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和热水器维修教程:自娱自乐菜鸟学摄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43:08
偏振镜

偏振镜又称“偏光镜”。分为线型偏振镜(PL镜)和圆形偏振镜(CPL镜)两种。线型偏振镜不适用于自动聚焦相机,而圆形偏振镜可用于任何单反相机,选购时应予注意。

偏振镜非常有用,其用途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能消除或减小非金属(如玻璃、水面、瓷器、上光木器等)表面的强反光,从而消除或减轻光斑,揭示玻璃后面的物品,如橱窗里的陈列品等,或能表现出强反光处物体表面的质感。
(2)、在彩色摄影中能压深蓝天的色调,使画面上呈现异常浓艳的蓝色天空,既能增强绿叶、山脉、远处景物的色彩饱和度,又不会影响其他色彩的准确再现。在黑白摄影中能加深蓝天色调,突出云景效果,也不影响其他各种色彩的反差效果。
(3)、能透过不太浓的雾气,提高远景清晰度。

偏振镜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有以下四点:

(1)、偏振镜有两只镜圈,必须把刻有“POL”等标志的那个圈朝外对着景物,不能反用。
(2)、对于单镜头反光相机,可通过取景屏观察在转动偏振镜外圈时的效果,直至反光减小或消失,或使天空处于最暗状态为止。对于非单镜头反光相机,需要把偏振镜拿在眼前慢慢转动,直至达到上述所需要的效果,然后在装上相机镜头时务必使镜圈上的“圆点”标志位置与目测时一致。
(3)、偏振镜在侧光条件下效果较好,当偏振镜与太阳成90°时的效果最佳,“可用食指指向太阳,使拇指与食指垂直,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偏振镜效果最大的方向。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压深蓝天色调的需要。
(4)、偏振镜对金属面的反光无效,对镜子的反光也无效,因为镜子后面镀有水银。但对于油漆过的金属,如汽车外表上的反光,偏振镜也是有效的。 不同颜色对曝光的影响

相机的测光系统测出的曝光量与拍摄对象的颜色存在着特定的联系。由于不同颜色的反光度不同,因此当画面以某种特殊颜色作为主调时,往往会降低曝光的准确度。

黑色:黑色反光度低,测光系统公自动判定环境光线较弱,从而增加曝光量,因此黑色拍出来后很容易变成灰色。为了校正这种错误,拍摄黑色时需要减低1.5档曝光量。

白色:白色反光度高,测光系统会自动判定环境光线太强,从而降低曝光量,因此白色也容易被拍成灰色,为了校正这种错误,拍摄白色时需要增加2档曝光量。

红色:红色的反光度偏高,测光系统会自动判定环境光线较弱,从而降低曝光量,因此红色容易被拍成暗红色,为了校正这种错误,拍摄红色时需要增加0.5~1档曝光量。

蓝色:蓝色的反光度比较适中,测光系统可以对蓝色进行正确测光,拍出的照片色彩接近实际效果。

绿色:绿色的反光度比较适中,测光系统可以对绿色进行正确测光,拍出的照片色彩接近实际效果。 ……注意我刚才提到了闪光灯上有独立的曝光补偿。是的,千真万确。相机上的曝光补偿是针对曝光的整体调整,可以理解为对曝光具有全局的影响。如果对一个场景设置了负的曝光补偿,那么闪光灯的曝光也被相应地设置成为负值。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在手动曝光模式下设置了-2EV的曝光补偿,相机测光仍然会自行其是不受影响,可是闪光灯却会因此减少输出!”这是一个需要记住的特例,不要以为在“手动模式”下曝光补偿按钮就不起作用了。闪光灯上的曝光补偿只会影响闪光灯本身,它是一个局部的,选择性的调整。
——摘自《热靴日记》(乔·麦克纳利)
 老婆评价我拍的片片最常用的评语就是:1、挺好的,挺清楚的;2、拍的啥呀,一点都不清楚。看样子,不管别人对我的评价如何,要想过老婆这关,还真要先把片片拍清楚了再说!
我这学摄影的第一课,就要从“拍清楚”练起!
好象从哪本书上看到过,说是数码相机,特别是高档点的数码单反相机,都有一种大智慧,这种智慧就是把拍的图像模糊一点,我想这就象做人要糊涂一点差不多吧。如果真如此言,那么要使数码相片非常清晰,稍微进行一点锐化应该是少不了的吧。
 

