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退伍军人招聘信息:历史悠悠三垂岗(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26:05
 昨天,看《上党晚报》,看到《毛泽东的秘书在长治》,看到田家英在长治,看到他曾经来到长北不远的那个古战场三垂岗,晚上接到朋友的短信,他说:“他有一篇《三垂岗》,让我看一看。”我想:“同是三垂岗下人,历史那点事,能有多少内容可写。但是,仔细一看,历史就是那么点事,谁写谁又是一个角度,我认为朋友的《三垂岗》,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重新诠释了《三垂岗》,特别是对地名的详考及其大量的文化掌故,很有研究价值。看后,我也用括号填了几句不相干的话,发在这里大家共勉。历史悠悠,想小时候曾经在那里玩耍,曾经拾过驻军训练用过的子弹壳,曾经用那子弹壳做成链子枪,啪啪之声,还不绝于耳。想现在,每当走过三垂岗,古战场不在,三垂岗也成了水泥厂,真是感慨万千。 

三垂岗:故乡人心中的魂

                                                         郭存亭

我的故乡位于三垂冈南麓,就是潞城市南天贡村。

三垂岗并不高大,在北方辽阔苍凉的天空下,那一座小小的土岗,在成千上万绵延万里的沟谷和山岗中,实在太不显眼。一些史学资料记载:三垂冈,位于山西今长治市郊区,即二岗山。

其实,在我老家当地三垂冈实指我故乡西北的三个土石相交的、大小不一的山岭。故乡人称为大岗山、二岗山、小岭(三岗山),也叫大冈山、二冈山、三冈山。大岗山在三冈的中间且与小岭相连,二岗山位于大岗山偏西且两岗间隔数百米。三冈一字排开呈东西走向在平川地上隆起,延绵八、九华里形成天然的屏障,其中铁路和公路穿越而过。岗山郁郁葱葱,崖壁上满是带刺的酸枣林。从军事角度看,这样的山岗在晋东南的上党盆地里是少有的天然的军事屏障,兵家必争之地。三岗周围有大小六个村庄,分别是长治郊区的张庄、坟上村、李沟村;潞城市的西天贡、南天贡、郭村。在1941年恢复潞城县建制时张庄、坟上村、李沟村都属于潞城管辖,与西天贡、南天贡、郭村等为潞城西南边陲的几个村庄。(另有一说说位于现郊区的南垂东边的山岭为三垂岗,南垂,顾名思义,南边也,就是说南垂在潞城的最南边,这和三垂岗没有关系)因大冈山、二冈山、三冈山位于潞城西南边陲,故被称“三垂冈”。三座黄土冈虽不起眼,但气脉不凡。三冈相顾,形断意连,依临漳水,虎卧龙盘。尤其是它所蕴涵的丰厚的历史文化,至今仍令人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律动。

许多学者都曾经解读三垂冈,解读三垂冈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三垂冈是一方名山,是一页历史,是一首诗,是一帧精美的书法作品,是一诗刊的名称。但在故乡人的心里,三垂岗更是一方人心中的魂。

三垂冈没有壁立千仞,更无峰插云霄。只因历史上在这里发生过一次著名的“夹寨之战”而成为史学家和军事专家议论的“名山”。更因为毛泽东主席手书清代诗人严遂成的《三垂冈》一诗而闻名于世。

据欧阳修所撰《新五代史?唐庄宗本纪》载:"初,(李)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今河北邢台),还军上党(今长治市),置酒三垂冈,伶人奏《百年歌》(西晋诗人陆机的组诗,共十首,每十岁为一首,唱人一生从幼到老的景况与悲欢),至于(唱到)衰老之际,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李)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李存勖自幼随父征战,善骑射,胆勇过人。他23岁(公元908年)时,李克用死,临终嘱托三事:解潞州(即上党)之围;灭梁(朱温)报仇;恢复唐室宗社。李存勖戴孝出征,恰恰就在三垂冈大战而胜,为称霸中原举行了奠基礼。三垂冈于是载入史册。也可以算奇事一桩。一首《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可谓当年的历史的见证:

