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期刊官网:羌城——??一个美丽的传说(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30:05
热烈祝贺此文在2011年9月23日《上党晚报》B4版《文化。品味》发表。

羌城——  一个美丽的传说  

    位于晋东南潞城市最南边,紧邻长治市郊区南垂的羌城村,是一个很古老的村庄,小时候,听过老人们说过一段诙谐的农谣:“月亮明晃晃,贼来偷米缸;聋子听见忙下炕,哑巴大声喊出房;瘸子撵上去,跛子也来帮;一把拽住贼辫子,原来是个秃和尚。”那时候,并不知道,这农谣说的是什么,只知道大人说,自己也说,类似什么蘸蘸窝窝,米面调和(huo),其实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太行枫叶的文章《羌城为何没有姓羌的?》感觉很不错,也懂了不少东西。又查资料知道,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羌族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也许很少有人相信,我们汉族的主体一小半组成民族就是羌族。羌族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大半的帝王诸侯,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炎帝,黄帝,尧,大禹,夏朝皇帝,周朝皇帝等等都是羌人的后裔。

    传说炎帝与黄帝因争夺食盐,在运城不宣而战,结果黄帝胜者为王,建都平阳,而一向重礼让善德教的炎帝并没有败者为寇,而是带领羌族同胞向北迁徒。炎帝先是迁至高平、长治交界的羊头山上,后又迁到潞城、并在郊区百谷山附近尝百草。在此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游牧到定居,从狩猎到农耕。
    炎帝迁到潞城后,见这里地平水浅,草木茂盛,便在一片肥田沃地中安营扎寨驻扎下来。因都是羌族人氏,便把居住的地方叫做“羌城”(今潞城翟店镇羌城村东)。从此,炎帝带领家族在此地从事农耕。   

    据说炎帝生性和善,崇尚和平,厌恶战乱,再加上多年的与敌撕杀,使他嫉战如仇,最忌枪矛,而“羌”与“枪”同音,炎帝就寻思改一改这个村名。
    一次,炎帝与族人一同在石辗上辗米,他又提起修改村名的事。一位正在用簸箕簸米的羌族前辈见脚下,
堆黄凌凌的谷糠,就随口说把“羌(枪)城”改为“羌(糠)城”吧,炎帝遂即应允。从此,当地人就把“羌(枪)城”叫成了“羌(糠)城”,一直延叫至今。

    还有一种说法说羌是一姓,本姓匡,赵匡胤建立了宋朝,避讳,下令改“匡”姓为“羌”与“主”姓。到宋政和年间,朝迁觉得民间有“主”姓不妥当,又下令改“主”为“康”姓。宋时“羌”字也读作kāng,改成“羌”或“康”姓既避讳,与原来的“匡”姓读音比较接近。宋亡后,姓“羌”“康”的人纷纷恢复“匡”姓,但也有一部分人仍姓“羌”、“康”;有的则将“羌”姓改读“匡”。随着语音的发展,“羌”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大多数地区的“羌”姓演变读作qiāng;而南通等地的“羌”姓则仍读作“匡”。有趣的是,南通等地的“羌”姓读作“匡”,南方把“匡”姓则读作qiāng,保留“羌”的读音。今天潞城市羌城村可能是这个民族的缩影,也可能是羌姓的演变。
    再接着前面说,古羌城村在炎帝领导下,年年五谷丰登,家家囤满仓流,所以常遭流寇偷盗抢掠,闹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常因抢米血染双方,此时炎帝仍是坚持不战,以和为贵。无奈只好举村全迁。传说一支迁往今西流村一带,一支迁往今姜庄村,为防再遭袭扰,两支羌人都改为姓姜。据统计,今潞城西流南村和合室姜庄村姜氏人家都在半数以上,据传都为炎帝后裔。

    羌城村举村全迁后,有异姓人家迁入,再兴村庄,而羌姓人家无一户留村。直到现在,此村仍叫羌(糠)城,却无一户姓羌。只有前文说的那段歌谣,那些荒唐言,些许印证了古羌城村五谷丰登、常遭盗贼偷米的历史,印证了那段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化过程。

     传说美丽,美丽传说,在历史的上空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