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板橱柜门:中国军网_数字报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23:02:38
冷峻的武器 滚烫的文化 ——解析文化在武器装备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贾道金 李德木
编者按
通常认为,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经济支撑是武器装备发展的“三驾马车”。然而人类战争史一路行来,仔细审视就可发现,影响武器装备发展的因素并不仅局限于此,文化因素始终随着时代的律动以其特殊的方式,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特殊功效。文化是变革的先导,文化是转型的灵魂,推动人类历史跃进的变革大凡发轫于文化领域。研究武器装备发展主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法律制度、道德习俗、宗教信仰等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的文化因素对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对于全面认识武器装备发展规律,从而自觉地从更高层次更开阔视野上思考、构建并促进我军武器装备体系全面发展,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同样是研发坦克,粗犷豪放且充满悲情色彩的俄罗斯选择了简洁、实用、紧凑的技术路线,不很注重乘员的舒适性;而人本主义盛行的西方国家则十分强调人机工程的应用。前者注重实用技术的集成,后者偏好先进技术的运用。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与烙印
一方水土催生一方兵器
武器装备凝聚了设计者的智慧,体现了制造者的技艺,也蕴含了民族文化的追求。它折射出当时当地社会生产力条件下的科技水平,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普遍价值取向与审美情趣。在科学原理的规定之外,武器装备的整体风格、外形特征、材质选择、表面纹饰等总会或多或少、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这种感性创造与寄托民族情感的成分往往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感。比如,中国古代的车船、兵器等的龙首装饰,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自信、稳健与细腻。日本刀的简洁、粗犷、长柄、曲身的特点,使人对《斗战经》传达的崇尚武力、勇猛刚劲有更直观的理解。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进步,使武器装备在设计和制造时感性发挥的空间受到压缩,武器装备形态上的文化特征更加含蓄,但其影响仍不容忽视。比如,武器装备的“设计理念”意指在设计武器装备时,既要注重科技工艺,也要关照文化追求与价值取向。不同的设计理念会导致武器家族的多样化,成为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的一大动力。另外,人们在赋予武器装备正常的功用价值外,往往还赋予其超越实用价值的象征意义,使其成为某种观念的表达。比如,AK-47突击步枪在第三世界国家象征着革命与解放,但在某些西方国家则暗含了恐怖与暴力。又如,不少国家的国旗、国徽、军徽至今还保留着兵器的图案,也是其文化的直观表征。
兵器的诞生总留有文化母体的胎痕
由组织和制度构成的武器装备研发体制,也镶嵌着文化的印痕。“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最早的战斗兵器来自于生产和生活工具,是通过个体的自发行为完成其制造的。后来的武器装备的研制上升为国家行为,从事武器装备研发与制造的社会组织和与之配套的制度中也融入了文化因素,开始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例如,有着重商主义传统的国家更容易在行业内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更青睐于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反之,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国家则更容易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军工企业体系。各国在武器装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规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文化因素是产生这种差别的重要原因。例如,在军工企业的管理上,美国主要强调通过法律、法规来调节相互关系,日本则将企业文化发展到极致并将之转化为企业的合力。
文化因素对军事装备组织与制度的变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上世纪60年代倡导的PPBS(规划、计划、预算一体化)改革尽管遭遇了巨大的阻力,但最终还是被接受并取得了巨大的效益。一些国家纷纷效仿但效果迥异,除体制原因外,文化观念也起了一定的反作用。当前,武器装备制造领域呈现军民融合的大潮,军民产品标准趋同,军民企业职能兼容,文化因素必将会在更高层面上对武器装备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兵器的“矛”与“盾”是文化进取与保守的折射
文化对武器装备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对重大问题的认识、决策与重要环节的运行上。文化影响军事需求的认知与判定。军事需求的产生是客观无偏的,进取性强的文化往往对需求更为敏感,因此也更容易赢得历史的偏爱。一战后,保守主义氛围下的法国沉浸于马其诺防线的坚固,而笼罩在生存危机感中的德国却大力发展坦克等进攻性武器,最终德国人占据了主动。冷战时期,僵化的体制和思维使苏联丧失了引领新军事变革的历史机缘,美国则主动进取,引领新军事变革,从而促成作战能力的质变,强化了全球霸权。
文化影响技术路线的选择与创新成果的吸收。以坦克的发展为例,粗犷豪放且充满悲情色彩的俄罗斯人选择了简洁、实用、紧凑的技术路线,不很注重乘员的舒适性,而人本主义盛行的西方国家则非常重视人机工程的应用。再如,为取得更好的装备作战效能,美国极为重视先进技术的运用,苏联则更重视实用技术的集成。文化还会影响武器装备发展中的政策设计与运行。武器装备发展的政策设计,必须考虑本国的文化因素。不仅要考虑客观物质条件,还要权衡文化因素的影响,选择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并通过个体对军事装备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效率产生微妙影响。二战前后,以严谨细致著称的德意志民族军工系统的效率远高于具有深厚人文传统的意大利和以浪漫著称的法国,生存危机和爱国主义所激发出的劳动热情也使苏联军事工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军事装备思想是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事装备实践的理性思维结晶,它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也必定从文化中汲取营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行为主体对相同的军事实践往往有不同的把握。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文化可以为军事装备思想提供基因与范式,提供孕育的环境和发育的温床。例如,就人与武器的关系而言,“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在中华文化的语境下是很容易被认同的,而近代西方不少军事家却经常陷入“唯武器论”和“唯意志论”的极端并乐此不疲。文化的特质影响着军事思想的特质,外向型与内向型的文化价值取向、进取型与保守型的文化特质影响着行为主体发展与变革军事装备思想的动力。尚武民族通常对武器装备寄予更多的厚望甚至顶礼膜拜,进而有更浓厚的兴趣和冲动去从事军事装备的实践和军事思想的变革。
开放进取的文化孕育领先时代的兵器
从某种程度上讲,文化即人化,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人。一定时代背景下民族的整体素质,决定了该民族在所生活的历史断层中以多么凝重的一笔刻划下自己的文化烙印,而这些烙印进而又影响和刻划了后人的品质。文化因素影响着军事装备从业人员素质的培养。重道轻器的文化氛围难以产出高水平的军事工业,“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价值导向也很难孕育出高素质的装备研发人才。文化还影响着军事装备从业人员的创新禀赋。国防科技工业对军事和技术创新有着特殊要求,开放的精神、发散的思维、进取的意识为创新插上飞翔的翅膀,而这些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孕育。文化还影响着杰出人才的产生。杰出人物是人才方阵的灵魂,是军工行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过分强调共性、压抑个性张扬的文化难以产生顶级的行业领军人物。文化还影响从业人员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从宏观角度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的思维模式,西方传统文化则更能塑造从技术上切入对细节进行精确研究的思维方式。
可以看出,在影响武器装备发展的诸因素中,文化是看似柔弱实则强大的变量,它通过柔性的、非强制的方式对武器装备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与军事需求、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相比,它通常不会引发武器装备发展的剧烈波动,却以缓慢且持久的方式积累其影响,渗入到武器装备发展的方方面面,处处体现它的作用。同时,文化因素也是兼具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的双重变量,它总是在某些方面促进装备发展,而在另一些方面却可能阻碍发展;文化因素还是兼有规定性与超越性的变量。文化的内核亘久难变,文化的表象却始终在变,通过表层变化对内核产生渐进的影响。军事装备领域必须继承具有优良传统的文化内核,并在实践中创新、完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武器装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