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分割设备:毕节“开发扶贫 生态建设”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08——20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29:20
贵州省毕节“开发扶贫  生态建设”
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
(2008——2020)
二〇〇七年七月
目      录
前  言…………………………………………………………1
第一章  毕节试验区基本情况………………………………3
一  主要成就………………………………………………3
二  基本经验………………………………………………5
三  面临的机遇……………………………………………7
四  问题和困难……………………………………………8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10
一  指导思想 ……………………………………………10
二  基本原则 ……………………………………………10
三  奋斗目标 ……………………………………………11
第三章  主要任务 …………………………………………14
一  开发扶贫 ……………………………………………14
(一)基础设施 ………………………………………14
(二)绿色经济 ………………………………………20
(三)循环经济 ………………………………………22
(四)城镇经济 ………………………………………26
(五)旅游经济 ………………………………………28
(六)劳务经济 ………………………………………35
(七)扶贫帮困 ………………………………………37
二  生态文明 ……………………………………………39
三  人口控制 ……………………………………………43
第四章  改革试验 …………………………………………49
第五章  保障体系 …………………………………………57
一  组织保障支撑体系 …………………………………57
二  监督考核支撑体系 …………………………………57
三  政策保障支撑体系 …………………………………57
四  全方位开放支撑体系 ………………………………58
五  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58
前  言
毕节地区是胡锦涛总书记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时亲自倡导并经国务院于1988年6月批准建立的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
在世界典型的喀斯特高寒贫困山区建立试验区,使当时已经陷入经济严重落后、生态严重恶化、人口严重膨胀的毕节地区走出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恶性循环困境,是世界反贫困的伟大创举;是世界喀斯特地区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充分体现了胡锦涛同志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放眼未来、勇闯新路的进取精神,突破难点、推动全局的战略眼光,海纳百川、合力攻坚的宏伟气魄,深入群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十九年来,毕节试验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深圳市等的倾力帮助下,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展示了试验区“小试验、大方向、作示范、探路子”的功能,彰显了试验区对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进行超前探索的价值意义,使试验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经济建设时期推动后发展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范例。
为了使试验区在新阶段开创新局面,展示新面貌,发挥更大的试验示范效应,在思想观念上再解放,在发展环境上再改善,在体制机制上再突破,在开放水平上再提高,在科学发展上再跨越,根据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的精神,结合毕节试验区目前实际和今后发展需要,按照“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印发《毕节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毕节试验区成立二十周年有关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委厅字[2007]3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省毕节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与部署,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省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对2008——2020时期毕节试验区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作出了总体部署,是毕节试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也是制定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和有关政策措施的依据。
第一章  基本情况
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东邻本省贵阳市和遵义市,南接安顺市和六盘水市,西与云南省昭通市交界,北与四川省泸州市接壤,是川、滇、黔三省要冲。全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在13℃左右,全年日照时间在1200小时以上,常年降水量约为1050毫米。全区总面积26853平方公里,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等一市七县一区,2006年末总人口为73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28%,农村人口593万,占总人口的81.3%。境内岩溶地貌发育典型,山峦起伏,河谷深切,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40多种,其中煤、磷、铅锌、铁、稀土等蕴藏丰富,且品位高、分布相对集中、易开采。
一、主要成就
十九年来,毕节试验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及深圳市等的关心和帮助下,全区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坚持不懈努力,取得显著成就。
(一)开发扶贫成效明显,和谐社会基础不断夯实。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264.68亿元,十九年间年均增长10.2%;三次产业比重由1988年的53︰22︰25转变为29︰40︰31,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稳定上升;财政总收入实现44.76亿元,与1988年的3.02亿元相比,增加41.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043元,年均增长13%。粮食总产量从1988年的103.83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250.52万吨,增长1.41倍,基本解决了长期缺粮的突出矛盾。绝对贫困人口从1988年的312.2万人减少到59.1万人,净减少253.1万人。
(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人与自然日趋和谐。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4.94%提高到2006年的34.92%,每年净增1个百分点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7287平方公里,流入“两江”的泥沙大量减少,为长三角、珠三角这两块中国经济最具增长活力地区的健康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积极保护和科学开发并重的体系日趋形成。
(三)人口控制水平逐渐提高,群众精神风貌为之一新。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8年的21.29‰下降为2006年的8.45‰,符合政策生育率从1988年的36.98%提高到2006年的92.13%;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人力资源开发步伐加快,培训农民72万人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达到119万人;以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为标志的卫生事业获得较大发展。尤为可喜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理念指导下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日益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奋,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贵(阳)毕(节)高等级公路、大(方)纳(溪)公路和内(江)昆(明)铁路威宁段的相继建成和投入运营,黄(桶)织(金)铁路的开工建设和杭(州)瑞(丽)、厦(门)蓉(成都)高速公路的立项,也将为试验区融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潮奠定良好的基础;资源开发利用有序进行,一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相继建成投产,使毕节成为贵州省“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为加快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五)各项改革日益深化,体制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行政效能有所提高;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和政府采购制度全面实施,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取得明显成效。
二、基本经验
毕节试验区肩负着“作示范、探路子”的历史使命。十九年来,通过不断深化对试验区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使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深化。毕节试验区是胡锦涛总书记任贵州省委书记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未来趋势,集中各方智慧,结合岩溶山区人民的丰富实践,解放思想,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改革开放路线的产物。试验区建立后,毕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化改革和探索,实事求是并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开展试验实践,深化试验内容。坚持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位一体,从整体上构建人与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格局,全方位体现“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的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力地推动着试验区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
(二)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统筹处理经济、生态和人口关系。试验区人民坚持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既高度注重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又注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着力于通过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各类生产要素以开发优势自然资源。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开发路径,整合社会系统,包括城乡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等,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坚持“一方面和贫困作斗争,一方面扩大生态张力”。坚持“把经济搞上去,把人口过快增长降下来”。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恢复、社会进步协调推进。把人口数量控制、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能力培养、人口结构改善、人力资源开发、人的精神塑造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试验区坚持重点突破、分步实施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产量,发展多种经营,着重解决农村人口的生活问题,提高其收入水平。坚持因地制宜,以科技为先导,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把烤烟种植、复烤加工、卷烟生产销售等统筹考虑,系统开发,“两烟”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把为国家做贡献和促进自身健康发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开发矿产、生物资源,培育壮大矿业、能源等特色支柱产业,推动了毕节成为“西电东送”的最重要基地之一,为国家发展和富民强区确立了合理的结合点。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西部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道路等等,为试验区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
(四)坚持把自力更生、扩大开放有机结合,着力于改变封闭的经济社会结构。遵照胡锦涛总书记当年倡导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全方位开放的意识”的指示精神,试验区干部群众在改革试验中,特别注重“借助外力,加快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步伐”;特别注重“从目前毕节的实际出发,着重抓好投资环境的改善”,注意处理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本地利益和外来者利益,国家、集体、个人间的利益的关系。不断加强对外联系,广泛开展横向联合,与国内外各类组织机构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等合作与交流,为试验区长足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以“BOT”等方式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为深化对外开放推动试验区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五)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各方各界特别是民主党派专家、学者的优势。试验区建立和发展的实践表明,胡锦涛总书记当年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商请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国家民委、特别是由民主党派高层专家组成的顾问组等的密切合作,推动和帮助毕节试验区沿着正确道路大步迈进,推进毕节试验区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各民主党派人士肝胆相照、共谋改革发展的政治意愿。由胡锦涛同志开创,贵州省委、省政府和以中央统战部牵头的各帮扶单位、深圳市与试验区人民与时俱进地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实践,以及集中各方智慧,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探索,对丰富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发挥了强有力的实践和探索作用,产生了现实而深远的影响。
