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螺纹连接规范:民间美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3:10:26
罗汉床
床和榻都是历史悠久的卧具,中国曾出土战国时期(前5世纪-前3世纪)的漆木床,而供单人用的榻到汉代(前206-公元220)也已出现。中国人常把床榻相提并论,实际上床与榻都是卧具,形制上无本质差别,只是榻较窄小、低矮,形制变化较多,结构灵活,可与围屏、案几等组合在一起。古代有供单人独坐的小榻,也有供双人使用的坐榻,宋代(960-1279)以后出现形制较大的可倚坐的榻,明清(14世纪-19世纪)又有三面围屏的榻。

图中三面围屏的罗汉床是用竹节均等、粗细均匀的竹子弯曲插接而成,制作细致结实,造型简洁明快,功能多样,可坐、可卧、可躺。因年久摩擦,光滑的表面和赭红色的油漆更显出温馨、亲切的感觉。
山西灵石文庙午壁
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为了保护住宅区的隐密性,都会在大门外,或大门和正房之间,立一堵装饰性的墙,像屏风一样,这堵墙就被称为“影壁”。山西晋商四合院的影壁作为建筑的一部分独具特色,装饰也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图为山西灵石县静升村文庙前的午壁,壁心为“鲤鱼跃龙门”双面镂空石雕,高7米,宽10余米,龙门气势雄伟,波浪翻滚,二龙飞舞腾跃,显首藏尾,鳞爪隐现于云雾之中,其中一龙张口泻水,直冲龙门中心。有一条鱼正冲向龙门,头已成龙,尾还是鱼,等待着最后跃变成龙。水中另有七尾鲤鱼逐波追浪。整个画面富有动感,气势张扬。静升文庙为学堂,有许多人在此就学并步入仕途,因而此午壁非常受欢迎。
食品模具
       明清(14世纪-19世纪)以来,中国的传统面食花样越来越多,木刻捺印的面食花样更是多见,最典型的当属中秋节的月饼模。除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春节、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等节日,以及婚礼、寿诞也常有捺印的面食花样,“寿”字、“喜”字及其借代物是常见题材。
图中果模即为“福”、“寿”果模。“寿”果模中间嵌“寿”字,外轮廓为寿桃形,“寿”字周围为桃叶。“福”、“寿”果模为中国东部山东胶东地区所常见,特别在烟台地区,几乎家家户户备有几方。当地称此类面食花样为巧饽饽、巧果,尤其在七月七,以果模捺印面食花样,在油锅中炸熟分食,据说吃过七果能使人尤其是女孩心灵手巧。
墨斗
墨斗在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主要是用来画长直线(在泥、石、瓦等行业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其结构是后部有一个手摇转动的轮,用来缠墨线,前端有一个圆斗状的墨仓,里边放有棉纱或海绵,可倒入墨汁。墨线由木轮经墨仓细孔牵出,固定于一端,像弹琴弦一样将木线提起弹在要划线的地方,用后转动线轮将墨线缠回,因而古代又称墨斗为“线墨”。

墨斗造型、装饰各式各样,墨仓有桃形、鱼形、龙形等,既是自娱,也是木工手艺的炫耀。图中的墨斗木轮外侧各雕一狮形,狮子造型简括质朴,前肢抚铜钱一枚,一条线从两个铜钱中穿入。整个墨斗雕刻不很细致但朴素无华,结构设计巧妙,整体造型繁简得当,线条曲直有节奏。
山西乔家大院局部欣赏
       山西省是中华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居宅文化,山西祁县、灵石、襄汾的庄园式宅第最为有名。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中部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世又有增修,整体平面布局为汉字中的“双喜”字形,堡垒式建筑。大院四周有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水磨砖墙,内有6幢大院19个小院300余间房屋,全院以一条平直甬道将6幢大院分割两旁,院中有院,园内有园,门窗、椽檐、阶石、栏杆等装饰雕刻精美。
图中院门位于大院内甬道侧面,最精彩的要数装饰在它上面的木雕、砖雕,这些木雕为透雕,题材以祥瑞宝器为主,砖雕则为浮雕。整个院门、匾额、过道、影壁所塑造的敦厚、肃穆、书香四溢的气氛令人折服,这也正是普商所力求营造的境界。
瓦猫
       中国的房屋十分重视屋顶装饰,汉代(前206-公元220)之后,屋脊两端多安放鸱尾的造型。据说鸱尾即是今天所说的鲸鱼,鲸鱼能够喷水,将它安放在屋顶上,寓意防火灭灾,以后多是安放一条鱼或者龙尾,其寓意相同。除了鱼和龙,许多象征吉祥的瑞兽也渐渐被搬上了屋顶,这种雕刻、陶瓷或琉璃制品都有一定寓意,就如同设置鸱尾能压火一样。
图中的陶塑脊兽为云南瓦猫,猫的形象怪诞夸张,张着大口,两眼突出,头部为扁圆形,夸大与身体的比例。猫的前爪抚八挂图,身体立起,整个造型与半圆形瓦连在一起。
渔篓

图中的渔篓出自中国江南水乡,为竹编工艺,篓形为瓶形,圆口主体,口部有一个小环,可以挂在腰间。底部有足,与地面不直接接触以免磨损,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竹编的工艺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三步:起首、编结和收口。在技法上相应有起首法、编结法和收口法等三种基本方法。具体的编织技法又较为复杂,不尽一致,如米字形编、方格形编、胡椒形编、人字形编以及二条、三条、六条夹心编、虾须绞编等,编法不同,实用及审美效果也不一致。
王家大院局部欣赏
       明清时期(1368-1911),中国北部的山西省的富裕商人在家乡大兴土木,山西的家族大院由此兴起。
山西中部灵石县的王家大院辉煌气派,是明清民居建筑的典型之一。
王家大院占总面积1万平方米,立于黄土高坡之上,建筑群堡墙高筑,堡门坚固,院落划分长幼尊卑有序,内外男女有别,布局合理又有变化。建筑上的各种装饰都是精雕细刻,令人目不暇接。院内套院,门内有门,且极少雷同,院与院之间回廓甬道曲折,圆门方门相望,石阶楼梯相连,或明或暗,亦虚亦实,富有情趣,既有北方的质朴敦厚又有南方的活泼灵秀。
图中为王家大院红门堡司马第中院望月楼及回廓、院门,小楼、屋面、墙壁错落有致。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柜
       中国传统的储存家具主要有箱、柜等,其中柜是用来盛装衣物、服饰的,造型多是宽不及高的长方体,或内格设抽屉,或用横板横隔成数层,还有的抽屉设有小机关。柜的高低和大小也有较大悬殊,低矮者可如茶几、板凳,高大者可架箱笼直抵屋梁。从外观上分,有立柜、圆角柜、方角柜、顶箱立柜、亮格柜等;从用途上分,有床头柜、衣柜等;也有的借鉴了箱和橱的形制,如矮柜、箱柜等。
图中的亮格柜样式简练、概括,只在中间抽屉部分有草龙浮雕,而门面、柜头、柜角则皆为素面。亮格柜在明代(1368-1644)时较为流行,诸如此类的豪华大件家具一般为豪绅富贾家庭所有,平民百姓家庭并不多见。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脸盆架
在中国木制家具有很多分类,作为支撑类的脸盆架出现较晚,近代的脸盆架多为三至五条腿不等,不仅可以支承脸盆,后面的两条腿若往高处延伸可搭毛巾,放置肥皂盒,有的还镶有镜子,有较多的功能。

