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电阻电容用途:揭示“改制”的奥秘--官僚与资本家为何热衷于“改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4:22:49

揭示“改制”的奥秘  

徐汉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六十周年。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六年是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时代,是新旧中国相比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革的时代,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八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止,是延续的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时代。  

 

“改革”是正常的,必须的,如果“改革”确实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民带来益处,人们根本没有理由不拥护“改革”,更加没有必要抵制“改革”。但是,如何“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改革”的目标在哪里?都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关心的,现在,人们普遍的感觉是:杂乱而自相矛盾的“精英”学说……,  

(一)从来没有像毛泽东领导的革命与建设那样,从理论与实践上阐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胜利的必然性,阐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方向,使之一步一步向前发展。而在理论上系统的阐明“改革”的必要性与前行的方向,使全国人民一心一意拥护改革,加快“改革”的进程,因此,我们至今的“改革”只是权力在发生作用。并不是大多数的老百姓都真心实意的拥护“改革” 。  

(二)三十年来,诸多的“改革”既已有了过程,亦已有了结果,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看到“改革”带来的优越性,相反,由于“改革”不断的将资本主义引向深入,各种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对“改革”的厌恶与不满情绪在人们的心目中不断蔓延与扩展,人们难以理解:一个好端端的社会主义就这么改掉了?中国的“改革”到底要向何处去……?。  

因此,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不准议论”,从“包产到户”到“资产重组”从“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到“完全市场经济……,”由于没有系统的理论为指导,导致了“改革”的盲目性和不可预见性,  

三十年,不是短短的的三年、两年,也不是“大跃进”那样短暂的一、两年。因此,人们无法再继续接受“摸着石头过河”的蛊惑,“不议论”再也堵不住人们的思维与嘴巴,摸到何年何月?有一句话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有一句话叫“有比较才有鉴别”例如,农村、农业的“改革”的失误已成定论,允许土地流转与提倡“集约化经营”实质上就是在转变农业经营的方向,工业“改革”的负面效应虽早已日见端倪,但“向纵深发展”仍在热火朝天之中……。  

一、“改制”与生产关系  

“改革”伊始,我们也曾宣称“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四个坚持”。  

但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是虚假的摆设,不是挂在半空中的虚无飘渺而摸不着边际的幻境,而是每日每时都摆在我们面前的活生生的客观的社会现实,例如: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剩余价值的学说,难道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不是依靠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获取利润的吗?马克思主义揭示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学说,难道“改革”三十年来,我们的身边没有产生活生生的资产阶级吗?毛泽东反修防修的学说,又有谁能说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就没有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呢……?。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任何社会都需要自我完善,社会主义当然也需要不断的自我完善,问题是,现成的、教科书中的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似乎并不认同“改革”中的一些举措,例如,“完全市场经济”与“改制”。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并不是消灭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消灭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改制”不是“消灭”恰恰是生产和无限制的扩展了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所谓“改制”是将原有的生产资料为全民(国有)或集体所有的公有制企业改为民营(股份制)或私有制企业,其实质是生产资料从公有制转化为私有制。  

众所周知,决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所有制,所有制一变,生产关系随之转变,因此,“改制”实际上就是改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二、六十年来的两种所有制的生产关系  

(一)毛泽东时代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一九四九年前,中国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建国后,在农业方面:中国经农业合作化后成立了人民公社,建立了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集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在工商业方面:经没收、赎买、公私合营等不同方式,改变了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及个体工商业等私有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建国后兴办的工商业均为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的公有制企业,至此,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公有制的建立决定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二)“改革”三十年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再看后三十年的“改革”:         

农业方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除了其承包的土地不可买卖外,实际上是私人的生产与经营,是私有化的农业,  

工商业与第三产业:先是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发展私有制的工商业,以小生产的不正当竞争,不断自发产生的资本主义挤兑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后是抓大放小,改制了几乎全部的原为公有制的县属工商业企业与社队工商业,再后来就是推崇“经济人”“明晰产权”“资产重组”“国有企业的改革向深层次发展,”“改制”了大多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加上教育、卫生、房地产业的市场化……。  

至此,我国已有百分之八九十的经济成份为民营与私有制,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与生产关系在我国已占取主导地位。  

(三)问题的焦点:  

(1)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学说,是不是说到了一九五0年前后,中国原有的旧的生产关系就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呢?就到了必须应该建成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了?  

