱的功夫,天下就无事可争斗,世间的圣人都这么说了,更何况是出世间的圣人——佛陀;他也教我们要学习“忍辱”。
气柔心细不战而胜
周朝时代有一位专门养斗鸡的人叫做纪渻子。“斗鸡”,顾名思义,那种鸡是好斗成性的;两只鸡对立时,一只稍微一动,另一只就立即反应,于是两只鸡就冲突起来,彼此攻击,有时斗得鲜血淋漓,遍体鳞伤,鸡毛拔光了,它们还是不甘罢休,到最后通常是两败俱伤,甚至必须有一方死亡。
周宣王很喜欢看斗鸡,这位纪渻子专门为他饲养斗鸡。有一天,有人从外面买来一只很强壮的斗鸡,周宣王很高兴的把它交给纪渻子,过了几天,周宣王就问道∶“几天前买回来的斗鸡,你把它训练得怎样了?可以上场去比斗了吗?”
纪渻子说∶“还不可以,因为这只鸡血气方刚,斗志高昂,还不宜上场。”
再过几天,周宣王又问同样的问题,纪渻子的回答仍是∶“还不能上场,因它一看到其他鸡的影子,就会冲动,所以还不能上场。”
又过了多天,周宣王再问,这次纪渻子说∶“可以了,因为它看到其他的斗鸡,听到它们的声音时一动也不动,它的心已不受外物所动,就像是只木鸡一样,所以可以上场了!”
诸位听这个故事会觉得很奇怪吧!争斗不就是要血气方刚、斗志高昂才斗得赢吗?平常人都以为是这样;但深入其中的道理后,就不认为是如此;如纪渻子他认为这只斗鸡虽然很强壮,斗志很高昂,但如果一点风吹草动就先主动攻击,那它必败无疑。因此,使它的斗志收敛于心,才可让它下场争斗。
后来这只训练后的斗鸡果然一上场就稳稳的站立,即使其他的鸡到了她的身边百般挑衅,它还是像只木鸡一样处处不动,只以眼睛注视着对方,对方就会产生莫测高深的畏惧,自然的后退,不敢攻击。万物众生也有这种心理战术,能不斗而胜,连禽类都讲究心理的运用,何况是人呢?
人,一定要有这分不瞋的涵养,不可动不动就心浮气躁,以为别人都在与你做对。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去待人,不要有“我如果不跟他斗斗看,他还以为我很傻”的想法,有句话说“大智若愚”,不要怕人家笑你傻,要担心的是人家说你太聪明,太聪明就是狡猾,“聪明”不是好听的话。如果人家说∶“他怎么那么傻,任人家欺侮,一点也不在乎!”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做到这样就是成功了。
近来,每次看电视新闻,就教人触目惊心,从最高的议事殿堂,以至社会群众皆以暴力做诉求,用拳打脚踢来解决问题。原本可以是很美好的人生,为何却变成互相争斗的情形?这都出于不肯忍让而起的争斗之心啊!
前面也说过“见好不求难”,经济富裕者还要追求更多的财富,地位崇高者还要追求更高的权势,所以才会起这番争斗混乱的场面。我们每一个人若能尽本分,以佛心为己心,哪还会有什么争端?学佛的人,就是要做到“被辱不瞋”——被人侮辱而不发脾气;才是真功夫啊!
一“忍”天下无难事
佛陀告诉我们“被辱不瞋难”,虽说修行容易,但要修得忍辱的功夫,确实很难,如果动不动就说∶“他对我如何的过分,如果我不反击,他还以为我很傻”,像这样的人,常常会一败涂地,大家学佛要学习这个“忍”字,如果稍有不如意就忍不下去,这一生就太难度过了。修行如果少了“忍”字,那任何“行”都无法修,所以六度波罗密其中之一就是“忍辱”。
请大家记着,要像那只斗鸡般不轻举妄动,只是稳稳一站,自然其他的斗鸡就不敢来侵犯。我们修行如果能修到“内定”的心态,自然一切世间的困难都可以解决。
学佛有生忍、法忍,好比外面的雨声滴滴沥沥,此时在大殿里头坐着,如果没有这分生忍,大自然的气候就会让你坐不住,心里想∶“天气这么冷,如果蒙在被窝里不是很温暖吗?为什么要在这里枯坐?”人和外在的大自然无法彼此接纳,则“生忍”的功夫就无法成就了,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是要在“生忍”和“法忍”中互相包容,人我之间的对待更是如此。
多多体会这个“忍”字,习得“忍”的功夫,则得海阔天空,诸事无难。

★有势不临难
一阵阵的冷风,真正让人感觉到一般彻受的寒冷;几天前,听说高山顶都已经下了雪,白茫茫的一片。在这人群聚居的平地,也感受得到那股寒气,尤其是绵绵的细雨,更增添刺骨的寒意。
所谓“高处不胜寒”,通常山地比平地要冷,不过有很多人,偏偏一有了假期,就往高山寒冷的地方爬。一个多月前,还在放寒假的时候,有一群学生去登山,却在深山里迷路了。山难的事件虽然时常发生,却还有那么多人要往高山爬,这是凡夫的迷执;本地的风光不会欣赏,总是喜欢追求世间外在物质的境界,这就是人生的颠倒、迷执。
佛陀教育我们二十难中的第八是“被辱不瞋难”,也就是被人瞧不起时,能够不发脾气,这是很困难的事。而且大多数的人,多少会有种心态——觉得别人高高在上,因此自己也不甘卑微,所以佛陀又说“有势不临难。”人总是要往高处爬,要追求显赫的地位;但是有了显赫的地位,而能够不骄傲不炫耀的人,实在不多;或者是有很好的地位等着你,而你却一点都不想去争取,这在凡夫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事,这就是“有势不临难”。
快乐绝非名利中求
看看现在的社会,每天报纸所报导的哪一件不是为权势、为名利而争的事情?执政者和民意代表的会议, 哪一天是和乐圆满的呢?每天看到的尽是拉拉扯扯的镜头,互相谩骂,甚至于掀桌捣椅,跳到最神圣的发言台去拳打脚踢,这为的是什么?就是争个“势”啊!地位愈高,权势就愈大,所以权势地位若摆在眼前,而要人们不去争取,那实在是很难啊!人人都是凡夫,除非你懂得超越凡夫之地,追求贤与圣的境界,才可能自然地看淡名利而不争。
释迦牟尼佛,本来是继承王位的太子,但他却放弃了一个国王的权势、名位与富贵,而去追求人生的真理。人世间的富贵势力,对一个具有超越智慧的人而言,就像是一只破草鞋一样,根本不值得去追求;要丢弃它就好像丢弃破草鞋般的容易,不过平常人却不这样认为,所以苦患无穷。
佛陀有超越的智慧,视“富贵如浮云”、“势力如敝屣”,是不是只有佛陀才能做到这样呢?也不尽然,在社会上也有很多人能做到啊!即使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如果看得开也一样可以做到。

平凡中的伟大
比如我有一回上台北,就有一对很让人感动的年轻夫妇来找我。那位太太身材瘦小,看她的穿着非常朴素,在那么冷的天气里却穿得非常的单薄,她那条牛仔裤也不知已经洗过多少次,看来是件穿过多年的旧长裤。她的手非常粗糙,看得出是双做粗工的手。这双粗糙的手拿着一个汽水罐子,她用双手捧高高地呈献给我,我没有心理准备就去接,结果差点让它掉下去,好重啊!这么小的罐子,为什么这么重,里面是什么东西呢?
她口中一直说∶“师父,我请求您收下;师父,我请求您一定要收下好吗?”听她说话时,我一边用手把罐子打开,看到里面有个塑胶袋,里头原来用纸包裹着九条金条和一些金币、链子,加起来约有十条金条的重量,每条金条五两重,十条就有五十两的重量。那天很冷而她却穿得很单薄,衣服的质料也很普通,她虔诚的跪在地上,一直要求说∶“师父,请您收下好吗?”我心里除了感激之外,也感到怀疑——这位年轻的女子为何有这么多金条?又为什么全都要捐给我呢?我问她说∶“你为什么要捐这么多金子,又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呢?”她说∶“这是我的父亲给我的,另外一些是去年才买的。”我又问她∶“你目前做什么工作?”她说∶“在成衣加工厂做车布边的工作。”她先生也在同一个工厂做工,而他们夫妻俩有一个共同的心念,就是要为慈济医院尽一分心力。只要身体健康,做工维生,日子仍然过得去,他们觉得师父盖医院,是一项千秋百世的志业;他们认为把这些东西捐给师父,可以发挥更大的功能。她说∶那些东西放在她身边不去用,有与没有差不多。
这是一对很平凡的夫妻,却有不平凡的共同心愿——把积蓄完全捐献以为建院救人之用。看得出来他们的生活只是小康,是劳工家庭;然而一双粗糙的手,竟然捧着这么多贵重的金条,这贵重的物品,无法比美她心灵的美善,这份诚挚的心实在是非常的感人。
若说“有势不临难”,像这对夫妻有这些东西,原本可以拿去变卖。用它来做生活的开销,穿得漂亮点、暖和些,但是她连穿得暖一点的欲望都没有,更何况是“依势追求”呢?因此,如有超凡的心,“有势不临”并不难啊!
社会上,像这样平凡的人很多,但就是欠缺了她那分超凡的心态,所以佛陀跟我们说“有势不临难”,又说“一切唯心造”,只要你有心,就能超越财势、功名的诱引。学佛的人,我们要多用心,多向他们学习,若有争权、夺势的情形,就要更加警惕自己了。