(六)坚持培育和弘扬试验区精神,以正确的思想武装人。全区各级干部和群众,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当年在试验区成立大会上向试验区人民提出的“发扬艰苦奋斗、扎实苦干精神”的要求,经过长期锤炼,形成了毕节试验区精神,即“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精神。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毕节人民对我国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激励毕节各族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不竭精神力量。
三、面临的机遇
2008年至2020年,毕节试验区与其他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共性的机遇和特殊的机遇。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显现,国际贸易和投资日益扩大;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改变全球经济的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我国将更多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所有这些都为毕节试验区加快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从国内看,毕节试验区发展有更明显的有利条件:一是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加快,为毕节试验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提升产业分工地位,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优化经济结构带来了战略机遇。二是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为毕节试验区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三是国家产业政策更加有利,实施一系列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毕节试验区的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必将更明显的发挥出来。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各项举措,毕节作为科学发展的试验田,必将获得广泛的关注和更多的支持。五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毕节试验区工作,全方位大力支持毕节试验区的建设;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国家有关部委、省直相关部门、深圳市及社会各界长期高度关注、热情帮扶毕节试验区,在新阶段将更加激发各族群众建设毕节试验区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四、问题和困难
虽然毕节试验区通过十九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的阶段性成就,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是:
(一)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到目前为止,全区境内没有机场,没有高速公路,地区所在地不通铁路,全区250个乡(镇、办事处)有134个乡不通油路,3928个行政村有1306个不通公路。
(二)建设投资不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低,物质资本积累少,投资主体单一,保持投资较快增长的后劲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试验区的持续发展。
(三)扶贫任务艰巨。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群比重仍然很大,全区尚有贫困人口59.11万人,低收入人口100.3万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93元至958元),全区180.79万户中仍有无房户22000户,294.84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 800多个村没有卫生室,202个村没有通电话(未通程控电话的村2000个)。
(四)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森林资源总量偏少,全区人均森林面积仅一亩多,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而且森林林分质量低,林种结构不合理,部分地方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趋势还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还较为严重。
(五)人口控制工作任重道远。人口基数大,人口密度高,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口总体素质的提高还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毕节试验区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总目标,继续发挥作为科学发展试验田的功能,进一步深化“三大主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强化改革试验、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发展质量,合理配置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步伐、增强总体实力,用优异的发展成绩、丰富的改革成果,继续为西部岩溶贫困山区走科学发展道路,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示范。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化“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为抓手,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紧紧扭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不动摇,用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缩小与全国全省的发展差距,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丰富和强化作为科学发展试验田的功能。
二、基本原则
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毕节试验区的改革发展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科学发展原则。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深化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统筹兼顾原则。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区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注重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实现加快发展和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三)以人为本原则。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着手,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四)改革开放原则。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用好试验区允许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奋斗目标
2008到2020年,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通过做强“五大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城镇经济、旅游经济、劳务经济。实现“五个转变”:从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变;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本强区转变;从欠开放地区向全方位开放地区转变;从平安毕节向和谐毕节转变。达到“五个目标”:科学发展的试验田;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中国西部最具特色的旅游胜地和精品生态旅游区;川滇黔三省交汇处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34亿元,年均增长12.6%,人均接近9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22∶46∶32;普及农村低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实现总体小康;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城镇化率达到27%左右。
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32亿元,年均增长13.9%,人均达到1600美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4∶50∶36;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达到128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
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0∶50∶40,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2%,达到2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
社会发展目标
到2010年,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县城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实现人人享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健等社会保障服务。初步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逐步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到2015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人人享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健等社会保障服务。全面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到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并拥有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实现人人享有便捷的医疗保健、较完善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障等社会保障服务。
生态环境目标
到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100万亩,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规定的指标以内,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200万亩,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得到有效遏制,重点区域和流域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污染得到全面控制。
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43%左右,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人口目标
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左右,进入低生育水平;人口素质得到全面提高,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6.2年,人口预期寿命达到69岁以上。
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6‰以内,稳定进入低生育水平;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年以上;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0岁以上。
到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在6‰以内; 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人口预期寿命达到71岁以上。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开发扶贫
(一)基础设施
1、交通
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的高速公路网规划、省实施的“3388”骨架公路网规划、国家和省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有利时机,加强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试验区“二横三纵五联”骨架公路网,同时加快矿山、旅游等资源公路建设,推进交通运输枢纽及站场建设,努力完善试验区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形成以毕节市为中心,沟通南北、连贯东西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到2010年,不断构建试验区“二横三纵五联”骨架公路网,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质量明显提高,不断改善试验区运输通道的紧张状况。
到2015年,初步建成“二横三纵五联”骨架公路网,加快铁路建设,使试验区对外运输通道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交流的需求。