(2)是否是到了一九七八年原有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呢?我们必须要改变其原有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呢?  

答案既是肯定的同时又是否定的。  

之所以说是肯定的,一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是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平等的社会制度,所以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选择了了社会主义。二是因为旧中国的落后腐朽的生产关系确实已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小生产只有向大生产过渡,才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型生产关系,以促使生产力的发展。  

说是否定的,一是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相对的,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必须具有能动性与革命性。二是因为三十年来的“改革”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改革”到底是将社会引向前进?还是“复辟”与倒退?有待于理论的探索,人民的评判与历史的检验。  

三、建立新型生产关系的能动性与革命性  

我们之所以说改变所有制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建立具有能动性与革命性,是因为改变所有制首先是一种政治的权力行为,其实质上是通过阶级斗争完成的,是一种能动的具有革命性的行为,甚至是流血的行为。  

不妨举例说明:农民用锄头种地,其中:农民是劳动者,锄头是劳动工具,土地是劳动对像,这就是一幅反映生产力的图景,后来采用拖拉机种地,其中,劳动者的技能改变了,劳动工具改变了,劳动对像没有改变,这又是一幅反映生产力的图景,后者比其前者的生产效力要提高几十倍,但是,我们是不是说生产力的要素变了,生产关系马上就要改变呢?当然不是。  

因此,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其生产关系一直是相对稳定的,改变的次数是有限的,都是通过革命来完成的,而生产力的水平却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与发展的。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短短的几年内带领全中人民完成了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因为代表无产阶级的共产党夺取了政权,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新型的生产关系才能顺利确立,试想,如果共产党没有掌握政权,新型的生产关系能够确立吗?如果国民党蒋介石掌握了政权,会带领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吗?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发出了“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的诘问,做出了“这样的社会主义也可以不要”的结论。其后才掀起了“改革”的狂潮。  

 毛泽东去世后,如果有人说,社会主义穷,我们要推翻社会主义,我要“复辟”,无疑他们的“复辟”一定不会得逞,因为“复辟”早已臭名昭著,历史上有过张勋复辟,袁世凯复辟,均以短命告终。  

因此,我们观察事物,看待事物,切不可光看怎么说,还要看其怎么行,用阶级分析与阶级斗争去看待与分析问题。  

四、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一般原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  

(一)中国建国后建立起来的持续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到底是进步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还是落后的制约和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  

(二)如果说是进步的,为什么还要通过“改制”改变其所有制与生产关系?。  

(三)如果说是落后的,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又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间取得了资本主义需要几百年时间才能达到的巨大成就?为什么在“改革”初期还要说坚持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还要打着“社会主义”的招牌?还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如果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确实是落后的,我们大可名正言顺的、明火执仗的推翻这种落后的腐朽的生产关系,而无须“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暗渡陈仓”。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到底是不是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不是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还应该有必要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去分析。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生产力的要素是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工具、劳动对像三方面构成的,在生产力的要素中:  

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工具,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像,在劳动对像相对稳定或同等条件下,劳动工具(生产资料)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因为不同的生产资料可以产生不同的生产效率。  

2)生产力的阶级属性  

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劳动者具有阶级属性,劳动资料(工具)和劳动对像本身没有阶级性,但其归属必然会有阶级属性,如同科学技术本身没有阶级性一样,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就会获得高水平的生产力,无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就会获得较高水平的生产力。“改制”并不是改变其生产力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而是改变了为谁所有的阶级属性。  

3)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地位  

在生产力三要素的关系中,用于再生产的劳动工具既是劳动者制造的,又是劳动者掌握和操纵的,因此,劳动者与科学技术是生产物质财富的原动力,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工具是手段,劳动对像是基础。  

