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套控制柜:一位老广的炒股故事(感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6 22:43:44
                                                                             炒股故事



我在很小的时候,暑假里看电视,看到教育频道在讲解股票的技术指标,分析那时候的一个牛股,延中实业,从300多涨到700多。觉得很有意思。

   开学回到学校,跟同学一起凑了钱买股票去了:),1000多元买了电真空。那时候P都不懂,只知道那时候股票好热门,卖菜的老太太都买股票:)。

   那日子现在感觉好遥远,我都不记得是哪年了。

  

   到1996年春天我才第一次自己真正开户买了股票,在文化广场买了500股鞍山信托,6元多点。穷人一个。运气好,那时候正是牛市的开端。

   涨了点就卖,换了股票,涨了又卖,一年里做了10多个股票,有益民百货,渤海化工,马钢。

   过了半年发现钱多了好多,因为自己也不停存钱进去,帐户里从开始3000多变到了2W多。

   那时候的宗旨是套牢就等,涨多了就卖。思维很简单。可到后来一算发现鞍山信托送了又送,如果不卖掉比忙进忙出赚得还多。(到第2年居然他在送了很多回以后涨到了20多元。)

  

   于是开始立志减少操作,结果发现这个东西是性格决定命运,哪怕用烟头烫自己,也控制不住频繁交易的冲动。

   满仓的时候天天怕跌,一心要卖,空仓的时候觉得哪个都会涨,急着去买。

   终于在年底引来了一个社论,3个跌停,在那之前是没涨跌限制的。终于享受到资金大幅缩水又没能力反抗的痛苦。

   学会了一个道理就是要听党的话。




回想96年的行情,一个高送转最吃香的年代。哪个股票现金分红就被抛弃,10送10,10送8的就反复填权。

  每一波行情都有明星股,那时候老股里的明星是长虹春兰海尔,新股里的明星是山东黑豹,湖北兴化,张江高科。

  所以同样的,我相信今年的行情里,也少不了IPO的新股明星。这种事情从96年到现在,历史至少重演了5次。

  96年4月底,人气鼎沸,我在4月底买进的渤海化工,一天从3.6涨到4元多。没想到劳动节假期后就开始了调整,一度跌到3元。直到年底社论出台前才发飚到6元附近。

  现在回顾那时候的行情,其实质是大牛市行情中的不断回档。不论回档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消息面。可能是政策打压,也有的是技术面原因。

  比如5月1日的回档就是因为市场看法过于趋同后导致机构获得了良好的出货机会。

  但是到那年年底,机构的做多热情并未打算消退,却遭到了社论的打压,此前并没有机构出货的迹象。机构大户和中小散户同时承受了3个跌停。

  所以革命的热情虽然受了打击,却在第2年变本加厉地爆发了。

  

  当时我听了那个社论和出台的措施,觉得非常黑暗,非常不公平。

  实行涨跌限制,你管理层应该提前告诉大家,说清楚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对,哪能公布后当场执行,这不是谋害老百姓吗。

  还有国企不得买股票,我靠,就要老百姓买股票,国有企业不可以买股票,这不是明的告诉大家股票是骗人的东西吗。

  当时气死了。这样一个政府,可以说是到了与人民为敌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看过不少书,关于怎么投资股票,一般有2种极端的思路。

  一种是巴非特和比得林奇的长期持有说。

  一种是媒体股评的短线投机说。

  

  我要说这两种方法都是不适合在中国投资股票的。

  

  首先说第一种。长期持有到多长才算长?按涨幅衡量还是按时间衡量?如果是无限长,那我想在中国你只有买烟草公司和印钞厂的股票才能保证它一直存在。可是那公司不上市。即使在美国,又有多少个可口可乐和IBM。如果可口可乐的股票当真被投资人持有不动而缺乏活络的交易的话,我相信它早在几十年前就会因为公司治理问题而倒闭。这是一个悖论。

  如果说是涨幅,长虹的几次大调整,和最后一次的终极回落,不到事后,你如何判断哪一次才是真的需要卖出的时机?那些退市的公司,跟后来成为蓝筹的公司,刚上市你能看出区别吗?比如现在的600151,我就做他的太阳能电池的进出口代理,如果我告诉你,他厂里的职工,打死也没一个人愿意买自己厂的股票,你还能相信他的新能源概念能支持他10多个涨停的股价吗?

