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亚信的待遇怎么样: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99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48:12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10-06-29 22:03  
          睦州是个好地方,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范仲淹的心情尚可,想来这是皇帝仁宗的略施善意,他还是心疼这位忠臣的,只不过是没有顺从自己而已。
  
   1034年,范仲淹又被迁往苏州任知府,因为苏州正在闹洪灾。
  
   显然,在皇帝眼里,范仲淹并不是罪臣,是他手中的一杆枪,刺洪水猛兽,范仲淹有着治洪的丰富经验。
  
   努力工作,不发牢骚,这就是范仲淹。
  
   苏州是范仲淹的家乡,这次采取的方法与上次不同,上次是堵,这次是疏,借鉴大禹治水。
  
   这次的成功,范仲淹又被仁宗调回京城,皇帝给他安排了一个新角色:天章阁待制。天章阁是新设立的部门,相当于文学侍从,或者说是皇帝的私人顾问,虽然没有具体官职级别,但位置显要。
  
   当时的宰相是吕夷简,两人政见不和,吕宰相担心范仲淹从中作梗,就鼓捣皇帝让范仲淹去作开封知府,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京城知府是个苦差事,不好干,这样就给吕夷简有了很多抓小辫子的机会。
  
   没想到范仲淹走马上任几个月后,将开封府治理的井井有条,还是腾出了很多时间,这叫能力,范仲淹真的不简单,绝不是只练嘴上功夫。
  
   有了精力的范仲淹,有一次画了一张图献给仁宗,仁宗一看,是一幅官员升降图,全是人名,并一一注明,哪些是不应该升职的,哪些是不应该降职的,并特别强调,升职的大部分是吕夷简的亲信。
  
   吕夷简急了,召集手下弟兄们群而攻之,对范仲淹反咬一口,告他越权行事、离间君臣,皇帝顶不住了,再贬范仲淹。
  
   这次贬的地方是铙州(江西鄱阳),又有人饯行,又有人说了一句话:“此行特别光荣。”
  
   范仲淹:“我已经光荣3次了。”
  
   敢对宰相的用人不当提出质疑,范仲淹,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更大的不幸接踵而至,铙州路上,范仲淹的妻子病重,再加上一路颠簸,没多久病逝,这对范仲淹的打击很多,相伴了13年的夫妻,这就样撒手而去。
  
   并没有长久沉浸在自我的悲痛中,依旧心系民众,有3件事给我印象很深:
  
   1.为了防止传染疾病,范仲淹建议少喝河水,多挖井,据说现在的鄱阳还留有不少那时开挖的古井。
   2.有一位妇人喊冤,说是自己的丈夫在狱中被活活打死,范仲淹亲自过问此事,查明真相后,严惩了办案人员,并作出明确规定,严禁滥用刑罚,禁止逼供,杜绝囚犯意外死亡。
   3.铙州有很多人种茶,但茶税太重,百姓不堪重负,范仲淹上表朝廷,要求免税,得到批准后,民间立即流传出:“一章奏免贡新茶,惠及饶民千万家”
  
   正是范仲淹这样的为官者,才使很多人对国家仍有信心。
  
   还有更大的考验。
  
   1038年,西夏党项族自立,国号大夏,正式脱离北宋,旋即进兵延州(今陕西延安),北宋损兵折将,情况危急,当时负责战事的是夏辣和韩琦,在韩琦的举荐下,仁宗将范仲淹调回,与韩琦一起作夏辣的副手。
  
   在攻守的策略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夏辣与韩琦主张进攻,范仲淹建议先以守为主,然后步步为营。矛盾上交朝廷,宰相吕夷简没把西夏放在眼里,进攻,皇帝同意了。
  
   结果残败,范仲淹的主张占了上风。
  
   必须佩服范仲淹,非常的冷静,想想当时的天朝已经几十年没经战事,武将没经验,士兵没斗志,怎么打?
  
