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民间救援队:课堂教学评价表(试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20:35

 

学校

 

班级

 

学科

 

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

 

教者

 

等第【    】

 

 

 

 

 

 

 

 

 

 

 

 

 

 

 

 

 

 

60

1,学习方式

0  5  10  15  20

等第【  】

优良:自学交流、合作探究、实践发现、猜想论证、争论研究、创新答辩……

一般:听讲练习、回答问题。

较差:唯师唯书、被动接受。

案例与评析:

 

 

 

 

 

 

 

 

 

 

 

 

 

 

 

 

 

 

40

1,角色把握

0  5  10

【  】

优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激励者。

一般:学生学习的知识传授者、活动组织者。

较差:一味讲授、严厉监督。

案例与评析:

2,学习水平

0  5  10  15  20

等第【  】

较高:能投入、善合作;能发现、敢表达;能自学、善交流;能选择、敢否定;能分析、善归纳;富想象、有创意、

……

一般:能听懂、会解题。

较差:思维狭窄、交流贫乏;自学缺方法、合作没激情;概念靠死记、解题靠模仿。

案例与评析:

 

2,环境营造

0  5  10

【  】

优良:能营造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显性”学习化环境;又能关注学生“喜欢学、愿意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内在心理学习化环境的构建。

一般:规范、有序。

较差:专制、服从、沉默、压抑。

案例与评析:

3,学习效果

0  5  10  15  20

等第【  】

优良:掌握并能灵活运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了学习水平、增强了学习兴趣。

一般:能掌握知识技能并运用,但学习水平未有提高,学习情趣一般。

较差:完全依靠教师讲解勉强掌握知识技能,学习过程枯燥乏味。

案例与评析:

3,技术运用

0  5  10  15  20

【  】

优良:能科学运用各种媒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并艺术性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一般:呈现教材、讲清知识、组织练习。

较差:手段单调、讲解模糊、目标不明、过程紊乱。

案例与评析:

 

 

说 

1,该《评价表》主要用于“发展性评价”,为教师自己或相互听课以后从六个方面反思、分析、改进课堂教学所用,它的功能主要是从六个方面进行导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能逐步“优化”,所以它并不涵盖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

2,该《评价表》对学生评价的权重占60%,对教师评价的权重仅占40%,表明我们已经把评价的重心由对教师的关注转移到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注;而对教师评价的指向,也从过去的“知识讲解”,转移到了对学生素质发展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角色把握”、“环境营造”和“技术运用”三个方面。这一评价重心的转移和评价内容的改变,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变量”。

3,教师在备课时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改为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艺术性地追求这些目标的达成,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展示”。该《评价表》没有对教学目标进行显性评价,而是通过对学习效果: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进行隐性评价,效果应该更好。隐性评价并不等于反对显性展示,只是表明,我们并不关注教师是否明确,而是关注学生是否达成,是否学会、会学和喜欢学。

4,在每一个维度的评价中,“案例与评析”的分析性评价是极其重要的,它为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六个方面的“工艺分析”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基础。给每一个维度以一定的“量分”是极其次要的,我们甚至反对用打分的方式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分值”只是反映了这一维度的权重,而且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的需要,每一个维度的权重是可以更改的。例如:近阶段需提请教师特别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可以把“学习方式”的分值提高到30分甚至40分。给每一个维度的“分值”,与其说是工具性的,还不如说是策略性的,工具性也许只有当该《评价表》用于“选拔性评价”时,例如“评优课”上才能起到一点小小的作用。

5、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逐步介入教学过程,这成为在新的平台上构建“以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逐步“现代化”的一个特征。然而,我们的教师和教学却由于某些误导而正在进入或已经进入了一个误区,以为只要用计算机上课,便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至于出现了用计算机的简单演示而取代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索过程,甚至用“电灌”进行“现代化”的“填鸭”,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却还在沾沾自喜地在“汇报课”、“评优课”上展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成果”的尴尬局面。

首先,我们必需为“现代教育技术”正名:

(1),“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参见北师大何克抗教授《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一文]。它包括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方面科学合理的设计、开发、利用,以及有效的管理和评价。它并不等同于“媒体技术”。

(2),“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当我们选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或网络技术介入教学过程以后,如何利用它的优势,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开发并提供学生更为广阔的学习资源,设计、管理并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创新性。

其次,我们必需强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4个要素:

(1),思想 — 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灵魂。

(2),媒体 — 科学运用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难点。

(3),资源 — 开发利用学习资源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点。

(4),过程 —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

显然,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该是评价“思想方法”、“媒体运用”、“资源开发”和“过程设计”。

6,该《评价表》只是一个范例,一个物化了的理性思考,它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基础”的含义在于:(1)它为本课题研究初始阶段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尝试性的量表。我们的课题研究应该是生机勃勃的:参与研究的所有教研员、教师和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或本学科的特点构建出各不相同的《评价表》(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之一),事实上,只有当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充分调用各自丰富的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我们的研究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2)我们的研究又应该是有灵魂的:各门学科具体的评价可以各不相同,但都必需符合该《评价表》所体现的理念,有利于在新的平台上构建“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

                       ——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在新的平台上评价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