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威高广场商铺转让:教学反思精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02:37
教学反思精粹(k12论坛,杨自西整理)
必修:
第二章
一.线粒体、叶绿体(第一课时):刚上完第一节,下午到教室听了一下学生们的意见,大部同学用“很棒”、‘绝对“来概括。叫他们提不足时,他们集中提了两条:
1.没有注重基础。因为对课本中最基础的部分(识记)我没有讲,只讲了一些理解性的东西,而且是倒着讲的:即先讲线粒体的功能,然后围绕功能讲了线粒体的分布、数目、形态、结构,围绕一条主线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长期教学模式形成的,在长期的教学中,教师根本不去考虑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来充分体现本学科的特点,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如何张扬学生的个性。只是任务式地完成课本上所有的所谓“知识点”的传授,就像喂饭一样,一勺一勺的,一块一块的,硬塞给学生支离破碎的东西,根本不去考虑这些破碎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如何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这些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我称之为“应试教学”。应试教学的表现方式有如下几种:(1)重大纲、重课本。大纲不要求的一概不讲,课本上没有的一概不提;(2)重知识,轻能力。对课本中的知识逐段、逐字的分析。充分挖掘其中的知识内涵,而很少思考其中的能力内涵。(3)重练习,轻思考。为了应试成绩,练习的量尽可能的加大,留给学生自已思考的时间太少。
2.感觉没有什么要记的。的确,我的板书较少,学生以往的习惯是老师写在黑板上就记,不写在黑板上就不记,而我忽略了口头叙述时要求他们记。
二.其它细胞器(第二课时):三节课下来的感受:每一节课后,都要抽课外时间到学生中了解一下,学生对我的课有什么建议?昨天学生提的较多的是板书较乱,学生不好记笔记。我由此想到了,我在备课时缺少对板书的设计和思考。同时也过高的估计了学生,以为口头叙述学生也会记的,结果你不写在黑板上,他是不记的。
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包括记笔记的能力。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课中只要是感觉需要记的,不论老师是否写在黑板上都要记。这节课我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板书的条理性加强,需要记时的要求明确。
要用心去上课确实需要付出!要想让学生满意需要能力!要让全班学生都满意需要艺术!
本节和上一节原计划用2课时的时间,但却用了3课时,几位老师交流总感觉讲不动,所以都有了3课时。
本节主要围绕“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进行讲解各细胞器的功能,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避免过于分散而给学生零散的知识。并以图讲解。讲完后,由学生总结叙述分泌蛋白的形成分泌过程。同时提到分泌蛋白的形成与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分不开的。
并利用此图引导学生思考;1、胞内蛋白(细胞内的酶等)是怎么合成和加工的?(游离核糖体合成,滑面内质网加工)。2、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有什么功能?
对细胞液功能的举例之前没思考,随意举了一例:水如何逆重力上升到树梢?(蒸腾拉力)。造成细胞哪些地方缺水?(细胞液)。如何补充?(从水多的地方吸收)。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习题课(第三课时):本份练习较难,难在两点:一是学生对生活经验欠缺;二是探究性题目较多。
由于有些题目是自编,所以有的外延和内涵把握不住,例如:课时一的第1题和第2题。
关于习题:基础年级的练习是否要浅一些,但我不这样认为,外面一些名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加深,学生才能站得高,便于开阔视野,提高其思考应变能力。许多老师会抱着教材、抱着大纲不放,我认为仅以大纲为准,不加深、不拓宽,则把希望寄托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率为100%,而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第六课时):1、本节老教材是“先结构、后功能”,而新教材是“先功能、后结构”。注重知识的探究,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出结论。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也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2、本节准备举三例来说明细胞核的功能,后只用了两例,一例是多利羊,说明细胞核决定性状;一例是变形虫,说明细胞核决定代谢。
而上午听同事的课,结果举san藻的例子,发现学生由于对它本身不了解,而反应茫然。所以课上的举例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需是紧紧围绕主题;其次不要超过范围(指学生接受的范围);再次是最好能帖近生活。
3、本节对染色质、染色体的处理我感觉较好,讲得到位。这样到有丝分裂时,就轻松多了。讲染色质和染色体时,以一条染色体(质)为体,把它们的复制、浓缩、分开、解旋四个环节讲清楚了。
4、同事听课评价:调动学生,引起学生思考;感情教育为主,亲近学生;善于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四.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二(第七课时):本节课由于内容少,所以上了一堂“研讨课”。基本思路是按新课改理念上课,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老师走!一节课下来不是很理想,原因有下:
1、 知识储备量严重不足:对学生提出的,课前未备到的,解释不清楚,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对炭疽杆菌的‘芽孢“,标准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的数量为3个/1000ML等等。
2、 “放”得大远,“收”不见效。在课堂上,举的例子如美国9.11,猪的链球菌等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结果例子举出后,学生的兴奋点心发生了转移,当老师“收”回来时,学生却没有回来,影响听课效果。所以例子不能太“时髦”。
3、 举例不准确,表述不严谨。如细菌参与生物工程,结果举了“青霉菌”。可改举“细菌产生胰岛素”或“超级菌”。表述时语言的逻辑性易被误解。例如;成熟红细胞为什么无核、无细胞器?
4、 是“悬在空中的,可看而不中用的一道风景吗?”我的课堂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思维、分析等),激发学生兴趣。对于纯记忆的知识我很少去强调。这样,考试可能要失败的。
5.如何找到“应试课堂”与“素质课堂”的结合点。
细胞的增殖(一)第八课时:1. 给学生一个连续的印象!给学生便于理解的方法!
2. 本节课为全组公开课,我对教材作了一下处理:以一条染色体的变化为主线,讲清各期的染色体的形态;以一条染色体为主线,讲清各期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的变化。作为减数分裂的前奏,讲清染色体结构即染色单体的含义。对于纺锤体及核膜、核仁的变化是围绕染色体的变化而进行的。
3. 本课的要求:预习要充分,思维要跟上,记录要全面。
五.细胞的增殖(二)第九课时:1. 如何引导学生由一个细胞变成2个细胞,特别是学生(1)对两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是否一模一样?为什么?(2)组成人体的各处细胞的染色体是否一样?为什么?(3)为什么染色体相同而长成不同的器官?由此引出有丝分裂的意义。-------此处,感觉学生没理解。
2. 由于此处较难,又是重点,所以讲得慢。意在培养学生的整体印象,意在让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 这种打破教材体系的上法,结果知识的跨度大,学生如果预习不好,是很难听懂我的课的。担心之二,像这种讲法,能把它讲透吗?
4. 如何改变学生以往:“只重记忆,而轻视理解”的现象。有许多学生只顾记下老师所表述的话,然后不加理解的记忆,结果遇到一些综合题(新题),就束手无策。这正是中国教育长期形成的结果,老师、学生都习惯了,如果哪个改变一下,说不定学生反倒不适应了。
六.细胞增殖(三)第十课时:有丝分裂花了四节课时间讲完了。打乱了教材的体系进行讲授,我一直担心。
第一课时:以一条染色体为例,讲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重点是1、染色体数与着丝点数一致;2、姐妹染色单体的情况,一模一样。
第二课时:在上节课讲清细胞内一条染色体的变化情况的基础上,以2N=6为例,讲述染色体(质)数、DNA分子数(或含量)、染色单体数的变化情况。
第三课时:把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归入间期和前、中、后、未四期内,并由此画图。
第四课时:纺锤丝(体)的变化;核膜、核仁的变化;画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后期图;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结果会怎样呢?因只教一个班,没有对照,没有比较。只有等考试才能看出。
另:本周布置学生背课本,安排科代表先把知识点(以《第二课堂》为参照)画给学生,然后叫背,我估计会有效果的。
七.今天给学生上《细胞增殖》一节讲到细胞周期的概念,我在黑板上画了个直线图,分成间期和分裂期,连着画两、三个周期,我问学生:细胞周期的概念能否说成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开始,为什么?时间是一样的。(边讲边在图上标)联系物理上讲的机械波的周期可以说成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也可说出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波的传播的时间。这之间有什么区别?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同学把这个问题回答的非常好。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比较,对问题会有别样的感受。正如在前面一位网友说的,教物理的现在来教生物会是什么样的?我会把生物上的问题、方法跟物理联系起来。这是真正的理科综合,也是我的优势。又如,讲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纺锤体,象不象物理上描述磁场的磁感线。磁感线是假想的,纺锤体是真实的。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本节的一个重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细胞分裂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所以这也是后面学习细胞分裂的基础内容。在备课时不仅仅要让学生知道染色体(质)的组成及功能还要注意告诉学生染色体(质)的表示方法,有一字形、“X”形、“V”字形等,强调着丝点与染色体的关系;以贴近生活的实例或实物、以及图像的描绘来说明染色质变为染色体的过程。这实际上也在向学生渗透生物学中的思维模型方法。
八.《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第十三课时:由于家里有点事情,心情不好,所以这节课上的不是很理想。
这节内容是当今科研的前沿,也是研究的热门,因为这关系到人类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本来这节应该是生动有趣的,但被我让得支离跛碎,没有办法,又不能让第二遍。
由于之前没有很好的备课,所以课后罚自已学习并摘抄一篇文章。题目叫《细胞的凋亡与疾病的相关性》(生物学通报2005、8 P10)第三章:
一.新陈代谢与酶(第十四课时):本节内容由于时间关系,设计实验部分没有讲透,也没有练习,以后要想法补救。
对这节内容在备课时就感受到生物的日新月异,记得2000年前的课本中是“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现在只有改了。
在讲实验时,拓宽引申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概念等内容。并要求学生用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理论来解释其它实验。
对设计实验虽然高考这几年未触及,但不得于不考。以后要想法通过练习来训练。二.昨天我讲光合作用的一道习题,就是关于用哪种光时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最低。结果我给他们补充了:白光>红橙光>蓝紫光>绿光。是从一个资料上看来的,当时学生就有异议,觉得应该是:蓝紫光>红橙光,当我认真分析了色素吸收的光谱后发现的确这结论不成立,因为叶绿素吸收的红橙光和蓝紫光,它们的波峰都是最比较高,而最高的在蓝紫光处,还有类胡萝卜素也主要吸收的是蓝紫光,所以我觉得应当是蓝紫光>红橙光,但不敢承认学生的就一定是正确的,所以今天的课堂上才补充了这个问题。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备课的时候只能把资料当参考,而不能当结论用,就算用也应该仔细的研究是否正确,因为目前的资料种类多,质量参差不齐,备课时还是自己多思考如何讲解和分析问题,让学生得出结论,远比告诉他们直接的结论好的多。三.今天上了水分的吸收这节内容。本来安排的除了重点分析渗透作用那个实验的基础上再得出其发生的条件:1、半透膜;2、浓度差的两种溶液。然后分析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是否具备这些条件,边画图边讲解清楚原生质层的概念,再板书: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半透膜,细胞液(有一定的浓度)
问:如果构成一个渗透系统,还要什么条件?