★触事无心难
我刚从室内走出来,看到天边透着一片微微曙光。开门进入大殿时。电灯是关着的,里面很暗,倍增了寂静的气氛。我礼佛之后,坐下来把姿势摆正,大众开始念佛,然后是静坐。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发现天空浮现一条白白的银带,直觉地可以感受到天色即将黎明,于是闭上眼睛——心静,境亦静。等到引磬声响的时候,我张开眼睛,外面已是一片光明。时间亦在不知不觉中,分分秒秒如流水般的消逝。在天明与日落之间,我们忙忙碌碌地过,虽然身体没有离开外在的境界,但是我们的心却很少去注意外面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并不曾去用心,只是让它轻易地流逝。
珍惜单纯的生活
佛陀告诉我们——“触事无心难”,但是今早我却感受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时都是在无心的状况下度过。那么,佛陀为何告诉我们“触事无心难”呢?佛陀是要启示我们,人生本来是可以在很单纯,很逍遥自在的情况下生活,可是,凡夫无明一起,就会把最简单、轻安、逍遥的生活复杂化,因之产生烦恼和痛苦。“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话人人都会说,但是偏偏在生活中,尽和一些人与事过不去。时间分秒不停地流逝,而我们的心却常记挂着以往的人我是非,直在那儿不停地打转,这就是烦恼的凡夫心,所以佛陀在人生二十难中说“触事无心难”。
许多人总是在烦恼中度日,为什么?因为以曲折之心去比较,对人事起了分别心,比如工作上计较自己做得多,别人做得少,这是“骄慢心”;或者认为别人做得多,没什么了不起,自己做得少,也不觉得惭愧,这是“卑劣慢”,不管是骄慢或是卑劣慢的心,这些都是烦恼。
人生应该要“随分随力”,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能够如此,才不会在人我是非中触事而生烦恼啊!
无比较心即得安乐
在“庄子”这本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北海有一条身长好几里的大鱼,活了几千年,有一天忽然刮了一阵大旋风,这条大鱼顺着旋风竟变成一只大鹏鸟。大鹏鸟身长也有几里长,它乘风振翅一冲,便能飞腾到九千里的高空。它要从北海飞到南海,需要花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的时间当中,它不停地飞呀飞,从高空往下一望,则看到白云朵朵,如万马行空一样;抬头看,则是一片无边无际灰茫茫的天空,除此之外一无他物,经过六个月的飞行,它终于到达了南海。
那时,地面上有只小麻雀,看到了大鹏鸟,它心想∶飞得那么高,何必呢?有那么大的身体,要到达南海还不是得不断地辛苦飞行?像我身体小巧玲珑,飞行的时候可以轻轻松松地,只要一枝小小的枝丫,就可以做为栖身之地;累了还可以到地面走走;如果想飞高一点,又飞不上去时。我干脆就降落到草地上,像这样也很逍遥啊!大鹏鸟也没什么了不起呀!
这是一则故事,至于是不是真的有这只大鹏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麻雀和大鹏鸟在比较的心;是否它真的比较逍遥自由呢?其实这只小麻雀是因为自己的体型、力量太小,无法像大鹏鸟一飞冲天,就自我安慰地说,自己能够在树梢上飞行,比较逍遥;又批评大鹏鸟,何必多此一举飞得那么高?这也正是酸葡萄——卑劣慢的心理在作祟呀!
事实上,大鹏鸟的身体大,两翅张开便有几里长,它若不冲向高空。如何飞行?如何生活?而且有那么大的身体,便有极大的力气,自然能飞得高,并不是刻意的卖弄才华。然而小麻雀虽然小巧,但小巧有小巧的好处,因此小麻雀无须和庞大的大鹏鸟比较,大鹏鸟也没有必要羡慕小麻雀的逍遥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量力而为,若事过境迁就让它过去,不要老是记挂着那些烦恼的往事。
我常常提醒周遭的人,杂念要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去,过去的事再去想它,便是杂乱心,就是烦恼;忽略现在而寄望未来,这则是妄想心,何不好好把握当下的这秒钟,在当下把一句话讲好,把一件事情做好!
我们走路虽然脚是踏在大地而行,但是,我们的脚底永远不会黏在大地上,而是踏落前脚,抬起后脚,这样才能向前迈进。原本单纯的生活何必一定要“触事生心”把它复杂化了呢?
佛陀说∶“触事无心难”,只要我们能回归自己的本性,是难亦不难了。不要把单纯的事复杂化,若能把复杂单纯化,生活自然轻安快乐,在宇宙天地间,我们不是常常都“无心”地过吗?像刚才我进来大殿时,大家看不清楚彼此的脸,因为光线还很暗,而现在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彼此的脸。这前后也才不过半个小时,有谁会记得自己是在哪一秒钟,开始看清了对方的脸?是不是大家都“无心”地过?能触事无心,才能逍遥自在啊!

★广学博究难
一个学道者,要能够专心地学习是很困难,能够专心,又能真正用心去深入研究就更难了,所以说“广学博究难”。
平常人只讲究“广学”;想学的事物很多,但都不能持久、不能深入,刚学会了一点皮毛,就又想换别的。一天到晚心不能精,行不能专,整天都在玩花样,可是却没有一项真正做得像样,所以有句俗话说“十学九不成”,虽然学得多是“广学”,而缺点就是少了“博究”。
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专心!果真有耐心,即使是一件很艰苦的事。也能够一路到底的学下去,能专心研究便能“一理通,万理彻”,一种道理精通了,其他的道理也都触类旁通;处理事情也就更能得心应手了。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无法专心,所以无法对道理了解得很透彻。
以管窥天徒自扰
战国时代,有一位自认为“通今博古”的人,他常说过去的书籍、人物、历史他都懂,可以出口成章;甚至对于当前社会的种种,他也自以为完全了解。有一天,他心想,社会上的人都很称赞庄子,却没有人知道有个才华过人的他,因此,他想去和庄子辩论一番。他抬头挺胸,非常贡高我慢的,怀着自以为博学多闻的心态,到庄子的住处去。他一见到庄子,就把自己一切所学、所知道的滔滔不绝,如水一泻千里般地高谈阔论,而庄子只是微笑着,不发一言的听他讲,等到他把想说的话都讲完了,庄子便以很温和而郑重的态度回答他的问题,反驳他不周到的理论。这位自以为通古博今的人,听了之后非常吃惊;原来,他以为天下只有他最了不起,最了解一切事理,当下他才知道,原来自己所知道的只不过是浮面,浅显的道理,而真正有深度见解的是沉默稳重的庄子。听了庄子那精简而微细的分析后,他心中的高傲之气,完全被折服,也才知道普天之下,原来还有比他更了不起的人。
后来,他去找一位同修的学友,并告诉朋友这件事,又说∶“我错了,原本以为自己的学问很渊博,懂得很高深的道理,现在我才知道,庄子的学问才真的是‘学如深渊’啊!”他的朋友笑他说∶“你呀!竟敢以自己的学问、思想去和庄子辩论。”又说∶“庄子是一只脚踩在青天,一只脚踏在黄泉,通天文、彻地理的人;庄子学问的高深,实在难以测度,其实你所见识到的,就像是‘以管窥天’一样,还没有看到全貌哪!”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也来想想自己平日又学了多少呢?自以为通今博古的人,到底又“通”了多少?那位傲慢的人确实也学了不少,为什么不如庄子?只因为庄子是一个生活淡泊、精神快乐、逍遥自在的人,从庄子“逍遥游”里头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生活是那么的逍遥自在!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执着“闻学”与“闻学知行”不同。

“有心”还要“用心”
学佛也是一样,佛陀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原本人人都能过得逍遥自在、人我无碍。曾经有两位记者听我说了“触事无心”之后,提出一个问题,说∶“师父教人要‘无心’,可是后面又叮咛一句说‘请大家多用心’,这两句话,是否互相矛盾啊?”我向他们解释道∶“真正用心到最透彻的时候,就是无心。”我问他们∶“刚才你们跟着我到慈济医院二期工程的工地,又跟我到三楼去参观,也到纪念堂及地下室去,在上上下下之际,你们可曾用过心在你们的脚步上?”他们说∶“没有!”我说∶“你们到复健科去看看那些正在做复健的人,他们很用心的想要站起来,可是多难啊!有的想要把手举起来,可是用尽了心力才能勉强而困难的把手举高。我们平时走起路来,一点都不必费心,就能走得很轻巧自然;事实上,我们平日一切的举动都是小时候曾经用过心,现在才能很自然自在的运用于生活中,这便是“用心的极至,就是无心”的说明。健康人步履自在可以不用心,而有病必须复健的人,却需时时用心啊!”
我们的日常生活,应该可以很逍遥而无烦恼,可是为什么人人都有层层叠叠的烦恼呢?因为,看人家的脸色也起烦恼,听人家的口气也起烦恼;其实人家根本无意让你烦恼,而你却偏偏要把它记挂于心,产生种种烦恼;如果常常牵挂外境,遇到这件事,认为他是冲着我而来;碰到另一件事,也认为那是他故意要为难我,那么这个“我”的生活就太痛苦了!
“学”就是要学得化烦恼为智慧,化有心为用心。想到要多学只是“有心”而已,并非真正用心。庄子时时刻刻都在用心,所以他学得很透彻,把所学的化为他的生活、思想、文化,而“学”的深度,便在这里。日常生活中,每一样都是我们该学习的目标,而且要学得很自在,也用得很恰当自然,这就是深度。
那位称赞庄子的学者,评论他那位骄傲的朋友是“以管窥天”,说他的朋友看庄子,就像是拿着竹管子看天一样。他称许庄子是一脚踩在青天,一脚踩在黄泉,不只是天下宇宙的道理他能了解,即使连生死的难关,他也都知道得很透彻。庄子是如此,何况我们是学佛的人,是佛的弟子。更应该要以超越透彻的态度去学习,不只要“广学”,还要用心去“博究”。学佛的路上有很多难关,必须要能通过考验,才会有所成就。
“广学博究难”;我们要以虔诚宽广的心去学习。人生本就森罗万象,要集很多常识才能适应生存于人间;若所知粗浅,绝对无法和大家和谐相处。因此,人必须学习很多事情,何况是学佛,想超越人生更上一层楼的人更要广学博究。
博究勿忘广学
“博究”的确是困难;不过以现在的社会情况来说,却刚好相反;因为现代人,有很多是“博究”但不“广学”。现代的科学、知识很深奥,大家在求学时,要选定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而且要专心攻读这个科目。譬如说“学医”,单是“医学”这一科系,就有许多细目要分。例如选了外科,就得专心研究,时常做解剖的工作,然后才能运用于人体,有了丰富的经验,才能真正走入临床的工作。而外科又细分很多科,如一般外科、胸腔外科,还有整形外科、脑神经外科……,单是外科就分成这么多种。一般外科门诊,若来了一位头部受伤的人,医师可能不敢接诊,因为头部受伤是属于脑神经外科处理的范围;虽然他们研究得很专精,但却不广泛,所以和“广学”正好相反。
过去的人是什么都要学,但是每一样都学得不彻底;而医生所学的知识,则必定要一门专精。人生就是这么难于完美,普通的人,每一样都想学,却没有一样能彻底的学好;而对于专业的人,他所学的知识很专精。但是又隔行如隔山,这实在也是一种缺憾。
至于信仰这方面,有些人学佛,一开始就分宗别派,有人说∶“我要学的是净土宗。”有的说∶“我选择禅宗或者我选择密宗。”念佛修净土法门的人,有些只把一句佛号念到底,而不愿意再去研究法义,因为他认为文字是多余的,并且认为只要一心念佛就行了,何必打坐。而禅宗的学人,有些则认为学禅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打坐就可以脱胎换骨,以为打坐入定的境界就能超凡入圣。甚至诵持、礼拜,也都各有偏执。大家都学得专,但是却没有更进一步去体会全盘的真谛。

信仰虽异爱心皆同
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一起时,难免有彼此知见的差异。佛教徒会排斥佛教以外的宗教信仰者;认为佛陀的圣教超越一切,佛陀的智慧是涵盖宇宙大地的大智慧。而其他的宗教也会排斥佛教,以及其他与自己信仰不同的宗教。像天主教、基督教,他们认为信仰上帝的人一定会得救,不信的人会堕地狱,所以因知见的差异,常会引起纷争。
常常有人问我∶“法师,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什么不一样吗?”我都这么回答∶“只要是正确的宗教,其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爱’;天主、耶稣,都以博爱的精神来爱世人;佛教讲慈悲,所谓蠢动含灵都是佛陀所爱的对象。所以,只是名称不同,研究的经典依据不同,至于最终的目标应该是一样,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宗教应该像大海,所有的小溪、河流都能归流于大海,宗教的精神应该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广学。若只知自己的宗教,又强调偏执,那就不是好的宗教家。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不喜欢谈怪异、凭势仗力的事,也不谈扰乱人心的话。世间的圣人都已如此,何况是要超越世间的宗教,学佛者应该要“广学”,而且也希望能“博究”,才能知己知彼——就像知道自己的脾气,也要知道别人的脾气,不能说:“我的脾气本来就这样嘛!”要人家都来顺着你,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先去了解别人的性情;“当他生气的时候,我就少说两句,等他气消了,我再和他评理。”若是这样,那什么事都会很圆满,也才是“广学博究”的心态啊!
希望人人学习时,要打开心门,了解自己,也了解别人!