图中即为脸盆架后面部分,往高处延伸的两腿支撑顶部横梁可挂毛巾,横梁两端翘起两角,圆形部分为“麒麟送子”图。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象征有出息、讲仁德的才俊子孙,后世又衍化为可求子嗣的送子灵兽。民间称有才俊的贤德子孙为“麒麟儿”,有“天上麒麟儿,人间状元郎”之说。麒麟送子意在祈求早生贵子、祝颂子孙仁厚贤德。 图中木雕装饰部分较典型,采用透雕,对麒麟及童子的刻画较细致,麒麟动态也较生动。
中国南部民居土楼欣赏
土楼是指以土作墙的土木结构民居,以中国南部福建西南的客家人乡村最多最集中,又称“客家土楼”。
传统的土楼有圆、方、长方、半圆、椭圆、五角、八卦以及不规则的形等数种。圆土楼是客家为防御自卫而修筑的一种封闭式环行聚居楼房,外墙用厚一米多的夯土筑造,一般为一环,少数为两环、三环甚至环环相套,高二层到四层不等,三层居多。楼内设天井即圆心大天坪,其中必有水井,只有一个大门作出口。楼底层作厨房饭堂,对外不开窗,二层放置谷物、农具等杂物,对外也鲜有开窗,三层以上为卧室。楼内的走廊为敞廊,为大家共用。各房间门窗都朝向走廊。


土楼土墙的夯制技术十分讲究,故而能承受巨大而沉重的楼体。土楼的设计合理巧妙,一个家族众多人口集聚而居,不仅解决了生活上的问题,对宗族伦理观念、血缘关系、道德观念、人生追求等的塑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图中圆土楼较典型地反映了上述特征。
瓷器(九)
夔龙纹在商代(前1600-前1046)铜器纹样中较为常见,有时两个夔龙纹组成一个饕餮纹(中国传说中一种贪食的野兽,古代铜器上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有时又作为饕餮纹的附饰。在中国元、明、清(13世纪-19世纪)三代有许多类似图中夔龙盘的龙纹盘。

图中的夔龙盘瓷色较白,青花的颜色较恬淡。口沿下和底部绘有双弦纹,盘心绘有一条夔龙,盘腹内侧绘有两条夔龙,各自盘曲飞舞,其他部位绘满卷草纹花卉,密而不乱,虚实相映。
瓷器(八)
中国历史上许多民窑不断影响着官窑,给官窑以新的营养,出现了一些不朽的佳作。图中的酒壶造型是很典型的“玉壶春瓶”,应出自河北磁州窑系。这种造型始自宋元(10世纪-14世纪)时期,明清(14世纪-19世纪)以来烧制较多,历代以来这种酒器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玉壶春瓶造型简洁优美,口略外张显得舒展,细颈显得灵巧,圆腹显饱满而有张力,底略小又显稳固,比例尺度有减一分则瘦、多一分则肥的简练和适度美。口的设计便于斟酒。通体施釉,无装饰。其造型与故宫博物院玉壶春瓶酒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瓷胎、装饰和工艺显得粗朴无华。

瓷器(七)
       瓷器通体施釉有较大的优点,它可以使胎面细密不透水、透气,敲击时声音清脆,胎面的细微裂纹更得以消除,给人以光滑滋润感,也便于清洗。
图中通体施黑釉的五斤酒瓶为盘口瓶,小盘状的瓶口以防斟酒时酒外流,颈部有两个小环,便于拴挂。形体挺拔,修长又稳重,给以端庄俊美之感。酒瓶胎质为黄色,雅而不俗,瓶上两个汉字“五斤”镌刻劲挺有力,外柔内刚,行笔流畅,尽显随意。此瓷瓶造型、釉色和题字具有质朴、自然的美,同时又透出一股文气。
瓷器(六)
青花茶壶是中国古代传统瓷器中的一类,作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结合西式茶具的特点,设计了青花茶壶。以青花为颜料,古代图案画于壶的四周,从而使青花茶壶成为收藏家们喜爱的陶瓷工艺品。

图中的青花茶壶无论是器型还是绘制,都有强烈的民间风格。壶嘴则显得俏皮有趣,颈部施有简单的几何纹。主体部位为常见的民间故事图案,人物造型稚拙烂漫,无造作之嫌,没有细腻的描画,以大笔涂抹,自然豪放。器型的敦厚,描绘的轻松、稚趣,令人倍感亲切。
瓷器(五)
中国东部山东省的陶瓷业历史悠久,淄博地区的陶瓷业更是赫赫有名。陶瓷业在山东民间俗称“烧窑”,民间陶器制品大都以轮制作坯,陶制器皿有缸、盆、罐、壶、饭甑子等。

沂蒙山地区较常见的陶罐,胎体较厚,表面粗糙,腹部有凸起模印的鱼,造型简括。水罐上有提梁,盖为倒扣的盘形。整个水罐虽烧制粗朴,但整体造型极具美感,特别是圆括的腹颇具张力。水罐价格低廉,工艺简朴,但仍体现出民众对美的追求。图中陶罐装饰寥寥数笔,生动抽象,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瓷器(四)
青花瓷在中国元代(1206-1368)已颇为兴盛,中国有很多生产青花瓷的官窑、民窑。
民窑青花瓷产地遍布中国各地,产量较官窑大,产品风格多样,粗精都有,精品为官宦富贾所用,下品则供平民百姓使用。
民窑青花瓷有一种活泼、质朴的天趣,画风自然洒脱,豪放不羁。青花的题材很宽,反映社会生活及风俗语的人物故事、山水小品、珍禽瑞兽、花卉果蔬、诗词文字、吉祥符号,应有尽有。一些传说、小说和戏曲故事中动人的情节,被民间艺人巧妙地运用到瓷器装饰中,呈现新颖、独特的面貌。