  要是长期持有战略具有可行性的唯一办法是真的长期持有。但是那样做的结果是,99%的股民最后会发现自己投资的公司破产或者退市或在一个大熊市中套牢一辈子都解放不了了。

  

  至于短线投机,第一是交易成本的问题,其次是热衷短线投机的人,往往在最后的顶部满仓。如果他有止损的习惯,那么他会变一种方式套牢。不止损的人从顶部开始一套到底,止损的人在一路下跌中,每次反弹都换一种股票套牢,最后到底部的时候发现损失比不割肉还惨。

  

  如果回避顶部,如何判断回档的幅度,如何判断上涨的性质,如何判断个股和大盘的关联度。要是有人能永远准确判断这一切,早就成了中国股市第一人了,我相信没有这样的神。


 


回顾当年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他们众口一词,说明年香港要回归,十五大要召开,政府一定要把经济搞好,绝对不会让股市掉下来。

  这是一种十分糊涂的看法。

  政府要把经济搞好是真,但绝对不会在股市暴跌时去托市,也托不起市。

  投资者对此不能抱有任何幻想。”

  

  事实是老百姓没想叫政府去托市,只要你不打压股市。

  股市的暴跌不是因为涨了才跌,是因为被政策打压了才跌。

  反正颠倒黑白的说辞,49年以后也不鲜闻了。

  

  96\97年多次降息,每次降息当天指数都回落,应当时流行的出利好就跌的股谚。 但是大的方向是不断上涨的。

  

  到97年,小平死了。估计各机构接到过政治任务要托市场,加上年前的做多热情没完全消失,于是当天大幅低开后又大幅上涨。一直涨到5月份,上了1500。那时候跟现在一样,涨停的股票好多啊。

  我又把损失都补回来,又赚了。

  正在广大股民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热情迎接香港回归的时候,国家说要挤泡沫。

  这个股市什么时候有泡,什么时候没泡,什么时候该涨,什么时候该跌,都TMD有人说了算。

  就象进个赌场,只让我压钱不让我看牌,谁大谁小赌场老板说了算,这TMD叫老子怎么玩。

  97年5月那一锤子,让我彻底凉了心,这中国市场不是我能玩的。

  记得那时候600718还算新股,在指数下跌,NNN多股票跌停的时候,它居然逆市翻红。

  结果呢,交易所说他大胆竟敢翻红,下午给停牌了。

  。。。。我想我能玩得过你老大吗?


不过至少那时候我已经总结出一点经验,这个经验后来很多人都认识到了。

  

  那就是,虽然指数的涨跌是政府在操纵,个股的涨跌是庄家在操纵。但是刨去发生的原因不谈,只看结果的话,每年股市都有一波上升行情,和一个急涨后的回落过程。

  所以那时候很多人开始提出一年只做一次的理论,后来更被人总结成春播夏收理论。

  如果条件允许,除了夏天收小麦,可能还赶得及秋天收一次稻谷:)

  总之中国的股民就是农民,这么想就简单了。

  

  关键在于实施。当时我想了很多。总结了不少准则:

  第一是不要主动判断底部的到来,因为我好几次都买早了。虽然行情发动不是一月就是2月,偏偏差几天功夫,往往是最凶狠的杀跌阶段。所以我一度还想把买入时机控制在每次暴跌后。后来我发现行情发动后,3天大涨后的2天回落才是真正行情的起点。

  第2是不要提前判断下一波的主流热点。不要以为在下跌阶段抗跌的或者提前放量的会成为明年的主流热点,可能我生性迟钝,总是在行情发动后发现有的板块已经连续涨停,那个板块才是真正的今年百花奖得主。就算是发现得晚了,只要及时跟进,还是比买配角演员的股票要强得多。

  如何守住资金,等待每年的春季运动会。

  如何观察候选人,发现当年的明星。就算他已经遥遥领先,还是要去追捧。

  掌握好这两点是赚钱的关键。

  每年我都给市场选择4大天王,上海2个,深圳2个。

  可是我选的总是太晚,我选好的时候,市场上人家也早选中他了。




那时候封闭式基金当股票炒,价格高啊,我来回搞广东广信和沈阳公众,赚了不少钱,后来的宝鼎基金更是贵的离谱。

  以至后来发新基金的时候,我没转变思路,在基金兴华上面亏了很多钱:)。

  

  96-97年是绩优股大行其道的时候,“长虹一路长红,发展永远发展”之说深入人心:)还有说“发展是硬道理”!