生:再有一种其它的溶液就可以。
问:如果改变其浓度,会有什么现象?
这样的话,学生都可以自己分析出结果,什么情况下会吸水和失水,他们参与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分析思考能力。最后再补充两道思考题,1、就是U形管内在半透膜两侧装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时液面的变化情况怎样?2、就是U形管内在半透膜两侧装入相同质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时液面的变化情况怎样?
这样就可以巩固本堂课的知识。
缺点:可是关于吸胀知识讲的太罗嗦,浪费了时间,后面的内容讲的太快,一带而过,还没有补充到知识,时间安排的不紧凑,所以等上下一个班时及时调整时间安排。
四.《细胞呼吸》:本节用了两节课时间,主要抓住两条线来讲解:即第一条主线要解决的问题是:生物如何进行呼吸,呼吸的几个阶段;
第二条主线是呼吸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如酿酒的过程:拌料-----堆料-----密封等过程。家庭储存食品的方法,如低温储存,干燥储存等。粮食晒干入仓的道理;水稻放水晒田的道理;以及发酵产品的介绍(醋、味精等);人体育锻炼的方式:有氧运动-----慢跑的原因等等。
我听了同事的两节课,他们对第二条主线,讲得不够,而这恰恰是学生要了解的,即使高考考不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用,更何况以后的高考方向会更加注重“实践性”。
本节补充了以下内容:1、发酵的概念;2、发酵的产品介绍;3、发酵工程的了解。为高三选修内容作一铺垫。
本节遇到一个问题:我问:粮食为什么要晒干入仓?学生答:水多代谢旺盛;我又问:为什么水多,代谢就旺盛呢?学生答:自由水多,细胞新陈代谢旺盛;我又问:为什么自由水多,细胞新陈代谢就旺盛。学生哑然。我也搞不明白。课后问同事,他们对此也没有很好地解释,只是补充一点:水多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快,粮食容易霉变。这一问题我还要请教网上的同行们。
本节最后举了一个例题:是关于酒酿的制作的,其中有一问:为什么酒酿又甜又酸?答案是产生了一些葡萄糖等一些可溶性糖;酸是产生了许多有机酸等中间产物。我主要想通过此例让学生知识:呼吸作用的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中间产物是多种多样的。
五.《三大物质代谢》:本来这一节,计划用三个课时,结果用了五课时。
第一课时:糖类代谢。我是把糖代谢与后面P70的糖的调节合起来讲的,别外在此中,还补充了呼吸作用的概念。但始终围绕一个主线“血糖的相对稳定”。不论其来源、去路还是调节都是围绕这一主线。尽量联系实际:如糖尿病人的“三多一少”,不吃肉也发胖等等。我在叙述是特别注意各过程发生的场所,最后通过简单补充“内环境结构图”,让学生有一整体印象,解决如:血液中的葡萄糖如何达到组织细胞的等等。
第二课时:脂类代谢。由于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缺乏,所以对三大物质之间的转化理解困难。在这一节中补充了:高血脂的原因及防治;皮脂与化妆品;减肥的十大误区(跟电视上学的);高血脂带来的危害;体内的“结石”是胆固醇等等内容。
第三课时:蛋白质代谢。强调了蛋白质的作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便于学生理解,为什么青少年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的问题;补充了脱氨基作用和转氨基作用的过程,并对肝脏中谷丙转氨酶作为检测标准作了解释。
第四、五课时:习题课。由于月考之前的教学,课堂上很少去讲习题,结果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差,于是从月考过后,我就有意地在课堂上补充一些题目,这虽然与备课组内的步调不一致,但应该会有很好效果的,同时这样做学生也喜欢。另外,三节课以后,我问了部分学生,他们感觉我提供的知识比较乱,的确,这一节内容与初中联系的比较多,补充的多,学生记得多,知识比较碎,所以给了学生这样的感觉。
在这两节课上,我通过投影胶片讲了许多习题(有许多老师只是空讲,没有投影,我认为不好),在选题时注意以下几点;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2、对课堂上漏讲的“打补丁”;3、对需要补充的通过题目出现如肝脏的功能等;4、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5、选了三道图形题,主要想给学生对三大物质代谢一个整体印象,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在习题讲解时,要求1、叙述要准确,要认真领会题干中的含义;2、思考要全面。
思考:由于组内还有两位老师也用了五课时,他们在谈论时提了一个观点:讲得再多也没有用,考试又不总考这部分内容。我认为他们的观点不正确,作为教学不论是哪一部分,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他们懂,并由懂变成会,至于由会到应用的过程则由学生来完成。第四章
一.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课时):原计划,本节讲完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但一到班级问学生预习如何?学生回答:“看不懂”。我于时立即改变方案,细讲“生长素发现”,通过它为学习生长素的作用奠基础。
通过透明胶片图示生长素的发现历程,本着一条主线:科学家的发现历程: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理论。通过讲解,最后和学生一起归纳得出结论:感受光的部位是什么?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什么?产生的生长素向哪运输?如何运输?(主动运输)单侧光引起生长素背光一侧多的原因是什么?(单侧光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背光一侧多为什么就能弯曲?(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长大),并说明不促进分裂)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引导,最后问学生,是否懂了,学生都点头了。而这整整花了一节课。
中间有一插曲:学生在底下小声嘀咕:没有光照,胚芽鞘是否产生生长素?由于我备课匆忙,之前没考虑过。但我这时随即接话,请同学们议议。后学生自已得出结论,能!而且还举出例子:黑暗中胚芽鞘正常生长。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第一课时):本小节的原计划,用一节课上完体液调节的,但只讲了一半。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本节内容与初中知识联系较多,有许多学生初中生物没有学过或没有认真学,所以需要补充的很多,但是如果脱离课本去补充,可能学生无可适从。于是,我主要以课本为本,拿着课本讲课本,凡课本中涉及的,作适当补充,课本中没涉及的,暂不补充。这节课补充了以下一些内容:什么叫体液?常见激素的本质?(包括是否可以口服)对各激素生理作用的小实验?(主要是切除-----添加方法)各激素功能举例。同时还补充了:大脑皮层对下丘脑有影响作用和简单告诉学生“靶器官和靶细胞”的名称。
2. 对于课本中没提到的,练习中遇到什么补充什么。其它不想再作补充。
3. 课后问了几个学生:学生感觉有点散。的确,此课内容介绍了许多激素,本身就有点散。
4. 本节原准备讲清:激素作用的特点,结果刚讲了第一个特点:即微量;后就停住了,感觉如果把后面的特异性和节律性都介绍的话,学生会不理解的,所以当时没有讲,留以后再说。
三.今晚的晚辅导,评讲练习时,遇到两个问题。
一是:甲状腺激素是否可以口服?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的衍生物,教参及一些教辅书上说,不可以口服。而课本中的小实验却用甲状腺激素饲喂小动物,并且一些资料上的题目也都认为可以口服。我先在讲新课时,讲不可以口服。昨晚在辅导课时遇到习题又把它改过来了,并且说按“可以口服”来掌握。
二是:重力是否与生长素运输有关?在新课中提到了“平放的花盆植物生长状况的分析”,提到了重力引起了生长素的运输。而昨晚在处理一题目时遇到: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朝下,并在下切口放一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问上切口的琼脂小块中是否有生长素,答案是有的。这里主要用到:“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与重力无关,是主动运输”。
对以上两个问题,学生以为我是讲错了,的确,我前面没有讲清楚,造成了学生理解的歧义,也体现出了我备课的不充分、不超前,对教材钻研不透,以后要注意。
四.今天讲了神经调节的第一节,主要讲了神经元的结构和反射弧的结构。主要利用板画来讲解。但我在画神经元结构时,画了两个神经元的图,主要是想在讲清神经元结构的基础上,隐含讲解神经传导的方向,以及突触的位置。并把神经元的简化图交待给学生。我想这样,下一节比较好讲一点。
在讲到反射弧结构时,对传入神经的神经元图示不理解,不理解的原因是该神经元的树突很长。明天对此要强调。
我为什么在此花的时间较多,主要考虑此处是本节的基础,如果对神经元结构和反射弧结构不掌握,后面的内容学生就不容易懂,所以该处花点时间值得。
另外,做为教师要会板画,记得在大学读书时,老师强调过,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走上工作岗位时,大多是用透明胶片“照着画”,但使用的效果不理想,所以现在改用“黑板手画”,这对我是一挑战。
五.《兴奋的传导》:1、 本节出乎自已意料的是:课前提问学生反射弧结构时,提问了四、五位同学都没有把结构说周全,因为我把图倒过来画的。学生不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对上节课所讲没有掌握,也是初中知识缺乏的缘故。
2、 本节感到欣慰的是:大家都认为最难讲的一节,被我讲透了。主要做法是:照本宣科,适当补充。照本宣科就是带着学生读课本,分析课本;适当补充就是补充的内容不超过课本,如补充了Na、K离子的流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膜外则正好相反;在一个神经元细胞内,兴奋传导是双向的;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换。对于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等其它内容,如果练习中遇到就讲,遇不到就算了。
3、 本节最感动的是:我课前几分钟先到教室把几个图画在黑板上,后到卫生间洗了手,准备上课,刚进班,李娜主动从座位上起来,跑到我跟前,送了一张面巾纸给我,并说:老师擦擦手吧。我当时好感动。作为老师要感受到学生的爱,学生一个眼神,一句小声的问候,一个微小的动作等等,作为教师要作一个感受爱的敏感者,只有感受到学生的感,才能有工作的激情,才能去爱学生。
六.神经系统的调节这几节课,主要是“照本宣科”。几节下来,感觉真好。
首先:引导学生重视课本,同时深挖课本内涵如中央前回的作用特点有倒置性、对侧性、与代表区范围与精细复杂程度的相关性等,以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了解并掌握;
其次: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而在讲解中要对一些知识进行概括,或采用图解法如动物繁殖行为的激素调节等;或采用列表比较法如把先天性行为与后天性行为的特点列表等又如注意突触小体与突触的比较等;或知识延伸法,如突触结构部分,延伸出了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换等知识。
再次:要求学生叙述时要用课本中的语言,如讲完兴奋的传导后,提问时就要求学生上黑板按图示叙述神经纤维的传导和突触的传导。叙述时强调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以前,总感觉课讲得越高于课本越好,或越综合越好,其实不然,面对基础年级讲课时要注重基础。第五章:
一.《减数分裂》:本节内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难,如何突破难点呢?先安排前奏!
