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面板中删除防火墙:薄一波讲述他与阎锡山的山西往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06:23

薄一波讲述他与阎锡山的山西往事

2001年春天,柳树刚刚发芽,我们在北京西山一处院落里采访了原国务院副总理、开国元勋薄一波老人:

1925年薄一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党支部书记。大革命失败后,薄一波四次被捕两次入狱,屡经挫折。1936年被营救出狱之后又遇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

  据说最早等在监狱门外接薄一波出狱的并不是自己的同志,而是阎锡山派去的特使。

  华北事变以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和蒋介石排斥异己的进逼中,阎锡山接受了共产党关于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主张,并构思了一个新的策略,即:请一位坚决抗日又有号召力的共产党人,以山西抗日救亡活动家、组织家的面目出现,采取共产党的进步策略和主张,借助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和做法,为自己扩充实力,应付危机,渡过难关。他决定邀请山西籍的薄一波,回山西“共策保晋大业”。

  经中共北方局同意,1936年10月下旬,薄一波来到山西,并组成以他为首的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通过公开合法的方式,同阎锡山建立特殊形式的上层统一战线。薄一波首先接办、改组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使这个名义上由阎锡山任会长的官办组织,实际上成为由中国共产党人直接领导的群众抗日团体。

  杨澜:您在做共产党员的时候,阎锡山曾经发过两次通缉令要抓您,那后来又跟他在一起合作,你们两个人之间的这个关系的微妙之处在什么地方呢?

  薄一波:微妙之处呢,就是说阎锡山很需要这么个人,是个共产党,但是不以共产党的面目出现。

  杨澜:又要是山西人。

  薄一波:又是山西人,在这个时候把我弄回去。

  杨澜:您当时还跟他约法三章是吧?您记得是什么内容吗?

  薄一波:一是说只做抗日工作,不做其他工作;二是,我说我这个共产党员不能改变,你绝对不能限制我的工作;第三条,我活动得到你的同意。这些不是党内提出来的,是我跟他提出来的。

  杨澜:那他对您提出什么要求了呢?

  薄一波:他倒没有提,他旁边的人说你不能在我们党内发展党员,我说决不发展党员。

  杨澜:听说那个时候还有山西本地一些人,曾经故意在阎锡山面前说不能让薄一波进来是吧,有这事吗?

  薄一波:有,万经国、赵传寿两个集团总司令带上部下,有七八十人,到阎锡山面前说,参谋薄一波是共产党,你认了共产党以后呢,我们就死无出路了,阎锡山笑笑讲,你们懂个屁,现在交这个朋友还可以,过些时候想交这么个朋友都交不上,滚蛋。他那些请愿的人也就回去了。

  杨澜:毛泽东曾经有一次说过您用少数人团结了多数人,是当时抗日统一战线一个成功的例子,那么您在阎锡山身边也可以说在一些重大决定上起到了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您能不能给我们举一个例子呢?就是当时您帮阎锡山出了一些什么样的主意,实际上是后来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非常有利的。

  薄一波:在这个时候,我这个做法正符合咱们党的要求,就叫做一个特殊时期的上层统一战线关系的建立,后来毛主席非常高兴,我要跟毛主席谈,毛主席说不用谈什么,我们都知道,那时候你在白区,我们在延安,一切消息被国民党封锁了,而你能够做到这些工作,那时候应该推广。

  为不断扩大党的抗日武装力量,卢沟桥事变以后,薄一波向阎锡山建议组建山西新军,经阎同意,于1937年8月1日正式成立山西青年抗敌决死总队,薄一波任总队政治委员,对部队有指挥权。他领导牺盟会和决死队发动群众,巩固政权,扩大武装,发展党组织,抗击日军,创建了太岳抗日根据地。

  与阎锡山成功地建立上层统一战线,对华北以至全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毛泽东关于把山西作为全国抗战的战略支点的伟大构想,由此得以实现。

  杨澜:您后来组建山西新军,后来新军又归入八路军,那时候有一件事情很有名,就是您当时组织一些队伍去运送赵城经藏,您还有印象吗?赵城经藏?

  薄一波:有印象。

  杨澜:那个是宋朝时候遗留下来的上千卷佛经,您当时派了一个小分队把它们从日本人占领区运出来,好像当时您的手下还有人为此而牺牲,是吧?

  薄一波:有,我的大秘书,叫刘云斩,我把赵城经藏拿出来叫他保护好,每年敌人要搜他一次,他就把这些赵城经藏放到煤窑下面,敌人走了,他再拿出来晒干,一直搞了三年,到最后刘云斩还是因为这个事情牺牲了。

  杨澜:怎么牺牲的?

  薄一波:就是在混乱的时候,日本人也不知道他是谁。战斗以后,我们把赵城经藏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交给了咱们的历史学家,但他不大重视,我们后来又把这个东西给了人民革命大学保存起来,大概在解放战争完了以后,专家们看了说,这个是好东西,用了18年功夫才把这个东西整理好。

  杨澜:您那时候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那个时候打仗还来不及呢,您怎么还要花人力去保护这么一部佛经呢?