★除灭我慢难
佛陀告诉我们,人要有深度及包容的心非常难,而学佛就是要学这分“深广心”。深广的心,要从何练起?在精舍听着从远处传来的佛号声,可以想像出朝山者三步一拜的身心形态;这分虔诚的信念,像一股清流,可以洗涤、渗透我们极为烦杂、浮动的心,使它安定下来。修行就是为了调心,使浮动的心变为澄清、稳重的心,要拥有这分深广心,就必须先去除“我慢”。
前面已说到,一个学者要做到“广学博究”的确非常难,这表示我们的心不够开阔;况且即使心量宽阔,也很难做到广学博究,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浮动的心念,要很专心的做好一件事,实在是不容易。
佛陀又说∶“除灭我慢难”,人们的心态通常都是贡高我慢,很少有愿意低声下气的人。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以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个人,就能时时轻柔温和,如此,这个社会及每一个家庭,必然变得祥和而美满。
心净则国土净
看看最近的社会,总让人有股动荡不安的感觉,为什么会动荡不安呢?因为心思无法安定下来,人家喊的时候,就盲目的跟着喊;于是我们所目睹的形势是一个比一个要强硬,喊口号的声音,也是一个比一个大声。所以,看起来让人觉得非常复杂和不安定,教人对这个社会有惶惶不安之感。
但回过头来,听听外面朝山者的念佛声,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听在我们的耳根,让人觉得非常轻柔,像是一股清流,可以洗涤人们心灵的热恼;再看他们朝山的动作,是那么的整齐划一,同样是人群,但是和电视上所看到的混乱画面,差别多大啊!在慈济周围所见的形态和外面的一比,好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同样的社会,为什么生活态度会差别这么大呢?因为那群叫喊、争斗的人,抱的是瞋嫉我慢的心态;而在这里朝山礼拜,走入慈济世界的人,所抱持的是慈爱、宽大、深广的心态。
慈济人都在为代代的子孙,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至少也为自己的精神、思想而努力地自我净化,将自己心灵的天地照顾得完美净明,所以让人家看起来,是这么宁静安祥,是真、是善、是美的呈现。他们虔诚念佛、礼拜的心灵境界,就是最美的“即心是净土”。
骄慢是必除的杂草
昨天,有一群作家来访,他们说∶“现在的社会中,要找甘于平凡、平常的人,已经很难了,因为现代人一个比一个能干(刁蛮),所以现在的社会因功利竞争而变得愈来愈紊乱。”有一位作家说∶“某一天,一位朋友来找我,聊天时,朋友告诉我说∶‘希望我的女儿,将来找个身体健康,心理也健康的结婚对象,那我就很满意了。我不希望她去找个很能干,很伟大的对象。’”我说∶“身体健康就是福,心理健康、思想平和就能安稳,能够过着健康、安稳的生活,便是最幸福的人生。”
但是凡夫偏偏都有贡高我慢心,所以,佛陀在人生二十难中,第十二难便说∶“除灭我慢难”,而要能广学博究又无骄慢心,那就更难了,这两者都能做到,才是真正超越人生境界的贤人;若是有贡高心,即使再能干,也是凡夫而已。
就像一块稻田,纵然土质肥沃,可是地面若长满杂草,那就无法让秧苗生长得好。种田的人,在施肥之前,必定要先除草,杂草去除,稻穗才会结得饱满,要不然光施肥而不除草,有一天秧苗会被杂草所掩盖。一个人不管多能干、学问知识再渊博,如果有了贡高我慢心,再好的学识,也会被这种坏习气所毁掉。
我们学佛要好好的去除贡高我慢心,必须像外面的朝山者“心口合一”,让心灵流过一股清泉。正如寺院里每天清晨上早课,每一个人的心境都非常的清净,将我慢、杂念心去除,以全部心力追求佛法。如果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常抱持这种心念,只要我们立志改过,培养宽爱宏慈心量,我想佛陀虽然说“除灭我慢难”,其实是难亦非难啊!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自我警惕,反省自己是否有瞋、嫉、贡高、我慢的行为?讲话是否太大声?是否自以为高人一等?如果有这些心态、行为,则要赶紧把它降伏下来,能够如此,就会像那一畦已经除过草,施过肥的田地一样,必能收获丰硕的稻穗。

