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冰机开关线怎么接:前苏联的真正死因(11) ----(12)- 胡朋 - 价值中国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10:48
 前苏联的真正死因(11)

 

 

 

 

1961年,已执政4年的赫鲁晓夫,已经感觉到危机四伏。但他并不打算退却,极力遏制斯大林主义的复活,想做最后的挣扎。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召开,赫鲁晓夫再次搞突然袭击,闪电般地亮出“杀手锏”,重提斯大林的个人迷信问题,而且揭露规模更大,不仅是斯大林,连斯大林的“亲密战友”也遭到公开批判。

 

赫鲁晓夫的发言临时转向,在大会上引起震动。几乎所有要发言的代表,赶忙改写已经准备好的发言稿,响应中央号召,揭露斯大林及其同伙所犯下的罪行。列宁格勒、莫斯科、格鲁吉业和乌克兰代表团联合提议:将装有斯大林遗体的水晶棺搬出列宁墓,因为把它放在那里,是对列宁的亵渎、对革命的亵渎。苏共二十二大闭幕前,通过了一项特别决议,决议全文如下:

 

“鉴于斯大林严重违背了列宁的遗嘱,滥用职权,对忠诚正直的苏联公民进行镇压,再将水晶棺保存在列宁墓是不合适的;斯大林在个人迷信时期的许多行为,已使得自己的棺木继续存放在列宁墓成为不可能。”

 

这个决议第二天就执行了。1961年10月31日,当赫鲁晓夫宣布二十二大结束时,列宁墓里已不再有斯大林的遗体。斯大林的水晶棺被运到离列宁墓不远的地方。在那儿挖了一个坑,水晶棺放进去后,又浇灌了几大卡车水泥浆,把它完全覆盖。幕碑上只有区区几个字:“J·V·斯大林1879—1953”。移走斯大林水晶棺,对于当时世界的“两大阵营”来说,无疑是一声惊雷,其震撼力度丝毫不亚于“二十大”的秘密报告。

 

谁都知道,这是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主义”复活苗头的严重警告,从此苏联人可以放心地、公开地诅咒斯大林和那个时代的罪行。苏共“二十二大”之后,苏联的“伤痕文学”空前繁荣,数以千计的人以“回忆录”的形式,写下自己在专制统治下的悲惨经历,“集中营主题”成为当时苏联文坛的主流作品题材。

 

选择这个时刻,赫鲁晓夫再次拿斯大林开涮,这是他最后可以抓到的“救命稻草”。撬开斯大林的坟墓,这一骇人举动,确实缓解了赫鲁晓夫当时的政治颓势,但“非斯大林化”最终没有让他的改革起死回生。(赵启强 《赫鲁晓夫和他的秘密报告》)

 

若干年后,西方学者在分析赫鲁晓夫的改革时,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没有采取足够的恐怖手段,对改革的反对者进行打击和镇压。尽管赫鲁晓夫让许多人丢掉了官衔,但没有让一个人丢掉脑袋。这个观点出自西方,多少让我们感到惊讶和不安。

 

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权力斗争中,赫鲁晓夫的确没有斯大林心狠手辣。1937年,因为乌克兰共产党政治局通过了一项反对斯大林的决议。几天后,斯大林向他们发出一封邀请信,请乌克兰政治局全体委员,来克里姆林宫共商国事。委员们一走进克里姆林宫,就被内务部一网打尽,所有政治局委员被处决。这一招,赫鲁晓夫做不出来。 (12)

 

 

 

许多人在思考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真正原因。有人天真地把失败原因归咎于他的性格,说他喜怒无常、反反复复,改革措施还没设计好,就仓促出台并付诸实施。但事实上,任何一项改革,从来就不存在一张预先描好的路线图。比如,中国的经济改革,就是边摸石头、边过河,谁也不清楚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几次偏离轨道,几次被邓小平扳回。

 

赫鲁晓夫的失败,在于他的认识深度。一个不合理的制度、一个腐败的政权,要比一个残暴的统治者更有危害。赫鲁晓夫打倒了斯大林,打倒了贝利亚,打倒了马林科夫,但他打不倒这个曾经包容罪犯的制度。从这个角度看,赫鲁晓夫并没有与“斯大林主义”真正决裂。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时说:“在赫鲁晓夫揭露斯大林体系的同时,却完整无缺地保留了斯大林的体系。尽管他从民族的心灵上消除了这个恶魔,但他从未消除掉自己身上的斯大林主义。”按照我的理解,赫鲁晓夫用水泥浆覆盖了斯大林的遗体,却未能覆灭斯大林时代所形成的官僚体制。

 

对此,俄罗斯诗人叶甫图申科,在苏共“二十二大”后写过一首诗,诗名叫《斯大林的继承者们》,面对当时“斯大林主义”的复苏,他向苏联人民发出了警告:

 

大理石不会说话/水晶棺在无言中闪光/默立的哨兵、脸色晒得红黑/当他们把他抬出列宁墓的大门/几缕青烟在棺木上环绕/一丝气息从裂缝中漏出/棺材慢慢地擦过哨兵的刺刀/……/棺材里的人,也不会说话/他沉默长眠/紧紧地握着他那经过防腐的拳头/他只不过装死/实际却在里面注视着/他只不过是打个盹,他还在筹划/也许在他棺材里,还有一部电话/他还和各式各样的人用电话交谈/……/我呼吁我们的政府,我请求他们/派二倍、三倍的哨兵来看守这个棺材/不要让他东山再起/我们已经把斯大林搬出了陵墓/但我们又怎么才能/从他继承者的心里把他搬走?

 

诗人的忧虑不是没有根据。“二十二大”后不过两三年时间,斯大林一步步从无人看守的坟墓里走出来,给赫鲁晓夫的改革敲响了丧钟。到1964年,赫鲁晓夫的许多改革,不论好坏,全都废止了。

 

1964年10月1日,苏联宇宙飞船“上升号”在拜库诺尔宇宙中心发射前,赫鲁晓夫还跟3名宇航员通了电话,祝他们凯旋归来。然而,7天后,当宇航员返回地球时,却再也见不到赫鲁晓夫肥胖短小的身影,他已经不再是苏共的最高领导人。(赵启强 《赫鲁晓夫和他的秘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