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消防主机程序编写:国家京剧院 毛主席对李和曾的戏情有独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3:11:00

毛主席对李和曾的戏情有独钟

信息来源:转载自《剧艺审美创新今昔谈》    发布日期:2010-11-17    阅读次数:533

李和曾同志,是京剧高派艺术创始人高庆奎嫡传亲授的关门弟子,他对恩师的艺德和艺术技巧颇多继承和发展。40年代初,便以高派名剧《逍遥津》、《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哭秦庭》和《赠绨袍》等驰誉于京沪间。1945年,23岁的李和曾同志,在慰问晋冀鲁豫解放区时投身革命,在河北省临清参加第一军分区宣传队,次年转入第四军分区民主平(京)剧团,任副团长。1947年剧团并入转战来冀的延安平(京)剧研究院后,和曾同志积极参予“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排演了《三打祝家庄》、《嵩山星火》、《中山狼》、《李逵夺鱼》和《红巾起义》等新编剧目。1949年3月,和曾同志奉命率团到平山县西柏坡,为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都观看了他主演的《坐楼杀惜》、《空城计》、《哭秦庭》等剧。演出结束后,周恩来副主席代表党中央向全体演职人员致谢,祝贺他们演出成功,对年轻有为的和曾同志尤多鼓励。
从西柏坡到北京,毛泽东主席经常观看和曾同志演唱的优秀剧目,数十年不辍,直到晚年毛主席与病魔作斗争时,仍在观看和曾同志主演的舞台艺术纪录影片。那时,正值“文革”时期,一切传统文化艺术都被禁绝了,但“四人帮”集团,仍不敢违背毛主席的意愿,不得不将正被所谓“群众专政”监督劳动的和曾同志调回,拍摄了《逍遥津》和《李陵碑》两剧影片,供毛主席观赏。至于毛主席对高派艺术何以如此欣赏,除审美情趣需要外,是否还有思想感情的某种寄托,如今已无从得知。不过,高派艺术崇尚悲壮的美学特征,满宫满调一泄千里的演唱气势,以及这些名剧所塑造的历史人物,大都具备了为民族国家利益而忘我牺牲的精神,怎能不使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人民领袖,进入特定的情境,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比如《逍遥津》又名《白逼宫》,表现的是:汉献帝目睹曹操权势日重,便与伏后计议,派内侍给后父伏完送去血诏,嘱约孙权、刘备为外应,协力除曹;由于事机不密,被曹探得行迹,派兵把住官门,从内侍发髻中搜出诏,曹操带剑入宫,命华歆将伏后乱棒击毙,鸩杀伏后所生的两个小皇儿,并诛杀伏完及传诏内侍穆顺全家。剧中勤王血诏失密,汉宫大权旁落后,汉献帝的精彩唱段,是以〔二黄导板〕起唱,转〔回龙〕、〔原板〕、〔慢板〕,最后甩一句〔散板〕结束。他历数曹操十几宗“欺寡人”的逼宫罪行,一气呵成,动人心魄。而《李陵碑》,一名《两狼山》,又名《托兆碰碑》,是流传极广的优秀传统老生戏,谭鑫培、余叔岩、高庆奎、杨宝森等均擅演此剧,而且各具特色,和曾同志兼融并蓄,多所师承。此剧演辽军入侵中原,宋王命潘洪挂帅御敌、杨继业为先锋,率六郎、七郎出战,被困两狼山,先派七郎突围向主帅求援,潘洪因七郎曾将称霸擂台连伤数命的已子潘豹打死的旧怨,不但未发一兵一卒,反将七郎用乱箭射死。杨继业不见七郎引救兵返回,又令六郎回朝请命,最后终因人马冻饿,孤立无援,碰死在李陵碑前。杨继业在以身殉职之前,声情并茂地抒发了自己的满腔激情,在随时插入紧急军情的探报烘托下,唱了一大段展现心灵的〔反二黄〕,历数潘洪专权,残害忠良,勾结辽邦借刀杀人的罪行;同时也追忆杨家将满门忠烈,为国捐躯的英勇壮烈情景,披肝沥胆,催人泪下。毛主席晚年,面对当时的客观现实能不思前想后,怀念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功勋卓著而壮烈牺牲的将领;能不思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贡献卓著而遭迫害的功臣?!
李和曾同志,1922年(壬戌年正月十五日)生于北京,1932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初学刀马旦、武生,并为程砚秋先生配演娃娃生。此后专工老生,《逍遥津》、《马陵道》、《赠绨袍》、《哭秦庭》等剧均得高庆奎先生亲授。他在1940年毕业后,又正式拜高庆奎为师,并按梨园行规为恩师效力三年后才搭班唱戏。和曾同志参加革命后,历任晋冀鲁豫解放区第四军分区民主平(京)剧团副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第一团副团长,中国京剧院三团副团长、二团团长,文化部党委委员,中国京剧院艺委会副主任、副院长和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他不仅对高派艺术多所继承,对高先生演戏不争主角配角,不争戏码先后,不争戏份多少,即“三不争”的艺德和敬业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及在革命队伍中,尤多发扬光大。
而标志高派艺术的声腔特征,在用气、吐字、行腔等演唱技巧上,与众不同的是用京字京音,特别擅用大气口的“满宫满调”和长腔拖板的声腔,抒发人物情感的转换和跌宕,在高亢激越中又给人以圆润秀丽的审美情趣。和曾同志在师承融汇高派艺术之后逐渐形成自家风范。60年代又以著名表演艺术家之诚,再拜麒派创始人周信芳为师,再次开拓了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途径。不仅保持高派艺术的优长还借鉴了麒派艺术凝练浑厚、大气磅礴的表演风格,在一系列新编剧目的创演过程中,提高和完善了表演技巧,成为硕果仅存的高派嫡传弟子和发展高派艺术的创造性的继承人。他在京剧舞台上塑造了:运筹帏幄,指挥梁山义军攻克祝家庄的宋江;团结领导江汉渔民,击溃南侵金兵的曹彦约;拥戴周武王,兴兵讨伐暴虐昏君殷纣王的黄飞虎;救死扶伤,为民解危济困,却拒绝为曹操治头风病而身陷死牢,潜心总结临床经验,完成医著《青囊经》的神医华佗;日上三本、为民请命的孙安;以及社会主义时代,纯朴正直,英勇顽强的各民族中老年精英等崭新的人物形象,为弘扬民族艺术和民族精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原载《老年文化》199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