   后来皇帝撤职夏辣,由范仲淹和韩琦各守一路。
  
   范仲淹开始有计划实施自己的战略。
  
   首先修筑城池,巩固根据地,稳定住形势,然后逐步采取行动。
  
   范仲淹看重了一个叫马铺的地方,它是西夏与其它几个少数民族来往的必经之路,艺高人胆大,派自己的儿子带兵突然占领,同时运载着建城材料,竟在10天内,构建了一座城池,西夏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派了3万人马攻城,范仲淹亲自指挥,西夏兵无功而返。
  
   从此西夏变得比较孤立,范仲淹步步紧逼,建了很多这样的城堡,西夏犯难。
  
   范仲淹友善当时的羌族,羌族首领来访时,屏退左右,促膝交谈,羌族首领感到了范仲淹的真诚,结果是常常羌族军队与宋军共同行动,给西夏的压力很大。
  
   两军的这种对峙,后方供给是个问题,范仲淹上奏,建议军队实行屯田制度,自给自足,皇帝立即同意,为朝廷减轻了巨大负担。
  
   此时的范仲淹,在皇帝仁宗眼里,就是一棵参天大树。
  
   不但阻止了西夏的进攻,而且使自己处于优势,但也不能一举歼灭。范仲淹心里清楚,必须逐步进行,总有西夏坚持不住的时候。
  
   还不能确定胜利的时间表,几年来的军旅生涯,范仲淹从一介文官变为统帅一方的军事家,感触颇多,思乡情绪油然而生,挥笔写下了这首留传千古的名作。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10-06-30 21:37  第125首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范仲淹祖上最大的官职为宰相,就是武则天朝的范履冰。
    
    范仲淹的父亲范墉,任徐州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大秘书),范仲淹2岁时,父亲病逝。
    
    孤儿寡母无以为继,母亲谢氏不得不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县)的朱文翰。范仲淹随朱姓,改为朱说(yue4)。
    
    随嫁改姓,也算正常。当然,2岁的范仲淹不晓这事。
    
    继父朱文翰也是个县令小官,俸禄不厚,再加上原来就有几个子女,一家人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从读过的资料看,朱文翰这位继父还是基本称职的。
    
    后来,朱文翰调回老家,任淄州长史,淄州有一长白山,山中有醴(li3)泉寺,范仲淹就在这寺中寄宿读书,当时年龄大概20岁。
    
    离开父母的范仲淹开始正式独立生活,很清苦。
    
    记载说,范仲淹每天自己只熬2升粟米粥,放凉后切成4份,一天两顿饭,早晚各吃2份,中午不吃,切碎的生韭菜撒上盐,就是他吃粥的伴菜。
    
    这样的生活,范仲淹没觉得有多苦。
    
    一个人承受清苦的能力有先天性,像范仲淹这样的人对清苦不自觉忽略,容易成大事。
    
    那么朱家的其它子女是否也同步清苦,书上没说,一家子开伙做饭,总不至于像范仲淹这样吧?
    
    继父永远是继父,很难从真心里一视同仁,血缘关系锐不可当,就像跟丈母娘也叫妈。
    
    总体上说,朱文翰这个继父也还行。
    
    有一次,范仲淹回家,见哥哥们花钱随意,就说了几句,哥哥们不耐烦,说漏了嘴:“花我们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
    
    范仲淹诧异,去问母亲,母亲谢氏不得不说出实情,这个打击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像范仲淹这样饱学诗书的人。
    
    离开朱家,外出求学,与母亲挥泪告别。去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南都(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
    
    理解并支持范仲淹。
    
    当时宋朝有4大学府,应天府书院是其一,其它3所为:岳麓、嵩阳和白鹿洞。而且是免费!
    
     范仲淹临走时,与母亲约定以10年为限,金榜题名做官后来接母亲。
    
    范仲淹急了,在应天府书院是出了名的勤奋,“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昼昏怠,以水沃面。”
    
    有一次,真宗皇帝路过商丘,学生们都去观光,一览皇帝风采,唯独范仲淹没动,这叫定力。
    
    同学中有一位是南都留守的儿子,看范仲淹实在太苦,就给他好吃的,范仲淹坚决不要,过几天,又给,范仲淹勉强收下,后来这位留守的儿子发现那些好吃的已经变霉发臭,知道范仲淹根本就没吃,不理解外加生气,质问,范仲淹感激地一笑,说怕吃惯了这些,担心以后粗粮淡饭咽不下。
    
    人就应该有这等骨气。
    
    没用10年,5年后,范仲淹金榜题名,授广德军司理参军,不久改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接回老母,恢复范姓。
    