图中的刀马旦青花碗、造型简单大方,釉色温润如玉,碗口有一圈外卷的器沿,器壁较厚,瓷碗内外均施以装饰,丰富饱满,厚厚的器底,既防热又放置牢稳。腰部为刀马人物,造型拙朴概括,不强调细节,取动作神态,纵笔写形,言简意赅。人物及装饰纹样丰富多样,但繁而不乱。
瓷器(三)

图中的人物戏曲陶罐较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中部安徽省界首陶的艺术风格。主题纹样为戏曲故事情节描写,人物一文一武,放在大面积的土红色胎体背景上,人物形象突出。文官站在桌前,一手拈须,一手执扇,表情温和生动;武将背后插剑,一手捋须,一手举头上,一腿抬起,情绪激昂,二者皆为戏曲中人物装束。人物有浮雕感,线条同石刻的线条有异曲同工之妙。器形的造型粗朴稚拙,直口、削肩、鼓腹,没有官窑产品的烦琐细腻,给人以朴实无华的亲切感。
瓷器(二)
在中国古代,陶瓷枕是常见的纳凉睡眠用器,有的还作为嫁妆,也有的专门给孩子用(上面题写“长命枕”),还有的刻写“镇宅”之类以驱邪禳灾。唐宋(7世纪—13世纪)以来陶枕的装饰有三彩的,有纹釉的,也有陶塑挂白釉的。

图中的猫枕造型整体概括,装饰轻松简约,釉色沉着,着重刻画猫的头部,有趣传神。此为中国北部河北、山东地区较典型的猫枕。
瓷器(一)
中国东部山东淄博地区是历史上重要的瓷器产地,有许多制瓷民窑。
鱼一直是装饰的题材,汉语中,“鱼”“余”谐音,在民间鱼寓意富裕,还象征多子和生命的延续。青花鱼盘属民窑产品,造型质朴厚重,胎体较厚,容积也较大。鱼盘的图案为手绘而成,鱼的圆形适合纹样造型,但在造型、画工、釉色上,不同的窑、不同的民间艺人,烧制的鱼盘也不尽相同。
早期的鱼形纹样较为细致,特别是鱼鳞的网状刻画较为写实工整,鳞为暗红色。而后期的鱼形纹样则更为率意豪放,鱼鳞也不再是网状,具有极强的写意性。

图中鱼的脊背一笔写成,流畅而劲挺,鱼的整体造型轻松豪放,不拘谨,体现了豁达爽朗的艺术风格。
跳神
       跳神,是藏传佛教寺院最隆重的祭典活动之一。跳神面具多为立体雕刻面具,也有少量平面的布面具。跳神面具除表现佛像、菩萨像、历代高僧圣人像之外,更多的是表现“益西巴”和“吉德巴”两大类邪法中的各类神仙鬼怪,这些护法神灵的职责是护卫佛法和修行佛法之人。
西藏面具可以分为三大类:羌姆(跳神)面具、悬挂面具、藏戏面具。图中“护法神”为跳神面具,属于“益西巴”护法神之一。这类护法神较为繁多,神祗多为佛和菩萨的化身,在造型上多为身着骷髅花蔓或缠绕毒蛇,常以人头骨、心脏、鲜血为装饰,被称为“本尊护法忿”。图中护法神深蓝色面相,三目圆睁,血红的眼眶,张口、呲牙、卷舌,头顶五骸骨冠。藏族跳神面具无论是善相还是恶相,都是宗教内容的描述,离开寺院和宗教祭典,将无从了解它的内涵及意义。
纳财纸马
       纸马是中国民间木刻版画,通常线刻木版印制与手绘相结合,在印制好的画面上用红绿两色涂绘许多色块,施彩时不拘泥于形象的约束,轻松、随意,不采用大色块涂染,色彩显得丰富鲜艳。
中国东南部江浙一带的纸马打破了单纯用木版墨印或彩印的形式,融彩绘、勾线、版印、彩印为一体,画面的绘画性较强烈。无论在技法还是供奉题材方面都有它的独到之处。神祗形象刻画细致,线条流畅。
在民间年画及纸马(民间木刻版画)中,常有纳财入库的刻绘形式,寓意财源茂盛。
图中库吏与赐福财神的形象相似,戴官帽,穿红色官袍,五绺胡须,面部形象慈祥宽厚,左右有男女4个侍从。库吏端坐于财库门前,面前为纳财进库的场面:桌面上有天平,盘中有元宝,桌案下有满满一桶元宝。
纸扎艺术
       中国的纸扎艺术最初起源于丧俗,它是将扎制、贴糊、剪纸、泥塑、彩绘等技艺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纸扎在民间又称糊纸、扎纸、扎纸马、扎罩子等,它是为满足民众祭祀信仰心理及精神需要的一种形式。
纸扎的种类不外乎以下四类:一是神像,如入葬时焚于陵墓前的大件扎制品;二是人像,包括童男童女、戏曲人物、侍者等;三是建筑,如灵房、门楼、牌坊、车轿等;四是明器、包括饮食器皿、供品和吉祥用品以及瑞兽类。诸种纸扎作品取材巧妙,工艺精湛。
图中侍奉者为纸扎人物,一个是武将装束,顶盔贯甲,长胡须,英俊威武;另一个为少年形象,红裤长衣,脖颈上围荷花形状的围嘴,上衣绘有荷叶,神气十足,形象颇似哪吒。
山东曹县纸扎
一般的纸扎是供丧葬祭祀用的明器,从纸人纸马、纸器纸物,直到纸扎的房子,最后焚烧 ,以示对死者的供奉。这种迷信,由来已久,但纸扎则形成了一种行业。山东曹县纸扎,除以上 明器外,最有特色的是戏文。人物头部用泥模印,以彩纸作为衣饰,并加以彩绘。一般是两三 人组成一出戏,如杨家将、水浒戏等。人物有动作,人物之间有呼应,已经与丧葬的内容无关了。