★不轻未学难
人通常都自命不凡,也因为自以为是不平凡,所以常会轻视他人,佛陀说∶“能够不轻视未学的人很难”,因为凡俗之人稍有名气,则或多或少都有贡高骄傲的心。
自命不凡造成社会不安
看看现在的社会情势,使人多么不安!因为社会有太多自认不凡的人,他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因而引起一些同样不肯屈服认输的反对者出来抗争,所以叫喊示威的声音就越叫越大了,结果让人觉得社会充斥一股暴戾之气,人心也跟着烦躁不安。接着而来的就是拳打脚踢,如电视画面上看到的议场暴力。这种情形,难怪很多人对台湾产生担忧之心!
社会不安定的原因就是——自以为不凡的心态在作祟,大家充满了自大我慢之念。其实,现在的社会倒是很需要平凡的人,大家若自认平凡,自然声色就会柔和,会互相谦虚礼让,彼此敬重,如此社会不就平和安祥了吗?对!社会就是需要人人抱持平常心;平凡,才能身心安稳;平凡,才会自在快乐;平凡,我们才会彼此互相敬重。如果我们能互相敬重,心态自能安定,生活的环境品质就能提高,人生所要追求的该是这种互敬礼让的生活,这才是美丽安和的人生!
但是,我慢心实在很难去除,每一个人要将几十年的习气去除,必定要下一番功夫。所以佛陀才说∶“除灭我慢难”,正因为难,所以要下一番苦功夫,若是不难,那就不需要费心了。佛陀非常慈悲,总是希望弟子把人生之难化为不难!
未学并不表示学不会
其次,佛陀谈到“不轻未学难”。很多人不只我慢,还时常会轻慢他人,自以为比别人能干,学问也比别人好,而主管却让他做那么卑微的小事,于是他的心常常不能平衡;而且此种习气还根深蒂固,若看到别人能力稍差,自然容易起轻慢之心;自以为博学多闻的人,要他不轻视未学之人,确实很难。其实世间没有天生就是博学者,博学也需要靠时间的累积及环境的培养;未学的人,并不表示他永远都学不会,只是还未开始学习罢了,因此,我们要常常抱着敬重他人的心,不可轻视未学的人。
佛陀说世间有四项不可轻视的事∶
第一∶火苗虽小,不能轻视。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第二∶王子虽小,不能轻视。过去是君主世袭的社会,王子虽小,将来长大也会继承王位,统领天下臣民,所以不能轻视。
第三∶龙子虽小,不可轻视。过去的人,都认为四季能够风调雨顺,都是靠海龙王的恩赐,下雨或是晴天,都执掌在龙王之手,这是前人的思想观念。人,生活于天地间,须靠五谷滋养生命,若风雨不调,五谷便欠收,人民就要挨饿,所以,以前的人对海龙王总是怀有极为敬畏的心态。而龙子虽小,总有一天也会呼风唤雨啊!
第四∶沙门虽小,不可轻视。从小就出家的人,虽然现在还年少,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他渐渐用心去体会佛法,日渐增长佛法的智识,将来也能于大众中说法度生,是未来的天人师,所以出家人虽然年幼,但也不可以轻视。
由此可见,佛陀的教育,是要我们时时存有一份尊重他人的心。世间有很多微细的人事物,我们都不能有所轻视。
黄帝也不敢轻视牧童
古时候,黄帝有一次到具茨山去见大隗。他带了六位同伴向目的地去,可是在半途中迷路了。正当不知何去何从之际,巧遇一位放牛的牧童。黄帝赶紧趋前问道∶“具茨山要往哪个方向走,你知道吗?”牧童说∶“知道呀!”于是就指点他们路途方向,黄帝又问∶“你知道大隗住哪里吗?”他说∶“知道啊!”黄帝吃了一惊,便又随口问他说∶“看你年纪这么小,但是好像什么事你都知道得不少啊?”接着又问道∶“你知道如何治国平天下吗?”他说∶“知道,就像我放牧的方法一样。只要把牛的野性去除了,那一切就平定了呀!治天下不也是一样吗?”黄帝听了非常的佩服,真是后生可畏,这小孩真是不可轻视呀!原以为他年幼可能什么都不懂,没想到这小孩从日常生活学来的道理,就能理解平天下,统治人群的方法,所以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都不可轻视。
佛陀说∶“不轻未学难”。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都有轻视他人的心态,所以,能够完全做到不轻视他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我们既然学佛,不但不能以此为难,还要好好尊重别人、好好地调服自己,见到人就要有尊重之心,不只对老人要敬重,就是年幼的孩子也不能轻视,因为他们将来会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若能时时刻刻存着这分敬重之心,则“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心行平等难
前面谈过“不轻未学难”。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你不用看不起我,我也不必看得起你”,这是“卑劣慢”,同样也是不对。
聪明不等于有智慧
学佛者要学会时时尊重别人,纵然自己才高八斗,也不可以轻视无学识的人。俗话说“行行出状元”,不一定是懂得很多理论的人,才能发挥良好的人生功能。若懂理论却不懂事相,那也是无济于事呀!有些人不识字;什么长篇大论的道理他不懂,但是他知道要如何做人,如何努力做事;知道如何做人,他就是好人,懂得如何做事,那就是好事。没有做错事也没有做坏人,这样的人生就是美好——没有错误的人生。
现在的社会有很多智慧型的犯罪者,他们懂得很多理论,很会钻法律的漏洞,因此,他们犯的都是伤天害理、惊天动地的错误。所以,我们不要自以为很聪明而去轻视别人愚钝。聪明的人往往会漠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在世间不光是要“不轻未学”,而且千万不要有“慢心”──能干者切忌自我贡高,而能力差者也不可有卑劣慢,因两者都容易漠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学佛先要学觉有情,觉悟世间的事、理,而且必须事理圆融,这叫做觉悟。若能事理圆融,就能广结善缘。若是只懂得教理,而不能和别人和睦相处,不得“人和”,这就不是真正的觉悟。真有智慧的人会扩大心胸,容纳一切人与事物。所以说,能够器量宽宏,就是福慧双具。
“器量宽宏”就是度量宽大可以容纳很多人,好的会欣赏,坏的也能容忍;人人在我的心目中,都被包容无遗。就像天覆盖万物,地承载万物一样,要有天地般宽阔的心胸,才不会有贡高、或卑劣慢的心态,这就是出于内心的福德。
亲疏平等对待难
另外,还应努力的是“心行平等”,佛陀说:“心行平等难”,凡夫的心行若要保持平等确实不易。佛陀说:是凡夫,心就难于平等。但是我们甘于做凡夫吗?人人都希望超凡入圣,要不然我们学佛所为何来?学佛就是要学得心如天地,任何微细的物品,都不会被排斥;再大的物品,大地还是稳稳重重地承载者。我们的心地要像天地乾坤一样,不可排斥任何微细之物,也不可拒载重物。总之,心量要宽大,不管是富有、智慧或者贫困、愚钝的人,我们都以平等心对待他们,尊重爱护他们,这就是“心行平等”。
但是,佛陀说“心行平等难”,可见凡夫的习气很重。现在很多人提倡爱心,可是要人不起烦恼,使人的心行完全平等,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人都有自己特别喜爱的人,关心自己所关爱的人,在社会上这种情形是很常见的。孔夫子也有自己特别偏爱的弟子,他最偏爱的人是颜渊。孔子是位圣人,为什么他也有“最爱”呢?因为颜回听孔子的教诲可以闻一知十,子贡曾说:“我是闻一知一,但是颜回却是闻一知十。”所以,孔子对于他的弟子也有高低之分,分别的标准是依照他们能接受多少教诲而定,这就是“分别”呀!
为无缘、有怨者祝福
佛陀告诉我们,人要做到完全平等待人的程度,实在是很难;连孔夫子都难以做到了,更何况是凡夫的我们。甚至,佛陀对他的弟子也有亲疏之感,如对阿难就觉得很亲近,因为佛陀的生活起居都是由阿难来服侍,所以,他对阿难倍觉亲切。而对提婆达多,他也会有无可奈何之感。阿难非常体贴佛陀,佛陀的举止行动,对阿难而言都是最重要的引导指标,而提婆达多则是处处想要陷害佛陀。然而佛陀对提婆达多的迫害毫无怨嫌,并加以包容,我们读“法华经提婆达多授记品”可知,提婆达多将来成佛的时间比其他的弟子还长,尽管佛陀能以平等心,以德报怨,但是,在生活当中,他也经常觉得无可奈何。看看佛陀,他也有这种难题,更何况我们现代的凡夫呢!
不过,我们要学习佛陀的包容,以德报怨,即使很恶劣的弟子,佛也帮他授记祝福!对于无缘、有怨的人,我们要默默地为他祝福,祝福他将来得大福德,若能如此则叫做“心行平等”。因为世间本来就无法很平整,看看大地,若是万事万物都平平整整,那就不是人间了。有高山深海、物质有大也有小,外面的建筑物高低不齐,连庭院青翠的草木也是高矮不一呀!这和人心一样,人的心地也有高低、软硬,不过,既然要学佛,就要尽量自我警惕,把自己的心念调整好,对人只有关爱而没有怨恨之念。虽然对某些人觉得无可奈何,但是,也要本着宽宏雅量以对,不可有怨憎之心,不要说∶“我怨恨你。”这样的话。我们对一个人抱着“无可奈何”的心态,是还有教导对方的心量,若是恨他、怨他,就会结下更深的不善缘,今生、来世、无数生的恶因,就会连连绵绵地结下去。
培养无分别心
春天的气候多变化,昨天是风和日丽的天气,而今天却是风雨绵绵,前后不过二十四小时,但天气的转变竟然这么大,这是自然界的变化,人心也是如此。对于人的心,佛陀常常这样告诫我们——要心静如水,但是水面也难免会起波浪!
佛陀说∶“心行平等难”。要每个人看到外面的境界时,心念都完全平等,这确实是很困难。譬如昨天的天气与今天的天气,明明是不一样,若硬要说一样,的确很难。外面明明是有鸡啼鸟鸣的声音,若要说成寂静无声,这也是难呀!其实,外面的境界在变动时,我们的心自然的就会随境而转动,这是很正常的。冷、热、风、雨,随着外境的转变,我们的身心也都会起分别作用;但是佛陀说,要没有“分别心”。
如何才叫做无分别心?近来有很多人热衷于修行,有人喜欢跑道场。他们认为修禅念佛,才能达到修行的超越境界,甚至认为自己修行的法门才是真正最究竟的,才是佛的教法真传。而慈济的委员都很认真地做慈善的工作,不畏辛苦、尽分尽力地去劝募、救济,有人便会批评道∶“你们懂多少佛法?你们只是修福而没有修慧!像这样就是起了分别心。假使我们的委员也和他们唇舌相争,说∶“我们做的救贫是修福,教富就是修慧啊!像你们只顾自了,那是有慧无福,有什么用呢?”若是如此的针锋相对,也是叫做分别心。
我们要知道,佛的教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这是为了普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修行人是要顺应环境而不随它转。我们有这个因缘生于人间,得闻佛法,又能造福人群,因此要懂得惜福惜缘。有这群发心的菩萨行者,我们尤其要好好珍惜,借重大家的因缘和力量,来成就菩萨的志业。大家和志同道合的人,要互相珍惜缘份,努力地造福人群。若没有这分因缘,也没有相同的志愿,就不要起分别而和他人争执或勉强他人,这便是无“分别心”。

[NextPage]
施受贫富皆平等
佛陀在世时,不断地鞭策弟子,比如说“行布施时,要以平等心去布施;受施舍,也应以平常心受施”。当时印度人的生活水准贫富差距极大,有的人非常贫困,有的却极为富有,现在的印度仍是如此。你们若去印度观光、朝圣,就会看到许多流浪街头、衣衫褴褛的人,像这样饥饿贫困的人,到目前仍是存在,而富有的人,却能用金银玉器来装饰他们的华厦,自古至今,印度人的生活还是没有改变。
当时,佛陀和僧众接受国王、大臣们所供养的佳肴美味时,是抱着平常心接受。只要肚子填饱,他就欢喜感恩地为他们说法,从不多求。那时也有极贫困的人,像贫婆,她身无一物,但是很想供养佛陀,看到大家以油灯庄严佛说法的道场,于是她剪掉自己的头发换来一盏油灯,佛陀对她也是无限的赞叹。因此,受供养的人,不管有钱人布施的物品有多好,没钱的人以何种心意供养,都应以同样的心──感激与感恩来回报,这是受施者应有的“心行平等”。
布施的人,像有钱人以金缕衣诚恳的供养佛陀,而贫婆从身上的旧衣撕下一块布,也是尽她所有,以最虔诚的心来供养佛陀。两位布施者都以虔诚的心,尽心尽力供养,这也是“心行平等”。
供佛与施贫功德平等
过去,弥勒菩萨供养难胜佛之后,又布施一位乞儿,然后把剩余的东西给狗吃。那时难胜佛看到了,就非常欢喜的赞叹弥勒菩萨说∶“供佛和布施乞儿与狗,功德平等。”因为他供佛时,是以恭敬心供养,布施乞儿是抱着怜悯心、爱心,而布施小狗时是以施舍、无所求的心来布施,所以,难胜佛说,布施狗的功德和供养佛的功德平等。但是一般人都说:“我们布施给修行得道的人,功德比较大!”其实,要看布施的人,是以何种心来布施,最殊胜的布施是不计代价的付出且不求回报!虽然供佛的功德很大,但是若有求功德的心态,就不是心行平等的供养。
记得很多年前,道源老法师仍然健在时,因有很多慈济委员很热心,于是就有人请教他一个问题,说∶“我听说做慈济的人只修福,没有修慧,您认为呢?”道源老和尚说∶“布施给贫困的人,和供养法师功德平等,甚至布施贫困的人,功德比供养法师还大,是福慧双具!”这是道源老法师回答信徒的话。
有的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布施给贫困的乞儿,比供养法师的功德还大?道源老法师说∶“因为你供养法师,是抱着有所求的心,而布施贫人乞者是无所求的,只因有这分诚恳的爱心,由慈悲而生智慧及无所求的平等心,所以功德很大。”由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知道什么是“心行平等”。人在多数时候都有分别心,若能尽力而无所求,不起分别,才是真正修行的正确心态,也才是佛陀教育我们的“心行平等”。