     严重支持,顶。
    
    朝廷官员恢复原姓要上报皇帝,范仲淹的上表奏章中,用了一幅对联:
    
    志在投秦,入境遂称于张禄。
    名非伯越,乘舟偶效于陶朱。
    
     张禄、陶朱就是范雎和范蠡,都改了姓。范雎原来在魏国,受排挤到了秦国,改名张禄,成为名相。范蠡帮勾践成功后,改名陶朱,远走他乡。伯(ba4)同“霸”。
    
    范仲淹博学,能想起这2个都姓范且都改姓的人。
    
    当时范仲淹33岁。
    
    真宗天禧五年(1021),范仲淹调任泰州(今江苏泰州),监泰州西溪镇盐仓税官。
    
    泰州靠海地势低,海水灌田之事经常发生,以前曾有一堤坝,年久失修,前几任县令不闻不问,致使百姓无地可种,流离失所。
    
    本来这事并不在范仲淹的管辖范围。
    
    责任在范仲淹的心间涌起,准备插手,但直接上奏又属于越职,就请求两淮发运使张纶上报,并建议让他当这个县的县令,果然事成,范仲淹当了县令,准备修堤。
    
    准备就绪后,正式开工,令范仲淹没想到的是,当中下了几场大雨,洪水凶猛,卷走了100多人,有人造谣说这是东海龙王发恕,建议停止修堤,再加上原本就反对修堤的人乘机发难,工程被迫停了下来。
    
    朝廷派人调查,范仲淹据理力争,认为这是偶然事件,来者被说服,修堤继续。
    
    又出变故,此时范母病重,范仲淹左右为难。
    
    如果自己此时离开,这工程必停,如果坚守岗位,不顾老母,天理不容。
    
    不但读书刻苦且充满智慧的范仲淹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方案,他竟然再次说服张纶上报朝廷,不再做两淮发运使,改任泰州知府,以便主抓修堤事宜。
    
    张纶照办,一次不成,再上报,又不成,连续上报了3次,终于如愿以偿。
    
    范仲淹放心地走了,照顾老母。
    
    这绝不是一般的气魄,一个小小的监税官凭什么如此调动上级。
    
    范仲淹忠孝两全,孝,要靠实际行动,不能耍嘴皮子。忠要靠智慧,否则就是愚忠,弄不好会留下笑柄。
    
    修堤这件事,大前提是为国为民,有一个最终别人驳不倒的理由,干好了就是业绩,干不好的可能性很小。
    
    范仲淹当然想做更大的官,更大可能地实现自己济世的理想,找准一个点最关键,修堤这事就能让他闪光。
    
    修堤成功,当时有2600多户百姓回归,安居乐业,为了感谢范仲淹,很多家庭改为范姓,这条堤后来改为“范公堤”。
    
    之后,范仲淹调回京城,晋升为大理寺丞。这是朝廷对他的嘉奖。
    
    新的工作刚刚开始,不料母亲病逝,范仲淹不得不回家守孝3年。
    
    在此期间,两个重量级人物相遇并相知。
    
    正巧晏殊被贬应天府(今商丘市),早闻范仲淹大名,约来相见。
    
    一见如故,当时晏殊文采斐然,俩人成为文友。并邀请范仲淹掌管府学,就是让他当应天府学院校长。
    
    范仲淹正是这所学校的老校友,当年就是从这参加了科举,接下这份邀请后,兢兢业业,以身为则,求学者络绎不绝。
    
    当时范仲淹还在守孝期,不算正式管员,义务帮忙。
    
    有一个故事发生:
    
    有一位姓孙的秀才,拜见范仲淹,见他穿得比较破烂,范仲淹就给他十千钱,过了一年后,此人又来,依旧破烂,范仲淹又给十千,问他为何这样乞讨时,孙秀才凄然正色:“无钱养母,若日得百钱,则足矣。”
    