在对上节课(植物有性生殖)总结的基础上,专门留出约20分钟,先进行铺垫教学:
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就图让学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等。并让学生明白: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含有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四分体数。讲清这些以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记忆,下节课再讲分裂过程。
但在总结植物有性生殖时,作了一些引申,有的学生能接受,有的则不能。如引申一:卵细胞与极核细胞的染色体数、基因组成是否相同?用于双受精的两个精子染色体数、基因组成是否相同?学生一般能接受,我接着又作了进一步引申,即胚与胚乳的基因组成问题。引申二:果皮、种皮、胚、胚乳的染色体数、基因组成与母本是否相同?为什么?提问了四个学生都没有说正确的,看来这个问题提得有点难了,只有待以后遗传变异时再回头讲了。
思考:对于减数分裂一节故意安排前奏,主要给学生一个缓冲时间,让学生在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再听课,这样我估计效果会好些。
对于植物有性生殖中的引申,为什么要引到这一层次,因为后面遗传一节,再讲到时,有许多学生不懂,如果那时再回头复习 ,由于学生丢的时间较长,往往不能掌握。
二.《减数分裂》第一课时:有了上节课的前奏,课后又布置了学生预习,所以学生听起来比较轻松,完成了“精细胞”形成的讲授。
这节课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宣传发动、思想重视。在本节之前,我多次强调《减数分裂》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到上课之前,这一目的达到了。
2、 强化预习。我对预习一直是常抓不懈的,对预习不是泛泛的要求,而是要学生完成一定量的预习作业,以避免学生因课业负担重而忽略或应付。我对本节布置的预习作业是:a.熟悉“精细胞”形成过程,并分析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的变化情况;b.复习有丝分裂,思考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异同。C.参照书图,试图画出2N=4的减数分裂的精细胞形成过程图。
为了防止学生应付,每人发了一张白纸,要求学生写在白纸上,备查。
3、 整体讲解、突破局部。利用挂图,以2N=4讲解各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变化情况,以及染色体的行为。这样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由于预习到位,学生很容易接受。对于突破局部,我本节仅讲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些局部下节课再突破。
思考:对局部知识的讲解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学生很好掌握,但当提到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时,学生大多不懂,这主要是我备课时考虑不周,应先从个数入手,等学生懂了,再讲产生的种类。所以一个知识点往往有多种呈现方式,作为一个优秀老师,能够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循序渐进,让学生一听就懂。而精通的教师则不然。我要想法成为优秀老师。
三.减数分裂已讲了两课时,晚辅导特意安排学生画图,意在进一步理解其过程:
以2N=4,染色体分别标为AA’BB’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的过程,我坐在教室面批,结果出现了一些问题:
1、 学生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标号以及形态大小分不清;
2、 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尚能理解,对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不清,特别是出现的组合情况,往往只想到一种,想不起另外一种。
3、 对一个AA’BB’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哪些种类的精细胞?对一些AA’BB’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哪些种类的细胞?有了一定的直观印象,待下节课稍提一下,就能理解并掌握了。
第六章:
一.遗传的物质基础:用一节课的时间讲完这一节内容,实在太难。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由于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也没法启发、引导、训练学生思维,而是采取先告之结果(即先讲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后解释现象(以实验过程)的办法。
由于内容较多,原计划用多媒体上课,但由机器出了点故障,所以只好按课本讲了,由于格里菲思的实验占时多了,所以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的知识点不是太多,但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的态度,科学实验的方法以及实验过程的设计思路等等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时间太紧,没有达到这一目标。
二.DNA的结构与复制:这两节虽课本中内容不多,但需要讲的较多。而且要展示其动态过程,所以选用课件来讲课。
从“太空人”网站下载了课件,经过自已的精心修改,特别添加了一些比较和例题,并加了几张彩图,一个简单的课件就做成了。
但在使用时,还有的地方感觉不顺手,但是又没有办法,因为自已要做一个新课件需要很多时间,这对我来说,虽然技术已过关,但时间不容许。只有上公开课时才能自已独立做课件,平时很少独立做的,一般都是借用别人的。
使用课件有什么优点呢?我认为:
1、 可以直观、动态。
2、 增加课堂容量。
3、 激发学生兴趣。
但也不是所有课都需要用课件的,也不是一节课的所有时间都用课件的。
前一段时间有的老师讨论:用课件上课是否需要板书?我认为这不矛盾。一节课中当需用课件时则用,不需用时自然就不用。用课件主要是突破重点和难点。所以适当的板书(图)是必要的。如果一节课不板书(图),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脑子中一片空白,什么也没留下。所以要通过板书(图)让画面定格,在学生脑子中形成一固定印象。千万不要把课件课上成“作秀”课,一切从实用出发。
另外,在使用课件时,要及时指导学生记笔记,因为课件的内容容量大,如果不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记笔记,往往一恍而过,什么也没留下。
所以,使用课件上课,需要注意的东西较多。
三.基因的表达:这两节课还继续用课件上课,一是因为需要展示转录和翻译的动态过程,二是因为要赶进度,课堂的容量要加大。
在汲取上两节课使用课件教训的基础上,我对这两节作了精心的修改,除保留了原有的几幅图外,几乎是重新做了一遍,但这花去了我许多时间。但也有收获,这几天学会了如何把习题中的图表贴到课件上去,以前只知道如图把“图片”转到课件上。现在还有的地方不熟悉。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必备的素质就是会做课件,并把课件做得优美!很可惜,现在有许多老师被正常教学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很难抽出时间来学习这些东西,但我认为,现代的教师要想跟上步伐,必需具备现代技术!作为我们年龄较大的同志,更要加强学习,要跟上他们,要超过他们。
本节上课前在提问上节内容时,对碱基的计算学生掌握还可以,但对DNA复制的离心的重带、中带、轻带掌握不是太好,于时我又随时增加了一个例题,虽然占用了一些时间,但我认为,作为老师就要想法让学生不懂变懂!我常说一句话:如果你们不懂,那是我的责任。如果懂了,你们记不住,那是你们的责任。
我的同事,都在赶进度,因为期未考试要考到第二册的第七章结束。这是市定的进度,任何人也无法改变,所以只有拼命的跟。但所有老师都担心,这样进度太快,事必定造成有些地方讲不透,如果上新课讲不透,那到高三第一轮复习时,要想讲透就更难了。我认为作为讲新课应扎扎实实,把课本讲透,切不可“跑马荒”
四.基因的表达 (第一课时):这一节总的来说,就3个问题:1,什么是基因;2,基因是如何表达的;3,基因表达的结果是什么?
基因的表达两个 课时,真是不好分开。第一课时上的基因的本质及DNA和RNA的比较。开始的一个班不理想,我是先让他们看书,再讲基因认识的历史过程和基因的本质。这样上的索然无趣,一基因的认识过程,学生完全不知晓,而基因的本质则从书上直接可以看到。后两个班,则先讲基因的认识过程,从空想之物到确定在染色体上再到是染色体上的DNA最后到DNA的双螺旋结构。这样讲效果稍微好一些,但总觉得学生思考的太少。这种理论性很强而又是分子水平上的,学生接触的很少,真不知道怎么讲好。要是能举一些学生身边的例子来比较可能会好一点,但是又想不到好的例子。
五.今天上了第二课时,就看课本的转录和翻译的两个图来讲,将上述的问题糅合进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但课程完成时间稍微不够,还有觉得自己的逻辑顺序不是很清晰。
多媒体教学以其新颖的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也以直接的图解或图表,让学生一目了解;也以动态的效果给学生全新的认识.