★不说是非难
清早的气氛让人觉得精神清爽,小鸟的叫声让人愈发感受到大地的静谧,但一阵火车经过的隆隆之声,却破坏了这宁静自然的气氛。“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然会接触的境界,如自然界的微风细雨、鸟叫虫鸣的声音,它是优美的;而人为的机械噪音,和人们开口动舌的杂音,则是人为的音响。
修养在言行举止间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二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和“色”,“声”是指言语声音,“色”是表现于外的举动形态。言行举止能让人起欢喜心,就表示这个人的修养好;相反的,若让人不高兴,则表示这个人的修养还不够好。
以谈话而言,我们要把音量控制得宜,以彼此的距离,来衡量音量的大小,通常以让对方正好听得清楚为最恰当,若声音太小,使听者无法听清楚,这是不尊重;如果彼此相距不远,可是你说话的声音太大,不只是无礼,也会吵到别人,这就是没有修养。想想,连讲话的音量控制,都有这么多学问,何况还有其他的动作习气要改呀!
人们习惯上常会随着自己的好恶之心待人,若对某人有好感便赞叹他,即使他有缺点也会帮着掩护,只说好的一面;若对某人没有好感,那么即使他有很好的才干,也会被埋没,若是他有一点点的缺失,就紧抓住这个机会来毁谤他。这就是我们的口业,随着欢喜或厌嫌所表现于外的言谈。口舌是传达人们思想心念的关卡,而一般人的开口动舌,都是在谈论是非,不可不慎!
真理非语言能说尽
释迦牟尼佛说“不说是非难”,凡夫不谈是便说非,要人们不说是非实在是很难!佛陀又说“大道无言说”——真正的道理也是无法用言语来诠释啊!就如我平时讲给大众听的道理,是不是最正确的呢?若想想这句话——“大道无言说”,那么我平时讲的也不是最究竟的呀!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有很多事情还是要用语言来表达,如果没有语言的沟通,如何传达彼此的感情呢?修行就是要修到言谈之间能使每个人“气能和”、“心能定”,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学道。
庄子有则小故事,他说,有一位名“泰清”的人,去访问“无穷”。无穷是位有道之士,泰清问无穷∶“听说您的道行高深,懂得天文,也懂得地理,我想请问您——天之大道,您晓得吗?”无穷回答说∶“我不知道”。
泰清不惜路途迢遥来访问,所得的回答却是“不知”,因此他很失望。后来又有人向他推介“无为”这个人,他也以同样的问题请问无为∶“天之大道,你是否了解?”无为很快的回答说∶“知道呀!可贵可贱,可大可小谓之道。”这几句话,他仍觉得不怎么满意。
于是,他又再去找一位叫“无始”的人,泰清告诉无始自己的访道过程,又问无始说∶“他们一个说‘不知’,一个说‘知’,到底哪一个对呢?”无始回答说∶“知与不知,知是浅显的道,不知才是深远的道。因为真正的道不是用言语所能宣说的,天地宇宙的真理,能说的只是其中的一点点范围而已,实在无法说尽天下的至理。”
由此可见,有道者对听和说并不刻意去表现,他无所求,因为并不是光靠音声言说就能道断(尽)一切。平时讲话若无法传达很透彻的道理,不如不讲的好。
公平待人不存偏见
人与人之间的言谈交流,必定要格外小心,注意自己对人是否有平等心。如果心有所偏,那么,好的将被说成坏的,坏的也会被说成好的,这种偏见之言,会导致别人对被批评的人产生误解。所以,我们对人的看法要很公平,不可随着自己的好恶来议论。
另外,如果是自己所不知的,却偏要说知道,那就是不量己智,这样不但会让人嘲笑,而且常会说错话。日常生活中,最好要多用心,不要以为开口动舌很简单,心想∶“我又没有骂人,随便说说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因为道在口中呀!
佛陀在“二十难”中说∶“不说是非难”,而我们要在此“难”中。把它转为“不难”,像刚才所说的,有时候要说也不对,不说也不对,那要如何呢?这就要多用心了!


★会善知识难
人生的是是非非,永远都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所以说∶“不说是非难。”
我们学佛若能拨开成见,则万事万物无不是佛法,古德云∶“大道无言说”,所谓“言语道断”,是说∶“道”绝对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但是只要我们用很单纯的心,很纯真的意去行动,则无一不是佛法。
佛陀曾说“会善知识”难,离是非恶友的确很难,然而要和善知识相会更加困难。什么叫“善知识”?就是能启发你的良知智慧的人。在你陷于烦恼之际,他可以开导你,解除你的心结,使你从凡夫黑暗的一面,转向圣人光明的境界。世间有多少善知识?能劝导化解、圆融人我是非,以降伏我们的烦恼,能把我们的成见分析清楚的善知识到底有多少呢?
成见不除则善言变恶意
向外寻求善知识确实非常困难,设若找到这么一位善知识,而自己的心无法断除成见,那么即使再好的人在面前,我们还是无法吸收他的知识与教化,所以说“成见若迷茫,则法界善知识难逢。”
人人若能将成见去除,则善知识所说的话,就能解除人我是非的烦恼。修行就是要保持天真的本性。如有“妄念”就是不真实、有迷情;有些人说话的用意很好,而听者若用妄见的是非心、烦恼心去承受,那么明明他是一片善心,以爱心给予教导,但是我们却扭曲了他的一片好意,以是为非。我们常常会如此,虽然别人说的是真话,但是听的人还是会起疑心,心想他对我有偏见。或者是看到他人在交谈时,就以为他们是在谈论我的是非,在毁谤我、中伤我。这就是自我产生的是非心,也就是妄见与痴迷情结,若不去除妄见,那么再好的佛法呈现在我们面前也都无法接受了。所以说,要以天真的本性来面对人间世事,若能如此,即使是鸟叫鸡啼……一切都是佛法,这些声音也都能启发人心于纯真无邪,因此也都是佛法呀!
在日本有则故事,是小学的教材,用来教育心灵单纯的小孩,故事如下——
有一位猎人拿着枪要打树上的小鸟,有一只蚂蚁,正好在此时咬了他一口,让猎人在拿枪瞄准时动了一下,因此小鸟得救了!为什么会如此呢?原来是那只小鸟曾看过一群蚂蚁,在水里拼命挣扎,正当无路可逃时,这只小鸟咬了一片叶子丢到水里,让水中的蚂蚁全都得救了,所以当猎人要打小鸟时,蚂蚁也赶来救它。他们以这种方式来教育幼小天真的孩子。让每个小孩子的内心都拥有“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的观念,这也是为了要保持人性的天真。
众生皆可为善知识
中国也有一则故事——
在晋朝时代,北方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孩叫毛宝,他家很贫困。中国大陆的北方,冬天会下雪,气温很低。有一天,毛宝到溪边去看人家捕鱼,鱼网收回来时,里头有一些鱼,以及非常可爱的一只小白龟,渔夫抓起小白龟惊喜地说∶“太好了!难得有白色的龟,瞧它白得发亮,一定很值钱!”
有人要买它煮来吃,也有人想买它去展览赚钱。于是小孩子对白龟生起了一分怜悯心,便请求渔夫把它放了。可是渔夫认为难得抓到这么珍贵的白龟,无论如何,就是不愿将它放生。小孩注视着白龟,而小白龟也抬头望着小孩,眼里充满求救的神情,小孩心里起了无限怜悯,于是就把身上的外衣脱下,双手捧着高举过头,并且两膝跪地,真诚流露的拜托渔夫放走小白龟,而他愿意以衣服来抵偿。渔夫看到小孩子这么有善心,非常感动。尤其在冰天雪地中,他竟把身上唯一比较厚的衣服脱下,这分赤诚的真情令渔夫佩服。但渔夫却不愿意有丝毫的损失,便把小孩的衣服拿走,才将白龟给小孩,说∶“这只白龟不只是这件衣服的价值,但是你的赤诚感动了我,所以只好跟你换了。”
小白龟得救了,毛宝很高兴的把它抱在怀里说∶“你得救了!虽然我受寒风透骨的苦,但幸运的换取了你的性命,这也是值得呀!”他们像是极为要好的朋友,小白龟似乎听懂小孩的话,感激得流泪了,并且向小孩点点头,于是小孩很小心的把它抱到江边放生。
二十年后,这位小孩已经出人头地,在朝廷官拜将军,经常在战场上得大功勋,有一次他和另一位将军一起带了万余兵马出征。但对方的兵力很强,把他们团团围住,在九死一生之际,他带着幸存的兵卒突破包围,逃到了扬子江,那时后有追兵,前面则是大江,所有的船,他都让士卒们先搭了,最后环顾四面,连艘小船也没有了,而后面的追兵已到,他在情急之下,纵身一跃,跳到江中。
他在湍急的波浪中挣扎,正当危急万分时,有个东西从水下把他托起来。他不支的昏倒了,等到他醒来的时候,看见身旁是白茫茫的雪而自己正躺在一只很大的白龟背上。他恍然大悟的认出了这只龟,就是二十年前他所救的那只小白龟。它如同二十年前一样,流着感恩、报恩的眼泪抬头看着他。这真是不可思议啊!
他上了岸之后,大白龟依依不舍地离开,往河里去了,它不断地向前游去,但是仍然一再地回头看他,向他点点头,似乎因回报了他的恩德而深感安慰。
被救的人非常感激,也深深觉得人与动物之间,感情竟能如此相契,为何同类的人与人之间,要彼此侵扰杀害呢?他万分地感叹,人和动物都可以有相亲相爱的感情,为什么人们不能彼此敬爱?他由此看开了人生,于是舍官隐居修行。
佛陀说∶“会善知识难”,为什么难?因为很多人喜欢谈是非,以是非之心待人,常常对人品头论足。有了妄念成见,就有分别心,因此喜欢这个人,却不喜欢那个人。喜欢这个人就想占有,若有人对自己喜欢的人友好,他就产生醋意瞋心,会产生这样的是非分别,即是来自妄情偏爱。
有些人自己心中充满是非,但却不知自我反省,若有人教导他,他却偏偏要说别人是在讽刺他。以是非之心来分别人事感情,如此在社会上怎能得遇善知识?
刚才那两则故事是以纯真的心来看一切事物,所以能和物类有融合的感情,而很多人却以妄念成见相待,因此和人相处时,也就免不了会彼此斗争伤害。
我们修行必定要回归纯真的本性,什么样的人都是好人,我们要以宽阔的心胸,来迎接所有的人,应缩小自己,去护佐他人,如能做到这样,那即使是小孩的一句善言,也能教育我们,就连一个精神恍惚的人,所表现的行为,也都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如此,世间的一切万物形态,一切声音哪一个不是我们的善知识呢?何者不能引导我们见道得法呢?只要我们大家用心、用纯真正直的心,来面对自然与人群的境界,就能有所领会。
孔子尚且不耻下问
常言道∶“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由这两句话,就可以知道,要得到一位益友或良师的确是很难。佛陀说∶“会善知识难”,意思就是说,若希望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善知识、好老师,这实在是很难的事。来到人间,每一个人所要学的实在很多,即使尽一生的时间也学习不完。
孔子虚怀若谷、谦逊好学,凡是对他有所启示的人,即使是小孩子,他也会甘拜为师;可见贤人、圣人也仍抱着不断学习的心态。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也是好学的精神。三人同行时,必定就有我的老师;好的人,是引导我人生的模范;坏的人则是我警惕反省的对象。所以坏人也是我的老师,因为他表现出不好的行为,来让我们明显地比较,知道这样做会惹人讨厌,这种脾气、行为,让人看了不会欢喜。这是活生生的现身说法,所以要感激他,但我们更需要自我警惕反省。
好的人我们应该要追随,他的人生所展现的是光明的一面,充满了希望,让人欢喜,受人群称赞,而我们所要学习的也是如此,所以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但是凡夫的心态都是自我封闭的,自以为能干;若是自己不好,也会想∶“不好是我自己的事,我不用看人家是好或是坏,也不必去学习”。这就是凡夫心。我们应该时时提起热诚的求知心,天天勤恳不断地学习。
彼此勉励即互为善知识
回想二十六年前,慈济才只有三十个委员,但这三十人有共同的观念,大家愿意节省日常生活费,来发挥这分“爱”的功能;由于这三十人共同一心,互相看齐、勉励和参与,才有慈济这个团体诞生。而这二十六年来,善知识不断地增加。什么叫做“善知识”,像慈济的委员便是,他们一个影响一个,不断地将影响力扩大;他们由于接触佛法、了解慈济后。先改变自己的人生观,然后接着影响周围的人,且以周围的人良好的回响,来证明自己人生的转变是正确的,也因此能感动家人和周遭亲友,这就是不断地互为善知识。慈济是个充满了彼此教育、互相鼓励的团体,到今天可以说是相识满天下。慈济的精神表徵——委员善知识,甚至已漂洋过海到国外去了!
有位委员告诉我说∶“有一位住在荷兰的华侨,几个月前回台湾,他因为做了一个梦而要回台湾了解慈济的精神。他曾跟着我到台中,也到过台北分会,他看了种种活动之后,真的被慈济人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他立了一个很恳切的宏愿——不但加入慈济,而且回到荷兰后,要立即展开慈济精神的宣扬工作。”我讲这件事的重点并不是说那里有多少人,重要的是慈济的善知识,已经漂洋过海到异邦,在那边发挥慈济的功能及发扬佛教的精神。
慈济人在西方国家,已开始把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及所信仰的宗教精神——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教精神弘扬于彼国。
“善知识”真的是难遇,但是在慈济世界中,善知识却是遍满于天下。比如昨天有一幕很感人的场面,从大马路一直到静思精舍,有一队很长的朝山行列;从精舍瞻望过去,蜿蜒极长的队伍人潮,人们虔诚地礼拜,这礼拜同时也感化了许多人,这都是善知识。外面下着蒙蒙的细雨,而大家却风雨无阻,无视地上的泥泞,仍以虔诚的心一路朝山礼拜,耳闻目睹这种场面,多么的动人,这就是慈济世界的美;大家都能互相鼓励鞭策,每一位都是我们的善知识。哪会有“善知识难遇”的问题,佛陀所说的“善知识难遇”,在慈济世界只要你有心就不难遇。
慈济世界有很多难能可贵的故事,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事,但慈济的有心人却做得到,这才是真正可贵的人生。慈济人走的是菩萨大道。我曾说过,佛心是大慈悲心,菩萨心是大喜舍心;我们每一位都是佛的弟子,要培养慈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佛心,菩萨是立志学佛者,故不能欠缺大慈悲心。
要达到佛的境界,必定要行菩萨道,而要行菩萨道,就要喜舍;不只财物的喜舍,还要身体力行,哪怕是要舍身命,也要为众生付出,这叫做“喜舍”;舍财、舍时间,舍去私爱,把小爱化为关怀普天下的大爱,这才是“喜舍”。社会上若人人有慈悲喜舍心,则天下人,哪一位不是我们的善知识?哪一位不是我们的老师、知音?
有人慨叹“相识满天下,知音无几人”,老实说,只要你讲的是慈济话,必定人人都会了解,而且大家都会喜欢听,那我们就不用慨叹知音无几了!普天之下人人都是你我的知音、善知识。时时刻刻抱着学习、追求善知识的心,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你我学习的好对象啊!

