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安装验收记录表:我在深秋,游走西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8:20:00
去年的今天,我正坐在徐州开往杭州的列车上。
  
  西湖,本来是不想去的。因为徐州也有个云龙湖,其风光旖旎,壮阔秀丽,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点也不输于西湖。只缘有个机会可以去杭州,而且必竟西湖是个如此有名的地方,就冲着这名气,以及中学时学过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和“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不去也可惜了。所以从十月初考虑到十月底,最终还是决定去看看古今文人咏吟向往的西湖。
  
  照例是睡了一夜,清晨到了杭州。秋天的江南晨晓,别有一番清新淡雅的空气,太阳刚出,露珠仿佛还在天空中氤氲地飘着,闪出了五颜六色的美丽。我一直认为,要了解一个城市,去看有名的建筑,住大酒店,闭上眼打车到一个或另一个景点,买点大家蜂拥而上的贵重却不值钱东西,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深入了解一个它的。我宁愿背着包,拿着地图,坐公交车,钻小胡同,向行人问路,去寻找这个城市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车站买了地图,根据它的指示,我上了Y2,全木制的外形和内延,似乎能闻到一种木头的清香,似乎能摸到一丝古人的指印。嗯,我喜欢!
  
  杭州的路很窄,楼也不高,只看街道,倒也和许多中国的普通城市没什么不同。只是偶尔街边露出的一点白墙黑瓦,才能显示出江南特有的那种韵味风情。
  
  好在也就看到湖了,可是湖也就是湖,既没有大海的那种辽阔,也没有小溪的那种清澈,和我们这边的湖一样,没什么特别的。有点失望,在想着是不是真的不该来。不过路两边的小房子很精致好看,从二楼垂下来的大朵大朵的花,垂到了一楼的墙壁上,让人想起了德国某个小城市街边的一排小楼,种着满满当当的花草,装点着中国宋朝有名的花街柳巷。
  
  就看房子好了。没有房子的时候,就是隐隐的青翠了。两边都是绿的,也不知走到了哪里,只有停下报站名时才知道是什么地方。
  
  也不错。
  
  经常会这样,到一个城市,也不是专门看哪个景点的,就随便上一路车,跟着一直坐下去,坐到哪是哪,看到的街景,看到的人,就是这个城市了。
  
  车子走出碧绿青翠的时候,就到了岳庙,从门外看了看,里面香火鼎盛,就没有进去,对面不知是花港观鱼还是曲院风荷。总之,秋天了,鱼儿都不知躲在了哪儿,荷叶也到了“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境界。我甚至没在意是哪一个景点,就沿着路走去,走进了一处人烟稀少的小岛。道路弯弯曲曲,树木高大挺立,正值下午,夕阳的余辉穿过树叶洒落一地,在路旁空无一人的木椅上,留下几道班驳的如老照片一样陈旧的日光影儿。
  
  如武陵人进入桃花源一样的,“迷不知吾所如”,只管一直往前走,就到了传说中的断桥。很多人来到这想到了白娘子,甚至还会想会不会自己也留下一段如此香艳的艳遇。可是我看到的只是普通的石桥,桥上来来往往的不是中国人就是外国人,白娘子早已消散在了千年以前。雪,自然也没看到。
  
  其实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西泠印社,只有景还是只有人都是没意思的,只有合在一起,才显得有活力,有生命。
  
  西泠印社在秋天的晚上,还是很冷清的,小小的窄窄的门,只开了半扇,没有推,怕惊扰了里面的安静,侧身而进,轻轻悄悄走上台阶。我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冷清。可以很安静地一直走上小山顶,坐在椅子上,独享那片湖。隔湖相望,三潭印月就在湖心,可惜无月,景也就不成其为景。
  
  想看看灵隐寺纯粹是因为老版的济公,还有那个能出木头的井,不知那一截被济公叫停的木头是否还在那里。可是一进寺门,那满天的香火味就熏得我站不住了,从下到上全是庙,如此大的佛祖和如此大的香,以及如此虔诚的进香的人,让我心生敬畏,不敢靠近。只去隔壁的一个人少点的寺看了看,反而多出了点惊喜,人少树木多,才象清修的地方。沿着飞来峰一条路走着,都塑着各色各样的菩萨,竟然让我想起了莫高窟,紧挨着就是一条长长细细的溪水,从被水打磨得光滑得站不住脚的石面上滑下去,清清凉凉的,捡一片树叶放入水中,它就随着流水紧一阵慢一阵地流下去了。没有爬到顶,已经没有力气了。
  
  第二天从早到晚一天的时间消磨在灵隐寺景区,赶最末一班车回来,车上路上人山人海,在音乐喷泉下了车,随便找了一家饭店,尝尝西湖最正宗的西湖醋鱼和莼菜汤。莼菜是很久以前在书上看的一篇文章,北方人想起南方的莼菜,吃起来,清淡的汤,软滑的菜,象一条小鱼,直直地就溜进了肠胃。
  
  西湖还好吧,我这样告诉自己,明天还有最后一天,雷峰塔是要去看看了。
  
  在雷峰塔前一站下错了车,想往着雷峰塔相反的方向看看就转回头的,结果越走越远,等到发现远得已经不能再回头的时候,已经快到柳浪闻莺了。我不禁对自己苦笑,人总是错过了一次方向,然后一错再错,就错到底了。这样也是一种人生,有得就有失,失去的谁知道是不是就是不好的,得到的就未必不是不好的呢?只是人都念着失去的,不去珍惜得到的罢了。
  
  天气晴朗,上午,人不少。只是在水边走着,看着,什么十景,本来就是人杜纂出来的,眼睛看饱了,就行了。
  
  其实想想西湖和云龙湖差别在什么地方:西湖承载了太多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的足迹和诗文。风景,人文,交相呼应,这点就是其它的湖比不上的了。在西湖边上,有岳庙,有雷峰塔白娘子,甚至看到了武松的墓和苏小小的墓,更别提苏堤白堤了。这么多的历史,足够它辉煌了。
  
  湖边的公园里,音乐在响着,几个貌似退休的大妈级的人在舞着绸带跳着舞,那种江南特有的柔软的舞蹈,不似东北的粗旷,不象西部的荒凉,在电视里虽然也见过,但是必竟不如亲眼见到的那样真实。那婀娜的舞步,曼妙的身姿,哪是五十多岁的人,分明是春秋时那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在湖边浣纱累了,休息之余,翩跹起舞,宽大的袖子飞起在空气中,招来了天际的一缕香风。她自以为无人知道,其实引来了湖上的白鹭,围绕在她身边引吭高歌。
  
  其实,这就是西湖。对于我们,他们是艺术;对于他们自己,那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