六.基因的表达第二节上了几个班,都是依照课本上的两个图来展开的,但是每次讲,总觉得翻译的图内容好多,想讲清楚好难.
转录的过程很简单,在图上,类比DNA的复制,其模板,地点,遵循的原则,原料,产物等很容易发现.翻译就比较麻烦了,虽然模板,地点,原料,产物好讲,但是其过程不好讲,有很多问题.如几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决定什么氨基酸,如何证明,密码子表的特点,核糖体一次移动几个碱基的距离,等等,如果这些都是我讲很简单,但是学生永远不会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让学生去思考,时间不够,并且很多学生习惯了被灌输的学习方式,不想去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七.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一节:该节课的主线就是向孟德尔学习,学习他的研究精神,学习他的研究方法。
通过孟德尔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大胆猜想,敢于反对权威等精神。通过学习他的选材(顺便提了一下他的成功不是他的运气好,主要是他的个人努力和别人的帮助),研究方法,由易到难,先由一对相对性状再逐渐对2对相对性状分析;由定性到定量,不仅分析了性状的显隐性,性状的分离,并且计算了性状的分离比例都是3:1。
第二次课,准备讲起分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到内部机制。
八.自由组合规律:由于月考,所以前面的分离规律匆匆忙忙。但进度要求又紧,只有继续往前赶。
自由组合是建立在分离规律基础上的,我讲的时候大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用分离规律来解决自由组合。
一、 对由性状比推导基因型。首先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对基因的组合及性状比,然后对二对性状比分别进行一对一对地分析。如果是3;1,则亲本为双杂合;如果是1:1,则亲本一是杂合,一是隐性纯合。。。。。。
二、 已知亲本基因型推导后代的基因型种类、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首先对一对基因产生三种基因型、有两种表现型,然后对于两对只要相乘即可。
三、 已知某一个体的基因型,求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首先对一对杂合基因产生两种配子,各占1/2。然后相乘即可。
总之,自由组合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用分离规律来解释。第七章: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第一课时,为新授课。
关于听课带来的思考,分理论层面的思考,贴在我的博客里。实践层面的思考贴在此。
第一: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
许多教师在说课时,只认为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是重点也是难点。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本节的重点是:1、如何理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2、基因频率的计算。难点是:如何理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本节的难点是贯穿整个课堂的。
第二:如何突破难点?
有的选手采取了“创设情景----讨论归纳----再创设情景----再讨论归纳“
第一个创设情景,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提出挑战,让学生质疑思考,最后得出“种群生物进化研究的对象“。
第二个创设情景,是对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思考,最后得出“基因库和基因频率都是种群所具有的特征”。
第三个创设情景,是对基因频率的计算比较,得出“基因频率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例如:有一种蝶的翅膀是灰色(基因型为aa),偶然出现一绿色的变异个体(Aa),如果周围环境是绿地,按照达尔文“适者生存”的观点,
①这一有利变异个体能永远生存下去吗?
②A基因通过什么方式才能保存下去?
结论:个体中有利变异的基因无法通过长生不老在个体内保留。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续。
再例如: 种群中个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 第八章》: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今天是对全组的公开课,课题为《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内容为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课本中正好针对每一部分内容提供了三幅图,如何利用这三幅图,让学生理解本课的内容,非常重要。
往往由于课堂上时间较紧,学生对图看得不仔细或不深入,或对图中隐含的内容挖掘不深,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图时,应列出相应的目标要求。
如看第一幅图(图8---18)提出的目标为:
(1) 此图为池塘生态系统,属于上节课中学过的什么生态系统?
(2) 结合初中知识,在此图中画出了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能说出来吗?
(3) 如果将生物归类的话,能归为几类?你能将它们归类吗?你能将消费者进一步分类吗?
(4) 你将它们归类的依据是什么?(它们各自的代谢类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划分的)
(5) 由上述得出结论,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
引导学生看第二幅图(图8---19)
(1) 从图中可以看,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各起什么作用?(或各有什么功能特点?)
(2) 试据图理解并叙述箭头的含义。
(3) 你能据图概括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吗?请将四种成分之间用箭头连线。
(4) 你认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哪些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必要组成成分?(无机环境、生产者、分解者)。从理论上讲哪些成分不是生态系统的必要组成成分?(消费者)
引导学生看第三幅图(图8---20)
(1) 先看图写出其中一条的食物链。并在这条食物链中标出生态系统的成分及营养级类型。
(2) 数一数,共有几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最短的食物链?
(3) 猫头鹰占第几营养级?占最多营养级的是哪一动物?占最少的呢?
(4)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有哪些?
(5) 请据图分析,蜘蛛与青蛙之间的关系。
(6) 思考一下:从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分析,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青蛙被大量捕杀,则其它动物的个体将如何变化?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若鼠的数量大量减少时,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7)图示的生态系统中,还缺少的成分是什么?(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6)思考并讨论:假如图中的箭头隐去,你将怎样调查这个食物网?
第九章选修:
第一章:
一.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是,我主要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了
    在处理该部分内容时,因为考虑到我们这里初中部分学生都没学,所以在这里补 充了初中的泌尿系统及肾脏的结构与尿液的形成。另外在备课时,我还准备复习一下前面学习过的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成与作用。
1.对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功能,简单地带一带就行
2.平衡也比较好理解,就是来源与去路大约相等了,不用过多强调。而对其中水的来源之-__物质代谢,则可结合前面学习的呼吸作用产生水为说明了,如象米虫水的来源;并指出一般生物的水的主要来源为饮食。
3.对水的去向,其大肠排出的水的来源,向学习说明是来自于消化道没有吸收的水与部分消化液中的水了
“内环境与稳态”:有关知识与本节要结合内稳态知识,明确稳态实质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它是在神经体液调节器下由多个器官协同完成的,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都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必定由反射弧完成,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一不可,但教材在叙述水盐平衡的调节中并未曾对神经调节这五个环节详述,这就要在学习时加以分析,特别要分析感受器、神经中枢和效应器的位置。体液调节要明确是什么化学物质调节,它的作用器官是什么。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本人对该节内容作了如下处理:
1、 课前导入时复习了两块知识,一块是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另一块是胰岛的结构。
关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除了与学生一起复习三个来源和去路的过程,关键复习了各过程发生的场所。这为讲平衡调节时的靶细胞(靶器官)作准备;关于胰岛的结构,除了复习其A、B细胞的功能外,还补充了胰脏的外泌部(即胰腺),让学生对胰岛与胰腺进行比较并联系在一起,特别提到胰腺产生的消化酶在消化道中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而胰腺产生的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能调节内环境中的葡萄糖浓度(即血糖)。
2、血糖调节中,细讲神经调节。因为该节内容最难的就是血糖调节中的神经调节。课本中讲得不透。只好作些补充。补充如下:
总的来说:
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中,神经中枢是下丘脑的不同区域;效应器有多个。属间接刺激。
1、 血糖浓度升高-----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肝脏、骨胳肌脂肪组织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降低。
2、 血糖浓度过低-----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一区域-----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肝脏等处的体细胞------血糖浓度升高。讲清神经调节后,激素调节过程就很简单,在激素调节中“血糖浓度的变化”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A细胞、肾上腺分泌相关的激素。
在此思考一个问题:肾上腺素是否只有通过神经调节才产生,仅激素调节不产生?(没搞懂)。
三.人的体温及其调节:这一节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体温的神经调节,但书中讲的不是很明确,于是我在课前就作了补充。
      一、 体温调节的神经调节:
寒冷-----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
炎热-----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
备注:寒冷刺激后,效应器有四个;1、骨胳肌;2、肾上腺髓质;3、立毛肌;4、血管。
炎热刺激后,效应器书上介绍两个:1、汗腺;2、血管。
各效应器产生的效果,课本讲得较细。
      二、 体温调节的激素调节:高中第一册P58页。
但对上述的调节要作些引申。1、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的协同作用;2、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某些神经(如植物性神经)支配某些腺体(如肾上腺髓质)。
思考:
1、 补充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内容,切不可补充的内容给学生造成新的理解障碍,这一点,有许多老师遵守不够。
2、 挖掘教材的目的,主要是对一些细节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一些内容帮助学生联系以前的知识;一些知识让学生进行前后比较。如在此节中,通过挖掘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让学生对课本中的一些细节如效应器种类,又如神经调节与腺体分泌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巩固第一册的甲状腺素的分泌调节,掌握人寒冷时,体内的激素调节过程。让学生对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的作用比较,掌握其使人体产热量增加的机理。
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这一节内容是教学中的难点,我主要作如下处理:
