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大道拓宽工程:重庆文化:中国文化另一极代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4:21:27


重庆文化:中国文化另一极代表


曾经一段时期,重庆各大媒体分别在开展重庆人文精神大讨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眼光的活动。为什么要研究文化?文化能带来什么?如何认识重庆文化?这些问题必须给以回答。只有认识问题解决了,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为重庆经济建设服务。

“山水之城,激情之都”是重庆这座城市的真实写照。然而,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国际同质化。在讨论重庆文化时,如果背离了国际同质大背景,那么有可能帮倒忙。这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其特征表现在:文化是产品输出国打入别国市场的杀手锏;标准是产品进口国保护本国市场的杀手锏。因此,我们应该站在这个战略高度来思考问题。事实上,重庆正在进行着一场“码头”与“海港”的对话。比如:重庆火锅与洋快餐、重庆涪陵榨菜与巧克力、重庆汽摩与国外汽车、重庆文化与海外文化,等等。那么,国际化是什么?概括地说,就是游戏规则规范化,技术标准一体化,文化个性差异化,经济发展互补化。只有这样,人类才会规范有序,才会丰富多彩,才会充满智慧。


一、对重庆文化的完美追求,实质是不完美的


常言道,“在哪座山,唱哪座山的歌”。地方文化只要适应、适合、适度、适用,就行。问题的核心在于,完美的标准是什么?!过去,重庆提出过打造“时尚之都”,由此引发出其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或者什么叫时尚?


重庆是直辖市,而且还要建设成为国际大都市。这样一来,有人感到重庆文化底气不足,骨子里感到自卑,甚至提出了改造码头文化或告别码头文化。


今天,重庆在国际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深感“韩风”劲吹,而“巴风”难寻。这难道是我们追求的完美吗?


二、文化也有一个生态问题


把重庆文化比喻成大象也好,或比喻成老鼠也罢。在动物世界王国里,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存领地。


另一方面,重庆文化像红玫瑰一样,如同重庆女人可爱但有一点刺手。红玫瑰珍贵源于带刺的烈性。试想,如果红玫瑰不带刺,也许早已被人毁掉了。然而,承载重庆文化的重庆男人,却像黄桷树一样,张扬、坚韧、顽强,无孔不入,胆大遮天,以石为伴。如果黄桷树没有发达的树根和枝叶,也许早已被其它树种吞吃掉了。


从广义上讲,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不仅仅是尊重别人,更是尊重自己。


三、文化没有好坏之分,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


每当听到有人说重庆文化不好,或者说重庆没有文化时,我不得不惊讶。天呀!还有这样的“救世主”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的文化。如果非要说重庆没有文化的话,那么恰恰证明太有文化、太有个性和太有张力了。说明重庆文化让其无法想象,使之一片空白。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能够通过美食直接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不同。其中,洋快餐带来了海港文化,并以AA制的就餐形式,彰显了自主、自由的西方文化,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大批中国青少年。与此同时,重庆火锅以“同桌如家亲”的就餐形式,让人感受到了同享、同乐的中国文化“和韵”,以及重庆码头文化的“麻辣”。


四、重庆文化聚焦于“操”


重庆文化个性鲜明,可张可弛,既像山一样具有竞争性,又像水一样具有融合性。我非常喜欢重庆的码头文化。重庆码头文化可一个“操”字来概括。“开拓开放,自强不息”的重庆人文精神,充分体现了重庆码头文化的“操”字!操码头、操市场、操世界,这对重庆的发展太好了。我认为,重庆文化代表了中国“和”文化的另一极“操”文化!


当我们回想起“红高粱”电影中酒神歌、“水浒”电影主题歌和“射雕英雄传”电影主题歌时,就会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和”文化的另一极,即重庆码头的“操”文化。


放眼世界,华夏复兴,迫切需要“操”的精神。作为重庆人,我感到鼓舞和骄傲。


五、码头文化是重庆的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市场竞争要过的难坎,往往靠精神、激情和文化。我常开玩笑地说,重庆拥有成千上万具有老板潜质的人。因为,能否当老板的第一个要素是创业激情。重庆人天生“好斗”,市场将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充分展示“斗劲”的大舞台。


重庆码头文化讲的就是一个“操”字。我们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就要有“操”的精神、勇气和干劲!新重庆、新码头、新发展、新生活,首先需要大家动手干,做到想干、敢干、会干,如同“操”字提手旁所提示的一样,干了再说;其次,我们还要学会品味市场,自觉遵循市场规律,做到不浮躁,勇于超越自我,如同“操”字里的“品”字一样时刻提醒自己;最后,我们还要做到喜新善旧,永远不要忘记养育自己的山水之城,像家乡的黄桷树一样,让根深深地、紧紧地和牢牢地拥抱着故土,就像“操”字中的“木”字那样忠贞不渝。


总之,重庆人乐意创业当老板,输了自己担当一切,赢了大家一起吃火锅。而北京人适合当公关总监,上海人适合当财务总监,成都人适合当品牌总监,江浙人适合当营销总监。


六、时代、社会和市场是最好的老师


重庆直辖以来,一年一个大变样。重庆火锅红遍全国各地,重庆涪陵榨菜味爽天下,重庆摩托轰鸣大江南北,重庆笔记本电脑远销世界各国,重庆住宅小区美不胜收,重庆开发突飞猛进。尽管发展过程中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问题主要出在体制上,而不是文化上。


今天的重庆,缺少什么?缺少“商帮”的商业意识,缺少“排山倒海”的人文精神!如何使“占山为王”转变为“排山倒海”,以及操码头发展为操世界?时代、社会和市场将教会重庆人。


据此,重庆人应理直气壮举起自己的文化大旗,通过体制创新,把重庆文化软实力释放出来,朝天扬帆,高歌猛进,对话大海(
作者:刘可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