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族激光电话:毛泽东帮了老蒋一把【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20:37:17

毛泽东帮了老蒋一把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0月19日   16 版)

    金门炮战中蒋军伤亡惨重,蒋介石却连称“好,好”;而在大陆这一方,当参加炮击的广大指战员摩拳擦掌准备统一台湾时,毛泽东却也向他身边的人说道,可能40年都不去拿台湾。毛泽东如何帮了老蒋一把?毛泽东的国际问题秘书,在他身边工作了12年之久的林克谈炮击金门的前前后后。

    金门打炮,艾森豪威尔三夜睡不着觉

    发生在台湾海峡的炮击金门行动,对回击蒋帮对大陆的窜扰、打破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蓄谋,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这个行动的意义,并不是地区性的,还有着广阔的国际斗争背景。

    因为在行动准备期间,发生了伊拉克共和国成立,美、英出兵中东的事件,使那一地区的局势骤然紧张,成为举世关注的新焦点,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一致呼吁美、英撤军。

    毛泽东随之提出推迟打炮,将“中东解决”一起考虑,以便使台湾海峡地区的炮战起到声援中东人民反侵略斗争,并减轻那里的外来军事压力的作用。

    正是在毛泽东的新思考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海军及大批炮兵、坦克部队开始了向福建沿海一带的大规模集结。故而炮击一开始,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竟在华盛顿三夜睡不着觉。因为从美方侦知的种种迹象看,都无法排除中共渡海作战的意向,炮击金门,很可能是进攻台湾的前奏。而蒋介石为了不从金、马后撤,一口咬定炮击金门是向台湾进攻的组成部分,拼命渲染两者之间的联系。

    一旦中共真的对台湾实施攻击,现有驻台美军,是不足以协助蒋军守卫的。于是,艾森豪威尔下令,将在地中海游弋的美第六舰队的一半力量调往台湾海峡,与第七舰队会合。又从美国本土和菲律宾抽调部分舰只,使在台舰只达50艘,其中包括 6艘航空母舰, 3艘重型巡洋舰。

    接着,美军第 46巡逻航空队、第一海军陆战队和其他几批飞机,也调到台湾,美国第一批陆战队 3800人,在台湾南部登陆。美国一些本来用于和准备投入中东的军事力量,按照毛泽东的预想安排被吸引到了远东。

    美国的注意力被转移到远东,远东局势趋向紧张,而中东的紧张局势得到缓解,使中东各国十分感谢中国。毛泽东对此十分欣慰,兴奋地说:“这回中东各国可是欢迎啦,特别是一个阿联,一个伊拉克,每天吹,说我们这个事情好。因为我们这一搞,美国人对他们那里的压力就轻了。”

    但这些仍不是炮击金门的全部意义。一石三鸟,是毛泽东擅长的杰作,他还要利用炮击掌握更多的情况。

    自1955年3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生效后,毛泽东就希望确切地了解这一条约的性质,是放蒋介石出笼进攻大陆的呢?还是有限度的防御性的?美军对海峡地区的军事对峙,究竟准备介入到什么程度?但始终没有一个检验的机会。

    炮战持续一段时间后,金、马蒋军的弹药大量消耗,粮食储备亦所剩无多,频频向台湾告急。蒋介石随即向美提出护航要求,以便对金、马进行补给。

    蒋介石这样做是另有居心的:如中共不对美舰炮击,则可建立起安全的补给线;若中共对美舰射击,美舰还击,则顺势将美国拖入对中共的作战。美国是极不愿直接介入军事对抗的,但碍于《台湾决议案》有关条文,答应护航,敷衍蒋介石。

    9月7日,台湾舰只在美军护航下向金、马运送军需物资。美舰在左右两侧护航,与台舰相距两海里。美舰的卷入,使前线指挥部感到情况复杂,叶飞立即向毛泽东请示如何对付。复杂的情况反而激起了毛泽东的灵感,这正好提供了一个检验《共同防御条约》的机会。他毫不迟疑地在电话中命令叶飞:照打不误,但只打台舰,不打美舰,即使美舰开火,没有命令也不准还击。

    中午 12点,美台混编舰队抵达金门料罗湾港口,福建前线炮兵立即开火。结果美舰置台舰与运输船于不顾,竞相遁去,而台舰则 3艘被击沉,多艘受创。

    毛泽东由此对美国的对台政策得出新的估价:第一,所谓共同防御条约是有限制的,是防御性的,是给蒋“戴上辔头”的条约。第二,美国不愿冒与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风险。第三,美国想从金、马“脱身”即逼蒋后撤,通过“划峡而治”减轻自己的“义务”和负担。

    毛泽东说:可能40年都不拿台湾

    在金门炮战开始后,美国虽然逼蒋后撤,与蒋分歧日益公开化,但为了确保台湾不受攻击,美国还是将大量海、空及登陆部队调往台湾。另外,美国又有6艘军舰, 2000名士兵进驻新加坡。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甚至就是否使用原子武器摧毁福建军用机场及切断前线供应线等问题进行讨论。

    远东局势紧张,在台湾海峡爆发一场有美国介入的激战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这引起了世界性的震荡。毛泽东也说:“金门、马祖打这样几炮,我就没有料到现在这个世界闹得这样满天风雨,烟雾冲天。这就是因为人们怕战争。”

    部分美国的盟国害怕被美国裹进战争,一些中国的友好国家亦对中国面临的险恶局面深表关切。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于 9月8日致电毛泽东,电文说:“鉴于台湾情况之紧张,美帝态度之顽固,请您告诉我们:(甲)可能不可能发生美华战争?(乙)我们越南应该有什么准备?”