漳水风寒,潞城云紫;浩气横飞,雄狮直指。

与诸君痛饮,血战余生;命乐部长歌,心惊不已。

洒神京之清泪,藩镇无君;席部落之余威,沙陀有子。

俯视六州三部,须眉更属何人;悬知万岁千秋,魂魄犹应恋此。

方李克用之克邢州也,大敌既破,我军言旋;霓旌渐远,露布纷传。

虽贼满中原,饮至之仪已废;而师归故里,凯歌之乐方宣。

更无围驿连车,醉教水沃;除是临江横槊,着我鞭先。

有三垂冈者,一城孤倚,四战无常;远连夹寨,近接渠乡。

于是敞琼席,启瑶觞。举烽命釂,振衣远望。            

快马健儿,是何意态!平沙落日,无限悲凉。

听百年之歌曲,玩五岁之雏郎。

空怜报国无期,慕麒麟于汉代;未免誉儿有癖,傲豚犬于梁王。

座上酒龙,膝前人骥;磊块勘浇,箕裘可寄。

目空十国群雄,心念廿年后事。

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叵罗倾倒淋漓,千杯未醉。

无端长啸,刘元海同此丰神;未敢明言,周文王位已先置。

胜地长留,厥言非偶。

问后日之墨缞,果当年之黄口。

壮猷乍展,誓扫欃枪;陈迹重寻,依然陵阜。

怅麻衣之如雪,木主来无;皎玉树以临风,山灵识否?

峰峦无恙,还当陟彼高冈;杯桊空存,岂忍宜言饮酒。

雏凤音清,鼎龙髯去。

先君之愿克偿,佳儿之功益着。

临风惆怅,何处魂招;大雾迷漫,定知神助。

生子当如是,孙仲谋尚有降书;杀人莫敢前,朱全忠闻而失箸。

三百年残山剩水,留作少年角逐之场;五千人卷甲偃旗,重经老子婆娑之处。

世有好古幽人,耽吟健者;时载酒而题诗,试登高而望野。

云霾沛郡,莫寻汉祖高台;日照许都,空拾魏王片瓦。

回忆一门豪杰,韵事如新;剧怜五季干戈,忧怀欲写。

茫茫百感,问英雄今安在哉!了了小时,岂帝王自有真也。

(不说辛弃疾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单说其中句子“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金叵罗倾倒淋漓,千杯未醉。”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出现过,幼小的鲁迅不知道所背何意,就是我们三垂岗下的人也不知道这几句竟然和我们的故乡三垂岗有点关系)

 

清代诗人严遂成,字海珊,浙江乌程(今吴兴)人。生于1694(康熙三十三年),卒年不详,雍正年间进士,在山西任过临县知县。严文思敏捷,才华横溢,性喜浏览名山灵水,多有诗作,尤其咏史之诗,文理皆高人一筹。严非常自负,自谓:咏古为第一。但他的咏古诗的确非常好,的确令人难以匹及。虽然在清代诗人中,他的声望不算很高。但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好几处提及“严海珊”,也说到“海珊自负咏古为第一”。严遂成的《海珊诗抄》,据说有清同治十三年刻本,民国七年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当他游历上党,经三垂冈时,默默无言的古战场撩动了诗人的魂魄,使其顿发怀古之幽情,挥毫写下七律“三垂冈”: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且拥晋山河。

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萧瑟三垂冈畔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毛泽东一生用兵如神,奇谋妙算,远逾古人。他饱览古代典籍,对三垂冈之战的史事烂熟于心。他很喜欢李克用。1964年12月29日,毛主席在披读《五代史  庄宗纪》时,突然想起有一首后唐庄宗打的三垂冈战役的诗,但记不清作者是谁,就写了张条子,让秘书田家英查一下。这张“条子”全文如下:

田家英同志:

近读《五代史后唐庄宗传》三垂冈战役,记起了年轻时曾读过一首咏史诗,忘记了是何代何人所作。请你查一查,告我为盼!

                                       毛泽东

                                    十二月二十九日

(作为军事家的毛泽东,当年指挥八路军挥师东下,在晋东南这块战略要地上撒豆成兵,令阎锡山又是头疼日本人,又是头疼共产党,毛泽东不可能不关注在这里发生过的三垂岗战役。后来,作为他的秘书的田家英在长治搞调查研究时,也曾专门来到三垂岗,详见上党晚报正在连载的《毛泽东秘书在长治》)毛泽东非常喜欢这首诗,曾将这首诗书写在十行纸上,无题,也无款。挥笔书写《三垂冈》诗,也说明了他对“夹寨之战”颇为欣赏。这幅手迹,由北京出版社收入了《毛泽东手书墨迹选》(中央档案馆编,1993年版)。是毛体书法的精品,不可多见。

历史悠悠,漫卷青史。李克用父子的英雄故事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去,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故事演绎着三垂冈的历史。

