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检修组织措施:“以史为鉴”是天大的历史谎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1:22:57

“以史为鉴”是天大的历史谎言

  李健唐       从《春秋》开始,我国就开始有了官方角度上的历史记录,到后期,以《史记》为首的《二十四史》就更是被乾隆皇帝钦定为“正史”。事实上《二十四史》里的各部分,也无一不是经过“皇帝批准”的,这就注定了正史“为政治服务”这一扭曲性特质,而这一特质的共同核心“以史为鉴”则成了历史长河中最大的谎言。
       如果“以史为鉴”是面双面镜,一面是“借鉴历史不重蹈历史覆辙”,另一面则会是“尊重历史不篡改历史”。
       历朝历代的君主们一开始都是扛着这面镜子去编撰前朝和当朝史籍的,但最后都写成怎么样了,现在的我们该心中有数。《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正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历史”著称,因而后世一直将其视为史籍中的典范--这背后,其实也暗示着其他史籍都不同程度地掺杂有“水分”或不够全面。象《资治通鉴》、《永乐大典》等浩浩巨著正是基于“正史”的不足而去编写的,不幸的是,集前朝史籍大成的《永乐大典》至今只残余原本的4%左右,因此多数时候,我们唯有通过那些“正史”去辩证地分析相关历史事件了(中国史上最全面的《永乐大典》被八国联军损毁、夺走了大部分)。
       就“借鉴历史不重蹈历史覆辙”这点来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多是相反的事实。
       经过了几千年,我国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的反复、不断地重蹈着覆辙,这已成为了对人类的某种讽刺。一些描述外星人进攻地球的科幻小说就经常以这类“讽刺”为理由,觉得地球人很低等,所以要“灭了人类”。比如朝代的变更,我们都大致上能看到这样的“规律”:无道昏君被有道者取代之,天下改朝换代;新朝建立后通常在前阶段里都会存在若干政治风波、存在严重腐败行为,然后在这样的磕磕碰碰中达到鼎盛,鼎盛后自然就是下坡,最后又被其他人取代,如此不断反复循环。
       总体看来,历史这面镜子是一直存在的,当政者们并非不知道“以史为鉴”的道理。正如许多烟民明知吸烟危害身体健康但依然吸烟一样,历代当政者们也是以同样的做法去“藐视”着历史这面镜子罢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许多皇帝来说,也许就如我们今天的“吸烟危害健康”一样。如果说吸烟是慢性自杀行为,那么,我国每一朝代的历史就是个“慢性自取灭亡”的过程。象秦朝、元朝等朝代性子急了点,权当是“性格异常”吧。我甚至可以这样去比喻历史:史上各朝代就象是穿了不同衣服的同一个人,所以总会不自觉地在不同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犯同样的错误、撒同样的谎。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历史,那个人就是“中国人”,有时很伟大,有时也很丑陋。
       实事型的帝王多喜欢借鉴从前办些实事,好大喜功型的帝王则会更在意他留给后人的名声,我国的那些“伟大帝王”则往往是“实事型”和“好大喜功型”的混合体。就拿乾隆皇帝举个例子吧:他拿着镜子照照从前,发现历史上有许多事情是做得不对的,于是他借鉴下来办了不少好事;他还发现有些事情确实不对但自己偏偏又很喜欢,怎么办呢?于是他偷摸摸地保留了下来(比如宠美女)并拒绝对外承认;当他拿着镜子照照未来,发现不少赞扬他的评价时,于是有些飘飘然了;当发现也有不少负面的评价时,他立即就想到:这些负面消息是如何传到后世的?于是他马上着手修改,镜子“尊重历史不篡改历史”的一面就成了谎言。象乾隆这样好大喜功的皇帝,要让他在自己的“正史”里留有适当骂名或批评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才有了不被皇帝承认的“野史”(当然了,里面会有骂皇帝的内容)。“正史和野史”有时会是“亲兄弟”。将“野史”兄弟身上的胡子剃了,下面阉了,他就成为皇帝喜欢的“正史”了;而未剃胡子未阉割的版本则流落民间成为“趣谈”,皇帝拿它没辙,只好只好“非正统”为借口置之不理。
       “尊重历史不篡改历史”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得到保证的历史本质。
       比如我平日通过记日记来记录自己的“历史”,某天我走路时不小心踩了粪便难堪摔倒,于是我没有将此记录在自己的日记上,但或许已有一熟悉的旁人看到并记了下来。从皇帝角度看,那“旁人”写的东西就是典型的野史了,皇帝可以不承认它的真实性,却不能排挤它的存在(“文字狱”时候例外)。许多时候,史籍的最初版本都是较为完整真实的,但越删减到最后就越是支离破碎,以至于经常出现已删掉的内容细节在后面章节中“无意出现”的情形,这就为相关野史转化为“正史”提供了“可乘之机”。再说回我那日记吧,假如我开始时候将每天发生的事情全部记下,包括摔倒、弄脏了衣服等。如果我后来觉得不雅只删除了“摔倒”这部分内容,那么后面提及的“弄脏了衣服”就成为了疑点。纵观我们的历史典籍,这样的“疑点”实在是数不胜数,所以“尊重历史不篡改历史”也是个大大的谎言。
       历史上的“前车之鉴”事件何止千千万万,历史典籍上的记录纰漏又何止万万千千,这就是“以史为鉴”的真实面目:它并没有让后世从中借鉴到多少东西,也没有为后世留下真实完整的记录。历史是由人记录的,只要“人性”还无法完美,历史就永远无法被真实还原。
       虽如此,“以史为鉴”毕竟是历代统治者所喜闻乐见的,正如人们对“祝你长命百岁”等恭维话的看法一样,明知是谎言,心里却很受用。“以史为鉴”是历代编撰史籍时打的旗号,其本质却是“祝你长命百岁”,所以我们看历史时的“原来如此”经常未必是“如此”的。人家恭贺你“长命百岁”时你不会真的相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