到2020年,全面建成“二横三纵五联”骨架公路网,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试验区对内对外的交通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公路:重点建设“二横三纵五联”骨架公路网和农村公路。
二横:
“一横”为金沙外寨—金沙—毕节—赫章—威宁—威宁杉木箐高速公路。该线即贵州省“三纵三横八联八支”骨架公路网规划中的“一横”(铜仁—威宁公路),其中金沙外寨—金沙—毕节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杭瑞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
“一横”争取2008年开工建设。
“二横”为织金猴子沟—织金—纳雍高速公路。该线即贵州省“三纵三横八联八支”骨架公路网规划中的“七联”(清镇—纳雍公路),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厦蓉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
“二横”力争2008年前开工建设,2015年全线建成通车。
三纵:
“一纵”为大方黄花坪—大方—织金—织金文家桥公路。该线即贵州省“三纵三横八联八支”骨架公路网规划中的“四联”(黄花坪—望谟公路)。大方至织金段规划为高速公路,织金至文家桥段规划为二级公路。
“二纵”为赤水河—毕节—纳雍—纳雍以角高速公路。该线即贵州省“三纵三横八联八支”骨架公路网规划中的“三纵”(毕节—安龙公路),其中毕节—纳雍—纳雍以角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杭瑞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赤水河—毕节—纳雍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厦蓉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
“三纵”为威宁烟堆山—威宁—威宁藤桥二级公路。该线即贵州省“三纵三横八联八支”骨架公路网规划中的“五联”(烟堆山—安龙公路)的组成部分。
2010年,争取完成“一纵”、“二纵”、“三纵”的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
五联:
“一联”为黔西六广河—黔西—大方二级公路。
“二联”为金沙寒婆岭—金沙—黔西—织金三级公路。
“三联”为大方—纳雍—纳雍七块田三级公路。
“四联”为纳雍—赫章三级公路。
“五联”为赫章煤灰包—赫章—赫章红花岭三级公路。
2008年,争取开工建设五联中未建设的纳雍—赫章公路。到2010年,五联全部建设完成。
矿山旅游资源公路:
2010年,逐步开工建设纳雍东南环线等87条矿山公路(共2065公里);争取改造完成黔西林泉至普底等10条旅游公路(共307公里)。
农村公路:到2010年,建设完成通乡油路1269公里,实现88%的乡镇通油路,90%的行政村通公路;到2015年,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实现两个100%。
铁路:加快完成成都—毕节—贵阳快速铁路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民用航空:加快毕节机场前期工作,力争2008年开工建设。到2010年基本建成。
水运:到2010年,建成洪家渡航运建设项目及乌江库区、后山、素朴等码头,完成乡镇渡口建设94道,渡改桥17道,航道整治346公里。到2020年,建成斯拉河等11个码头,完成乡镇渡口建设9道,航道整治95公里。
2、水利
2008~2020年,根据毕节试验区实际,围绕建设人均0.5亩旱涝保收口粮田的目标,完成“3421”水利工程。即:抓好三项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四大灌区改造,建设两项城镇水利工程,治理一批险病水库。
(1)三项重点工程建设: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已在2005年规划上报水利部立项实施,计划解决农村294.8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06年已解决16万人,到2015年全部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2010年前解决240.34万人,2011年—2015年解决54.5万人。
烟水配套工程:按烟水规划,到2010年全区全部完成烟水配套工程规划面积168万亩。
“三小”工程(即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根据“十五”规划,争取立项实施3.5万个。其中计划2008年—2010年立项建设1.5万个,2011—2015年建1.2万个,2016年—2020年建0.8万个。
(2) 四大灌区改造:
金黔灌区,已报水利部立项实施,项目区涉及金沙、黔西两县,灌溉面积31.77万亩,一、二期工程已完成投资2928万元。争取2008年—2010年立项实施第三期工程。2011年—2015年立项实施第四期,全部完成规划的建设规模。
纳雍县红旗灌区。灌溉面积2.92万亩,争取在2008年立项实施。
威宁县威西灌区。保证灌溉面积5.138万亩,争取在2010年内立项实施。
毕节市宋官灌区。灌溉面积1.6万亩,争取在2011年—2015年内立项实施。
(3)建设两项城镇水利工程:
5县(市)城镇防洪续建工程。毕节、黔西、金沙、织金、赫章4县1市的城镇防洪与积水排涝(其中含毕节市倒天河水库及黔西县附廓水库的大坝加高)工程,现已完成一、二期工程建设规模,还需继续立项实施第三期,争取2008年—2010年立项实施黔西县附廓水库的大坝加高。2011年—2015年立项治理4县1市贯城河道,总长47.8公里。
新建4县(市)水库供水工程,规划项目涉及毕节市龙官桥水库、金沙县胜天水库、织金县大新桥水库及纳雍县大坪箐水库,4座水库均属城市供水工程,争取在2010年内立项实施。
(4)治理一批病险水库:
全区需要治理的险病水库共66座,其中:小(一)型水库21座,小(二)型水库45座。争取从2008年起立项实施,2008年—2010年完成21座小(一)型水库的除险加固,2011年—2015年完成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30座,2016年—2020年完成15座。
3、信息化基础设施
努力建设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功能强大、性能完善的高速信息基础网络,进一步强化公用信息平台的支撑服务作用,形成覆盖全区城乡、适应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高速公路”体系,构筑“数字毕节”的坚实基础。
(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强化地下信息管线的集约化和规范化管理,加速信息管线综合改造;完善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加大无线电行业监管力度;开发低成本多样性适用型信息终端,实施“宽带社区”、“宽带家庭”等一系列工程,最大范围地拓展网络基础设施的市场空间,提高全区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2)优化升级公用信息平台。升级扩容由公共基础平台和公共应用平台组成的公用信息平台,强化平台的技术性能和服务功能,为全区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完善的网络和信息资源支撑环境。
4、城镇基础设施
以提高城镇综合功能,满足城镇居民生活需要为目标,突出抓好公益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重点加快中心城镇的道路、供水、绿化、污水处理及垃圾填埋等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
完善毕节市供水、供气工程和七县的供水工程,解决县城缺水问题,并积极改善乡镇供水设施,提高乡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全区县城防洪工程、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增强县城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推进全区七个县城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及民用燃气厂建设,提高全区城镇垃圾、污水处理率和供气普及率;建成地区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完善城市危害废弃物处置系统设施;大力实施电网改造工程,改善供电条件,提高供电保障能力,使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道路:到2010年建设150公里,2011到2015年建设220公里,2016到2020年建设300公里。
水厂:到2010年新建日供水20万立方米的水厂,2011到2015年新建日供水15万立方米的水厂,2016到2020年新建日供水10万立方米的水厂。
供水管网:到2010年建设200公里,2011到2015年建设250公里,2016到2020年建设380公里。
城市绿化:到2010年绿化480万平方米,2011到2015年绿化560万平方米,2016到2020年绿化740万平方米。
污水处理:到2010年新建日处理污水36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60%,2011到2015年新建日处理污水24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70%,2016到2020年新建日处理污水20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80%。
垃圾填埋:到2010年新建日处理生活垃圾1400吨的填埋场,垃圾填埋达到90%,2011到2015年新建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的填埋场,垃圾填埋达到95%,2016到2020年新建日处理生活垃圾800吨的填埋场,垃圾填埋达到100%。
5、农村基础设施
根据本规划有关章节所列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任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以沼气和秸杆气化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加大农村水、电、路及其它公共设施投入力度。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继续加强以水利灌溉、基本农田建设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强乡村建设规划,统筹公共设施建设,积极整治镇村环境。增加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通讯设施、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绿色经济
以现代农业建设为主线,以工业化模式和市场化运作打造试验区精品农业为抓手,不断壮大绿色经济。主要通过增加农业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能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带,大力开发农业优势资源,抓好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树立品牌,把绿色产业打造为农村经济主要支柱,以加快试验区开发扶贫进程。到2010年,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资源环境成本明显降低,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到2020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建成,农业和农村经济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格局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2008年至2020年,在绿色经济的发展上,着力夯实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水平,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促进农业高效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重点建设四大农业科技示范带, 做强做大八大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打造五大畜产品产业带,建设三大中药材基地,并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低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四大农业科技示范带
沿贵阳至毕节高等级公路、计划新建的杭瑞高速公路毕节段、厦蓉高速公路毕节段、拟建的成都至贵阳快速铁路毕节段,建设四大农业科技示范带,带动试验区绿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2、八大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以威宁县、赫章县、毕节市、大方县、织金县、纳雍县六县(市)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带,总面积达到500万亩。
以大方县、金沙县、黔西县、毕节市四县(市)为主的优质辣椒产业带,总面积达到50万亩。
以大方县、毕节市、赫章县、纳雍县、威宁县五县(市)为主的魔芋产业带,总面积达到10万亩。
以大方县、毕节市、纳雍县、威宁县四县(市)为主的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产业带,总面积达到50万亩。
以金沙县、黔西县、织金县三县为主的优质油菜产业带,总面积达到100万亩。
以威宁县、赫章县、毕节市、纳雍县四县(市)为主的荞麦产业带,总面积达到30万亩。
以毕节市、威宁县、大方县、赫章县四县(市)为主的芸豆产业带,总面积达到 50万亩。
以纳雍县、大方县、金沙县、毕节市、威宁县、赫章县六县(市)为主的有机绿茶产业带,总面积达到50万亩。
3、五大畜产品产业带
以毕节、大方、黔西、织金、纳雍、威宁六县(市)为主产区的优质肉牛产业带。
以金沙、纳雍、威宁、赫章四县为主产区的优质肉羊产业带。
以赫章、威宁、黔西、大方、纳雍、毕节、金沙七县(市)为主产区的优质肉猪产业带。
以毕节、大方、黔西、威宁四县(市)为主产区的优质奶牛产业带。
以全区八县(市)为主产区的优质家禽产业带。
2020年以前,种草达150万亩,配套养畜20万个牛单位,建成8个省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100个无公害畜禽养殖示范小区,力争畜牧业产值达到5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4、三大中药材基地
建设中药材基地10万亩。其中:在大方县、毕节市、赫章县、纳雍县建立天麻种植基地,推广天麻种植技术,基地规模2万亩;在赫章县、威宁县、大方县、纳雍县、毕节市建立半夏种植基地,种植半夏3万亩;在威宁县、毕节市建立金铁锁、潞党、石蒜等其它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2万亩。
到2010年,中药产业产值达5亿元以上;到2020年全区中药产业实现产值40亿元左右。
(三)循环经济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根本,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产业的循环组合为突破口,发展工业循环经济,逐步建立企业间、产业间横向共生、纵向耦合、资源共享的产业链,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地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008年至2010年,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利用率、环境污染小的清洁生产企业,煤、磷化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40%以上,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到达40%以上。