    范仲淹受了感动,决定帮他,安排他一个学校的职务,月薪3000,从此孙秀才养母无忧,并跟随范仲淹学习《春秋》。
    
    孙秀才玩命学习,范仲淹守孝期满上调时,孙秀才随即辞归回家,与范仲淹一并离开。
    
    这个孙秀才就是10年后大名鼎鼎的孙复,以讲《春秋》著名于世。
    
     范仲淹人品可敬,遇到这样的人,是一种福气。
    
    3年期满后,晏殊极力推荐,范仲淹得以再次回到京城,任职秘阁校理,当时公元1028年。
    
    秘阁校理是一个文官,负责校勘朝廷图书,比较清闲,但如果没有晏殊的推荐,范仲淹未必能进京城。
    
    一个内心正直的人,他是闲不住的。
    
    1022年,真宗去世时,皇帝仁宗只有13岁,由刘太后垂帘指政,到了1029年,仁宗20岁,理应放手的刘太后没有丝毫放手的意思,并要求在她61岁寿辰时,仁宗率文武百官举行朝拜大礼。
    
    很多人有意见,但敢恕不敢言。
    
    范仲淹上书抗议,认为在家皇帝可以上拜母亲,但率朝廷官员一起朝拜,有失皇帝尊严,并要求刘太后还政于仁宗。
    
    惹了刘太后,捅了马蜂窝,外贬为河州府通判,这是第1次被贬,以后还有第2次、第3次。
    
    在这次事件中,晏殊起初表现的非常气愤不理解,因为范仲淹是他推荐的,如果范仲淹有罪,他属于推荐不当,也受牵连。
    
    范仲淹反复向他解释,晏殊听不进去,最后,范仲淹给他写了一封长信,才算罢休。
    
    在外贬出京之日,好友同僚为他饯行,有人说出心里话:“此行极为光荣。”
    
    范仲淹的这次忠正表现,正合仁宗本意,想想仁宗肯定不满太后专政,当时只是摄于威严,不便阐明态度,对范仲淹不会怨恨。
    
    
    1033年,刘太后去世,仁宗果然召回范仲淹,担任右司谏。范仲淹的官升了,可到年底时又发生了一件事。
    
    皇帝仁宗想废郭皇后,范仲淹不同意,一国之母,不宜随便废除,强谏,仁宗忍无可忍,再发神威,贬范仲淹为睦州知府。这是第2次。
    
    饯行时,又有人说了一句话:“此行尤其光荣。”
    
    范仲淹一笑。
  
   睦州是个好地方,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范仲淹的心情尚可,想来这是皇帝仁宗的略施善意,他还是心疼这位忠臣的,只不过是没有顺从自己而已。
    
    1034年,范仲淹又被迁往苏州任知府,因为苏州正在闹洪灾。
    
    显然,在皇帝眼里,范仲淹并不是罪臣,是他手中的一杆枪,刺洪水猛兽,范仲淹有着治洪的丰富经验。
    
    努力工作,不发牢骚,这就是范仲淹。
    
    苏州是范仲淹的家乡,这次采取的方法与上次不同,上次是堵,这次是疏,借鉴大禹治水。
    
    这次的成功,范仲淹又被仁宗调回京城,皇帝给他安排了一个新角色:天章阁待制。天章阁是新设立的部门,相当于文学侍从,或者说是皇帝的私人顾问,虽然没有具体官职级别,但位置显要。
    
    当时的宰相是吕夷简,两人政见不和,吕宰相担心范仲淹从中作梗,就鼓捣皇帝让范仲淹去作开封知府,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京城知府是个苦差事,不好干,这样就给吕夷简有了很多抓小辫子的机会。
    
    没想到范仲淹走马上任几个月后,将开封府治理的井井有条,还是腾出了很多时间,这叫能力,范仲淹真的不简单,绝不是只练嘴上功夫。
    
    有了精力的范仲淹,有一次画了一张图献给仁宗,仁宗一看,是一幅官员升降图,全是人名,并一一注明,哪些是不应该升职的,哪些是不应该降职的,并特别强调,升职的大部分是吕夷简的亲信。
    
    吕夷简急了,召集手下弟兄们群而攻之,对范仲淹反咬一口,告他越权行事、离间君臣,皇帝顶不住了,再贬范仲淹。
    
    这次贬的地方是铙州(江西鄱阳),又有人饯行,又有人说了一句话:“此行特别光荣。”
    
    范仲淹:“我已经光荣3次了。”
    
    敢对宰相的用人不当提出质疑,范仲淹,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更大的不幸接踵而至,铙州路上,范仲淹的妻子病重,再加上一路颠簸,没多久病逝,这对范仲淹的打击很多,相伴了13年的夫妻,这就样撒手而去。
    