  可惜我那时候还太嫩,对于已经翻番的股票不敢买入。可是同时我又看了不少书,象彼得林奇的“学以致富”,费舍的“如何选择成长股”,特别是那时候巴非特的传记开始进入中国。我那时候还开始学习经济学,从萨谬尔森看起,一直看到会计师教材。

  学习后的结果是在97年6月的某个深夜,我在黑夜中独自醒来,躺在床上想,如何一劳永逸地解决投资问题呢。在随后的一个交易日里,我买进了当时的次新股南京新港和郑州客车。价格超过20元。

  

  那时候好象买股票我都是几百几百股买的,赢利都是几百1千这样算的。现在想起来觉得好可笑。那时候为了几百元的利润,在交易所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在96年的时候甚至下单还要填银行存单一样的东西。如果排队排到自己的时候发现价格已经变化,还要重填一张!

  97年以后才开始有了电脑委托。

  

  随后的半年内我的绩优成长股不断下跌,到年底已经在13元左右,损失近一半。

  特别是97年10月的时候,女朋友把她的积蓄2W元投资给我,让我重新提点人马,与市场一决胜负。由于600064和600066的亏损实在太大,我想如果投资在这两个上,即使摊平成本,等到我有赢利退出,也不是短期能看到的。

  为了体现一买就灵,点股成金的本事,就去买了当时短期走势良好的600063。结果全线被困。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市场下跌的时候,短线走势良好的股票能幸免于难。:)就如同我们现在将要面临的指数情况和补涨股的命运。

  ——也许今年真的不同,我也不敢确定。


98年的时候流行用BP机看行情。

  98年的时候股评家唐能通等人很赚钱。

  98年开始发行证券投资基金。首个上市的基金几乎翻了一番。——很多人都相信中国证券市场的首个新鲜事物都是发财的宝贝。从认购证到股票到基金到今年的权证,到马上到来的全流通IPO。

  

  我也深信不疑。只要是第一个,就能让你发财。

  

  98年虽然总体走势不如96/97年,但是仍然有春季和秋季攻势供大家获利。那时候我由于工作关系,开始跟一些机构有一定联系,所以操作渐渐进入轨道,证券资产开始突破6位数向纵深发展。

  

  但是总的来说,一直到99年的5.19行情之前,那两年都是比较难做股票的2年。




导致98/99年上半年行情低迷的原因,一方面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香港保卫战一直到98年底还在进行。另一方面,我想更主要的是因为那时候中国股票市场的一些深层问题开始被发掘出来了,ST/PT制度开始实行,红光事件,大庆联谊事件等等开始爆发,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国股票市场的圈钱本质,很多人开始发现这个游戏是负和的游戏。

  到1999年上半年,市场已经非常低迷。5月初美国导弹轰炸中国大使馆,市场在随后的一个交易日跌了很多,留下一个导弹缺口。我们所有公司员工被集中在会议室听领导同志做反美报告。

  1999年5月19日,东方明珠/广电网络/中信国安等网络股发飚,开始了5.19行情。

  所谓物极必反,跟今年的行情发动,只有缓急之分,没有根本区别。

  5.19以后股市利好不断,到6月中旬还有一个“坚定信心,规范发展”社论,里面特别记忆犹新的几点是,

  “1/ 日交易量虽然大幅增加,但是这是正常的。开户数虽然大增,但也是应该的。

  2/ 虽然网络股大涨,但是这是高新技术和绩优股,所以是应该的。T/ST不是没涨吗?所以是健康的。

  3/ 证券市场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所以大家要倍加珍惜,要把充满活力的市场带入21世纪。”

  