2011年至2015年,煤、磷化工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具有较高集聚效率和生态效应的产业集群。到201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0%以上,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率到达80%以上。
2016年至2020年,试验区建设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优势原材料基地,形成以煤炭、电力,煤磷化工等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为先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力布局基本合理,增长方式明显转变,区域工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
1、发展优势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围绕优势资源,发展以煤炭、煤磷化工为代表的优势产业,通过大区大循环、园区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组成生态循环工业链,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煤炭工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按照建设安全型、法制型、生态型、节约型、和谐型“五型”矿区的要求,加快建设以大中型煤矿为主体,以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小型矿井为补充的电煤基地、优质工业原料煤基地。到2010年力争全区煤炭产量达到6000万吨以上,煤炭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80亿元以上。
(2)电力工业:在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发电效率,发展大型火电的同时,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水利、风力、太阳能以及利用煤矸石、煤层气发电等。到2010年力争电力总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电力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
(3)化学工业:引进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一体化”的要求,以毕节市新型能源化工区、织金县煤磷化工区建设为重点,发展合成氨、煤制醇醚燃料、甲醇制烯烃等甲醇下游产品、煤制油、高浓度磷复肥等煤磷化工产品,通过产业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就地循环,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循环经济型煤、磷化工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2010年、2015年,力争煤、磷化工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50亿、300亿元以上。
(4)冶金工业:依托丰富的铁、锌、镁、锗等资源, 以铁、锌为重点,优化冶金工业产品结构、技术和组织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2010年、2015年,力争冶金工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0亿、60亿元以上。
(5)建材工业:以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为重点发展建材工业,结合区内火电厂、煤化工及磷化工项目的建设,利用煤渣、粉煤灰、磷石膏等工业废物,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水泥、石膏板等建材产业。2010年、2015年,力争建材工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5亿、20亿元以上。
(6)其它工业:支持黄果树烟草集团毕节卷烟厂和毕节顺泰烟叶有限公司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质量,尽快形成年产40万箱卷烟、6万吨复烤烟叶的生产规模。2010年,力争烟草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以上。
做强做大以金沙回沙酒为代表的酿酒工业,到2010年、2015年,力争酿酒工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5亿、20亿元以上。
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以开发独具有特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医药产品为重点,建设1~2个生态型制药工业园区,加快制药工业的发展。2010年、2015年,力争制药工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5亿、10亿元以上。
2、优化工业区域布局,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根据各地资源、交通等发展条件,按照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一批工业区、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鼓励相关产业向规划区域集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构建4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益,实现区域工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1)毕节新型能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在毕节市、大方县建设以“毕节鸭池工业园区”、“毕节甘家桥工业园区”、“大方六龙工业园区”、“大方电厂”为主体的生态工业群落,主要产品为煤、电、尿素、甲醇、二甲醚、季戊四醇、水泥等,构建煤—电—煤化工—建材产业链。
(2)织(金)纳(雍)煤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在织金、纳雍建设以“织金能源建材园区”、“织金煤化工园区”、“织金磷化工园区”、“织金电厂”、“纳雍电厂”为主体的生态工业群落,主要产品为煤、电、煤制油,聚丙烯、磷复肥、稀土综合加工、水泥、石膏建材等,构建煤—电—煤化工—磷化工—建材产业链。
(3)威(宁)赫(章)煤焦化工及金属冶炼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在威宁、赫章建设以“赫章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威宁煤焦化基地”为主体的生态工业群落,主要产品为焦炭及焦炉煤气、煤焦油的深加工产品、生铁及生铁铸造件、精锌、硅铁合金、钼铁合金等,构建煤—焦化—金属冶炼、煤—焦化—精细煤化工产业链。
(4)金(沙)黔(西)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在金沙、黔西建设以“金沙生态工业园区”、“黔西高新技术开发园区”、“金沙电厂”、“黔西电厂” 为主体的生态工业群落,主要产品为煤、电、合成氨、超纯工业硅、单晶硅、太阳能硅电池等,构建煤—电—硅—电子产品、煤—电——煤化工产业链。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在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等为重点行业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方案,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和全过程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形成资源利用率较高,环境污染小的循环工业链。
以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为重点,大力实施节能工程;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为重点,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以减少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重点,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依法关停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
(2)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强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点推进烟气脱硫资源化和以煤层气、焦炉煤气、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废弃物的规模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
(3)加快发展环保产业。重点推进燃煤锅炉除尘脱硫、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等重大关键环保技术的引进和利用,推行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一体化模式,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四)城镇经济
根据毕节试验区城镇体系规划,构筑“一心五轴”的城镇体系框架。“一心”即毕节市城区,建设成为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的区域性文化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科教中心和经济中心。“五轴”分别是:金沙——大方——毕节——赫章——威宁城镇发展轴,毕节——纳雍城镇发展轴,织金——纳雍城镇发展轴,黔西——大方城镇发展轴,大方——织金城镇发展轴。
到2010年,毕节市城区建设成为50万左右人口的中等城市,城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其余县城分别达到8—20万人规模,金沙、黔西达到县级市标准,全区万人以上规模的重点集镇达30个以上,城镇化率达到27%左右。
到2015年,毕节市区人口达到70万人左右,城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金沙、黔西撤县建市,织金、纳雍、大方、赫章等县达到县级市标准,重点集镇继续得到发展,城镇化率提高到38%左右。
到2020年,毕节市区人口达到110万人左右,城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织金、纳雍、大方、赫章撤县设市(区),威宁达到县级市标准,重点集镇进一步发展,城镇化率提高到45%以上,以毕节为中心的城市群格局初步形成。
树立城镇经济理念,强化城镇经济意识。城镇是聚集和创造财富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平台。按照“抓城镇工作就是抓经济工作,就是抓财源建设,抓好城镇工作就能抓住经济发展主动权”的思路,抓好城镇建设,扩大城镇规模,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以“精品城市”和“品牌城镇”为目标,以城市(镇)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有序化、特色化工程为载体,提高城镇的品位和档次。突出做好经营资源、经营服务和经营环境这三篇文章,全面启动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交易,提高经营城镇水平。挖掘潜力,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合理扩大规模,适当增大容量,努力完善城市功能。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统筹协调的格局,把城镇建设成各具特色的小城市。以“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质扩容”为目标,凸现毕节城山水园林特色,着力抓好毕节市的城市建设,逐步建设成为全区及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大方、黔西、威宁建成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旅游城镇;织金建成山水园林县城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城镇;赫章建成高原生态奇特、夜郎文化丰厚的历史、民族文化城镇;金沙、纳雍建成能源工业比较发达,具有较强工业基础的综合城镇。
发挥“要素聚合”作用,强化城镇经济支撑,做大做强城镇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市场运作、经营盘活土地等存量资产,抓好毕节城区、各县县城及重点镇的市场建设,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前来落户,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增强吸纳带动功能。把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同时推进村庄整治。围绕提高城镇经济发展后劲,发挥城镇经济对农村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的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以产业集聚为突破口,选择和培育城镇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迅速繁荣,激活城市经济,为进入城市的农业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空间,推进城市化进程。积极发展城镇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把各类产业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城镇化的一个载体。
加快城镇市场体系建设,尤其是大型商业网点建设,形成批发与零售、综合与专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配套的市场体系,增强城镇的聚集功能和辐射作用,促进农业兴旺、农民富裕和城镇繁荣。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富集的区域,依托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资源,谋划、设计和推广精品旅游线路、旅游景区景点,发展城镇旅游产业。加快民族文化村镇和城市旅游设施建设,发展城镇旅游和乡村旅游,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带动城乡就业。全面提升批发、零售、宾馆、餐饮等行业的服务水平,加快城镇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和仓储配送等行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大力发展中介业,扩大城镇就业容量,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步伐。
(五)旅游经济
坚持龙头带动、区域联动、跨越发展、机制创新四大战略,大力突出织金洞、草海、百里杜鹃三大品牌,将毕节试验区建成中国西南景观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市场繁荣、功能设施完善的中国西部最具特色的国际旅游胜地和世界级精品生态旅游区之一。
到2010年,将织金洞旅游区、草海旅游区打造为省级精品旅游区,使毕节成为贵州省龙头旅游区之一,成为黔西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全区实现接待游客6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7亿元。