无疑,资本主义拥有劳动对像后希望尽可能的采用先进的劳动工具(手段)高效的生产物质财富,使其自身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和剝削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只要拥有劳动对像(土地与矿产等自然资源),同样可以采用先进的劳动工具(手段)而高效的生产物质财富。这就是说在生产力的要素中,社会主义可以与资本主义一样,完全有条件、有可能获取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劳动对像两个方面的生产要素。  

事实上。中国建国以后至“改革”前二十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剩下来的就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人的因素,按照“改制”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的论点,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不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才能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因此,我们还有必要对劳动者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进行分析。  

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力的地位  

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中,由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劳动者与企业厂长经理的关系在政治上是组织与被组织、领导与被领导的平等关系,劳动者有权参与企业的各项管理与监督,在经济上对于物质的拥有与分配更是处于同等地位,劳动者之间是平等协作的互助关系,因此,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中,劳动者均处于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主人翁的地位。  

由于社会主义还不是“按需分配”,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形式必然也会导致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不均等,但这种“不均等”只是相对的,“按劳分配”本身就是在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无疑,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中,我们既可以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更可以采用经济责任制来进一步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显而易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现的是公平与正义。  

(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力的地位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劳动者与资本家在经济上处于绝对的不平等的剥削与被剥削地位,在政治上劳动者则是“出卖劳动力”的商品。不言而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本质是压迫与剥削。  

不同的是,社会主义除了可以用经济责任制的方法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之外,还有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而资本主义用于刺激劳动者的劳动热情的唯一手段就是物质刺激。  

五、官僚与资本家们热衷于“改制”的奥秘  

综上所述:我们根本看不到也不可能看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改变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但是,为什么“改制”就像魔法一样畅行不衰呢?官僚与资本家们热衷于“改制”的奥秘到底在哪里?  

(一)财产权的再分配  

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按劳分配”与生活资料的私有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依然存在,因此,“改革”的风浪一起,资本主义的私欲必然快速膨胀。  

官僚们说:资本家们大捞了一把,现在该轮到我了,于是对资本家说:你们大捞了一把,我们怎么办?资本家说:是的,应该各分一杯羹,就这样官僚与资本家就把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瓜分了。  

(一)政治权力的再分配  

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一经建立,就必须有充足的政治权力来巩固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则,羽翼未丰的资本主义也会面临夭折的危险,因此“改制”表面上只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的变化,事实上,有了经济权,就自然具备了政治上的话语权,近年来,难道我们从“两会”代表的人员构成中与两会的提案中还看不到这样的事实吗?  

 “改制”的大量事实证明:通过“改制”获得“资本”的资本家不同于原生的资本主义产生的资本家,原生的资本主义产生的资本家是通过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的积聚来获得资本增殖的,而“改制”的资本家们则可以一夜暴富,因此,与原生的资本家相比,经“改制”获得资本更具有非法性、投机性、掠夺性与暴发性。  

1)非法性——“改制”首先是违宪行为,二是程序违法,  

“改制”方案根本没有也不可能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  

2)投机性——资本家们经“改制”获得资产,并不是通过公平竞争获取的,而是钻了“改革”的空子。  

3)掠夺性——由于程序违法,“改制”获得的资本都是廉价的,资本家在“改制”中掠夺了国家与人民共有的财富。  

4)暴发性——资本家们经“改制”获得的资产一经变卖,即可一夜暴富。  

有人说,“改革”也是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我们之所以把建国后在毛泽东领导下在工农各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称之为社会主义革命,是因为社会主义改造是全中国人民拥护的革命,革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命,如果说把“完全市场经济”与私有化也称之为革命的话,那么,充其量也只能称其资本主义革了社会主义的命,因为“改制”革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命,革的是工人阶级的命,至于说伟大还是不伟大?少数人说了不算,资本家说了不算,御用文人与“精英”说了也不算,谁说了说?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说了算,后来的历史说了算!。  

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与阶级斗争的眼光看,“改制”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史上的一次空前绝后的培植资本主义的大倒退。  