景深: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当镜头聚焦于被摄景物中的某一点,这一点在胶片上能清晰地结像。模糊圈的含义告诉我们,在这一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景深就是指这种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的景物纵深距离,这种距离大,称为景深大;这种距离小,称为景深小。

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其规律:

1、光圈、摄距与焦距对景深的影响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人。例如,f16的景深大于f2。

摄距与景深成正比。摄距远,景深大;摄距近,景深小。例如,聚焦于10米的景深大于聚焦于1米的景深。

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例如,焦距100mm的镜头其景深效果小于焦距28mm的镜头。

2、景深计算公式

景深计算公式可以帮助你了解各种镜头焦距、各种光圈、各种摄距的景深范围。这种计算公式又是针对你所要求的模糊圈的,因而计算出的景深范围更准确、更可靠,当然,这种计算比使用相机上的景深表与书本上的景深表麻烦得多。

景深计算公式如下:

景深近界限=(H×D)÷(H+D-F);

景深远界限=(H×D)÷(H-D-F)

H=超焦点距离
D=聚焦距离(镜头前节点至被摄体的距离)
F=镜头焦距

让我们举例来说明这种公式的计算:50mm(0.05米)的镜头,f8的超焦点距离是6.25米(模糊圈标准为0.05mm),聚焦于4米时.f8的景深范围就是:
景深近界限=(H×D)÷(H+D-F)=(6.25×4)÷(6.25+4-0.05)=25÷10.2=2.45(米)
景深远界限=(H×D)÷(H-D-F)=(6.25×4)÷(6.25-4-0.05)=25÷2.2=11.36(米)
由此可见:这一实例的景深范围是2.45~11.36米。


 超焦距:“超焦距”又称“超焦点距离”,它是指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从镜头至景深近界限的距离。当聚焦在超焦距上,景深便扩大为1/2超焦距至无穷远。

超焦距并不是指某一种固定的距离,而是会随着光圈、镜头焦距和模糊圈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光圈有不同的超焦距。光圈越小,超焦距越近。镜头焦距不同,即使光圈相同,超焦距也不同。镜头焦距越长,超焦距越远。摄影者对模糊圈的要求不同,即使光圈、镜头焦距相同,也有不同的超焦距,要求的模糊圈越小,超焦距就越远。超焦距越近,则景深越大;反之,则景深越小。

镜头上各级光圈的超焦距,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H=50F÷fd
H=超焦距
F=镜头焦距
f=光圈系数
d=模糊圈直径
例如:50mm镜头、f8光圈、模糊圈直径0.05mm时,
H=(50×50)÷(8×0.05)=6,250(mm)=6.25(米)

超焦距的运用是一种扩大景深的聚焦技术,通常用于获取最大景深的拍摄。对于静态景物的拍摄,在运用这一技术时,首先要注意只有你所需要的景深范围包括无穷远时,才涉及运用超焦距。如果你所需要的景深范围不包括无穷远时,要想增大景深,则是运用光圈、摄距和镜头焦距影响景深的规律。

在运用超焦距时,还要注意你的拍摄对象中是否有较近的景物需要包括在景深范围内。只有当有较近的景物也需要包括在景深范围内时,运用超焦距才有价值,否则会是弄巧成拙。例如,你拍摄一幅需要大景深的风景照片,而风景中离镜头最近的景物也在“无穷远聚焦”时的最近清晰点之外,这时,如果聚焦在超焦距就不得要领了,其效果反而不如聚
焦在无穷远,这是因为:一则聚焦在超焦距所扩大的近景深中并无实际景物;二则根据景深原理,远处景物虽在景深范围,但它的成像清晰度是低于焦点上影像清晰度的。