★见性学道难
佛陀常常教育我们——学道要以诚以实来学,但许多人却茫茫然,无法真正了解什么是道,所以佛陀说∶“见性学道难”。真正为了彻底明心见性而学道者,的确是很难得。
一般人刚开始发心修行时,总是很有自信,甚至追求道理也很热诚。但是人都有懈怠性和懵懂性。“懈怠”就是不勤精进,不能抱着“修行如初”的心,这就是懈怠心。如果能经常抱着当初决定要修行的那一念心——初发心、追求佛法和舍身入道的决心,则学佛就简单了,但对凡夫而言却是很难。所以佛陀说∶“见性学道难”。
另外一项是“懵懂性”。众生都有相同的本性——清净善良天真的本性;这是人人都具有的慧性,可是我们常会把它疏忽了,舍弃它而向外追求,因此迷失自我,浪费时日,这就是懵懵懂懂的人生。
佛性本具不假外求
春秋战国时代群雄并起,据地称王、封疆称国。当时有一位燕国的童子,听说赵国人走路的步法很好看,因为赵国有很多戏剧文化和学道者。那燕国的童子很希望学他们走路的样子。大家都知道戏剧艺人,在舞台上走路和平常人不同,戏子走路每一步都有戏剧的步调;而现代的舞台剧就比较不讲究步法,以往演戏的人,真的是每一步动作都有艺术的含意。于是这位年轻人就到赵国去学了几年的步法,结果非但学不好,甚至忘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方式,到后来只好用爬的,爬回燕国去。
这虽是一则很荒谬的故事,但是我们人人却都像那燕国童子一般,将本具的真如佛性迷失了。我们自然走路的步法,就像是本具的佛性;从初生下来,只要是健康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他就自然学会走路,边爬边学,从婴孩而至童年,走路是一件很自然的本能。但是那位燕国的童子却偏偏要舍弃自己原来的步调,去学戏子的步伐,结果学不成,反而连原本的功能也失去了。学佛者想求真如佛性,但是为何不懂得向原有的本性去探求呢?
有一次,慈济护专办恳亲园游会,学生和家属及懿德母姊们,大家集合在操场上,由学生发号施令,家长和懿德妈妈、爸爸们则听候号令,大家一起游戏,连校长夫妻也参加了。学生是那么的天真,当需要几条领带时,就不分是校长的或是家长的,统统拿来运用;也不分是否认识,大家都玩在一起。要几根头发,也是很高兴地把头伸出去,要长、要短,皆任君选择。还有拿鞋带、裤带当道具的,也一样不分认识与否,只要有就拿来,连校长的鞋子也被借走了。
“二人三脚”的游戏——不分身份高低,不论年龄老幼,大家玩在一起。奔跑时,若跌倒了则再爬起来,不计较输赢,一切都由学生判定,只要博取众人的笑声,玩得高兴就好,这也就达到游戏的目的。
人生与此相同,每一个人若能守住这份天真,人与人之间不要有任何计较;不管输赢,只要尽了自己的本份就好。在人生道上,千万不要迷失自己,不管老少本性都是相同的;我们学佛首先要反妄归真,了解自己的本性。
把握当下这一念
我们常常都会迷失了自己的心念,比如,说了一句慷慨话,也许等一下就要后悔;也许因昨天的行为或人事上的疏忽,今天就感到后悔。凡夫的人生,常会因往事而后悔,就是因为当下的那一念没有掌握好,没有彻底的了解自己。
我常谈起——“我们要常常守住当下现前的那一念”。有人问我∶“您这一生有什么计划?”
我都会说∶“我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不过却是时时把握住现前的每一秒”。因为现前的一念若能守住,就不会做错事、讲错话,也不会懈怠懵懂了。
人生要“认真”,掌握现前的心念,但是人们都常会迷失心念懵懂地度日。因疏于待人处事之道,而引来许多烦恼,过了之后,又开始后悔过去的事,当下的心念又在忧恼中空过了。
这些话如果用心听,则学道必能见性。
佛陀说∶“见性学道难”——因为人经常会迷失“现前”的这一念;总之,学道不难,只因无法守住当下的心念,才会变易为难。若能守住现前的一念心,彻底了解自己的本性,那就很容易了。
就像那燕国童子一样,本来会走路,却偏偏去学戏子的步伐而把自己原本走路的方法忘记了,人生常常都会如此,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守护在现前这一刻的心念。
学佛要体会佛心
大地众生都有其功能本性,一大清早,我们听听大地之音──有鸟叫、鸡啼、虫鸣……鸡有司晨的功能;鸟儿在芳香的草木之间飞跃轻啼,鸟语花香这都是众生的本能与本性。
其实人也是有原本的功能与本性。寺院的僧众们每天早上起得这么早,不论是虔诚的诵念经典也好,拜佛如仪也好,无非都有一个心念——学佛。为了学佛而缩短了睡眠的时间,清晨三、四点天未亮就起床,这就是精进追求真理的一念心所使然。
但是虽有这一念心,却不知是否能够彻底见性?我们平时念佛,不知是否已真正体会到佛的本性?暂且不谈体会到佛的本性,先说是否能反观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及说话的习气?对于这些原来的习气,我们又了解多少?去除了多少?多数人对自己都无法彻底了解,又如何能够了解佛的本性?
我们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说起来很流畅、很顺口。其实我们在这简单易懂的道理上,却无法完全体会其内涵,我们所知道的平等、天真、自由的本性,只是文字名相上的解说而已,而极少有人能了解到真我的心和佛心很接近,于是众生与佛就离得很远。因为很多人虽具有“人形”,却不能发挥人身的功能,只是空有人形而已,若有人能发挥其身体的良能,即与佛心相近,可是凡夫总是做不到,所以称之为“众生”,而众生与佛的距离就很遥远了!
鸡会啼、狗会叫,但它们却都无法体会真理的存在,因为畜生道的境界暗钝愚痴,虽然它们也有天真的本性,却没有被启发和接近真理的因缘,所以它们离佛的境界非常遥远。而人类领悟力较强,周围的环境无不是让我们体会、学习、和及时反省的因缘境界,所以这是人接近佛性的最佳机缘。
可惜很多人却让机会白白流失,放弃领悟本性的机缘,反而学习了无实虚幻的玄理。例如,偏向追求神通、追求感应……,这并非学佛的本意和目的。
此刻不后悔方才的心念
学佛,就是要把佛法活用,如甘露般的洗涤我们的身心,洗去无明和染污心,这就是学佛的本意。把我们平时疏忽的功能再修炼,进而发挥净爱的功能于日常生活中,这就是真正学佛的目的。如果只求神通,求感应,这都是错误的观念。
我们所要求的是现前此刻的心念不要散失,求——此时不后侮方才的那一念心。若能如此学习佛法,才能定心;如果我们常常后悔昨天的错误、或刚才讲错的话、做错的事,心老是停留在这前念后念中,那我们就无法专注于现前此时的人与事物了。现前的心已不能专,而想求他心通,即易入邪道,那就离佛道愈来愈远了!我们自己的心无法“通”如何能通他人的心呢?
正确的学佛,应是要面对现实——现前的人生。我们要常常反观自己有多少功能?是否已付出这份功能?
我曾讲过一个小故事——
某一间古寺之前有一个水池,水池里住了很多蟾蜍,这些蟾蜍忽而跳入水池,忽而跳上池塘边,而寺里常有修行人跑香念佛,拿着念珠踏着方步。蟾蜍群跳到池塘边,看到身穿海青的修行人,踏着庄严的脚步,嘴里念着响亮的佛号,它们心里很羡慕;其中有一只,当人家在大殿开始拜佛时,它就跳到大殿门外非常虔诚的祈祷,希望佛陀能赐给它两足站立的能力,像人类一样的双脚走路。
因为它很虔诚,所以感动了一位天神,于是就满了它的心愿。它觉得很欢喜,因为所有的蟾蜍都须四脚跳跃而行,只有它能两足站立而行,所以它觉得很高兴也很骄傲。
有一天,草地上忽然来了一条蛇,很多蟾蜍看到凶恶的大蛇,就赶紧跳到水池里躲起来,那只两足立行的蟾蜍心里也很慌张害怕,但是两足走路总比不上四足跳跃快,而现在它已经失去了四足跳跃的功能,最后被蛇追到了且一口咬住,当它痛苦地挣扎时,心里非常后悔,它想∶“我何苦放弃原本具有的功能?只为了追求两足立行,竟落得亡命于蛇口,后悔莫及!
这虽是个童话故事,但也可以做为我们最好的警惕。学佛就是要恢复原本的功能本性;若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却不择手段去追求,终究是会失败。有些人到寺院去说要学道,却迷于追求神通,因而常会走火入魔,不但乱了精神且断了慧命,像这样就太可惜了!
希望大家都能透彻了解我们的本性功能,若无法真正了悟,即使是学道也很难会得真理,所以佛陀说∶“见性学道难”。其实纯净的真如慧性和自己最近,然而人们却往往舍近求远。我们的眼睛能看清别人,却看不见自己的头脸,最近的反而看不到或被疏忽了。
同样的,学佛无非要我们从最近的地方做起,而最贴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发挥自己的功能;切莫舍近求远啊!

