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施工图预算:社会改革与农村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20:21:45
社会改革与乡村发展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处于混乱的状态,经济处于缓慢发展与停滞的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国际上我国与外国的差距正在急剧加大,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受着巨大的考验。以邓小平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科学的分析,果断的开启了改革与开放的新时代,改革在农村拉开了序幕,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辉煌的成绩,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伴随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形成,近年来,社会改革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不断的进行,农村,随着几代领导人的不断努力与改革,三农问题的重视,不断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 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 统筹城乡发展 农村问题 农村的改革
主要内容:  我国的经济体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不断的摸索与该革以适应人民的需要与社会矛盾的缓解。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
力薄弱,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 工业化的建设,建立高度密集的计划经济有利于迅速高效的进行建设,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在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十分弱小的情况下,我国能集中主要力量进行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了初步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
(2)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不断的出现,政企职责不分, 条块划割,      权力过于集中,平均主义过重,忽视价值规律 与市场机制的作用,社会矛盾凸   现,加剧,文革后的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经济上,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  改革开放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穷、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邓小平的复出及其改革尝试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1981年当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
(3)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  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活动中市场调节的比重超出了计划调节。中国的 经济体制改革取的了很大的成就,也出现了很多矛盾,人民的物质需求与低下的社会是生产力无法满足的矛盾日益严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体制。
改革开放正是当前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内改革的开始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必然抉择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工业化规律使然
  统筹城乡发展是针对当今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二元结构”提出来的。1954年,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点,在《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传统部门:二是现代部门。从而构成一种“二元经济结构”。他以此提出要以城市为基础的工业化导向战略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二元经济模式。但经过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不可能正确解决城市和农村的发展问题,而且导致了城市问题突出、农村萧条。与刘易斯相反,斯多尔和泰勒等则提出:为使发展公平,必须推动城市工业化和乡村工业化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但这种模式存在城乡争夺资源、市场、资金等多方面的矛盾,形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最终也不能合理地解决城乡的发展问题。此后。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经济学家们还提出了许多不同理论。如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尽管有其偏颇,但是这些理论普遍认为,经济增长的过程总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但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经济增长的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扩散效应,最终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并且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加大国家的干预。这些见解对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发展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在于城市与乡村两方面都要发展,并非只强调乡村向城市靠拢,城与乡是“统筹城乡”中的两个方面。以城带乡或以乡补城都是必需的,同时,还必须双管齐下。双方合作,形成互补,共同发展。这种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强调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把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形成城乡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是注重把城市发展与农村各类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已经具备了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居民化趋势明显,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创造了条件。一是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型。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三是随着新产业的成长,推动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相互融合。四是城乡一体化在我国城市经济结构中已经具备了条件和基础,一些城市已经朝着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五是随着社会管理创新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进一步消除了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为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提供了条件。六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也为加快推进建立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提供了条件。
  二、城乡之间的差距
   由于一系列的城市偏向政策,农村改革以后,中国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扩大。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状况与变化趋势
  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39.1元和397.6元,到2006年该值分别为11760元和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二者的实际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1%和4.5%,相差2.6个百分点。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86倍,1990年为2.20倍,2000年为2.79倍。2006年为3.28倍。收入决定消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扩大。自1985年以来,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变化与收入差距的变化是高度一致的。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73元、1990年为1279元、2000年为4998元、2006年为8697元、分别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2.12倍、2.19倍、2.99倍和3.07倍。