综上所述:当希望远处的景物和尽可能近的景物都在景深范围内时,运用小光圈和超焦距聚焦是最佳的选择。

在动态拍摄中,尤其是需要抢镜头的新闻摄影中,如果光线条件允许你使用小光圈,那么,利用超焦距聚焦更可省去拍摄时的聚焦,从而有利于捕捉精彩的瞬间形象。例如,35mm镜头,f16的超焦距是2.8米,聚焦在超焦距的景深是1.4~∞,利用这种超焦距拍摄时,只要把握住离开被摄对象在1.4米以外,便可不再聚焦而全心贯注于抓取精彩的瞬间形象。

[2011-07-15 20:38 补充如下]

突然发现:如果模糊圈直径都按0.05mm计算,那么50÷0.05=1000,也就是H=F÷d×1000,而1m=1000mm。也就是说:我们平常算超焦距时(要求不是那么太精确的时候),只需要用焦距(单位:mm)除以光圈系数,得出的结果就是超焦距数值了,只不过单位是米而已。 反射式测光原理

反射式测光就是测量被摄对象的反射光亮度。它的测光原理一言以蔽之就“以18%中灰色调再现测光亮度”。

测光系统是针对“通常的被摄体”而设计的,所谓“通常的被摄体”,就是被摄对象中的亮色调、暗色调以及中间色调混合起来而产生的一种反射率为18%的中灰色调。测光系统的设计都是以这种18%的中灰色调的亮度为再现目的的。因此,不管你把测光系统对准什么色调的物体进行测光,它总是“认为”被摄对象是中灰色调,并提供再现中灰色调的曝光数据。

这就告诉我们,测光系统是没有视觉的。你把它对准白色物体,它不能感觉该物体是白色的,应该再现为白色;你把它对准黑色物体,它也不能感觉该物体是黑色的,应该再现为黑色。测光系统所能做的,只是指出测光对象的亮度有多大,然后告诉你把这种测光亮度再现为18%的中灰色调需要怎样的曝光组合。也就是说,不管你把测光系统对准什么色调的被摄体,它总是“认为”被摄体是中灰色调的。这样,当你的测光对象是深暗色调时,按测光读数曝光,就会曝光过度。因为测光系统只是“感到”亮度较小(在同样光线下,暗色调的反射光量小),于是,指出需要使用较大的光圈或较慢的速度(即较大的曝光组合)来把测光对象再现为18%的中灰色调。然而,该景物实际应该再现为暗色调,而不应使其亮度提高为中灰色调。反之,当测光对象是亮色调时,按测光读数的曝光,又会导致曝光不足了。因为,这时测光系统只是“感到”亮度较大(在同样光线下,亮色调的反射光量大),于是指出只需要较小的光圈或较快的速度(即较小的曝光组合)来把测光对象再现为18%的中灰色调。然而,该景物实际应该再现为亮色调,而不应使其亮度降低为中灰色调。

当测光对象是18%反射率的中灰色调,包括测光范围内各种景物的综合亮度是18%的中灰色调时,按测光读数推荐的曝光组合就能产生准确的曝光,这种曝光也是能最大限度表现景物各种亮度层次的曝光。它对大多数通常的被摄体都能取得良好的曝光效果。

弄懂上述反射式测光原理,对于用好相机的测光系统以及独立式测光表都是十分重要的。重要的在于“找准测光对象”。 综上所述:在这些像差中,“球差”和“纵向色差”是影响整幅画面上影像质量的像差;“横向色差”、“畸变”、“场曲”、“像散”、“彗差”则是影响画面边缘上影像质量的像差。产生“纵向色差”和“横向色差”的原因是由于透镜的折射率随着入射光波长的变化而变化;产生“球差”、“彗差”、“场曲”“像散”、“畸变”的原因均是由于镜头透镜是球面而引起的。对各种像差均作初步校正的镜头称为“正光镜头”。 场曲与彗差

1、场曲:“场曲”又称“像场弯曲”。它是指平面物体通过镜头成像时,不能在焦平面清晰地结像,而是在一个盘形曲面上清晰结像。存在场曲的镜头,当向平面物体中央聚焦时,画面四周成像洁晰度下降;当向平而物体边缘聚焦时,画面中央成像清晰度下降,参见“场曲像差示意图”。场曲与像散有关,消像散镜头的场曲也极小。缩小光圈可减小场曲的影响。