一、 二轮学习。这一名词是自已瞎编的。这一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而且知识点很碎。我采取先按课本逐句逐句地解释一遍,在课后要求学生背课本、理解课本。即让学生先“捂”。尔后以评来提升,所以课时练没有及时的评讲,想留到下周集中时间来评,通过评再带学生复习一遍上一周所学内容,即为第二轮学习。当然这只能针对这一章特殊章节进行,因为评讲练习不及时,不利于学生对课本理解。
二、 以本为本。把课本中的每一句话,详细解释,跟着学生一起学习,遇到新的名词,如果对学生理解造成障碍的,就补充,如在此节中补充了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宿主细胞、溶酶体、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等一些学生似是而非的名词,但只是作适当的补充。例如对淋巴细胞的补充仅一句话:它是白细胞的一种,因其在体内发育成熟途径不同,可分为T细胞和B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的补充也就一句:能够分化发育成其它各种类型血细胞的细胞。对外毒素补充为:是一些细菌的代谢产物,有毒性;对类毒素的补充为:将外毒素经脱毒处理,使其保留抗原性但无毒性;对抗毒素补充为:由外毒素(或类毒素)刺激产生的,其实是抗体。补充的原则是不让学生产生新的理解障碍。
这节课是疏理课本,下一节将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比较。
三、 动画直观。从网上找到一个动画,形象直观地显示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三个阶段,我采取的办法是,先带领学生理解一遍课本后,让学生根据动画,叙述三个阶段的详细过程。据使用效果后,动画放第一遍时,学生一般说不出来或说得不准确。放第二遍时,学生基本上能用课本上的话叙述了。本来我是想先放动画,后讲课本的,这也是一般处理方式,但针对这一节的内容的特殊性,如果先看动画,学生可能什么也看不出来,效果可能是没有的。
四、 形象比喻。这一段内容抽象,但在课前备课时,没有想到会用形象的比喻来解决这一问题,只是在今天的课堂上,突然冒出的两个小比喻。一个是讲到人体免疫系统结构时,学生在底下嘀咕,淋巴结与淋巴有什么区别,这是我脑中突然冒出,随口举道:淋巴结就好似长城的烽火台,驻扎着许多士兵;长城就好似淋巴管。在长城上行走的士兵就相当于淋巴里的成分(白细胞等)。在讲到溶酶体时,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亲密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我举道:溶酶体就好似细胞内的自杀性炸弹,一旦受到抗原入侵后,就在效应T细胞的参与下,自杀!在没有受到抗原入侵时,溶酶体中的酶没有活性,即炸弹没有引爆。
四.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昨天花了两节课讲完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今天上课提问了几个学生,结果有些细节还没有掌握。
今天讲的“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一节,知识点不是很多,所以讲起来比较轻松。
在讲《过敏反应》时,重点从抗体的分布部位不同来讲过敏原与抗原的关系。正常的免疫反应中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组织液和外分泌物中,而过敏原引起的抗体则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粘膜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正常的免疫反应是受到抗原二次入侵后,针对不同的抗原,产生三种不同的免疫反应(课本P20);而过敏反应是如果受到抗原二次入侵后,刺激吸附的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相关反应(课本P23)。过敏原的范围比抗原大。
关于《自身免疫病》我补充了几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病,如Ⅰ型糖尿病、重症肌无力、肾小球肾炎等。当谈到课本中的“风湿性心脏病时,学生在底下嘀咕,有什么症状?我第一篇听到没理它,后又说,我实在没有办法,就说:对不起,我也不知道。等我课后上网查一查,再告诉你们。现把查的结果先帖在这儿:临床上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常同时存在,但多以一种为主。不论狭窄或关闭不全,均可造成血流动力的改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代偿功能,心脏尚能维持其正常的功能状态,如果代偿功能失调,便出现心力衰竭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例如:活动后的心悸、气促,严重的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劳累后出现咳嗽、咳带血丝的痰液,声音嘶哑,尿量减少,下肢浮肿(晨起减轻,午后加重),腹胀,腹水,肝、脾肿大等。二尖瓣狭窄的病人可出现"二尖瓣面容",即两颧呈紫红色。
关于《免疫缺陷病》中提到的艾滋病,学生很感兴趣,特别是提到“艾滋病的唾液中有HIV时,学生就在底下议论:能够通过饮食传播。我说一般不会的,例如著名演员濮存昕就和病人共同进餐,温总理亲自握过病人的手等等。但学生还是没有信服。这时我再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了。主要是因为我备课不充分,假如我之前下载一些艾滋病患者的图片,再补充一些爱滋病的传播途径的图片介绍,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了第二章:
一.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这一节是考试的重点,所以我花了两节半课把它讲完。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四图一题”。
第一节课:展示一图(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关系曲线,单因子变量)
通过此图讲清如下内容:
1、 什么是光合速率?
2、 什么是光补偿点?
3、 什么是光饱和点?
4、 为什么光饱和点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一是因为光照太多,植物无法利用完;二是光反应产物,暗反应无法及时利用)
5、 如果把纵坐标改成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则可从图中读出呼吸作用量。第三章:
一.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 课本P41图3—3,紫茉莉杂交时母本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配示意图。
学生问:从图上看,母本细胞中的叶绿体有9个,分裂形成的三个卵细胞中,每个细胞中都有3个叶绿体,为什么称它叫不均等分配?
老师答: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细胞质遗传物质的不均等分配是发生在什么阶段?是指什么的不均等分配?(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细胞质遗传物质)
再思考一个问题:图示中的一个母本细胞能一次开形成3个卵细胞吗?还是一次只形成一个?(当然一次只形成一个了)。
第三个问题:请大家用刚学过的排列组合的方法计算一下,形成哪一种卵细胞的可能性大?(含花斑色的卵细胞)。
第四个问题:如果花斑色的卵细胞受精后,再形成的花斑色的受精卵,分裂后可能形成三种颜色的枝条吗?为什么?(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叶绿体的不均等分配)。
总结:当时讲课正在进行当中,有一生物成绩最好的同学提出,估计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于是把预先设计放下,讲清此题。
此题在备课时没有仔细思考过,但对不均等分配例是思考过。于时就通过层层高问,层层剥,让学生对不均等分裂全面理解。
     二、 基因工程中切质粒和切目的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是一样的吗?
学生问:基因工程四步骤中的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得用的限制性内切酶是一样的吗?
老师答;一样啊,有什么疑问?
学生问:那你讲的一道例题中的两个末端,能配对,但是用两种酶切的,怎么理解。
这才想起我讲的一道例题。内容如下:(2005年天津高考题)
例题:(1)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①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②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③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为什么?
答案:(1) ②
③可以连接。因为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所形成的粘性末端是相同的,是可以互补的。
这道题是我课堂上举的一个例题。学生从这道题中获得的信息是:用不同限制性内切酶得到的末端是互补的,是可以连接的。我一时语塞,等我回去和同事商量一下再告诉你。课后一同事商量,也没有结果。如果说不一样吧,所有资料上都说一样,如果说一样吧,对这个问题又不好解释。真难为我了。
      三、 是“外显子”还是“非编码区”?
课上举一例题,是高考题。原题如下:
植物学家在培育抗虫棉时,对目的基因作了适当的修饰,使得目的基因在棉花植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表达,以防止害虫侵害,这种对目的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 )
A、内含子 B、外显子 C、编码子 D、非编码区
标准答案选D,而班级几乎所有学生都选B。
我解释道:题干中给的信息如果加以处理可以得到如下内容:××使得目的基因表达?一看就明了,要求找出主语,哪肯定是“非编码区上的RNA酶结合位点”了。有许多同学对题干信息不加以分析,把要填的内容当作宾语来填当然错了。另说明的是这道题有争议。但我认为没有争议。
思考:对个别题目要像学语文哪样,划一划主谓宾,可能更有利于解题。理科学习文化科化嘛。
二.《目的基因检测和表达》一节中,偏重于直接的叙述,我在讲完这一节内容时,把它改成实验,来加强学生对此段内容的理解。
原内容:例如,大肠杆菌的某种质粒具有青霉素抗性基因,当这种质凿与外源DNA组合在一起形成重组质粒,并被转入受体细胞后,就可以根据受体细胞是否具有青霉素抗性来判断受体细胞是否获得了目的基因。
改编成实验:
实验假设:如果受体细胞获得了目的基因,则受体细胞具有青霉素抗性。
实验原理:质粒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抗性物质。
实验验证:选择培养基培养法。1、提取目的基因:从大肠杆菌内选择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具有青霉素抗性基因)。2、让质粒与目的基因结合,形成重组质粒,并将其导入对青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内。3、将该大肠杆菌放在加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能生长的则质粒导入成功。4、设立对照实验:用无青霉素的培养基培养,不论导入成功与否,均能正常生长;或者分别用未导入质粒的大肠杆菌,放在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则不能生长。
原内容:抗虫棉的表达。
实验假设:重组的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后,能产生特定的性状。
实验原理:抗虫基因在受体植物中表达。
实验验证:锦铃虫感染法。分别用锦铃虫感染导入重组DNA的棉花(实验组)和未导入重组DNA的棉花。
小结:这些实验的内容来自于教师对教材思考挖掘,也来自于教辅资料上习题题干内容的归纳。第四章第五章:
一.《细菌》:这一课是我准备了两个多月的公开课,可惜,情况有变,听课的没来!我想:以前讲公开课有不少老师听课,学生们当然积极配合,情绪高涨。今天虽然没人听课,我照样按照有听课的计划讲,检查一下效果如何。
天啊!四个班都表现得非常棒!刚下课科代表就紧跟到办公室。我问她:“你有事吗?”她说:“老师,我真是太佩服您了,您能把最厌学同学的积极性也能调动起来,真不简单。”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这节课,我从方方面面进行了准备,小到每一个细节,甚至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事实证明: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备好了,即使没有人听课,学生照样积极配合,情绪高涨。思维充分的活化。我又想:如果每节课都能这样的话,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可是,做教师的要付出更艰辛的劳动!大概高水平的教师都是这样吧。这使我不由得对一句话开始有些认可了。这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二.微生物的营养:如何把复习课上出新意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概括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关键是教师能够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精彩的问题,让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思维的激情,并能够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本节课从和学生一起复习人的营养入手,引入微生物的营养,学生也都知道微生物的营养需要五大类物质,结合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水和无机盐的功能,简要说明水和无机盐在微生物营养中的作用。可以出这样的题而加以强化——微生物的繁殖能离开水吗?