在郭村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古时候有一天,一大队人马由南向北过三垂冈,在大冈山的青石上留下两行马蹄印。这件事让天上的一位仙人知道了,便驾鹤而来察看,在小岭(的)停留一日方才驾鹤向西离去。仙人所到之处都留下仙气,人们追寻仙气而至,便在大冈山仙人停留的地方修建庙宇,题名“玄宗庙”,在小岭(的)下建庄为“天宫村”,后改为“西天贡村”。至今,西天贡有“天下第一宫”之说。

每逢过节,周围的百姓都会上大冈山拜神,只可惜在“破四旧”时玄宗庙被拆毁了。如今,大冈山通往郭村的道口,人们仍称“神道口”。西天贡村新修建的利民公园,其牌楼上刻着“天下第一宫”几个鎏金大字,使人们难忘哪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张庄村则传说到大冈山仙人是女娲。所以,在村里建有女娲庙,是村里唯一烧香拜佛的庙。女娲庙的大门和墙整体刷着大红色的漆,门两侧是两只凤凰图像,象征着双凤呈祥。两根石柱支撑着女娲庙的大门,其上分别贴着与庙相称的对联,而对联已经因人为和自然因素而只剩下一半,横批是“乾坤保障”。此庙只在初一十五开放。

坟上村,相传晋王李克用死后葬于二冈山前。人们为看护晋王之坟在此建村,成为坟上村。在《长治郊区志》里记载为“皇坟”。

李沟村,又叫李村沟。因李克用的李姓而得村名。不过,在李沟村还有一个更动人的传说。《长治郊区志》记载:民间相传王母娘娘与鲁班打赌,要他一定在天亮鸡叫前造好一座桥,便在天上给他安排神位。天黑后,鲁班先用“赶山鞭”将三堆石头赶至李村沟,正准备修桥,忽闻鸡叫,认为自己输了,便躲在千里之外的赵州。原来鸡叫是王母娘娘学的,致使鲁班上当,鲁班赶来的三堆石头边遗留在李村沟的东西两侧,被人们称为大岗山、二岗山、三岗山。

据《潞城县志》记载: 1795年有1 2户人家在大冈山南麓建庄,因在西天贡村之南后定名南天贡。在南天贡也有一个传说;大岗山正顶的一块大青石上,有一个碗那样大的石坑,无论是严冬还是炎热的夏日,石坑里一直有清水,即使是有人舀去了,不大会儿石坑就又满了,且不外溢。传说是李克用犒赏三军时留下的酒水。上世纪八十年代村民开采石料,这个神奇的石坑再也不见了。

南垂村位于南天贡偏东5 华里处。原归属潞城,为潞城南边界之镇,又称南陲镇。至今每年村里有三个庙会是要过的:一是二月十九,二是七月十三,三是十月初八。每逢庙会,村里老人、邻村百姓总要有不少人到大庙、玉皇庙烧香祭献,许愿还愿。村里还有人组织故事会,扛桩,踩跷等民俗活动,十分热闹!南垂人不仅受佛教文化影响深远,源远流长,而且极崇尚英雄,就是因为历史上在潞城西南边陲曾发生过三垂冈战役等缘故。自古以来,该村坚壁强寨,村子从北到南主干道上建筑有实圪台阁、春秋阁,文昌阁等跨街而建的大阁,东西巷道建有仰光阁、慈悲阁、耕读阁,俨然就是一个小的城市或者城堡,每个阁上布满了刘备、张飞、关羽桃园结义,岳飞抗金等图案彩绘。明清以来逢庙会唱戏,也多是唱歌颂刘、关、张义气,岳家军忠勇的武戏。

1995年,原潞城县县长郭栋材与常同华、申勤学、史留俊……诸贤发起成立“太行诗社”,并主办《三垂冈》诗刊。刊名定为“三垂冈”其意义不言而喻了。在郭老和本土及外埠众多诗词爱好者的精心耕耘下,《三垂冈》已成为省内外一块颇具影响的诗词园地。

凝望着故乡的名山,默诵古今咏其之诗篇,追思千古,浮想联翩。尽管因发展经济开采石料,三垂冈已经被挖的千窜百孔;尽管时间的长河可以把一切冲刷得面目全非,将沧海变为桑田,复将桑田再化为沧海,却不能改变人类历史,不能改变优秀的诗篇。三垂冈永远镶嵌在中华灿烂的史册中,永远闪烁于优秀的诗章里,永远是故乡人心中的魂。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三日

 

小文评论;好,很不错,看后,感觉功底深厚,历史悠悠在其笔下生辉,我一定推荐,其中文字,我只是一些感想,用括号标明。感谢你的辛苦工作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三垂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