2、彗差:“彗差”又称“彗形像差”、“侧面球差”,它是指透镜光轴外的光线(即斜射光线)在成像时不能在像平面聚焦于一点,而是形成彗星状(梨状)的弥散斑构成影像,参见“彗差示意图”,因而使影像清晰度下降。透镜边缘部分是产生彗差的主要部位。缩小光圈或采用对称结构的镜头设计可减小彗差。

[2011-07-22 13:54 补充如下]



[2011-07-22 13:55 补充如下]

 畸变与像散

1、畸变:“畸变”又称“畸变像差”。它是指透镜成像时,视场的不同区域所形成的影像放大率不同而产生的一种变形,表现为影像扭曲。这种扭曲越靠近画面边缘越严重。畸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表现为影像除中心十字线以外的直线变为向内弯曲的线条(即凸度向外),称为“桶形畸变”或“负畸变”(鱼眼镜头产生的影像就有明显的桶形畸变);另一种是表现为影像中心十字线以外的直线变为向外弯曲的线条(即凸度向内),称为“枕形畸变”或‘正畸变”,参见“畸变像差示意图”。畸变与其他像差的不同之处还表现为其他像差均影响成像清晰度,而畸变只引起影像变形而不影响成像清晰度。一般来说,镜头的畸变只要小于10%就无明显影响。镜头采用对称结构的设计可消除畸变。非对称结构的远摄镜头往往存在畸变像差。

2、像散:“像散”又称“纵横差”。它是指一种斜光束的像差,只影响像场边缘部分影像清晰度。像散使镜头主光轴外的光线通过镜头成像时,不能聚焦于同一平而,其特征为:对同一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物体上的竖线条与横线条不能同时清晰成像,竖线条清晰时横线条虚糊,反之亦然,参见“像散示意图”。相对来说,镜头焦距越短,像散现象就越严重。缩小光圈能降低像散。

[2011-07-22 13:52 补充如下]



[2011-07-22 13:53 补充如下]

 2、色差:“色差”又称“色像差”,指镜头对不同色光产生的聚焦点不一的像差。色差分为“纵向色差”和“横向色差”。

(1)、纵向色差:“纵向色差”又称“轴向色差”、“位置色差”。它是指平行于镜头光轴射入镜头的光线,因所含色光不同而导致聚焦点前后不一。例如白光中所含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光,其中红色光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聚焦点离透镜最远,紫色光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聚焦点离透镜最近,其余色光按此类推。参见图“纵向色差示意图”,这样,就导致影像清晰度下降。采用多片透镜的设计就能在不同程度上消除或减小纵向色差。

(2)、横向色差:“横向色差”又称“放大率色差”、“倍率色差”、“垂轴色差”。它是指光线不与镜头光轴平行时,透镜对各种色光的放大率不同,即同一物体发出的多种色光通过镜头后,在主光轴以外,波长不同的色光形成的影像大小不同,参见图“横向色差示意图”。横向色差的影响在镜头的中央部位不明显,越接近镜头边缘越明显。镜头焦距越长,横向色差就越明显。
缩小光圈不能解决横向色差,消除横向色差的办法,除采用特殊的光学材料(如用萤石等天然晶体)外,常用方法是采用对称结构的光学系统,利用不同折射率和不同色散率的多片凹、凸透镜。

纵向色差和横向色差都是指镜头对于不同色光而引起的成像质量下降。在摄影镜头中,对于能校正两种色光的镜头称为“消色差镜头”,对于能校正三种色光的镜头称为“复消色差镜头”,对于能校正四种色光的镜头称为“超消色差镜头”。

[2011-07-22 13:49 补充如下]



[2011-07-22 13:50 补充如下]

 镜头的像差:像差指镜头不能准确地按比例再现被摄体的影像。通俗地说,像差就是影像清晰度差或有“失真”现象。镜头的像差有六种,这就是球差、色差、彗差、场曲、像散和畸变。下面我们从实用的角度简要地介绍这些像差的具体影响及其解决办法。