    并没有长久沉浸在自我的悲痛中,依旧心系民众,有3件事给我印象很深:
    
    1.为了防止传染疾病,范仲淹建议少喝河水,多挖井,据说现在的鄱阳还留有不少那时开挖的古井。
    2.有一位妇人喊冤,说是自己的丈夫在狱中被活活打死,范仲淹亲自过问此事,查明真相后,严惩了办案人员,并作出明确规定,严禁滥用刑罚,禁止逼供,杜绝囚犯意外死亡。
    3.铙州有很多人种茶,但茶税太重,百姓不堪重负,范仲淹上表朝廷,要求免税,得到批准后,民间立即流传出:“一章奏免贡新茶,惠及饶民千万家”
    
    正是范仲淹这样的为官者,才使很多人对国家仍有信心。
    
    还有更大的考验。
    
    1038年,西夏党项族自立,国号大夏,正式脱离北宋,旋即进兵延州(今陕西延安),北宋损兵折将,情况危急,当时负责战事的是夏辣和韩琦,在韩琦的举荐下,仁宗将范仲淹调回,与韩琦一起作夏辣的副手。
    
    在攻守的策略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夏辣与韩琦主张进攻,范仲淹建议先以守为主,然后步步为营。矛盾上交朝廷,宰相吕夷简没把西夏放在眼里,进攻,皇帝同意了。
    
    结果残败,范仲淹的主张占了上风。
    
    必须佩服范仲淹,非常的冷静,想想当时的天朝已经几十年没经战事,武将没经验,士兵没斗志,怎么打?
    
    后来皇帝撤职夏辣,由范仲淹和韩琦各守一路。
    
    范仲淹开始有计划实施自己的战略。
    
    首先修筑城池,巩固根据地,稳定住形势,然后逐步采取行动。
    
    范仲淹看重了一个叫马铺的地方,它是西夏与其它几个少数民族来往的必经之路,艺高人胆大,派自己的儿子带兵突然占领,同时运载着建城材料,竟在10天内,构建了一座城池,西夏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派了3万人马攻城,范仲淹亲自指挥,西夏兵无功而返。
    
    从此西夏变得比较孤立,范仲淹步步紧逼,建了很多这样的城堡,西夏犯难。
    
    范仲淹友善当时的羌族,羌族首领来访时,屏退左右,促膝交谈,羌族首领感到了范仲淹的真诚,结果是常常羌族军队与宋军共同行动,给西夏的压力很大。
    
    两军的这种对峙,后方供给是个问题,范仲淹上奏,建议军队实行屯田制度,自给自足,皇帝立即同意,为朝廷减轻了巨大负担。
    
    此时的范仲淹,在皇帝仁宗眼里,就是一棵参天大树。
    
    不但阻止了西夏的进攻,而且使自己处于优势,但也不能一举歼灭。范仲淹心里清楚,必须逐步进行,总有西夏坚持不住的时候。
    
    还不能确定胜利的时间表,几年来的军旅生涯,范仲淹从一介文官变为统帅一方的军事家,感触颇多,思乡情绪油然而生,挥笔写下了这首留传千古的名作。
  
  
  [本词简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塞下:边塞的防守线,指镇守的延州。
   这个“异”字,有几种解释:
   1.延州的秋天与春夏冬季节相比,风景不同,是自己与自己比。
   2.与其它地方的秋天比,延州的风景不同,这是由于延州属于战区,有一些人为的布置,还有就是作者心理的作用。
   3.指延州与老家苏州的风景不同。
   整首词写思乡,以为是第3种。
   作者并没有埋怨延州的风景如何之糟,只是说“异”,作者的心胸非一般人可比。
   这个字不要忽视。
  
   衡阳雁去:秋冬之季,北雁南飞,相传飞至衡阳的回雁峰便折回北返,因为这时天已变暖。
   “衡阳雁去无留意”,这一句有嚼头儿。
   应该是这样字序:雁去衡阳无留意。由于平仄要求,“衡阳”与“雁去”对调。
   那么这一句的意思就是:延州的大雁毫无留恋地向南飞去。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上片的写景隐约含情。
   大雁“无留意”地飞走,但他不能像大雁那样,他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有责任,在他的身后有一个国家大宋。
   对于自己,这个延州会是衡阳吗?至少目前还没有答案。
   大雁飞至衡阳还有折返的时候,而自己镇守延州,归日无期。
  