图一:贵妃醉酒 图二: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图三:老鼠嫁女 图四:勇猛的张飞
图四为《截江》中的纸扎形象,为山东曹县丧俗纸扎造型。《截江》取自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三国演义》中《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的故事。作者巧妙地运用折纸、描绘等手法,表现出张飞的勇猛性格。图中张飞为花脸形象,表情怒不可遏,一手持枪,动态张扬,制作工艺复杂。
鲁智深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英勇豪爽,反抗恶势力,仗义救护林冲,后投奔梁山起义军成为重要将领。
图二中纸扎为《水浒传》中第九回“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之写照。差人董超、薛霸奉高衙内之命,在押送林冲途中,欲于野猪林杀害林冲,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在紧要关头从树后跃出救出林冲,此图即描绘此紧张时刻。鲁智深前后弓步,飞起禅杖,将薛霸和董超打翻在地。
中国民间美术中的神祗(六)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四大菩萨之一,传入中国并汉化后成为中国民间流传最为广泛、得到最多人信奉的佛教与民间信仰结合的神灵。后为避讳唐朝(618-907)君主李世民“世”字而简称观音菩萨。
佛教中认为佛、菩萨都没有生死,也没有固定的性别,可以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变幻化身。从中国唐代开始,观音菩萨一般是女子相,人们认为观音菩萨可以祈福避灾,还可以送子、佑子,所以得到很多妇女的信奉。观音菩萨其名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图中观音菩萨左右有四个侍从,用木版线刻印制,手绘上色,色彩轻松活泼。
中国民间美术中的神祗(一)
       古人造护城河是为了保护城里居民的安全,这当然也得有神护佑,所以就有了“城隍神”。据史书记载,城隍神是由最初的护城沟渠“水庸”神衍化而来。史册里最早有记载的城隍庙是公元239年中国东部修建的芜湖城隍庙。
明朝(1368-1644)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曾为城隍封爵,大力推崇信仰城隍神。城隍神为主冥的神灵,因而城隍庙中城隍爷两旁分列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鬼卒。庙中常有一座稳坐不动的城隍像和一尊抬着出巡的城隍像。城隍出巡在春、秋、冬各一次,场面宏大而热烈,并伴胡其他民俗活动。
图中城隍神五绺长髯,线版印制,设色时以小面积色块点染,既活泼又沉着,丰富斑斓。
荷包
       中国传统服饰中荷包是必备的,它是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造型有圆、椭圆形、方形、长方形、桃形、如意形、石榴形、葫芦形、花瓶形、方胜形、元宝形、双琴形等。荷包挂在腰上或者同腰带结合成为束腰的一部分。
荷包图案有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都有。荷包的造型和比例常作变化,装饰性极强。荷包除了实用之外,还蕴含着深刻的情意及美好的期望。
图中的绣荷包素美雅致,呈宝葫芦形,没有过多的装饰,正反两面绣诗句“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当虚心”,葫芦腰处飘着金穗,飘逸萧洒。
百家衣
中国的儿童百家衣可谓一种典型的民俗服装。它的来源是一种民俗讲究,就是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认为这需要托大家的福,托大家的福就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穿百家衣自然是一种象征,只需从各家取一块布片,将布片拼合起来做成服装也就成了百家衣。图中儿童百家衣坎肩做工复杂,不同色彩、质料、形状的布片经过精心选择、折叠、缝合,最后做成一件五彩斑斓的衣服。整件衣服色彩鲜明,风格质朴,令人倍觉温馨。
百家衣除了坎肩还有长袄、短袄等。穿百家衣在中国北部的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十分流行,南方某些地区也有这种习俗。
鞋垫
中国民俗中,服饰鞋帽的刺绣装饰常常富有一定的寓意内涵,寄托了亲人美好的祝福和理想。
图中鞋垫是婆婆绣给新婚儿媳的,大红的底子透出了新婚之喜庆,也洋溢着母亲的喜悦。中国有句古诗“绵绵瓜瓞”,意为瓜的枝蔓连绵不断,瓞(小瓜)亦会随之滋生延绵,由小渐大。“瓜瓞绵绵”象征了子孙万代绵延不绝。“瓜瓞绵绵”图案有的是瓜随藤蔓枝叶连绵不断,也有的在瓜蔓之间穿插蝴蝶,取“蝶”“瓞”谐音。图中这双绣花鞋垫所绣纹样为传统的瓜瓞绵绵,瓜藤连绵不断,瓜的形颇似蝴蝶,母亲的寄寓不言自明。此绣花鞋垫配色热烈明快,对比鲜明,墨绿色与青莲色又显得沉着,线条舒展,纹样繁简得宜,生动自然又有秩序。
白族服饰
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有20多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都擅长织绣工艺,他们以染、织、挑、缝、绣、绘、印等方法做出变幻万千的美丽图案,无论是简单还是繁复的纹样,都有一种粗犷、自然之美。云南织绣技艺起源较早,约有二三千年的历史,迄今为止织绣工艺仍然盛行不衰,绣裙、绣帕,或边缘或局部或周身满绣都有。
大理白族织绣纹样以花卉图案较为常见,如头巾、围腰、飘带、背带、草帽带、鞋面等,大多以花草植物为主。

图中为白族姑娘平日的装束,头饰为白色,留有长流苏,所饰红头绳表明姑娘尚在闺中。上身为右斜襟朱紫色罩衣,纽扣饰银器,内为浅蓝色对襟衣。裙子只在腰带上刺绣装饰。整套服装显得朴素单纯。
长命挂锁
长命挂锁是以前汉族儿童时常佩戴的一种吉利祥瑞的颈饰,样式多为一条银项链或银项圈下缀挂一个锁形银牌,种类有项圈、项链、肚脐锁等。儿童满月时,亲人常送给孩子长命锁,不论男孩女孩,长命锁要到结婚时才能卸下来。
过去由于医疗水平、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许多儿童夭折,亲人们便求神灵保佑孩子长命百岁,以锁压邪。长命锁一般刻有“麒麟送子”、“长命百岁”等吉祥图。

图中长命锁中间刻“玉堂富贵”四字,字体规整,装饰性强,字下为三国时期(220-280)刘备、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图,还有对弈、鹿鹤长寿、福寿双全等吉祥纹样,工艺细致。此锁形银牌为长命锁项圈下的挂饰,造型圆润厚重,纹样装饰丰富,疏密繁简得宜,人物形象生动,刘关张皆为戏曲舞台形象。
肚兜
肚兜又称“抹胸”,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形状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对角设计,上角裁去,成凹状浅半圆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圆弧形。
肚兜的面上常有图案,有印花有绣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蓝印花布,图案多为“连生贵子”、“麒麟送子”、“凤穿牡丹”、“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绣花肚兜较为常见,刺绣的主题纹样多是中国民间传说或一些民俗讲究。如刘海戏金蟾、喜鹊登梅、鸳鸯戏水、莲花以及其他花卉草虫,大多是趋吉避凶、吉祥幸福的主题。

图中的绣花肚兜以红绿色调为主,兜面绣有人物故事画,人物造型天真烂漫、稚拙单纯,花卉图案简练、朴实。
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曾经是中国江南一带很流行的传统布料,它是以农村自家纺棉手织的棉布为面料印制而成。传统的蓝靛染料是用蓝靛草浸泡腐烂后打出的固体蓝色沉淀物,可染出玉白色和不同层次的蓝色,染色色彩透明清亮,不伤身体,不易褪色。蓝印花布在以前用途较广,可做被褥面、服装、蚊账、包袱、门帘等。

