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材料防火等级表:余丰慧:切莫把民生当作筐啥都往里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39:31
切莫把民生当作筐啥都往里装
此前财政部的“公共财政支出2/3用于民生”在社会引起较大反响。最为强烈的是,与群众的受惠感受存在很大差异。
针对这一疑问,财政部日前系统分析了原因:财政收支总量较大,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却很低;有些民生支出是“普惠式”,有些民生支出是“特惠式”;有些民生支出直接增加个人收入,有些侧重减轻个人支出负担;有些民生支出增加居民收入或减少支出,有些体现为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笔者认为,对于人均财政收入较低问题,不能孤立看待,也不能与美欧国家简单对比,更不能用人均财政收入的绝对数对比。财政收入是建立在经济增速、经济总量基础上的。科学的对比方法应该是人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010年我国人均GDP大概为4200美元,人均财政收入为1166美元,人均财政收入占人均GDP比重为28%,与美欧国家不相上下。将人均财政收入与财政收入来源基础的人均GDP结合对比来分析,利用相对数得出的结论更加合理科学,说服力更强一些。
财政部将生态环境保护、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政公共设施、供水、供电、供暖、燃气、污水处理、园林绿化、灾害预测预报和防治、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购物环境建设等财政支付都作为民生支出,笔者有不同看法。这牵扯一个重要问题,即:对民生概念的理解。
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由于不易操作和把握,反倒容易冲淡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由于同具体政策层面上的民生问题难以吻合,难以把握,所以,在具体政策和实际生活领域,人们一般不使用广义上的民生概念。
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狭义上的民生概念相对来说比较准确,也容易把握,容易同具体层面上的民生政策吻合。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
因此,笔者认为,一些部门对民生概念认识的模糊,财政部门偏重于广义的民生概念,结果将财政支出的2/3都计算在了民生支出里,这是造成按照狭义民生概念理解的百姓感受差距大的主要原因。如果按照财政部理解的广义民生概念,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生命财政安全保护等财政支出都算作民生支出的话,那么,军费支出也应该算作民生支出;按照“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一切党政军行政经费支出都应该列为民生支出。那么,我们的财政支付应该是100%用在民生上,而不应该是2/3。
如果按照“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狭义概念的要求,包括国家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补贴等许多项目都不应该算作民生支出而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支付。因此,按照狭义概念,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将远远低于2/3。
总之,应该准确定义民生概念,按照看得见、摸得着、易操作、群众有切身感受、是国际惯例的狭义概念要求去计算民生支出。决不能把民生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1-10/16/c_122162483.htm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554c9a0102dvpj.html) - 切莫把民生当作筐啥都往里装_余丰慧_新浪博客
财政部:人民群众对民生支出感受存在差异有四大原因
2011年10月16日 07:21:25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新华微博


新华网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何雨欣、徐蕊)近年来,财政部门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去年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有多少?民生支出感受缘何存在差异?今年财政在民生领域将办几件大事?针对这些问题,财政部14日做了解答。
去年全国公共财政66.3%用于民生
公共财政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连。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共利益,都是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保障改善民生。
根据财政部的介绍,2010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农林水利、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城乡社区事务、科学技术、商业服务业等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合计达到59601.82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66.3%。
“其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体育这些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支出合计29256.19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32.6%。”财政部还介绍。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公共财政支出的33.7%,约合30272.34亿元,主要用于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国防、外交以及资源勘探电力信息、国债付息、金融监管等支出,这些方面的支出是公共财政必须予以保障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要的。
民生支出感受缘何存在差异
目前我国财政收支的绝对规模已经较大,财政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也比以前大幅度增加。但是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且不同群体对民生改善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这究竟为何呢?
财政部表示,目前,我国财政收支总量较大,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却很低。目前,我国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不仅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而且世界排名也处于百位之后,而民生保障和福利水平恰恰与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密切相关。
从支出方面看,有些民生支出是“普惠式”,有些民生支出是“特惠式”。财政部表示,例如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等“普惠式”民生支出,城乡居民都能从中得到实惠,感受会比较明显,但财政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不宜平均用力,应更多地惠及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者,这样,感受就会不尽相同。
“民生支出的种类比较多,有直接增加个人收入的补贴类支出,如粮食直补等都直接增加了个人收入。而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等相应减少了城乡居民的支出,减轻了生活负担,但受益者的感受可能不如增加收入那么直接。”财政部介绍。
“用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受益者多为居民个人,直接增加了居民个人收入或减少了支出,因此感受会相对直接一些。而用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属于民生支出的重要方面,但个人感受没有那么直接。”财政部还介绍。
今年中央财政三分之二支出用于民生
据介绍,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2011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约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其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10509.92亿元,比2010年增长18.1%。
财政部表示,2011年,财政继续集中财力办几件保障改善民生的大事,主要包括: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生均基准定额,继续实施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以及免费发放教科书等政策等。
——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水平标准增加到200元等。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力度。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加快公共租赁房和廉租房建设等。
财政部还表示,“十二五”时期,各级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支持保障改善民生力度,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