★随化度人难
精舍的远处传来了阵阵庄严肃穆的念佛声,刚才我在静中就如同身历其境,和他们一同起步朝山念佛一样。这样的气氛,真是令人感到轻安喜乐。
佛陀说人生二十难,其中的第十八难是“随化度人难”。“度”人,实在是很不简单,尤其是要对方一见到你就起欢喜心,由你的一切举动、语言、声音就能够让他改过,这就更难了——佛陀如是说。不过,现在大众于殿内打坐静思,而外面有朝山者的修持念佛声,我们的身心就好像被他们所融合,可见“诚”能感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记得几年前,在朝山的路旁有一排猪舍,里面养了很多很多的猪,猪舍的旁边还有很大的鱼池;饲养的人利用猪粪导入池内喂鱼。到了夏天南风一吹,我们的精舍周围就臭气冲天;可是土地是别人的,他们要养猪、喂鱼,我们也是无可奈何。
有一天,一群慈济人来朝山,那时的朝山者并没有像现在浩浩荡荡的这么多人;只有十几位吧!他们半夜从苏花公路朝山进来,三步一拜非常地虔诚。养猪的人看见了,觉得很奇怪,心想∶“这些人怎么这样呢!走路不好好走,一会儿就拜一次,走不到几步又拜下去?”当时朝山的人默念佛号而拜,所以,对一个没有信仰、又不曾见过朝山的人而言,他觉得非常好奇,也有满腹的狐疑……。不过他也一片好心地回家拿了手电筒,牵着脚踏车跟在朝山者的后面,为他们照明路况;因为他看到山上有些年轻人,骑着机车飞驰而过,而朝山者穿着黑色海青,天色又暗,万一出事可怎么办?因此他就牵着脚踏车,手里提着照明灯,让骑机车的年轻人,和开车往来的人有所警觉,注意到前面有人。总之,他就这样一路跟着朝山者念佛进入精舍。
他看到朝山的人,非常虔诚地回向预礼。这时天色也亮了,他原本想回家去,刚好那时我走到外面看见他,和他打了招呼,他说∶“师父,这些人好诚心哦!”我告诉他说∶“这叫做朝山!”。他说∶“我从来不曾见过,真使人感动哦!”。过了一会儿,他鼻子嗅了嗅说:“你们这里怎么有猪粪的味道?”我说:“这就是从你们的猪舍飘来的啊!”他说∶“我以为只有我们那里会臭,闻久了也不太觉得,没想到这里的味道比我们那边还浓!”我问他∶“像这种情形你认为好吗?”他说∶“不好,不好,这样好了,我把这一批猪养大了就结束经营吧!”他真的从此结束了养猪业。
这就是以诚来感动人,本来他们一养就是好几百只的猪,一大早拜佛时,常听见猪群嚎叫的声音。当猪要被送到屠宰场时,听它们哀喻的声音,真是令人心碎!幸好这群朝山者,以虔诚的举动,把猪舍的主人感化了!
修行的人有时因久处于良好的环境,也许不太察觉它的好,有句话说——“处于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正是如此。反之,“处于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在很臭秽的环境中住久了,也会不闻其臭。
天堂地狱唯心造
佛陀成道数年后,应父王之邀回国弘法。入城第二日中午,佛陀托钵经过皇宫楼阁,楼阁上有一对恩爱佳偶卿卿我我的,那男子是佛陀的同父异母弟弟,名孙陀罗难陀,往楼下一看,见佛庄严的身相非常感动。他赶快下楼,来到佛陀的面前,向佛问讯。他接过佛陀的钵,将其盛满饭菜,然后端出来要供养佛陀;但是佛陀一直往前走,他只好捧着钵,跟着佛陀一直走到精舍。到精舍时,佛陀告诉他∶世间的富贵如浮云,你若是贪恋美色,在滚滚红尘中打转,到头来一定还是在六道中轮回。孙陀罗难陀听了很感动,因此不顾美娇妻还在家里等他,就随佛出家了。
出家之后,他还是会想念他的妻子和家庭的生活。有一天,他一直想偷偷地跑回宫去。佛陀知道他的心思,就告诉他∶“我要带比丘们出去托钵,你则留守在精舍,但需扫扫地……”。他想这是回宫的好机会,即说∶“好,我留守精舍。”可是佛陀故意回头来问他∶“你想离开吗?在你要走之前,我带你去看看一些境界。看完了,你要走再走吧!”于是两人坐下来,佛陀入定后,把难陀带上天堂,在那里有一栋富丽堂皇的高楼。远远一看,孙陀罗难陀惊讶地问佛陀说∶“世间怎有这么庄严美丽的房子呢?”佛陀说∶“你过去问问这个房子的主人是谁?”他过去一看,看到里头还有很多美女,就问道∶“你们的主人是谁?”他们说∶“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孙陀罗难陀,将来他在人间舍报往生时,就会生在天堂,到那时这里的主人就是他了!”
孙陀罗难陀听了这些话好高兴,佛陀问他∶“如何?这里的女子漂亮吗?”难陀说∶“哦!太漂亮了!”。佛陀又问∶“跟你的太太比起来呢?”他说∶“跟她们一比,我太太就像猴子一样;她们实在太美丽了!”佛陀说∶“你如果好好修行,将来就是这里的主人。”他高兴极了。
佛陀又带着他到地狱去,孙陀罗难陀看到地狱中的狱卒,牛头、马面……各式各样均有,又看到罪人受刑的种种惨状。地狱中有一个很大的油锅,他很害怕说道∶“太可怕了,这个油锅还没开始用,将来受刑的人,不知是谁?”佛陀还是要他自己去问狱卒。狱卒道∶“这个油锅还在加热,等着佛陀的弟子孙陀罗难陀,他欲心未除,将来若犯戒,死后堕入地狱,就会掉到这里面,受烈焰热油煎炸之苦。”他吓得满身大汗地出定了,他告诉佛陀∶“我知道有天堂、地狱了,不管是天堂或地狱,都是由自己的心念所造成,我要好好地持守自己的心念,也要用心地学佛了!”
这都是心念的问题,有时身在其境,却制伏不了自己的习气,就像孙陀罗难陀一样,等到让他真正看到了境界时,他才知道“回头是岸”的道理,所以佛陀说“随化度人难”。就如佛的堂弟孙陀罗难陀跟在佛的身边,照样还是起心动念,经过这番过程,他才开始潜心向道,若不是让他看见这些境界,他怎么会死心呢?
学佛就是要把持自己的心,有时我们的心念精进,有时会生懈怠;精进则成就,懈怠则堕落。不过,只要我们有虔诚的心,不仅能自救,还能化度他人!因此,要时时抱着殷勤精进的诚意学佛。