   人们一看到“雁”就想到“鸿雁传书”,这首词,个人觉得最好不要这样理解,老母已逝,妻子归天,儿子在旁边,他又没有情人,“传”啥呀?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泛指边塞周围的声响,包括很多,如风声、马声、士兵训练时的呐吼声等。
   角:部队中的军号,根据吹奏的不同音调指挥部队,这里指收兵回城,结束一天的城外训练。
   在一片四周的嘈杂声中,军队的号角响起,士兵回城,结束训练。
  
   嶂:象屏障的山峰,形容高。
  
   为什么“角起”,因为“落日”了,到了黄昏。
   结束了一天的训练,作者可以静下心来环顾四周,此时映入眼帘的是百姓家里的“长烟”和“落日”,再看自己时,一座孤城紧闭。
   遥望百姓家的“长烟”时,是否羡慕百姓的自在生活?
   人在高山下,会有一种压抑,如果是“千嶂”,效果只能会更严重,况且这种状态已经几年,那种封闭孤独感可想而知,所以“闭”这个字虽是自然描写,实际是作者自己的心声。有什么样的心情,就写什么样的景色,还有那个“孤”字。
  
   作者通过上片的景物描写,引出下片的抒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浊酒”,如果是酒的质量问题,说明作者当时生活艰苦。一军统帅喝不上好酒吗?更只能说明范仲淹与兵共苦。如果不是酒的质量问题,那就是作者的心情不通常——“浊”。
  
   “家”,是指京城开封还是老家苏州?
   作者的老母妻子都已离世,儿子跟着自己打仗,家里可以说没人了,想家是出于哪种情结?
   这是连续劳累当中的躲避心理,范仲淹也是人,也有心累的时候,也想像着解甲归田的轻松自在。
   那么就可以说他厌倦了这种戍边吗?不是,从作者的表现看,范仲淹一如既往,所以说这只是人的一种普通短暂心理。只能说明范仲淹真实不虚伪,尊重自己的人性。
   作者当时50多岁,有落叶归根情结。
   整首词,读不出作者对镇守延州有多大的埋怨,没有逃避的意思,所以不是向往京城的优裕生活,这里应该指苏州老家。
  
   燕然未勒:典故,东汉将军窦宪打败匈奴后,乘胜追击,路过燕然山时,登高立碑。此处指还没有完成抗击西夏的任务。 勒:在碑上刻字。
   虽然想家,但在作者心里,还是能分出主次,国家事大,自己事小。
   “燕然未勒归无计”很关键,如果没有这一句,整首词就会变味,会变得重思乡而轻国家,格调会变低。
   细看整首词,此句之外,可以说全是为了写思乡,有这句后,变得均衡起来。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管:羌族所产的一种笛子,音调凄凉悠扬。
   “羌管悠悠霜满地”,让人感到悲凉。
   “霜满地”,是实指也可能是虚指,如果是虚指,那就是化自李白的《静夜思》,想家了。
   如果一个字或几个字有多意,而这些多意必然使人们对这首诗词产生多种理解,而这多种理解并不歪解作者的原意,这样的字句作者敢用。如前面的“浊”。
   总之,这一句让作者“不寐”。
  
   此时的范仲淹50多岁,白发斑斑,这个年龄还带兵戍边,非常人性地为自己流下一行泪。
  
   思乡与戍边看似矛盾,但在作者的心里并不冲突,因为在范仲淹的心里,国家的安宁才是第一要义,思乡只是个人的一种情感流露。
  
   思乡之情让人感动,思乡中的“燕然未勒归无计”又为作者的大义再次感动,使思乡更浓。
  
   一首好词,无可挑剔。
  
   以下几点体会与朋友们共享:
  
   1.整首词的布局完美,场面很大。
   第一句中的“异”字,一下子就将苏州与延州2个场景切换出来,场面顿时宽大,然后再切换至“衡阳”,像足球场上的长传,画面很有纵深感。
   “角起”,以声音变换着读者的欣赏方式,然后又是景色“千嶂里”,再然后就是“长烟”、“落日”、“孤城”、“闭”,不断地变换。
   人在读一首诗词时,大脑是有图像伴随的,景色交叉变换完成后,最后是一位白发老人的泪,很感人。
  