本节课的重点是微生物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复习微生物的碳源的时候,引导学生知知道碳源的概念,来源,作用,在讲微生物碳源的时候,特别强调微生物几乎无所不吃,石油,酚,甚至DDT都可以作为它们的食物来源。教师和学生一起清楚这些内容之后,教师设计如下问题,总结一下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的碳源,能源。学生思维极其活跃,因为刚刚复习过生物的代谢类型,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掌握还比较好,能顺利归纳出自养微生物的碳源一定是二氧化碳或碳酸盐,而异养微生物的碳源必须是有机物。自养微生物的能源有光能和化能,并能分别举例,有关异养微生物的能源学生概括为一定是化学能,这时我用疑问的眼光看着大家,说,再仔细想想,有没有什么特例呢?学生认真考虑了,还是想不出来,我又启发大家,我们学生物代谢类型的时候,有哪个特例来?学生马上能想到红螺菌,是光能异养型,代谢过程既需要二氧化碳,光,还需要有机物。从学生的眼光里,我看出了他们获得新知的喜悦。在此基础上,让大家根据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特点,总结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学生能顺利总结出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异养型四种类型,并能举例说明哪种微生物属于哪种营养类型。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知识概括能力。接下来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根据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特点,展望一下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解决粮食问题方面的应用前景。有的学生马上回答,用微生物酿酒,制醋,低温,低氧,低湿保藏种子。我说,这是展望吗?这是应用前景吗?学生会心地笑了。接着进入了思考状态。过了一会儿,我说,同学们想出什么应用前景了吗?一片默然。一个学生举举起了手,要发言,那应该是经过自己思索而得到结果的欣欣然吧,因为这是补习班的学生,这是这学期开学以来第一个举手发言的学生呢。我示意他站起来回答,他说,根据微生物可以以石油为碳源的特点,用微生物来分解石油,有利环境保护。看同学们的表情,是欣赏,是佩服。其实我们都知道超级菌就是能分解四种不同烃类的微生物啊。接着他又说,可以用微生物来分解塑料,酚,DDT等垃圾和有毒有害物质。还可以用石油,二氧化碳等为原料来进行发酵生产,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用粮食来酿酒。我想这段内容的学习,是靠教师精心设计出了问题,又靠学生的精彩回答而得到进一步升华,每个学生都会深深记得这一段的知识内容的,估计也会灵活运用了。这段知识的教学达到了令自己满意的效果。
三.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我是以一道题目结课的,要求同学们在生长曲线的基础上绘出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微生物的生长速率的曲线,要体现出微生物生长的四个时期的变化规律。
学生绘图的时候我到下面走了走,看了看,基本上没有谁能绘出这个曲线来。差不多又都绘成了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了。通过这道题,能使同学们真正理解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同学们存在的误区是,调整期微生物生长了啊,不是体积增大了吗?他们现在都忘了我们所研究的是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了。比如以微生物的数目来研究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调整期数目增多了吗?稳定期数目增多了吗?是不是调整期和对数期的生长速率都为零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对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变式训练题。我看二十二班同学画的曲线,陈暄同学画的非常好,非常准确。我问他怎么想的,他说,这就是数学上的导数啊。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正要走出教室,还有好多同学在喊,老师,怎么画这个图啊,我开玩笑地说,去问陈暄吧。实验教学:
一.观察细胞质流动和叶绿体(第五课时):该实验的重点有两个:
1. 临时装片的制作:是中学生物实验的最基本实验,具体要求必须讲清楚。
2.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技术。
主要以这两条为主线,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为下一实验“植物的有丝分裂”打基础。
由于只有一台演示显微镜,所以讲起来显得费劲,因为有近一半的学生是农村中学上来的,他们以前连显微镜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谈如何使用了。年级想了一个办法,即印了一份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讲义(我估计其它学校也大多是这样做的),我使劲讲,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唉!
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第十二课时):1. 本节实验与新教材有点区别,新教材中补充了显微镜的计数、统计、分析。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
2. 对实验的讲解,一直是我的弱项。实验应该到实验室去做,让学生在实验室里面自已探索。
3. 本节补充了:根尖的结构及动植物分裂的部位。(目前知识水平应知道的)
植物分裂的部位:分生区、形成层;
动物分裂部位:生发层。
并利用此图引导学生思考;1、胞内蛋白(细胞内的酶等)是怎么合成和加工的?(游离核糖体合成,滑面内质网加工)。2、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有什么功能?
对细胞液功能的举例之前没思考,随意举了一例:水如何逆重力上升到树梢?(蒸腾拉力)。造成细胞哪些地方缺水?(细胞液)。如何补充?(从水多的地方吸收)。
如果是高一的新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还早了一点
三.关于学生实验
根据学校安排,这几天集中时间做实验,先做《细胞质流动》与《有丝分裂》两实验。一节课做下来,效果不是很理想。具体原因如下:
1、 材料充备不充分:由于事先选用葱根和青菜做材料,为了省事,就从食堂处找一些,结果有的大葱的根尖早已被损,部分青菜早已萎蔫。所以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2、 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知识欠缺。虽之前布置学生看了,但遇到实际操作,学生还是束手无策,不知道使用的一些常识,例如:如何对光?先低后高等等。
3、 对实验结果预期不够:如有许学生看到的实物,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把气泡误认为细胞,把细胞想象得太大,实际上在低倍镜下是很小的,这可能是受了教科书的影响,因为课本中的细胞图总是比实物放大许多倍的。
4、 对实验结果不会分析,如有许多同学做出来的装片细胞没有分开,主要是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好的缘故,结果我一问,学生答不上来。
复习课:
一.第一轮复习应夯实基础
如果仔细研究每年高考卷,不论再综合的题目的答案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其内容,平时的练习中的综合题也是如此。为什么有许多学生不能够得到高分,一是因为书本的知识点没有掌握;二是因为对知识点的理解、应用不熟练,也就是学生平时所说的:不知道填什么。作为高三一轮复习,我认为应注重对书本知识点的掌握。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版主为我们的提议,激发了我们许多思考。
1、 罗列知识点:我们能否作这样的统计:把近十年高考的综合题的考点罗列,再结合自已的体会,把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大罗列,并分课时地交给学生。这项工程(之所以称为工程,因为工作量太大)到现在为止可能只有一些名校在做,我们从网上也无从获得。所以我们都是靠零星的记忆,而没有系统的把握。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
2、 挖掘知识点:对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即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作一些必要的扩充和延伸,并加强训练,让学生不仅对此知识点熟悉,而且对由此知识点延伸出的知识网络要掌握,还要对其在课本中的前后知识点要了解。
3、 训练知识点:在一轮复习中,为了省事,往往用一套现成的试卷,或组内每人轮流出一份周练。这是必要的,也是各位老师常用的办法,但在讲解的时候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千万不能脱离课本讲题,尽量不要出太深的综合题,最好出一些课本中的知识点的“挖空”。
期中考试复习断想
这几天忙于期中考试复习,说是忙,不如说是“应付”。这次期中考试卷因为是竟争学校老师出的,而且他们每次出卷都喜欢搞点小动作,例如:卷子奇深或奇浅,不论你考得如何,他总之在未考试前把试卷的题目都原封不动的告诉学生,据说一是为了打败对手,二是为了给校领导一个好印象,明年能有可能带高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全力以赴来应对。课课练、周周测、单元练、期中摸拟,最后还不放心,叫我从网上下载了“2005年各省高考试题”原封不动的(包含答案)一起印发给学生,说是给学生自已看。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讲了多少份讲义,昨天本来我只有一节课,却在讲了四节,把学生的体育课、政治课(非高考科目)、晚自习都用上了。讲得我口干舌燥,讲得学生晕头转向,呆若木鸡。唉!有什么办法,考不好,学校领导要开座谈会的,所谓座谈会的意思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这次期中复习,总的感觉是有点“乱”。之前的计划很好,但由于中途发生改变,所以乱了方寸。造成学生累,老师累。学生累:学生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总结、没有时间思考、更不要说消化了。老师累:老师的最大目标是把发给学生的讲义讲完,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带学生把课本理一遍。老师见面的第一句话:你的讲义讲完了吗?
我们有时也说,讲义能不能不讲呢?不能。为什么?所有老师都说,如果考到讲义上的原题目,哪差距就拉大了,所以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期中复习应在之前订立一个详细的计划,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唉!真心希望这次能考出好成绩。
二.学生提问,我来答
期中复习迎考,我专门安排了一个时间,让学生提问题。要求学生:对书本中不懂的知识点,需要老师讲的,全部罗列出来。不要写题目,每个学生问题不少于5个。结果学生提出许多。我花了一上午时间,把它们每一个问题都录入电脑,然后归类,首先针对共性的问题,在网上找一些题目,来以题讲解,我想这样学生容易接受。经考虑,我找了2005年的高考题(在生物教师之家找到的)作为例题。意思有三:一是以前学生做的题目大多是资料上的,而资料往往滞后;二是让高二学生接触高考题,而且学生能做上来,对学生是一种鼓励和挑战;三是教会学生叙述的严谨性,因为高考答案的叙述是非常严谨的。对于非共性问题,我单独把把问题列出来,准备在评讲义时,穿插讲解。
题目准备好后,又花了一上午做了课件,说是课件实际只是用POWERPOINT稍稍做了一下,结果图做不上去,只好自已画在黑板上。由于是用课件上课,学生的积极很高。我花了三节课把它讲完了。后问学生,学生说;效果很好!