球差

1、球差:“球差”又称“球面像差”。这是由于透镜是球面而引起的一种像差。它是指与镜头光轴平行的光束,通过球面透镜后,因折射情况不同而不能聚焦于同一焦点的现象。球差的这种聚焦不一表现为:通过透镜边缘的光线所聚成的焦点离透镜近,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所聚成的焦点离透镜远,参见“球差示意图”。这样就导致了影像整体清晰度的下降。镜头球面的凸度越大,球差也越大。一般来说,镜头焦距越短,其透镜凸度就越大,所以球差也越大。

消除或减小球差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采用非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是指透镜的折射面为非球面的曲面。这是消除球差最理想的方法,能完全消除球差,还能减少透镜片组。但是,非球面透镜的磨研要求高、难度大、代价昂贵。目前只用于极少数大口径的特殊镜头。

(2)、采用多片透镜的组合,使多片凹、凸透镜的不同透光特性相互抵消、减小球差的影响。这是目前镜头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3)、对存在球差的镜头,使用时缩小光圈也是减小甚至消除球差的常用方法。因为缩小光圈后,意味着只使用光轴附近的透镜成像,减小了球面凸度。

[2011-07-22 13:32 补充如下]

 焦距与口径:绝大多数镜头的镜圈上都刻有该镜头的焦距和口径标记,可见焦距和口径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选择和使用镜头都应注意到该镜头的焦距和口径。
焦距与成像效果

镜头焦距的含义:从实用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镜头中心至胶片平面的距离”。理论上对焦距的计算是指“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影像时,透镜(或透镜组)的第二节点至焦平面的垂直距离”。第二节点的位置与镜头中心十分接近,通常位于镜头中心略偏后一点点。

“第二节点”亦即“光学中心”。镜头光学中心也有可能位于镜头体外。以这种原理设计的镜头又称为“后焦点镜头”。“后焦点镜头”是现代镜头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焦距的镜头可以有不同长短的原因所在。

口径的含义:镜头的口径又称“有效口径”、“有效孔径”,是表小镜头的最大进光孔,也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

“口径”通常采用最大光孔直径与焦距的比值表示。如一只50mm焦距的镜头,当它的最大进光孔的直径是25mm时,那么25:50=1:2,用“1:2”表示该镜头的口径;当它的最大进光孔直径为35mm时,那么,35:50=1:1.4,用“1:1.4”表示该镜头的口径。为简便起见,通常把前者的口径简称“F2",后者的口径简称“F1.4”,显而易见,这种系数越小,表示口径越大。

大口径的优点:从使用的角度来说,镜头的口径越大,使用价值越大。大口径镜头的主要优点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手持相机用现场光拍摄。
2、便于摄取小景深、虚实结合的效果。画面影像的虚实结合是常用表现方法之一。
3、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这在现场光的动体拍摄或在使用远摄镜头时都有实用价值。

大口径镜头的制造工艺复杂,因而价格也就昂贵。通常,对于同类镜头,口径大一档,价格约要翻一番。 常用光源温表——自然光

光 源 种 类 色温度(K)
日出和日落时无云遮日的阳光 2000±
日出后和日落前半小时的无云遮日阳光 3000±
日出后和日落前1小时的无云遮日阳光 3500±
中午前后两小时的无云遮日阳光 5500±
晴天有云遮日时的阳光 6600±
阴天天空的散射光 7700±
蓝天天空光 10000±

[2011-07-15 09:08 补充如下]

常用光源温表——自然光

光 源 种 类 色温度(K)
日出和日落时无云遮日的阳光 2000±
日出后和日落前半小时的无云遮日阳光 3000±
日出后和日落前1小时的无云遮日阳光 3500±
中午前后两小时的无云遮日阳光 5500±
晴天有云遮日时的阳光 6600±
阴天天空的散射光 7700±
蓝天天空光 10000±

[2011-07-15 10:31 补充如下]

摘自《摄影技艺教程》第四版

[2011-07-22 19:24 补充如下]

读书笔记主要摘自以下图书、杂志等:

摄影技艺教程
热靴日记
人像写真摄影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