    苏联亦对中美是否会发生直接冲突十分担心, 8月底 9月初,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亲自来华摸底,询问中国政府对海峡时局是否会发生直接对抗的估计,亦想了解中国对苏联是否有什么要求。

    毛泽东认为:对直接对抗,中美双方都心存余悸,都害怕战争,“但是他们(帝国主义阵营)比较怕我们多一点,因此中美之间的战争是打不起来的。”特别是经过对美台混编舰队的炮击检验后,毛泽东更确信,“美国没有一个人愿为金、马而战。”因而断定战争打不起来。 

    9月8日,毛泽东即复电胡志明:“(甲)美国人怕打仗,就目前说,很少可能大打起来;(乙)贵国似可以照常工作。”同时中国政府亦根据毛泽东的推断明确地向葛罗米柯表示,中国自己完全能够驾驭局势,不需要苏联也牵扯进来,更没有让苏联用核武器来支持中国的想法,并告知中方对事态发展的估计。

    苏联有了底,赫鲁晓夫遂于 9月7日、 19日,两次写信给艾森豪威尔,呼吁美国政府对在中国台湾及台湾海峡地区所采取的行动要慎重从事,不要轻易采取可能带来不可收拾的后果的步骤,并表示如果美国对中国发动核攻击,“那么,侵略者就将立即遭到应有的、同类武器的反击。”苏联的表态,对美国在台湾海峡行动持慎重态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走过的这段凶险的历程中,毛泽东充分显示了他超人的胆识。

    作为总导演的毛泽东,亲自指点着炮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央军委、周恩来也不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但最终拍板都要经过毛泽东。例如是否对金、马实施空中轰炸,甚至白天打,黑夜打不打;是打排炮,还是打零炮;等等。在已经掌握了全国政权、经济建设转为主要工作若许年后,毛泽东再度淋漓酣畅地施展了他出类拔萃的军事雄才大略。

    然而,只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军事家,还不是最高品位的军事家。“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只有在政治舞台和战争舞台都游刃自如,牢牢掌握主动权,才称得上是最高品位,毛泽东正属于这一类军事家。

    进入 10月后,炮击行动预期的目标已经一一达到,但美国、蒋介石方面都还没摸透毛泽东的真实意图。甚至参加炮击的广大指战员也不清楚最高统帅的整体构思,他们还在摩拳擦掌,以为紧接着炮击的是渡海作战,收复金、马,然后红旗直指台湾岛。

    可此时毛泽东与身边人员谈论的话题已经是:“现在我们不拿台湾,可能 10年、 20年、 40年都不去拿台湾。向金门打炮,也不是为了解放金门。”他已经在考虑停止炮击了。

    10月5日,毛泽东突然要彭德怀、黄克诚转告叶飞和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在 10月6、7两日停止炮击,“偃旗息鼓,观察两天。”

    第二天,他又改变了主意,发布了准备推迟几天发的、由他亲自执笔、以彭德怀名义发的《告台湾同胞书》。书中开篇的文字是:“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将停止炮击的时间延长到一周,并敦促蒋介石同大陆就和平统一问题进行谈判。至此,以炮击为主的军事斗争,开始向以政治斗争为主的谋求谈判转换。

    停炮一周期满,毛泽东表示继续停炮两周。美国见此,遂借口金、马地区实际上已“停火”,再次要蒋介石后撤,同中共脱离接触。美国国务卿准备再赴台湾,对蒋紧逼。10月21日,杜勒斯飞抵台湾。

    针对美国的举动,毛泽东订下了将炮击形式固定下来的对策。 10月25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以彭德怀名义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

    书中指出:“美国的政治掮客杜勒斯,爱管闲事,想从国共两党的历史纠纷这件事情中间插进一只手来,命令中国人做这样,做那样,损害中国人的利益,适合美国人的利益。就是说,第一步,孤立台湾;第二步,托管台湾。”

    书中请国民党当局不要屈从美国的指挥,让他们回顾一下张作霖之死的往事,警告说美帝国主义之凶恶不下于当年置张氏于死地的日本人,劝蒋介石等“当心一点儿”“不要过于依人篱下,让人家把一切权柄都拿了去”。

    为了继续使蒋介石持有不撤军的理由,书中宣告恢复炮击金门地区,但固定为单日打炮,逢双停火,“以利你们长期固守”。

    恢复炮击后,法新社驻台北记者发出的消息说:台湾当局人士在炮击之后,“显然松了一口气”。当杜勒斯要蒋介石公开声明,“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不与中共和谈”,蒋介石默不作声。

    从10月25日以后,金门地区的炮战成为纯粹政治意义的行动。例如 11月3日,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大打一天。“打 1万发以上,对一切军事目标都打。以影响美国选举,争取民主党获胜,挫败共和党。同时使蒋军得到拒绝撤兵的口实。”除此之外,双方都象征性地把炮打在对方的海滩上,没有丝毫军事意义。

    (本文摘自《聆听历史细节》,王凡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定价: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