如今,蓝印花布也被很多年轻人和外国朋友喜爱,以蓝印花布缝制时尚衣饰或者布置家居。
苗族刺绣
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居住着大量的苗族同胞,他们创造了不同样式、风格的服饰。他们的服饰有便装与盛装之分,平日着便装,节目或姑娘出嫁时着盛装,无论服装还是头饰,工艺复杂,做工精细。苗族刺绣的题材选择虽然丰富,但较为固定,有龙、鸟、鱼、铜鼓、花卉、蝴蝶,还有反映苗族历史的画面。

图中的苗族刺绣围腰,以白色为底色,上面满绣有蝴蝶、蜈蚣龙,造型飞舞张扬。绣品以蜈蚣龙为主纹样,下面三层另有蝴蝶、小蜈蚣龙等,为苗族绣品的传统典型纹样。
苗族刺绣有一种极常见的人骑龙或骑水牯纹样,体现了苗族人民英勇无畏的气概和生活情趣。苗族民间艺术中的骑龙、驯龙、双龙的各种图案,再现了人们对龙敬而不畏的心理。
盘瑶盛装
瑶族生活在中国南部,瑶族服饰种类多达六七十种,地域差别较明显。广西民族自治区田林的盘瑶妇女的衣服不像其他少数民族,不分长幼皆一种形制。

图中盘瑶妇女盛装为典型的形制及装饰,服装的对襟、围腰、裤腿部位的装饰及图案较集中、细密,盘瑶衣襟图案由三种构成,一是“人公仔”,即人形纹样作直线排成一串;二是“十四节”,即以14针绣一小图形;三是“排到哭”,其意形容此类图案的难度,需要精湛的技艺和耐心挑出复杂的方形、菱形、条状等图案。由此可见盘瑶妇女灵巧的双手和爱美的心灵。
山西临汾刺绣
在中国北部山西临汾一带的农村,人们的服饰鞋帽以刺绣来装饰较为普遍,如在领口、袖口、裙边、飘带、披肩、童帽、鞋垫、腰带、背心上绣花,生活用品如床单、帐沿、门帘、被面、枕头、钱袋、桌围、椅搭等,也常装饰有刺绣图案。刺绣图案大多是象征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的题材,凤凰牡丹、五福捧寿、连生贵子、松鹤延年、喜鹊登梅等极为常见,还有戏曲故事及传说故事。

图中的双龙戏珠,色彩热烈活跃,用色对比强烈,两条金龙飞腾蜿蜒,张牙舞爪,强劲有力。采用对称式松图,装饰有云纹、水纹、蝙蝠、暗八仙等,饰满而有秩序。
香荷包
香荷包是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用来装小物品,也可作装饰之用,不仅样式多样,而且有着丰富的民俗内涵。端午节(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佩戴香荷包有辟邪免灾之说,香荷包内填充有艾叶等中草药香料,可以驱蚊杀菌,有益健康。香荷包的款式有如意、元宝、彩丝缠粽、寿桃、蝙蝠、虎食五毒、柑橘等,这些形象都具有吉利祥瑞的意义。

图中的香荷包形为蟾蜍,四周缀以十二生肖,蟾蜍与嫦娥、月宫的神话有关,又与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有关,而十二生肖是中国生辰信仰的形象,皆为吉祥兽禽。这个香荷包大小组合适当,刺绣精致,色彩火红吉利,形象生动有趣。
彝族绣花鞋
在中国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彝族服饰,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而且还表现了彝族人的等级特点、年龄特点,以及彝族人传统的观念、审美特点和民族习俗。彝族服装工艺有刺绣、挑花、盘子花、贴花、补花、镶嵌、滚边等多种手法。

图中这一钩尖绣花鞋为云南省彝族妇女绣鞋,颇似两条小船,造型优美,白色地上绣红、黄、蓝色花卉及其他符号,色彩清晰明了,热烈响亮,可以想像彝族姑娘脚踩钩尖绣花鞋时的婀娜多姿。传说中钩尖绣花鞋曾搭救过新娘,所以彝族姑娘出嫁时便穿一双钩尖绣花鞋,以求路上平安,一生美好。
云肩
云肩是从隋朝(581-618)以后发展而成的一种衣饰,它围脖子一周,佩戴在肩上。到清代(1644-1911)时,云肩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特别是婚嫁时成为青年妇女不可或缺的衣饰。发展到后来,云肩多在岁时节令或婚嫁时佩戴。云肩的形式多为“四合如意”形,也有条带状。云肩的制作一般做成两层八片垂云,每片云子上或刺绣花鸟草虫,或刺绣戏文故事。一件精美的云肩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绣成,其工艺之精巧,令人赞叹。云肩的绣制有各种各样的针法,如挽针、接针、滚针、松针、钉线、打子、圈金、抢针、齐针,样式也较为繁多。图中的云肩出自中国中部的河南省,所绣为如意云纹形,图案有人物、花鸟、桥梁等,针法细密,色彩丰富而典雅,曲线流畅婉转,不失为民艺精品。

布老虎
布老虎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玩具。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布老虎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头虎、双头虎、四头虎、子母虎、枕头虎、套虎等。
制作布老虎的材料及工艺也各不相同,较常见的是把棉布、丝绸缝制成形,内部装填锯末或谷糠,表面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花纹。布老虎以头大、眼大、嘴大、尾巴大的造型来突出勇猛的神态,虎头及五官显示出天真和稚气,透露出儿童一样可爱的憨态。

除了端午节,在春节、元宵节等其他节令,以及新生婴儿“洗三”(婴儿落生三天时)、百日、周岁生日、两岁生日,人们也常常做各种形式的布老虎,同样具有驱邪、祛病、祝福的美好寓意。
泥挂虎
中国西北部陕西省凤翔市的泥挂虎是一种极具民俗特色的装饰品。其形制从6厘米到100余厘米不等,是用泥土在纸浆模中翻制而成,胎体很薄,色彩鲜艳。
彩色挂虎的制作是在白色粉底上勾勒墨线纹饰,涂染各种色彩,最后上一层清油。其造型为一个正面的虎头,环眼,大耳,大嘴,凸眉,宽额,额上绘上牡丹花(也有绘“王”字的)。虎头的两耳及面额上有用弹簧相连的小鸟、花草及人物,可以晃动。两颊上的彩绘图案有石榴、佛手、桃花、特丹等吉祥纹样,也有卷草纹、艾草纹等。石榴意为多子;佛手谐音“福”,意为祈福;桃木、桃花,意为驱邪禳灾;牡丹,意为富贵;艾草,意为祛毒辟邪等。这些纹饰的布局细密严谨,疏密得当,在构图对称的前提下求得局部均衡。