[NextPage]
★睹境不动难
佛陀说“睹境不动难”,意思是∶处身在顺逆境界之中,而能不被它所动,确实不容易。
有一次慈济□□□□□,数□□□来自南北,但聚会的场所连医院的大厅都无法容纳了,所以换了新的场地——在纪念堂工地地下室;这是临时的场地,音效及通风设备非常差,当天气温又高,身处在那种环境真让人觉得不是很理想。为什么不理想?因为现代的人,日常生活都已习惯了享受,夏天家家都有冷气,连坐车也都有冷气设备。现在,忽然来到这个大空间、大环境,人多,天气又热,也无空调设备;尽管大家都很有心,为了想多了解慈济而来参加这个聚会,但是在这个大空间中,心却不免被外境——闷热……所动,像这样的境界,心就被转动了。所以若能彻底了解苦受乐受的真谛,则不会被境界所转。
不能为法忍苦所以难
现代人在“白纸黑字”上做文章,文句写得很美,却只是皮毛上的了解,懂得文字表面的意思而已!过去的人较易透悟真理,大家也听过“千里求师、万里求艺。”禅宗二祖慧可为求一法——“父母未生时本来面目”,甘心跪在雪地七日七夜、断臂求法,唯得一句开示∶“不思前,不思后,即是父母未生时本来真面目!”求法者当下体悟了个中真谛,即得不退转道心。为什么对现代的人,讲了千经万论也安不了他的心?
过去的人走了千里路,跪地七天,只得到简单一句话,他就能受用无穷,那是因为他能一心一志,雪地断臂都动不了他的心,再恶劣的环境他还是一心求道;现代的人之所以不能体解妙法,是因为无法舍弃享受欲乐,更不能为法忍苦,所以其心易随境界转动。
反观释迦牟尼佛未证道前,他在宫中,地位多么尊贵,享受的是父王为他建筑的“三时殿”,使他的生活永远是四季如春。父王的爱护、姨母的疼爱、又有全国人民的爱戴,但是他却没有让荣华富贵的生活缚住他的心,毅然修行去了。
他在五年的参访、六年的苦行期间,受了千辛万苦,忍人所不能忍的苦。冷的时候忍受人所不能受的寒冻,饿的时候,忍受人所难忍的饥饿。前后十一年,这种苦难的环境就这样坚毅地熬过了。直到在菩提树下,天魔来扰乱他,他都能一一降伏魔军,即使再美的魔女来引诱扰乱,他都不受色欲心念所动,心念益发坚固,睹境而不动心……终于成佛了;成佛之后,佛陀依照自己的愿力,在印度恒河两岸辛辛苦苦地说法度人,广度群生。
杀身之祸由贪起
有一次,佛陀和阿难走在路上,忽然佛陀说了一句∶“阿难,有毒蛇阿!”
阿难以为真的有毒蛇,探头一看原来是一堆闪亮白银,但是阿难也回答∶“是的,世尊;是毒蛇!”两人视若无睹地走过去了。
后面有一对父子,听见佛陀说∶“毒蛇!”阿难也回说∶“毒蛇!”他们起了好奇心,于是也探头去看个究竟——“哇!哪里是毒蛇?是一瓮银光闪闪的白银呀!”
这对父子动了心,父亲告诉儿子∶“赶快把它搬回家,我们已经发财了!”于是父子俩把白银很快地运回去,并且把白银拿到市面去使用。
原来,这些白银是小偷从国库偷出来的,他们暂时把银子藏起来,想避过风头后再去拿出来。没想到佛陀和阿难经过该处发现了,又被跟在后头的那对父子取走。
在城里,官府已贴出通缉令,要捉拿罪犯。国库的白银上面一定都会印上“国银”二字,那对父子把银子拿去用时,就被认为是偷国库之重犯,因此被逮捕了,甚至被判处死刑押赴刑场。当这对父子即将被处决时,父亲非常慨叹的向儿子说∶“儿呀!真的是毒蛇,我们现在已经被毒蛇咬了!”
执刑的人听到他们的话觉得奇怪,于是报告国王,国王觉得这些话的寓义很深,绝非一般庄稼人能想得出来的,因此就传令押回,亲自审问之后,才知道整个案情经过。国王是虔诚佛教徒,他觉得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听到佛陀讲话,不管他是否领悟,总是与佛有缘;佛陀慈悲救度有缘人,何况他们只是捡到而不是偷盗犯,所以就敕免他们。
所谓的动心与不动心,要看我们是否有贪念,佛陀说∶“睹境不动难”,看到境界而能不动心,对凡夫来说真的是很难。像那对父子看到那么多白银怎能不动心?而佛陀和阿难看了却当它是毒蛇,不但不动心,而且还避得远远的,这就是凡圣之别啊!
再说,平常享受惯了的人,在环境较差的时候,你要他们接纳、忍受,这当然不简单。气候稍变,心就跟着动,热时坐不住,话也听不入耳,这都是凡夫的境界,况且要睹境不动,谈何容易?
我们听法的时候,心里都会觉得很好,常会认为自己都了解了,可是离开了听法的地方,凡夫心又会起,尽管知道不可以贪、瞋、痴,也知道瞋火会烧毁功德林,可是一旦遇到不顺意事,即时无明火还是会冒起来——你是你,我是我,要争个输赢——凡人就是这样,常让境界所转。明明曾下定决心精进,且似乎与佛的境界已逐渐在接近,偏偏心一动又坠落凡夫地。
我们学佛最主要的是要能调伏自己的心,使心能自主,来去自如;但是凡夫俗子的心境却常被外境所缚,被牵引得团团转而落入境界之中,无法超越六道。
轮回六道皆为贪嗔痴
六道是因自我心中的善恶而上下流转不停;心若为善,便是天堂;心若守规矩,就是人的境界,心若起了瞋恨,就是阿修罗;心若起杀、盗、淫的恶念,便容易堕入地狱;起了贪念就是饿鬼的境界;若乱节无伦常,将来就会落入畜生道。这六种境界,都是由心所造,也因此心受外界所转动而无法解脱。
心为什么会被境界所转?简单的说是因为有贪、瞋、痴;心中若有贪念,境界一现就很容易被它迷惑。贪色的人就着迷于男女色欲,有些男人看到漂亮的女孩就忘了自己,极易被女色所迷。轻者引来家庭不和,重者会因而倾家荡产,更严重的会因色而引起奸杀事件,像这样就是色境引动贪色的念头。
若是贪财,其实财不转人,而是人心自转。如一堆白银,它本身虽是银光闪闪但其物体自在,只是人心自贪迷。心如着迷财物,则轻者会引发内心的烦恼;重者致精神失常。比如现在常有什么六合彩、玩股票的情形,目前常听说有人为了六合彩而精神错乱,或为了股票的跌停而精神失常,有的甚至于家破人亡,这种种已成为近几年来的社会问题。
有一次,我到台中时,有一位电台记者大清早就来跟我说∶“师父!现在的股票已经迷惑了人心。”她又说∶“有一天我去彰化的一家医院采访新闻时,凑巧从其他医院转来了很多患者,约有十几位,他们都是精神病患者。那家医院本来生意就很好,忽然又来了那么多精神病患,因此没有病房可以容纳,医生也照顾不来;有人赶紧去问院长,要如何处理这些患者?院长说∶‘那很简单,去拿个板子,上面写着股票涨停板,贴在墙上就好了!’这帖药真的很管用,墙上张贴了股票涨停板后,那些精神病患看了非常高兴,大家欢喜鼓掌,笑得好开心,有的安心的睡着,有的精神也恢复了!”
只要数目字涨了,那些人精神病就好了;数目字跌了,他们又患病了,完全只因数字的起落而定;除了那些人之外,街上还有很多喃喃自语的人,他们的心都随着数字的起落而转。心中若有贪念,社会上就有很多引人堕落的陷井。
有人说∶“色不迷人,人自迷;财不害人,人自害。”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把财、色、名、利等看得较为淡泊,他把感情运用在觉有情之上,难得生于人间,难得有这分感情的功能,应该要好好的把这分功能散播于人群中,这就是菩萨的智慧。

★善解方便难
我们若真的想学佛,就应追求明心见性。虽然要明心见性并不简单。但是,若懂得把佛法带入日常生活中,举手投足无不是见性妙法。见性的过程,不可缺少“善解方便”,无法善解方便,就无法见性明心。
出家僧众每天清晨,一大早就开始拜佛礼忏,是否学佛的人都应如此呢?是否一定要四点起床,在大殿唱念课诵?其实这也是一种方便法;早起可以养成好习惯。我常说,人要懂得珍惜每一秒,因为佛陀说∶“人命在呼吸间”,在能够呼吸的时候,便是活着,若一口气不来,生命也就断了,这么脆弱无常的生命,更应该要好好地利用它。如果懵懵懂懂地过日子;喜爱悠闲消遣时间,到处游玩观光,累了就呼呼大睡,于是生命便在观光游荡休闲之中虚度了。

发挥人生功能即觉醒
佛陀希望弟子们时时觉醒,何谓“觉醒”?当我们在发挥功能、为人群做应该做的事时,这就是觉醒。佛希望我们发挥功能的时间长一些;若要做事时间长一些,当然就要节省睡眠的时间,因此我们要早起,早起就有股清新的精神接受佛法的滋润。如果睡到七、八点,那么一天就少掉了三、四个钟头,一天总共才二十四小时,睡眠就用了八、九个钟头,剩下的十几个小时又要吃喝、游玩又要休息,像这样,真正在做事发挥人生功能的时间,剩下的有多少?所以,我们要尽量早起,清早的这一段时光最清新,最能吸收智慧,因此,每一个丛林都是早起礼佛早课。
礼佛有益身心
“礼佛”是否一定要呢?礼佛有两大益处,一种是可以活动筋骨;很多人你要他早起,他愿意,要他去拜佛,他却不肯,说∶“我心尊敬便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拜佛?”他宁可去散步做运动。散步和拜佛有何差别?散步时心较易闲散,因为结伴成群,如此一来就东家长、西家短的讲个没完;身体是在运动,而嘴巴则不停地在造业;听多了是非,心就会动念。如此一来,虽然身体在运动,但是心、口却无法清净。我们拜佛,身体礼拜是一种运动,而口里念佛,心则观想佛,要追随佛、菩萨的精神和脚步。拜佛和早起运动的人,精神活动是不一样的,心和口业也不同。礼佛一方面可以促进身体健康,一方面是增长智慧,加强心理健康。礼佛之时,我们眼观佛像,口念佛号,心中体会佛理,如此就能启发智慧,这虽是学佛的方便法门,但由方便法也能体会真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没有善加体察方便法,有时就会因此自我封闭,自我迷惑,不能善解方便。
学佛应善解方便
比如说,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团转,却没有照顾家庭。先生上班、孩子上学后,她也跟着出门跑寺庙去,不肯照顾家庭,整理家务;买一次米,半年后还有剩的没煮完,先生若问她∶“你怎么不煮饭给孩子吃呢?”她就到外面买便当回来,反正有饭吃就行了。先生如果说∶“孩子的袜子要天天洗呀!他们经常没有乾净的袜子可以穿。”她就买回来整打的袜子,让孩子天天有得穿。到底她忙什么?她忙着拜佛、赴法会;每天除了要持诵七遍的楞严咒,以及诵念其他的经之外,又要跑道场,跟着法师供养,她真的非常忙碌,她是不是很精进呢?她执着于亲近三宝有功德,礼佛念经会开智慧,这即是她不能善(理)解方便法。
念经拜佛是宗教的礼节仪式,诵经是为善解佛陀的教理,人生的道路该怎么走才不会错,能一路直透佛的境域。所以,学佛要知道什么是方便法。方便法重要吗?当然重要,重要的是在于“会事启理”,使我们于人事中领会道理,启发我们真净的本性。如果不了解方便法,且偏执于它。就会像那位年轻太太一样,半年前买了一次米,半年后还没吃完;不用洗袜子,小孩却天天有袜子穿!
真正的佛教徒要节俭勤快,勤俭的美德亦是佛陀教育之方便妙法,更是我们学佛的基本道理,勤俭持家且能精进于启发良知良能,才是真正地善解方便妙法。佛陀说∶“善解方便难”,意思是说∶能适当地体会方便法确实是很难。因为众生习性多有所偏执,有的迷执于事相,有的迷于理论,无法事理兼顾,所以不能事理圆融,不能圆融事理则易生事障、理障的困难烦恼,这都是不能“善解方便”的困“难”。如能会得“方便”个中之妙法者,则得诸事无难、万事无碍了!
金刚经中有∶“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总不能搭船渡何之后,还把船背着不放吧?学佛也是一样,所听的一切法和礼拜的行动都是一种方便之法——借假修真,借方便(事相)来会理启真,如能晓了方便妙法,则能无难不解,通达诸法、智慧如海,和睦群众一切无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