  人们当时大概已经忘记这个良好局面来得如此艰难,正是因为拜管理层所赐。劳动人民是善良的,股民更加善良。

  既然政府说市场活力要保持到21世纪,那最不济也要涨到2000年吧。——这点倒是真的,真的涨到2000年。

  不过证券法7.1实施,在实施前成交达到天量的几个交易日里,在人气最高涨的时刻,行情已经悄悄见顶。7月1日市场大跌。

  

  跟现在有点象的。

  

  1999年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了追领头羊的道理,所以买的是中信国安。

  在1999年下半年,又根据一些内幕消息,跟庄做了彩虹股份,武汉电缆等等。赢利是非常厉害的。


在1999年以后,我已经自认了解了股市的所有游戏规则。那时候炒股票的过程,就是跟庄家博弈的过程。

  近距离的票,当然更容易了,比如后来做600633双鹿——白猫的过程。本地股,轻工集团,牙膏厂,徐,侯,既然彼此已经了解到这个地步,当然只等着数钱就可以了。600633赚了10元一股。

  关系远的比如600707,看着K线形态,就知道他打算搞什么,怎么搜集的,怎么做三角形整理,怎么突破,怎么出货。。赚了6元一股。

  感觉不是猎庄,是杀猪。

  

  因此投资股票的过程,简单说,可以看做是一个抢劫的过程。你得看着大势,是不是戒严期。当然得等到治安混乱的时候你才可以做案。

  然后你要守在银行门口,观察庄家怎么去银行提款。你要从他的行动判断他的进展,然后在可以抢到钱的时候附身,在他准备把钱转移的时候结帐离去。要是看错了就等被抓吧。不要让他把你一直带到警局你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从庄家的角度来看,有点象一个WC的过程。这个比喻是别人想出来的。庄家坐庄如同他喝饱水去尿尿,你跟着他进厕所,赌他什么时候开始尿。你看他解开裤带,拉开拉链,你说 他要尿了,于是下注。他却把东西拿出来看了下,又提上裤子去别的厕所了。

  或者是你坚持等到看到水花才断定要下注,没想到他这次水量特别少,已经结束了。或者他有点问题,站半天尿不出来。这些风险是很大的。

  

  现在都说庄家时代已经过去,过去的规则不好用了。

  根据我的观察。应该说我们还处在过去的规则大部分适用的时代。

  基金也好,QFII也好,社保也好,跟过去的庄家的区别,

  只是私有企业跟股份制企业的区别,治理结构和利润分配可能有不同,产品的生产方面的区别要小的多,估计也就是生产制度更加严格吧。


热点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切换的,1996年的长虹,到1997年还在发威。1999年的网络股,2000年变本加厉。

  所以我现在看淡金属股,但我不知道国际市场的商品价格调整是回档,还是行情结束的下跌。也许真的如罗杰斯所说,商品牛市将是一个长期牛市。也许美圆硬币真的需要重铸呢。

  那样的话,在下一波行情中,牛股还会是这些牛股。

  

  取决于两点:

  1 国际商品价格走势

  2 本次主力资金撤退顺利与否,或者有没有撤退的主观意愿,万一他们是罗杰斯的追随者呢?

  

  不过短期我依然看淡。

  这里有点矛盾,主力资金只要没有从中石化,联通,长电,宝钢大规模离场,指数就必然是一个跨年度的上升趋势。

  但是短期的调整如何展开,时间和幅度如何把握,就看法纷纭了。

  我倾向于短线双头后的3浪整理回抽30日均线。时间应该在2个月左右。——这种事先判断永远是猜测。




1999年,梁 定 邦登陆内地股市。担任一元顾问。此君数年如一日鼓吹创业板,所幸未能得逞。但是他的另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创导却不幸如愿,成为中国股民的噩梦。那就是市场价增发新股。

  我曾经看到报道称这个一元顾问通过与兄弟联手,利用他的职位所获得的利益,恐怕用一元钱可以堆成大山。

  市场价增发新股使得过去的10:3的配股成为了笑话。大量公司胃口大开,多少钱因此被糟蹋,至今想起来都心痛。

  

  2000年初,周小川担任新的证监会主席。他任职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所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虽然未必是他所愿,但是确实祸害股民,因此被骂为周哮喘,证监会被叫做证 奸 会。

  

  2000年的时候市场可谓鸡犬升天,很多股票都在那时候达到了顶峰。

  现在的茅台算什么,有那时候的亿安科技牛吗。

  航天机电算什么,有那时候的海虹控股涨停板多吗?