图中挂虎着色浓艳鲜亮,充满喜庆与祥瑞,充分体现了祈求福寿平安、吉祥如的美好愿望。
山西年画
       山西年画分南北两大支系。晋北年画以大同、应县为中心,以窗画为代表,窗画以戏曲故事为主,兼有祥禽瑞兽、花卉果蔬。晋北年画既有版印墨线与手绘结合,也有套色彩印。晋南年画除了常见的门神、纸马、贡笺、条屏、中堂等形式,佛尘纸与灯画产量也较大,且最具艺术特色。晋南年画有半印半绘,也有完全套色的大红、桃红、黄、绿、黑五色,对比强烈,绘制风格粗犷豪放。
年画,早在东汉、六朝时就已存在了。宋代时,年画已很兴盛。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年画的作坊日益发展。当代的年画,也是在沿袭历代传统年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今,版画也加入了年画的行列中。
年画的内容,一般都是健康、吉祥、歌颂升平的。像“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鱼)”、“招财进宝”、“喜得贵子”、“岁寒三友”等等。总起来讲,年画取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而且色彩鲜明,创作手法多种多样,具有浓郁的民间浪漫色彩。
中国的民间剪纸
春节期间,在中国广大的地区都有贴剪纸的传统。各色各样的图案或贴在窗玻璃上,或贴在门楣上,或贴在写字台前,为节日增添了许多喜庆的色彩。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至于剪纸起源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有一种说法说,剪纸源于古代的宗教和祭祀仪式。古人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动物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在葬礼上燃烧,希望这些剪纸代表的东西可以陪伴死者。不过,在一千年前,剪纸已经更多地被用于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据史书记载,唐代妇女就曾将剪纸作为头饰,还有剪纸为春蝶以迎春的风俗。到了十二世纪的宋代,有人将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有人将剪纸贴在门窗上,或用来点缀墙壁、镜子和灯笼等,并出现了以此为职业的艺人。
剪纸是纯手工做成的。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只需一把剪刀一张纸,所以入门很容易。对专业人士来说,则需要各种型号的剪刀和刻刀,用于制作复杂的图案。剪纸可以是单张纸,也可以一次作出许多张。简单的图案可以直接剪出,复杂的图案则通常先把设计好的图样印在纸上,然后从几十把大大小小的刻刀中先出合适的刀子将图案刻下,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全部作废了。

剪纸的题材很丰富,可以是自己喜爱的花鸟虫鱼、小动物、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京剧脸谱等等,几乎是无所不包。中国各地百姓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不同,各地的剪纸也有自己的特色,北方的剪纸较粗犷有力,大型题材比较多,南方的剪纸则显得细致清秀,有水乡特色。但不论什么题材的剪纸都讲究逼真和传神。
在过去的中国农村,每到秋收后的农闲时间,妇女们常常聚在一起剪纸,这是每个女孩必备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作为评价新娘手巧的一个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人不再学习剪纸,但也有人把剪纸作为专门的职业。目前,中国仍有剪纸工艺工厂,有全国性的剪纸艺术协会,定期举办展览和交流技术,组织出版作品集等。现在剪纸已从装饰点缀的实用范围,发展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剪纸作品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大。同时,其它艺术门类也吸收剪纸艺术的独特表现方法,在连环画、舞台美术、报刊的刊头、书籍的装帧和影视创作等领域都能见到剪纸艺术的影子。
中国的木版年画
       民间年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用于避邪的“桃符”之类的门画。
到宋朝(960-1279),木版印刷术开始用于年画制作。因为雕版印刷,年画能大量生产,并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由此,木版年画在宋代开始形成并得蓬勃发展。
从宋开始,木版年画在内容上,由自然崇拜、神灵崇拜扩展为纳富迎祥、欢乐喜庆,进而涉及戏曲故事、民俗风情等,表现了农民的情感和理想。这些年画除了形象的意义外,一般都需要用语言的方式去解读,这就是汉语特有的谐音现象。比如说画蝙蝠,谐音指福,画喜鹊,指代喜庆之意。在表现形式上,年画取民间绘画手法,或结合传统图案,或吸收文人画甚至西文绘画之长,利用木版印刷技术,创立了特定的样式和体裁。
年画到了明朝(1368-1644)末年至清代(1368-1911),达到兴盛,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这些年画色彩鲜明,喜庆热闹,题材多样,比较多的像《春牛图》、《年年有鱼》、《五谷丰登》等。这就是在这时,中国出现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几个木版年画的制作中心,中国三大民间木版年画就是代表,它们是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到了晚清,由于西方石印的传入,各地年画逐渐衰落下来。


地戏
地戏在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许多地区广为流传,较为集中在安顺一带。每逢新春之后、元宵节前,安顺农村随处可见自编自演、世代相传的地戏表演。人们跳地戏主要是为了驱邪禳灾,也是为了娱乐。地戏的剧目只有武戏,如《三国》、《隋唐演义》、《封神榜》、《杨家将》之类。在饰演中又加进了许多青面獠雅的人物,以加强驱邪逐崇的气氛。人们看戏时也是在欣赏地戏脸子(即地戏面具)。图中的地戏脸子武将,连头盔一起雕刻,再配上可以活动的耳翅,构成一个整体。表现手法上夸张突出,刻工精细,特别在眉毛、眼睛、嘴的刻画上表现出独到的性格特征。
民间艺人将地戏脸子概括为文将、武将、少将、老将、女将五种脸谱,称为“五色相”。头盔和耳翅的装饰是安顺地戏脸子的突出特征。男将头盔上多以对称龙纹装饰,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有的四五对,有的多达九对。女将的头盔多用“凤盔”,纹饰有“双凤朝阳”、“凤穿牡丹”等,有些还装饰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如蜜蜂、蝴蝶等。

图中的黑脸武将额头饱满,眉弓突出,双眼饱实,鼻翼扩张。强调眼球的大、圆、鼓,显得凶悍逼人。粗犷、骠悍、威严、刚直是表现武将的准则。
傩戏
中国的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到商代(前1600-前1046)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这就是傩舞。傩舞的发展对中国的地方戏曲有影响。
傩戏是在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傩戏表演的主要特点是角色都戴木制假面,扮做鬼神歌舞,表表现神的身世事迹.
中国西南部贵州省东北部地区至今还有大量傩文化遗存,许多地方有傩戏演出。德江县至今还有六十几坛傩坛,演员上百人,德江傩戏古朴、粗放、保存着傩戏文化较多的原始形态,法事内容十分繁多。
贵州傩戏面具一般用柳木、白杨木制作,在面具造型上,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依此可将傩面具分为几大类:正神、凶神、世俗面具、丑角面具、牛头马面。正神都是正直善良、图中开山面具威武、凶悍、怪异,而容黝黑发亮,眼球突出,呲牙咧嘴,眉毛上扬。雕刻粗放概括,奇特骠悍的面目,使人感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粗犷的美。
棒棒人
位于中国东部的山东省郯城县樊埝村以制作旋木玩具闻名,木玩具一般为杨木或梧桐木,品种也较多,如“龙刀”、“花枪”、“燕车”、“和尚打鼓”、“虎头棒槌”等。