当时前面几节课都是习题课,如果再按老办法讲下去,效果可能会很差.所以老师要想办法变着法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昨天在讲评试卷之前时,讲到类囊体或者囊状结构的薄膜时,看到试卷上五花八门的写法,十分困惑,于是想,为什么在黑板上画了好几次,学生临到考试还是写不对,写不全。写不到位呢?恰好前几天,看到《中学生物学》上面有同行以一摞镶嵌着芝麻葱花的空心饼形象的说明这个例子,觉得很好,于是打算在讲到这个题时,准备适时地把这个例子告诉学生,但是偏偏讲到那块时忘得一干二净!
下课后才想起来,十分懊丧!于是又打算在下节课在补充这个例子,但是转眼一想,不可,这样在没有相关情景基础下,突然补充这个比喻,是不是显得过于突兀,是不是学生以后还会忘记?没办法,只能看以后在有合适的机会再讲了。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释怀。
三.注重课本,独立做题
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的实际,在班级适时地提出这样的口号,并按照这样的思想实施,是成功的保证。
一、 如何注重课本:
1、 背课本:要想学好生物,不背课本是不行的,当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是很必要的。如何抓学生背课本?挖空填空。把课本的知识点找出来,形成题目,由学生来填。通过抓学生背书,来“培养学生的生物语感”(肖爱民校长语)。现在有许多科目,不去抓课本,只是一味地做练习,结果学生由于对课本内容不熟悉,做练习的速度又慢,于时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越是课本不熟,越是做练习,练习做得多了,课本没时间掌握,练习的准确率又差。我是专门留时间让学生背书的,这个时间就是每天晚饭后到晚自习前的确20分钟,每天如此,已形成制度。
2、 分析课本。对课本中隐含的知识点要分析。例如:课本中关于质遗传的一段:如果让紫茉莉花斑枝条上的雌蕊接收绿色枝条上的花粉,由于花斑枝条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均等地分配,F1呈现出来的3种表现型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我在分析这段话时,首先引导学生质遗传与细胞分裂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质遗传不仅与减数分裂有关,而且与有丝分裂有关。于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上述内容中,“细胞质中遗传物质不均等地分配”与“F1呈现出来的3种表现型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之间,可以补充什么样的话,才能更完整?经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细胞质中遗传物质不均等地分配,产生的卵细胞就可能有三种类型,与精子受精后形成三种类型的受精卵,受精卵分裂形成新个体(或部分器官时),其中花斑色的细胞分裂形成三种类型的器官,所以F1呈现出来的3种表现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又如:课本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都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引导学生分析:①线粒体和叶绿体能够独立复制、独立转录和翻译吗?(能)②假如能,有完成其功能的结构和成分吗?(有,三种RNA和核糖体、酶等);③试想一下,合成的蛋白质种类,能满足它们自身的需要吗?(不能,还需要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来补充)。所以最后得出结论:它们叫半自主性细胞器。
通过分析课本,只是引导学生要思考课本,重视课本。
3、 回归课本。无论是在讲例题,还是评讲试卷,遇到争议性问题,要求学生翻课本;遇到答案不确定的,找课本;遇到与课本叙述不一致的,以课本为本。同时要求学生在答题时,要想着用课本中的专业词汇来答题。
4、 源于课本,寻找原型。实验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答题时比较难,这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必须思考:这个实验与课本中哪一个实验相似。即在课本中找到原型。这里所说的相似,有的是设计思路相似,有的是过程相似,有的是观察手段相似等等。在把课本中的各项实验分析透彻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例如:(2006南通二模试题)(12分)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活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浓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活鸡血,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镜操作器材等。请写出实验方法步骤,并预期结果。
A、 方法步骤;(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预期结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值并记录,再向甲管中滴1滴5%的盐酸溶液,乙管中滴1滴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分种,再分别没定PH值并记录。
① 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 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于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获得相关证据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本题中的第(2)题的实验设计思路,与课本中的“PH值影响酶的活性的研究”相似。思路如下:
试管编号 甲 乙 丙 丁 戊 已
血浆 + + —(加清水) —(加清水) —(加缓冲物质) —(加缓冲物质)
测PH √ √ √ √ √ √
HCL + — + — + —
NaOH — + — + — +
测PH √ √ √ √ √ √
A B C
(答案;A、①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生理盐水、10%NaCL溶液、蒸馏水各2ml ;②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活鸡血细胞液,振荡摇匀,放置5分钟;③取3张洁净的载玻片分别编号A、B、C,分别对应加1滴取自甲、乙、丙3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做成临时装片;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4分)B、生理盐水中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10%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皱缩;蒸馏水中的红细胞破裂。(3分)
(2)①缺少对照。应再增设两个蒸馏水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3分)②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2分)
通过上述例题,可以知道,不论怎么复杂的实验题,在课本中都能找到“原型”,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
二、 独立做题
由于学业负担过重,往往导致学生不能有效的作业。浅层思考,浅尝辄止,甚至根本就不去思考,抄袭成分,甚至不以为耻,心安理得。这正应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负担过重等于肤浅”。在学生有限的学习资源(时间)下,学生不抄袭能够全部完成布置的作业是不现实的。但这种实际,作为一个任课教师是无法改变的,怎么办,只有适应环境。所以我重点抓学生的独立作业。
首先思想上做好工作。有许多同学思考过程中,稍遇障碍,就去找答案来寻求帮助。实际上这是新的一种浪费时间。把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抄答案上,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学习是无法进步的。其实思考就是学习,思考就是进步,思考就预示着成功,虽然从表面上看,浪费了时间甚至还没有做出题目,但在思考过程中运用各种知识来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最好的进步。曾记得爱迪生经历了1000多次的失败后,有同事嘲笑他的失败,他严正地说:“我没有失败,我已知道了有1000多种材料是不发光的,这就是成功。”
其次是行动上加以阻止。俗话说:布置不落实等于零。布置的作业要检查,检查不仅要看其答案,更要看他是否抄袭。老师要善于炼就“火眼金星”,善于识别真伪。如果学生能独立做题了,哪怕少做一点题目也可以
习题课:
一.习题课(第十一课时)
1. 早在几天前就布置学生:把从开学到现在学习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比较模糊的概念罗列出来。每人不少于20个。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把它们整理,选出一部分有共性的题目印发给学生。对个别学生提的问题则书面解答。效果很好,只是恨自已知识浅薄。
2. 上述的这一要求,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对教材内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不是题目的罗列,即使是题目,也要求学生先写出一些思考,哪怕是错的。这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后教研组的同事也都采用了这一办法。这一办法的缺点就是占用教师的时间多了。
3. 一些问题的列举:(有一些问题是无法回答的)
(1) 高尔基体是如何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的?
(2)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养料怎样运输?
(3)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细菌等还会入侵呢?
(4) 溶酶体内的酶没有活性,但是它外面的酶是有活性的,为什么没有把它分解?
(5) 为什么血液中含钙量低就会出现抽搐?
(6) 醋酸怎样杀死细胞?
(7) 糖类都是甜的吗?
二.习题课(第十一课时)
1. 早在几天前就布置学生:把从开学到现在学习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比较模糊的概念罗列出来。每人不少于20个。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把它们整理,选出一部分有共性的题目印发给学生。对个别学生提的问题则书面解答。效果很好,只是恨自已知识浅薄。
2. 上述的这一要求,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对教材内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不是题目的罗列,即使是题目,也要求学生先写出一些思考,哪怕是错的。这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后教研组的同事也都采用了这一办法。这一办法的缺点就是占用教师的时间多了。
(看来学生的素质不错,提出的问题有质也有量。我也很喜欢同学发现疑点勇于提问,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的课堂教学一般是立足于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进行设计的,由于师生存在思维水平、生活阅历、知识层次等方面的差异,教学设计可能会与学生的思维角度存在错位,因此在课堂上心智较集中的学生一般会产生疑问。
能产生疑问至少说明他们思维已处于激发态。有些小问题随着教学进程学生会醒悟,但也会有一些以理解的问题。如,有学生问: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为什么不可以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退烧呢?我在家里就是这样的!这样的问题也引起了学生共鸣,而学生可能没有注意高烧的严重程度。
有了问题学生处理的方式也很多:一闪而过式,是不是属于有价值的问题自己没有把握,像火花一样也就让它闪过而消失了;课后探讨式,课外的时间里与同学或老师探讨,寻求答案。这样的学生大多信心不足但又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不管他(她)问的问题是多么的不应该作为老师还是应该耐心、细致,特别是温和,毕竟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自言自语式,上课时希望老师能注意到他的问题,但又没有勇气。如果老师听到了,哪怕只是“嗡嗡“响,也不能假装没有听到,可以试探的问一问,“是不是有问题呀”?或许有价值的问题就是被你这样鼓励出来的;大胆抗议式,虽然有些不太礼貌,但只要不是捣乱都是可以受到表扬的。越到高年级这样的学生越是少呀!我很喜欢这样有个性的学生,能这样做也显示出他的信心、胆量;举手问答式。
不论是哪种方式,我们首先都要尊重和欢迎,尽量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不仅仅是在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也是在提高自己。学生的问题体现了你的教学策略是否有效,教学观念是否合适,如果你是个会反思的教师,学生的表现则是一面镜子,从中你可以找到教师自己的问题。记得我以前认识的一位老师,常在课堂上感慨万端:这个问题我讲了第n遍了,怎么还不懂呢?、、、、。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反思一下,为什么学生老要做错呀?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呀?在讲解时我是不是有没有讲究讲解的方式呀?等。这正是教学相长的表现。
三.一份周练讲了3课时,基本上每一题都讲了,而且讲得很细。
主要原因是本次周练题有点深,都选自高考题或高三复习用的题目,但细细讲来,学生也能接受。
对于习题课,我一般把握以下几点:
1. 不就题讲题,而是指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我经常会说:解决此题,必需具备……知识。
2. 结合课本讲题,每遇到一些感觉学生没有理解的知识点,总是要求学生在课本找到位置,我想,这样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不致于离开课本为做题而做题。
3. 对偏题怪题尽量不讲,经常会碰到偏题怪题,我一般说:这题没意思,大家不要掌握。这样做是防止学生钻入死胡同。
4. 适时“打补丁”,对题中涉及到的,而在讲新课时又感觉没有讲透的,我会及时地补充,以防知识点遗漏。
思考:课堂的教学安排要“随机应变”。
课堂教学的最终是要让学生懂,要让全体学生都懂.