从宏观上看,所有制的改变导致了以下几方面的改变:  

(1)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发生了质的改变;  

(2)共产党为大多数人民谋福祉的根本宗旨不复存在;  

(3)产生了一大批新兴的官僚资产阶级;  

(4)必然会改变而且正在改变上层建筑  

(5)必然会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产生大量的、新生的资产阶级;  

(6)促使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从微观上看:  

(1)企业的领导者成了资本家,  

(2)劳动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工人则由原来的国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变成了雇员,  

(3)剩余价值的归属的改变:原来劳动的剩余价值由国家或集体经济组织所共有,而“改制”后的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  

(4)分配制度的改变,  

(5)劳动力性质的改变,使原来为社会的劳动变成了为资本家劳动的商品。  

由于“改革”与“改制”,导致了两极分化,产生了大量的新生的资产阶级,这就必然导致了大量的不平等:  

资本家住别墅花园,农民与雇佣工人买不起住房,导致了居住权的不平等;资本家的子女可以私费出国留学,而农民与雇佣工人的子女连国内的普通学校也上不起,这就导致了受教育权的不平等;资本家生病可以进最好的医院或者出国医治,而平民雇佣工人却看不起病,这就导致了生命健康权的不平等,根据现行计划生育法规的规定,多生或超生只要征缴社会抚养费,就被认为合法,而平民不但缴不起社会抚养费,连多生子女的生活与生存也无法保障,这就导致了生育权的不平等……,诸如此类,难道在我们的身边或生活中不是比比皆是吗?  

六、“一张皮”“与两张皮”  

政治是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民主政权不但建立了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还建立了赖以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上层建筑,以强大的国家机器来保障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改革”以来,当政者一方面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一方面又高喊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所谓“四个坚持”的口号,一方面使人民产生了中国不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错觉,一方面又使人们感受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脱节的两张皮,事实上,两张皮是不可能的,是暂时的过渡的,老早就已经甚嚣尘上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就是为了要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吗?。实际上,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的建立就是在上层建筑的不断蜕变中产生的,难道在“改革”的三十年来,我们不是制定与出台了诸多的用于保护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法律法规吗?我们的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不是出台了诸多的保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的文件吗?我们的军队与警察不是在为所谓的“改革”保驾护航吗……?。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就必然会产生资产阶级,任何国家只有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两个阶级同时掌握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上层建筑则必须与之适应,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经建立,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将不复存在。因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只能是一张皮。  

七、共产党向何处去?  

“改革”过程中,我们的当政者先是发出“不议论”后是“稳定压倒一切”“创建和谐社会”。但是,如何才能稳定?如何才能和谐?什么叫“折腾”?怎样才能不“折腾”?到底是谁在“折腾”?所有这些,可能是我们的当政者没有考虑过的,官僚与资本家们占了农民的土地,拆了人民的房屋,砸了工人的饭碗,“折腾”了人民,怎么叫人和谐?怎么叫人不“折腾”?。我们说,真正“折腾”人民的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她既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其全部的理论又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不谋求任何私利、不抱有任何偏见,是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  

当今世界,党派林立,有民主党、社会党、自民党……,不下于数十个及至上百个,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称之为“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信奉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信仰的是共产主义,其根本宗旨是为全国人民谋福利的政党,所以,人民才会真心诚意的拥护共产党执政。  

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一经建立,资产阶级就一定会名正言顺的,大摇大摆的登上政治舞台,国内的资本家们则必然获得政治上的话语权与国家机器的掌控权,国外的资本主义势力也必然逼迫共产党放弃对中国的领导,难道西方资本主义不承认中国的所谓“完全市场经济”的地位,就是因为中国仍然还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吗?。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共产党,则必须在其历史史命没有完成之前就退出历史舞台。要么改变名称,要么改变实质,骑墙是没有的。  

因此,要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要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必须旗帜鲜明的走公有制的道路,维护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是一个历史的抉择!  

   

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误,旨在抛砖引玉。  

   

二00九年九月六日