图中棒棒人为较典型的旋木玩具,形象为圆柱体身躯,没有四肢,头部可以旋转,内部中空,并装有粗砂粒,摇动时哗哗作响。棒棒人高低胖瘦悬殊,富有诙谐之情趣;设色以鲜艳明快见长,躯体表面施以彩绘,以花卉和圆点相间,头部的墨线勾勒将人物最传神、最富表现力的特征突显出来。造型简练概括,整体感。
玩具“打谷人”
在中国民间,人们巧妙地利用磨擦、撞击、旋转、牵引、气动、鼓风等方式,制成各种能活动又能发声的玩具,如“哗啦棒槌”、“仙人打鼓”、“空竹”、“皮老虎”、“泥叫叫”等。

图中两个头载苇笠、忙于收获的打谷木人就是此类玩具。木人由三部分构成,苇笠、头部与躯干为一个整体,在旋刻上整体一致,四肢与躯体用铁丝连结,腰部装有一个轴,有一根细线连接到躯干处,并延伸到底部的竹管,一手握竹管,一手牵动细线,木人就不停地伏仰敲击,动态活泼有趣。人物造型舍形取意,以描绘来界定形体及五官的形象,没有具体的装饰纹样,依靠木技的本色与品色来表现对象,用色鲜艳单纯,风格质朴豪放。
蝈蝈葫芦
蝈蝈葫芦一般为扁圆形。葫芦成熟后摘取晾干,依据葫芦的造型,采用不同的技法在表面镌刻。镌刻方法有两种,一是细葫芦,二是花葫芦。细葫芦镌刻是选用造型及质地较好的葫芦,以细线条为主,精工细刻,题材有戏曲故事、神话传说、祥禽瑞兽以及花卉虫鱼等。镌刻用刀细密,线条纤细流畅,刻完后常用墨色或锅底灰涂抹一遍,趁墨色未干,用抹布迅速擦掉,墨色渗入线条,其余部分为葫芦原色。花葫芦镌刻是将葫芦遍体着染红色后用刀平刻,刀法干净利索,一挥而就,露出白色的豆腐块或花卉图案,风格洒脱,葫芦表面刻完后在上部正中斜刀开梅花盖,天冷时即可将蝈蝈放入其中细细喂养,偶尔怀揣的葫芦里传出蝈蝈的鸣叫,令人开怀。

图中蝈蝈葫芦既有细葫芦也有花葫芦,细葫芦戏曲人物线条细密,形态生动,花葫芦菊花造型则帅气潇洒。
玩具“猴王与八戒”
在中国民间美术中,以孙悟空与猪八戒为题材的作品生动丰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西游记》中舞动金箍棒的孙悟空和扛着一把大铁耙的猪八戒。民间制作的猴玩具一般不追求逼真地表现其动物特性,而是抓住猴子像人的特点,注重对猴子活泼滑稽性格的塑造。猪八戒多是拙朴憨厚的形象。

图中的猴王与八戒的塑造便是如此。猴王无论从形体姿态看,还是从神气秉性看,都具有生动活泼的风格;八戒一副憨相,憨中有智、丑中有美。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猴王与八戒一动一静、一灵一憨的性格特征。在用色上没有具象的纹样图案,采用大面积色块或色条作装饰,施以红、绿两色,单纯而又丰富。牵动底部竹管里细线,人物的四肢还会摆动,使形象栩栩如生又具滑稽性。
陕西刺绣玩具
中国西北部陕西省民间刺绣玩具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传统,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丰富多彩,其中胖娃娃、飞鸟、游鱼、青蛙、猪头、昆虫、花果、雄狮、猛虎以及十二生肖等都是吊帘挂片、香包、布制玩具的基本题材,寄托了农家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刺绣玩具的表现方法多种多样,施针用线不拘一格,或精细工整,或自由粗犷,不少传统绣品以丰富的想像、充实饱满的造型、鲜艳浓烈的色彩、飞扬流动的气势表现出民众的理想、愿望。

图中的鸟形挂件风格粗犷,表面采用刺绣及剪贴结合,针法大胆,造型概括简约;色彩鲜艳单纯,对比强烈,在大红与蓝色的对比中,间以玫瑰、淡黄、淡绿、既调节了色彩的对比又使其更加丰富。
杖头木偶
       仗头木偶在古代称“杖头傀儡”,是以木杖来操纵动作完成,它内部虚空,眼嘴可以活动,劲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因而又称“举偶”。就杖头木偶的偶型而言,有大中小三种,分布地域不同,各有特色。图中这一杖头木偶头为木质雕刻而成,表面施彩,眼睛能动,造型与戏曲中的人物形象相近,为一丑头形象。两眼夸张突出为两个大圆球,白多黑少,鼻平而阔,两眉倒竖,八字胡须,嘴角下拉,整个面部短而浑圆。设色较为单纯,以白色为底,以黑色画胡髭、眼珠、眉毛等,只有嘴刻上除了眼球、鼻梁较费工时,其余部分则十分简括。这一生动传神的木偶头令人联想到演出时的活泼场面。
杖头木偶在中国许多地区都有流传,各有不同的风格特征,称谓也有所不同,在中国西北部的“耍杆子”、西南部四川的“木脑壳戏”、南部广东的“托戏”都属杖头木偶。各地木偶头的造型、脸谱、装饰和雕刻工艺及演出风格也结合了地方戏曲剧种以及唱腔,各有特色。
泥塑玩具(六)
中国北部的河北省新城县白沟镇在历史上就是著名的民间玩具之乡,泥人玩具题材广泛,除了较为典型的泥娃娃,还有戏曲人物。戏曲人物多出自河北地方戏曲河北梆子曲目,无论是二人或三人的都用一个模子做成,形成连体式,人物与人物之间不留空隙,这既便于翻模也增加了泥人的强度。
刀马人属于戏曲人物的一种,是专供室内陈设的大型泥人,高约60厘米,造型简洁而概括,跨着骏马,手持宝刀,英俊威武,陈设在堂屋迎门条案上中堂字画的两侧。除作装饰点缀外,传说刀马人还能驱邪避灾,保家镇宅。