四.连续两次的章节练习批改的结果都不理想。分析原因主要有下;
1、 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牢,有不少学生对知识处在一知半解的地步,只知道一点,再往下深问下去,就不知道了;
2、 错误地认为老师讲得透了,学生听懂了,学生自然就会了。实际上正如卢志文所说:学生由不懂到懂,由懂到会,由会到用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我们往往忽视了“由会到用”这一点。例如今天就遇到一个问题: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变化曲线图,课堂上讲得很仔细,学生也都懂了,但做下来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3、 学生叙述不准确,有的不知道用书上的知识点答题,而用自已的语言来答,这样往往得不到分。
4、 另外:以前我批改作业一般是不打分的,也不公布分的。但最近两次为了引起学生的警觉,每份练习都是专门时间练习,每份必改,改后公布每一个学生的成绩,这样刚开始学生不适应,尔后是紧张、重视。我想,这虽然不符合教育规律,但为了提高成绩,也只好出此下策了。
五.习题即批即评好!
近日和同事交流得一“葵花宝典”,习题要即批即评。即把学生交上来的随堂练,即时的批改后(最好是当天),发到学生手中,下一节课课堂上即时对它进行评讲。
我以前比较懒,学生练习交上来后,一般都用一堂课集中评讲习题,但这样由于学生平时学习任务重,待过了几天后评讲时,学生对当时的思考,基本上已无印象,老师讲解时,学生还要重新回忆,这样往往跟不上老师的讲解速度,所以浪费时间还收获很小。另一方面就是:即批即讲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障碍,待下节课及时补救,不至于困难越积越多,最后造成知识链条断裂,成绩下降。
我准备从明天开始实行。
六.我是如何指导学生看课本?
现在的学生作业量太多,如果泛泛要求,学生往往没有时间顾及生物,我曾开玩笑的说:学生什么时间才看生物?吃饭前后、上厕所、课外活动。所以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我目前采取的办法是:
1、 规定时间要求学生背书:每天早自习前,约有二十分钟,由课代表负责检查。
2、 选择基础题,考学生:我选了一本《标准学案》,每周选一学生做其内的基础题,所谓基础题就是课本中的内容挖成空,让学生填。学生做完后,根据他做的情况,选出一些题目出成小练习,考学生,以引起学生对书本知识的重视,也检验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让学生避免出现知识点的遗漏。
3、 评讲练习找课本:每次评讲练习,凡是用到课本中的知识点,学生有点模糊的,立即叫学生翻书,在书中找到“原话”,并划下来。这样能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这一点对高考来说比较重要,换句话说要引导学生“用课本中的话来答题”。这样做可能要多花评讲试卷的时间,但收效很好。
教育理论:
一.素质课堂;即按照新课改理念进行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它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知识,关注他们的情感;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让每一个学生有表达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对生物感兴趣!
应试课堂是把知识硬塞给学生的课堂,素质课堂是在达到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各种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还应该关心的是“知识的掌握”,这是通过试卷可以考出来的,而其它则无法通过量化出来的。
教师应做到:
1. 让学生有兴趣的接受每一个知识点,并主动的接受。
2. 让学生自已新手归纳,比较形成对知识的联系。
3. 让学生多做练习。
4. 多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教材的处理是教师对教材解读深度与广度的体现。能有一个主线把知识点进行有机串接,形成有序性,系统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目标,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有很大的不同,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对其中的一些结构进行比较,如膜、基质、基粒等;以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为媒介(已有初中知识基础),认识这两种细胞器在功能上的联系,说明细胞中的细胞器并不是孤立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细胞器是充满生机的。Jiao老师后面在学习其它细胞器时主要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为主线进行讲解,“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是属于选修本的内容,它能有机的把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有机的串联在一起,这样的处理会使学生感觉到他们所学习的是活的正在进行工作的细胞器,这无疑会提高学习的兴趣,能达到认识的结构化、具体化与物质化。
但是这样的引导可能会使学生专注于细胞器的某一知识点而淡化了其它的一些结构与功能,如学生对内质网在蛋白质合成中运输通道的功能理解较为深刻,可是它的分布特点、面积大小、脂质与糖类的合成有关等可能会被忽略。对于主线之外的这些内容可以采用打补丁的办法,也可以再设置一些情景进行教学。
学生给我的板书的评价是:生物课板书像是上美术课。图像多,图表曲线图多,知识网络盘根错节;主要是指排版乱,系统性差,枝节交错难以摘抄,最好用白纸而不是用练习本作笔记本。一开始有较多的同学作笔记,但到后来摘抄笔记的就越来越少。
三。课堂板书内容是针对教材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心理水平、知识能力水准而设计的,对教材对学生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再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要不要抄的问题上我觉得没什么可以与学生商量的。(当然,真有学生提出或坚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不抄板书也未尝不可,也要给与学生民主嘛,老师也不要太专制喔!)
让学生能坚持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引导、对板书内容、排版的设计,以使学生能认识到板书的重要性,自己要抄且乐于抄。板书的设计其实也就是备课的一部分,要化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我常在草稿纸上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设计,有必要的话再参照其它资料进行修改与充实。排版要照顾到学生所使用的笔记本的大小,以免溢出而造成混乱不清。
连续几年我们上新课时都采用了**师大编的一套随堂练习。这套练习只有16K大小,也就是相当于教材半张正反面,大多是选择题,试题比较基础,以改编后现在知识点的覆盖面较广。基本上每堂课都有一张。学生做这样的一张练习所化时间不多,而且也很轻松。比起其它科目学生可能更乐于做生物练习。现在我们高三的练习也全是由一位老师全程负责编、印,练习是同步的,每张的量也与随堂练习一样,16K;所以在高三作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学生也更乐于先做生物,听说是有成就感。因为少了可能更会争惜,所以作业的质也有所提高。作业完成的快,所以我们的老师印得也快,形式也有变化,有随堂式的,也有综合测试型的,也有知识提纲型的,其实量也不少了。
四。至于难度,我与jiao老师一样也喜欢难一些的习题。为了能适应太空生活,应付飞船中可能会出现的紧急情况,神六宇航员平时的训练强度就要超过太空所需的十倍。我想我们的高考复习也一样,适当的加深拓宽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如,间期中G1、S、G2、G0期的分析,花中胚珠生长类型的介绍、肾单位结构与功能的剖析、呼吸商等。有些也是初中知识内容的复习,或高中内容与初中的联系。
可是生物试题中有不少是错、偏、怪题,对于这类试题我总是没有耐心,可是在课堂中还是要与学生一起来分析和批判这类试题,它错在什么地方,它想要测试什么知识点可是它却没有达到目的。也可以一起改改试题。实在是费题,也就一说了之,不去追究。
四.多媒体教学往往容量大,提供信息量多,如果与网络链接,则更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但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不能把一些知识以"打包"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这样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可通过知识背景的介绍或知识探究过程的再现,或对课本中问题的层层设问等来达到这一目的.至于使用多媒体影响学生记笔记,我个人认为学生是否记笔记与如何记笔记,主要由课任老师要求,如教师觉得学生该记时,可提醒学生并留一定的时间.这一目的容易达到.
五.关于使用课件的再思考
用了近一个星期的课件上课,问学生,个别答道:就像放电影一样,印象不深刻。
这又让我重新思考如何更好地使用课件。
首先:课件的作用是什么?当然作用很多,但最主要的作用是突破重点和难点,让抽象变成具体,让静止变成动态,让呆板变成活跃,让零散变成系统,让课本向外延伸。我在网上下载了许多课件,便仔细研究下来,感觉最大的问题是:有的课件仅是对课本知识的推砌和重复,只起到教师上课的讲课提纲的作用,或是教师的教案的复制。而对由静止变成动态,基本达不到,如DNA复制的动态、转录、翻译的动态,很少有体现。对由零散变成系统基本能够完成,如对一些基本概念的比较,对一些理论的概括或补充等等,这实际上是减少了老师的板书。对让课本向外延伸,必需由网络支持,通过链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
其次:制作课件应注意什么?第一母板不宜太花,使用的母板应是“清、淡”为主,例如天蓝色或就是白色,尽量不要花边,以避免学生的无意注意。第二尽量不要加声音,除极个别处,最好都不加。但对极个别处,加什么声音,需要对内容进行研究,要与当时的课堂内容及气氛相一致,也不能随意地链接一小段音乐或加入某一种声音。第三字体的大小要适中,太大难看且胀眼,太小后面的学生又看不到。字体的颜色不要太多。如何使作课件?第一:不要一节课全部使用课件,该用时则用,不该用时不用,不能为了省事,从头用到尾,这样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而且随着画面一幅幅地变换,学生思考的时间减少,课堂效果不好。第二;一节课播放的课件不宜过多,如过多,正如学生所说印象不深刻。我认为,一节课最多不超过10幅(这仅是我个人感受)。第三:要让画面定格,对重要的画面,要让其定格,给学生一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