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生荣照片: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3:16:11


    上一次我谈了有关于合作学习的三体问题,即关于一个至今有争议的话题,主体、媒体和客体的浅层次的话题,实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这一次关于课堂结构的关系,我再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教师到底如何控制课堂呢?

实际上,任何一节课中,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展开教学的, 教学目标规定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特定方式。学生之间的互动或用或不用决定于一定的目标结构。

(一)任务结构: 任务结构是指教学目标和对完成教学目标的反应结果以及与完成教学目标相伴随的学习的条件。任务结构可以是个人性的或者是合作性的,更可能是竞争性的。传统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目标,属于个人任务结构。合作性的任务结构则要求学生为了满足任务要求而进行合作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某一具体的任务从而得出结果。学习目标的展开也可以围绕某一确定的主体开展竞争,促使学生较快、较好的完成任务,当然,竞争性的任务结构并不要求一定是个人行为,也可以是作为团队进行竞争。完成学习目标都是个人行为,否则教学工作的本质——促进人的发展就无法完成,但当为了达到个人目标而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可以通过讨论如何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通过检查作业及通过提供反馈或个别指导等方式相互帮助来完成,这就形成了朝向个人目标的合作学习。

(二)动力结构

动力结构也就是奖励结构是指用于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它包括分数、具体奖励、象征性的奖励以及获得奖励要履行奖励的具体规则。动力结构也可以是个人的、合作的和竞争的。在个人动力结构情况下,任何特定学生的表现与其它学生获取可能奖励的机会没有任何的联系,一旦学生满足特定的成绩标准即可受到奖励,无论班级其他人的情况如何。竞争性的动力结构情况下,小组或个人必须为取得任何可能的奖励而竞争。而合作学习的动力结构是使个人受到奖励的机会不仅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努力,而是取决于该学生所在小组其他成员的努力。教师根据学生们联合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奖励整个小组成员,给小组成员共同的成绩、奖品或一种特权。

任务结构和动力结构各自独立。两者的有机结合便产生各种各样的课堂结构模型,如个人型任务结构与竞争的动力结构相结合,便是传统意义上的常规教学的课堂结构,但一个合作性的任务结构并不一定意味着一个合作性的动力结构,也就是说,学生虽然可以完成合作性的主题任务,但不一定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其独到的课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