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网跑:中国瓷器14讲 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52:27

第八讲:茗香沾齿话越瓷

茶、咖啡与可可是闻名世界的三大饮料。中国人喜欢饮茶,且历史悠久,虽然现已无从考证究竟什么时候开始饮茶,什么时候使用茶具,但已似乎不是很重要。中国饮茶方法传入日本以后,形成日本式的茶道,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很大。关于中国人何时饮茶,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始于春秋时期。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成为饮料,闻于鲁周公。”(其根据是《尔雅》、《晏子春秋》上的有关记载)。一是始于秦。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一是三国时期。北宋·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说:“我国饮茶始于魏晋。”

饮茶必备器,茶具的选择直接影响茶文化的质量。饮食器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用器,古有陶器、木器、竹器、石器、金银器、铜器等。《韩非子》中就谈到尧时的饮食器为土缶。较为典型的是距今七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黑色陶器和朱漆大碗。试想如果此时开始饮茶,这些便是最好的饮茶器具,但史无证。较早出现史书记载饮茶器具的是西汉时期王褒在《僮约》中所说:“烹荼尽具,已而盖藏”。(荼即古语中的茶)。器具发展到汉代,已出现了相当成熟的陶器、木器、青铜器、金银器等,精细巧致。虽然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茶具难以界定,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浙江越地上虞出土的一批东汉时期的杯、碗、壶等瓷器具,考古学家一致认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瓷质茶具。这时正值考古意义上越窑青瓷时代的开始,也正是这时,茶文化与世界上最早的瓷器源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随后,越窑瓷器便成了展现茶文化内涵的最好媒材,为中外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越窑瓷器也以其质精韵美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和美学意蕴。以单纯的茶本体出现的饮茶方式不能成其为茶文化,茶文化应是茶由物质体向精神体的升华。早期饮茶、多为药用。《神农本草经》记:“神农尝百草,时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茶同时也作为果点而食。《晋中兴书》载:“达官贵人以备茶果款待宾客……”;唐人杨晔在《膳夫经手录》称:“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煮。”茶文化的发展直接推动了茶具的发展,作为瓷器源产地的越窑瓷器,正好迎合了茶文化的发展,到唐宋时期,将茶文化的内涵演绎得尽善尽美,因此,谈到茶文化离不开越窑瓷器。

茶之药用、茶与养生、茶与文学、茶与绘画、茶与宗教等关系直接构成了茶文化丰富的内涵。这一时期茶所体现的是一种饮食功能,还未上升到人类精神领域。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已开始饮茶,并有专门茶具出现。茶与茶具的关系如出一体,密不可分。东汉后期越地烧成第一件瓷器后,在相当长时期内是茶具的主要选择,这主要是因为瓷器较之粗拙的陶器、昂贵的金属器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从材质、色彩、质地上还是接受心理上都有相当的优势,尤其是越窑青瓷的色韵与茶之色调相调和,成为茶器之首选。

越窑青瓷与茶文化的关系是体现宋代以前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关于茶具的选择和越窑青瓷的茶具优点,陆羽在《茶经》中有详细阐明:“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毓在《荈赋》中说:“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陆羽以瓷质、瓷色及茶与器之关系将越窑瓷器与其他瓷器作比较,道出了越窑青瓷的特质所在。同时代的顾况在《茶赋》中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可见越瓷质地上乘,乃茶器之精品。

越窑青瓷对茶文化的演绎,引来了诸多诗人、文学家的赞美。唐代诗人孟郊在《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诗中写到:“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施肩吾在《蜀茗词》中说:“越碗永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蜀地是我国较早盛产茶叶的地区之一。许浑《晨起》诗云:“越瓶秋水澄”;《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中曰:“沈水越瓶寒”。郑谷《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诗云:“茶新换越瓯”;《题兴善寺》曰:“茶助越瓶深。”韩偓《横塘》诗云:“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皮日休《茶瓯》诗云:“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似旋眼,萍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友公亦如此。”

在越窑瓷器中尤以“秘色瓷”为精,时尊贵之。唐代诗人陆龟蒙有《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如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五代徐夤有《贡余秘色茶盏》诗:“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氵赍 ;中山竹叶醅永发,多病那堪中十分?”宋代周辉《清波杂志》卷五载:“越上秘色瓷,钱氏有国曰,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叶宀真    《垣斋笔衡》云:“……末俗尚靡,不贵金玉,而贵铜、磁,遂有秘色窑器……”。秘色瓷这一时期主要是用作朝廷贡品,《宋史》列传二百三十九世家四吴越钱氏载:“(太平兴国)三年三月,来朝,……俶贡……越器五万事,……金釦越器百五十事……”。越窑青瓷以其优秀的品质赢得了茶文化的青睐,同时茶文化也推动了越窑青瓷的发展。东汉末年烧成越窑瓷器,到三国时期就已普遍使用。三国魏(220265年)张揖撰《广雅》说:“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越窑瓷器较之北方瓷器轻巧,碗壁薄,口沿精细,正像陆羽称颂的“口唇不卷,底卷而浅。”有的茶碗内壁凸起竖棱线像花瓣,更若出水芙蓉,既美观又实用。