  薄一波:这个佛经是咱们的宝贝,七万二千卷。那是国宝,咱不能丢掉的,国宝丢掉了还行呀。

  1943年11月,薄一波到达延安参加七大预备会,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见到他说:“你就是薄一波同志?”然后又自言自语地反复说:“如履薄冰,如履薄冰!”

  杨澜:您37岁时就在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了,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央委员,42岁您又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也是非常年轻的部长,而且进了北京以后,您一直列席中央书记处会议,您为什么会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得到这样的重用,您现在回想起来原因是什么呢?

  薄一波:这不是其他的原因,是毛主席到一个地方总是要找一个地方的干部,给我们讲建国这些事情,这是毛主席的一种方针,到一个地方一定要跟地方干部联系,找地方干部里有威信的人,不找这些人要失败的。

  杨澜:1949年,您出任新中国第一任财政部长,当时,统一财政,尤其是统一财政收支、保证中央财政需求迫在眉睫。中央政府仅用数月,就实现了国内财政经济的统一。毛泽东评价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您在这次“战役”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薄一波:平抑物价上面功劳不是我的,是陈云的。

  杨澜:那在后来担任的各种经济部门的职务当中,您觉得自己相对来说比较满意的是哪一个阶段的工作呢?

  薄一波:财政工作方面我还都是满意的。

  1951年12月,薄一波任中央人民政府节约检查委员会主任,在全国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后发展为反对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对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1953年1月,他受命推行新税制。

  薄熙来回忆说:父亲觉得在人生上冲击最大的还是1953年财经会议,“文革”时候虽然批判他,但是他左顾右盼,熟人好些都成了“黑帮”,他觉得也不孤立,大家彼此也差不太多,所以心里特踏实,但是1953年他就觉得在孤岛上。

  那时候他感到精神压力特别大特别痛苦。而且让他检查了好几次,一次检查过不了关,再一次又过不了,最后他性格中那个倔劲就出来了,他说我就不检查了我就这样了,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我记得有些回忆录包括他自己也讲,毛主席说你瞧瞧一波同志,你瞪着个牛大眼干什么。他是很想跟上队伍,在队伍里面做点工作,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很忠实的人是个忠臣。

  1954年6月3日,薄一波同刘澜涛、安子文到颐年堂参加书记处会议时,毛泽东对刘澜涛、安子文等人说:财经会议及其后相当一段时间,我们对薄一波同志是有些误会的,现在这些误会解除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波同志是个好同志。

  其实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薄一波并不是第一次接受对自己忠诚度的考量。1931年,薄一波和其他60名共产党员被国民党关押在草岚子监狱长达5年,后因革命需要,经党的批准以假自首的方式出狱。

  杨澜:但是后来因为这件事在文革的时候打出了这个“六十一人叛徒集团”的事情,而且您也因此又受了十几年的牢狱之灾吧,第二次坐牢的时候这个心情肯定就非常不同了,您第二次坐牢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这十几年是怎么过来的?

  薄一波:第一次坐牢是坐的国民党的牢,那非常之愉快,第二次坐牢坐的是共产党的牢,当然是不舒服了。

  据薄熙成回忆说:刚开始父亲被关到卫戍区,那还是杨成武同志负责,杨成武对他还比较好,我们能够给他送点东西,他呢,就给我们传出一个小条子,上头写得很简单,就是孩子们挺起腰杆子做人,别人看不起我们,我们还看不起他们呢。那会儿我们很年轻,不懂事,但这是一种精神的鼓励,支持我们生活下去。

  薄熙来也说:到1974年以后我记得允许我们去看他,他那时在医院,我记得第一次见他,完全不敢相信,因为父亲在离开我们的时候,1966年,那时候满头的黑发,非常精神,身材也非常魁梧,眼前的他却整个头发已经花白了,而且由于浮肿,脸上也多了很多皱纹,所以那次我一看,第一个感觉是吓了一跳。但是他呢,在监狱里面有一个非常规律的生活习惯,就是喜欢读书,他读《反杜林论》,大概我印象里至少读了八九遍,我那儿还收藏一本他读过的《反杜林论》,里面画得密密麻麻的,还有很多他的批注,有些地方还画了一个小树叶呀,画一朵小花呀。

  整个这十几年的监禁生活他就是读书,而且我记得每次见面,他都特别重视让我学外语,说你一定要把外语学好,学好英语很有用处,而且告诉我说,他这一生很遗憾没有把外语学好。他实际上年轻的时候学过,也能说一些,还会说一些中学里学过的很走调的英语。

  1983年和1987年,薄一波先后担任邓小平和陈云的助手,同时也是政策决定的贯彻者,这期间他还担任主持中顾委日常工作的常务副主任。

  据薄熙成讲,等父亲出来以后,小平同志提出要废止干部的终身制,他觉得非常正确,就主动跟小平同志讲,他岁数也大了,副总理太多了,那会儿十几个副总理,他说我应该退下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应该让更年轻的同志上来,而且呢,他认为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应该变成一个梯队结构,老中青三结合,使我们党的事业能够后继有人,能够绵延不断。

