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式门锁效果图:传染性肝炎的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3:41:55
传染性肝炎
(一)临床表现
近期内出现不能理解的乏力、纳差、恶心、腹胀、便溏及肝区疼痛、发
热、黄疸等。体检有肝肿大疼痛,巩膜与皮肤黄染。化验有谷丙转氨酶升高
或伴有血清胆红素增高。
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分以下几型:
1,急性肝炎
(1)急性黄疸型:黄疸出现前有畏寒发热、纳差、恶心及腹泻等症状,
约持续2—6周进入恢复期。  (2)急性无黄疸型:病程中不出现黄疸,大
多不发热,症状及体征均较黄疸型肝炎为轻。
2.慢性肝炎
(1)慢性迁延型:病状、体征及SGPT波动,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者。
(2) 慢性活动型:以上症状加剧,肝硬大,质中等偏硬,或伴有脾肿大、
蜘蛛痣、肝掌。血化验絮浊试验阳性,免疫球蛋白升高,偶尔出现肝外症状,
如关节炎、肾炎等。
3.重症肝炎
(1)急性重症(即暴发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0天内迅速
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嗜睡、烦躁、昏迷、肝脏缩小,黄疸加深,高热,严
重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元时间延长),及有全身出血倾
向者,应考虑本病。(2)亚急性重症(即亚急性肝坏死):急性黄疸型肝炎
于 14 天后黄疸迅速上升,胆红素大于 10mg%,肝功能明显损害,可伴腹水
及出血征象。  (3)慢性重型:即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或高度活动性的肝硬
化。
4.郁胆型肝炎:梗阻性黄疸持续三周以上并排除肝内外其它原因引起的
梗阻性黄疸。消化道症状较轻,常有明显的肝肿大及皮肤瘙痒。
(二)辨证分型
1.湿热蕴结型 身目发黄,色鲜明;发热、心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尿赤便结;舌苔黄腻,脉弦数。热重于湿,兼见口渴,便燥;湿重于热,兼
见头身沉困,腹满便溏。治宜清热利湿化浊。
2.肝气郁滞型 胁肋作痛,胸腹胀闷,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烦躁易怒,
大便不实,舌苔薄白,脉沉弦。治宜疏肝理气。
3.湿邪困脾型 胁下隐痛喜按,面黄无华,疲倦乏力,眩晕腹胀,食欲不
振,大便溏稀;动则汗出,舌质淡,苔薄白滑,脉沉细无力。治宜健脾柔肝,
渗湿和中。
4.肝肾亏损型 胁肋隐痛喜按,身倦乏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急
躁,腰腿酸痛;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弦数,两尺无力。治宜养血柔肝,
滋阴理气。
(三)食物疗法
1.食疗原则
(1)本病的治疗原则,应给以适当的高蛋白、高糖、高热量、低脂肪的
饮食。但不应过分强调这个原则,因为摄食过多,食物需经肝脏合成加工和处理,这样必然加重肝脏负担,不利其恢复健康,从而得到相反的结果。 (2)
人体内脂肪主要是由糖转化而来,故长期摄入高糖的饮食,可增加体内库存
的脂肪量和肝内脂肪的积聚而导致脂肪肝。  (3)饮食中的脂肪也不应过分
限制,以免影响机体热能的供应和降低食欲。但对油腻的食物应当避免,特
别是黄疸尚未消退的患者。
传染性肝炎的急性期,由于湿热蕴于血分,阻滞胃肠,故饮食宜清淡,
并注意维生素B、C的补充(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当患者的食欲好转后,给
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
《金匮要略》中记载:“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
后剧为难治。”对于这种重症肝炎伴有肝功能衰竭者,应严格控制蛋白质的
摄入量,植物蛋白较动物蛋白在体内更趋向正氮平衡,有利于改善肝脏和全
身情况,对这种患者应提倡“素食”。
慢性肝炎时,正气多亏损,治疗应以扶正为主,故饮食中应适当增加蛋
白、维生素。脂肪不必过分限制。
2.食疗方
(1)湿热蕴结型
① 车前叶粥(《圣济总录》):车前叶(鲜品)30—60g,粳米50100g,
葱白1茎。用法:先将车前叶洗净后切碎,与葱白一同入水中煎煮15分钟左
右,去渣取汁,再和粳米熬粥,粥成后当早餐或晚餐食之。
②茵陈粥(《粥谱》):茵陈蒿30—60g,粳米50—100g,白糖适量。
用法:先将茵陈入水中洗干净,再入水中浓煎汁后去渣取汁,然后将粳米入
煎汁熬粥,俟粥成后加白糖调匀,略煮片刻即可,当早餐或晚餐食之。