到2015年,将织金洞旅游区、草海旅游区打造为国家级精品旅游区,成为中国西部和贵州省标志性旅游精品板块;将毕节建设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区实现接待游客14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8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当年全区GDP的13.4%,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
到2020年,将织金洞旅游区、草海旅游区、百里杜鹃旅游区、石门坎旅游区、九洞天旅游区打造为世界级精品旅游区,使毕节成为中国标志性旅游精品区域和生态示范区,成为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全区实现接待游客216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27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当年全区GDP的17.5%,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1、开发七大主题旅游区。
(1)织金洞旅游区。建设“一城一街”(织金古城和特色风情街)、 “一洞一谷”(织金洞和恐龙谷)、“一湖一寨”(东风湖和化屋基苗寨),打造以喀斯特溶洞为特色的旅游区。
(2)草海旅游区。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对现有旅游活动进行规划规范,控制游客量,开发有利于草海保护的以科考环保教育为重点的生态旅游,打造以休闲度假、消夏避暑和观鸟、养生为特色的旅游区。
(3)百里杜鹃旅游区。以花为媒,依托自然景观,打造以休闲娱乐为特色的旅游区。
(4)水西湖旅游区。打造集乌江滨湖渡假旅游、体验民族风情和古彝历史文化、考察水利工业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区。
(5)毕节红色旅游区。打造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主题旅游区。
(6)石门坎旅游区。以伯格理等人的传奇故事、基督教与苗家人的结合、石门坎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打造高端度假旅游区。
(7)赫章夜郎旅游区。以赫章县城为中心,整合可乐古遗址,挖掘夜郎文化,打造夜郎风情,发展成为贵州演绎夜郎文化的中心和大本营。
2、建设城市旅游目的地。
围绕景区、依托自然环境规划建设城市,形成城市与景区相呼应相促进的良性格局,使城市既成为服务景区的集散地,又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全区建成一批各有特色、设施完备、服务优良、管理先进、环境优美的旅游市县和乡镇。将织金建设为:“山水文化名城、中国洞王之乡”;黔西建设为“百里杜鹃之乡,现代花园城市”;大方建设为:“古彝文化之都、中国农民画乡”;威宁建设为:“草海鹤家园,高原生态城”;毕节市建设为:“三省红都故地,生态园林之城”。在建设完善各市县所在地的同时,重点建设一批旅游乡镇,充分发挥城市(镇)在旅游业发展中辐射周围、整合资源的作用。
3、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在毕节城区建设2-3座四星级宾馆和3—5座三星级宾馆,在织金、大方、威宁分别建设1座四星级宾馆、2—3座三星级宾馆,在金沙、黔西、赫章至少建设1—2座三星级宾馆,在旅游服务城镇和旅游区建立相应的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区及交通通道旅游标识体系和旅游公厕。
4、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毕节试验区旅游文化内容主要有古人类文化、夜郎文化、古彝文化、民俗风情、石门坎文化、红色文化和毕节地区著名的历史人物等,近期主要打两个文化品牌,一是中国彝族文化圣地,突出体现毕节彝族文化尤其是水西彝族文化的辉煌,在中国彝族文化进程中的中心地位。二是“三省红都”毕节红色旅游文化。
(1)中国彝族文化圣地
主要从表演文化、名人文化、土司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文化、遗址文化、古籍文化、工艺文化、博物文化、碑刻文化、墓葬文化等12方面建设产品。
1、表演文化。主打“一曲一戏一舞”产品,即阿西里西名曲、撮太吉戏剧、乌蒙欢歌,结合旅游市场进行改造包装和提升。
2、名人文化。主打奢香文化产品,主要内容为“一墓一街一馆一广场九驿”即奢香墓、彝族建筑街区、奢香文化广场、奢香九驿,奢香博物馆的主要展示奢香夫人的史实业绩及相关文物资料等。以此为文化圣地的主要集散地进行设计实施。
3、土司文化。主打大屯土司庄园,通过其展示毕节地区土司建筑及土司制度文化。
4、军事文化。主打吴三桂化屋古战场、果永底古战场等。
5、民俗文化。主打四个彝寨:三官寨、小河彝寨、倮戛彝寨、大方彝寨,展示彝族的生活场景和习俗、服饰等。
6、古籍文化。主打毕节是彝文古籍出产研究翻译中心的产品(以彝文翻译作为依托)。
7、工艺文化。主打大方漆器,改进工艺,创新产品。
8、墓葬文化。主要包装盐仓靠近国道的向天坟,展示彝族神秘的天文气象观念。
9、遗址文化。主打九屋衙、慕俄格、那威遗址、宣慰司遗址,慕俄格可仿建慕俄格城堡,其余设计为遗址博物馆,其中那威遗址博物馆可作为织金洞官寨街打造传统街区的文脉依托。
10、碑刻文化。主打彝文碑,可在奢香博物馆扩容范围内,展示古彝碑林。
11、宗教文化。主打“一址一庙”即象祠遗址和恢复济火庙(恢复在大方),以展示彝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
12、文博文化。兴建一综合性展示彝族文化的博物馆,将中国彝族文化史各阶段进行展示,其中突出展示水西彝族文化作为彝族文化最为辉煌的一段历史。博物馆可建在大方县城。
(2)“三省红都”毕节红色旅游文化
充分发挥毕节市城区红色旅游资源集中的优势,以点带面,点线相联,打造一场(红军文化广场)、一馆(毕节地区博物馆)、一园(毕节烈士陵园)、三址(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旧址、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通过打造和整合实现毕节市区红色旅游文化体验游。
一场:毕节市应选择适当位置修建红军长征历史文化广场,集中展现毕节红色文化,建碑林长廊、雕塑等。
一馆:毕节地区博物馆,行署在毕节城区选址新建,主要是收集整理展示毕节地区水西文化、古彝文化、夜郎文化、黔西北民族文化以及黔西观音洞遗址、赫章可乐遗址出土文物等。
一园:毕节烈士陵园要重点挖掘整理夏曦烈士的有关史实,通过参观讲解,从夏曦革命生涯中了解当时中国革命斗争鲜为人知的史实。
三址: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要以此作为“三省红都”指挥部进行包装设计,收集红军长征在黔西北的文物,塑造长征领导人腊像,围绕“三省红都”组织展览,大量征集文物,加强讲解员培训。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要展现全区红色文化,中央红军、红九军团、红三军团、红二六军团、中共地下党活动等,将电视剧“雄关漫道”剪辑浓缩后向观众展示。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要收集整理贵州抗日救国军的文物、史实,培训讲解员,通过拍摄《贵州抗日救国军》电视剧,剪辑浓缩对观众展示。
(3)规划建设项目
围绕乌蒙文化这一品牌,要抓好下列文化旅游工程(简称“三三六一八”工程)的实施,并以此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切入点。
(一)在乌蒙文化这一品牌的导引下,重点打造“红色文化”、“夜郎文化”、“彝族文化”三大品牌。
(二)按照高起点创意策划,高水平制作生产的要求,打造三台大型音乐歌舞《神奇乌蒙》、《神秘夜郎》、《索玛花开》。
(三)抓好六大文化建设工程。即:地区博物馆、地区歌舞剧院、奢香博物馆、彝族民俗博物馆、夜郎文化博物馆、10个以上民族风情村寨。
(四)建设和完善十个以上各具特色的艺术团。即:毕节地区乌蒙艺术团、毕节市红都艺术团、大方县奢香艺术团、黔西县水西艺术团、金沙县乡村艺术团、织金县古城艺术团、纳雍县滚山珠艺术团、威宁县草海艺术团、赫章县夜郎艺术团、百里杜鹃管理区索玛花艺术团。
(五)定期在全区范围内办好八个旅游文化节。即:中国乌蒙文化节、国际溶洞文化节、国际杜鹃花节、草海观鸟节、中国夜郎文化节、中国彝族文化节、滚山珠文化艺术节、中国奢香文化节。
(六)结合毕节倒天河二期工程的整治,进行“乌蒙磅礴”建设乌蒙山水文化长廊雕塑,具体展示乌蒙文化内涵。以古人类活动为背景,以夜郎文明为源头,以古彝文化为主体,以红色文化为传承的多元文化。雕塑体现八个方面内容:“山水风光”、“古人类文化”、“夜郎文化”、“古彝文化”、“民俗风情”、“石门坎文化”、“红色文化”、“名人园”。
5、发展旅游配套产业。
开发本地特色餐饮食品系列,如 “汤八碗”、织金宫保鸡、沙锅竹荪鸡、大方臭豆腐、黔西黄粑、毕节汤圆、康家脆哨面、金沙羊肉粉,威宁荞制品、赫章可乐猪等等。大力开发漆器、石雕、农民画、苗彝服饰等特色旅游商品。加快各城区、景区购物公园、步行街等大型综合购物市场和其它专业特色购物市场的建设,建成一批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旅游购物场所。
6、拓展三级旅游市场。
一级市场(基础市场):近期集中拓展以贵阳为中心的省内市场和周边四川、重庆、云南市场。
二级市场(潜力市场):发挥毕节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的优势,以及是四川的南通道、云南的北通道、贵州的西通道的条件,利用成昆线和杭瑞高速、厦蓉高速将大北京、珠三角、长三角市场纳入潜力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主打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产品,吸引欧美游客。
三级市场(机会市场):在旅游软硬件设施得到充分完善后,全力拓展沿海城市和海外市场。
7、打造八条旅游精品线路。
加快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全力打造毕节——可乐遗址——草海——六盘水、毕节——百里杜鹃——织金洞——贵阳、重庆——百里杜鹃——织金洞——黄果树、重庆——百里杜鹃——织金洞——石门坎——昭通——成都(昆明)、成都——大屯土司庄园——毕节——百里杜鹃——遵义——重庆、贵阳——织金洞——草海——云南、贵阳——织金洞——毕节——成都、成都——草海——可乐遗址——云南等8条旅游精品线路。近期重点打造重庆——百里杜鹃——织金洞——黄果树、成都——草海——可乐遗址——云南两条观光避暑旅游线路。
8、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建立各种人才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培训各个层面的旅游人才。重点培植毕节学院的旅游类专业,把其办成毕节地区旅游人才培养基地。扶持中专、职高、技校的旅游专业班。成立地区旅游培训中心,与省内外有关方面共办旅游培训班。重点抓好旅游行政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导游的培训教育。
(六)劳务经济
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特色,以提高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宗旨,以职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手段,以促成转移就业、自主创业为途径。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2008年至2020年,每年全区新增有序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人。201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50万人以上,通过培训转移就业的农民工达到30万人以上,农村适宜劳动力转移的家庭每户至少转移1个劳动力,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实体村均1个。2020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30万人以上,通过培训转移就业的农民工达到90万人以上。
1、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为契机,充分利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深圳市对口帮扶我区的机遇,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转移输出质量。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编制培训方案,设置培训课程,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积极组建职业技能培训集团,建立师资、设备、场地、教材等培训资源有效利用的共享机制,采取订单培训、定点培训、流动培训和企业自主培训等方式,扩大培训面,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果。
2、劳务基地建设。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调整培训网点,把多头分散的财力资源、培训力量集中整合,在每个县市集中建立1—2个劳务培训和劳务输出基地,设立服务机构,实行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一条龙服务,协调和对接本地劳务输出和输入工作,并实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市场准入制度。有关职业院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坚持职业教育的性质,积极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东西扶贫协作的平台,把劳务协作作为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主动开拓沿海地区劳务市场,巩固并扩大与深圳的劳务协作关系。加强管理和服务,确保输得出、留得住,提高输出稳固率。
3、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培育。
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重点培育和建立村级劳务经济协会,充分发挥他们开拓劳务市场、收集发布劳务信息、培训劳务人员、协调劳动关系、提供劳务服务和法律咨询等方面的作用。采取舆论引导、政策支持等措施,积极鼓励各类组织和个人创办劳务中介组织。切实加强对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的规范管理,促进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的健康发展。对依法经营、业绩突出的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予以表彰奖励。
4、建设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
不断完善和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信息对接机制,及时发布供求信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便捷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在五年内完成连通全国、覆盖全区、城乡统一、高效快捷、服务规范的劳动力信息网络建设,畅通劳动力资源供求和信息共享渠道,为农民务工就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劳动力市场建到地区一级,信息网络和服务机构建到村一级。
5、设立劳务经济专项资金
地、县(市)政府投入相应资金,对发展劳务产业给予支持。从2008年起,地、县财政每年专项投入一定资金,重点用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中介组织培育、劳务基地开发和信息网络建设,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体进行扶持。劳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七)扶贫帮困