  1992年,薄一波从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位置上离任后,很少在公众视野中出现。在人们的记忆中,从电视屏幕上见到薄一波也仅有两次:一次是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之际,薄一波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充分肯定;另一次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的盛大庆典中,薄一波神采奕奕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

  据薄熙来回忆:那天我是在大连看电视,没有到北京去,我一看老爷子上天安门,我就想站一站也行,让老人家看看风光,那么多人多漂亮,他也需要换换脑子,但是站到半个小时后我就不放心了,赶快给他的警卫打了个电话,我说赶快让老头下去吧,警卫给我回电话说,老头精神还挺好,想多看一看,也不觉得累。

  据薄熙成说:去年的正月初五,老人家过98岁的生日,当时他病得已经很重了,但还能够走动,能够吃饭,能够说话,我们就说,老人家,现在别看98岁了,别的不会唱,但是还会唱《太行山上》呢,他自己很高兴,就从“红日照遍了东方”唱起,就唱了两句,他对这个歌的印象特别深。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经常给我们回忆起他过去的老领导,毛主席、刘主席,小平同志、陈云同志,我觉得他对他们非常怀念,也怀念很多他的那些战友,尤其他跟我讲,他说你看我周围人都走了,他好像显得有点孤单。这回他走了,我们觉得从另一个角度讲,他去跟他朝思暮想的战友们重逢,倒是一件好事。

  1月15日是老人离开的日子。而四十年前,薄老的夫人胡明女士也是在同一天去世,不知道这只是一种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晚年时期,薄一波经常跟儿女们提起胡明。有一次还突然给薄熙成写了一段文字,大致的意思是:从前有一个人,出生在山西,参加革命之后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女同志,与她结成革命伴侣,还生了一群孩子。后来这位女同志先走了,他还活着。他现在一切都很好,唯一牵挂的是,这位女同志临走前,究竟有没有什么话想对他说?署名是:一位爱想闲事的老人。

  (特别鸣谢阳光文化,本访谈录视频见东方卫视每周二20:00播出的《杨澜访谈录》)

 

  儿女眼中的薄一波

 

  薄一波一共有七位子女,他们当中有大学老师、有医生,也有的从事管理工作,对于自己从政的子女,薄一波引用孙中山先生当年的一句话,那就是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

 

  薄熙成:他并不希望我们家所有的孩子都得出人头地,他更希望的是大家只要做事情就行,只要能够本分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就行。

 

  薄熙宁:我父亲是绝对的慈父,从来没有对我们任何小孩发过脾气。

 

  薄熙来:生活上他也比较幽默,到了90岁了,还经常跟我们开玩笑,说一些话,逗得我们挺开心的,他还喜欢学他的老乡那些比较滑稽的地方。

 

  薄熙成:在家里我觉得他基本上更像一个父亲,就是打麻将也要赖皮,打扑克也要偷牌,属于比较随和的那种。

 

  薄小莹:父亲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就是喜欢读书,星期六、星期天,或者有空闲的时候,他就到现在的中国书店,那儿的老人都认识他,我还记得父亲说,有一次就和侯宝林先生撞车了,因为他们都想买一本《笑林广记》。

 

  薄熙成:我们每个礼拜天要回家吃饭,老人家原来受他父母的影响,吃饭不能说话,我们家吃饭就跟研讨会一样,所有人都坐在一个大桌子上,天南地北,什么都讨论什么都讲。他有的时候憋不住就提醒一句:吃饭,就你话多。我们就会跟他讲,现在你这观点已经落后了,西方国家都叫共进早餐,共进午餐,共进晚餐,就是为了说话不是为了吃饭,他也没话说,就坐在那儿听着。

 

  薄熙宁:我们还跟他讲现在人吃饭,不是像老爷子你这样盘子里东西必须吃光了。他说不要暴殄天物要节俭,所以他一吃饭,就说把这个吃了把那个吃了,我们为了表示尊重,就得使劲吃,吃到最后,说不能天天在老爷子这儿吃饭了,否则我们不定得长多胖呢。

 

  薄熙来:我父亲确实非常节俭,从我有记忆起,我就知道每天的早饭千篇一律,就是烤馍片,家里有一个烤馍片的架子,把馍切开,烤馍片。还喜欢吃荠菜疙瘩,每年秋天他都要自己动手酱点荠菜疙瘩,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

 

  薄小莹:1977年的时候,我父亲说,那个时候他还在监护,没有平反,咱们的国家,他很有预见性,马上就有一个大的发展,而和世界科技水平相比,你们的知识简直是差得太远了,现在你们一定要争取机会,能多学一点就多学一点。他就让我们去考大学。

  薄熙来:我记得“文革”时候他讲三句话,勤学习,苦锻炼,不气馁,后来他出来,说原来他自己想写不自杀,觉得太消极了,就改了叫不气馁。经过那么多年下来,他的心一直非常平静。(作者: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