③黄疸醋蛋方(《串雅外编》):醋600m1,鸡蛋10只。用法:将鸡蛋
连壳烧成炭后研末,和醋调匀(每次用1  个鸡蛋和60ml醋),每日1  次服,
连用10次(10天)为一疗程。
(2)肝气郁滞型
香橼粥(经验方),陈香橼皮、广木香各30—60g,粳米50—100g,葱
白数茎。用法:先将香橼皮与木香一同入水中煎煮约15分钟,去渣取汁,再
将粳米入煎汁中熬粥,俟粥成时入葱白,用文火再煮片刻即可。每日当早餐
服用。
(3)湿邪困脾型
①茯苓粳米粥(《饮食治大病》):茯苓粉30g,粳米30g,红枣20枚。
用法:先将红枣文火煮烂,连汤放入粳米粥内,加茯苓粉再煮沸即成。每日
服2次,可酌加红糖。
②西瓜皮散(经验方):西瓜1个,砂仁30g,大蒜瓣250g(去皮)。
用法:将西瓜开一小盖,去瓜瓤,留瓜皮,再把砂仁、大蒜放入,用黄泥涂
西瓜,如泥球,在日光下晒干,置木柴火炉上,忌用煤炭,徐徐烘干后去泥,
研面装瓶内备用。每日早晚送服1.5g。
③茵陈大枣汤(《饮食治大病》):茵陈15g,大枣4枚,干姜6g,红
糖适量。用法:水煎吃枣喝汤,每日2次。
(4)肝肾亏损型
①红枣花生红糖汤(《巧吃治百病》):红枣50g,花生50g,红糖50g。
用法:煎煮后食饮,每日1 次。连服30天。
②丹参黄精粥(经验方):紫丹参、黄精各50g,粳米50—100g,冰糖适量,用法:先将丹参与黄精一同入水中煎煮约30分钟,去渣取汁,再将粳米
入前汁之中熬粥,俟粥将成时加冰糖后调融,继续用文火熬片刻即可。当早
餐或晚餐食之。
③五味子红枣炖冰糖(经验方):五味子 9g,红枣 10 枚(去核),冰
糖适量,加入开水同炖,去渣饮水。
④雪梨荸荠瘦肉汤(民间验方):雪梨 2 个,荸荠 100g,瘦猪肉 100g
共切片,加水同煮,食盐少量调味,吃肉喝汤。
(四)药酒疗法
1.湿热蕴结型
(1)中山还童酒(《万病回春》):马兰根750g,黄米1000g,陈曲2
块,酒醇子2碗,马兰子750g。用法:取马兰根500g,洗切碎,用黄米加水
煮成糜,陈曲为末,酒醇子、马兰子500g共和一处,做酒侍熟,另用马兰子
2509和马兰根250g,用水煮数十沸,倒入酒内,每日搅匀,约3—5日,其
酒色如漆之黑,滤去渣即成。不拘时,随量饮用。本方具有清热利湿,凉血
止血,利水消肿的作用。
(2)丝瓜酒(《验方新编》):丝瓜根5根。用法:将本药捣烂,用水
一碗煎至半碗,去渣候温。用黄酒冲服。
(3)灯草酒(《本草纲目》):灯草 120g。用法:酒与水各半,入瓶
内文火煮约2小时,露一夜。用时温服。
(4)栀子酒(《普济方》):栀子、茵陈各一束。用法:将二味以酒2
碗,煎至一碗,三更时分服之。忌油腻、豆腐、生冷等物。
2.湿邪困脾型
丹参酒(《圣济总录》):丹参27g,鬼见箭羽27g,秦艽18g,知母18g,
猪苓27g,白术27g,海藻10g,赤等18g,肉佳10g,独活15g。
用法:上药以酒1  公斤浸泡于净瓶中,封口,经5日后开封去渣。急用
者可置热灰上 1 日便可用。每次服 20ml,饮酒少者,可随意减之,每日 3
次。本方具有渗湿利水,消瘀散结,祛风之功。
3.肝肾亏损型
大生地酒(《太平圣惠方》):大生地120g,杉木节50g,牛蒡根120g,
丹参20g,牛膝50g,大麻仁60g,防风20g,独活30g,地骨皮30g。
用法:上药共捣碎细,布包,置于净器中,用好酒7 .5公斤浸之,密封
口,经7日后开取,滤去渣,贮存。每于饭前服用。
(五)茶疗法
1. 湿热蕴结型
(1)平肝清热茶(《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红茶3g,葡萄糖18g,白
糖60g。用法:将上三味用沸水冲泡至成血色,加水至500ml,冷热适口,限
于上午服完,连服7天为一疗程,一般服甲2  个疗程。此为儿童用量,成人
服量照以上加倍。
(2)板蓝大青茶(经验方):板蓝根 30g,大青叶 30g,茶叶 15g。用
法:3味加水煎煮取汁,日服2次,连服2周。
(3)茵黄绿茶饮(经验方):茵陈 30g,生大黄 6g,绿茶 3g。用法:
上药水煎,代茶饮。
2.肝气郁滞型
(1)苏木茶(经验方):苏木12g。用法:将苏木甲水煎煮,代茶饮。(2)松萝黑鱼茶(经验方):松萝茶 9g,好黑矾 15g,活黑鱼 1 尾约
350g。用法:将黑鱼去鳞,破吐去肠,加入黑矾、茶。另用大蒜8瓣共入鱼
腹内。放锅中蒸熟,令病人吃鱼,能连茶、蒜吃更佳。
3.湿邪困脾型
(1)枣根茶(经验方):酸枣根20g。用法:将酸枣根用水煎煮,代茶
饮。
(2)桂枝茶(经验方):桂枝30g,枳壳30g,姜2片,用法:将上三
味加入同煎,代茶饮。
(3)附子茵姜茶(经验方):附子6g,,茵陈12g,干姜6g。用法:将
上药同用水煎,代茶饮。
4.肝肾亏损型
黑鱼茶(经验方):鲜黑鱼1  尾,约 500g, 茶叶200g,茅根500g,冬
瓜支500g,生姜50g,红枣300g,冰糖调250g,葱白7根。用法:将药加水
适量,煎熬成汤.去渣后浓缩至1000ml左右,放入鲜黑鱼(去肠),小火煮
至鱼熟烂,加入冰糖、葱白,每日8次,分顿食之。喝汤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