以减少贫困人口为目标,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中心,解决温饱与抑制返贫并重,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方针,配合救济救助、社会保障等综合措施,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10年,基本解决全区59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20年,消除全部低收入贫困人口。
把全区17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2587个重点村作为重点扶持的范围, 2006年末59.11万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93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和100.3万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93—958元的低收入人口作为重点扶持的对象。围绕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这一总体目标,从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入手,突出抓好“整村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切实做好各项扶贫开发工作,为贫困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1、农村安居工程
以系统实施改茅建房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突破口,整合各方资源,运用道德力量和市场机制,激发农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通过5年努力,完成全区16万多户无房户和茅草房户的住房建设改造及异地移民搬迁工程。全面实施“六加一”工程,以“改茅建房”为中心,配套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改水、改庭院等六项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引导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劳务经济,加快脱贫步伐。
2、整村推进扶贫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战略,对全区258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其中一类重点村1068个、二类重点村1373个、三类重点村146个)采取分期分批扶持的办法,集中力量,整村推进,重点扶持,除2004-2007年已实施整村推进计划的964个一类村外,剩余的2008-2012年每年实施整村推进300余个村,财政扶贫资金重点投入整村推进,社会帮扶资金、小额扶贫到户贷款等重点围绕整村推进安排,用5年的时间全面完成第一轮扶持。2013-2020年做好贫困村的查缺补漏和巩固提高工作。
3、产业化扶贫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实施产业化扶贫,到 2010年,培育发展40个符合地级及以上认定标准的扶贫龙头企业;到 2015年,全区扶贫龙头企业达到60个;到 2020年,全区扶贫龙头企业达到100个。围绕产业化扶贫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科技扶贫项目重点发展草地畜牧业。加大信贷扶贫资金扶持扶贫龙头企业的力度,积极安排财政扶贫资金和小额扶贫贷款扶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
4、社会扶贫
积极主动做好深圳对口帮扶和中直、省直机关定点扶贫的协调服务,加强经贸协作、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帮扶合作。加大定点帮扶力度,确保整村推进的村有领导联系、单位挂钩、工作队驻点、干部驻村。加大机关干部与贫困农户结对帮扶力度,各单位的干部职工继续按“4321”帮扶责任制结对帮扶联系村贫困户。积极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5、小额扶贫贷款
积极抓住当前小额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资金总量逐步增加的有利条件,加大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力度,制订具体的管理制度措施,健全工作机制,配套产业支撑、龙头带动,健全技术和市场服务体系,切实扶贫到户,提高小额扶贫贷款的成效。在每年实施“整村推进”计划的重点贫困村进行小额扶贫贷款改革试点探索,逐渐形成若干个示范点,并进行推广。
二、生态文明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针,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认真搞好布局和规划,加大保护和治理力度,促进生态增效、农民增收,在全区建立和巩固“两江”屏障为主体的国土生态环境安全体系,推动全区社会走上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
(一)分区治理
1、东部地区(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
加快培育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坑木林等。有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调整森林资源结构,加大林产品深加工,扩大林业产业链,提高森林综合利用效益。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打造贵(阳)毕(节)公路、清(镇)织(金)高速公路、黔(西)金(沙)公路、黔(西)织(金)、织(金)纳(雍)公路生态经济产业走廊,建设核桃、梨、枣为主的经果林基地。
2、中部地区(毕节市、大方县、纳雍县)
按照“城乡一体、率先跨越”的发展思路,科学调整城市布局和产业布局,发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产业。加强城市绿化,恢复与治理矿山环境,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地质灾害。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适度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林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具有前景的核桃、樱桃、梨、蚕桑为主的经果林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同时打造贵(阳)毕(节)公路、大(方)纳(溪)、大(方)纳(雍)、毕(节)纳(雍)公路生态经济产业走廊;
3、西部地区(威宁县、赫章县)
将该区域的生态建设置于全区林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大生态工程建设力度,尽快改善该区域生态恶化状况,确保两江屏障生态功能有效发挥。大力建设一批效益良好的生态文明示范点和生态畜牧业基地,打造毕(节)威(宁)公路、威(宁)昭(通)、威(宁)水(城)、威(宁)宣(威)、赫(章)镇(雄)、赫(章)水(城)公路生态经济走廊,实施草海湿地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核桃为主具有乡土特色的经果林基地,完成一批对生态增效、农户增收有重要影响的工程。
(二)分类实施
1、生态治理
石漠化治理工程:全区8县市全部纳入重点治理区域.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150万亩。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区8县市,重点实施地段包括绿色通道、旅游景区等。2015年以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0万亩,荒山造林100万亩。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涉及全区8县市,继续加强对1230万亩森林资源的管护,到2010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封山育林60万亩以上,建立国家重点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800万亩;切实解决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问题。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和欧盟赠款项目、贵毕公路水土保持大示范区生态建设项目、毕节地区水库库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等重点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97平方公里, 建设基本农田54万亩, 水保林128万亩, 种植经果林56万亩, 种草20万亩。
城市绿化美化工程:以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为目标,按照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镇的总体要求,建设以林木为主体,总量适宜、植物多样、景观优美和以城区为重点,近远郊协调配置,融城区公园及绿地、河流及道路林网等相结合的城市森林。2009年以前,完成毕节市环城区绿化美化工程;2009—2013年,完成其余县城环城绿化美化工作。建设总规模约12万亩。
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扎实抓好绿色通道建设,重点抓好毕节市到各县所在地和出区出省公路绿化建设,到2020年,绿化里程达到1000公里,造林绿化面积15万亩。
矿区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认真抓好矿区生态全面恢复工作,科学处理矿区废水、废渣,关停污染严重矿区,通过实施矿区土地重塑、土壤重构以及建立乔灌草植被等多种重建模式,最终实现矿区景观改善、生物多样、物候改变、水保作用增强和土壤肥力提高的目标。到2020年,矿区生态综合治理达到1000平方公里,造林绿化面积15万亩。
2、生态保护
草海综合治理工程:2020年以前,实施综合治理面积96平方公里,新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2个(其中2010年前 1个),通过生态移民等措施,实现还水和还湿地面积约4.5万亩。
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到2020年新建大方百纳河杜鹃保护区、织金豹子箐水源林保护区、赫章古达高山松保护区等7—10个,新增保护区保护区面积约800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1140平方公里。根据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标准》,将保护区建设为森林类型、国家级中型自然保护区,同时实施保护与恢复、科研与监测、开发与治理等建设工程。
森林消防队建设:2013年以前,组建八县市常年性森林消防队。
3、生态经济
干线公路生态经济长廊:在确保生态优先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林草结合、林果结合等多种治理模式,推进公路沿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力争把贵(阳)毕(节)公路、毕(节)威(宁)公路、毕(节)纳(雍)公路、大(方)纳(溪)公路、织(金)纳(雍)公路、黔(西)金(沙)公路沿线建成绿化线、美化线、致富线。到2015年,营造景观生态林20万亩,经果林30万亩。建设范围:公路沿线各乡镇。
特色经果林工程:发展经果林产业是实施生态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抓手。到2020年,建设以核桃、樱桃、蚕桑、有机茶、漆树、梨枣等为主的经果林基地建设150万亩,建设范围:全区8县市。
生态旅游(森林公园)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百里杜鹃、毕节、赫章国家森林公园和冷水河、三丈水、油沙河省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景观林改造、营造风景林等。
苗木花卉种植项目:规划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万亩。促进种苗花卉生产专业化、经营主体多样化、质量标准化和育、繁、购、销一体化,培育林木种苗、花卉、盆景和草业市场。
通过不懈努力,到2020年,全区建立起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宜林地全部绿化,林种、树种结构合理,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3%左右,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控制,生态环境开始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以建设集约化可持续生态农业为基础,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本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型经济。实现林业年总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从林业实现纯收入200元以上。
三、人口控制
按照中央、省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要求,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加快进入低生育水平进程并保持长期稳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结构性矛盾。实现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本强区的转变,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            加快进入低生育水平进程并保持长期稳定
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控制政策外生育。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左右,人口总量控制在753.20万人;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6‰以内,人口总量控制在776.45万人;到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在6‰以内,人口总量控制在800万人左右。
1、政策措施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手段综合施治,各部门齐抓共管,控制政策外生育,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2、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体系
创新工作思路,形成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效机制,确保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由缓慢增长到低增长。
3、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以上下联创、示范带创、城乡共创和强基础、强素质、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三强”活动,使村级真正能够承担起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
4、充分发挥利益导向政策的推动作用