图中的刀马人造型简洁,色彩鲜艳明快,朴素大方,没有细腻的描画,言简意赅,在白底上施以红、黄、黑三色,以红黄色调为主。形象质朴,天真可爱而富有情趣。
泥塑玩具(五)
中国北部河北省新城县白沟镇以辘轳把村的泥公鸡最为有名,造型饱满有力,质朴简洁,成为中国华北地区泥玩具的典型之一。
泥公鸡分为大、中、小三种,大的高约25厘米,小的约6厘米。大公鸡与大泥人的制作工艺要求都比较高。

图中泥公鸡造型简约,色彩鲜艳醒目,用红、黄作大面积的描绘,并适当保留空白,再施以黑色,并借用了民间剪纸的手法。火红的鸡冠,油黑的脖子,翘起的尾巴,表现了大公鸡骄傲的神情。最后表面罩一层清漆,光洁明亮,色彩更加滋润,具有吉庆祥和的神韵。
泥塑玩具(四)
浚县的泥玩具大都是声响玩具,以珍禽瑞兽、人物的造型为主。最多的是动物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骏马,有大红马、大黑马、双头马、小马等,造型夸张,威武神气。而人物制作相比之下规模较小,品种主要以戏文故事、神话传说人物为主。

这一组八仙人物彩色泥塑是较常见的表现题材,人物造型各具特色:人物或坐或立、或静或动,神色表情生动自如,气氛融洽。整体组合错落有致、动静相宜,绝无呆板之感,人物塑造趋于写实传真,实属人物彩塑中较为传神之作。彩绘泥塑五彩斑斓、鲜艳夺目,依据人物身份的不同,衣服、装饰及道具各不相同,整体色彩感觉与当地的动物泥塑风格迥异。制作工艺较为工整细密,虽然整体风格上缺乏粗放、率真、浪漫、夸张的乡土风味,但仍不失为一组优秀的彩塑作品。
泥塑玩具(三)
中国中部河南省浚县泥塑的发展和流传与当地民俗有关,泥玩具在当地通称“泥咕咕”、“唧唧咕咕”、“咕咕鸡儿”。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七月十五鬼节,浚县庙会上有大量的泥哨、咕咕鸡儿出售,多为婚后无子或祈求多子多孙的农村妇女购买。
浚县泥玩主要以捏塑为主,用筷子刻划,晾干后施彩。一般以烟锅黑、深棕色或大红做底色,再以玫瑰红、中黄、粉绿、白色等描绘纹饰,色彩古朴,造型古奥,题材多样。

图中为民间传说中八仙之韩湘子、张果老、汉钟离人,人物形象天真、稚拙,富有童趣,特别是张果老倒骑驴的造型,其色彩古朴又对比鲜明。八仙在民间有许多不同材质、不同风格、不同艺术手法的形象塑造,表现了民间艺人在气质、秉性、爱好、审美理想等方面的不同。此八仙人物无神仙肃穆之态,颇似农夫村民。
泥塑玩具(二)
       中国中部河南淮阳地区较多双头形象的禽兽类泥玩具,它的成型方法以手捏为主,全部工艺过程分为“打泥”、“搓坯”、“成形”、“染色”、“画花”五个步骤。涂染底色的方法不是逐个完成,而是成批的“浸染”。泥胎晾干后“画花”,画花时不用毛笔,而是用一根削尖的高粱秸蘸上颜色勾画,线条挺括饱满,没有毛笔涂染的大面积的色块。在乌黑的底色上,用大红、绿、白、中黄彩绘,色彩鲜艳饱和而又沉着。
图中的泥猪造型较为奇特,一头猪在另一头猪的头上,两头猪的形象为连体,想像夸张,多以短直线和点绘画,以白颜色为主,两眼呈圆环形状,鼻子长短大小不一,耳朵大小方向也不想同,变化中富有情趣。粗犷幽默之中,刻画细致又不拘谨,施色不多,但色彩感觉又丰富突出。
泥塑玩具(一)
中国中部河南省有一种被称为“泥泥狗”的泥玩具,乌黑底色,能作哨子吹。泥泥狗有许多品种,其中泥猴最多,有“人祖猴”、“人面猴”、“抱膝猴”、“抱桃猴”、“搬脚猴”、“猫拉猴”、“扛锄猴”、“打火猴”、“兜肚猴”、“猴抱猴”等。
在悠久的地方历史文化背景下,各种泥泥狗玩具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一种泥玩具。

图中泥猴以单片泥模印制正面,后背用手捏成平面,后尾部捏出尾巴支撑,可以直立。背面头部和尾部有孔,可以吹哨。泥猴的装饰描绘集中在面部和腹部,面部只简单描绘五官,即像人又像猴。腹部装饰则与生殖有关,以点、线为主要组织形式,图案规矩。泥猴尖嘴长须,圆眼红脸,上身夸张,下肢缩简,似人似猿,简单洗练的造型,颇具传统的神秘意味和深刻内涵。
皮影(三)
在中国北部山西省的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的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方,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

山西南部的皮影戏里,各种传统吉祥的图案,如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出现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饰上也常见各类建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如卍字不断头、富贵连年、如意长寿等。
图中《含嫣梳妆》表现了少女端坐于镜前调朱弄粉的情景。皮影艺人巧妙地表现了少女梳妆时,镜中人与镜外人的照应,在上演时,二者动作的一致更显出艺人的匠心独运。富有普南风格的皮影雕刻玲珑,彩绘精致的桌、椅、箱、柜及古朴的器皿等也疏密有致,既丰富又概括完整。少女的服装、桌、凳图案刻镂的精美细致令人由衷赞叹。
皮影(二)
中国西北部陕西省的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
陕西皮影造形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

(图:出行(驴皮·镌刻)陕西省)
图中的出行图,主体人物(左一)突出,无论在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较之仪仗人物醒目,线条的细密繁复、疏密层次以及工艺的细致都可见一斑。
皮影(一)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
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图: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镌刻·牛皮),甘肃省陇东)
图中两件作品左为玉皇大帝、右为太上老君的皮影头茬,镂刻繁复精细,灵活传神,着色以红、黄、黑、绿为主,随着纹样的交错而显得格外丰富。玉皇大帝为阳刻,平长细眼、小嘴巴、直鼻梁,显得平和大度;太上老君为阴刻,圆眼睛、疙瘩鼻、额头突出,冠饰大幅度后移,显得精干有神采。
皮影戏注重的还是表演效果,因为影戏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动,再加上高亢、抑扬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间乡土气息。

(图:罗通扫北(牛皮·镌刻),甘肃省陇东)
陇东皮影戏剧目繁多,图中罗通扫北为隋唐演义故事,人物、道具镌刻细致工巧,想来表演时的动作、情节定引人入胜。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