   (二)城乡教育差距的状况与变化趋势
  1990-2002年,城乡间成人识字率的变化均呈平滑上升的趋势,而且由于农村成人识字率的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其城乡差别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1990年城镇和农村的成人识字率分别为88.03%和73.77%,相差14.26个百分点:到2002年城镇和农村的识字率分别为94.58%和87.13%,相差7.45个百分点。就小学教育而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是毛入学率还是净入学率,城乡之间的差距都不大。就初中教育而言,自1990年以来,城市初中的毛入学率基本上维持在90%以上。在农村,1990年初中的毛入学率为61.46%,2002年上升到80.34%,上升了19.21个百分点。城乡差距由1990年的35.61个百分点,缩小到2002年的18.10个百分点。就高中教育而言,尽管城乡的高中毛入学率都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城市提高的幅度大大高于农村提高的幅度,导致城乡间的绝对差距扩大。1990年,城市的高中毛入学率比农村高30.03个百分点,2002年高55.54个百分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1990年以来。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扩大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以后的阶段。
   (三)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状况
  从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覆盖率来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除部分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尚未覆盖进来以外,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2002年全国农村养老覆盖率为2.3%,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城市失业保险覆盖率目前已达到71.7%,农村几乎为零。2002年,全国城市居民实际领取低保的人数已达2064.7万人,低保支出为112.3亿元,2006年,实际领取低保的人数为2240.1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除部分省、直辖市外。多数农村地区目前尚未建立低保制度,只有传统的五保供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种发展资源迅速向城镇集中,城镇化快速推进,大大提升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发展。可以说,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枢纽,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城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成本过高、各类要素价格快速上涨等现象。因此,应继续深化改革,理顺利益机制,合理配置资源。
(1)户籍改革,受历史传统、文化观念、计划经济体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户籍带有深深的身份烙印,由于受到和户籍制度捆绑在一起的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的限制,绝大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安居乐业。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户籍制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户籍改革关键在消除歧视
在媒体报道的全国多起招工和讨薪事件中,对外来务工者身份歧视的事件或多或少地存在。要想彻底告别“一元化”户口管理制度,关键还要消除这种思想和身份歧视。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全社会都应当为此努力,并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与和谐的舆论氛围,尤其在立法、执法,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要彻底消除不平等现象存在的基础。这样才会对消除歧视思想起到保障性作用。户籍改革,不只是告别“农业户口”,只有实现了均等化,各地户口的“身价”才不会天差地别,人们才不会再为弄个大城市户籍而不择手段,而大城市也不会有那么大的人口流入压力。只有户籍还原为一个人口登记管理的手段,才不用承载这么多不能承受之重。
从根本上讲,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公平对待农民,使农民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权益,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城镇化需要“同城待遇”,苛刻地说,生活在城市里面的居民,已经享受到了非本地的劳动力带来的低成本福利,却有一些人一直不情愿给予这些劳动力以市民待遇。
(3)公共服务均等化,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尤其是农村公共服务远落后于城市,本应均等的公共服务天平出现倾斜。
(4)农民工市民化,城镇化的一个根本标志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沉淀在城镇,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定居,并使之向市民转变,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促进就业是关键。要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稳定就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是重要的:第一,依托小城镇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第二,创新制度安排以促进农民工就业稳定。第三,促进农民工创业以推动二次转移,让农民工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真正主体。
(5)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城乡统筹难点、焦点、分歧点都在土地问题上。我国农村与城市土地制度仍然维持着二元性,农民对土地的权利一直处于相对弱势。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建设用地迅速扩张,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完善农地流转的配套制度,当前,农地流转已成为农村第二次改革的切入点。规范、有序的农地流转无论是对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还是对我国新一轮整体改革深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完善的农地流转配套制度可以简括为“一体两翼”,即以农民权益保障制度为主体,以耕地保护和中介组织制度为两翼。
目前,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随着乡镇企业的改制,以及农民越来越认识到土地资产的价值和土地资产意识的提高,实际上已经有一些自发地进入了市场。尽管这种自发的进入市场,土地管理法对此是限制的,但是这种趋势实际上是客观存在的。
例如,为群众“盖房子”、“找票子”,给农民“穿衣服”是重庆市2010年的三项重点工作和改善民生的三件大事。给农民“穿衣服”则是户籍制度改革,是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最根本的体制问题。此次重庆户籍改革的创新在于,农民进城后,他们的宅基地、林权地和承包地这“三件衣服”暂时保留,“不能让农民裸着身体出村”。
当前,中国正处在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发展新阶段,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城乡资源的顺畅流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的改革必然为乡村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的改革。坚持改革开放,对农村,对社会的适当的改革,必然使农村获得巨大的发展,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9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成和群,评价学中的理论分析 中国期刊
[3] 秦刚天.浅谈我国农业科技与教育.信天学院学报 2005,3
[4] 孙玉.发展性评价的现实意义.延边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