继续完善奖励、优先、优惠、帮扶、养老政策体系,继续实施“少生快富、养老保障” 行动计划,保障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发展,优先分享改革成果,实现“少生有奖励,致富有扶持,养老有保障”的目标,带动越来越多的家庭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5、积极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
全面推广应用贵州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系统,健全和运用流动人口管理平台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围绕系统提示,抓好管理,围绕群众需求搞好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的经常化与规范化。
6、切实改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完善区域协作制度,推进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健全县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机构,配齐配强管理服务人员。
7、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保障力度
2010年末地县两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分别不低于人均6.22元。乡级也要逐步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到2010年不低于人均2元。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向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投入。
(二)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优先开发人力资源
1、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实施全民健康工程
一是通过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二是通过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行为和方式,提高全民素养。三是开放公共体育资源,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控制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地方病;继续实施计划免疫,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流脑、乙脑、狂犬病等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广泛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继续实施地方病的防治,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工作监督体系,控制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重大职业病。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推进并逐步建立社区卫生门诊首诊制,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机制。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到2010年肉眼可见的重大出生缺陷发生率比2006年下降1/3,孕产妇死亡率降到86/10万左右,婴儿死亡率降到30‰左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69岁;到2015年肉眼可见的重大出生缺陷发生率比2010年下降1/3,孕产妇死亡率降到80/10万左右,婴儿死亡率降到25‰左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0岁左右;到2020年肉眼可见的重大出生缺陷发生数明显减少,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孕产妇死亡率降到75/10万左右,婴儿死亡率降到15‰左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1岁。
2、以人为本,开展优质服务
完善“双查双普”工作制度,加强育龄群众生殖道感染的防治。积极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严格执行避孕节育手术操作规范,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基本杜绝避孕节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继续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活动,到2010年2个县达到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标准,4个县市达到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标准,2个县达到省级优质服务合格县标准,优质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3、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树立贯彻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加大教育投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在农村并逐步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重视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巩固基础教育成果,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培养和发展优质高中,整合中等专业技术资源,创办职业技术学院,力争2010年前正式挂牌招生,并不断扩大规模。全面实现“双高”、“普九”。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着力提高落后地区和弱势人群教育素质。到2010年文盲率降到14%以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6年以上;到2015年文盲率降到8%以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7年以上;到2020年文盲率降到3%以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以上。
4、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
实施公民道德振兴计划,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信用体系。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            着力解决人口结构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1、努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
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增强性别平等意识。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平等参与的经济社会政策,推动“幸福工程”、“春蕾计划”等社会公益活动。在性别比严重偏高的地区集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严格执业资质认证和B超使用准入制度,依法查处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加强对终止妊娠药物的管理。打击溺、弃、残害女婴和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及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等违法行为。到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到2015年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初见成效;到202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
2、应对人口老龄化,倡导“积极老龄社会”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村贫困老人医疗救助制度,对年满60周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提高10%医疗费用报销比例,逐步解决农村老有所医的问题。建立老年服务志愿队伍,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群进行护理照料,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人口有序迁移和合理分布
把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问题。实施积极的生态移民政策。坚持市场导向和政策引导相结合,统筹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促进小城市带和工业带的快速健康发展。实施积极的生态移民政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深化户籍、就业、社会保险、土地等体制改革。建立全区统一、城乡统筹的劳动力市场,促进人口与劳动力在县市间、城乡间的合理有序流动。
(五)关爱弱势群体,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积极筹措资金,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建设流浪乞讨人员、未成年人救助中心和福利机构及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基础设施,解决好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章  改革试验
一、主要目标
围绕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 ”三大主题,针对制约发展的主要体制性因素及环节,通过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政策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建立健全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培育改革试验的新典型,为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提供动力保障和试验示范。
二、改革重点
(一) 探索建立“开发扶贫”新机制
1、建立和完善工业反哺农业新机制
(1)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围绕优势资源,依托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型产业;二是创新新型工业聚集地和产业基地的管理体制,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前提下,健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在重点优势行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强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2)通过优化区域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区内金融市场建设,建立投资融资新体制。整合国家政策性投资资金,利用国家投资吸引社会投资;以金融市场为依托,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资本,拓展金融衍生品,积极利用区外金融资金及其金融衍生品,探索设立试验区产业投资基金。
(3)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突破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形成公开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规则,实现多种所有制平等的政策待遇,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4)全面推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自然资源有偿开采、有偿转让、收益共享,重点探索资源富民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加快建设以矿业权市场为主导的产权市场,积极推进和依法规范产权交易;全面推行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5)改革资源开发过程中国家、地方和居民三者的利益分配制度,特别是在各种所有制的采矿、发电等大中型企业中加快利益分配制度创新的步伐。
(6)建立和完善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新机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体系建设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具体途径,鼓励非国有资本进入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深化小城镇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制度改革。
(7)探索区域电力工业发展新机制,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以实现供电区域与行政区域统一为目标,完善区内供电体系,逐步探索区域自主电力供应新体制。
(8)扩大对外开放,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涉外经济管理体制,着力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
2、突破城乡二元体制,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提高公共财政均等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使农民逐步享受到同城市居民无差别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制度安排上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一是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开拓农业发展资金的筹措渠道;二是加强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三是建立健全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四是切实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探索打破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局面,建立按居住地登记和管理户籍的制度,逐步实现人口自由迁徙。逐步消除附在户籍上的劳动保障、生育政策、教育制度、土地政策、事故赔偿、社会保障等不合理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3)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4)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建立农业保险防范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和农村小额信贷组织,逐步建立与之相关的政府和民间的信用、担保、投融资体系,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以及多种形式担保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机构。