   如果一首词只是片面的单独描述,读着会觉得累,多场景描写并非易事,选景用词很关键。
  
   2.音乐感很足。
  
   《渔家傲》这个词牌,每片的前3句都是7字,读着像七言诗,第4句,突然一变,变为3字,然后又是7字,抑扬顿挫特别强烈。因为由7转3幅度很大。
   还有一点,这词牌,每句都押韵,读着有气势。
   并不是所有《渔家傲》的词写的都好,关键还是看立意和选字。
  
   3.关于最后2句。
  
   最后2句是这首词的中心思想,作者在韵律上做了一些特殊处理。
   整首词押仄韵,确切地说是押“齐”韵,至最后2句时转为“微”韵,但总体上并没有破坏,还可以算一个韵(韵母最后都为i),可是在读的时候,口感已经不同,有了明显的变化,看来作者是有意突出这2句。
  
   整首词的重点是思乡,但读不出作者厌倦戍边的情绪,就这是范仲淹的伟大和真实,也突显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
  
   一首好词。
  
   解析完毕。
  
   ====================================
  
   这首词后来传到京城,欧阳修读后不以为然,觉得格调不高。
  
   有一次,一位战地记者去边塞采访,欧阳修将想好的几句写在纸上,让他交给范仲淹。
  
   “战胜归来飞捷报,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
  
   意思是用这3句代替这首词的最后3句。
  
   欧阳修太理想化了,他应该亲自践行戍边。
  
   不管怎么说,欧阳修的这3句没有流传下来,被人们忘记,即使他当时文学泰斗。
  
   ====================================
  
   范仲淹镇守延州4年,西夏不敢再犯,最后双方达成协议,西夏取消帝号,向宋称臣,封为夏国,边塞终于安稳下来。
  
   1044年,仁宗皇帝调范仲淹回京,任命为副宰相,重用。
  
   仁宗急于改革,让范仲淹拿出具体方案,范仲淹觉得应该有计划分步骤进行,但皇帝太急,不得已,拿出一系列改革方案。
  
   共有10项,中心是整顿吏治。
  
   仁宗信重范仲淹,这10项改革全部采纳,很快在全国推行,也很快受到了严重阻力。
  
   经济改革相对容易,邓公的“包产到户”其实和西汉萧何等人的“不为而治”一样,只要不扰民,让老百姓自己去干,很快就能温饱。
  
   最难的是政治体制改革,因为这样必然要触犯一些人的权力利益,而这些人掌管着国家机器,如果这些人极力反对,皇帝心里就没底,除非不怕丢掉皇位。
  
   中国历史上,政治体制改革鲜有成功。
  
   在利益集团的猛烈攻势下,皇帝顶不住,改革终止,范仲淹自请外任,然后不停改任,始终没有回京。
  
   1052年,范仲淹被任命颖州知府,上任途中病逝,终年64岁。
  
   ====================================
  
   无私才能无畏,范仲淹用一生的行为对此进行了精准的解释。
  
   人能轻易无私吗?范仲淹这样的人,千年唯一。
  
   范仲淹还有一个故事:
  
   早年在长白山醴泉寺读书时,一天夜里,发现有一老鼠入洞,范仲淹好奇,就挖开鼠洞,发现有一堆白银,丝毫未到,将洞口还原。
  
   后来范仲淹做了大官,醴泉寺想重修,就向范仲淹伸手求助,能不能让朝廷拨点款项,范仲淹回了一封信,将鼠洞藏银之事说明,主持依信行事,果然如此。
  
   醴泉寺就读时的范仲淹,生活相当清苦,一份粥分4瓣吃2次,只有切碎的生韭菜伴饭。
  
   ====================================
  
   “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的人。前者如诸葛亮、范仲淹,后者如孔、孟等人。但二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和清代的曾国藩。”——毛泽东。
  
   ====================================
  
   附:《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谱对照: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可平可仄)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荆溪咏》、《游仙咏》。双调62字,上下片各5仄韵。
  
  
   谢谢阅览。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3270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