  那时候是英雄辈出,银广夏,深桑达,英豪科教,综艺股份,多得数不过来。

  

  我记忆犹新的一个搞笑的事情是当时有个黄姓老年股民,热爱托普软件,把与托普软件有关的所有信息做成剪报收藏,把所有剪报和他写的热情洋溢的意见建议一起写信寄给宋如华。如此反复一年大概写去数十次。他还多次参加股东会和访问该公司,得到宋总的热情接待。在当时被广泛报道,成为与公司良好沟通的典型。

  这个喜剧的高潮是2000年他去参加股东会的时候,带去了一个“回头无岸”的巨大匾额送给宋如华。以此祝愿托普实现2000年产值50E,2010年产值500E的豪言壮语。

  

  我认识很多人中了类似的刀,有个厦门的朋友中刀托普软件,有几个朋友中刀蓝田。还有我比较喜欢的股评人士薛敦方,也因为银广夏事件被拉下水。

  与此对比鲜明的是早先在上海摆地摊的蒋家炯,几年后我打电话给他的时候,他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凯凯顾问群的蒋总。他深谙股评只有唱多才有人听的道理,只是做的过分了那么一点点。


因为买错股票骂自己,因为推荐错股票被人怨,这种滋味估计人人都体会过。所以我总结了一个不骂自己,也不被人骂的办法。

  

  先说选股票,怎么样的股票买了保证赚钱,100%赚钱?

  不是搞笑,只看图形,不打听消息,真的有,就我菲薄的经验,到目前还是屡试不爽的。成功率接近100%。

  那就是,买上升通道最完美的那一种。

  怎么样叫最完美:

  小阴小阳间隔的那种,日K线贴着5日10日线共同慢慢爬山的那种。

  走势看不出任何一点凌乱的,回调非常温和的,上涨也非常温和的,

  量能也非常温和的,价格在慢慢的上升着的那一种。

  

  它最后发飚往往非常厉害。各位可以在软件里看一下,欢迎交流。

  

  然后说推荐股票,我只推荐我认为风险很小的股票,股价很低的股票。不要管人家能赚多少,先管好自己的利益。

  不要ST,不要自己有内幕消息的,不要涨停中的(人家买得到也没胆子),不要主升浪的(因为通知别人卖股票是比推荐更麻烦的事)。

  这样做我就从没被人埋怨过,找我的人也不会太多:)

  不要让人发疯,也不要让人亏损。


2000年的盛宴过后,一个个公司气球开始破裂,圈钱之风也越演越烈。到2001年,甚至政府也开始加入到抢劫的行列。

  项怀诚关于国有股减持是证券市场一大利好的论述,已经写进了我D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史册。

  相比之下小川同志“建立社保基金有利股市长远发展”的说法,虽然混蛋却还算是人话。

  

  义愤填膺之后,除了套牢的股民在舔伤口,除了一些热心人氏开始参与如何改变证券市场根本面貌的讨论。更多的人则选择了离去。

  

  到2001年以后,股民已经慢慢变成了SB的代名词,年青人对股票投资嗤之以鼻,证券公司的交易大厅一点点成了老年人活动场。

  

  整个2001年我没有赚到什么钱,到2002年,楼市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证券市场被边缘化了。

  

  由于个人的原因,2001年以后我基本没买股票。因为我被更大的麻烦搞得很糟糕。

  我背 叛并抛弃了自己深爱多年的人,明知错误却一意孤行。自己也因此过得很不好。伤害一个人只需要一瞬间,治疗伤口却需要很多年。而我甚至连道歉的勇气都没有,也许在以后我要死的时候我才会低头认错。

  

  后来我把钱买房买车花掉了些,随后国内市场低迷得没什么赚钱的机会。也是工作的关系,我在香港和欧洲的SW小玩股票(大家别说我想装什么,我只是记录下自己的过去)。上海只在2005年稍微做了一次上电股份,一次轻工机械。他们事先跟我说轻工要10送10:)结果虽然没实现,还算小赚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