(5)积极探索在开发扶贫中高效合理利用土地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按照《物权法》的有关规定,切实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土地流转方式,加强承包土地流转的监督和指导工作。以耕地再造、土地经营权入股、集中居住、宅基地换房为突破口,探索以土地产权明晰与交易准入为核心的耕地再造、土地开发和土地经营的新机制。寻求耕地不减少,相对增加建设用地的新办法,使耕地保护和高效合理利用土地相结合;建设用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土地增效、人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3、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积极引导各种所有制企业加快技术引进、交流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促进产品和产业升级。建立健全科技项目推广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和服务体系。
(2)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工程。推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区内外高等院校以及企业间的联合,使企业尽快形成技术创新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引导本地高校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应用科研和技术攻关的政策,培育一批能为地区发展提供支撑的重点学科。
(3)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重点在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环保新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建立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融资”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建立健全鼓励和扶持科技人员兴办科技企业的政策体系,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积极发展和推广适用农业机械,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探索建立生态建设新模式
1、建立资源开发中的经济补偿机制
实行积极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和信贷政策;探索建立以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为重点的资源开采综合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推行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开发者补偿、受益者补偿、破坏者赔偿、受损者获偿”等全方位多层次资源开发补偿办法,真正做到资源富民、环境有益;探索生态移民后的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2、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根据《物权法》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要求,切实保障林农权益,并以此拓展生态建设的相关内涵,探索出一条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生态建设新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培育和扶持环保型、生态效益型的产业和龙头企业。
3、探索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的新机制
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建设生态环境的新模式。禁止滥采滥伐林木、任意开山取土取石;加大力度打击毁林毁草行为。
探索建立谁污染谁付费的机制。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行行政性收费,企业化治理,合同化约束,法制化管理的运作模式。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管,保护物种多样性。防止有害物种入侵或不适当的传播。
对水资源开发权实行有偿出让。全面推行水价改革,加大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力度,扩大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全面实行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
(三)探索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机制
1、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通过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2、以深层次推进“东西部联合办学拓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支援毕节“百人教授团”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探索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奖励基金制度,优先培养新型乡土人才。
3、推进人才制度创新,建立多形式的人才激励机制。培育规范的专业化人才服务中心,鼓励对创新人才的引进,拓展人才开发空间。积极参与区外人才市场运作,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引进人才,培育和引导区内人才市场的建立。
4、优化教育资源布局,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推进城乡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四)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
1、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体制
(1)推进政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创新。从地区实际出发,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完善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行政透明度;完善科学决策和信息公开机制。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继续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后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2、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
(1)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国有资本投资高中教育,促进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共同发展,大幅度提升高中阶段入学率;建立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推进职业教育市场化,健全完善初、中、高级职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探索民族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新路子。
(2)积极推进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非国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探索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促进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协调发展。
(3)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和基本医疗供给职能,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公共卫生体系。
(4)继续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培育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三、实施步骤
共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第三阶段——成果形成阶段。
第一阶段,时间为2008——2010年。主要任务是广泛宣传、动员,建立专门的机构,落实经费保障,抽调得力人员组成若干工作组进行广泛深入调研并分课题拟制改革试验子方案,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保障下步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阶段,时间为2011——2015年。本阶段又分为两个工作时段。第一工作时段,时间为三年半到四年。主要任务是:将通过审批的改革子方案放在点(行业)上全面铺开实施。第二工作时段,时间为一年至一年半。主要任务是:对第一工作时段的改革进行全面总结和回顾,把成功的经验加以提炼,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成果,同时对不成功、不完善的改革内容进行认真剖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全面完成第二阶段目标。
第三阶段,时间为2016——2020年。主要任务是在第二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完善以 “三大主题” 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新体制;与改革试验配套,加大典型培育力度,形成若干个体现三大主题丰富内涵的改革试验典型,使试验区真正发挥“小试验、大方向”的积极作用。
第五章  保障体系
为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继续争取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的大力帮助,并着力构建五大保障体系,以实现本规划的各项奋斗目标。
一、组织保障支撑体系
地区明确由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地区发展和改革局具体负责规划实施的相关工作。地区发展和改革局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和协调。各县市、地直各工作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的安排,针对所负责领域的任务,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改革发展目标、工作重点真正落到实处。
二、监督考核支撑体系
地委、行署的督查部门将规划的实施工作作为督查重点,每半年督查一次,督查结果及时向地区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地区目标管理部门通报,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地区目标管理部门要把规划的实施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对地直单位和县市进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采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办法,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规定,严格绩效考核,切实兑现奖惩。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特别是加强对国家宏观调控指标的监测,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预警和协调;认真做好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工作,定期研究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三、政策保障支撑体系
抓好省委、省政府对试验区各项支持政策的落实。结合工作实践,发挥好省委赋予试验区“超前探索、先行试验、封闭运行、大胆创新”的功能,按照省委“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要有利于试验区发展”的精神,在政策的用足用好、用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对促进体制机制创新的支持作用,加快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进程。
四、全方位开放支撑体系
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试验区招商引资的的“生命线”工程来抓,在不断完善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投资软环境建设,营造和优化让投资者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顺心的体制环境、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和令人倾心的人文环境,不断增强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招商,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
五、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以解决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为重点,推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步伐。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涉及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科技人才培育和引进,加大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力度,加强科技普及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科技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上一篇:绿色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06 www.biji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毕节地区行政公署 版权所有
毕节地区行政公署 主办  毕节地区信息中心 承办  黔ICP备 05002319 号
技术支持:新利商务(bj163.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