唐代以前,南方饮茶远远胜于北方,这极大推动了南方茶具的发展。唐开元以后,由于禅教在北方盛行,饮茶方才兴盛起来。《封氏闻见记》中说:“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陆羽《茶经》记:“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见,以为比屋之饮。”唐代饮茶,遍兴全国。唐人饮茶,重品沫、品色、品味。《茶荈》中说:“明亮如冬天积雪,光彩似春日百花。”这是唐人对“茶汤生华”的赞美。由于越窑青瓷器面光洁,不留茶渍,且能衬出茶沫、茶色,并且茶器容量正符合陆羽“受半升以下”的要求,因此成为理想的饮茶器具。唐代对茶的讲究,丰富了越瓷茶具的造型。据李匡乂《资暇集》载:“盏托始于唐代。宗宝应年间,成都府尹崔宁,生活十分讲究。其女喜欢饮茶,但茶盏注入茶汤后,端茶时易烫手,深感不便;一日,她灵机一动,把蜡烤软,做了一个大小与盏底相同的蜡环,放在碟子上,再将茶盏置于环内,如此端盏饮茶,既不烫手,又不会使茶倾倒。后来,她让漆工按此做了个漆托,用它置盏饮茶。”茶托就这样产生并流传开来,于是就有“人们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唐时,越瓷茶具造型以花瓣式居多,有葵花式、荷叶式、海棠式等,这种花瓣式的茶碗配以边缘起伏的茶托,将嫩翠的茶叶盛于其中,正如徐夤诗句:“嫩荷涵露。”更是品饮起来有“枣花似旋眼,萍沫香沾齿”之美感,妙韵无穷。

饮茶发展到唐代,已由粗放煮茶进入精工煎茶时期。特别讲究烹茶技艺,但意在情趣。如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中所说:“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钱起在《与越莒茶宴》诗中写道:“竹下忘年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唐朝时,饮茶已不再是士大夫和贵族阶层的专利品,也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饮品。唐代茶具发展很快,不但品类齐全,而且质地考究,并且因茶择具。唐陆羽在《茶经》中记述,唐时饮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其中以饼茶和末茶最具代表性。由于饼茶和末茶,需要经过炙、焙、碾、罗、煎等工序,每一道工序需要不同的器具,故陆羽在《茶经》中列出有28种饮茶器具。包括民间饮茶器具和宫廷饮茶器具。这28种器具分别是风炉、灰承、筥、炭挝、火荚、鍑、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熟盂、鹾簋、揭、碗、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等,其中越窑青瓷以茶碗为最多。

碗是越窑青瓷茶具中常见之物,尤其在唐人的诗文中多有见述。碗或盏,被称作“瓯”。陆羽在《茶经》中列出当时制作茶碗的地区有浙江的越州、河北的邢州等,色泽有淡青、白等釉色之分。陆羽认为越州窑烧造的淡青色茶碗能与绿色的茶汤相映生辉,“半瓯青泠绿”,从而达到“益茶”的效果。邢瓷之白、寿瓷之黄、洪瓷之褐,都是掩茶汤之色,悉不宜茶。唐青瓷碗的造型,沿不外翻,稍有内敛,茶汤不易外溢,而底稍翻易于端持,碗的“浅度”正好与唐时饮用末茶有关,这样喝茶时连茶末一起喝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精品,其中以越窑秘色瓷茶具最引人注目,且多为茶碗,呈青绿釉色或青色,造型活泼大方,为世界陶瓷学界广泛关注,并且填补了越窑青瓷这一时期有史无实的空白。

茶艺发展到宋代,由于斗茶之风兴起,加上越窑瓷器开始走向衰弱,宋人开始崇尚建窑的黑釉茶盏。宋人饮茶,更加讲究技艺,突出精神享受。由于斗茶不但讲究茶的烹制技艺,而且对材料和器具也精益求精,黑釉盏正好迎合了斗茶之需。宋况穆在《方舆胜览》中载:“斗茶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黑盏与斗茶所需的“雪白汤花”正好形成对比,黑白分明。黑釉建盏上美丽的花纹如兔毫、油滴等,平添了品茶的艺术美,这与唐代的青瓷朴实之美形成对比。苏东坡就有一首赞美兔毫盏的诗:“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蔡襄也有诗句:“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雪冰作成花,云间未垂缕。”此外,建盏口大小底宛若斗笠的造型,更易吸尽茶汤与茶末,受到斗茶者的珍视。从煮茶器具看,由于宋徽宗等人的提倡,瓷器具函渐被金银等取代。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按自己的标准,提出“宜用金银”,这一观点得到了蔡襄等文人的认同,故在宋代出现了大量的金银茶具。越窑茶具随着越窑的衰微而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